❶ 什麼是海生爬行動物呢
海生爬行動物就是生活在海洋中的爬行動物。它們能在鹹水環境中生長、覓食,不經常進入淡水環境,但它們不一定在海洋中繁殖後代。現代海洋中僅有海龜、海蛇及其他少量爬行動物,而在中生代的海洋中則有魚龍、鰭龍、海龍、滄龍等大名鼎鼎的動物,其中最富盛名的是魚龍和蛇頸龍。
魚龍是一類高度適應水生生活的已經滅絕的爬行動物。現存關於魚龍最早的圖片繪制於1699年,不過當時被當作了魚。1708年在德國也發現了魚龍化石,但直至1814年,這批化石才被法國著名的比較解剖學家居維葉首先正確地鑒定為海生爬行動物。1719年發現了第一條完整的魚龍化石,當時認為這是在「大洪水」中死去的海豚或鱷魚。「魚龍」這個詞到1818年才由大英博物館的柯尼希創造出來,以後被廣泛接受並沿用至今。
❷ 海龜有什麼種類
1、棱皮龜
棱皮龜屬於變溫的爬行動物,游泳迅速且能力極強,雜食性,每年5-6月之間產卵,一次產卵90-150枚,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域的中上層,分布於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
2、蠵龜
蠵龜,主要捕食底棲或漂浮的甲殼動物、軟體動物等,分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內溫水海域,中國南海、東海海域有太平洋蠵龜。
3、玳瑁
玳瑁,主要的生活區是淺水礁湖和珊瑚礁區,分布於美屬薩摩亞、安地卡及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巴林、巴貝多、貝里斯、巴西等。
4、平背龜
澳大利亞特有的海龜;在海龜中只有平背龜的幼龜生活在沿海水域而不游入大洋,這就是它為澳洲特有的原因。
5、綠海龜
綠海龜和其他海龜一樣,除了上岸產卵外,終其一生都在大洋中渡過,廣泛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海域,並產卵於溫度達25℃以上的沙灘。
❸ 最強海洋爬行動物——滄龍放到現在能打多少只虎鯨
首先,滄龍不是最強的海洋爬行動物。最強的海洋爬行動物是喜馬拉雅魚龍(盡管上龍和滄龍經常在紀錄片和電影裡面大顯身手,但是最強的海爬反而是曝光率很少的魚龍)。
其次,滄龍對虎鯨的話,不要說滄龍能不能打得過一群虎鯨,哪怕是單挑滄龍也打不過虎鯨。
最大霍夫曼樣本是PRM 2546,毛子那邊的一個碎下頜,約1.7米長,極限估測全長17米16噸。
最大滄龍下頜的原材料:
比完體長,下面是硬體。魚龍,滄龍,鯨都是以尾巴為主要驅動方式的四足羊膜動物,在演化角度上面來說,越接近現代鯊魚的結構則越完美。我們可以明顯看到,霍夫曼滄龍這種身體結構是明顯的不完全進化的典型,而虎鯨的身體結構則更加進步。綜合來看,虎鯨除了口裂和咬合力可能不如滄龍以外,其他各方面的數據都要大於等於滄龍。
因此,綜上來講,霍夫曼滄龍和虎鯨單挑,贏得概率比輸得概率要小。具體是怎麼樣,把裡面的推論是滄龍對虎鯨頂死四六開,甚至可能更低。
❹ 海洋中的爬行動物有哪些
爬行動物是第一批真正擺脫對水的依賴而真正征服陸地的脊椎動物,可以適應各種不同的陸地生活環境。爬行動物也是統治陸地時間最長的動物,其主宰地球的中生代也是整個地球生物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時代,那個時代,爬行動物不僅是陸地上的絕對統治者,還統治著海洋和天空,地球上沒有任何一類其他生物有過如此輝煌的歷史。
其中,蛇頸龍和魚龍是所有海生爬行動物中最兇猛的,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它們始終都控制著海洋。蛇頸龍在白堊紀末期滅絕,在其生存的遠古時代,它那龐大的體型在海洋世界中稱霸一時。蛇頸龍頭小頸長,脖頸是身體和尾部長度的兩倍,體軀寬扁,體長可達18米,四肢呈槳狀,牙齒鋒利,屬於肉食性海洋大型爬行動物。盡管從科學理論上說蛇頸龍早已滅絕,但有人曾懷疑尼斯湖水怪可能就是蛇頸龍的後裔。除此以外,在白堊紀晚期的海洋中,生活著一類最為兇猛的爬行動物——滄龍。它們的頭骨很長,在構造上與現代的巨蜥很相似,所以滄龍與巨蜥有較近的親緣關系,它們是由遠古的蜥蜴類進化來的。它具有現代的巨蜥和蛇一樣的下頜骨,這個下頜骨不僅能下降得很低,而且還能向兩側打開,使裝滿的食物不會漏出去。
魚龍是中生代海洋中生存過的已滅絕的魚形爬行動物。1821年,柯尼希認為它們是介於魚類和爬行類之間的動物,因此創立了魚龍這個詞。居維葉曾對魚龍有過較形象的描述:「魚龍具有海豚的吻,鱷魚的牙齒,蜥蜴的頭和胸骨,鯨一樣的四肢,魚形的脊椎。」同時指出它們也是一類古老的爬行動物。
到了中生代晚期,兩棲類動物一部分徹底告別了大海,到陸地上定居,從而進化成爬行類的蛇。還有一部分依戀故鄉大海成了今天的海蛇。海蛇身體呈圓桶狀,尾巴扁平,善於游泳,喜歡棲息於大陸架和海島周圍的淺水區,以澳大利亞北部與南洋群島之間最多。有些種類的海蛇也有在海面上大規模集群的習性。廣東沿海地區漁民常見到成千上萬條海蛇追捕魚群的場面。1932年5月4日,馬六甲海峽出現過壯觀的海蛇長陣,寬約3米,長達110米。在全世界2700多種蛇中,海蛇只有49種。
除了海蛇,最著名的就要數「活化石」海龜了。海龜的祖先遠在2億多年以前就出現在地球上。古老的海龜和不可一世的恐龍一同經歷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期。後來地球幾經滄桑巨變,恐龍相繼滅絕,海龜也開始衰落。但是,海龜憑借那堅硬的背甲所構成的龜殼的保護戰勝了大自然給它們帶來的無數次厄運,頑強地生存了下來。海龜步履艱難地走過了2億多年的漫長歷史征程,依然一代又一代地生存和繁衍下來,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古老、頑強而珍貴的動物。
❺ 海洋爬行動物的海鱷
中生代海生鱷類從其出現開始,就受到競爭對手的強有力的挑戰,侏羅紀中大型的魚龍類、上龍類一直威脅著它們的生存,其中上龍類中的滑齒龍、克柔龍等更扮演著它們天敵的身份。進入白堊紀後,隨著海王龍等滄龍類的異軍突起,海生鱷類漸漸走到了演化之路的盡頭,它們甚至沒有目睹到恐龍家族的最後滅亡。
為23種鱷魚品種中最大型的,亦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成體全長3-6米以上,最長達8.63米,體重超過1.6噸。
灣鱷為熱帶及亞熱帶的物種。原產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地區,印度亦有發現。
❻ 太平洋海龜的資料
簡介:太平洋綠龜的體重在150斤左右,幼龜不及它的百分之一。幼龜一般在四五月間離巢而出,爭先恐後爬向大海。只是從龜巢到大海需要經過一段不短的沙灘,稍不留心便可能成為鷹等食肉鳥的食物。
(一)形態特徵
海龜屬龜鱉目,體長1~1.3米,體重大於100千克,體型巨大,四肢槳狀,適於劃水。龜頭背面有前額鱗1對,背甲盾片相間排列。頸盾板短而寬,椎盾5枚,助盾4對。前肢較後肢短小。背面棕色或橄欖色,腹面黃色。
(二)食性
以魚類、海藻、甲殼類、頭足類軟體動物為食。
(三)生殖
每年6~9月,海龜灣便有成群綠海龜回遊來此,上岸產卵。每當夜深人靜,雌龜便慢慢地爬上沙灘,在不被水淹的高潮線上,找到合適地點,挖出一個寬大的坑,才開始產卵,每次產卵50~200多枚(圖2)。產完用沙土覆蓋,龜卵在溫暖潮濕的沙灘里自然孵化,經過49~60天,幼海龜例破殼鑽出,爬入大海。保護區工作人員幫助幼龜回歸大海(圖3),海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是國際上重點保護動物。
(四)經濟價值
海龜的經濟價值很高,龜肉鮮美、營養豐富,龜板、血及膽汁均入葯,目前被列為抗癌食品之一,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五)綠毛龜的品種
1、青龍戲水:龜的頭部、四足、背甲、腹甲、尾部都長有綠毛。
2、五子奪魁:龜的頭部、四足、背甲、腹甲長有綠毛,雖比青龍戲水略差一籌,但仍屬罕見,活的珍寶,極為名貴。
3、牡丹頭:僅龜的頭頂部長有綠毛,為名貴品種。
4、天地纓:龜的背甲、腹甲長有綠毛,在水中,似一團綠絨球。
5、天纓:龜的背甲上長有綠毛。
6、雙纓:龜的兩只前足或後足長有綠毛。
7、三點纓:龜的三隻足上長有綠毛。
8、器纓:四隻足上長有綠毛。
9、呂纓:龜的頭、尾長有綠毛。
10、品纓:龜的頭部和兩只前足長有綠毛。
11、鬍子纓:臉頰或上下頜長有綠毛,一般不多見。
12、長毛纓:毛長超過35厘米,稱長毛綠毛龜。
(六)綠毛龜的選擇
1、金壽綠毛龜:外貿出口品種。
2、麒麟龍尾綠毛龜:孔雀斑綠毛龜、金線綠毛龜為龜中極品。
世界現存海龜共7種,在中國海域棲息的有綠海龜、螺龜、太平洋麗龜、棱皮龜、玳瑁五種,以綠海龜最多,其餘已很稀少。
頭頂有兩對前額鱗,上頜鉤曲。背面的角質板覆瓦狀排列,隨著年齡增長而漸趨平鋪狀,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黃色相間的花紋,四肢呈鰭足狀。前肢較大,有兩爪,後肢短小,僅具一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性強暴,以魚、海藻為食。卵可食;角質板可制鈕扣、眼鏡框或裝飾品;中醫學上以甲片入葯,性寒、味甘,功能清熱解毒,定驚,主治熱病發狂、小兒驚風、癰腫瘡毒等症。
棱皮龜
棱皮龜,也稱「革龜」。爬行綱、棱皮龜科,長達2米多,是現存龜鱉類中最大的一種,背面無角質板,被以柔軟的革質皮膚,上面有七條縱棱,棱間微凹如溝;腹甲骨化不完全,有五條縱棱,四肢呈鰭足狀,無爪,前肢很長,後肢短,尾短。體背漆黑色或暗褐色,微帶黃斑,腹面色淺。善於游泳,以蝦、蟹、軟體動物、魚類、海藻等為食。肉粗,多脂肪,無食用價值,可制油,卵可食;甲可制裝飾品。
海龜
Chelonia mydas Linnaeus
別名綠海龜,英文名 Green turtle
海龜 :hǎi ɡuī
爬行綱,海龜科。長可達1米多。頭頂有一對前額鱗。四肢如槳,前肢長於後肢,內側指、趾各有一爪。頭、頸和四肢不能縮入甲內。主要以海藻為食。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到陸地上產卵,孵出幼體。肉可食,脂肪可煉油。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海龜是龜鱉目海龜科的1種。因脂肪呈綠色,又稱綠色龜。廣布於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中國產的屬於日本海龜,北起山東、南至北部灣近海均有分布。海龜上頜平出,下頜略向上鉤曲,顎緣有鋸齒狀缺刻。前額鱗1對。背甲呈心形。盾片鑲嵌排列。椎盾5片;肋盾每側4片;緣盾每側11片。四肢槳狀。前肢長於後肢,內側各具1爪。雄性尾長,達體長的二分之一。前肢的爪大而彎曲呈鉤狀。背甲橄欖色或棕褐色,雜以淺色斑紋;腹甲黃色。生活於近海上層。以魚類、頭足綱動物、甲殼動物以及海藻等為食。每年4~10月為繁殖季節,常在礁盤附近水面交尾,需3~4小時。雌性在夜間爬到岸邊沙灘上,先用前肢挖一深度與體高相當的大坑,伏在坑內,再以後肢交替挖一口徑20厘米、深50厘米左右的「卵坑」,在坑內產卵。產畢以砂覆蓋,然後回到海中。每年產卵多次,每產91~157枚。卵白色,圓形,徑41~43毫米,殼革質,韌軟。孵化期50~70天。
海龜是海洋龜類的總稱。生活在中國海洋中的海生龜類有5種(全世界也只有7種),主要分布在西沙群島和廣東省惠東縣港口,其次在海南省三亞市郊沿海和陵水縣沿海。中國海記錄的海龜有棱皮龜、海龜、蠵龜、玳瑁和麗龜等5種, 都是國家級保護動物。
海龜是現今海洋世界中軀體最大的爬行動物。其中個體最大的要算是棱皮龜了。它最大體長可達2.5米,體重約1000公斤,堪稱海龜之王。海龜的祖先遠在2億多年以前就出現在地球上。古老的海龜和生代不可一世的恐龍一同經歷了一個繁榮昌盛的時期。後來地球幾經滄桑巨變,恐龍相繼滅絕,海龜也開始衰落。但是,海龜憑借那堅硬的背甲所構成的龜殼的保護戰勝了大自然給它們帶來的無數次厄運,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海龜步履艱難地走過了2億多年的漫長歷史征程,依然一代又一代地生存和繁衍下來,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古老、頑強而珍貴的動物。
❼ 海生動物有哪些
海生動物一般指海生爬行動物。包括:魚龍類、蛇頸龍類、楯齒龍類、滄龍類、海龜、海蛇、海鬣蜥、以及鹹水鱷等。
海生爬行動物是群再次適應水生環境或半水生環境的爬行動物。
最早的海生爬行動物是出現在古生代二疊紀的中龍;在中生代期間,許多爬蟲類生物群適應海中生活,包括許多相似的演化支:魚龍類、蛇頸龍類、楯齒龍類、滄龍類。
在白堊紀末的大規模滅絕事件後,海生爬行動物數量減少,包括大型海龜、海蛇、海鬣蜥、以及某些鱷魚物種。
有些海生爬行動物,例如魚龍類與滄龍類,極少回到陸地上,出生在水裡。其他如海龜與鹹水鱷,仍然會到岸邊產卵。
❽ 海生爬行動物(marine reptiles)
自1999年首次報道在關嶺地區發現海生爬行動物以來,由於其如此的豐富和保存完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為科學界所知,並引起了國內外同行的注意。繼李淳(1999,2000),劉俊(1999,2001),尹恭正等(2000),李錦玲等(2000,2001)等先後報道了有關的海生爬行動物化石後,Rieppel等(2000),Liu&Rippel(2001),Nichollset al.(2002),李淳等(2002),羅榮明和俞羑藝(2002),陳孝紅等(2003)、程龍(2003)以及Jiang et al.(2004)等又做了進一步研究。通過近年來本項目的中方成員,聯合歐洲有關地質古生物學家開展的關嶺生物群的國際合作研究,進一步證明在關嶺地區小凹組下段上部產有世界上晚三疊世卡尼期(Carnian)保存最好和最為豐富的海生爬行動物,主要類型有:魚龍類(ichthyosaurs),海龍類(thalattosaurs)和楯齒龍類,或稱龜龍類(placodonts)。嚴格地講,在世界其他地區往往很少發現的海龍類(thalattosaurs)化石在關嶺地區則相當豐富,它們幾乎和魚龍類(ichthyosaurs)同樣的多彩;但有趣的是,在世界其他地區三疊紀黑色頁岩中常見的爬行動物則未在關嶺化石庫中發現,而且,除了一塊可能屬斜橫蜥類(plagiosaurid)的兩棲動物化石外,尚沒有任何陸生爬行動物發現。下面關於上述三類海生爬行動物分類、演化和古生物地理的討論是基於2001~2002年和最近三年合作研究所採集的,以及保存在關嶺縣政府內近百具較完整保存的魚龍類(ichthyosaurs)和海龍類(thalattosaurs)骨架的研究,和我們所發現並原生態保存在卧龍崗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標本的研究。估計在小凹組中已發掘的魚龍類和海龍類標本數量達數百塊,但所發現的楯齒龍類化石標本較少,我們只採獲到6具。
當前在小凹組海生爬行動物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系統分類上的混亂,這主要是由於在一個相當短的時間內突然出現大量標本,以至同一種類型的海生爬行動物被不同研究者冠以不同的名稱。其中影響最大,涉及系統分類問題最多的可能是尹恭正等(2000)對幾種魚龍化石的命名。遺憾的是,所依據的大量標本後來被關嶺縣政府收走,從而給觀察和研究這些標本帶來一定的困難。
魚龍類(ichthyosaurs)
根據對關嶺化石庫中所發現和報道魚龍化石的研究和釐定,計有三個不同屬種的魚龍存在,它們均比混魚龍科(Mixosauridae)和杯椎魚龍科(Cymbospondylidae)進化(more derived)。所發現的三種魚龍類化石包括:骨架為小型至中型的周氏黔魚龍(Qianichthyosauruszhoui Li,1999)(圖版1;圖版2,圖1-2);骨架為中型至大型的鄧氏貴州魚龍(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 Cao et Luo in Yin eta.l,2000,?=Panjiangsaurus epicharis Chen et Cheng,2003)(圖版3-4);以及具大型骨架的梁氏關嶺魚龍(Guanlingichthyosaurus liangae Yin in Yin et al.,2000)。
在所發現的魚龍中,黔魚龍(Qianichthyosaurus)由於其個體小而最為常見(圖版1;圖版2,圖1~2),在我們所採集的標本中,除發現幼年期個體外,還首次發現含胚胎的母體化石(圖版1,圖1)。根據對該種鰭的解剖,該種與北美卡尼階底部的真魚龍類(euichthyosaur)的Toretocnemus的關系最為密切,雖然黔魚龍在坐骨(ischium)的形態和前鰭狀肢(front flipper)的延伸長度方面較Toretocnemus進化(Nicholls et al.,2002)。關嶺混魚龍(Mixosaurus guanlingensis Yin,2000)則可能是較幼年期周氏黔魚龍(Qianichthyosaurus zhoui Li,1999)的同義名,盡管Mc Gowan和Motani(2003)認為前者可能是一個有效的類型。
第二種常見類型則是鄧氏貴州魚龍(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 Cao and Luo in Yin et al,.2000) (圖版3~4),本書作者之一(Martin S.)認為,該類型還包括可能應歸屬於該種幼年期同義名的亞洲杯椎龍(?Cymbospondylusasiaticus Li and You,2002)和美麗盤江龍(?Panjiangsaurus epicharis Chen and Cheng,2003)。
第三種是個體最大和數量最少的梁氏關嶺魚龍(Guanlingichthyosaurus liangae Yin in Yin et al.,2000),根據該類型頭骨令人吃驚的小,可能也應歸屬於薩斯塔龍科(Shastasauridae)。尹恭正等(2000)所建立的蔡氏典型魚龍(Typicusichthyosaurus tsaihuae Yu in Yin et al.,2000)則可能屬於梁氏關嶺魚龍的幼年期類型,因為二者通常均具有很小的頭骨。上述魚龍均產於卡尼期初期(或中期)的小凹組下段上部,由於該時代正處於新魚龍類出現的重要時期,因而在闡明魚龍的演化方面特別重要。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重要的方面,是小凹組具有保存魚龍軟體部分的可能性,因而在查明魚龍運移演化方面具有特殊的價值。
圖7-32 美麗盤江龍腹內兩種類型的物質
為了探索魚龍的食物結構,本項目組成員(Cheng et al.,2006)從古生物學的角度,研究了盤江龍(Panjiangsaurus)腹內所發現的兩種類型的胃部殘留物(gastric contents)。在美麗盤江龍的正型標本中所見的兩簇胃石,主要由硅質灰岩和石英岩組成(圖7-32A,B;圖版3,圖1);另一類主要由魚鱗、雙殼類和腕足類碎片組成,後者估計是魚龍所吃食物的殘留物(圖7-31C,D)。
楯齒龍類(placodonts)
小凹組的楯齒龍是穿盔甲的豆石龍科(Cyamodontidae)的典型代表,後者在中三疊世出現,並且在西特提斯,特別是阿爾卑斯的晚三疊世地層中均有很好的記載。在我國貴州關嶺地區發現楯齒龍之前,楯齒龍在西特提斯最東部的記錄僅限於以色列,因此,關嶺的資料極大地擴展了楯齒龍的分布范圍,改變了楯齒龍僅限於西特提斯的分布模式。截至目前,在小凹組僅發現兩種不同分類單元的楯齒龍,即新鋪中國豆齒龍(Sinocyamosxinpuensis Li,2000)(圖版6,圖3)和多板礫甲龜龍(Psephochelys polyosteoderma Li&Rieppel,2002)(圖版7,圖2~3),它們在豆齒龍科(Cyamodontidae)內的種系演化關系問題目前還沒有解決。
海龍類(thalattosaurs)
在關嶺化石庫中發現3屬4種海龍化石,包括:個體較小新鋪龍(Xinpusaurus)的兩個種(圖版2,圖3~4);個體大的黃果樹安順龍(Anshunsaurushuanguoshuensis(Liu,1999)(圖版5~6;圖版7,圖1)和一個個體中等到大型,目前尚未描述的新類型。與黔魚龍(Quianichthyosaurus)相似,新鋪龍由於其個體較小,而最為常見,包括許多幼年期個體。在所發現的這兩種新鋪龍中,Xinpusaurus suni(Yin eta.l,2000)(孫氏新鋪龍)(圖版2,圖4)分布普遍。巴毛林新鋪龍(X.bamaolinensis Cheng,2003)(圖版2,圖3)較為稀少。需要指出的是,巴毛林新鋪龍與Jiang et al.(2004)所描述的Xinpusaurus kohi應屬同一種類型的新鋪龍,但巴毛林新鋪龍命名在前。新鋪龍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卡尼期海龍類所衍生出來的更為進化的頸龍(Nectosaurus)存在密切的親緣關系(Jiang et al.,2004),但在關嶺地區所發現的這兩種海龍均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所發現的海龍類進化。
本書對安順龍(Anshunsaurus)的認識是基於所採集若干個保存很好的完整骨架標本的研究,包括已知最大、最長達3m的海龍(圖版2,圖3-4;圖版6,圖1~2;圖版7,圖1)。通過對黃果樹安順龍(Anshunsaurus huanguos huensis)前顱骨(postcranium)的檢查,正如Rieppel et al.(2000)在頭骨研究中已經注意到的一樣,這種類型與阿爾卑斯南部Monte San Giorgio安尼階/拉丁階界線間隔中所產的最低層位的海龍——義大利亞斯克龍(Askeptosaurus italicus),具有明顯的相似性。詳細的分析則引申出安順龍(Anshunsaurus)可能應放入亞斯克龍(Askeptosaurus)的同義名中。
小凹組中的海龍動物群之所以引人注目,這不僅因為其具有很高的豐度和多樣性,而且在古生物地理上也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此之前,海龍類僅見於西特提斯大區(western Tethys realm)的瑞士,義大利和德國,以及屬東太平洋大區(eastern Pacific realm)的美國內華達,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等地(Nicholls and Brinkman 1993),但在西太平洋大區(western Pacific realm)和東特提斯大區(eastern Tethys realm)從未發現。第一個海龍類——黃果樹安順龍(Anshunsaurus huanguoshuensis(Liu,1999)在關嶺生物群中的發現填補了這個空缺,繼之而來的多種類型海龍化石的發現,說明海龍類本質上也是適應全球分布的,而且能夠穿越浩瀚的太平洋。這一點亦為Jiang et al.(2004)所發現的,由新鋪龍(Xinpusaurus)和頸龍(Nectosaurus)所組成派生海龍類的單源演化所證實(Rieppel and Liu,正在印刷)。
海生爬行動物古生物地理
晚三疊時期,華南地塊處於東特提斯和西太平洋生物地理區之間(Rieppel et al.,2003)。盡管目前對關嶺生物群中海生爬行動物的系統親緣關系還不十分清楚,但海生爬行動物的某些生物地理的分布模式已經顯現出來。通過分類和對比研究不難發現,關嶺生物群中的某些類型,如安順龍(Anshunsaurus)和楯齒龍類(placodonts)均顯現出與西特提斯區相關類型具有姊妹類群的關系;而另外一些類型,如黔魚龍(Quianichthyosaurus)和新鋪龍(Xinpusaurus),正如Rieppel(2000)已經注意到的那樣,則表現出與東太平洋區明顯的親緣關系。關嶺生物群所顯示出來這種兼具西特提斯和西太平洋生物地理區海生爬行動物親緣關系的特點與Rieppel(1999)和Rieppel et al.(2003)所觀察到的我國中三疊世鰭龍類(Sauropterygians)海生爬行動物的分布模式相一致。
海生爬行動物的生物地層信息
由於牙形石、菊石以及其他無脊椎動物在確定關嶺地區中/上三疊統界線的具體位置上出現不同的意見,因而小凹組海生爬行動物所提供的生物地層證據格外引人注意。在所發現的魚龍類(ichthyosaurs)化石中,均不見下—中三疊統混魚龍科(Mixosauridae)和杯椎魚龍科(Cymbospondylidae)的分子。在系統分類上,小凹組的魚龍和美國加州卡尼期霍斯庫灰岩(Hosselkus Limestone)所產的魚龍類存在著親緣關系。就所發現的薩斯塔龍類(shastasaurids)(如鄧氏貴州魚龍Guizhouichthyosaurus tangae)以及與卡尼階底部的真魚龍類(Euichthyosaurs)具有密切的關系黔魚龍(Qianichthyosaurus)而言,它們的演化程度,如肢的構造,並未達到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諾利期(Norian)魚龍動物群的水平,因而時代應較後者為早。在所發現的海龍中,安順龍(Anshunsaurus)與亞斯克龍(Askeptosaurus)所顯示出來的極其相似性,可能會使人們提出其時代為中三疊世的假設。但另一方面,如此進化的海龍類,如新鋪龍(Xinpusaurus)在小凹組的出現,以及前面提到的他們和北美西部卡尼期和諾利期海龍所存在的十分密切的聯系,則說明其時代不應歸屬於中三疊世。所發現的楯齒龍(Placodonts)的屬種則不可能為小凹組的時代提供什麼有用的信息,因為楯齒龍科(Cyamodontidae)見於西特提斯整個中—上三疊統中,如果要使其能夠在生物地層劃分上提供更多的信息,看來還需要進一步查明楯齒龍類群中屬種系統演化關系。根據上述海生爬行動物演化和具有親緣關系類型的生物地層對比,說明小凹組海生爬行動物的時代屬卡尼期的可能性最大,因為真魚龍類(Euichthyosaur)和相當進化的海龍(derived Thalattosauria)從未在世界各地晚三疊世卡尼期以前的地層中發現,此外,在所發現的魚龍中缺少典型的中三疊世的魚龍,這也為小凹組海生爬行動物時代應歸屬於晚三疊世卡尼期提供了佐證。
❾ 最強海生生物是鋸齒鯊還是滑齒龍
滑齒龍(屬名Liopleurodon),意思是「平滑側邊牙齒」,是種大型、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蛇頸龍目里短頸部的上龍亞目。滑齒龍生存於中侏羅紀的卡洛夫階,約1億6000萬年前到1億5500萬年前。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水生猛獸。雄性滑齒龍身長25米,重150噸。
巨齒鯊(Megalodon),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大牙齒」。鯊魚大約有13-16米,體重大約有20-30噸。是已發現地球歷史上具有最強撕咬力量的物種之一,其牙齒撕咬力量甚至超過了霸王龍。
說實話不是一個重量級的,150噸對30頓,差了5被。就像一隻狗和一隻獅子PK。狗再厲害也打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