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黨項族是什麼動物

黨項族是什麼動物

發布時間:2022-09-25 22:45:03

㈠ 黨項族是現在的什麼族

黨項族是現在已經被同化了,西夏亡國後,黨項族人民失去了共同生活的地域,不得不與其他民族間錯雜居,從而漸漸為藏族、蒙古族、回回族等族所同化。

宋朝時,李繼遷開始獨立抗宋。李元昊即位夏國王後,下發禿發令,並努力吸收漢文化,創制黨項文字,推動了黨項族文明的發展。天授禮法延祚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稱帝,建立西夏。這是黨項族建立民族政權之始,也是黨項發展歷史的頂峰。

西夏時期的黨項族文化、經濟獲得了空前發展,在與漢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中逐漸發展,後被成吉思汗蒙古大軍所滅,黨項族也逐漸消失。

另一說拓跋氏是鮮卑族的後裔,西夏開國君主李元昊就自稱是鮮卑後代。

(1)黨項族是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黨項族從皇帝、貴族到平民百姓,信仰佛教。家家戶戶立神位,奉鬼神。軍隊出征前,卜卦問吉凶。另外,他們拿一隻羊,先對羊焚香,喂以糧食,搖搖羊頭,然後把羊宰殺,剖開腹,看羊腸胃貫通,則表示出師順利,將凱旋而歸。

如羊腸胃裡積有血,則表示出師不利,要推遲出兵時間。還有「種以箭敲擊弓弦、聽其發出的聲音,判斷敵人到什麼地方,交兵是勝或負。西夏國尊崇孔子,尊其為文宣帝、學儒家。

㈡ 什麼是黨項族

黨項族已經不存在,被其它民族所同化了。

黨項族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於西羌族的一支。據記載,羌族發源於賜支或者析之,也就是現在的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帶。公元1227年蒙古滅西夏,西夏亡國後,黨項族人遭受蒙古人屠殺,失去了共同生活的地域,少數倖存者不得不與其他民族間錯雜居,

從而漸漸為藏族、蒙古族、回族等族所同化。20世紀以來,學者們對西夏亡國後的黨項遺裔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從中可以看到這個民族是這樣最終走向消亡的。

安徽的黨項遺裔

對安徽黨項遺裔的探索主要是圍繞著余闕及其後裔展開的調查。余闕為蒙古元朝唐兀人,先世居武威,其父沙剌臧卜因在廬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做官,遂定居於廬州。余闕以科舉出身,元朝末期為安慶守帥,城破死節,由此名聲顯於後世。

1981年,根據從地方誌里獲得的線索,同赴安徽調查余氏後裔。根據調查結果,並參證訪得的兩部《余氏宗譜》,弄清了自元朝末余闕至今已延續二十七世的傳承關系。調查結果表明,在安徽合肥和安慶等地共有餘氏後裔約5000餘人,他們今天都已徹底漢化,只有少數有文化的老者才知道自己是唐兀人的後裔。

㈢ 什麼是黨項族

黨項族是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之一,屬西羌族的一支,故有「黨項羌」的稱謂。
據載,羌族發源於「賜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一帶。漢代時,羌族大量內遷至河隴及關中一帶。此時的黨項族過著不知稼穡、草木記歲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們以部落為劃分單位,以姓氏作為部落名稱,逐漸形成了著名的黨項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為強盛。此外還有黑黨項、雪山黨項等部落。
隋朝時,部分黨項羌開始內附,追隨中原政權。唐朝時,經過兩次內遷,黨項逐漸集中到甘肅東部、陝西北部一帶,包括靈州、慶州、夏州、銀州、綏州、延州、勝州等諸州,仍以分散的部落為主。他們與室韋、內遷的土谷渾及漢族雜居相處。經濟以畜牧業為主,「黨項馬」在當時名噪一時。唐中央多在黨項民族聚集地設立羈縻州進行管理,有功的黨項部落酋長被任命為州刺史或其它官職。
唐末黃巢起義時,唐僖宗傳檄天下勤王。黨項族宥州刺史拓跋思恭出兵,聯合其他力量共同擊敗起義軍。戰斗中,拓跋思恭的弟弟拓跋思忠戰死。唐僖宗賜拓跋思恭為「定難軍節度使」,後被封為夏國公,賜姓李。至此,黨項拓跋氏集團有了領地,轄境包括夏、銀(今陝西榆林東南)、綏(今綏德)、宥(今靖邊東)、靜(今米脂東)等五州之地,握有兵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藩鎮之一。

㈣ 黨項族是現在的什麼族

現今分布在甘肅河西走廊中部、祁連山北麓一帶的裕固族,可能是包含著黨項、回鶻、蒙古血統的一個民族。
四川的木雅人,根據當地部分居民的語言特徵,認為他們有可能是西夏亡國後南徙川康的黨項人的後裔。

㈤ 黨項拓跋氏和鮮卑拓拔部有什麼區別

黨項諸姓部落中有細封氏、費聽氏、往利氏、頗超氏、野離氏、房當氏、米擒氏、拓跋氏等部,稱為黨項八部。其中拓跋氏在黨項諸部中最為強盛。
黨項拓跋和鮮卑拓跋是否為同一民族,史學界一直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支持黨項拓跋和鮮卑拓跋同一民族有以下理由。
1、姓氏相同:西夏的國王雖然姓李,但他們的祖先卻和鮮卑拓跋的姓氏一字不差,都是拓跋。
2、西夏拓跋自稱鮮卑族的後裔:《宋史》卷485《夏國傳》上,元昊上宋仁宗表章:「臣祖宗本出帝胄,當東晉之末運,創後魏之初基。」《遼史》卷115《西夏外記》:「西夏本魏拓跋氏後。」《金史》卷134《西夏傳》:「夏之立國舊矣,其臣羅世昌譜敘世次,稱元魏衰微,居松州者因以舊姓為拓跋氏。」 黨項原先是披發,或者蓬首。鮮卑人有過禿發的風俗,元昊認為祖宗為鮮卑拓跋之後,為了懷念先祖,保持舊俗,他率先自禿其發,即剃光頭頂,穿耳戴重環飾,以示區別。然後強令黨項部族人民仿效他的發飾,限期三日,有不服從者,任何人都可處死他。一時間黨項民眾爭相禿發。
反對黨項拓跋和鮮卑拓跋的不同民族的人理由也很多。
1、起源地不同:黨項原居青藏高原。中國古代泛稱這一帶居民為羌族,黨項和吐蕃也都被認為是羌族的一支。就語言和風俗習慣而言,黨項和吐蕃似有血緣關系。而鮮卑族遷徙到青藏高原的一支是吐谷渾,系出慕容氏,不姓拓跋,慕容氏與拓跋氏之間是宿敵,黨項拓跋氏得自吐谷渾幾無可能。當代有學者研究西夏語言發現西夏語與安多藏語十分接近,亦能說明西夏的拓跋氏屬羌藏系統。
2、拓跋鮮卑改了姓氏:後魏自孝文帝實行漢化以來,從公元496年起,拓跋氏就改成了元氏,也就是說此拓跋姓氏不是彼拓跋。
3、史書記載:《資治通鑒》卷193胡三省注雲:「拓跋起於鮮卑,昔時黨項諸部亦自有拓跋姓。」說明黨項之拓跋不同於鮮卑之拓跋。也就是說,拓跋姓為羌族固有的姓氏。
冒用鮮卑拓跋氏。由於北魏滅亡,羌族的這個部落借用拓跋的姓氏,以達到震懾其他部落的目的。

雖然正反雙方都拿出了自己的觀點,也都有理論根據,我仔細研究史料後,還是覺得黨項拓跋是鮮卑拓跋的可能性大,根據有六:
1、《說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從人從羊,羊亦聲。」羌,屬他稱,即當時中原部落對西部(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稱。所以可以肯定地說,氐羌族群絕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他們有不同的語言、服飾、習俗等,唯一的共同點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黨項羌的地域很大,史書記載:「黨項羌各部間平日往來較少,而每隔三年要舉行一次大的會盟活動,殺牛羊祭天。游牧民族往往通過會盟來解決內部的草場糾紛、部落間的沖突等,並依照習慣法來處理;決定對外聯合作戰或抵禦其他部入侵等重大事件,以及草場的劃分,重申部落的法規等事項。」這就表明,拓跋部雖然屬於黨項羌的一個部落,但同一個民族居住的地點很廣,各部落聯系也不是很方便,其居住地點也許是在青藏高原與甘肅交界地區,甚至就在甘肅境內。而這一地區曾是拓跋鮮卑的領土,北魏所建的莫高窟、麥積山石窟、北石窟寺就在這一地區,而且這一地區在北魏時期還很繁榮,比如涇州就是北魏王朝的西北重鎮之一,正位於絲綢之路的東段北道之上,北魏歷任的涇川剌史,大多數是由當時的朝廷權臣來擔任的。同時,這一地區始終是各朝代難以控制的區域。此外,史書還記載:「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革時,率王族改為元姓,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為庶姓,仍為拓跋氏,不與皇室同族。」由此可見,北魏滅亡後,或在此居住或逃亡於此將元姓恢復為拓跋姓的皇族、仍為拓跋姓的拓跋鮮卑的後代,與羌族融合在一起不是不可能的。
2、史書記載古羌人是三苗之後,《詩地理考》曰:「羌本姜姓,三苗之後,居三危,今疊、宕、松諸州皆羌地。」《史記·五帝本紀》雲:「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後漢書·西羌傳》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別也。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羌地是也。」仰韶文化末期(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黃河中游出現了炎、黃兩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會與父系社會的不同表達,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頭戴羊角頭飾之人,代表以羊為圖騰的起源於我國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晉語·國語》:「昔少典娶有蟲喬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炎帝屬古羌族部落,部落眾多。在後來炎黃兩部落發生戰爭,炎帝部落失敗,與黃帝部落互相融合,成為華夏民族。而北魏拓跋氏自認為是黃帝之後,他們認為拓跋姓源出有二:一是出自鮮卑族拓跋(又稱托跋)部,為黃帝後裔有拓跋氏。相傳黃帝娶妻嫘祖,生子昌意。昌意娶蜀山之女昌仆,生高陽氏顓頊。昌意的小兒子悃被封在北土(即今中國北部地區)。黃帝以土德之瑞稱王。鮮卑族謂「土」為「拓」,謂「後」為「跋」,故以「拓跋」為姓,稱拓跋氏,意即黃帝的後代。如果西夏李元昊為了抬高自己的身份依託顯貴為建國尋找依據,完全可以說自己所在的羌族就是炎帝的後代,而用不著說自己是拓跋鮮卑黃帝的後人。
3、關於黨項事跡的記載,首見於隋唐,雖然隋書中有黨項以前傳說,但並無確切史料。而黨項拓跋的出現與鮮卑拓跋的消失相銜接。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下令改鮮卑復姓為漢姓,把拓跋氏改為元氏。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與西魏。史書最早記載的黨項拓跋是:「隋開皇四年(584)有千餘家黨項羌人歸屬隋朝。次年,黨項首領拓跋寧叢等,各率部落到旭州,請求內附。」北魏滅亡到首次出現黨項拓跋姓氏僅僅50年。北魏未滅亡前,存在兩個民族共用一個姓氏的情況是根本不可能的。滅亡後的短短50年裡,馬上就出現了一個使用拓跋為姓名的民族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我認為,拓跋鮮卑在失去政權後,與黨項人合作以圖再奪取政權是很有可能的。史書記載,黨項拓跋部是最強的部落,也許這個部落根本就是拓跋鮮卑人加入黨項後,以黨項身份再次走上了歷史的舞台。做為一個曾經統治北中國的民族,吸取先進文化後,在短時間內成為另一個民族的領導者並一直持續下去是有可能的。
4、黨項拓跋是禿發鮮卑。淝水之戰後,地處河西走廊東端的涼州,同時出現了六個國家。這六個國家分別是都於姑臧的呂氏後涼(氐族,甘肅中部)、都於苑川的乞伏氏的西秦(隴西鮮卑,甘肅南部)、都於西平(今青海省西寧市)的禿發鮮卑氏的南涼(河西鮮卑,甘肅西部及青海東北部)、都於張掖的沮渠氏的北涼(匈奴族,甘肅中西部)、都於敦煌的李氏的西涼(漢族,甘肅西部)和都於長安的姚氏的後秦(羌族,甘肅東部及關中西部)。南涼的禿發鮮卑也是拓跋鮮卑,《《晉書·禿發烏孤》記載:禿發烏孤,河西鮮卑人也。其先與後魏同出。八世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遷於河西,其地東至麥田、牽屯,西至濕羅,南至澆河,北接大漠。匹孤卒,子壽闐立。初,壽闐之在孕,母胡掖氏因寢而產於被中,鮮卑謂被為『禿發』」。史書還記載,220年,拓跋鮮卑開始離開大興安嶺,首領拓拔桔汾死後,次子拓跋力微因為是「天女」所生,故得立為首領。而匹孤雖為長子不得繼位,僅分得部分部眾。由於爭奪牧場等原因,約於219—256年間,由塞北陰山、河套一帶,沿黃河兩岸,順賀蘭山脈東麓南下,至河西、隴西以北,即今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至寧夏回族自治區北部游牧。最後聚居於河西走廊東部及青海湖以東,與漢、羌等族雜居共處。主要游牧地東起今甘肅省平涼縣西北的牽屯山、靖遠縣北的麥田城,西至今青海湖東,南至今青海省貴德縣,北接今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南涼國被西秦國滅亡後,原禿發氏部人大部分為乞伏氏鮮卑的西秦國所統治,後西秦國為郝連氏鮮卑的夏國所滅,而夏國又亡於慕容氏鮮卑的吐谷渾部,西秦國領域大部分皆入於吐谷渾部,最後,吐谷渾部領域又為拓拔氏鮮卑的北魏王朝所佔有:歷史轉了一個大圈,禿發鮮卑最終回歸拓拔氏。隨後,其他諸部鮮卑如乞伏氏、出連氏、叱盧氏、禿發氏等等,均成為北魏王朝的「內入諸姓」和「四方諸姓」。據說,至今,在青海省的省會西寧市,還生息繁衍著禿發氏的漢族後裔。
北涼後來統一了涼州,禿發烏孤的次子在北涼亡後,率部進入青海、甘南一帶羌族聚居地,被同化於羌。禿發樊尼的後裔,與羌人從甘南遷徙到關中,又改回拓拔姓。此時,正值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大興改革,改元氏行漢化,遭到當時周圍不少拓拔貴族的反對,於是這些拓拔貴族一部分遠徙代北,另一部分拓拔人則西遷入居了關中,跟當地的羌人逐漸生活在一起,這時兩支鮮卑拓拔氏匯合,逐漸形成黨項中的拓跋氏。因此,西夏王國就有了復雜的民族成分——統治階級的王族是鮮卑人,而廣大的國民卻是黨項羌。這種少數民族征服統治多數民族的例子,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數量較少的鮮卑人在中原地區經過與漢民族的接觸,掌握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思想,與周邊多數民族相比具備更加優越的政治統治藝術。這種情況在當時很流行,比如鮮卑乞伏氏的西秦、鮮卑慕容氏的吐谷渾,甚至老祖先鮮卑禿發氏的南涼,等等,都是鮮卑人利用群羌建國的範例。
關於禿發鮮卑,我在查找史料時,還看到個有趣的事:廣東、香港、澳門等地現有「源」姓3000多人,至今還保存著《源氏大宗族譜》,從中記載「源」氏為鮮卑後裔,唐朝以後遷居廣東。在《魏書》等史籍中記載,「源」姓源於禿發檀之子源賀,時為北魏拓跋燾統治初期。此後,源賀的後代多在朝廷為官。唐建中年間,大臣源休謀反失敗,所有源姓都受到株連,紛紛逃奔。其中一支逃至廣東定居,一直延續至今。另據霄鄉源氏講,1939年日軍侵略廣東時,沒有對霄鄉實行「三光政策」,而是下馬跪拜源氏祠堂,說明日本源氏可能與鮮卑源氏有關。
5、黨項拓跋與鮮卑拓跋信仰相同:鮮卑拓跋建立的北魏,篤信佛教,其佛教藝術頗著名,留下了龍門石窟、雲岡石窟、莫高窟等佛文化遺產。黨項族在內蒙古鄂托克旗的百眼窯石窟寺是西夏壁畫藝術的寶庫,額濟納旗黑城、綠城子發現的西夏文佛經、釋迦佛塔、彩塑菩薩等,也是荒漠中的重大發現。
6、黨項拓跋部冒用鮮卑拓跋氏無史書記載、無任何根據,拓跋姓為羌族固有的姓氏無宋以前史書記載,這都不足為憑;西夏語與安多藏語十分接近,要想統治一個民族,語言統一是十分必要的,黨項拓跋部只是黨項八部其中的一個部落,即使再比其他部落強大,也需要其他部落的幫助才能成大事,這點北魏孝文帝為統治北中國已經先行了。按北孝文帝的思路,以黨項語言、文字替換本民族的語言、文字也是正常的。
綜上分析,我認為,黨項拓跋是禿發鮮卑;黨項拓跋部是鮮卑拓跋部;西夏拓跋部的部眾是黨項羌人,而首領是鮮卑拓跋人的可能性很大。

㈥ 蒼鷹上擊翻曙光,為什麼西夏黨項族對獵鷹尤為重視

黨項族生活的寧夏地區,因為該地區氣候環境原因,黨項族的生產活動是以狩獵為主,而獵鷹能夠自由翱翔在天空,能夠敏銳地捕捉到獵物的蹤跡,所以得到了西夏黨項族人的重視。並且獵鷹有著代表“勇猛”的氣勢,也符合西夏兩百多年間建國歷史里一直以武力為立國之本的文化的追求。

隨著歷史的發展,也隨著西夏黨項族游牧文化的影響,獵鷹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被崇拜追求,而慢慢成為了黨項族自身的民族代表。此後不論是日常生活軍事戰爭還是向外朝貢,獵鷹都擁有者舉住輕重的位置。這也表明了獵鷹不僅僅是動物,更是成為極具蘊含屬於黨項族民族文化的形象,這個也是獵鷹是被整個黨項族都認可及重視原因。

㈦ 黨項族的起源是什麼最後又是怎麼滅亡的

黨項族是古代的少數民族,也是西羌演化而來的一種民族,那時的他們還是生活在青海一帶,典型的游牧民族,羌族在古時候,也是一個很強大的民族,底下有很多分支,有白蘭羌、黨項族,劃分的辦法也有好幾種。黨項一族,也不能說是消失了,更准確的應該是和其他民族融合了,滅族後能活著的本就是不容易,更要生存的化也只能選擇接受別族,隨著時間的慢慢推移,民族文化也都會消失不見。一個民族只要是傳承沒斷,這個民族就還是活著的,但要是傳承斷了,就真的是什麼都沒有了。

㈧ 黨項族的起源是什麼最後又是怎麼滅亡的

黨項族是古代西北族群,屬西羌族的一支,也稱「黨項羌」,最早的漢文文獻記載黨項為漢朝西羌的後裔。自遠古以來,羌人就占據著青海湖周圍的草原和青海湖以南,黃河、大通河、湟水源頭附近的山地。在這一片地區的邊緣地帶,就是位於吐蕃東北部,習慣上稱作安多的地方,早期黨項和吐蕃的先民們大概都混雜居住在這一地區。對黨項語言的研究證實,就分類而言,操黨項語的人可以歸為藏緬民族的古代成員。而就其文化來說,黨項人則具有其他羌族族群的許多特點。 古代羌族是一個大系,有很多的分支,有因地域劃分的,如:白蘭羌、宕昌羌等等;也有因族群劃分的,如:黨項羌、吐谷渾羌等等。南北朝末期(6世紀後期)開始活動於今青海省東南部黃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帶。當時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唐宋黨項人有了大的發展,至宋初創立政權-西夏,夏獻宗李德旺時期,迎來了成吉思汗的進攻,但是西夏的戰事不順,成吉思汗也死於進攻西夏的征途之上,1226年李德旺病死,他的侄子李睍被推為皇帝,1227年李睍投降蒙古汗國,成吉思汗此時已死,但密不發喪,以免西夏反悔。李睍投降後,窩闊台大汗按照成吉思汗遺囑將其殺掉,西夏皇族乃至黨項全族也被滅族。西夏滅亡。西夏亡國之後,夏國的拓拔貴族帶領部分民眾遷徙到了現在西藏甘孜一帶的藏區木雅,重新建立了西吳王國。這個歷史上的西吳王國,有專家考證出就是西夏王國的延續。在木雅形成了西吳甲爾布土司領地,土司世代相傳,可木雅的黨項人逐漸融合成為了藏族;

閱讀全文

與黨項族是什麼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