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知行易難,行勝於言」是什麼意思
正確來說是知易行難,行勝於言。
知易行難:
【解釋】懂得。認識事情的道理較容易,實行其事較困難;明白認知事物的規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行勝於言:
【解釋】行:行動。勝:勝過、強於。言:語言、言語。就是說,要踏實、要實干,做比說強。
「行勝於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實,以行證言。
「行勝於言」為梅貽琦所說,是清華大學「校風」,是清華精神中「重視實干」的體現。意思是說,做比說重要。
(1)知易行難指什麼動物擴展閱讀:
知易行難
出處:《 尚書·說命中》:「說 拜稽首曰:『非知之艱, 行之惟艱。』」 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行勝於言
起源:「行勝於言」四字來源於1920級畢業紀念物——位於大禮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銘言。
釋義:「行勝於言」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實,以行證言。「行勝於言」是清華精神中「重視實干」的體現。早在三十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說"清華的精神是實干"。
直到現在,在校園的中心位置還堅立著一塊碑,上書"行勝於言",如果再加上韓愈的話:"行成於思",便可以很好地概括清華"實干"的特點。
清芬挺秀,華夏增輝。
今天的清華大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新時代的清華人繼承愛國奉獻的優良傳統,秉承「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的校風,努力躋身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❷ 知易行難猜一動物
蟬,俗稱知了。不論誰說什麼,它都會說知了知了,但除了會叫,好像其他什麼都不會做。
❸ 知易行難是什麼意思
最有價值的道理往往是最樸素的,看起來很容易去做,但是自己真正做的時候卻不是那麼簡單。
大道至簡
中華道家哲學。道在中國哲學中,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表示「終極真理」。此一概念,不單為哲學流派諸子百家所重視,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 大道至簡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規律)是極其簡單的,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知易行難
知易行難指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實較難;明白認知事物的規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夠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❹ 判斷知難行易或者知易行難的標準是什麼50分
我來告訴你吧 不就前剛參加這個題目的辯論賽 對這個辯題也有些淺見
知行其實是個對立統一的概念 所以必須用辯證的眼光來看待他們 首先 知當然不是僅僅知道那麼簡單 它指的是求知 是探索 是個一系列的過程。 而行呢 包括了探索的過程 和對探索結果的運用。我們都知道 人類區別於動物最明顯之處就是人類的行為具有意識 即 人有主觀意識和主觀能動性 而動物的意識多是本能 例如趨利避害 這是生物的本能 當然包括人與動物 可人類當具有一定的意識指導行為之後 行為發生了本質的變化 它不再是一種生理行為 它變成了可貴的社會行為 就像遇到危險 動物選擇逃跑 躲避 但人類便會有舍己為人的壯舉出現,才會有許多像雷鋒一樣的好同志出現 這就不難解釋具有意識的行為比單純的本能要可貴的多 。而當一種行為具有的認識的目的性 這種行為 即認識的過程就變得艱難無比 因為人的主觀意識總是要受到客觀環境的限制的。也就是說
如果把知分為認知 和了解兩個內容 一個是通過實踐行為認識事物的本質 一種是對現象的了解 那我們可以說 對現象的了解的知 是知易行易 而對事物本質的知 是 知難行難
❺ 知易行難的意思是什麼
知易行難的意思:指認識事情道理容易,實行起來就很難了。
【拼音】[ zhī yì xíng nán ]
【例句】上述道理非常淺顯,但是知易行難。
【近義詞】行之惟艱、知之非艱
知易行難的近義詞
知之非艱
【拼音】[ zhī zhī fēi jiān ]
【解釋】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
【近義詞】行之惟艱
❻ 知易行難|從「知道」和「做到」的幾點建議
聽過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句話引起了多少人的心理共鳴。你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聽了一次成功人士的演講,感覺很受啟發,get到了成功秘訣,決定回去後馬上改變自己,爭取早日蛻變。但是,還沒來得及做出來改變計劃,生活的瑣碎就把你拉回了現實,回到原來的生活軌跡,該幹啥就幹啥,不久之後,成功演講的內容也就和你沒什麼關系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知道」和「做到」之間,有一段非常漫長的改變之路,充滿了誘惑和曲折,讓你隨時可能掉回原來的舒適區, 想改變,真的非常難 。
一
「知道」是認知,存在於「理性/意識」層面,而「做到」是行為,更多時候受制於「感性/潛意識」。所以,在遇到問題時,人類會根據以前的經驗下意識採取類似的處理方式,不需要調動理性和意識, 正是人類的這種生理結構和思維方式,決定了改變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人類大腦分為三層,最裡面一層在爬行動物時代進化成熟,姑且稱為「鱷魚大腦」,主要指導身體的應激反應,沒有理智和情緒。中間一層在哺乳動物時代進化成熟,稱為「猴子大腦」,主要生成各種情緒(包括恐懼、興奮等),是對各種外部刺激的高級綜合反應。最外層是前腦額葉,這是人類所獨有的,稱為「人類大腦」,主要負責理性和意識。
大腦活動需要的能量由心臟統一供給,不幸的是,心臟供給的能量最先送達鱷魚大腦,其次是猴子大腦,最後是人類大腦。所以,當人類面臨各種情形時,鱷魚大腦最先出現應激反應(這是下意識行為),然後是猴子大腦處理後產生各種情緒(高興、恐懼等),最後才送到人類大腦進行理性思考。所以,很多時候人類遇到問題後馬上行動,根本沒時間調用人類大腦的理性和意識,這就是很多情況下人類不進行理性思考的原因。
那這樣是不是意味著人類就沒辦法進行理性思考了呢?肯定不是,要不然人類的文明從哪裡來呢?雖然很多情況下不調用理性思考,但我們可以 用人類大腦的理性思考去影響猴子大腦和鱷魚大腦,通過反復訓練,改變應激反應的方式,這就是「做到」,也就是改變習慣。
人所共知,改變習慣是非常困難的,需要經過長期反復的訓練,需要不斷地和自己做斗爭,這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其中有三個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二
把改變習慣變成你的剛需。
大多數受過教育的中國人都知道「英語很重要」,但經過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學本科四年……等等學習後,竟然還是搞不定英語,並且是聽說讀寫全方位搞不定,為什麼呢?
因為英語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不對啊,他們都認為英語很重要,我們不妨通過幾個問題來重新認識一下:
1)如果我們學不好英語,對工作生活會有什麼不利影響?
2)除了英語課,我們每天用多少時間、多少精力放在英語學習上?
3)為了學好英語,我們還採用了其他一些什麼辦法?
4)我們自己在英語學習上有哪些優勢、哪些劣勢,怎麼才能更有效學習?
5)……
幾個問題下來,相信我們對自己認為「英語很重要」的觀念產生了懷疑,沒錯,看一件事情重不重要,是不是你的剛需,不能聽觀點,要看行動,看我們為了這件事投入了多少金錢、時間、精力……,才能判斷這件事是不是真的重要,是不是你的剛需(順便帶一句,很多單位提的「質量第一」,「戰略牽引」等等觀點也是同樣道理)。
反過來看,如果我們在一件事上投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說明這件事是剛需,這件事真的很重要。所以,在改變以前, 我們要想辦法把「改變」變成剛需,賦予「改變」重要的意義,這個意義一定要是能夠真切感受到的,不能是空洞無物的口號,它會帶給我們一種儀式感,一種動力,剩下的事就容易了。
舉個例子,想跑步減肥但又怕堅持不下來,怎麼辦?我們可以查一下,通過手術方式減掉10kg體重花費20萬元,堅持跑步一年,一周三次的頻率也可以剪掉10kg體重,那麼每一次跑步省下來的錢是:200000/52/3 = 1282元,也就是說,你每跑步一次,就為自己剩下1282元,是不是一想到這個數字,渾身都是力量啊。
三
奇跡提問:邁開第一步。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商鞅變法就是從移木立信開始的。而大部分人不能成功改變的原因,不是半途而廢,而是根本沒有開始,為什麼呢?他們大都給自己設立一個宏大的目標,離自己太遠,一是沒有真切感受,二是沒有做到的信心,所以根本就沒有開始。
怎麼辦呢?
心理治療經常用到一個叫做「奇跡提問」的句式,它會這么問你:如果你的願望實現了,你覺得自己最先是從哪裡開始的?這種句式看起來簡單,其實有著精巧的設計。在改變的過程中,你往前看和往回看,所看到的東西經常會不一樣。往前看,你會看到困難;往回看,你會看到方法和路徑。你就不會再去思考這件事是怎麼不可能,它的困難在哪裡,而只會思考這個過程是怎麼發生的。這時候,你會更清楚,第一步該怎麼走。邁出了第一步,就可以用第一步成功的成就感支撐自己去做第二步、第三步、……,直至完成你的改變。再拿減肥舉例,如果減肥成功了,邁出的第一步可能是「邁開腿」,每天有意識增加自己步行的距離,立個小目標,比如每天5000步,幾個月下來,你就能感受到它帶給你的驚喜了。
四
強化新體驗,遏制舊經驗。
從心理學的視角看,改變的本質是創造新經驗,用新經驗來代替舊經驗的過程。舉個例子,我們想完成從「賴床」到「晨跑」的轉變,大體需要經歷這樣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我們充滿信心,輕輕鬆鬆晨跑好幾次,感覺非常好,這時候,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開始積累「晨跑」的新經驗了;第二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晨跑的新鮮感沒了,身體再有點累,就會偶爾賴床,我們會發現賴床那種久違的感覺真好,這時候,「晨跑」的新經驗與「賴床」的舊經驗相比還很弱小,你一定要警惕,馬上拋棄賴床的念頭,再緊急採取措施鼓勵晨跑、懲罰賴床,讓「晨跑」的新經驗繼續強化,「賴床」的舊經驗繼續削弱。第三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晨跑」的新經驗會逐步超過「賴床」的舊經驗,你就形成了「晨跑」的習慣,哪怕偶爾會賴床,也是為了更好的晨跑,而不會改變你「晨跑」的習慣了。但現實卻是,很多人只是在空想「晨跑」中繼續「賴床」,根本沒有跨過第一階段,更多的人在第二階段中,再次體會到「賴床」的好處後就投降了,完整經過三個階段形成「晨跑」習慣的人只是很少一部分。
改變也是一樣,已經開始了第一步,我們就需要建立一個「獎改罰繼」的機制,哪怕自己取得一點點進步,都要給予自己一定的獎勵(吃點好的,買個想擁有的,什麼都可以,重要的是要落實),從而鼓勵改變後的新行為;一旦有舊行為復辟的動作,馬上進行處罰(罰自己多走5000步,既完成懲罰,又鍛煉身體),直到有一天,新行為的體驗壓倒舊行為的感受,改變就自然而然發生了。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獎勵或懲罰」,這是人類大腦訓練猴子大腦、鱷魚大腦必須的東西,它會深深印在你的潛意識中,會在潛移默化中強化自己的新體驗,另外,這個「獎罰」也要及時,否則就失去了作用。
當然,舊行為模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改變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有「長期思維」,通過日常的點滴工作,獎改罰繼,直到新的行為體驗壓過舊的習慣體驗,才能實現真正的改變,也就完成了從「知道」到「做到」的轉變。
❼ 知易行難的意思是什麼
知易行難的意思是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出自《尚書·說命中》。
"知易行難"說,即"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之說,是中國古代認識論里的一個基本觀點,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這一觀點已深入人心。
"知易行難"說對資產階級革命事業危害極大,在理論上,容易使人坐而論道,空談心性,不敢或不願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上,容易使人輕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甚至放棄信仰革命理論。
相似成語:
知難行易,漢語成語,拼音是zhīnán xíng yì,意思是懂得事情的道理難,而實行卻比較容易。出自《民族主義第五講》。
「知必能行」與「不知亦能行」,是兩個相輔相成的命題,二者分別揭示「知」和「行」的作用,並以此二者的並舉,來闡明「知」與「行」的辯證關系。
主張「知之而後能行」,高度肯定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告誡人們不可輕視科學的真知,同時又認為「不知亦能行」,十分重視實踐的基礎作用,勉勵人們勇於實踐。
❽ 成語 知易行難 出處
知易行難
【拼音】: zhī yì xíng nán
【解釋】: 知:懂得。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
【出處】: 《尚書·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舉例造句】: 現在提出這問題,蓋亦知易行難,遂只得空口說白話,而望墾辟於健者也。 ★魯 迅《准風月談·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
【拼音代碼】: zyxn
【近義詞】: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反義詞】:行易知難
【用法】: 作賓語、定語;指看似容易做時難
❾ 知易行難or知難行易(人生四境界)
基本我們都認同知易行難,知道和做到之間隔著一道巨大的鴻溝。
這當然是對的,但是,知難行易也是對的。
起初,地球上並沒有生命。但在數十億年前,遠古的海洋中出現了一些「復制子」,在進化的力量下,它們逐漸成為單細胞生物,接著又演化為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之後動物這條分支進化成各種原始魚類,遍布大海。
約3.6億年前,它們開始向陸地進軍,地球進入屬於爬行動物的時代。為了適應陸地生活,爬行動物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腦」。
本能腦的結構很簡單,只有一個原始的反射模塊,可以讓爬行動物對環境快速做出本能反應,比如遇到危險就戰斗或逃跑,遇到獵物就捕食,遇到心儀的異性就追求等。
爬行動物既沒有情感也沒有理智,體溫隨外界變化的特性也讓它們無法在寒冷的環境中活動,但依靠這種簡單的本能反應,它們不僅生存了下來,一些動物還活到了我們這個時代,比如鱷魚、蜥蜴、蛇等。所以很多學者把本能腦也稱為原始腦、基礎腦、鱷魚腦、蜥蜴腦,或者乾脆叫爬行腦。
到了大約2億年前,哺乳動物開始登場。它們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不僅讓體溫保持恆定,還進化出了情緒。有了情緒的加持,哺乳動物就能在惡劣的環境中趨利避害,大大提升了其生存優勢,比如恐懼情緒可以讓自己遠離危險,興奮情緒可以讓自己專注捕獵,愉悅情緒可以增強同伴間的親密度,傷心情緒能引來同情者的關愛等。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喜歡把貓或狗當成寵物,因為這些動物很容易和我們產生情感上的交流,懂得取悅和照顧我們。相應的,哺乳動物的大腦里也發展出一個獨特的情感區域(邊緣系統),腦科學家稱之為「情緒腦」。在哺乳動物中,猴子經常被人類當作觀察和實驗的對象,因此情緒腦通常也被稱作猴子腦。
直到距今約250萬年前,人類才從哺乳動物中脫穎而出,在大腦的前額區域進化出了「新皮層」。這個新皮層直到7萬~20萬年前才真正成形,成為一個無與倫比的腦區,它讓我們產生語言、創造藝術、發展科技、建立文明,從此在這個星球上占據了絕對的生存優勢。人類沉迷於自己獨有的理智,所以把這個新的腦區稱為「理智腦」,當然,也有人喜歡稱它為理性腦或思考腦。
而平時主導學習的,便是理智腦,讓這個大腦知道或者明白一個道理其實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它並不能主導行動。
相較於其他兩個大腦,理智腦的形成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只有1%,可以想像,一個一歲的嬰兒能夠控制兩個身強力壯的成年人嗎?
為什麼會出現情緒無法控制,行為不能管理的情況?因為理智腦根本沒辦法左右另外兩個大腦,它知道,但另外兩位大哥不知道,它太弱小了,無能為力。
那如何把信息傳達給另外兩位大哥呢?
目前我所知的有兩種方法,一是催眠,讓理智腦(顯意識)沉睡,直接和潛意識溝通,種植信息,但這似乎不適合大眾,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樣的條件的,我也沒有。
於是,另外一個笨的土辦法就出現了,那就是 重復!
通過理智腦的不斷重復,不斷建立強化與潛意識的溝通橋梁,最終把信息傳達給潛意識,當潛意識接收到並理解時,行動不過是自然而然、輕松無比的事。
當然,這個辦法有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那就是潛意識的理解水平 非常非常 低,和理智腦相比,理智腦是一個高智商的嬰兒,而潛意識就是一個弱智的四肢發達的成年人。
所以,如果我們需要傳達信息給潛意識,這個信息一定要足夠簡單、淺顯、直白,要到什麼程度呢?就是白痴都懂已經不能再簡單的程度!你只能用和傻子的溝通方式和它溝通。
另外,潛意識只能接收肯定信息!
不要想起香蕉的顏色!
你會想起香蕉嗎?潛意識是無法理解「不」這樣的否定意思的,所以如果要傳達信息給它,一定要用肯定的語氣。
舉幾個常見的例子,你每天對著鏡子說我不自卑和我很自信,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我不醜和我很帥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不要小看口頭禪的力量, 語言可能是重復次數最多的行為了 ,當心被潛意識聽到並理解了。
知道了原理,就等於打開了改變的大門,為什麼有的人非常自律,真的是意志力異於常人?
也許並不是,他們只是找到了溝通潛意識並藉助它強大力量的辦法,因為潛意識擁有對身體行為的絕對控制權!
所以看起來,某些人知易行易,人生就如同開了外掛一般,令人好生羨慕。
用這個標准其實可以把所有人分為四類人:
1、知難行難的人,他們從事體力勞動,直接把理智腦都拋棄了,既不去知,也不去行;
2、知易行難的人,他們有足夠的學識,但沒有對行為的絕對掌控力,他們明白很多道理,但無法改變自己;
3、知難行易的人,這類人已經意識到了問題所在,一旦某一方面與潛意識溝通到位,改變不過是水到渠成的事;
4、知易行易的人,這類人已經熟練掌握了溝通潛意識的辦法,可能還不止一種,他們可以輕而易舉、 徹底 地改變自己!
以數量論,這四類人肯定是一個金字塔結構,以難度論,那就是一個倒立的金字塔結構。
從這個標准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以 物種 論也不為過。
事實上,我已經在第三層摸索多年,至今沒有找到向上一層的階梯。
知易行難是對的,知難行易也是對的。世間就是如此,矛盾並存,一個人能接納的矛盾越多,便越強大。
ps:這篇文章放在財富系列是有原因的,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行為都無法掌控,如何掌控財富?!
另外投資也是一件反人性的事,想要做一個成功的投資者,能夠控制自己的 情緒和行為 是基本能力!
❿ 知易行難什麼意思
認識事情的道理較易,實行其事較難。 出處 《尚書·說命中》:「說拜稽首曰:『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示例 現在提出這問題,蓋亦~,遂只得空口說白話,而望墾辟於健者也。 ★魯迅《准風月談·我們怎樣教育兒童的?》 "知易行難」說,即」非知之艱,行之惟艱」之說,是中國古代認識論里的一個基本觀點,從春秋戰國時期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這一觀點已深入人心.孫中山認為」知易行難」說對資產階級革命事業危害極大,在理論上,容易使人坐而論道,空談心性,不敢或不願參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上,容易使人輕視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甚至放棄信仰革命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