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被人類玩壞的動物有哪些

被人類玩壞的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7 06:44:21

『壹』 世界上的動物有多少是人類的危害所滅絕得

史德拉海牛

這種像海牛的巨型動物體重達4噸,曾是
海員的食物。在其發現後不久的 1768年
便被殺絕了。它是第一種被現代人類趕盡
殺絕的海生哺乳動物

哈斯特鷹

滅絕於人類移居紐西蘭島之後的2個世紀內,也就是大約700年前。森林大火破壞了它們的棲息地,人類的存在切斷了它們的食物供應。也有一些證據證明這種巨鷹有可能是被獵殺滅絕的。

西非獅 北非獅

獅子曾經廣布於除了撒哈拉沙漠中部和熱帶雨林以外的非洲大陸,在印度也有少量分布。但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殺,獅子在東非及西非早已不見蹤跡,現在只在東非及南非有少量分布,並且大多生活在國家公園內,仍處在瀕臨滅絕的危險之中。特別是西非獅,在人類的干預下,沒能進入20世紀就滅絕了。 1865年滅絕. 被人獵殺的後果.

獅子在動物界中一直被視為百獸之王,可是人類並沒有把它們放在眼裡。早在16世紀。歐洲人就踏上了西非和北非。來到這里後,他們經常進行狩獵活動,並把獵殺獅子視為最隆重的狩獵活動,是顯示勇敢和技巧的行為。獅子在這些人的貪婪與勝利的歡笑聲中一個個的倒下去。人類不但獵殺成年的獅子,幼獅也被捕捉,然後帶回歐洲,賣給那些有錢人及王公貴族。隨著歐洲人的不斷獵殺、捕捉,獅子在西非、北非一天天地減少,到了1865年,最後一個西非獅也倒在了槍口之下,北非獅也在1922年永遠消失了。

阿特拉斯棕熊:1870年滅絕

阿特拉斯棕熊因緊靠地中海,所以氣候濕潤,森林廣袤,為棕熊和其他野生動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間.幾個世紀以來,它們一直安逸地生活著.可是由於阿特拉斯地區物產豐富,因此這里一直是歐洲列強的必爭之地.特別是阿爾及利亞,早在16世紀即淪為奧斯曼帝國的一個省.歐洲列強來到以後,不但欺壓當地人民,還掠奪各種自然資源.野生動物當然也成了他們掠奪的對象.他們大量捕殺各種野生動物,把皮和肉運回歐洲市場出售.棕熊因肉質鮮美,皮毛用途廣泛而遭到了毀滅性的捕殺,不管是成年的,未成年的,雄的,雌的,見到就殺.到了19世紀中期,在阿爾及利亞境內的棕熊已所剩無幾,而此時摩洛哥的棕熊則更為悲慘,已經全部消亡.可在阿爾及利亞僅剩下不多的棕熊並沒有能完全的逃脫厄運,最終同摩洛哥棕熊一樣全部倒在了人類的槍口之下.
1870年在阿爾及利亞的西迪比而阿貝斯郊外,一隻棕熊被殺,之後人類再也沒有發現過阿特拉斯棕熊,別看熊又凶又笨,其實它和其他動物一樣,有溫順的一面,有時還會"感情用事"可是現在由於人類的捕殺,野生的熊越來越少了,人類仍在對它們痛下殺手:吃熊膽,取膽汁……

南極狼:1875年滅絕

福克蘭群島海岸曲折,潮濕多霧,島上草原廣闊,水草豐美.到了18世紀末,這里的畜牧業已經相當發達,島上大部分居民從事畜牧業.這里廣闊的草原和種類繁多的食草動物以及嚙齒動物也給南極狼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空間及食物來源.本來狼在在人們心目中就是臭名昭著,南極狼有偷食羊和家畜的習性,這樣就增加了當地牧人對南極狼的厭惡.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害,牧人們就紛紛聯合起來,開始捕殺南極狼. 因為缺乏可以躲藏的叢林,所以福克蘭狼很快就滅絕了。由於缺乏掠食者,所以福克蘭狼相當溫馴,就像一般的島嶼物種。人們可以一手拿一塊肉,另一手用刀子或棍子殺害它們。不過如果有必要的話,福克蘭狼偶爾也會抵抗。

擬斑馬:1875年滅絕。

現在世界上有人們所熟知的三種斑馬:山斑馬、帝王斑馬與細紋斑馬。而在100多年以前,非洲還有另外兩種很少有人知道的擬斑馬和雅斑馬。由於人類大量捕殺,這兩種斑馬已在19世紀相繼滅絕了。
在19世紀以前,非洲南部草原的擬斑馬仍成群結隊,數量繁多,進入19世紀後,歐洲移民大量湧入非洲,他們開墾非洲草原的同時,也發現了擬斑馬。歐洲人的這一發現使擬斑馬在被非洲人大量獵殺的同時境遇更糟。歐洲人用帶來的槍對准了又肥又壯的擬斑馬,擬斑馬的肉一下子也成了這些人的主要食物來源。他們還把擬斑馬的皮剝下做標本,運到歐洲市場上去賣。歐洲人在得到了擬斑馬的同時,還用斑馬皮換來了大量錢財。這更促使了這些貪婪的歐洲人對擬斑馬大開殺戒。大批大批的擬斑馬倒在了歐洲人的槍口之下,擬斑馬的數量以很快的速度減少,到了19世紀中期,非洲南部已經很少在見到擬斑馬了。

美國緬因洲海鼬:1880年滅亡

緬因州海鼬皮毛細蜜亮麗,而且保暖性能極佳,可稱得上世界上最珍貴的一種皮毛。也正是這身華麗的皮毛使它們招來了滅絕之災,因為在很早以前它們的皮毛製品就已經成了世界各國皇族和貴族的專用品。人們大量捕殺緬因州海鼬用以製作大衣、皮領、帽及披肩等。到19世紀中期時,緬因州海鼬就已經很少了,而它的皮毛製品價格也隨之越來越高,一些人為了獲得暴利,根本不顧緬因州海鼬數量的多少,依舊對它們進行捕殺,由於人類的貪得無厭和冷酷無情,使緬因州海鼬到1880年就銷聲匿跡了。目前,世界上只有被人珍藏的少量緬因州海鼬的皮毛製品。說明它們曾經生活在這顆星球上,不幸因人類的過度捕殺而滅絕了。

牙買加倉鼠 滅絕時間: 1880年

進入16世紀後,人類開始捕殺大量的野生動物,牙買加倉鼠的天敵也隨之開始迅速減少。在失去天敵的情況下,牙買加倉鼠數量迅速增多,並且大量偷食糧食,造成了嚴重的鼠災。這引起了人們對它們的仇恨,繼而投入到滅鼠的運動中,到處拋灑拌有毒葯的糧食,使牙買加倉鼠大批誤食而亡。由於牙買加倉鼠數量太多,直到19世紀初期,才在人們的毒殺下有所減少,但人們想徹底消滅牙買加倉鼠,不留後患,因此捕殺牙買加倉鼠並沒有停止。1880年,人們終於達到了目的,牙買加倉鼠滅絕了。牙買加倉鼠原本生活的很好,正是因為人類的行為使它們泛濫成災,最終又被人類消滅。

斑驢在100多年前滅絕。

最初在1788年時,斑驢被視作一個獨立物種——馬屬斑驢;而在其後約五十年間,自然學者和探險家們發現了許多種其它斑馬,由於各種斑馬間毛皮的花紋各不相同(實際上任何兩只斑馬身上的條紋都不會完全一樣),分類學家發現這樣一來新興物種太多了,並不利於人類區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種,哪些是亞種,哪些只是自然變異。就在人類還未理清分類的混亂之時,在人類的獵食、收集皮革、家養馴化之下,斑驢已走向了滅絕。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大約在1878年被射殺,世界上最後一隻捕獲的斑驢則於1883年8月12日,死於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馬吉斯特拉(Artis Magistra)動物園。

澳洲小兔猼

兔猼屬原來數量很多,在澳大利亞的草原上到處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但由於它們的肉味鮮美,很早就遭到了人類兇狠的捕殺,特別是歐洲移民進入澳洲後,它們更是厄運當頭,人們不但大量捕殺它們,還到處開墾草地做植作物,兔猼在失去家園的情況下,無處覓食,不得不偷食莊稼,這更增加了人們捕殺它們的理由,人們開始把它們當成害獸,見到就殺。在人類的狂捕濫殺之下,小兔猼在1890年全部被人們趕盡殺絕了。

基奈山狼:1915年滅絕

基奈山狼喜歡結群生活,有時可達上百隻。每群由一隻健壯的成年公狼率領,捕食大多由母狼完成。它們幾只或十幾只一起出動圍攻獵物,就連麝牛、駝鹿等大型有蹄類,在它們的圍攻下也得坐以待斃。它們奔跑速度很快,可達每小時60公里,因此只要被它們發現的獵物就很難逃脫,在群內,公狼是十分悠閑的,一般只負責照看一下幼仔。基奈山狼對環境適應能力很強,在非常肌餓時,果子,塊莖和一些植物都是它們的食物。別看它們是凶惡的動物,卻極有潔癖,平時十分注意保持窩內的衛生。每年4~6月間,是母狼產仔時期,在此之前,母狼會自己找好一處新的巢穴,使幼仔出生後就有一個舒適的新家。母狼孕期60~65天,每胎可產5~10隻幼仔。基奈半島地域狹小,因此基奈山狼在沒有人類大規模捕殺之前,也不是很多。16世紀後期,英國人來到了基奈半島,他們到來後並沒因基奈山狼數量稀少而放過它們,而是將其視為邪惡的象徵而進行捕殺。在人類長期逐殺之下,基奈山狼到20世紀初期時,只剩下不足30隻了,在以後的十幾年中,僅剩下不多的基奈山狼逐一死在了人類的槍口之下。1915年5月,一隻母狼在基奈半島北部的一個山谷中被人們打死,這是最後的一隻基奈山狼,因為,在此之後,它的蹤影也沒有被發現過。

中國犀牛

人們把一直生活在中國南方山林中的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統稱為中國犀牛。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犀(蘇門答臘犀)被捕殺;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印度犀)被殺;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殺。此後,沒人能在中國再看到任何一頭犀牛。
公元1922年之後,犀牛在中國消聲覓跡

『貳』 有哪些被人類馴化的動物

1、犬類:據科學考證,犬類是最早被人類馴化的動物。犬類被人類馴化與人類共同生活是從12000年以前的石器時代開始的,最早馴化地是在西南亞和中國。

2、羊:也是較早被人類馴化的家畜。綿羊和山羊的馴化都發生在10000年前的西南亞。另外,羊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的動物,在《說文解字》就有「羊,祥也」的記載。

3、牛類:家養牛主要包括牛屬的黃牛、瘤牛、一些家養氂牛和水牛屬的家水牛。這四種牛,大致是分別馴化於原牛、爪哇牛、亞洲野牛和野氂牛。家牛的馴化大概距今6000年~10000年。

4、豬類:研究表明,在中國飼養的家豬是古代豬類的直系後代,而這些古代豬是早大約在9000年前第一批被人類在東南亞馴養的動物,之後隨著人類向南部和東部遷徙,其中一部分進入中國境內,有的最終到達遙遠的太平洋地區。

5、貓類:在9000年前至10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新月沃土(中東兩河流域,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部分地區、以及伊拉克大部和土耳其東南部)的早期人類聚居地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環境,城郊的垃圾成山鼠患甚嚴,人類發現野貓能夠捕食老鼠,從而開始馴化它們。

6、雞鴨類:家禽之中的雞鴨同樣是馴化而來的。就拿雞來說,目前科學家們普遍認同南亞地區的雞種馴化自紅色原雞,但對馴化時間和路徑意見不一致,有人認為雞的馴化發生在8000年前,也有人認為雞馴化的歷史只有4000年。

7、兔類:現代家兔起源於野生穴兔,我國學術界對家兔的起源地有外來論和原產論兩種不同的觀點。中國養兔的歷史最早能夠追溯到3000年前,在我國殷墟的婦好墓出土有玉雕兔,時為商代晚期;山西曲沃晉侯墓出土的兔尊,時為西周時期。

8、馬類:以馬為例,「伯樂識馬」、「白駒過隙」、「千金買骨」「白馬非馬」這些經典的故事中都有馬的身影。

9、蠶類:關於蠶的文化就更加深厚了,從嫘祖始蠶到絲綢之路,留下浩如煙海的各種神話傳說、成語典故、詩歌、和各種文學作品。國家也因此被外國稱為了「絲國」。

『叄』 有很多人濫殺無辜,被人類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人類是世界上最特殊的物種,

當生存唾手可得時,

我們便忘記了自己也是這萬千物種中的一員

——高曉松


對於圖中的動物,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因為它就是頗具知名度的蘇門答臘犀牛。蘇門答臘犀牛的四肢極為發達,體型極大,據說其重量可達1噸以上。值得一提的是,蘇門答臘犀牛的皮膚是十分堅硬的,就如同鎧甲般堅硬。也正是因為如此,多以人類就盯上了它們的"皮膚",在戰國時期,人類時常用它們的皮膚來製作鎧甲。隨著人類的捕殺,以及棲息地的縮小,該物種於1916年在中國絕跡,到20世紀70年代該物種徹底在地球上消失了。

或許,人類真的已經忘記了自己也是萬千物種中的一員。

『肆』 人類傷害動物的事例有哪些

小狗被澆汽油活活燒死 母狗蹲守兇手家門口
母狗奮不顧身火中勇救小狗
母狗蹲守兇手家門口
記者6點多趕到和燕園,剛進小區大門,就看到居民聚在一起議論燒狗一事。

幾位老大媽領記者來到燒狗處,遠遠的,一股焦臭味就撲鼻而來,洞口還在冒煙。沒死的小狗已經趴回到了洞里,但看不出是只什麼顏色的狗,在它旁邊,被燒死的小狗蜷縮著,黑乎乎的,眼睛還睜著。一個居民拿來一根棍子,想把小狗弄出來,但是小狗已經跟地面粘在一起了,怎麼扒都扒不出來。
一居民打開電筒,見有亮光照過來,小狗發出叫聲,斷斷續續,聽得出來,這只小狗也已經沒有多大力氣了。
「就在那幢,現在母狗就蹲在他家門口守著,一動不動,兩隻眼睛就盯著樓梯口看,它是認得人的。那個人現在連家都不敢進去了,他們報了110,想讓警察把狗弄走。看,那個瘦瘦的,拿著鐵鍬的人就是放火的,跟他老婆一起,被母狗堵住家門,回不了家,在等警察」。王老太小聲告訴記者。
昨天下午約5時,南京下關和燕園小區。幾名男女手持裝滿汽油的雪碧瓶,來到第11幢樓後的小花園———一隻母狗和兩只小狗的家。他們將汽油澆在小狗身上,點燃打火機。剎那間,小狗慘叫聲、刺鼻焦糊味和滾滾濃煙四處彌漫,打破了小區的平靜。100多位居民走出家門,當面譴責燒狗行徑。一40歲男子則狡辯:狗半夜叫得人睡不好覺,一把火燒死拉倒。
去年冬,一隻流浪黃毛狗來到和燕園,在11幢樓後的小花園找個小洞,安了新家。它十分溫順,相貌可愛,經常懶洋洋地躺在草地上曬太陽。居民們十分喜歡它,送來吃的喝的,還用不穿的舊衣服給它鋪個溫暖的小床。說來奇怪,這狗很通人性,看見送東西來的小區居民就十分順從,也不亂叫。可見到外面來的生人就不客氣了,老遠的,伸長脖子,汪汪大叫。住在11幢樓上的張大媽特別高興,「自從來了這只狗,小偷也不敢來了。真是我們的忠實護院犬。」
今年2月,居民們驚喜地發現,這只狗生下了3隻小狗。太可愛了,3個毛絨絨的小動物,雪白的毛夾雜著幾個黑點,溫順地躺在媽媽的懷抱中,幾位老頭老太十分熱心,每天拿來家中吃剩的飯菜,有時還送來牛奶。在長到一個月大時,一隻小狗被人領養抱走了。剩下的2個小生靈還在哺乳階段。沒想到,厄運昨天降臨了。
忠實護院犬生下三隻小狗
一隻小狗被活活燒死
昨天下午約5時,10幢的幾個住戶拎著汽油,拿著棉紗團,扛著鐵鍬來到小狗的家。他們把棉紗團蘸上汽油,堵住狗窩的出口,「嘩嘩」地將汽油直接從石板縫淋到了狗身上。母狗汪汪大叫,試圖帶領兩只小狗沖出來,但出口已經被封死。
一名中年男子點了一把火扔進去,立刻火勢熊熊濃煙直冒。三隻狗發出凄厲的慘叫。路過的一位小夥子看到,立即沖過去阻止,卻被這幾個人罵了一頓。「吱吱吱吱,汪汪汪汪,哇哇哇哇」慘叫聲不絕於耳,小夥子不顧危險,使勁扒開被封的洞口,渾身冒火的母狗先將靠外面的一隻小狗叼了出來,自己也跳了上來,帶著小狗滾滅身上的火,還沒來得及去救另一隻小狗,燒狗男子又將洞封上了。隨即,小夥子也被四個人打了一頓。圍觀的居民看到小夥子被打,也都不敢上去救了,洞裡面的小狗慘叫聲十分刺耳。人們只看到一個火團在洞裡面滾來滾去。母狗沖過去咬人,被拿著鐵鍬的男子重重地打了回去,母狗隨即像瘋了一樣往10幢樓跑。救出來的小狗奄奄一息趴在草地上,口吐白沫。
沒過幾分鍾,洞里已經聽不見小狗的叫聲了,只有噗嗤噗嗤的火苗在跳動。
兇殘行為嚇哭小孩子
幾分鍾後,警車過來了。居民們聽到聲音也都走過來,聚在10幢樓前面,紛紛譴責燒狗的人。
「我們家孩子剛好放學回家看到了這一幕,我馬上捂住他的雙眼,但是狗的慘叫聲給他帶來的傷害太大了,還沒到家,他就開始哭。媽媽,他們怎麼這樣對待小狗啊。兒子不斷地問我。」李女士無奈地告訴記者。狗被燒時,幾個小孩站在一旁嚇得哭起來,不敢睜開眼,直往大人懷里躲。
「多少人掉了眼淚啊。我們這些老太太到現在都沒吃飯,吃不下,那個場面歷歷在目。」小區的江老太緊鎖眉頭告訴記者。見習記者李夢雅
快報記者 趙守誠 文/攝(來源:現代快報)

燒狗的當事人住址:和燕院10幢1單元301室
姓名:姓朱的畜生夫婦
母畜生單位:鍾埠路第二醫院

『伍』 世界人類歷史中,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據世界《紅皮書》統計,20世紀有110個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1000多種高等植物瀕於滅絕。
人為(導致)51種
渡渡鳥於1681年滅絕
渡渡鳥,或作嘟嘟鳥
(Dodo),又稱模里西斯渡渡鳥、愚鳩、孤鴿,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這種鳥在被人類發現後僅僅200年的時間里,便由於人類的捕殺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徹底絕滅,堪稱是除恐龍之外最著名的已滅絕動物之一。
白令海峽的史德拉海牛於1768年滅絕;
恐鳥於1800年左右滅絕;
白足澳洲林鼠於十九世紀初滅絕;
開普獅於1865年滅絕;
阿特拉斯棕熊於1870年滅絕;
南極狼於1875年滅亡;
南非擬斑馬於1878年絕跡;
美國緬因洲海鼬於1880年滅亡;
牙買加倉鼠於1880年滅絕;
中國白臀葉猴於1882年滅亡;
漂泊鳥於1914年五十億只宣告滅亡
斑驢於1883年滅絕
最初在1788年時,斑驢被視作一個獨立物種--馬屬斑驢;而在其後約五十年間,自然學者和探險家們發現了許多種其它斑馬,由於各種斑馬間毛皮的花紋各不相同(實際上任何兩只斑馬身上的條紋都不會完全一樣),分類學家發現這樣一來新興物種太多了,並不利於人類區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種,哪些是亞種,哪些只是自然變異。就在人類還未理清分類的混亂之時,在人類的獵食、收集皮革、家養馴化之下,斑驢已走向了滅絕;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大約在十七世紀七十年代末期被射殺,世界上最後一隻捕獲的斑驢則與1883年8月死於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馬吉斯特拉(Artis Magistra)動物園。
澳洲小兔猼於1890年滅絕;
昆士蘭毛鼻袋熊於1900年滅絕;
聖誕島虎頭鼠於1900年滅絕;
澳米氏彈鼠於1901年滅絕;
南加利福尼亞貓狐於1903年滅絕
南加利福尼亞貓狐,一種已滅絕的夜行性食肉動物。南加利福尼亞貓狐主要以鼠、兔和昆蟲為食。和其他種類的狐一樣,南加利福尼亞貓狐的食性也表現為多樣性,在主食以外,它們有時也吃一些植物。南加利福尼亞貓狐捕獵時的奔跑速度相當敏捷,即使是在奔跑中轉身動物也非常迅疾。但耐力不持久。
紋兔袋鼠(澳洲大陸)於1906年滅絕;
西袋狸於1910年滅絕;
東袋狸於1940年滅絕;
被人類一個世紀里殺絕的旅鴿
北美白狼於1911年滅絕基奈山狼於1915年滅絕;
佛羅里達黑狼於1917年滅絕;
馬里恩象龜於1918年滅絕;
新墨西哥狼於1920年滅絕;
中國犀牛於1922年滅絕
中國犀牛是指原分布在中國境內的三種犀牛:大獨角犀(印度犀)、小獨角犀(爪哇犀)和雙角犀(蘇門犀),曾廣泛分布於中國南部,最後一隻於1922年在中國境內被捕殺。
澳豚足袋狸於1926年滅絕;
澳花袋鼠於1927年滅絕;
澳巨兔袋狸於1930年滅絕;
北美旅鴿於1930年滅絕(數十億只不到一個世紀時間絕種);
新南威爾士白袋鼠於1930年滅絕;
澳洲塔斯馬尼亞狼於1933年滅絕;
澳洲袋狼於1936年滅絕
袋狼(英文名:Thylacine,Tasmanian wolf )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祖先可能廣泛分布於新幾內亞熱帶雨林、 澳大利亞草原等地。屬於有袋類,和袋鼠一樣,母體有育兒袋,產不成熟的幼仔,並且為夜行性。5千年前,澳洲野犬隨人類進入澳大利亞,最後一隻袋狼,是於1936年9月7日死亡的,死於塔斯馬尼亞島上的霍巴特動物園。
塔斯曼尼亞虎於1936年滅絕;
巴厘虎於1937年滅絕;
巴基斯坦沙貓於1940年滅絕;
大海雀於1844年滅絕;
印度亞洲獵豹於1948年滅絕;
喀斯喀特棕狼於1950年滅絕;
豚鹿在國外產於印度、緬甸、泰國、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中南半島等地,共分化為2個亞種。中國僅有印支亞種,發現於1959-1960年間,分布於雲南西部靠近中緬邊境的耿馬、西盟兩縣的南丁河沿岸。
墨西哥灰熊於1964年滅絕。
德克薩斯紅狼於1970年滅絕
為了發展農業,美國的農場主大量開荒造地,甚至大片的森林也被開墾出來,當地生態環境在很短的時間內遭到了極大的破壞,德克薩斯紅狼棲息地急劇減少,正常的繁衍與生存狀態失去平衡。同時,畜牧業的發展使得德克薩斯紅狼成了美國農場主的死敵,它們不斷被獵殺。由於德克薩斯紅狼數量越來越少,在找不到同類的情況下,它們不得不同其他種類的狼,特別是北美郊狼雜交,從而引起種群特性消退。1970年,最後一隻純種的德克薩斯紅狼死在德克薩斯和墨西哥不遠處的海灣。
台灣雲豹於1972年滅絕;
裏海虎於1980年滅絕;
爪哇虎於1980年滅絕;
瓜地馬拉䴙䴘於1987年滅絕;
加拿大黑足雪貂於90年代滅絕;
亞歐水貂於1997年滅絕
盡管歐亞水貂的毛皮似乎不如北美水貂那樣有價值,但依然被人類瘋狂的捕捉,獵殺以用於商業目的。另外,水利電力的發展和水質的污染使它們失去了一片又一片的棲息地,數量急劇減少。過去,它們在歐洲各國都曾有分布,大約在1995至1999年之間滅絕
世界上最大的海雀、毫無防禦能力的史德拉海牛、地球上最大的獅子、世界最南端的狼、唯一生活在非洲的熊、世界上僅有的純白色豹等等

『陸』 這些年被不良繁殖人玩壞的狗有哪些

6.博美犬

可愛就不必說,就智能而言,它非常聰明,可以進入前三,而且不易脫毛,是中國最常養的品種之一。

貴賓犬本來是大型犬,但它是由標准貴賓犬變成迷你貴賓犬,由迷你貴賓犬變成玩具貴賓犬。

比玩具貴賓犬更小的紙杯貴賓犬是經過多少改良的呢?

經過改良,縮小大小的品種經常會出現膝蓋骨脫臼等遺傳病的危險。

由於是人氣犬種,所以以尋找的人多為由,進行了列印式交配。

被人的慾望所改良,被頑疾折磨的犬種。

其實最健康的犬種是自然交配誕生的犬種。

當然,所有動植物,根據各自的目的和特性 ,而不是人為的改良。

看著因人的慾望而一輩子過著痛苦生活的小狗們,再次想到了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柒』 人為原因毀滅的動物有哪些

①巴巴里獅子
巴巴里獅子,它身體全長三米左右,比現在生活在地球上的獅子要長四十公分左右。它體重二百三十公斤,曾經是地球上體形最大的獅子。歐洲和阿拉伯的國王或皇室們都把獅子比喻成權威的象徵,但是在他們的領土范圍之內,為什麼完全看不到獅子出沒的身影呢?
我們要想見到森林之王巴巴里獅子,就必須前往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南部。現在,人類與獅子格鬥的血腥場面,只有在虛構的電影畫面中才能看到。因為,在歐洲人類文化中,人們一方面把獅子看做是勇氣與崇高的象徵,另一方面,人類把獅子驅逐出自己的生活圈子,以顯示人類勢力的無比強大。
歐洲獅子在公元兩世紀就滅絕了,南非的凱布獅也於1865年從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進入二十世紀以後,被稱為獅中之王的巴巴里獅,又面臨著滅絕的危險。這些悲劇的發生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古羅馬時代。
很久以前,強大的羅馬人征服了其它地方的種種文明,同時,他們也征服了巴巴里獅子。被羅馬人征服的其它國家中的人民被迫成為羅馬的奴隸。獅子也被運送到可容納二十五萬名觀眾的大競技場,供人們娛樂。
有時,人們會安排獅子們與劍鬥士進行格鬥表演;有時,又會被基督教徒挑鬥,還有的羅馬皇帝為了舉行一次盛大的戰爭勝利紀念遊行,而捕獲六百隻獅子運到羅馬。在羅馬帝國滅亡之時,北非的大部分地域已經再也看不到巴巴里獅子的蹤影了。控制了北非的並不是羅馬人,更不是巴巴里獅,而是沙漠。家畜的過剩放牧是其中的主要原因。哪怕是有一點點綠色覆蓋的地方,人們就會把大量的家畜趕到此地,就連獅子也被趕跑了,這種情況就一直這樣惡性循環著,直到這里變成了一片廣闊的沙漠。
巴巴里獅的最後陣地是摩洛哥的阿特拉斯山脈。一九二二年,最後一隻巴巴里獅是被人類的獵槍擊倒的。
這就是全身長三米,長長的鬃毛一直延續到後背上半身,地上最大的獅子。
②日本狼
日本狼曾經是生活在北半球全域的狼的一種。它肩高三十五公分,體長1米,是世界上體形最小、最為稀有的一種狼。它們曾經居住在本洲、四國、九洲的山林中。在西方國家,人們把狼視為襲擊家畜的惡魔。但是在日本,它卻被人們視為追趕那些遭踏田地的鹿或熊的莊稼守護神。
阿伊努族人給狼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在遠方長聲嚎叫之神"。在北部地方長長的冬夜裡,狼的嚎叫聲會喚起人們心中的某種信仰。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人們對狼總持有一種恐懼的心理,無論是什麼種類的狼,在一般狀態下,襲擊人類的可能性是有的。
人類逐漸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甚至擴展到了狼的領域,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地域,狼便成為了人類的敵人。
在日本,流傳著許多關於狼的民間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中講到:有一個出外賣藝的盲人,不小心在山中迷了路。後來,他是依靠一隻狼帶路才回到村莊里的。
現在,在一些山區里,還有一些祭奉狼的神社。
狼被人們視為凶惡無比的動物是在日本的貴重家畜或馬被它襲擊以後。有時,人們怕它,獵殺它,有時又尊敬它,祭拜它,狼成為了日本的自然和文化中的一部分,阿伊努族人即使是使用毒箭射殺它們,也並沒有威協到它們的生存數量。真正迫使它們滅絕的是在明治時期以後,人類為了毛皮而進行了大規模的獵殺,還有步槍的普及。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人類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而侵犯了狼,致使狼開始襲擊家畜,人們便想方設法地對它們進行捕殺,政府甚至以獎金懸賞的方式鼓勵市民捕狼,據推算,生活在北海道的埃及索狼是在一九零零年左右滅絕的。
日本狼也沒能幸運地存活下來。隨著那時提倡的富國強兵政策,工業化,都市化,還有一些西洋犬進口所帶來的犬瘟熱,這些一系列的問題都逼得日本狼走投無路。日本狼的生存與文明開化是水火不容的。
一九零七年,也就是明治三十八年,在奈良縣的吉野郡鷲家口,人們捕獲了一隻狼,這只日本狼被確認為最後一隻日本狼。
在那之後,"我看到了一隻日本狼"這樣的事情也發生了好幾次。現在,還有不少人相信在日本的山林中還殘留生存著很少數量的日本狼。
③北美海豹
北美海豹的身體長達兩米以上,體重一百六十公斤。它性情溫和,動作緩慢,即使見了人,也不會掉頭就逃。
經歷了千艱萬苦的探險家哥倫布來到美國時,發現了美洲海豹,因為它的叫聲與狼相似,所以,哥倫布把它叫做"大海中的狼"。從那時起,美洲海豹的命運也就隨之起了變化。不光是哥倫布,所有以美國做為征服目標的歐洲人一登上美洲大陸最先看到的動物就是這種"大海中的狼",美洲海豹在當時,被眾多的人們看做是新世界即將走向繁榮的象徵。
像海驢一樣,美洲海豹喜歡群居。它們曾經以捕食魚類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美洲人都是以海豹肉做為食物的。即使是這樣,海豹的數量也沒有因此而減少。
幾千隻海豹生活在巴哈馬群島上,以及美洲海各各群島,墨西哥和白羅里達沿岸等等一些地方。它們在海中捕魚時動作非常敏捷,與其相反,在岸上時它們都又是那麼的遲鈍。單單這一點就成為了美洲海豹的致使弱點。
一六七五年,英國探險家威廉·丹皮爾的探險記錄中也曾詳細地記載著:一些西班牙人乘著船,單手持著棍棒,一步步接近海豹,它們竟絲毫意識不到將要發生什麼事情,而是穩穩地呆在原處。
就連居住在牙買加的英國人也都趁著當時的那股捕獵浪潮,大量獵殺美洲海豹。
下面這個片斷記錄的是二十世紀初,在加拿大的北部人們獵殺塔德果海豹的場面。
每年,海豹在生小海豹的時候會暫時離開大海。對於人們來講,這段時間就是捕獵海豹的絕好季節。人們不去追趕成年海豹,而是把目炮瞄準了有著雪白毛皮的、剛剛出生的小海豹。
然而,人們捕殺美洲海豹的目的並不是要得到它們的皮毛。
海豹的脂肪通過加熱會成為油。與鯨的脂肪作用是一樣的,可用來點燃照明。
在歐洲盛行航海的時代里,發現海豹群與開采出一個石油井一樣令人興奮。無論是獵殺海豹還是獵鯨,就好比是當時的某個石油井被人們開采出來。以後,以采礦為生的其它人就乘著熱浪蜂湧而上,其實道理都是一樣的。然而,以石油做例子,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幸運地存活下來的海豹好不容易躲到了二十世紀來臨,然而等待它們的都是更加先進的獵槍。人們越來越難看到美洲海豹了。最後一隻海豹出現是在一九五二年。
同樣種類的赤丘卡依海豹也同樣面臨著滅絕的危機。不過,最近,隨著人們保護野生動物意識的增強,夏威夷海豹的數量也有所增加。
總而言之,動物的數量無論是增加還減少,都是取決於人類自身的!
④旅行鴿
旅行鴿。從表面上看它和普通的鴿子非常相似。不過,它的後背是灰色的,似乎還有些發藍,而胸前的顏色又是鮮紅色的。所以,它看上去是那麼地絢麗多姿。它和一般的鴿子不一樣,叫聲高昂響亮。它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數量繁多,是地球上數目最多的鳥類。
旅行鴿那龐大的隊伍一面發出巨大而又不和諧的叫聲,一面飛過北美森林的上空。這個時候,鳥群遮住陽光,地面上一片陰暗。這種影像,如果被稱做是鳥群,還真不如被稱為龍卷風恰當。
有時,鳥群隊伍長十五公里,寬達兩公里。奧迪波曾經說道他所親眼目睹的一個鳥群,數量足有兩億只。
旅行鴿,象徵著美國的繁榮。
並不光是因為它的數量繁多,旅行鴿食用起來味道鮮美是改變它命運的主要原因。
對於那些美國初期的移民來說,在這片大地上,所有資源都是豐富而又用之不竭的。
無限延伸的地平線,可開墾的土地無窮無盡,地圖上找不到的地域瞬間變成了繁華的街道。在廣闊的土地上,有了新的交通手段。這時,大自然的象徵物就是旅行鴿。
即使用棍棒向天空揮動幾下,就能打掉好幾只鳥兒。這曾經都是事實。當然,用獵槍捕殺幾百隻甚至幾千隻旅行鴿更是不在話下了。
那時,每天都有數百萬只旅行鴿被火車送到大城市。直到一八六零年為止,隨著人們對森林的大面積開墾和狩獵的普遍進行,誰也沒有注意到旅行鴿的數目在逐漸減少。在狩獵競賽中,一個獵人會擊落幾萬只旅行鴿。到了一八八零年左右。成群的旅行鴿只能在密歇根州看到了。即使大家都知道這種情況,但是密歇根州的獵人每年還是向市場提供三百萬只旅行鴿!
最後一隻野生的旅行鴿被擊落是在一九零零年。
一九零九年,曾經有著鋪天蓋地般數目的旅行鴿只剩下最後三隻了,它們被喂養在新西納提動物園中。
現在,我們明白了一點就是,旅行鴿原本是有一定數量的,當它們的數量減少後,再想讓它們重新回到原來的數量,那是不可能的!
從旅行鴿鋪天蓋地的時代開始,到短短的五十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再也聽不到它那響亮的叫聲了。
動物園最後的那隻被旅行鴿是一隻雌性鴿,被人們起了個名字叫做瑪莎。瑪莎是於一九一四年九月一日死去的。它死亡的當日,美國所有的新聞電台都報道了這一死訊。
⑤波利尼西亞蝸牛
波利尼西亞蝸牛是一種小型的蝸牛。從十厘米到二十厘米,被分為一萬個種類以上,它們棲居地是南太平洋的各個小島上。
南太平洋上的每個小島就像每個星星一樣,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獨自進化著。這也是它們種類繁多的原因之一。
在法國的領土索西愛特群島的一個叫做摩雷阿小島上就生存著七個種類的蝸牛,它們有著各自不同的特徵。
"為什麼在相同的環境下,卻進化成為不同種類?"美國的自然研究家瓊·居里克帶著這個疑問於一八七零年來到了摩雷阿小島。
這個時期,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發表了《進化論》,他受到了信仰聖經的人們對他發出的各種攻擊。
居里克對摩雷阿小島上生存的這七種蝸牛進行了詳細地研究,結果發現,它們種類的不同與環境和自然淘汰毫無關系。而遺傳變異是其主要原因。當他發表了這一言論後,卻惹怒了相信達爾文進化論的人們。
一九零六,另一位自然研究家庫·朗普通提出了與居里克相反的學說。並來到了摩雷阿小島。他在那裡花了五十年時間,研究種類不同的蝸牛,對它們將來走向什麼樣的進化歷程做了詳細的記錄和推理。對於將來的學者來說,這些記錄都是有力的檢證。
然而,他提出的學說最終沒有得到認可,原因還是因為一隻蝸牛。索西愛特群島上居住著法國人。法國人喜愛蝸牛也是出了名的。食用味道最為鮮美的要屬大大的非洲蝸牛了。在進口非洲蝸牛的時候,偶爾會發生蝸牛逃走的事情,因為沒有天敵,逃走的非洲蝸牛以很快的速度繁殖起來。受到非洲蝸牛侵入的摩雷阿小島要比其它小島晚許多,是在一九七零年了。並且,非洲蝸牛的繁殖速度快的驚人,有一家人請除了院子里的非洲蝸牛,竟然有兩手推車那麼多。所以不採取措施是不行。一九七七年,人們從美國佛羅里達進口一種吃蝸牛的蝸牛。然而,這種肉食蝸牛都遠遠地躲開了非洲蝸牛,而是把目光瞄準了波利尼西亞蝸牛。沒有一絲防範意識的波利尼西亞蝸牛到一九八八年為止,終於徹底消失了。摩雷阿小島上的極少數波利尼西亞蝸牛被當地動物園保護了起來。但只有七個種類的五種,另外兩種已經滅絕了。
⑥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
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被人們稱為是熱帶草原斑馬亞種中最美麗的一種斑馬,也正是這種美麗的外表使它們遭受了不幸。
在非洲生活的斑馬被分為三個種類。在乾燥的草原上生活的斑馬叫做古雷比斑馬;生活在山中的斑馬叫做山斑馬;而數量最多的要數熱帶草原斑馬了,它們廣闊地分布在東部的熱帶草原中。
一八一七年,熱帶草原斑馬的亞種之一,被英國的旅行家巴切爾帶回了英國。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曾經生活在非洲最南埠的草原地帶。按照分類來講,斑馬與驢很相近,熱帶草原斑馬的四條腿很長,樣子更接近馬。
在"斑馬"這個大家庭中,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可以算是姿態最為優美的一種斑馬了。
它們昂首挺胸地站立在那裡,可以看出,它們的骨格結實而又強健,耳朵則象馬一樣小巧。雄性斑馬的肩高一點五米,體長兩點五米。
它們性情也如英國純種賽馬一般,活潑好動。
它們身上長有黑白相間的條紋,有時讓人感覺是白底黑紋,有時又讓人感覺是黑底白紋。熱帶草原斑馬與牛羚和駝鳥三者組合就形成了一個防衛聯盟。駝鳥的眼睛、斑馬的耳朵、還有牛羚的鼻子,如果有某一種動物的身上吸取到了這三種動物的特徵,那可真算得上天下無敵了!
然而,它們面對著人類舉起的獵槍卻毫無任何抵抗能力,布爾人就曾大量獵殺了熱帶草原斑馬,他們把斑馬肉分給從非洲來的隨從人員,又把斑馬皮製成袋子。
一八三零年,人們把野生動物做為寵物來飼養逐漸形成了一種潮流,巴切爾熱帶草原班馬更是倍受人們的喜愛。
對於這些斑馬來講,不幸的是,它們的皮很容易加工,顏色以及質地又是那麼地美麗,所以,在眨眼之間就有了廣闊的市場。
比起經營農場,捕獵斑馬賺錢更容易。到了一八五零年,人們掌握了更新的鞣皮技術,於是斑馬皮製品的經營更加火爆了。
獵殺斑馬是在一八四零年開始的,盡管少數的自然保護家對此進行了抗議,但是這種猖狂的捕獵活動還是持續了三十年之久。
到了一八七零年,大群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逐漸從人們的視線里消失了。只有小群的斑馬星星點點地散布在草原上,還有當地的地主家,也偶爾飼養著僅有的幾只,以及動物園中存活下來的極少數目。
最後一隻巴切爾熱帶草原斑馬於一九一零在倫敦的動物園中死去了。自從孩提時代以來,就再也不曾見過故鄉的熱帶草原了。
⑦多索森林馴鹿
這種小巧玲瓏的馴鹿這所以滅絕,是源於人類的好奇心。
"那麼小巧的馴鹿到底是否存在"成為了動物學家們爭論的話題,正是這個爭論迫使多索森林馴鹿走上了不歸路。
多索森林馴鹿生活在美國大陸上,是馴鹿中的一種,它們體形小巧,可能是很久很久以前,在特殊的環境條件下所倖存至今的一種馴鹿。
位於加拿大太平洋一側的葵峽洛特群島大部分屬濕原地帶。被繁茂的針葉樹林叢叢圍住。那裡濕氣很高。然而,馴鹿是生活在旱地的一種動物,它們又為什麼生活在這里呢?學者們便產生了疑問。
多索森林馴鹿外形很小,它肩高八十公分,身長不到一米四十,體重一百到一百三十公斤,是其它種類馴鹿的一半以下。它們模樣與一般馴鹿一樣,脖子下長有鬃毛、四蹄很大。這種小型的馴鹿數量很少,而且繁殖的數量始終不曾增加。
在島的沿岸,曾經居住著當地的居民。他們靠資源豐富的大海為生,從不進入島的內陸地帶。直到歐洲人侵入這個神聖的小島。
為得到皮毛的歐洲獵人讓當地居民在島內陸設下捕獵圈套,並且獎勵居民們。這樣,小巧的馴鹿終於在世人面前亮相了。
英國殖民地調查官G·M多索於一八七八年做出了第一份調查報告。
一八八零年,一個名叫瑪堪基的貿易業者拿出賞金,把居民下圈套所捕獲的一隻雄性馴鹿的頭骨和角的一部分捐送給了國立博物館。一九零零年,多索森林馴鹿被確認為新種類動物,並且有了一個拉丁語的學名。
然而,這項決定在當時學者之間掀起了一個很大規模的爭論。他們認為這種馴鹿並非新種類動物。
一九零一年,一個居民在島上的宣教師與五個居民一同進入了島的內陸地帶。然而他們只看到了馴鹿的足跡,卻未看到馴鹿的身影。六年後,雖然調查還在繼續進行,但是馴鹿始終沒有出現。
終於,一九零八年十一月一日,兩個獵人發現了兩只雄性馴鹿與一隻雌性馴鹿,還有一隻小馴鹿。盡管獵人們逐一將馴鹿射倒,但其它馴鹿沒有做民任何反應,最後,只留下一隻小馴鹿。
多索森林馴鹿被人類發現,以很快的速度便滅絕了,只剩下那隻小馴鹿,孤單地生活著。
⑧袋狼
這是一種難以形容的奇妙動物。從它的頭和牙來看,它是一隻狼。然而,它的身體又像老虎一樣有著條紋。它可以像鬣狗一樣用四條腿奔跑。也可以像小袋鼠那樣用後腿跳躍行走,它和袋鼠一樣同是有袋類動物。這種動物有著其它種類動物的特徵,卻又有著特別的地方,它被人們叫做塔斯馬尼亞狼、斑馬狼、還有塔斯馬尼亞虎等等。
袋狼生活在樹林較為稀疏的地方,或是草原上。然而,移居者來到它們生活的土地上,它們就會躲到深深的森林中去。這種肉食有袋類動物從頭到尾全長一點五米至一點八米。肩高六十公分。肚子有著像袋鼠那樣乘放小袋鼠的袋子。後背上有十二至二十條花紋。顎的骨像蛇一樣分為兩段張開,它們會喀哧一下咬碎獵狗的頭。夜晚,它們單獨行動,經常是以袋鼠、小袋鼠、或是不會飛的鳥類為獵取出目標。它跑的速度並不快,但是會緊追不舍,直到獵物疲憊不堪為止。它們往往是一口咬住獵物的頭使獵物結束生命。
自從塔斯馬尼亞島上的移民來到,袋狼的生存繼而出現了危機。
大量的家畜--羊被狗傷害了。而人們誤以為是袋狼所為,因為狗和袋狼都是吸羊的血。一八八八年,政府出賞金獎賞捕殺袋狼的人們,在那之後的二十年之中,共有二千二百六十八隻袋狼被捕殺了。這也是記錄袋狼數量的珍貴資料。
最後一隻袋狼,是於一九三三年死亡的。
人們在澳大利亞的岩石上發現了古代居民於一萬年前繪成的壁畫,從中我們知道了在很久很久以前,袋狼曾經生存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
奇妙的是,現在,在塔斯馬尼亞島上,有一個袋狼保護區。這樣做是否表明是一種心理上的補償呢?總而言之,這么珍貴的動物--袋狼滅絕了。
盡管與澳大利亞的古代居民一共生活了一萬年以上。但是,隨著新世界被人類一一發現,在一瞬間,袋狼終於在地球上永遠地消失了。

⑨瓜達魯貝美洲大鷹
瓜達魯貝美洲鷹是鷹的同類,又有些像隼。它的外形要比鷹大的多的多,就是這一點引發了悲劇。
在猛禽類動物中,從小型的鷹到大型的鷹、禿鷹有許許多多的種類。瓜達魯貝美洲大鷹是隼和鷹的同類,一眼看上去,它比鷹小一些,有著優美的外形,它保留著原始鷹的外表。它生活在墨西哥的領土,加里佛尼亞半島的邊際,瓜達魯貝島。這里有著溶岩形成的陡峭的山崖,和茂密的灌木及松林。由理想的植物層形成。
瓜達魯貝美洲大鷹保留著祖先的巨大身材,是一種獨一無二的鷹類。因為在島上沒有天敵,它們幾乎沒有進化。它有著鷹一樣寬大的翅膀,飛翔的姿勢也和大型的猛禽類一樣,所以,在當地,人們管它叫做瓜達魯貝大鷹。
瓜達魯貝大鷹一般吃蟲、小鳥或是動物卵體。然而,因為它的外形像鷹所以被人們視為仇敵。
一七零零年,人們開始放牧山羊。放羊的牧童們都誤認為瓜達魯貝大鷹像鷲那樣襲擊了山羊群。他們認為白色耀眼的山羊群從空中看來是顯眼的目標。人們開始想盡一切辦法對付美洲大鷹,從獵槍到毒餌,人們想把美洲大鷹全部消滅掉。
一八六零年,美洲大鷹面臨滅絕的危險。而同時新的攻擊又開始了。
鳥類學家們知道美洲大鷹的數目越來越少,於是就花重金想得到美洲大鷹。一八九七年,一隻美洲大鷹值一百美元,相當於當時美國人三個月的工資。同一年,瓜達魯貝島的漁民賣出了一隻美洲大鷹。他聲稱這只鷹是島上的最後一隻,於是要價一百五十美元。買者沒有同意,他便把鷹的羽毛拔下,憤怒地投向大海。這樣,零七八碎的屍首被復制,再生了。但是在兩周後放置復製品的店鋪發生了火災,一切全化為了灰。一九零零年,地球上僅存最後一群美洲大鷹了。目擊鷹群的人是一位男性收藏家,他這樣說道:"一九零零年十二月一日下午,一群美洲大鷹向這邊飛來。11隻中,有九隻被留了下來!"留下來是指被擊落下來。另外兩只美洲大鷹的命運如何,誰也不知道。從此以後,沒有任何人再次看到過美洲大鷹的蹤影

『捌』 看到蛇蛻皮預示著什麼

對於這種說法,老人們依然保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思想,深怕真的會出現這個所謂的「預兆」。也聽聞老人們為什麼不能去看蛇脫皮,其實都是受到傳說的影響。首先蛇這個物種在古人們眼中有著很多看法,自古蛇就被稱之為「小龍」,有著悶聲發大財的說法,代表著財富;也有人認為蛇代表災難,是一種不吉利的動物,因為老人們以前經常會聽到很多神話中的蛇,在不少神話里,蛇就被當成一種妖精。其實這些只不過是人們封建迷信想法,說簡單點蛇只不過被人們「玩壞了」。

老人說看到蛇脫皮會有不好「預兆」,有科學依據嗎?專家:很危險
蛇脫皮是一種自然現象,要是在野外看到蛇脫皮,就要把上衣脫掉,這樣才能消除不好的事情。這個「預兆」代表著是未來會遇到倒霉的事情,很不吉利。其實這些說法沒有太多科學依據,只不過是給自己心理一點安慰。一種十分普遍的自然現象被說成那麼浮誇的說法,也挺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對此專家也表示蛇脫皮很危險。

老人說看到蛇脫皮會有不好「預兆」,有科學依據嗎?專家:很危險
蛇在脫皮的過程中較為痛苦,有時候會藉助一些樹枝和粗糙的石頭來縮短時間,在這過程中,蛇為了脫皮會花費大量體力,並且脾氣也會變得暴躁起來。要是有人靠近的話,蛇也會變得異常暴躁,有些養蛇的朋友們也會遇到這種情況,當自己的蛇脫皮後,脾氣就會變,就連主人也敢咬。野外的蛇更具攻擊性,這時候靠近脫皮的蛇則會遇到危險,所以才不要靠近。老人所說的不好的「預兆」,只不過是無稽之談罷了,流傳至今也不可信。大家在野外有看到蛇脫皮嗎?

老人說看到蛇脫皮會有不好「預兆」,有科學依據嗎?專家:很危險

『玖』 急!!!!!人類做了哪些殘害動物的事情越多越好~!!

歐亞水貂的毛皮似乎不如北美水貂那樣有價值,但依然被人類瘋狂的捕捉,獵殺以用於商業目的。另外,水利電力的發展和水質的污染使它們失去了一片又一片的棲息地,數量急劇減少,過去,它們在歐洲各國都曾有分布,但現在在立陶宛、荷蘭、它們已經滅絕。 大約在1995至1999年之間滅絕
爪哇虎(Panthera tigris sondaica)是一種曾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虎,自從1980年代就已絕滅。雖然迄今還不時有目擊的傳聞,但都未獲得證實。爪哇虎是除巴厘虎(也已絕滅)和蘇門答臘虎(保護現狀極危)外生活在印尼境內的第三種虎的亞種,也是最近期絕滅的一種虎。
人們把一直生活在中國南方山林中的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蘇門答臘犀牛統稱為中國犀牛。 犀牛角是一種珍貴的清熱涼血中葯材,其皮和血也可以入葯,救人無數,在中國宋朝就有用犀牛角的記載,另外犀牛皮也在古代被廣泛用於士兵皮甲製作,這加速其滅絕速度。 由於濫殺,犀牛數量越來越少,因此越發顯得珍貴。於是只有有權,有財的人才能享用。到了清朝,南方各省官員為了使犀牛角成為自己私有的財產,發出公告,不許民間亂捕犀牛,只許官方獵殺。這樣,犀牛遭到了官兵的狂殺濫捕,他們打死犀牛,當場把犀牛角鋸下,然後多數進貢給他們的上司和皇上作為珍貴葯材,為他們以後陞官發財鋪平道路。當時最多出動上千官兵,一次能捕幾十頭犀牛,當時民間一些人為了發財也大量偷獵犀牛。 1916年,最後一頭雙角犀(蘇門答臘犀)被捕殺;1920年,最後一頭大獨角犀(印度犀)被殺;1922年,最後一頭小獨角犀(爪哇犀)被殺。在這最後十餘年間,共捕殺不足10頭。此後,沒人能在中國再看到任何一頭犀牛。 公元1922年之後,犀牛在中國銷聲匿跡了。

豚鹿是一種熱帶小型鹿,產地主要為印度、緬甸、泰國,中國曾經也有少量野生種群生存在雲南西部的耿馬縣和西盟縣。豚鹿的腿比較短,身材粗壯,因而體型顯得敏捷,不如梅花鹿一樣修長,這也是被稱為「豚」鹿的原因。豚鹿腿短,行動時喜歡低者頭,所以動作又不及梅花鹿般敏捷。成年豚鹿體長1m左右,肩高在0.6-0.7m,體重約 50kg左右,雄性豚鹿頭上有一對角,角的形狀呈細長的三叉狀,雌性豚鹿無角。它們的體毛為漂亮的褐紅色,身上有白色斑紋,背部的斑紋較體側的更為明顯些。 豚鹿喜歡單獨活動,偶爾有兩三頭聚在一起,但從來不集結成大群。白天,它們躲進樹林草叢之中,到了傍晚才出來覓食。豚鹿全年都可交配繁殖,這種本能有利於擴大種群。豚鹿的孕期為220-235天,一般每胎產一仔,偶爾產兩仔。人工飼養的豚鹿,產仔大多在4-5月間。豚鹿並不缺少食物,它們主要吃情操,嫩葉,花和果實。它們還喜歡刨開地面吃植物的根。 中國一直到了1959年才查明國內有少量的野生生存。但是自然環境的迅速惡化和人們對野生動物種群保護意識的淡薄,使本來對生存條件要求並不高的豚鹿在中國很快地沒有了蹤影。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不得不宣布豚鹿在中國絕跡。 野生豚鹿在中國的滅絕時間:1960年以後。

全世界有794多種野生動物由於缺少應有的環境保護而瀕臨滅絕 76科300餘種植物瀕臨滅絕 以上資料只是人類目前所知,不知道還有多少不知名的物種正在消失。 你是否知道地球上動物種類正在急劇減少,一個接一個,一種接一種都消失了.地球上的生物原本自然形成食物鏈而互相依存.有人問如果這世界上只剩下人類,人類還能支撐多久?請看令人憂心的近年動物滅絕記載:渡渡鳥(印度,1681),藍馬羚(南非,1799),馬里恩象龜(舌塞爾,1800),大海雀(大西洋,1844),歐洲野馬(歐洲,1876),斑驢(非洲,1883),白臀葉猴(中國,1893),旅鴿(北美,1914),佛羅里達猴(北美,1917),卡羅萊那鸚鵡(北美,1918),中國犀牛(中國,1922),高加索野牛(歐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紅鴨(印度,1942),普氏野馬(中國,1947),袋狼(澳洲,1948),冠麻鴨(亞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也有材料談到我國瀕臨滅絕的動物如:麋鹿(全世界3*!000頭),華南虎(50頭),雪豹(1*1000~2*!000頭),揚子鱷(1*1500隻),白鰭豚(100隻),大熊貓(1*1000隻),黑犀牛(3*1500頭),絨毛蛛猴(100隻),滇金絲猴(1*1000隻),野金絲猴(700隻),白眉長臂猴(70隻).

『拾』 由於人類的破壞,造成動物滅絕的事例

史德拉海牛

史德拉海牛,是已經滅絕的一種毫無防禦力的動物,生活的時代從1000萬年前直到18世紀中葉,體長可達9米,不畏懼人類,加上活動范圍接近岸邊,行動又慢,因此相當容易捕捉。這種像海牛的巨型動物體重達4噸,曾是海員的食物,在其發現後不久的 1768年便被殺絕了。它是第一種被現代人類趕盡殺絕的海生哺乳動物。牙買加倉鼠

牙買加倉鼠的身長有0.2 m,體重0.5~0.6 kg,以各種植物的種子為食,繁殖速度很快,但原來它們的數量並不很多,因為它們的天敵也多,很好地控制了牙買加倉鼠的種群數量。但是進入16世紀後,人類開始捕殺大量的野生動物,牙買加倉鼠的天敵也隨之開始迅速減少,在失去天敵的情況下,牙買加倉鼠數量迅速增多,並且大量偷食糧食,造成了嚴重的鼠災。北美旅鴿

北美旅鴿,俗稱旅鴿,為鴿形目旅鴿屬下的一種陸禽,為近代絕滅鳥類中最為著名的代表。歐洲人來到北美大陸之前,北美有多達50億只旅鴿。17世紀,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沒多久,旅鴿因為肉味鮮美,成為這些開拓者的食物,旅鴿的噩夢開始,旅鴿的肉被大眾廣泛接受之後,大規模的商業捕殺開始。直到19世紀90年代中期,旅鴿已經非常少見了,之後,旅鴿的野外記錄幾乎沒有。1914年9月1日,最後一隻人工飼養的旅鴿「瑪莎」在美國辛辛那提公園死亡。

閱讀全文

與被人類玩壞的動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