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污水處理廠系統中原生動物對細菌有哪些不利影響
污水處理系統中起作用的有細菌、原生動物、後生動物、藻類。其80%是靠細菌。原生動物對細菌有的不利影響。原生動物也是細菌的競爭者,會搶奪細菌的生存空間。但原生動物和細菌也有相互促進作用。1、原生動物本身也是細菌的附著體;2、原生動物反應後的產物會引進新的細菌種類,增加污水處理系統生物多樣性,增加污水系統的能力利用率。干城環保總經理對污水處理生物系統有非常規簡介,可以咨詢他們。
㈡ 河蚌的養殖會對水體造成哪些危害
1、養殖河蚌需要投放的化肥和飼料對於水體的毀滅性污染。
2、由於珍珠養殖存在過度投肥的問題,對水質造成了一定的污染。
3、河蚌養殖就像蝗蟲一樣,流『蝗』過境,水體內生物鏈毀滅。
4、河蚌若死亡,就會發臭,短范圍內會影響整個水質變臭。河蚌死亡會影響水質的。
5、蚌養一段時間後,在養殖地和蚌體上常附生大量的附泥和生物(如水藻類、淡水海綿、聚縮蟲等)。
(2)水中原生動物多有哪些影響擴展閱讀:
2、存在的問題
河蚌育珠技術的普及和發展,也帶來了不少問題。目前,珍珠生產已不再是獲得巨額利潤的項目,暴利的年代已經過去。但是,多年育珠生產的高盈利性,使從業者無視科學技術在生產中的作用,盲目生產仍在繼續。
中國的珍珠產業協會還不健全,有些地方或成了半官方的組織,缺乏行業協調和自律,珍珠的生產完全無序化,限制產量和提高質量任重而道遠。
通過成熟珠蚌採集鉤介幼蟲以培育稚、幼蚌的方法沿用多年,導致三角帆蚌種質退化日趨嚴重。珍珠蚌生產性能和抗病力不斷下降。
手術操作工缺乏正規培訓,新技術、新工藝難以推廣應用。操作工隊伍勞動、用工等管理更無從談起。育珠手術操作的季節性,使操作工隊伍保持「候鳥式」的流動性,這是育珠業生產方式落後的又一集中表現。
養殖生產中,不僅僅是普通農民和中小養殖場,即使是大公司,落後的生產管理仍十分普遍。珍珠企業和大多數養蚌農民一樣缺乏科技意識,「廣種薄收、聽天由命」仍然是育珠生產管理的主導思想。河蚌育珠行業技術標準的制訂和推廣剛剛開始,工作還相當艱巨。
3、解決問題的途徑
淡水珍珠生產尚未進入「微利時代」,但我們也要防患未然,使該產業得到可持續發展。應從種質資源抓起,加強蚌種選育工作。應從操作工隊伍管理入手,積極推廣手術新工藝和系統化消毒技術。
通過政府、行業協會等途徑宣傳、培訓,提高河蚌育珠業主的科技意識。推廣普及科學的養蚌育珠技術理論和知識。推廣群體控制技術,使河蚌育珠業整體成活率有所提高。加強行業協會建設,發揮協會作用,自覺限制珍珠年產量、努力提高珍珠質量。
進一步開展大直徑正圓淡水有核珍珠的應用性研究。進一步開發利用低檔珍珠,拓寬用途。
㈢ 關於原生與微型後生動物&底棲動物的問題
水處理中常見的原生動物有
(一) 肉足類
特徵:沒有固定形狀,可形成偽足,為動物性營養,中污染帶水體多見。
種類:變形蟲、輻射變形蟲、太陽蟲
(二)鞭毛蟲
特徵: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是運動器官。
種類: 植物性鞭毛蟲和動物性鞭毛蟲
植物性鞭毛蟲在中 多污水體中,生活污水中綠眼蟲多見;動物性鞭毛蟲在有機物較多的水體或曝氣池進口會出現。
(三)纖毛蟲
特徵: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纖毛,是運動和攝食的工具。
種類-- 游泳性纖毛蟲:如草履蟲
固著型纖毛蟲:如鍾蟲、群體鍾蟲
*當生物處理中有群體鍾蟲和鍾蟲出現時,可作為處理效果較好的指示生物。
*指示生物:一種生物只在某一環境中生長,這種生物就是這一環境的指示生物。
二、原生動物在廢水生物處理中的作用
*廢水生物處理中細菌起主要作用,其次為原生動物,並切原生動物可作為指示生物。
*在氧化塘中,細菌起主要作用,其次為藻類,第三為原生動物。
(一)原生動物對廢水凈化的影響
1、從數量上看,原生動物占微型動物總數的95%以上;
2、從食物鏈上看,動物營養型的原生動物,與吞食細菌為主,特別是游離細菌,但也直接利用水中的有機顆粒;
3、從生物絮凝上看,在活性污泥中,細菌本身有生物絮凝作用,特別是纖毛蟲能促進生物絮凝,因為纖毛蟲可分泌出能促進絮凝的糖類和粘液;
二)以原生動物為指示生物
1、原生動物的形體比細菌大的多,以低陪顯微鏡即可觀察,通過觀察原生動物種群的生長情況,判斷生物處理運轉情況和廢水凈化效果。
微 型 後 生 動 物
也稱多細胞動物
微型後生動物:形體微小、顯微鏡觀察
在天然水體、潮濕土壤、水體底泥和污水生物處理構築物中存在。
在水處理工作中常見的後生動物主要是多細胞的無脊椎動物,包括輪蟲(微生物)、甲殼類動物和昆蟲幼蟲等。
一、輪蟲——大灰水
(一)形態、生理
形態:多數在500 um左右,需在顯微鏡下觀察。身體為長形,分頭部、軀乾和尾部。頭部有輪盤,其咽內有一個幾丁質的咀嚼器。軀干呈圓筒形,背腹扁寬,具刺或棘,外面有透明的角質甲膜,尾部末端有分叉的趾,內有腺體分泌的粘液,藉以固著在其他物體上。
生理:適應pH范圍廣,以pH6.8左右生活的種類較多。輪蟲以小的原生動物和有機顆粒等為食物,在廢水的生物處理中有一定的凈化作用。
生殖:雌雄異體,雄體比雌體小得多,並退化,有性生殖少,多為孤雌生殖
(二)指示生物作用
當活性污泥中出現輪蟲時,往往表明處理效果 ? 為什麼?
好,高級動物對污染物濃度及毒性相對敏感
但如數量太多,則是廢水污泥膨脹的前兆。
提問:為什麼?
答案:破壞污泥的結構,使污泥鬆散而上浮。
在水源水,會阻塞水廠的砂濾池
目前發現的輪蟲有252種,活性污泥中常見的輪蟲有玫瑰旋輪蟲、轉輪蟲等。
二、甲殼類動物(非微生物)
甲殼動物是魚類的基本食料。廣泛分布於河流、湖泊和水塘等淡水水體及海洋中。這類生物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堅硬的甲殼,水生浮游生活。
水蚤
水蚤顏色判斷水體的清潔程度
細胞中普遍含有血紅素,血紅素含量的高低隨環境中溶解氧量的高低而變化。
DO高,水蚤的血紅素含量低,顏色淺,水體清潔。
DO低,水蚤的血紅素含量高,顏色深,水體污染。
三、其它小動物
可同化其它微生物不易降解的固體有機物。
線蟲
長形,形體微小,0.25~2mm。
營養類型:腐食性(以動植物的殘體和細菌等為食)、植食性(一綠藻和藍藻為食)和肉食性(以輪蟲和其他線蟲為食)。
•線蟲有好氧和兼性厭氧的,兼性厭氧者在缺氧時大量繁殖。
•線蟲是污水凈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寡毛類動物---顫蚯蚓(2~4mm)
厭氧生活,以土壤為食。
河流、湖泊底泥污染的指示生物。
底棲動物是生活在水體底部的肉眼可見的動物群落。主要包括水棲寡毛類、軟體動物和水生昆蟲幼蟲等。多數底棲動物長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區域性強,遷移能力弱等特點,對於環境污染及變化通常少有迴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壞和重建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且多數種類個體較大,易於辨認。同時,不同種類底棲動物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及對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據上述特點,用底棲動物的種群結構、優勢種類、數量等參量可確切反應水體質量狀況。
㈣ 原生動物在污水生物處理中有什麼指示作用
指示功能原生動物及微型後生動物多,說明水體自凈程度高。污水處理過程中,微生物出現順序:細菌 (植物) 鞭毛蟲、變形蟲、動物鞭毛蟲、游泳型纖毛蟲、吸管蟲、固著型纖毛蟲、輪蟲幻燈片50。
1、指示污泥性質。活性污泥的培養與馴化是污泥逐漸成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曝氣池混合液中的原生動物上風類群也會順序變化,從肉足類、鞭毛類開始,依次出現游泳型纖毛蟲、爬行型纖毛蟲、附著型纖毛蟲。當活性污泥中的上風原生動物成為匍匐型和固著型纖毛蟲時,說明活性污泥已經成熟,活性污泥的氧化和沉澱性能最佳。在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期,若污泥性質發生變化,也可以通過原生動物的種類反映出來。
2、指示運行環境。污水處理廠的各種運行環境條件直接影響活性污泥的性質,從而決定了出水水質。這些環境條件有:有機負荷、曝氣量、有機污染物的可生化程度、水力停留時間,以及沖擊負荷。通過觀察活性污泥上的上風原生動物,可以判定出水水質,查找原因,改善運行操縱條件。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動物群落結構與污水凈化狀況的關系有:
①活性污泥在不良條件下,鞭毛蟲、變形蟲的數目多於纖毛蟲的數目;
②水處理不穩定時的群落由鞭毛蟲類、根足蟲類組成;
③水處理穩定時的群落包括鞭毛蟲類、根足蟲類、自由生活的纖毛蟲類、緣毛蟲類;
④在凈化狀態良好時的群落中,緣毛蟲類數目大於鞭毛蟲類和根足蟲類。
3、猜測出水水質。從理論上在進水水質、污水處理工藝和運行參數值固定的情況下,每個污水處理系統對應著一種生物群落結構,這種結構對污水的處理效果最好。通過廣泛地觀察和分析微型生物群落和出水水質,可以找出這種群落結構與出水水質之間的聯系。
㈤ 水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水體污染的危害有:
危害一:危害人體健康。
水污染直接影響飲用水源的水質。當飲用水源受到污染時,而相關水處理部門卻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一污染,這將會導致如腹水、腹瀉、腸道線蟲、肝炎、胃癌、肝癌等很多疾病的產生。而與不潔的水接觸也會染上如皮膚病、沙眼、血吸蟲、鉤蟲病等疾病。而且更為嚴重的是,現在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到了人類性激素的分泌,從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人類的繁殖能力;還有人指出水污染會造成自然流產或是先天殘疾。總之,水污染危害人體健康是多方面的,也是不能被忽視的。在全世界范圍內凈水器廠家的大量崛起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
危害二:降低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由於污水提供的水量和肥分,很多地區的農民,有採用污水灌溉農田的習慣。但慘痛的教訓表明,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廢水污水污染了農田土壤,造成作物枯萎死亡,使農民受到極大的損失。盡管不少地區也有獲得作物豐收的現象,但是在作物豐收的背後,掩蓋的是作物受到污染的危機。研究表明,在一些污水灌溉區生長的蔬菜或糧食作物中,可以檢出痕量有機物,包括有毒有害的農葯等,它們必將危及消費者的健康。
危害三:影響漁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
漁業生產的產量和質量與水質直接緊密相關。淡水漁場由於水污染而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事故,已經不是個別事例,還有很多天然水體中的魚類和水生物正瀕臨滅絕或已經滅絕。海水養殖事業也受到了水污染的破壞和威脅。水污染除了造成魚類死亡影響產量外,還會使魚類和水生物發生變異。此外,在魚類和水生物體內還發現了有害物質的積累,使它們的食用價值大大降低,而食用這些魚類也會讓人類健康受到威脅。
危害四:制約經濟的發展。
水污染的危害在這點上的表現,可能很多人還沒有注意到!原因在於由於作為社會經濟支柱的工業需要利用水作為原料或洗滌產品和直接參加產品的加工過程,水質的惡化將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工業冷卻水的用量最大,水質惡化也會造成冷卻水循環系統的堵塞、腐蝕和結垢問題,水硬度的增高還會影響鍋爐的壽命和安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工業的產出,而水污染不論是對於人類健康的影響,還是對於農業,漁業和其他副業的影響,都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里經濟的發展!
㈥ 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水污染的危害如下:
(1)危害人的健康水污染後,通過飲水或食物鏈,污染物進入
人體,使人急性或慢性中毒。砷、鉻、銨類、笨並(a)芘等,還可
誘發癌症。被寄生蟲、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污染的水,會引起多種
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重金屬污染的水,對人的健康均有危害。被
鎘污染的水、食物,人飲食後,會造成腎、骨骼病變,攝入硫酸
鎘20毫克,就會造成死亡。鉛造成的中毒,引起貧血,神經錯亂
。六價鉻有很大毒性,引起皮膚潰瘍,還有致癌作用。飲用含砷
的水,會發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砷使許多酶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
,造成機體代謝障礙,皮膚角質化,引發皮膚癌。有機磷農葯會
造成神經中毒,有機氯農葯會在脂肪中蓄積,對人和動物的內分
泌、免疫功能、生殖機能均造成危害。稠環芳烴多數具有致癌作
用。氰化物也是劇毒物質,進入血液後,與細胞的色素氧化酶結
合,使呼吸中斷,造成呼吸衰竭窒息死亡。我們知道,世界上80
%的疾病與水有關。傷寒、霍亂、胃腸炎、痢疾、傳染性肝類是人
類五大疾病,均由水的不潔引起。
(2)對工農業生產的危害水質污染後,工業用水必須投入更多
的處理費用,造成資源、能源的浪費,食品工業用水要求更為嚴
格,水質不合格,會使生產停頓。這也是工業企業效益不高,質
量不好的因素。農業使用污水,使作物減產,品質降低,甚至使
人畜受害,大片農田遭受污染,降低土壤質量。海洋污染的後果
也十分嚴重,如石油污染,造成海鳥和海洋生物死亡。
(3)水的富營養化的危害在正常情況下,氧在水中有一定溶解
度。溶解氧不僅是水生生物得以生存的條件,而且氧參加水中的
各種氧化-還原反應,促進污染物轉化降解,是天然水體具有自凈
能力的重要原因。含有大量氮、磷、鉀的生活污水的排放,大量
有機物在水中降解放出營養元素,促進水中藻類叢生,植物瘋長
,使水體通氣不良,溶解氧下降,甚至出現無氧層。以致使水生
植物大量死亡,水面發黑,水體發臭形成「死湖」、「死河」、
「死海」,進而變成沼澤。這種現象稱為水的富營養化。富營養
化的水臭味大、顏色深、細菌多,這種水的水質差,不能直接利
用,水中斷魚大量死亡。
(4)飲用水污染的危害:常見的飲用水水質項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鉛: 對腎臟、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兒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證實
鎘: 對腎臟有急性之傷害
砷: 對皮膚、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證實
汞: 對人體的傷害極大,傷害主要器官為腎臟、中樞神經系統
硒: 高濃度會危害肌肉及神經系統
亞硝酸鹽: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嬰兒的影響最為明顯(藍嬰症),具致癌性
總三鹵甲烷: 以氯仿對健康的影響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乙烯(有機物): 吸入過多會降低中樞神經、心臟功能,長期暴露對肝臟有害
四氯化碳(有機物): 對人體健康有廣泛影響,具致癌性,對肝臟、腎臟功影響極大
近年來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針對1971-1994年間由水所引起的疾病進行一項調查,在740件案例中,其中因原生動物所引起共148件,共有448,486人因而致病,是所有原因中最高者。研究發現,原生動物種類中以隱孢子蟲及梨形鞭毛蟲二種需要特別注意,最常出現在遊憩風景區及畜牧養殖地區,其中又以養豬、養鴨二種最多。統計也顯示,23年內所造成的死亡病例共89件,而原生動物造成的死亡案例高達70件。
希望對樓主有所幫助。
㈦ 二.請談談水體自凈過程中細菌、藻類、原生動物、溶解氧、有機碳的消長規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影響。
在生化需氧過程中,細菌和原生動物(原生動物以吞食細菌為生)所起的主導作用,一般是細菌先增殖,到一定程度後,細菌數開始減少,因為它們被原生動物作為有機物之外的食料吞食了,這時原生動物才開始增殖。
藻類需要受微生物降解無機物,這些無機物為藻類等提供了富足的無機營養物料,所以微生物在細菌大量分解有機物之後才開始增殖。
說一個規律吧
最開始是腐化區,水中有機碳含量很高,細菌數量(基本上都是厭氧菌)巨大,差不多是>100萬個/ml,有一定數量的原生動物,溶解氧極低,藻類不能生存。
之後a-中腐區,水中有機碳含量下降,細菌數量下降到10萬個/ml,原生動物大量增殖,溶解氧初步恢復。有一定數量的藻類,
再後面b-中腐區,水中有機碳含量繼續下降,細菌數量下降到少於10個/ml,原生動物因為食物減少數量下降,溶解氧基本恢復,有富足的無機營養物料,藻類達最高峰。
低腐區,水中有機碳消化殆盡,細菌數量下降到100個/ml,原生動物因為食物減少數量下降,溶解氧完全恢復,無機營養物料消化減少,藻類數量減少,個別種類增加。
加分!!!累死我了!
㈧ 水污染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1)介水傳染病
介水傳染病是指通過飲用或接觸受病原體污染的水,或食用被這種水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的疾病。介水傳染病的病原體是細菌、病毒、原蟲。他們來自人畜糞便、生活污水、醫院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業廢水。介水傳染病發生的原因主要是:水源受病原體污染後,未經妥善處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飲用;處理後的飲用水,在輸配水和貯水過程中,由於管道泄漏,出現負壓,重新被病原體污染,稱為二次污染。
(2)化學性中毒
氰化物:主要來自於煉焦、電鍍、選礦、化工及合成纖維等工業排放的廢水。氰化物急性和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氰化物在體內酶的作用下可轉變成硫氰酸鹽,後者能抑制甲狀腺聚集碘功能,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
硝酸鹽:水中硝酸鹽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施肥後的徑流和滲透,以及大氣中的硝酸鹽沉澱、土壤中含氮有機物的降解等。硝酸鹽在體內外被還原成亞硝酸鹽,後者可使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發生急性中毒;還可以轉變成N-亞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
酚類化合物:酚類化合物主要來自於糞便污染和工業廢水,如焦化廠、煤氣發生站及化工、造紙、紡織印染廠等排出的廢水。酚類化合物急性中毒可出現腹瀉、口腔炎、黑尿等,慢性危害表現為記憶力減退、頭昏、失眠、貧血、皮疹等。酚類污染水體後,可使水出現異味、異臭等。
水體中受到鎘、汞、鉻、鉛等金屬的污染,都可以引起急性、慢性及遠期危害。
(3)其他危害
飲水氯化消毒的同時,會產生一系列氯化消毒副產品,動物實驗證明這些副產品具有致突變和(或)致癌作用,有的還有致畸性和(或)神經毒性;水中受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污染,可造成湖泊等的富營養化,大量藻類繁殖,水質惡化;高層二次供水的水質污染,可使飲用者感到惡心、嘔吐、腹脹,嚴重的甚至發生介水腸道傳染病或慢性危害;許多內分泌干擾物排放到水環境、造成飲用水中內分泌干擾物的污染,其健康危害不容忽視;天然水環境中某些元素含量過高或過低可引起地方性疾病。
㈨ 原生生物有什麼危害
真核生物域中的一界。
原生生物界
真核原生生物界(Protista)的生物都是有細胞核的,且幾乎是單細胞生物。某些真核原生生物像植物[如矽藻diatom)],某些像動物[如變形蟲(amoeba)、纖毛蟲(ciliate)],某些既像植物又像動物[如眼蟲(euglena)]。
早期藻類是植物的祖先,早期的原生動物是動物的祖先,所以人們對生物進行分類時,常把藻類歸於植物界,把原生動物歸於動物界。
藻類在富營養化的水域中可能會造成藻類污染,如赤潮(海洋中)、水華(淡水中),有的藻類能產生毒素,使食用者中毒。
目前已知有28種原生動物是寄生蟲。我國列入重點的寄生蟲病有五種,分別為:血吸蟲病、瘧疾、黑熱病、絲蟲病和鉤蟲病。其中瘧疾和黑熱病是原生動物引起的。瘧疾由瘧原蟲引起,黑熱病由利士曼原蟲引起。另外還有原生動物椎蟲引起的昏睡病,以及冒滴蟲病、阿米巴痢疾對人類也有重要影響。
此外,寄生原蟲對家禽和某些重要經濟動物也有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