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浮游動物是指什麼

浮游動物是指什麼

發布時間:2022-09-28 05:13:41

Ⅰ 海洋浮游生物的種類組成都有哪些

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兩大類。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動能力,但其游動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來得緩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靈活游動。

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沒有移動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動,而是浮在水面生活,這類生物總稱為浮游生物。


分布特徵

浮游生物的種類和數量隨時間(主要是季節分布)和空間(主要是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而變。


海洋浮游生物按緯度不同大致分為寒帶種、溫帶種和熱帶種3類。它們之間不論在種類上或數量上都存在著很大差異。一般說,寒帶浮游生物的種類少,每種的數量大;熱帶浮游生物相反,種類多而每種的數量少;溫帶浮游生物則介於兩者之間。

例如翼足類在黃海北部迄未發現,黃海南部僅8種、東海有31種,而南海則有50種。溫度顯然是形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因子。

浮游生物的水平分布與寒流和暖流密切相關,因而有些種類常可作為寒流和暖流的指示種。例如管水母類的帆水母和銀幣水母可作為東海黑潮暖流的指示種。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海洋浮游生物

Ⅱ 浮游動物指的是那些動物,包括衣藻嗎

衣藻屬於浮游植物,綠藻門
浮游動物zooplankton,是指漂浮的或游泳能力很弱的小型動物
浮游動物的種類極多,從低等的微小原生動物、腔腸動物、櫛水母、輪蟲、甲殼動物、腹足動物等,到高等的尾索動物,幾乎每一類都有永久性的代表,其中以種類繁多、數量極大、分布又廣的橈足類最為突出。此外,也包括階段性浮游動物,如底棲動物的浮游幼蟲和游泳動物(如魚類)的幼仔、稚魚等。浮游動物在水層中的分布也較廣。無論是在淡水,還是在海水的淺層和深層,都有典型的代表。
浮游動物是經濟水產動物;是中上層水域中魚類和其他經濟動物的重要餌料,對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由於很多種浮游動物的分布與氣候有關,因此,也可用作暖流、寒流的指示動物。
許多種浮游動物是魚、貝類的重要餌料來源,有的種類如毛蝦、海蜇可作為人的食物。此外,還有不少種類可作為水污染的指示生物。如在富營養化水體中,裸腹溞(Moina)、劍水蚤(Cyclops)、臂尾輪蟲(Brachionus)等種類一般形式優勢種群。有些種類,如梨形四膜蟲(Tetrahymena
phriformis)、大型溞(Daphnia
magna)等在毒性毒理試驗中用來作為實驗動物。

Ⅲ 浮游生物是什麼對人類有害嗎

浮游生物,指身體很小,缺乏或僅有微弱游動能力,受水流支配而移動的水生生物。如單細胞動植物、細菌、小型無脊椎動物和某些動物的幼體等。對人類無害。

總體來說,浮游生物是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的重要部分,是幼魚的餌料,也是很多濾食性生物比如貝類的食物。自然水域只要有生態系統,必然要有浮游生物。



種類劃分

按個體大小,浮游生物可分為六類:

巨型浮游生物,大於1厘米,如海蜇。

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橈足類、磷蝦類。

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橈足類。

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藍藻。

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

超微型浮游生物,小於5微米,如細菌。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浮游生物

Ⅳ 水中的浮游生物,有哪些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於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動物。

一、浮游動物:浮游生物多種多樣,特別是動物,幾乎可以見到全部動物類群:體型微小的原生動物,也包括某些甲殼類、軟體動物和某些動物的幼體。它們沒有或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如:巨型浮游生物,大於1厘米,如海蜇;大型浮游生物,5~10毫米,如大型橈足類、磷蝦類;中型浮游生物,1~5毫米,如小型水母,橈足類。
二、浮游植物:屬於植物的,以硅藻、鞭毛藻和藍藻居多,還有不少附著在懸浮物上的細菌。如:小型浮游生物,50微米~1毫米,如硅藻、藍藻;微型浮游生物,5~50微米,如甲藻,金藻;超微型浮游生物,小於5微米,如細菌。一般浮游生物是小型的。從形態上看,浮游生物為適應浮游,體表常有復雜的突起,或在體內貯存著大量的水、油滴、脂肪和氣體等。

Ⅳ 四大類浮游動物

浮游動物的組成比較復雜,主要包括原生動物的有孔蟲、放射蟲、纖毛蟲; 甲殼動物的橈足類、磷蝦類、糠蝦類; 軟體運動的翼足類、異足類; 舶囊類的一些種類以及各種底棲動物的浮游幼體等。浮游動物是水體中較敏感的指示生物,在湖泊生態系統食物鏈及生物生產力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般情況下,淡水浮游動物主要包括原生動物、輪蟲類、枝角類和橈足類四大類。作為 「次級生產者」,浮游動物是水域生態系統食物鏈中一個重要環節。

4.1.3.1 原生動物 (Protozoa)

原生動物群落多樣性及其結構與功能特徵是客觀存在的。許多研究結果已經證實,無論是由重金屬或者嚴重有機污染引起的環境條件的變化,還是其他環境因子的急劇變化都會改變原生動物群落的結構與功能特徵,原生動物群落對環境因素變化的反應符合許多高等生物適應環境條件的規律。從種類的多樣性、結構上的特殊性及分布的廣泛性來看,原生動物可作為理想的指示生物。影響淡水原生動物的主要環境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章宗涉等,1991) : ①溫度: 原生動物既可生活在地球寒冷的兩極和冰雪之中,也可生活在高溫的溫泉中,如西藏 67℃的溫泉中看到鰩頜砂殼蟲,不過大多數原生動物最適宜的溫度為 16 ~25℃。②pH 值: 大多數原生動物能忍耐天然水體中 pH 值的大幅度變化,一般原生動物最適 pH 在 6.5 ~8.0 之間。③有機質含量: 水體中有機質的含量對原生動物的分布有很大的影響。有些種類大量出現於受重污染、有機質較多的水體中,如草履蟲、屋滴蟲、小口鍾蟲等; 在中度污染、有機質較豐富的水域中,原生動物種類最多。少數種類僅出現於有機質很少的清潔的水中,因此,調查水體中的原生動物既可了解水體生產力的高低,又可指示水體受污染的程度。

4.1.3.2 輪蟲類 (Rotifera)

輪蟲類作為水體浮游動物的組成部分,在維持水生生態系統物質、能量循環及生物生產力和水質監測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國內外許多學者的研究都表明輪蟲可以作為水環境監測的指示生物。輪蟲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在各種類型的水域中都能生存。水溫和 pH 值是影響輪蟲分布的主要生態因子。根據在不同溫度下出現的種類,輪蟲可分為冷水性種類、廣溫性種類和暖水性種類。在大部分水體中廣溫性種類占優勢。武漢東湖長期的定點觀察表明,輪蟲總數的高峰一般出現在 20℃以上的水溫。這是因為溫度上升,孵化和發育時間縮短,在豐富的食物供給條件下,使種群周轉加快,導致種群密度迅速增加,形成輪蟲總數的高峰。根據 pH 值的不同,輪蟲亦可分為鹼水性種類、兼性種類和酸性種類。一般的規律是在酸性水體中,種類多,數量少,而在鹼性水體中則數量多,種類少。隨著水體富營養化程度的增加,使水的 pH 值上升導致輪蟲種類減少而數量增多。因此,輪蟲可指示水質的營養狀況。Sladecek (1983) 認為輪蟲是良好的水質指示生物,是污染性 (即用 BOD5表示的易腐爛的有機物含量) 方便的指示生物,並列出了每種輪蟲的污染價、種的指示權和個體污染指數。

國內用輪蟲評價水質也有許多報道,李共國等 (1998) 研究了西湖若干生態因子對輪蟲群落的影響,闡明了輪蟲與水體環境質量之間的關系。輪蟲中的前節晶囊輪蟲、萼花臂尾輪蟲、壺狀臂尾輪蟲等均被公認為是 α - 中污帶至 β 中污帶的指示生物。上述種類作為富營養型水體指示生物,已被近年來國內學者對雲南滇池、洋河水庫、山東棘洪灘蓄水庫等大型水體的研究所進一步證實和應用 (黃海魁,1992; 田家怡,1991) 。

4.1.3.3 枝角類和橈足類 (Cladocera and Copepoda)

枝角類和橈足類棲息於淡水、鹹淡水中,是重要的浮游動物。利用枝角類作為水質的指示生物國內外報道較多 (日本生態學會環境問題專門委員會,1987; 國家環保局 《水生生物監測手冊》編委會,1993) 。枝角類絕大多數生活在淡水中 (章宗涉等,1991) ,它們以水體中細菌、藻類、有機碎屑為食,大多數枝角類是廣溫性種類,一般喜歡較高的溫度。在 pH 值 6.5 ~8.5 之間均可生活,但對鹼性水體更能適應。它們主要棲息於湖泊中,尤其在水草豐富的沿岸帶,種類特別豐富。在敞水區,其雖然種類並不多,但數量很大,是魚類的重要餌料,特別是在青魚、草魚、鰱魚、鱅魚放養的中後期和魚種培育階段,是最重要的天然餌料。但在魚苗下塘初期,枝角類的大量繁殖則害多利少,必須加以控制。溫度對橈足類的胚胎發育有顯著影響。一般來說,溫度低,發育時間長,個體較大; 溫度高,發育時間短,個體較小。根據武漢東湖定點觀察,隨著水體富營養化,哲水蚤的數量下降,而劍水蚤增多。Liebmann、津田、羅森、托馬森、Kolkwitz 和 Marsson 等(日本生態學會環境問題專門委員會,1987) 已研究過枝角類的污染指示性,並分別提出部分污染指示種。浮游動物中,蚤類是常用的毒性試驗生物,它對許多毒物高度敏感。蚤類對毒物的反應有時比魚類更為敏感。國家環保局編著的 《水生生物監測手冊》 (1993)就列出了多種蚤類對農葯、殺蟲劑等化學物質的毒性指標。Nikipelov (1966) 曾用大型蚤類測試工業廢水中各種物質的毒性。庄德輝 (1990) 介紹了網紋溞生物周期毒性試驗方法,研究表明,網紋溞可在 7 天時間內完成存活和繁殖,其結果可用於廢水或毒物的毒性評價。據研究,隨著武漢東湖的富營養化程度的日益嚴重,浮游動物的多樣性指數下降,產生明顯的次生演替,浮游動物的數量隨富營養化程度的加劇而急劇增加 (楊宇峰等,1994) ,水體中哲水蚤的數量下降而劍水蚤的數量增加,特別是適於肥水生殖的橈足類(如鄰近劍水蚤) 得到了充分的發展,目前已成為東湖的優勢種屬 (楊宇峰等,1994; 龔循矩,1983) 。

Ⅵ 浮游動物是什麼

浮游動物是一類經常在水中浮游,本身不能製造有機物的異養型無脊椎動物和脊索動物幼體的總稱,在水中營浮游性生活的動物類群。

Ⅶ 什麼是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於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動物。 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動能力,但其游動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來得緩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靈活游動,其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沒有移動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動,而是浮在水面生活。

浮游生物多種多樣,特別是動物,幾乎可以見到全部動物類群:體型微小的原生動物、藻類,也包括某些甲殼類、軟體動物和某些動物的幼體。它們沒有或僅有微弱的游泳能力。屬於植物的,以硅藻、鞭毛藻和藍藻居多,還有不少附著在懸浮物上的細菌。一般浮游生物是小型的,但也有傘徑長達2米的水母等。

從形態上看,浮游生物為適應浮游,體表常有復雜的突起,或在體內貯存著大量的水、油滴、脂肪和氣體等。

Ⅷ 浮游生物都有哪些

浮游生物有海蜇、磷蝦、水母、硅藻、藍藻、甲藻、金藻、細菌等。浮游生物泛指生活於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動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動物。

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動能力,但其游動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來得緩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靈活游動。

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沒有移動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動,而是浮在水面生活,這類生物總稱為浮游生物。

按個體大小,浮游生物可分為六類,即巨型浮游生物、大型浮游生物、中型浮游生物、小型浮游生物、微型浮游生物、超微型浮游生物。

相關簡介

浮游生物的定義,主要是指它們的被動性運動,實際上也可以說是指用浮游生物網或水桶採集的水中生物。也有很多人直接採用原文plankton。

提出浮游生物一詞時是指全部浮游在水中的有機體,後來又專指在水中生活的生物,亦即指明為浮游的生物群落。與此相對應的,「浮游生物體」一詞則是專指每個浮游生物。

閱讀全文

與浮游動物是指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