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對世界上瀕臨滅絕的動物,我們該怎樣做
瀕危動物是一項珍貴的、不可替代的、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在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求、發展對外關系、提高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維護生態平衡
每個物種都是生態系統中的重要一員,通過食物鏈的關系,物種之間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牽制的作用。一旦食物鏈的某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就會受到嚴重影響。比如,由於無節制地獵捕蛇類,致使蛇類資源枯竭,導致森林、草原和農田鼠害在局部地區猖獗。又如,由於大量使用農葯和化肥以及獵捕活體用作寵物貿易,致使食蟲鳥類數量急劇減少,導致松毛蟲、蝗蟲等森林和農作物病蟲害大面積發生。鼠害和病蟲害給農林牧業造成了巨大損失,生態失衡的代價之大是無法估量的。�
二、保證科學研究和教育活動的正常開展
瀕危動物是科學研究的試驗材料,在動物學、進化學、生態學、遺傳學、現代醫學、仿生學等學科領域里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我國馴養繁殖的數萬只食蟹猴和獼猴,絕大多數都被用作實驗動物或用來生產抗病防病的疫苗。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動物園以及博物館收藏、陳列或展出瀕危動物的標本,對科研教學、宣傳教育、執法活動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促進經濟發展,滿足人民生活需要
絕大多數瀕危動物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或觀賞價值。�
(一)葯用價值。我國的傳統醫學就是在研究和利用野生動植物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虎骨、豹骨、犀牛角、麝香、穿山甲片、賽加羚羊角、熊膽粉、海龜殼、蛤蚧、眼鏡蛇毒、蟾酥等,是中醫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1993年,為配合國際社會保護虎和犀牛的努力,我國政府禁止了對犀牛角和虎骨的貿易,為此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直接經濟損失達23億元。�
(二)食用和衣用價值。我們的祖先在「茹毛飲血」的時代就是依靠採集或獵捕野生動植物來維持生計的。即使到了20世紀的今天,許多動物依然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用或衣用原料。如鹿肉、黃羊肉、紫貂皮、黃鼬皮、豹貓皮、水獺皮、藏羚羊絨、燕窩、飛龍、鱷魚肉、鱷魚皮、鴕肉、蛇干、蛇皮、蛇粉等。單就蛇類而言,1997年我國利用各類活蛇約9000噸,價值就達4億元以上。
(三)觀賞價值。瀕危動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是動物園、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或風景名勝區招攬遊客的王牌,是馬戲團表演的主角,也是部分家庭養殖觀賞或許多文人墨客吟詩作畫的主要對象。赴國外展出和合作研究一對大熊貓,每年至少可為國家籌集到800萬元大熊貓保護基金。另外,象牙、河馬牙雕刻而成的工藝品以及孔雀、鴕鳥羽毛、蝴蝶、盤羊頭骨製成的裝飾品,也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
(四)外交價值。我國特產動物大熊貓、金絲猴、東北虎、朱huan等,既是世界級瀕危動物,也是各國人民極為喜愛和渴望參觀的珍稀動物。對外贈送或赴外展出這些動物,對提高中國知名度、發展國家間政經關系、促進文化交流、增進民間友誼、宣傳我國瀕危動物保護管理成就、開展瀕危動物合作研究、籌集瀕危動物保護經費等,可以發揮奇特的作用。
(五)娛樂狩獵價值。1998年我國批准對外狩獵了3隻羚牛、23隻盤羊、61隻獵隼、4隻白唇鹿、57隻岩羊、32隻藏原羚、2隻北山羊、1隻水鹿,共為國家籌集到瀕危動物保護管理經費1170萬元,還調動了當地政府和老百姓保護瀕危動物的積極性,有利於解決當地的扶貧濟困問題。
(六)潛在的開發價值。物種的價值,人類目前所了解到的僅僅是其極小一部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個物種的潛在價值將會逐漸被發現和認識。但是如果物種在被人們認識之前就已滅絕,就談不上開發利用這些價值了。無疑,這對我們人類來說是極大的遺憾,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來說也是一大損失。�
由此可見,我們不僅要保護瀕危動物,而且還要發展瀕危動物資源,最終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保護瀕危動物是為了永續利用瀕危動物。
2. 如何保護瀕危動物
3. 面對瀕危的動物我們該怎麼做
1、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自身做起,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活動給濕地帶來的污染,比如:想方設法利用二次水源、打撈廢棄物等,促進「地球之腎」的良性循環;
2、爭當義工,帶動周邊。發動身邊的親友和同事積極投身生態和環保事業,積極進行電池回收、垃圾分類回收、白色垃圾拾撿、垃圾廣告清洗、義務服務等多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
3、親力親為,深入宣傳。積極參加文明生態游、生物科普考察、雜訊監測、植樹、護樹等各種有益的生態保護活動,不定期到鄉間開展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知道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關系,認識到它們對我們這個星球的意義;
4、走進自然,保護自然。帶領親人和朋友,走進大自然,參加愛鳥護鳥活動,制止並勸阻獵殺野生動物等不文明行為。用自己所熟悉技能,去探索和實施符合科學發展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舉措;
5、發揮優勢,傳播理念。關注生物多樣性,盡可能多學習生物多樣性知識,傳播生物多樣性知識,傳播綠色理念,追求綠色時尚,積極參與校內外環保宣傳和環保實踐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注生態環境,提倡綠色生活,保護生物多樣性;
6、注重實踐,積極引導。發揮實踐能力和示範引導作用,以身作則進行保護生物多樣性承諾活動,喚起人們更多對環境和生命的關注。
(3)如何對待瀕臨動物擴展閱讀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職責。加強管理,嚴懲偷獵,應當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各項保護野生動物法規,採取有力措施制止偷獵行為,堅決查處和打擊各種偷獵、走私和販運國家保護動物的犯罪分子,實行對瀕危動物的重點保護。
保護瀕危動物不單純是一般地保留該動物物種,更重要的是如何保護瀕危動物的生存和繁衍,它關繫到野生動物這一可再生資源的財富持續利用、對正常生態系統的維持以及各種遭傳物質的長久保存,造福當今人類和我們的子孫後代。
4. 如何保護瀕危動物
瀕危動物是指所有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的影響,而有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物種。從廣義上講,瀕危動物泛指珍貴、瀕危或稀有的野生動物。從野生動物管理學角度講,瀕危動物是指《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所列動物,以及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
瀕危動物具有絕對性和相對性。絕對性是指瀕危動物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野生種群數量較少,存在滅絕的危險。相對性是指某些瀕危動物野生種群的絕對數量並不太少,但相對於同一類別的其他動物物種來說卻很少;或者某些瀕危動物雖然在局部地區的野生種群數量很多,但在整個分布區內的野生種群數量卻很少。
一些國家或地區視為瀕危物種的野生動物,在另外一些國家或地區可能並不視為瀕危動物。一些種類的瀕危動物在得到了有效保護、其野生種群數量明顯上升、不再有滅絕危險時,也可以退出瀕危動物的行列。
瀕危動物等級的劃分,有兩種方法:
1.兩級法 這是我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劃分的標准,它是根據物種的科學價值、經濟價值、資源數量、瀕危程度以及是否為中國所特有等多項因素綜合評價、論證而制定的。
I級:指我國特產稀有或瀕於絕滅的野生動物。
II級:指數量稀少,分布地區狹窄,有絕滅危險的野生動物。
2.六級法 這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在其著名的《紅皮書》中對受危脅物種的分級方法,近年來我國出版的部分《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中也開始用此法。
絕滅(Ex):指野生狀態下已經絕跡,但人工飼養或放養的尚有殘存,如麋鹿。
國內絕跡(Ex):指國內野生狀態的已經絕跡,國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
瀕危(E):野生種群數量已降低到瀕臨滅絕或絕跡的臨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繼續,如朱䴉、華南虎。
易危(V):野生種群數量明顯下降,如不採取有效保護措施,勢必淪為
5. 面對瀕危物種,我們該怎麼辦(寫出3點
1、頒布了多個法律文件
2、建立了珍稀動植物繁殖中心
3、建立了自然保護區
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1)就地保護: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保護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措施。
(2)遷地保護:將瀕危生物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是對就地保護的補充。
(3)建立瀕危物種種質庫,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
(4)加強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6. 怎樣保護瀕臨滅絕的物種
我們可以建議有關部門:
1.可以建立自然保護區;2.將某些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的保護和管理;3.建立瀕危物種的種質庫,以保護其珍貴的遺傳資源;4.頒布有關法律。
但更重要的是要從我們自身做起:
多宣傳科普知識,讓更多的人認識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從自身坐起,不食用或使用、購買野生動物製品,自覺抵制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遇到此方面情況可以積極向相關林業部門舉報
7. 全球已滅絕野生動物盤點,人類該如何保護瀕危動物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中就顯示,在近半個世紀時間里,全球野生動物滅絕了2/3以上,而人類活動是這一變化的根本原因。
一、人類該如何保護瀕危動物?
瀕危物種是指所有由於物種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類活動或自然災害的影響而導致其野生種群在不久的將來面臨絕滅的機率很高的物種。瀕危物種的滅絕可能破壞當地的食物鏈,造成生態系統的不穩定,並可能最終導致整個生態系統的崩解。而“瀕危”,主要是由於濫捕、盜獵、生存環境遭破壞、棲地狹窄等原因導致。 所以只要減少捕獵,盜獵就能保護動物的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