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恐龍這個詞是誰發明的
1842年,英國古生物學家查理德·歐文創建了「dinosaur」這一名詞。英文的dinosaur來自希臘文deinos(恐怖的)Saurosc(蜥蜴或爬行動物)。對於當時的歐文來說,這「恐怖的蜥蜴」或「恐怖的爬行動物」是指大的滅絕的爬行動物(實則不是)。實際上,那個時候發現的恐龍並不多。自從1989年南極洲發現恐龍化石後,全世界七大洲都已有了恐龍的遺跡。目前世界上被描述的恐龍至少有650至800多個屬(古生物學上的種屬,不完全同於現代動物的分類方式)。 後來,中國、日本等國的學者把它譯為恐龍,原因是這些國家一向有關於龍的傳說,認為龍是鱗蟲之長,如蛇等就素有小龍的別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❷ 恐龍可以說是生物嗎
恐龍是高級智慧生物,他們的發明,確切地說,應該是他們的文明是遠遠在人類之上的,所以憑借我們現在的智慧發展水平根本就無法認知到這些高智慧生物的傑作.他們唯一的失誤就是在發明了能毀滅他們自己的武器的同時卻沒有發明防禦這種武器的盾牌.
理論依據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❸ 誰發明恐龍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大約2億3500萬年至6500萬年前的、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的一類動物。它不是誰發明的。
❹ 恐龍是誰發明的拜託各位大神
恐龍是由海洋生物變化的 恐龍大概從三疊紀出現的,興起於侏羅紀,在中生代就已經完全滅絕了。 在這之前,地球從寒武紀開始就逐漸有成型的生物誕生了。到了泥盆紀,很多軟體動物都在地球上活躍,而後就是脊椎動物的時代。可以說恐龍是海洋生物的變化,因為畢竟,地球過去沒有陸地
❺ 恐龍存活1.6億年,怎麼不能像人類一樣製造工具
第一,我們要弄清楚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麼?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製造和使用工具。世界上發現的最早出現的古人類是南方古猿,這種古人類可能已經會像現代人一樣使用他們的雙手,或許還會使用工具。這種古人類生存距今約五百五十萬年前至一百三十萬年前。人類進化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從直立行走,製造和使用工具,發現和使用火,這些都是動物邁向人類文明的重要表現,人類發明製造的某些工具,真正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
4,有翼的恐龍,變得身體越來越輕,前肢變成了翅膀,後肢變成了爪子,四肢也不具備製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
5,水中的恐龍家族更不具備這種能力。
綜上所述,因為恐龍的身體特徵,根本不具備製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製造和使用工具才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根本特徵。
❻ 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是真的嗎恐龍全部都是真的嗎
擺了烏龍不要緊,反正新物種遍地開花到處都是,一不留神就會發現幾個。
果然,1905年,奧斯本發現了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
果然,1924年,奧斯本又發現了迅猛龍(Velociraptor)。
為什麼恐龍這么容易被發現,因為地球論和進化論認為地球的年齡很長,有45.5億年。這么長的時間空白,需要很多生物來填補。恐龍就很合適,於是占據全球達到1.6億年之久。
恐龍為什麼現在又沒有了呢?因為它們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滅絕的原因又得編造一通,比如小行星撞擊地球之類的。
恐龍發現過程中的欺詐
全世界的大多數恐龍都是在英格蘭發現的,特別是一個叫萊姆里傑斯的地方,特別扎堆集中了很多很多的恐龍。
發現恐龍的科學家幾乎都來自於同一個社區,英格蘭牛津聖公會,他們特別傾向於支持批判《聖經》的學說。
恐龍化石首次被發現以後,欺詐現象非常普遍。許多標本被認為是真實的,並且繼續被認為是真實的,幾乎沒有人知道它們的來源,也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方法已被用來證實其來源。
很多恐龍需要巨大的心臟來給身體供氧,現在的陸地動物都沒有這么大的心臟。
很多恐龍的形狀都是非常奇怪的,大部分的體重分布在上端,他們無法維持他們在運動中保持平衡。
很多恐龍的體形都太大了,以至於他們的骨骼和韌帶都無法支撐自己的體重。
如此巨大的生物需要一個非常大的有效的減少多餘熱量的機制,如大襟翼或冷卻的附屬物。大多數由古生物學家虛構出來的恐龍物種缺乏這樣的機制。
古生物學家認為,大多數恐龍物種應該是食草動物,完全依靠蔬菜,但是爬行動物的生理機能與這一假設是沖突的。現在很少有爬行動物是食草動物。除了明顯的例外是鬣蜥和烏龜。所有其他的鱷魚、壁虎、蜥蜴和蛇,吃小反芻動物、鳥類、魚、嚙齒動物、昆蟲、卵和蠕蟲。
現在展出的恐龍基本上都是復製品,原型都是不拿出來的。害怕遇到稍微具備常識的內行,恐龍見光死。
早期發現的恐龍化石,按照現在的標准來衡量,很多都太業余,竟然包含有骨纖維、樹脂、水泥、石膏。
鳥類是從哪裡來的?進化論說,是從恐龍進化而來的。恐龍不是都滅絕了嗎?怎麼還能進化成鳥類?於是,進化論者很努力地去尋找一種化石,既像鳥又像恐龍。因為他們找的很努力,所以很容易也很快就找到了。這就是在中國遼寧發現的古盜鳥(Archaeoraptor),有鳥的牙齒,恐龍的尾巴,《國家地理》1999年12月作了報道。可惜沒高興幾個月,X光透視結果顯示,這個化石是三層組織粘貼在一起的假貨,《國家地理》被迫道歉。
沒有恐龍的理由
恐龍和進化論、宇宙大爆炸,已經成為一種洗腦的教育。但是仍然有很多有科學精神的人不相信。
滅絕的理由不充分
如果恐龍的滅絕是由於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那麼將導致所有人類、很多生物同時滅絕,這個沒有發現任何的證據。
如果真的有恐龍,深海中一定還有恐龍能夠逃過滅絕事件,生活到現在。
食物不足
恐龍是食草動物,地球太小,供應不了足夠恐龍吃的植物和淡水。大象每天必須進食18小時才能生存。雷龍比大象要大5-10倍。雷龍每天吃飯要花90-180小時。澳大利亞的小小的兔子太多,就吃光了所有的植物。
馬門溪龍( Mamenchisaurus)是 中國發現的最大的蜥腳類恐龍之一,在 宜賓市 馬鳴溪渡口發現其化石,經科學鑒定,屬 蜥腳類 亞馬目。此屬動物全長約22米,體軀高將近7米。它的頸特別長,相當於體長的一半,不僅構成頸的每一頸椎長,且頸椎數亦多達19個,是蜥腳類中最多的一種。另外,頸部也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最長頸部可達12.1米)。與頸椎相比,背椎、薦椎及尾椎 相對較少。
馬門溪龍 每天要吃1150磅食物,相當於10000隻兔子。能找得到這么多食物嗎?
如果恐龍統治整個地球的話,估計不出一百年,地球上的全部植物就會被吃光。
體積太大
恐龍體積太大,不合乎物理學原理。
支持恐龍的人甚至試圖篡改物理法則,他們說可能在恐龍的時代,地球的引力比較弱。
根據物理法則,生物的體重不能超過20803磅,否則就不能舉起自己。雷龍的體重是70000磅。
恐龍有長脖子的,那麼他們的血壓就會太高,心臟就會爆炸。長頸鹿的血壓已經高於其他動物,達到極限。
翼龍無法飛行
翼龍是飛不起來的,要帶動他們的體重,翅膀遠遠不夠長。設計發明翼龍的人一定不懂航空技術,航空技術是1900年發明的。翼龍是虛構的,體重90-250公斤,沒有發現完整的骨骼。即使有翼龍的話,它的翅膀只能提供9%的飛行動力,除非它的翅膀擴展到11倍寬度,這很荒謬。
如果真的有那麼多的恐龍,你在地上任何地方隨便一鋤頭就能挖出十幾二十個恐龍的骨頭。
碳14鑒定法,可以鑒定的時間范圍只有40000年。據說恐龍存在的時間是在6500萬年以前。
歷史 記載、神話傳說沒有恐龍
1800年之前,沒有任何 歷史 記載、神話傳說提到恐龍。如果恐龍到處都是,數量眾多,一定會成為所有神話的主題,或者畫入洞穴的圖畫。
全世界的神話中普遍提到的是龍,很大,會吐火,像蜥蜴,會飛行。
恐龍化石是造假的
直到現在,沒有發現一套恐龍的完整的骨骼。博物館展出的所有的恐龍,都是人們按照自己的想像,「復原」出來的,添加了很多材料。用各種材料、各種骨頭來拼湊,甚至直接用石膏製作,很多恐龍就連牙齒都是假的。
尋找恐龍是按圖索驥
按照科學,應該是先發現實物,後作出解釋。恐龍的發現是倒過來的。先有了科學家的想像,設計出了恐龍的骨架,然後按照這些想像和骨架設計圖,去尋找到了恐龍的實物。這個完全是反科學和偽科學的。
恐龍的真實外形都是猜測的,不能確定,可能是可怕的、有麟的、無毛的,也有可能是長毛的、友好的、可愛的。
很多看骨骼很可怕的動物,其實是很溫順的。
恐龍可能是其他生物被誤認
化石記錄是完全不可靠的。
觀察發現,生物一直在減少、滅絕。這些滅絕的生物,都被古生物學家當做恐龍,命名為某種恐龍。
這些所謂的恐龍,可能都不是恐龍,也不是6500萬年之前滅絕的,可能是另一時間的另一種生物。
變成化石不需要很長時間
古生物學家說,生物的屍體需要經過幾百萬年才能變成化石。這不是真的,如果條件合適,形成化石只需要幾年的時間。
1980年,發現了一個牛仔的靴子,裡面有人的骨頭,靴子和骨頭一起變成了化石。
還有發現變成化石的鍾表。
恐龍的種類其實不多
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Jack Horner,1946-)有一個恐龍博物館,他研究發現,恐龍的種類其實很少。
傑克·霍納認為,公雞在幼年、中年、晚年,骨骼區別很大。恐龍也是一樣。
很多不同種類的恐龍,其實只是同一種恐龍的不同年齡的樣子。
傑克·霍納認為,完全滅絕的主要生物根本不多,其實只有7種。
恐龍發現的經過
雖然恐龍化石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數千萬年,但直到19世紀,人們才知道地球上曾經有這么奇特的動物存在過。第一個發現恐龍化石的是一位名叫吉迪昂·曼特爾(Gideon Mantell)的英國醫師,而創立「恐龍」的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
1677年,牛津大學教授羅伯特‧普勞特(Robert Plot)發現並描述了巨齒龍,但是卻誤認為它們是巨人的遺骸。
1822年,禽龍,英國南部發現。禽龍的化石多數發現於歐洲的比利時、英國、德國。
1841年,英國科學家理查德·歐文(Richard Owen)在研究幾塊樣子像蜥蜴骨頭化石時,認為它們是某種史前動物留下來的,並命名為恐龍,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1824年,英國地質學家威廉·布克蘭 (William Buckland)率先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有關恐龍的科學報告,報道了一塊在採石場採集到的恐龍下頜骨化石,斑龍。
1861年,發現始祖鳥,早期認為它是最早的鳥類,近期研究認為其更可能屬於原始恐爪龍類。
爭搶恐龍化石的戰爭
恐龍的化石實在是太容易獲得了,導致兩個朋友,為了爭搶化石反目成仇。
愛德華·德克林·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1840-1897)。科普專注於美國的脊椎動物化石研究,他在一生當中發掘了超過1000個新物種,其中包括已滅絕動物。共有56種恐龍是由科普所發現。他曾經與另一位恐龍研究者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進行一場「化石戰爭」(Bone Wars),對新化石的發現展開競爭。
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1831—1899)發現了80種恐龍。如果不是他死了,還可以發現更多的恐龍。
19世紀末,馬什與當時的另一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克林·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化石發現競賽,又稱為「化石戰爭」(Bone Wars),他們倆人在這段期間發現了超過120個恐龍物種。而他自己就發現了80種物種。
化石戰爭(Bone Wars)又名骨頭大戰,發生於19世紀後期,當時的兩位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與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互相競爭發現更多、更著名的新恐龍。這段激烈的競爭牽扯到賄賂、政治、美洲原住民領土的暴力事件、以及個人攻擊行為。
愛德華·德林克·科普為化石之戰的一方,其對手是奧斯尼爾·查爾斯·馬什。據說他們一開始一是朋友,有一次,科普邀請馬什去觀看他最新發現的蛇頸龍化石,馬什發現,科普把蛇頸龍的頭骨安裝在了尾巴上,並且他當面指出了這個錯誤,科普惱羞成怒,終於他們成為敵人,並且展開了挖掘化石戰爭。最後,科普發現了約45種恐龍化石,而馬什發現了80餘種。
他們的挖掘工作伴隨著間諜戰、搶奪工人、偷取化石、賄賂等多項指控。科普多次指責馬什偷取他的化石,因此他偷取了一輛載滿馬什化石的火車,並將化石送到費城。馬什於是用相同的手段回應,並擅入美洲原住民的墓地偷取化石,還曾經發生過暴力事件。馬什對於自己的化石挖掘處更是倍加保護,甚至在其中一處埋藏炸葯,以防止科普前來偷取。
科普與馬什也試圖詆毀對方的專業信譽。當馬什指出科普的一個薄板龍重建骨架,頭部被錯誤地裝到尾巴上時,科普試圖掩飾這個錯誤,甚至試圖買下所有提到這個錯誤的科學期刊;而首先指出這個錯誤的馬什,仍然公布了這個科學錯誤。而馬什後來也犯了類似的錯誤,他在一個雷龍(又名迷惑龍)的骨架上裝錯了顱骨。但直到一百多年之後的1981年,耶魯大學的皮巴第自然 歷史 博物館才發現了這個錯誤。
兩人的競爭長達30年之久,直到1897年科普故去。期間他們已將所有的資產投注於恐龍的挖掘工作之中。馬什利用手段斷絕了聯邦政府以及美國地質調查局對科普的金錢支持,導致科普不得不販賣他的化石。後來馬什也曾抵押他的房屋向耶魯大學討求薪資。因為當時的科學界認為腦容量與智商有關,科普向科學界捐獻出自己的頭顱骨。他希望科學界能測量他的腦容量,以此來與馬什比較誰更聰明。馬什沒有接受這個挑戰,但馬什的頭顱骨仍保存了下來。
1900年的恐龍大造假
那段時間,博物館相互比賽,看誰得到的恐龍更大。
人們為了獲得更大的恐龍骨骼,使用了賄賂、偷盜、造假等手段。
古生物學家傑克·霍納(Jack Horner,1946-)說,現在這些恐龍都太大了,真實的恐龍要小得多。
霸王龍
霸王龍 (Tyrannosaurus Rex)。
1902年,美國一位恐龍化石採集家巴納姆·布朗在美國蒙大拿州的黑爾溪發現了一具巨型的肉食性動物骨骼,當時他是美國國家 歷史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之後的兩個夏天,他相繼從堅硬的砂岩中挖掘骨架。由於骨頭相當沉重,於是他製造了一種用馬匹拖拉的專用雪橇,這才把骨頭運到附近的公路。他所發現的是第一具霸王龍的骨骸。
1910年,巴納姆·布朗率領的考察隊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內的紅鹿河峽谷開始了大規模的採集。布朗在那裡找到了保護得極為完好的戟龍、盔龍和尖角龍等骨架化石和一些恐龍皮膚化石。
在紐約博物館中,布朗的老闆奧斯本迫不及待的把他命名為霸王龍的動物公諸於世,在安裝骨架的同時,布朗和奧斯本以模型重塑霸王龍生前的風采,但是他們無法把重達兩噸的骨頭組合成他們心目中的形象——「靈巧如鳥的巨獸」,他們只好將他組合成直立而遲鈍的模樣。
伶盜龍
1922年,美國自然 歷史 博物館的一支探險隊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發現了第一個伶盜龍的化石標本;該標本(編號AMNH 6515)包含一個遭到壓碎,但是完整的頭顱骨,以及第二趾爪。兩年後,該館的科學家亨利·費爾德·奧斯本(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確定該標本屬於一種肉食性恐龍後,將它們命名為蒙古伶盜龍(V. mongoliensis );但奧斯本將該第二趾爪誤認為來自於手部。
自貢恐龍
1972年,2月21日~2月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來中國訪問。
1972年,中國自貢發現恐龍。1977年,開始發掘。
1972年,地質工程師黃建國和同事在大山鋪北面的公路上發現大山鋪恐龍化石,但當時正值文革,發掘工作沒有展開下去。1979年古脊椎研究所的董枝明為完成中英聯合發掘恐龍化石坑出土了魚類、鱷類、龜鱉類、翼龍、蛇勁龍、恐龍和似哺乳動物爬行類標本多達數萬件,上百具完整的骨骼化石。此地化石之多,以達到匪夷所思的地步,董枝明回憶道:「到了現場之後,就像刨紅薯一樣,遍地都是化石。」
目前,我國已記述的恐龍種屬有160多種,約佔全世界的六分之一,恐龍蛋的數量和保存質量居世界第一。而迄今為止,四川自貢發現了130多處恐龍化石點,發現的恐龍占我國已知恐龍的七分之一左右,佔四川已知恐龍的一半以上。
中國-加拿大恐龍計劃
上世紀80年代,西方年輕的一代古生物學人,急需了解東方奧妙神奇的中國,中亞戈壁的化石是他們永遠揮之不去的心頭至愛。而中國學者,渴望得到西方學者的先進經驗和豐富的學科資料。在這種局勢下,展開了中國-加拿大恐龍計劃。
1986年4月,該恐龍考察隊正式簽訂,這是自美國中亞考察團之後60年來東西方最大的一次恐龍發掘計劃。從1987年至1990年的夏季,加拿大和中國出動了超過40位古生物學者和技術人員,動用9輛越野車,在中國准噶爾盆地的單脊龍(Monolophosaurus)、中華盜龍(Sinrapotor)和巨型的中加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sinocanadorum),為了挖出這一巨獸,考察隊足足用去700多公斤炸葯,歷時3個考察年度。
自貢恐龍博物館位於四川省自貢市的東北部,距市中心9公里。自貢恐龍博物館是在世界著名的「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上就地興建的一座大型遺址類博物館,也是我國第一座專門性恐龍博物館。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
博物館佔地面積6.6萬多平方米,館藏化石標本幾乎囊括了距今2.05-1.35億年前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是目前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羅紀恐龍化石最多的地方。被美國《全球地理雜志》評價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大山鋪恐龍化石群遺址位於四川省自貢市東北郊約11公里的大山鋪鎮旁,是一個盛產一億六千萬年前的中侏羅世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化石的遺址,是我國最重要的恐龍化石埋藏地,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生物化石埋藏地之一。該遺址最早於1972年發現,1977 年首次發掘,獲得一具較完整的蜥腳類恐龍骨架,1979 年因基建施工化石被大量暴露。1979~1984 年間先後組織三次大規模的清理和發掘,在約2800平方米范圍內獲得恐龍及其它脊椎動物200多個個體的上萬件化石骨骼標本,從中已研究定名了恐龍魚類、兩棲類、龜鱉類、鱷類、翼龍類、似哺乳爬行類等18個屬21 個種。估計整個化石群集中埋藏范圍約17000平方米,化石骨骼10 萬塊以上, 被譽為"恐龍公墓"。八十年代中期,在該遺址上修建有我國第一座大型的恐龍遺址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
印度發現疑似恐龍
2017年在印度Jaspur, in Uttarakhand發現很像恐龍的動物遺體。個頭很小,只有11英寸。還有新鮮的肉,像是化學方法保存的恐龍的木乃伊。
如果這是恐龍或者的幼體的話,那也說明恐龍不是在6500萬年之前就已經全部滅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