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動物的防禦屏障有哪些

動物的防禦屏障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0-04 05:30:07

① 這些動物的防禦「技能」真讓人大開眼界

當然,上述防禦行為都是動物經過長期自然選擇而逐漸形成的適應性特徵,並不是絕對有效,如具有保護色的動物,雖然可躲過依靠視覺捕獵的天敵,但往往會被嗅覺或聽覺發達的天敵所捕獲。

作者:李晉軍

審稿人:江建敏

圖片來源網路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

② 動物是怎樣抵禦嚴寒或酷暑的方法

動植物抵禦嚴寒或酷暑的種種方法:‍
1、抱成一團代表動物:帝企鵝
我們是暖血動物,所以我們的身體可以產生熱量,當我們抱在一起時,身體周圍的熱量會很自然地增加數倍。問題是,出於心理和社會學心理,人類並不希望抱成一團,畢竟大多數人還是希望保持自己的私密空間,不讓別人侵犯。但是,對一些動物來說,這是必要的做法。
成群的鳥兒聚在一起,它們不僅可以形成一道共同的防禦線,防禦掠食動物的襲擊,還能在寒夜分享溫暖,尤其對體型更小的動物來說。
帝企鵝是最能說明這一點的動物,它們通過緊緊地擠在一起,抵擋寒風和低溫。它們必須在寒冷的地方繁殖後代,已經習慣了低溫。事實上,帝企鵝繁殖就在南極冰層覆蓋的陸地上。企鵝們最好的抗寒方法就是擠在一起,形成穩固的屏障,從中獲取熱量。
當帝企鵝進入內陸繁殖時,那裡的大風雪有時可以使溫度降到零下70攝氏度,這個時候,它們取暖的方法便是擠成一團。它們一圈一圈地走著取暖,直到轉到核心位置,這樣輪留保護,大家都不至於凍死。
2、獨特皮毛代表動物:北極熊
北極的冬天溫度會下降到零下35攝氏度。但北極熊對此並不擔心,事實上,它們還能在寒冷的巨大冰塊上繁育自己的後代。這些生活在地球最北端的熊之所以可以適應這種惡劣環境,是因為它們長著獨特的皮毛。
北極熊身上最外層的毛很長,多油脂,而且是空的,能幫助這種最重達600千克的哺乳動物跳進寒冷的海水裡也不會沉下去。這層毛同樣具有排斥水的功能,它從海里爬出來,只需要將身上的水抖摟幾下,體毛就會變干,這就和狗在游泳後要抖抖身上的水的道理一樣。這樣做還能讓內層的毛不會變濕。這種濃密而柔軟的體毛更像是一件溫暖的羊毛大衣。另外,北極熊外出尋找獵物或睡眠時,喜歡把自己埋在雪裡,這樣可以大大地減少寒風的侵襲。
可是在夏季,冰層退縮,北極熊易受攻擊的弱點便暴露出來。因為它們依賴寒冷,所以全球變暖對北極熊尤其不利。
3、增肥,代表動物:鯨
像鯨、海豹和海豚這些大部分時間或一直都呆在海里的哺乳動物,用特殊的高級脂肪「外衣」保持自己的體溫。
鯨脂是一層包裹整個身體的厚重脂肪「外衣」,重量可以達到體重的一半!這層脂肪含有細細的血管組織,除幫助保持體溫,還為很多需要長途跋涉進行繁殖和覓食的海洋動物提供了重要能量儲備。除此之外,這層脂肪還可以幫助快速游動的動物將身體塑造成流線型,減少在水中游動時所消耗的能量,同時提高速度。動物棲身的海水溫度越冷,其自身的脂肪也就越厚。鯨脂是通過吸食母體乳液獲得的。一隻灰鯨幼仔每天要喝掉30加侖乳液,這些乳液的功能相當於人造黃油。
徘徊於海洋與陸地間的海豹或其它鰭腳亞目動物,有33種擁有厚重的毛皮和脂肪,登陸時如同多了一件「保暖外衣」。
4、逃走,代表動物:遷徙動物
另外一種擺脫寒冷的方式就是「逃走」,很多動物都採取這種做法,當然,絕大多數是像鳥一樣遷徙的動物。
聽到棕柳鶯的叫聲實際上是春天到來的一個訊號。但人們有時候很難注意到它們不知不覺地溜走。燕子的遷徙是非常明顯的:秋天到來的時候,它們會成群結隊地站在電話線上,啟程飛往南方,在那裡尋找更適合它們的天氣。
除鳥類外,其它一些動物也有遷徙的習慣:兩極的灰鯨游向熱帶進行交配;北極馴鹿和非洲角馬等大型蹄類哺乳動物不遠萬里尋找新鮮草地;甚至蝴蝶也不例外:黃黑相間的北美大蝴蝶黑脈金斑蝶每年秋季要進行一次大的旅行,由美國飛往墨西哥。數百萬只蝴蝶組成的飛行隊伍場面極為壯觀。
5、睡覺,代表動物:冬眠動物
對很多生活在寒冷氣候條件下的暖血哺乳動物來說,冬眠是一種很好的冬季生存戰略,例如刺蝟、睡鼠、熊和蝙蝠等。此外,某些冷血動物也採取冬眠的方式,例如兩棲動物蠑螈、爬行動物烏龜和昆蟲類動物蝴蝶等。
冬眠時首先要選擇一個舒適的巢穴,然後再長眠不起。不幸的是,人類並沒有這樣的本事,冬眠的過程要比普通的打瞌睡復雜得多,某些情況下,需要從根本上減緩心跳、呼吸、新陳代謝和其它生理過程的頻率和速度,才能保持能量,否則,仍需補充食物,維持體溫。
雖然冬眠時的體溫只比室外高出幾攝氏度(倉鼠冬眠時的體溫是零攝氏度),但體內的一系列化學反應會防止動物凍死。冬眠中所消耗的能量由身體的脂肪提供,所以秋季到來時,動物會不停地覓食,以打造厚重的脂肪。
蝙蝠和睡鼠等體形稍小的動物的冬眠過程趨向於最深度睡眠狀態:巢穴中的睡鼠在冬眠時心臟幾分鍾才跳一次。但美國黑熊等體形稍大的動物冬眠的程度卻非常輕:雖然它們的體溫會下降,但心跳很難減緩。在相對溫暖的洞穴,黑熊很容易醒過來,某些雌黑熊甚至會在幾個月的冬眠過程中繁衍下一代。

動物避暑的絕招:
海馬的防暑妙法
生長在海洋中的海馬,夏季感到炎熱的時候,它們也有一套防暑的妙法。它們既不潛入深水中,又不到海草多的地方去納涼,而是一動不動伸展四肢,不了解內情的人還認為在曬太陽浴呢。原來,海馬的皮膚腺能分泌出一種紅色的粘液,待粘液乾燥之後,就像一塊遮陽板一樣,用它來保護海馬敏感的皮膚,防止太陽的曝曬。
2、鱷魚張嘴為涼快
海洋中的鱷魚,在炎熱的夏天,為了防止酷暑天氣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就群集暢游到靠近岸邊的水域,長時間呆在那裡避暑。它們非常巧妙地張開自己的大嘴巴,一呼一吸地呼氣,通過這既急促又有節奏的奇妙動作,達到能將它們體內的熱空氣順利地排出體外,求得自然的涼爽快活,度過炎熱難忍的夏天。
3、肺魚巧造安樂窩
生長在海洋中特別是在非洲的淺海水域的肺魚,為了安全度過暑熱天氣,每當夏季來臨之前,先做好避暑的准備工作。它們選擇泥沙底質海區鑽進底層,通過自身分泌粘液,把底層周圍的泥土粘在一起,精心築成小穴巢,作為避暑納涼的安樂窩。待到夏天暑期過去後,才肯出來暢游各自喜愛的水域,過著平時正常的海洋生活。

植物抵禦酷暑:
仙人掌科植物一般生長在沙漠地區,不會遇到嚴寒,它們的葉片退化成沒有氣孔木質化的刺以減少高溫季節的水分蒸發,有些品種的刺很密可以起到遮擋陽光的作用;
植物抵禦嚴寒:
松樹的針葉表面積小,表面還有蠟質覆蓋,可以減少冬夏乾旱季節的水分蒸發。

③ 動物有哪些防禦方式請舉例。(至少說出三種)

烏龜將四肢縮進龜殼,鴕鳥將頭埋入地下,刺蝟將身體蜷縮,黃鼠狼釋放氣體
速採納

④ 動物實驗室中的「屏障系統(SPE)"是什麼

屏障環境設施適用於飼育無特定病源體(Specific Pathogen Free)級實驗動物。動物來源於無菌、悉生動物或SPF動物種群。進入屏障的人、動物和物品必須經過嚴格的微生物控制。空氣經低效、中效、高效過濾器進入屏障系統,結凈度達到10000級,利用空調送風系統形成清潔走廊、動物房、污染走廊、室外的靜壓差梯度,以防止空氣逆向形成的污染。空氣、人、動物、物品的走向採用單向流通路線。工作人員工作時要在淋浴後穿著無菌工作服、口罩、帽子以盡量減少和動物的直接接觸。

⑤ 有獨特防禦和自我保護能力的的動物都有哪些防禦及自我保護功能方式分別是怎樣的如電鰻、變色龍等

1.犰狳 防禦方式:把自己縮成一團像一個有鎧甲的皮球
2.豬鼻蛇 防禦方式:裝死並且釋放臭味
3.北美負鼠 防禦方式:裝死

⑥ 動物怎樣防禦敵害

1、負鼠裝死

負鼠在躲避敵害時還有一個「裝死」的絕招,十分靈驗,可以迷惑許多敵害。它在即將被擒時,會立即躺倒在地,臉色突然變淡,張開嘴巴,伸出舌頭,眼睛緊閉。

將長尾巴一直卷在上下負鼠頜中間,肚皮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中止,身體不停地劇烈抖動,表情十分痛苦的做假死狀,使追捕者一時產生恐懼之感,在反常心理作用下,不再去捕食它。

2、海參排臟

海參能隨著居處環境而變化體色,生活在岩礁附近的海參,為棕色或淡藍色;而居住在在海藻、海草中的海參則為綠色,海參的這種體色變化,可以有效的躲過天敵的傷害。

當遇到天敵偷襲過來時,海參會迅速地把自己體內的五臟六腑吐出來,讓對方吃掉,而自身藉助排臟的反沖力,逃的無影無蹤。當然,沒有內臟的海參不會死掉,大約50天左右,它又會長出一副新內臟。

3、壁虎斷尾

當壁虎遇到敵人攻擊時,它的肌肉劇烈收縮,使尾巴斷落。剛斷落的尾巴由於神經沒有死,不停的動彈,這樣就可以用分身術保護自己逃掉。同時壁虎身體里有一種激素,這種激素能再生尾巴。當壁虎尾巴斷了的時候,它就會分泌出這種激素使尾巴長出來。

4、螞蟻御敵

如在螞蟻等昆蟲組成的幾十萬只的群體中,這種防禦行為取食、御敵有重要意義。還有當群體中某一個體受到敵害攻擊時,它能發現一種特殊的化學信號物質,使同伴得到信號後,引起警覺或逃避。

如1隻螞蟻體內有100~700微克的警告物質,傳遞的半徑是1~10毫米,2鍾內氣味就會擴散到被警告者,同時螞蟻攻擊敵害時分泌的螞蟻酸還能起對敵害的麻痹作用。

5、烏賊吐墨

烏賊是水中的變色能手,其體內聚集著數百萬個紅、黃、藍、黑等色素細胞,可以在一兩秒鍾內做出反應調整體內色素囊的大小來改變自身的顏色,以便適應環境,逃避敵害。烏賊的體內有一個墨囊,裡面有濃黑的墨汁,在遇到敵害時迅速噴出,將周圍的海水染黑,掩護自己逃生。

⑦ 比目魚,海馬黃鼠狼野兔靠什麼防禦

比目魚:常常平卧在海底,在身體上覆蓋上一層砂子,只露出兩隻眼睛以等待獵物、躲避捕食。

海馬:在受敵害侵襲時,往往因咽肌收縮而發出咯咯的響聲,發出「求救」的信號,它的防禦非常被動。

野兔:一遇到危險就立即逃回洞內。

黃鼬:及其家族的其他成員還有一種退敵的武器,那就是位於肛門兩旁的一對黃豆形的臭腺,它們在奔逃的同時,能從臭腺中迸射出一股臭不可忍的分泌物。假如追敵被這種分泌物射中頭部的話,就會引起中毒,輕者感到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嚴重的還會倒地昏迷不醒。

次級防禦

次級防禦只有當捕食動物出現之後才起作用,它可增加和捕食動物相遇後的逃離線會。次級防禦有十種類型,即:回撤、逃遁、威嚇、假死、轉移攻擊部位、反擊、臀斑和尾斑信號、激怒反應、報警信號和迷惑捕食者。

1、回撤

是穴居動物最有效的次級防禦手段,野兔一遇到危險就立即逃回洞內;管居沙蠶遇到危險則立即縮回到自己的管內。在同樣情況下,有殼動物會縮入殼內,有刺動物則會滾成球或將刺直立起來,保護其軟體部位。蝸牛、蝟、犰狳也採取這種方式。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影響其他活動的進行如取食,同時也不知捕食者是否離去 。

2、逃遁

很多動物當捕食者接近時往往靠跑、跳、游泳或飛翔迅速逃離,有時採取直線運動,有時採取不規則運動。例如夜蛾和尺蠖蛾在蝙蝠離它們較遠時採取直線飛行,以便盡快飛出蝙蝠的搜索區,但當蝙蝠離它們較近時,便採取飄逸不定的不定向飛行,使蝙蝠難以捕捉。非洲獵豹快速追捕瞪羚時,瞪羚在全力奔跑一陣以後,會突然停住,馬上改向一側跑去。如果它不拐彎,仍照直跑,那麼它很有可能被獵豹抓住。瞪羚雖然跑得不一定很快,但它在奔跑過程中有急轉彎的特殊本領,因此它常常能從獵豹的爪下逃脫。

3、威嚇

不能迅速逃跑或已被捉住的動物,往往採用威嚇手段進行防禦。蟾蜍在受到攻擊時會因肺部充氣而使整個身體膨脹起來,造成一種身體極大的虛假印象。螳螂遇到危險時會把頭轉向捕食動物,翅和前足外展,把其上的鮮艷色彩暴露出來,同時還靠腹部的摩擦發出像蛇一樣的嘶嘶響聲,這種行為常常可把小鳥嚇跑。

4、假死

很多動物都以假死習性來逃避捕食動物的攻擊。如很多甲蟲、螳螂、蜘蛛和哺乳動物中的負鼠等。這些動物通常只能短時間地保持假死狀態,之後便會突然飛走或逃走。

5、轉移攻擊部位

有些動物是通過誘導捕食動物攻擊自己身體的非要害部位而逃生的。眼蝶和灰蝶的翅上常常生有一個或多個小眼斑,其作用是吸引捕食動物的攻擊,從而使身體的頭部或其他要害部位免受攻擊。很多蜥蜴在受到攻擊時會主動把尾巴脫掉,以後會再生出新的尾巴。

6、反擊

一個動物在受到捕食動物攻擊時的最後逃生機會,就是利用一切可用的武器(如牙、角、爪等)進行反擊。大部分動物在遭捕捉後都會進行反擊。棲居在北極苔原地帶的麝牛,在遇到狼的襲擊時,會把幼牛保護在牛群中間,成年的麝牛成群地圍成圓陣,個個頭朝外,用犄角與狼搏鬥。在這種陣勢下,狼是無能為力的,最後一退了之。

(7)動物的防禦屏障有哪些擴展閱讀

防禦物質

1、防禦物質是動物進行防禦行為時,為了防禦自己免受攻擊、傷害而發散出的物質。特別是指當動物受到別的動物攻擊時,為保衛自己而分泌、發散出的物質。

2、這種物質多為惡臭和刺激性的化合物。椿象類從臭腺發散出有臭味的分泌物(成分是2-己烯醛、2-辛醛、2-癸烯醛等),麈芥蟲科的步行蟲(Pheropsophus jessoensis)從尾部噴出有刺激臭味的物質(主要是醌類)。地膽科(Mel- oidae)、豆斑蟊蟲科(Epicaupidae)的成蟲所分泌的斑蟊蟲素(cantharidin)也可看作防禦物質。此外還有高等動物蟾蜍分泌的白汁、臭鼬的臭腺分泌物等。

⑧ 非特異性免疫的生理屏障的組成

皮膚粘膜屏障 血腦屏障 胎盤屏障

⑨ 動物的防禦方法有那些

蟄刺 蜜蜂(蜜蜂會死掉)
變色 變色龍
噴射毒液 毒蛇都會
盔甲 穿山甲、鱷魚、蜥蜴
裝死 狐狸
逃跑 都會逃跑,逃不掉才用其他方法
尖刺 蠍子
擬態 枯葉蝶,竹節螳螂

閱讀全文

與動物的防禦屏障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2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1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8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3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