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非洲旅遊,有哪些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
在非洲旅行,安全方面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不要單獨行動非洲的治安相對並沒有那麼好,由於當地的窮人比較多,很多非洲人都還在過著吃不飽的日子,因此就經常會出現一些乞討和搶奪的事情。如果一個人在非洲行動的話,特別是外國人,就會被當地人盯上,搶走吃的和錢財也就算了,就怕重要的證件被搶走,那麼很可能就沒有辦法回國了。
四、不要獨自去野外非洲的野生動物是很有名的,但是不能一個人去野外,畢竟沒有人能夠預料在野外會遇到什麼危險。就算有當地人的陪同也是不可以的,在野生動物園也是一樣,一定要遵守當地的規則,切忌肚子行動,萬一遇到野生動物的攻擊,很可能也是致命的,畢竟野生動物充滿了野性,對人類並沒有那麼友好,特別是野生動物如果感覺到自己的領土被侵佔的話,很可能會主動的發起攻擊。
② 想去肯亞看動物大遷徙,什麼季節去最合適呢
去肯亞看動物大遷徙,最好是每年的7月到9月去,因為這個時候是馬賽馬拉的動物大遷徙時段。如果想看天國之渡的就8月份去最好,看到的幾率更大些。馬賽馬拉的草原真的是遍地是牛羊,密密麻麻,極為壯觀。個人覺得其實不是特別適合背包自助游,要麼出發前直接報團,要麼到了當地報團,多比較具體的行程,多了解一下服務提供方的口碑。
住宿方面:取決於你們選擇的safari的level,一般有Comfort,Premium, Luxury 這幾個level。不同的level,在配套設施,住宿環境,餐飲質量,接待服務會有明顯的區別,高峰期的價格差距在每檔500美金左右。建議團隊選擇luxury,最高的價位是3200美金。價格會因為季節和旅行社的不同有些許差別。
③ 去非洲要注意什麼
1、非洲天氣炎熱,注意中暑,戴上短袖、長袖、外套就行了。帶上風油精、花露水、蚊帳、蚊香、消炎葯、防蚊蟲叮咬的葯品,非洲大部分國家政局還是比較安全的。
2、關鍵是你的公司是否妥當,常用葯品還是要多帶點,比如感冒葯,消炎葯,瘧疾葯,這樣就可以面對很多的疾病了。
3、在戶外活動時,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蚊蟲驅避劑
4、避免赴高危區域,慎入森林、牧場、草地、灌木叢等吸血昆蟲孳生地,如必須進入這些環境,應穿長衣長褲長襪,盡量不穿黑色或藍色等吸引蚊蟲的深色衣服
5、避免在簡陋居所睡覺,夜晚睡眠要使用蚊帳或在室內噴灑殺蟲劑
6、赴非人員要做到「幾不」:不輕易到河塘中游泳、戲水,避免接觸不熟悉的水體;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食用可能受蚊蠅污染的食物、飲料,不食用半生不熟的食物
7、赴非人員一旦在非期間或回國後身體出現不適,應立即就醫,並主動向醫生講明自己曾到過非洲什麼地方以及被什麼蚊蟲叮咬過,以便醫生診斷
(3)去非洲看動物怎麼防潮擴展閱讀
氣候
非洲有「熱帶大陸」之稱,其氣候特點是高溫、少雨、乾燥,氣候帶分布呈南北對稱狀。赤道橫貫中央,氣候一般從赤道隨緯度增加而降低。全洲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地帶約佔全洲面積95%,其中一半以上的地區終年炎熱,有將近一半的地區有著炎熱的暖季和溫暖的涼季。
衣索比亞東北部的達洛爾年平均氣溫為34.5℃,是世界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之一。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以南的阿齊濟耶,1922年9月13日氣溫高達57.8℃,為非洲極端最高氣溫。乞力馬扎羅山位赤道附近,因海拔高,山頂終年積雪。
非洲降水量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減少,降水分布極不平衡,有的地區終年幾乎無雨,有的地方年降水多達10000毫米以上。全洲1/3的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南部、幾內亞灣沿岸及山地的向風坡降水較多
目前非洲面臨的三大問題:人口,糧食和環境三大問題。
解決辦法:
①保護自然環境;
②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
③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
④加強民族團結。
④ 非洲草原下雨時動物怎麼辦我記得從電視上看動物世界時(獅子捕羚羊)
淋雨,草原沒有遮蔽物,等暴雨過去,動物就會動起來抖掉身上的雨水。野生動物身體都非常健康強壯,這點抵抗力都沒有,會引發物種滅亡。
⑤ 非洲大草原上的旅遊觀光車怎麼都是開放式的啊,不怕被野獸吃掉
非洲的游獵車都是開頂的,可以打開,也可以關閉的。游獵車是很安全的,只要不驚擾到動物,保持一定的距離安靜的觀看動物,是不會有危險的。如果你到了那個地方,自己都想伸出頭去看動物了。
我今年去了坦尚尼亞看動物,人和動物和諧相處,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危險。
⑥ 夏天動物如何避暑
狗狗是伸出舌頭,貓是選擇趴在地上或是樹下,松鼠翹起尾巴遮陽 ,兔子耳朵散熱降溫 ,蜜蜂雙翼扇風 ,犀牛在泥里打滾 ,大象鼻子散熱,將流向腦部的血液降溫
雞張口、伸翅以助散熱,河馬就在水裡
附加:梅雨欲去還留,連日「水火」交加,一踏出屋門,炙熱潮濕的氣浪瞬間將人裹得嚴嚴實實,此時空調機的涼風成了人們的最愛。而那些野外的動物是怎麼過夏的呢?讓我們去上海野生動物園看看。
雖是暑假期間,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是旅遊淡季,原因只有一個———熱。進入園區,正對著大門的火烈鳥來自炎熱的非洲,似乎對這點溫度並不在意,仍然優雅地漫步捕食,細心孵化哺育它們的小寶寶。相比之下,旁邊的廣場鴿就失去了往日盤旋飛舞的英姿,一隻只在草坪上耷拉著腦袋,看起來有點發蔫。平日走在路上就可遇見的孔雀等各種小動物都不見了蹤影,略顯空盪的路面在烈日下泛著白光。
在猛獸區,驕陽下的虎、熊、獅區頗顯得有些神秘幽靜,這些兇猛的動物不知道躲在哪片草叢哪處樹陰下,只有當車走近時,你才能看到它們若隱若現的「真容虎軀」。獅子王則帶著「妻妾兒女」一家躲在樹叢中納涼,一家人半閉眼睛橫躺豎卧,有點無精打采。
在虎區,遊人准備用一隻活雞來「獻祭」,面對這平日最可口的美食,兩只老虎居然不動聲色,只當游覽車駛近,一隻老虎才不太情願地離開遮陽的木棚,踱著虎步,慢悠悠地將無力掙扎的活雞「拿下」。
黑熊和棕熊,別看形體笨拙,但它們戲起水來矯健異常,還時常打「水仗」取樂。個頭矮小的馬來熊平時躲在樹叢中,但一看到游覽車過來,便趕緊迎上去,討要飲料。丟給一瓶可樂,它便席地而坐,兩只前掌捧著瓶子,熟練地咬開瓶蓋,仰頭「咕咚咕咚」喝個精光。
剛來野生動物園落戶不久的白獅、白虎、黑猩猩和山魈,避開火辣辣的太陽,專找避暑處休息,中午時分還美美地睡上個午覺。不過前來拜訪的遊人可就要費點勁了,一位小朋友在白虎館前看了半天後,自言自語:「這里的草沒什麼特別啊!」原來白虎躲在角落的草叢中睡覺,小朋友看不到,還以為這里展出的就是眼前的青草。
大熱天,獸醫們也忙得不亦樂乎,每天要到各個動物家裡「出診」,如有重病號,還要收進獸醫院吊鹽水住院治療。為提供充足的降溫冰塊,動物廚房冷庫里的製冰機開足馬力晝夜生產,每天三噸的冰塊仍然供不應求,還需要從製冰廠購進二三噸,才能滿足一天的需求。
飼養員為各類動物准備了「冷飲」———200斤冰凍西瓜、200斤蘋果、80斤香蕉以及番茄、黃瓜等。對於這些又冷又硬的東西,它們都你奪我搶,愛不釋手。但一下子又啃不動,只能捧在「手」里。但因太冷又不能總是捧著,時撿時扔,待其慢慢融化後,再一口一口慢慢享用,實實在在地過了把冷「癮」。
沖涼法
無論怎麼避暑,沖涼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辦法。
鯨魚的動力相當於60馬力,若以每小時36千米的速度游動,每5分鍾體溫就升高1度。這樣,約游3小時體溫就會比先前高出近40倍。當鯨魚覺得熱時,它能通過脂肪層使動脈血管擴張。它還用冷水沖洗口腔和鼻腔,然後把熱水噴出,形成美麗的噴泉以利於降溫。
在盛夏的中午,大象最喜歡在水中打滾兒,用鼻子向上噴水進行「淋浴」,以降低體溫。同時,大象還會用力扇動大耳朵,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
海象就像是海中的大象,有著龐大的身軀和厚而多皺的皮膚。成年海象的體重會達到上千公斤,它們是天生的潛水能手,可以深潛幾百米,但一旦游上海灘,就完全失去戰斗的能力。每爬行一步,它都要停下來喘幾口粗氣。所以它的避暑辦法也比較簡單,不是用水沖涼,而是用沙子。就是直接趴在沙灘上,不斷將濕沙撥在身上,用來吸熱降溫。
水牛水牛,自然就是泡在水裡的牛。水牛因為皮厚,汗腺又少,不易散熱,故而非常喜歡水。到了夏季,它更是要將身體浸在水裡以幫助散熱,或在泥漿中打滾兒後,再去水裡沖洗干凈。
夏眠法
你肯定知道冬眠是怎麼回事,但你知道還有夏眠一說嗎?
全世界的海參有記載的就有一千一百多種,它們有著不同的形態和個性,但是它們的避暑方法卻大同小異。水溫太高會造成海參體內的蛋白質變性,引起死亡,這時候海參就會蜷縮著身子躺在淺海中,不吃不動,全靠消耗體內積存的脂肪維持生命活動,直到秋涼才醒過來。
有一種生活在非洲淺海水域的肺魚,為了安全度過暑熱天氣,每當夏季來臨之前,先做好避暑的准備工作。它們選擇泥沙底質海區鑽進底層,通過自身分泌黏液,把底層周圍的泥土粘在一起,精心築成小穴巢,作為避暑求涼的安樂窩。待到夏天暑期過去後,才肯出來暢游各自喜愛的水域,過著平時正常的海洋生活。
非洲大沙漠里的蝸牛,每當盛夏來臨時,它便縮進硬殼內,鑽到沙礫中的洞里,藏起來睡大覺。待到天氣轉涼時,才從沙礫中爬出來活動。而在南非,更有一種會上樹的奇特的樹魚,到了夏天,它就會爬到樹上的陰涼處,睡上兩個多月,以度過酷夏。
真是殊途同歸,只為一覺到秋涼呀。
自救法
有些動物沒條件成天泡在水裡,也不願意夏眠,怎麼辦呢?它們自有一套獨特的避暑方法喲。
生活在沙漠里的駱駝,為了抵抗外界的高溫和乾熱,就升高自己的體溫,進而超過外界的氣溫。這樣做,既不會出汗,又可減少體內的水分蒸發。到了夜間,它的體溫又會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而降下來。而當夏日體溫過高時,蝴蝶就會轉動翅膀,用毛茸茸的鱗片反射陽光以降溫。
澳大利亞的袋鼠,為減少陽光的照射面積,便採取弓著身子的辦法,當氣溫達35℃—40℃時,它就會不斷地用舌頭舔自己的前爪,從而使體溫很快降下來。與袋鼠的方法類似,蝙蝠覓食飽餐歸來後,一返回棲息地就來個「倒掛金鍾」,這時它的體溫便可降到15℃左右。
生長在海洋中的海馬,在感到炎熱時,既不潛入深水中,又不到海草多的地方去納涼,而是一動不動伸展四肢,不了解內情的人還以為它在曬太陽浴呢。原來,海馬的皮膚腺能分泌出一種紅色的黏液,待黏液乾燥之後,就像一塊遮陽板一樣,海馬用它來保護敏感的皮膚,防止太陽的暴曬。
鱷魚為了防止酷暑天氣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就會群集暢游到靠近岸邊的水域,長時間待在那裡避暑。它們非常巧妙地張開自己的大嘴巴,一呼一吸地呼氣,通過這既急促又有節奏的奇妙動作,能將它們體內的熱空氣順利地排出體外,求得自然的涼爽快活,度過炎熱難忍的夏天。
真是應了那句話: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動物們各式各樣的避暑方法,是不是比我們成天躲在房間里吹空調要有趣得多呢?
⑦ 各種動物都是怎麼避暑的
梅雨欲去還留,連日「水火」交加,一踏出屋門,炙熱潮濕的氣浪瞬間將人裹得嚴嚴實實,此時空調機的涼風成了人們的最愛。而那些野外的動物是怎麼過夏的呢?讓我們去上海野生動物園看看。
雖是暑假期間,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是旅遊淡季,原因只有一個———熱。進入園區,正對著大門的火烈鳥來自炎熱的非洲,似乎對這點溫度並不在意,仍然優雅地漫步捕食,細心孵化哺育它們的小寶寶。相比之下,旁邊的廣場鴿就失去了往日盤旋飛舞的英姿,一隻只在草坪上耷拉著腦袋,看起來有點發蔫。平日走在路上就可遇見的孔雀等各種小動物都不見了蹤影,略顯空盪的路面在烈日下泛著白光。
在猛獸區,驕陽下的虎、熊、獅區頗顯得有些神秘幽靜,這些兇猛的動物不知道躲在哪片草叢哪處樹陰下,只有當車走近時,你才能看到它們若隱若現的「真容虎軀」。獅子王則帶著「妻妾兒女」一家躲在樹叢中納涼,一家人半閉眼睛橫躺豎卧,有點無精打采。
在虎區,遊人准備用一隻活雞來「獻祭」,面對這平日最可口的美食,兩只老虎居然不動聲色,只當游覽車駛近,一隻老虎才不太情願地離開遮陽的木棚,踱著虎步,慢悠悠地將無力掙扎的活雞「拿下」。
黑熊和棕熊,別看形體笨拙,但它們戲起水來矯健異常,還時常打「水仗」取樂。個頭矮小的馬來熊平時躲在樹叢中,但一看到游覽車過來,便趕緊迎上去,討要飲料。丟給一瓶可樂,它便席地而坐,兩只前掌捧著瓶子,熟練地咬開瓶蓋,仰頭「咕咚咕咚」喝個精光。
剛來野生動物園落戶不久的白獅、白虎、黑猩猩和山魈,避開火辣辣的太陽,專找避暑處休息,中午時分還美美地睡上個午覺。不過前來拜訪的遊人可就要費點勁了,一位小朋友在白虎館前看了半天後,自言自語:「這里的草沒什麼特別啊!」原來白虎躲在角落的草叢中睡覺,小朋友看不到,還以為這里展出的就是眼前的青草。
大熱天,獸醫們也忙得不亦樂乎,每天要到各個動物家裡「出診」,如有重病號,還要收進獸醫院吊鹽水住院治療。為提供充足的降溫冰塊,動物廚房冷庫里的製冰機開足馬力晝夜生產,每天三噸的冰塊仍然供不應求,還需要從製冰廠購進二三噸,才能滿足一天的需求。
飼養員為各類動物准備了「冷飲」———200斤冰凍西瓜、200斤蘋果、80斤香蕉以及番茄、黃瓜等。對於這些又冷又硬的東西,它們都你奪我搶,愛不釋手。但一下子又啃不動,只能捧在「手」里。但因太冷又不能總是捧著,時撿時扔,待其慢慢融化後,再一口一口慢慢享用,實實在在地過了把冷「癮」。
沖涼法
無論怎麼避暑,沖涼是最簡單也最實用的辦法。
鯨魚的動力相當於60馬力,若以每小時36千米的速度游動,每5分鍾體溫就升高1度。這樣,約游3小時體溫就會比先前高出近40倍。當鯨魚覺得熱時,它能通過脂肪層使動脈血管擴張。它還用冷水沖洗口腔和鼻腔,然後把熱水噴出,形成美麗的噴泉以利於降溫。
在盛夏的中午,大象最喜歡在水中打滾兒,用鼻子向上噴水進行「淋浴」,以降低體溫。同時,大象還會用力扇動大耳朵,將熱量散發到空氣中。
海象就像是海中的大象,有著龐大的身軀和厚而多皺的皮膚。成年海象的體重會達到上千公斤,它們是天生的潛水能手,可以深潛幾百米,但一旦游上海灘,就完全失去戰斗的能力。每爬行一步,它都要停下來喘幾口粗氣。所以它的避暑辦法也比較簡單,不是用水沖涼,而是用沙子。就是直接趴在沙灘上,不斷將濕沙撥在身上,用來吸熱降溫。
水牛水牛,自然就是泡在水裡的牛。水牛因為皮厚,汗腺又少,不易散熱,故而非常喜歡水。到了夏季,它更是要將身體浸在水裡以幫助散熱,或在泥漿中打滾兒後,再去水裡沖洗干凈。
夏眠法
你肯定知道冬眠是怎麼回事,但你知道還有夏眠一說嗎?
全世界的海參有記載的就有一千一百多種,它們有著不同的形態和個性,但是它們的避暑方法卻大同小異。水溫太高會造成海參體內的蛋白質變性,引起死亡,這時候海參就會蜷縮著身子躺在淺海中,不吃不動,全靠消耗體內積存的脂肪維持生命活動,直到秋涼才醒過來。
有一種生活在非洲淺海水域的肺魚,為了安全度過暑熱天氣,每當夏季來臨之前,先做好避暑的准備工作。它們選擇泥沙底質海區鑽進底層,通過自身分泌黏液,把底層周圍的泥土粘在一起,精心築成小穴巢,作為避暑求涼的安樂窩。待到夏天暑期過去後,才肯出來暢游各自喜愛的水域,過著平時正常的海洋生活。
非洲大沙漠里的蝸牛,每當盛夏來臨時,它便縮進硬殼內,鑽到沙礫中的洞里,藏起來睡大覺。待到天氣轉涼時,才從沙礫中爬出來活動。而在南非,更有一種會上樹的奇特的樹魚,到了夏天,它就會爬到樹上的陰涼處,睡上兩個多月,以度過酷夏。
真是殊途同歸,只為一覺到秋涼呀。
自救法
有些動物沒條件成天泡在水裡,也不願意夏眠,怎麼辦呢?它們自有一套獨特的避暑方法喲。
生活在沙漠里的駱駝,為了抵抗外界的高溫和乾熱,就升高自己的體溫,進而超過外界的氣溫。這樣做,既不會出汗,又可減少體內的水分蒸發。到了夜間,它的體溫又會隨著外界氣溫的變化而降下來。而當夏日體溫過高時,蝴蝶就會轉動翅膀,用毛茸茸的鱗片反射陽光以降溫。
澳大利亞的袋鼠,為減少陽光的照射面積,便採取弓著身子的辦法,當氣溫達35℃—40℃時,它就會不斷地用舌頭舔自己的前爪,從而使體溫很快降下來。與袋鼠的方法類似,蝙蝠覓食飽餐歸來後,一返回棲息地就來個「倒掛金鍾」,這時它的體溫便可降到15℃左右。
生長在海洋中的海馬,在感到炎熱時,既不潛入深水中,又不到海草多的地方去納涼,而是一動不動伸展四肢,不了解內情的人還以為它在曬太陽浴呢。原來,海馬的皮膚腺能分泌出一種紅色的黏液,待黏液乾燥之後,就像一塊遮陽板一樣,海馬用它來保護敏感的皮膚,防止太陽的暴曬。
鱷魚為了防止酷暑天氣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就會群集暢游到靠近岸邊的水域,長時間待在那裡避暑。它們非常巧妙地張開自己的大嘴巴,一呼一吸地呼氣,通過這既急促又有節奏的奇妙動作,能將它們體內的熱空氣順利地排出體外,求得自然的涼爽快活,度過炎熱難忍的夏天。
真是應了那句話: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動物們各式各樣的避暑方法,是不是比我們成天躲在房間里吹空調要有趣得多呢?
http://photo.sohu.com/20040907/Img221927398.jpg
http://photo.sohu.com/20040907/Img22192739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