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關與唐詩宋詞中的動物
【題目】:代鶴答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鷹爪攫雞雞肋折,鶻拳蹴雁雁頭垂。何如斂翅水邊立,飛上雲松棲穩枝?
題目】:酬贈李煉師見招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幾年司諫直承明,今日求真禮上清。曾犯龍鱗容不死,欲騎鶴背覓長生。劉綱有婦仙同得,伯道無兒累更輕。若許移家相近住,便驅雞犬上層城。
【題目】:孟夏思渭村舊居寄舍弟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嘖嘖雀引雛,梢梢筍成竹。時物感人情,憶我故鄉曲。故園渭水上,十載事樵牧。手種榆柳成,陰陰覆牆屋。兔隱豆苗肥,鳥鳴桑椹熟。前年當此時,與爾同游矚。詩書課弟侄,農圃資童僕。日暮麥登場,天時蠶坼蔟。弄泉南澗坐,待月東亭宿。興發飲數杯,悶來棋一局。一朝忽分散,萬里仍羈束。井鮒思返泉,籠鶯悔出谷。九江地卑濕,四月天炎燠。苦雨初入梅,瘴雲稍含毒。泥秧水畦稻,灰種(上餘下田)田栗。已訝殊歲時,仍嗟異風俗。閑登郡樓望,日落江山綠。歸雁拂鄉心,平湖斷人目。殊方我漂泊,舊里君幽獨。何時同一瓢,飲水心亦足。
【題目】: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十韻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長慶清風在,夔龍燮理余。太和膏雨降,周邵保厘初。嵩少當宮署,伊瀍入禁渠。曉關開玉兔,夕鑰納銀魚。舊眷憐移疾,新吟念索居。離聲雙白鸝,行色一籃輿。罷免無余俸,休閑有敝廬。慵於嵇叔夜,渴似馬相如。酒每蒙酤我,詩嘗許起予。洛中歸計定,一半為尚書。
【題目】:放鷹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十月鷹出籠,草枯雉兔肥。下韝隨指顧,百擲無一遺。鷹翅疾如風,鷹爪利如錐。本為鳥所設,今為人所資。孰能使之然,有術甚易知。取其向背性,制在飢飽時。不可使長飽,不可使長飢。飢則力不足,飽則背人飛。乘飢縱搏擊,未飽須縶維。所以爪翅功,而人坐收之。聖明馭英雄,其術亦如斯。鄙語不可棄,吾聞諸獵師。
【題目】:獨坐二首
【年代】:唐 【作者】:杜甫
【內容】:億容在線詞典提供 www.Erong.com
竟日雨冥冥,雙崖洗更青。水花寒落岸,山鳥暮過庭。暖老須燕玉,充飢憶楚萍。胡笳在樓上,哀怨不堪聽。白狗斜臨北,黃牛更在東。峽雲常照夜,江月會兼風。曬葯安垂老,應門試小童。亦知行不逮,苦恨耳多聾。
⑵ 若水雖成進士,而家甚貧,敝廬三楹,與風雨鳥鼠共之 什麼意思
若水應該是人名,意思是若水雖然考中了進士,但是家裡卻很貧窮,只有三間破舊的房子,房子不能遮風避雨,和老鼠小鳥睡在一起。
⑶ 在古時候我們很少將新年稱之為什麼
古時候古人究竟怎麼過年
最佳答案
以下由惶感代為整理。
春節,是農歷的歲首,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古代過「年」不是在臘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蠟日」,即後來的「臘八」。南北朝以後,把「蠟祭」移至歲末。到了民國時,改用陽歷,才把陰歷年叫「春節」,因為春節一般都在「立春」前後。
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別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 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天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福」字還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
除夕是農歷年臘月的最末一日,春節的前夜。舊時,又稱「除日」、「除夜」、「歲除」、「歲暮」、「歲盡」、「暮歲」,民間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在我國民間普遍重視次日,被成為「年關」。舊日,工商業者視端午、中秋、除夕為一年中之三大節關,每個節關都要結算帳目,而以除夕為最重要,要理清一年的來往帳,核實盈虧,規劃來年。中國傳統風俗,除夕與春節,時相接,俗相類,實為一個傳統佳節。
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 掃除污穢。三十日要貼門神、對聯、掛旗、吃餃子、放鞭炮,除夕「守歲」等儀式。正月初一晚輩向長輩拜年,然後至親友家賀年。新女婿要到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選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滿60虛歲開始,每十年在春節期間設宴慶。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門拜年,節中還有給兒童壓歲錢、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
年是什麼?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獲的象徵,所謂「五穀熟曰年」。
年是什麼?年是一隻怪獸,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來。它一上岸,所到之處便是洪水泛濫。後來人們在家門口貼起紅紙,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雷鳴般的聲音。把「年」嚇回逃回了海里。於是就有了除夕貼對聯,掛彩燈,穿新衣,還要剁餃餡包餃子,晚上還要攏旺火、燒柴禾,--這就是年了。
那麼古代人是怎樣過年的呢?我們先來聽聽這首「年節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寫聯對,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頭兒,
初三初四耍球兒,
初五初六跳猴兒,
…………
「過個大年,忙亂半年」,古人從臘月開始忙「年事」,一直到過了元霄,這年才是過完了。那麼我們追溯古人的「年步」,先來祭灶——
灶王爺可是年節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臉的一尊,祭灶的風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對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達。在傳說中,黃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後世流行的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長得象個美女。他有一個叫「卿忌」的夫人,有六個都叫「察洽」的女兒,還有好幾位兵將。他除職掌灶火之外,還要考察人間的所作所為,上告天帝。人們還用酒糟、飴糖、粘糕等「賄賂」灶神,同時還喃喃禱祝,求他上天講好話。這個風俗一直傳到了今天,不過時間是在臘月二十四,祭食也簡化成了「灶糖灶餅」,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話,一定還會聽到奶奶、媽媽在叮囑灶王:上
天說好話,不好的可別說……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術的一種工具,作用是驅辟妖魔鬼怪。最初的爆竹並不是象現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燒竹子,發出噼叭之聲,驚嚇鬼怪。屠蘇即屠蘇酒,意為屠絕鬼氣,蘇醒人魂。據說於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後便將春節喝的酒統稱「屠蘇酒」。
桃符又稱「桃版」,是春聯的前身。古人認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從漢代起即有用桃作厭勝之具的風習,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桃符轉化成春聯據說緣於五代後蜀之主孟昶。紙制的春聯則是明、清才興盛起來。今天的春聯意在於渲染年節氣氛,祝吉求祥,已經失去了舊時春聯的驅闢作用,而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寫了聯對,接下來該准備過年的食物了,年節飲食很多,諸如年糕、年夜飯、更歲餃子等。另外還有巫術味很濃的飲食,如桃湯、柏酒、椒酒、五辛盤。桃湯是用桃煮的湯,柏酒是一種用柏樹葉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飲用,意為避邪祈福。五辛盤即以蔥、姜等五種辛辣食品置盤中,又稱春盤。俗謂可以辟惡、除瘟、通五臟,也有賀新的意思。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除夕是團圓之夜,中國人難解一個團圓心結,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趕回家中吃年夜飯、守歲。除夕夜的家是一個格外溫馨甜蜜的空間,在歷史上甚至連監中的犯人也釋放回家團聚。全家人團坐桌前,開始了「團年」、「守歲」的進程。先是一餐「團年飯」飯後闔家團坐守歲。
此時小輩兒人向父祖家長行禮辭歲,老人們則要分壓歲錢。壓歲錢也叫「押歲錢」「代歲錢」、「歲歲錢」,原是用來厭勝驅邪、幫助小孩子過年的,後世則多藉此表示親情愛意。 團年飯後還要「消夜」,一家人吃著點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細雨,靜待天明,這便是守歲。另外除夕夜還有鏡聽、照田蠶、賣痴呆、打灰堆等習俗,以此來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願新的一年小孩聰慧,萬事如願。
「鄉村裡過年,從臘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個半月的鑼鼓聲,這聲音單調,卻打動到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坎上。就在這時際,……發現迎春花開了。」
是的,迎春花開了,新的一年來到了!
古人將新正的前八天分別以六種動物和人、谷相稱。正月一日為雞日,即吉日。古人有用雞辟邪之舉,方法是殺雞著門或貼畫雞於門。從元旦開始,人們開始忙著拜年賀節。拜年在漢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這天進宮朝拜,君臣同樂。到了明清兩代,官場拜年則發展成虛文的禮節,往往是「望門投刺」,不管認不認識。
有詩為證: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歡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復了平常的生活。初五也叫「破五」,這天的習俗活動是「送窮」,而對商家來說,初五這天商家開業。正月的活動一直到了十五,才漸漸平靜……
⑷ 求「敝廬」的解釋
基本解釋
破舊的房子。亦作謙辭。《禮記·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
晉
陶潛
《移居》詩之一:「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廬,西為小圃,有池焉。」
⑸ 敝是什麼意思
敝[bì] 的意思如下:
1、用作形容詞,意思是:破的、舊的。
2、用作形容詞,意思是:疲倦。同「疲」。
3、用作形容詞,意思是:自謙之詞。用於對別人指稱和自己相關的事物。
4、用作動詞,意思是:失敗。
5、用作動詞,意思是:毀壞。
相關組詞
敝國、凋敝、敝屣、疲敝、敝人、敝規、敝政、敝甲、鈍敝、敝陋、極敝、敝廬、罷敝、窮敝。
字形演變
文言版《說文解字》:敝,帗也。一曰敗衣。從攴,從㡀,㡀亦聲。
白話版《說文解字》:敝,幅巾。另一種說法認為,「敝」是破敗舊衣的意思。字形採用「攴、㡀」會義。㡀,也作聲旁。
詞語解釋
1、敝陋 [ bì lòu ]
釋義:破舊簡陋;破爛。
2、敝甲 [ bì jiǎ ]
釋義:破舊的戰甲。亦以謙稱自己的軍隊。
3、敝人 [ bì rén ]
釋義:對人謙稱自己。
4、疲敝 [ pí bì ]
釋義:也作疲弊。困憊;人力、物力受到消耗,不充足。
5、敝廬 [ bì lú ]
釋義:破舊的房子。亦作謙辭。
⑹ 關於金蟾的詩句
1、金蟾嚙鎖燒香入
唐
李商隱
《無題二首》
2、金蟾呀呀蘭燭香
唐
李賀
《榮華樂( 一作東洛梁家謠)》
3、金蟾嚙鎖燒香入
唐
李商隱
《無題四首》
4、刃淬初蟾鞘金錯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
5、金卮已弄寒蟾影
宋
黃裳
《蝶戀花·滿到十分人望盡》
6、金餅掛蟾魄
宋
趙善括
《水調歌頭·雨霽彩虹卧》
7、金烏飛入蟾窟
宋
葛長庚
《酹江月/念奴嬌》
8、香壓金蟾小
宋
劉之才
《玲瓏四犯·幾疊雲山》
9、金蟾著未出
唐
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書懷》
10、背冷金蟾滑
唐
羅隱
《秋夕對月》
《八月十七日夜書懷》 唐 令狐楚 三五既不留,二八又還過。
金蟾著未出,玉樹悲稍破。 誰向西園游,空歸北堂卧。
佳期信難得,永夕無可奈。 撫枕獨高歌,煩君為予和。
《黑河秋雨引賦趙王孫家琵琶蓋其名也》 明 高啟 胡天夜裂天垂泣,雲壓鷹低翻翅濕。 髯王醉影抱寒驚,氈殿嘈嘈箭鳴急。
紅冰淚落衰燈下,倒卷河流入弦瀉。 瘦駝卧磧歇鈴車,撲朔陰沙鬼行野。
漢魂私語鬢風凄,都護營荒咽凍鼙。 蘭山木葉連愁起,散入塞門三萬里。
夢斷金蟾隔煙小,青冢埋聲秋不曉。《閨情四首·沐發》 宋 張玉娘 膩滑青螺寶髻黏,金盤香水吸寒蟾。
指尖巧弄琅玕影,楚發輕披雲母簾。 掠霧暗疑星點點,拂波深見玉織織。
起來亂綰慷雙鳳,熏向沉檀強自添。《秋夕對》 唐 羅隱 夜月色可掬,倚樓聊解顏。
未能分寇盜,徒欲滿關山。 背冷金蟾滑,毛寒玉兔頑。
姮娥謾偷葯,長寡老中閑。《玲瓏四犯·幾疊雲山》 宋:劉之才 幾壘雲山,隔不斷闌干,天外凝眺。
秋與愁並,梧逕雨痕先表。 嬌夢半握芙蓉,奈曲曲、翠屏深窈。
問愁根,當年誰種,漠漠淡煙衰草。 鴛鴦懶拂蘋花影,記眉嫵、縈情多少。
轆轤玉虎牽絲轉,聽盡秋紅曉。 算誰念、卧雲衣冷,香壓金蟾小。
寫新詞、先寄江鴻歸去,且教知道。
1.念奴嬌(別妓)
宋代:王之望
柳花飛絮,又還是、清明寂寞時節。洞府人間嗟素手,今日匆匆分拆。巧笑難成,含情誰解,顧影無顏色。風流滿面,卻成春恨凄惻。雲鬢從嚲金蟬,紛紛紅淚,千點胭脂濕。聚調輕盈離調慘,聲入低空愁碧。祖帳將收,驪駒欲駕,去也勞相憶。傷心南浦,斷腸芳草如積。
2.霜花腴·重陽前一日泛石湖
宋代:吳文英
翠微路窄,醉晚風、憑誰為整欹冠。霜飽花腴,燭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難。病懷強寬。恨雁聲、偏落歌前。記年時、舊宿凄涼,暮煙秋雨野橋寒。
妝靨鬢英爭艷,度清商一曲,暗墜金蟬。芳節多陰,蘭情稀會,晴暉稱拂吟箋。更移畫船。引佩環、邀下嬋娟。算明朝、未了重陽,紫萸應耐看。
3.醉蓬來(同前)
宋代:趙磻老
記青蛇感異,後日扶顛,太平人瑞。壯歲彈冠,有經邦高志。晚上文墀,載嚴霜簡,便雲能交際。紫極旋樞,金蟬映袞,乾坤開霽。
底事當時,飲江胡馬,一望雲旗,倒戈投贄。此片丹心,幾風聲鶴唳。煙息塵收,水明山麗,只五湖相記。今夜華燈,火城信息,千年榮貴。
4.玉樓春(京市舞女)
宋代:吳文英
茸茸狸帽帽遮梅額。金蟬羅翦胡衫窄。乘肩爭看小腰身,倦態強隨閑鼓笛。問稱家住城東陌。欲買千金應不惜。歸來困頓殢春眠,猶夢婆娑斜趁拍。
5.瑞鶴仙
宋代:姚勉
燕歸簾半卷。正漏約瓊斗,笙調玉琯。蛾眉畫來淺。甚春衫懶試,夜燈慵翦。香溫夢暖。訴芳心、芭蕉未展。渺雙波、望極江空,二十四橋憑偏。
蔥茜。銀屏彩鳳,霧帳金蟬,舊家坊院。煙花弄晚。芳草恨,斷魂遠。對東風無語,綠陰深處,時見飛紅數片,算多情、尚有黃鸝,向人睍膻。
描寫金蟾的句子有以下10首:
1、金蟾嚙鎖燒香入 ——唐 李商隱《無題二首》
2、金蟾呀呀蘭燭香 ——唐 李賀 《榮華樂( 一作東洛梁家謠)》
3、金蟾嚙鎖燒香入 ——唐 李商隱 《無題四首》
4、刃淬初蟾鞘金錯 ——唐 盧綸 《割飛二刀子歌》
5、金卮已弄寒蟾影 ——宋 黃裳 《蝶戀花·滿到十分人望盡》
6、金餅掛蟾魄 ——宋 趙善括 《水調歌頭·雨霽彩虹卧》
7、金烏飛入蟾窟 ——宋 葛長庚 《酹江月/念奴嬌》
8、香壓金蟾小 ——宋 劉之才 《玲瓏四犯·幾疊雲山》
9、金蟾著未出 ——唐 令狐楚 《八月十七日夜書懷》
10、背冷金蟾滑 ——唐 羅隱 《秋夕對月》
【簡介】
金蟾又稱三足金蟾,中國神話傳說月宮有一隻三條腿的蟾蜍,而後人也把月宮叫蟾宮。古人認為金蟾是吉祥之物,可以招財致富。
三腿的蛤蟆被稱為「蟾」,傳說它能口吐錢。古代有劉海(劉海是中國民間信奉的財神之一)修道,用計收服金蟾以成仙,後來中國民間便流傳「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傳說。
釋義:「呂洞賓弟子劉海功力高深,喜歡周遊四海,降魔伏妖,布施造福人世。一日,他降服了長年危害百姓的金蟾妖精,在過程中金蟾受傷斷其一腳,所以日後只餘三腳。自此金蟾臣服於劉海門下,為求將功贖罪,金蟾使出絕活咬進金銀財寶,助劉海造福世人,幫助窮人,發散錢財。人們奇之,稱其為招財蟾。」
【寓意】
金蟾的造型很多,富貴自足,有「吐寶發財,財源廣進」的美好寓意,所以中國民間有俗語「得金蟾者必大富」也。放置此物於家居或商鋪之中,定然財運亨通,大富大貴。自古以來就有用"蟾宮折桂」來比喻考取進士, 傳說月宮中有三條腿的蟾蜍,而後人也把月宮叫蟾宮。
而今天的玉蟾蜍作為一種裝飾品走進了千家萬戶, 他不僅有裝飾作用,還可以避邪、招財。玉蟾蜍的擺放也是很有講究的, 它的頭朝門可以為您吸財, 在它的尾部壓上錢,代表可以雙倍的為您滾財。人們通常把蟾蜍叫金蟾,古語講「家有金蟾,財源綿綿。
1、蟬是非常喜歡唱歌的。它翼後的空腔里帶有一種像鈸一樣的樂器。它還不滿足,還要在胸部安置一種響板,以增加聲音的強度。
2、聽!看!無畏的蟬兒,唱著心中的歌……蟬兒如此!人兒如此?我輕輕躺下了,注目窗外的美好世界。
3、蟬的一生,就是在演奏音樂,它那麼小卻那麼響,竟響徹一個夏天,雖然他只有90多天的生命但它絲毫沒有放棄。
4、是啊,蟬的一生雖然是辛苦的,但它在生命僅存的90天里,讓自己快樂的渲泄,自由地歌唱。我想,蟬應該是毫無牽掛地等來了秋天,結束了生命。
5、上午,蟬睜開晶亮的雙眼把我喚醒。中午,它的歌聲更加嘹亮,有的好像喇叭聲,有的好像尖叫聲。晚上,蟬兒伴我入睡,它的歌聲一會兒讓我進入了夢鄉。
6、蟬鳴聲聲,詮釋著夏的酷熱,傾訴著心的情結。就在這炎熱難耐的傍晚,我整理著自己混亂的思緒……
7、我走近蟬,它又飛到另一棵樹上,我便悄悄地接近它,猛地一扣,還沒等它反應過來,已經成為我俘虜,只見那隻蟬頭大大的,活像一個皮球,一身上下全是黑乎乎的,像是塗上了一層黑色的油漆。蟬又知了,知了的叫起來,彷彿在向我求饒,我意外的發現蟬發音腹部在不停的抖動。
8、有的時候,蟬與蟻也確實打一些交道,但是它們與前面寓言中所說的剛剛相反。蟬並不靠別人生活。它從不到螞蟻門前去求食,相反的倒是螞蟻為飢餓所驅乞求哀懇這位歌唱家。
9、有種蟬,為了滿足音樂的嗜好,犧牲了很多。因為有這種巨大的響板,使得生命器官都無處安置,只得把它們壓緊到身體最小的角落裡。
10、蟬一心往樹上爬,爬的高高的,蛻皮就不會被人抓到了,蟬使勁往高處爬,終於它累了。它想歇一歇再走。它的背脊上裂開了一條縫,原來的皮慢慢地從它那新的青綠色的柔軟的皮上脫落了,蟬還全然不知呢,它還沉浸在夢香之中。
11、自然界里,有這樣一種動物。它們在地下呆了整整4年,等到終於破土而出,終於能夠享受快樂的時候,卻發現,距離死神的腳步,已經不遠了。
12、當我們這里的昆蟲,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經枯萎的花上,跑來跑去尋找飲料時,蟬則依然很舒服,不覺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個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錐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飲之不竭的樹汁。它坐在樹的枝頭,不停的唱歌,只要鑽通柔滑的樹皮,裡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進桶孔,它就可飲個飽了。
13、蟬有六條腿,兩隻眼睛晶亮晶亮的,外殼比較黃,比較硬。飛起來時,露出了白白的皮膚,還展現出輕薄的翅膀,一會兒就飛向天空。
1. 北宋·蘇軾 《月兔茶》
環非環,玦非玦,中有迷離玉兔兒。
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圓還缺缺還圓,此月一缺圓何年。
君不見鬥茶公子不忍斗小團,上有雙銜綬帶雙飛鸞。
2.北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江邊身世兩悠悠,久與滄波共白頭。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更西流。
吳兒生長狎濤淵,冒利輕生不自憐。 東海若知明主意,應教斥鹵變桑田。
江神河伯兩醯雞,海若東來氣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強弩射潮低。
3.唐·溫庭筠《春愁曲》
紅絲穿露珠簾冷,百尺啞啞下纖綆。遠翠愁山入卧屏, 兩重雲母空烘影。
涼簪墜發春眠重,玉兔熅香柳如夢。 錦疊空床委墮紅,颸颸掃尾雙金鳳。
蜂喧蝶駐俱悠揚, 柳拂赤欄纖草長。覺後梨花委平綠,春風和雨吹池塘。
4.唐·白居易《中秋月》
萬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繞天涯。 誰人隴外久征戍?何處庭前新別離?
失寵故姬歸院夜,沒蕃老將上樓時。 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5.唐·白居易《酬令狐留守尚書見贈十韻》
長慶清風在,夔龍燮理余。太和膏雨降,周邵保厘初。
嵩少當宮署,伊瀍入禁渠。曉關開玉兔,夕鑰納銀魚。
舊眷憐移疾,新吟念索居。離聲雙白鸝,行色一籃輿。
罷免無余俸,休閑有敝廬。慵於嵇叔夜,渴似馬相如。
酒每蒙酤我,詩嘗許起予。洛中歸計定,一半為尚書。
玉兔的別稱有哪些?
嬋娟 望舒 纖維 金波 玉弓 桂殿 團扇 玉桂 銀台 五羊 夜光 清光 太清 蟾 蟾蜍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銀蟾 瑤蟾 蟾宮 皓蟾 金魄 圓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圓魄 冰魄 桂魄 瑤魄 玉盤 金盤 銀盤 圓盤 廣寒 霜盤 金鏡 玉鏡 圓鏡 寒鏡 秦鏡 瑤鏡 金輪 銀輪 玉輪 圓輪 冰輪 霜輪 孤輪 斜輪 玉兔 玉鉤 銀鉤
⑺ 春節的資料。高手請進!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真的來了。同樣寓意的事情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福」字還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一種為人們帶來壞運氣的想像中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年」如何才能過去呢?需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頒布了禁放煙花爆竹的法律,使這一沿續了幾百年的習俗成為歷史。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聖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裡。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
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才算結束了。
春節: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銀須飄逸,目若朗星。
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發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獨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
「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里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著餘光……
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右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
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另一種說法是:
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歷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歷,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歷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的大節,頗為顯要。元宵節的得名,因其節俗活動在一年的第一個月(元)的十五日夜(宵)舉行而來。
元宵節也叫「燈節」、「燈夕」,因為這個節日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故名。此外,元宵節也叫「上元」、「上元節」,這是從道教借來的說法。
關於元宵節習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變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稱泰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並有恩於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相傳另一位漢室皇帝漢文帝也和元宵節有關。
這位漢文帝是大將周勃勘平「諸呂之亂」即位稱帝的,而那勘平叛亂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後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漢文帝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並且確定這天為元宵節。不過,和這兩位漢室皇帝有關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遊玩,並無張燈、放火的記載,漢室的另一位皇帝——漢明帝則敕令元宵燃燈,從而形成了後世張燈、觀燈的習俗。
守 歲 瑣 談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圍爐閑聊,辭舊迎新,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
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其於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古時,守歲也叫「照虛耗」,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爐團坐或者看電視,笑語連連。
拜 年 習 俗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
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拜年一般從家裡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明中葉陸容在《菽園雜記》卷五中說「京師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來交錯道路者連日,謂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親友多出實心。朝官往來,則多泛愛不專……」。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
在古代,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僕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僕人拿一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徵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quot;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倒貼福字的傳說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據《夢梁錄》記載:「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士庶家不論大小,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鍾旭,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貼春牌」即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
「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春節貼「福」字,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記准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後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後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後。
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過去民間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說法,「福」字以前多為手寫,現在市場、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 財 神
民間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所以過了年初一,接下來最重要的活動就是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
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說:
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說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初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蔡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玄字為」嵐」字的一個組成部分,便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財神,趙玄壇最受尊拜。許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說法。
五顯財神信仰流行於江西德興婪源一帶。兄弟五人封號首字皆為「顯」,故稱「五顯財神」。生前劫富濟貧,死後仍懲惡揚善,保佑窮苦百姓。北京安定門外有五顯財神廟。
「文財神」財帛星君,也稱「增福財神」,他的繪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財帛星君臉白發長,手捧一個寶盆,「招財進寶」四字由此而來。一般人家春節必懸掛此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
「武財神」關聖帝君即關羽關雲長。傳說關雲長管過兵馬站,長於算數,發明日清薄,而且講信用、重義氣,故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關公為他們的守護神,關公同時被視為招財進寶的財神爺。
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過 年 放 爆 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爆竹為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現在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們追溯爆竹的起源,就會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變的歷史。
《荊楚歲時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這段記載說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種驅瘟逐邪的音響工具,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習俗從一開始就帶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實,這完全是由古人的誤解所致。據《神異經》說,古時候,人們途經深山露宿,晚上要點篝火,一為煮食取暖,二為防止野獸侵襲。然山中有一種動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經常趁人不備偷食東西。
人們為了對付這種動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聲使其遠遁的辦法。這里所說的動物,名叫「山臊」。古人說其可令人寒熱,是使人得寒熱病的鬼魅,嚇跑山臊,即驅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個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裝在竹筒里,點燃後使其發出更大的聲響和更濃烈的煙霧,結果驅散了山嵐瘴氣,制止了疫病流行。這便是裝硝爆竹的最早雛形。以後火葯出現,人們將硝石、硫黃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內燃燒,產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普遍用紙筒和麻莖裹火葯編成串做成「編炮」(即鞭炮)。關於爆竹的演變過程,《通俗編排優》記載道:「古時爆竹。皆以真竹著火爆之,故唐人詩亦稱爆竿。後人卷紙為之。稱曰「爆竹」。
隨著時間的推移,爆竹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品種花色也日見繁多。湖南瀏陽,廣東佛山和東堯,江西的宜春和萍鄉以及浙江溫州等地是我國著名的「花炮之鄉」,其生產的爆竹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還遠銷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
燃放爆竹已成為具有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人們除了辭舊迎新在春節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節日及喜事慶典,諸如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婚嫁、建房、開業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慶賀。
過 年 吃 餃 子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期餚。
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現在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陝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曆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闢地,結束了混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於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裡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吃。
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
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和栗子等包進餡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
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台灣人吃魚團、肉團和發菜,象徵團圓發財。 餃子因所包的餡和製作方法不同而種類繁多。即使同是一種水餃,亦有不同的吃法:內蒙古和黑龍江的達斡爾人要把餃子放在粉絲肉湯中煮。然後連湯帶餃子一起吃;河南的一些地區將餃子和面條放在一起煮,名日"金線穿元寶"。
餃子這一節目佳餚在給人們帶來年節歡樂的同時,已成為中國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春 聯 探 源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說,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郁壘」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戶,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時歲記》上說:「春聯者,即桃符也。」
五代時,西蜀的宮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便是我國的第一副春聯。直到宋代,春聯仍稱「桃符」。王安石的詩中就有「千門萬戶幢幢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為紙張,叫「春貼紙」。
明代,桃符才改稱「春聯」。明代陳雲瞻《簪雲樓雜話》中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幅帝微行時出現。」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城,觀賞笑樂,他還親自題春聯。他經過一戶人家,見門上不曾貼春聯,便去詢問,知道這是一家閹豬的,還未請人代寫。朱元璋就特地為那閹豬人寫了「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的春聯。聯意貼切、幽默。經明太祖這一提倡,此後春聯便沿習成為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元日
[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說明]這首詩說,宋代人的春節一定要喝屠蘇酒,因為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二要及時在門兩旁貼上新桃符,以驅鬼辟邪。可見過年的意義在於對新的一年寄於美好的希望。
屠蘇酒
[瞿佑]
紫俯仙人授寶方, 新正先許少年嘗。
八神奉命調金鼎,一氣回春滿降囊。
金液夜六千尺井,春風曉入九霞觴。
便將鳳歷從頭數,日日持杯訪醉鄉。
[說明]元日講喝屠蘇酒。這首詩告訴我們,酒是仙人的葯方調制的,事前用紅色囊袋裝好,浸泡在井下。元日這天清晨傾於杯中,由年最少者先開口品嘗,然後按年齡遞增依次喝下去。
拜年
[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說明]元日人人出外拜年,拜年者,並不求其與主人見面賀禮,只是姿態性地投張名帖,表示禮數已到罷了。這一風俗始於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由於世俗把過年投送名帖作為奉承討好的手段,所以受到詩人的譏諷,這種過年送的名帖,大概就是我國最早的賀年片吧。
鳳城新年辭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說明〕在古代,民間婦女一年到頭忙累只有到了新年才有閑空玩耍。這首詩從側面寫出婦女過年的心情,為了年後能清閑一個月,年前卻分外滿碌。她們巧制首飾試做新衣,爭相打扮,體現女子愛美天性。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壯,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賣痴呆詞》
(唐)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 玉樓春
(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
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
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雲窩。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
鳳城新年辭
(清)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蕭疏白發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干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元旦口佔用柳亞子懷人韻
董必武
共慶新年笑語嘩,紅岩士女贈梅花;
舉杯互敬屠蘇酒,散席分嘗勝利茶。
只有精忠能報國,更無樂土可為家;
陪都歌舞迎佳節,遙視延安景物華。
春節看花市
林伯渠
邁街相約看花市,卻倚騎樓似畫廊;
束立盆栽成列隊,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燈火人如織,一派歌聲喜欲狂,
正是今年風景美,千紅萬紫報春光。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凶惡的怪獸,身子龐大,頭上長著像牛角一般的觸角;眼睛圓滾滾的。活似兩盞燈籠。一張血盆大嘴、一口可以吞食一個人。這種怪獸的名字叫做「年」。
年住在山洞裡,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獅子、黑熊一看到它,便嚇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聽到它的吼叫,便癱倒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動物,吃飽便呼嚕嚕地躺在洞里睡大覺。每當嚴寒將盡、新春快來的時候,年便跑下山來,進村吃人。因此,人類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媽媽說一聲「年來了」,孩子就嚇得不敢哭出聲了。
卻說那時候,有兩個放牛的孩子,一個叫阿山,個叫阿水,他倆是好夥伴,膽子都很大,常常趕著牛群上山吃草。家裡的人對他倆說:「孩子,山上有年,去不得呀!」
「不怕!」阿山和阿水有心計,說:「我們背上弓和箭,年要是來了,就爬到樹上射死它!」
話雖這么說,他倆上山幾次,幸喜都沒有碰到年。轉眼到了臘月三十日,天色黃昏。阿山和阿水趕著牛群回家。真怪,牛兒驚慌得哞哞叫,擠成一團。這是咋回事呢?
「呔,快走!」阿山和阿水揮起牛鞭,啪啪地抽打了幾下。忽然聽到「嘎哇」地一聲怪叫,一隻怪物嚇得朝村前路上跑去。
阿山道:「阿水,你看,是一隻年跑了!」
「真怪,年是凶獸,怎麼看到我們反而害怕得逃走了。」阿水覺得挺奇怪。
「嗯,」阿山果斷地說,「我們追過去看看。」
兩個小牧童真夠大膽,他倆不斷地揮動牛鞭催牛快走。牛鞭聲劈哩啪啦地響,年逃竄得更快了。「哦,是哩!」阿山猛悟過來,「原來年害怕牛鞭聲!」
阿山和阿水趕著牛群進村,遠遠看到年竄到吳公公家門。吳公公家門前曬了一件大紅衣裳,年嚇得扭轉頭,朝村後頭跑去。
那邊也有一個村子。此時,夜幕降臨了,年一見家家戶戶的窗口明亮亮地閃著燈光,刺得它頭昏眼花,又扭轉頭跑了。這時,阿山和阿水已經把牛群趕進棚里,又追過去。他倆故意把鞭子甩得啪啪響,年驚恐地怪叫著,跑上山了。
阿山和阿水把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村裡,他們對鄉親們說;「原來年怕響、怕紅、怕火。咱們知道它的弱點,往後可以抵禦它了。」
鄉親們聽了,很快就想出一個好辦法。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阿山和阿水投入一根根竹子,火堆里發出「劈劈啪啪」的爆裂聲。幾只年跑下山。看到篝火,聽到響聲,果然又往回跑了。就這樣,一夜過去了,鄉親們平安無事。第二天正月初一,鄉親們拿出紅柑、花生米等好吃的東西一道吃,互相祝賀:「恭喜!」
從此,人們便把正月初一叫做「過年」。
⑻ 敞廬是什麼意思
是「敞」字么?
敝廬
破舊的房子。亦作謙辭。《禮記·檀弓下》:「君之臣免於罪,則有先人之敝廬在,君無所辱命。」陶潛 《移居》詩之一:「敝廬何必廣,取足蔽牀席。」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序》:「予所居先人之敝廬,西為小圃,有池焉。」
「敞廬」我僅見一例,即南宋詩人宋瑞的七律《東綠翁既居山中,而瑞方葺敞廬,瑞用前韻》。由這個題目以及詩中「拙主不能爭子所,凝心尚自學吾廬」的句子來看,「敞廬」應為詩人的居所,但具體意思已不可考。
全詩如下:
見說移居只載書,高人從此要縣車。
看松此崦風吹面,種豆南山月滿鑰。
拙主不能爭子所,凝心尚自學吾廬。
辟人辟世將焉擇,獨立西風且影疏。
⑼ 只盼詩花巧吐艷期待來年再聯歡相聚桃源又一景順水行舟游江南打一動物
語文
P5第四題
3.秦淮(2)1.菊花2.楊花3.藕花4.梨花(3)2.鍾山3.廬山4.巴山5.孤山6.陰山
4.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因為客人認為朋友說:「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以為朋友讓他留下來,所以一個勁住下去了。
5.把「合」字拆開,為「人一口」,即每人一口,所以意為大夥都吃。
1.虎(嘯)馬(嘶 )狼(嚎)獅(吼 )猿(啼 )鹿(咴 ) 犬(吠)蟬(噪 )雞(鳴 )
2.喜新厭舊 阿諛逢迎 新愁舊恨 枯樹逢春
雙喜臨門 辭舊迎新 日新月異 寸草春暉
好大喜功 來迎去留 舊貌新顏 陽春白雪
沾沾自喜 迎刃而解 除舊布新 春暖花香
3.
1.鼠目寸光天化日新月異曲同工力悉敵
2.牛鬼蛇神通廣大快人心口如一發千鈞
3.虎口餘生死存亡羊補牢不可破門而入
4.兔死狐悲天憫人定勝天馬行空中閣樓
5.龍爭虎鬥志昂揚粗去精衛填海闊天空
6.馬到成功成不居高臨下里巴人心所向
7.羊腸小道聽途說一不二三其德才兼備
8.猴年馬月落星沉魚落雁過拔毛遂自薦
9.雞犬升天昏地暗無天日久天長年累月
10.狗苟蠅營私舞弊絕風清塵濁水乳交融
11.豬突然勇往直前所未有氣無力爭上游
4.黃忠射箭—— 百發百中
韓信點兵—— 多多益善
東吳招親—— 弄假成真
包公審案—— 鐵面無私
楚霸王困於垓下——四面楚歌
5. 日月如梭 不絕如縷 對答如流 栩栩如生
如火如茶 始終如一 揮汗如雨 依然如故
心急如焚 守口如瓶 視死如歸 骨瘦如柴
揮金如土 鐵證如山 膽小如鼠 心亂如麻
安然無恙 安然入夢 龐然大物 豁然開朗
躍然紙上 肅然起敬 浩然正氣 恍然大悟
軒然大波 黯然無聲 春然置之 嫣然一笑
怡然自得 幡然悔悟
詩文漫步
2.選做題
(5)思而不學則罔,學而不思則殆。
(6)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7)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墓年,壯心不已。
(8)天河何處,遠遠的海霧模糊。只怕鮫人在岸,對月流珠?
(9)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10)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前面的抄書就可以
英語P22 CBCBBDCACDDAACBADBBC英語的所有選擇,填空一1to read 2see 3doesn't 4hane 5does do 6piay 7gets 8ride 9is 10has 二1swimming 2thanks 3drawing 4ninth 5him 6children 7gets 8to go 9piay 10pencil cases 三1sing 2wants 3starts 4swimming 5gets 6eat 7do 8buys 9have 10teach 四1meet 2question 3computer games 4lost 5parents 6picture 7under 8have 9every day 10healthy完成對話1DEFAC 2DIAHJBEFCG 閱讀理解A,CDABC B,ABCDC C,BBCDC
歷史
."知識樂園"1:三國鼎立.:魏 曹丕 220 洛陽.蜀 劉備 221 成都 吳 孫權 222 建業 ⒉百家爭鳴: 儒家 孔子 (主要觀點書上都有,就不說了)道家 老子 墨家 墨子 法家韓非 兵家孫武
.
探究主題八 星座物語華星空
1.88個星座
2.黃道是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平面與天球相交的大園。
古巴比倫人對12星座做了長期的觀測,通過觀測,測定出了黃道,又把黃道分成12等分,每等分30度,稱為1段。他們把黃道上的一段稱為1宮,黃道上的12段,便成了「黃道12宮」。
3.(1)牛郎星:天鷹座
織女星:天琴座
(2)牛郎星距離地球16光年。
織女星距離地球27光年。
4.(1)白羊座
(2)屬於大犬座
(3)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
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
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5.形成流星雨的根本原因是由於彗星的破裂而形成的。
6.英仙座,仙女座,仙王座,仙後座,飛馬座,鯨魚座
實踐與體驗
則可分為喬木和灌木兩類
(青島)在城市中主要種植的樹種有法國梧桐、塔松、楸樹
中山公園都會舉行以櫻花為題的游園活動。
感受隨便謝謝好拉
實踐調查
關於「限塑令」,寫寫市民支持,但帶來不便,多數市民傾向超市購買可降解塑料袋和環保袋,超市、農貿市場情況什麼的,還有自己的建議
年是怎麼來的?資料,簡單摘抄重點
年 的 來 歷
俗話說:「有錢沒錢,團聚過年。」千百年來,中華民族「過年」的習俗,一直在延續著。
過年是怎樣形成的呢?
「年」,原不是節日,而是一種動物。傳說在遠古時候,這種動物非常的兇猛。它們聚集在一起,一出動,多則上千隻,少則幾百隻。每到嚴冬,就出來覓食,走到哪裡,哪裡的人和各種動物就要遭殃。據說,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隻虎豹熊羆和幾十個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爭,一直到春暖花開,氣溫上升,年才消失得無影無蹤。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當冬季來時,人們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獵的親人叫回來,團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個洞穴中多達百人,在與年的斗爭過程中,人們還逐步積累了一些經驗,發現年雖凶惡性殘暴,但它最怕火,一見火光就拚命逃跑。所以人們一旦發現年群來犯,就迅速點燃早已准備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吶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都趕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們早早起來,互相問好。如果大家都平安無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賀。小孩子還要跪下給大人磕頭,感謝大人他們小一輩。以後,便逐漸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頭互相拜年的習俗。
黃帝統一各部落後,帶領群民抵抗各種自然災害。為了徹底解除年對人們的巨大威脅,黃帝與應龍、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議採取什麼辦法。有人主張遷居,有人主張捕殺。最後根據黃帝的意見,大家都同意採取徹底消滅的辦法。於是,當嚴冬來臨時,各部落都組織一支百人的隊伍去捕殺群年,經過十幾個嚴冬的不斷捕殺,年越來越少,成群結隊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並不甘心就這樣絕種,傳說它又變成了一隻九頭鳥,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飛出來用鼻子聞各家各戶飄出的香肉味,聞著聞著,嘴裡就流出來帶血的涎水。這種帶雪的涎水掉到誰家院里,誰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後來,人們發現九頭鳥最怕燒柏樹葉的煙味。所以每到冬天,人們就採集柏樹葉,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把柏樹葉燒起來,升起滾滾濃煙,嚇得九頭鳥再也不敢飛出來了。從此後,每逢過年三十晚上,燒香便成為一種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歷,以月亮圓缺的周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歷,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歷,以公歷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春節到了,意味著春天將要來臨,萬象復甦草木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獲季節又要開始。人們剛剛度過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當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充滿喜悅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
1949年9月27日,新中國成立,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歷紀元,把公歷的元月一日定為元旦,俗稱陽歷年;農歷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後,因而把農歷正月初一定為「春節」,俗稱陰歷年。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在春節這一傳統節日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大多數少數民族都有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傳說之一: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凈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裡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閑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春節傳說之二:萬年創建歷法說
相傳,在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回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復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著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悅,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准日月規律,推算出准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歷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歷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著一首詩: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歷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著天象,對祖乙說:「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說:「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說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確的太陽歷,當他把太陽歷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須。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歷命名為「萬年歷」,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傳說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說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這是有史為證的。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說的「桃符」。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游盪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郁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郁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著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裡拿著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准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斗。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裡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簡單地總結就是:年本是一怪獸,到除夕會出來糟蹋莊稼欺負百姓,吃小孩,為了消滅年,百姓就放爆仗嚇跑年。
春聯
春聯)上聯: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聯:家家順心永安康 橫批:四季興隆
(春聯)上聯:迎新春江山錦綉 下聯:辭舊歲事泰輝煌 橫批:春意盎然
(春聯)上聯:舊歲又添幾個喜 下聯:新年更上一層樓 橫批:辭舊迎新
(春聯)上聯:東風化雨山山翠 下聯:政策歸心處處春 橫批:春風化雨
(春聯)上聯:大地歌喚彩雲 下聯:滿園春關不住 橫批:春色滿園
(春聯)上聯:春滿人間百花吐艷 下聯: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新年對聯)上聯:百世歲月當代好 下聯: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萬象更新
(新年對聯)上聯:喜居寶地千年旺 下聯: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新年對聯)上聯:一帆風順年年好 下聯: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新年對聯)上聯:一年四季行好運 下聯: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兩句是說:在爆竹的響聲中,舊的一年過去了。人們喝著過節的屠蘇酒,暖洋洋地感到春天已經來臨。 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是說家家戶戶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總把新桃換舊符」,是個壓縮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舊符」省略了「桃」字,交替運用,這是因為七絕每句字數限制的緣故。意思是:都是用新桃符替換了舊桃符。
其他的描寫氣象的詩
《元日觀潮》
唐.厲元
玉座臨新歲,朝盈萬國人;
火連雙闕曉,仗列五門春。
瑞雪銷鴛瓦,祥光在日輪: ?
天顏不敢視,稱賀拜空頻.
《元旦試筆
明.陳宏章
天上風雲慶會朝,廟漠爭遣茅草知;
鄰牆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好有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田園元日》
唐代.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惟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寄諸弟兼呈崔都水》
唐代.韋應
一從守茲郡,兩鬢生素發;
新正加我年,故歲去超忽。
淮濱益時候,了似中秋月;
川穀風景溫,城池草木發。
高齋屬多暇,惆悵臨芳物;
日月昧還期,念君何時歇。
《歲旦》
宋.宋伯仁
居間無賀客,早起只如常;
校板隨人換,梅花隔歲香。
春風回笑語,雲氣卜豐壤;
柏酒何勞勸,心平壽自長。
《拜年》文徵明
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
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
賀新年
煙雨尋春跡,大地納靈氣,
百花相爭艷,盛世看今時!
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又將憔悴見春風。
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閨中針線歲前多。
范成大
除夕更闌人不睡,厭禳鈍滯迫新歲;
小兒呼叫走長街,雲有痴呆召人賣。
數學
填空:1、-2/1 2、2
3、105度 4、0
5、(P-XQ)
6、5/1 7、-23 8、7.5
9、 4或2 10、0.5X+3)80%=16.8
11、a=-2 12、互為倒數 13、2.51乘(10的5次方) 14、 0 15、不大於4
選擇:BCDCDCCACCB
計算題:1、-13 2、30 3、2003
4、-2又2分之1
5、9
6、X=-5分之3 7、3
8、23 9、-a 10、X=8
解答題:
(1)代數式2x+1將越來越大,-x方+4將越來越小
(2)有最值4 ,無最小值
2、
(1)39千米 列式:15-2+5-1+10-3-2+12+4-5+6
(2)3.25升 列式:(15+2+5+1+10+3+2+12+4+5+6)×0.05
=65×0.05
=3.25(升)
3、 3. 5年後
解:設李阿姨X年後得到30000元本息和。
列式:
25000+25000×5%×(1-20%)=30000
X=5
4、(1)平角AOE 鈍角AOD 直角AOC 銳角AOB
(2)角AOC=角AOB+角BOC
角AOE=角AOB+角BOC+角DOE
5、解:設每箱有X個產品。
5分之(8x+4)=7分之(11x+1)+1
X=12
答:每箱有12個產品。
6、(1)1 3 5 4 8 12
(2)6n-1=35
n=6
答:有,是第六個。
7、將10個除顏色外其餘都相同的球放入一個黑布袋中,其中有5個紅求,4個白球,1個藍球。搖勻後隨即摸出一個球,使其摸出紅球的可能性為2分之1。
10、解:設甲、乙兩地間的航行距離為X千米。
第1種可能:
(8+2)分之x+(8-2)分之(x-2)=3
x=10
第2種可能:
(8+2)分之x+(8-2)分之(x+2)=3
x=12.5
答:第1種情況為10千米,第2種情況為12.5千米。
11、(1)信息就隨便拉
(2)120除以8%=1500(元)
(3)不一定。因為單位一不知道
12、正方形4的面積為8平方厘米。
13、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