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克隆技術還可以克隆哪些生命物體
克隆」是從英文「clone」音譯而來,在生物學領域有3個不同層次的含義。
1.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含義是將某一特定DNA片斷通過重組DNA技術插入到一個載體(如質粒和病毒等)中,然後在宿主細胞中進行自我復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該DNA片斷的「群體」。
2.在細胞水平,克隆實質由一個單一的共同祖先細胞分裂所形成的一個細胞群體。其中每個細胞的基因都相同。比如,使一個細胞在體外的培養液中分裂若干代所形成的一個遺傳背景完全相同的細胞集體即為一個細胞克隆。又如,在脊椎動物體內,當有外源物(如細菌或病毒)侵入時,會通過免疫反應產生特異的識別抗體。產生某一特定抗體的所有漿細胞都是由一個B細胞分裂而成,這樣的一個漿細胞群體也是一個細胞克隆。細胞克隆是一種低級的生殖方式-無性繁殖,即不經過兩性結合,子代和親代具有相同的遺傳性。生物進化的層次越低,越有可能採取這種繁殖方式。
3.在個體水平,克隆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兩個或更多的個體組成的一個群體。比如,兩個同卵雙胞胎即為一個克隆!因為他(她)們來自同一個卵細胞,所以遺傳背景完全一樣。按此定義,「多利」並不能說成是一個克隆!因為「多利」只是孤單的一個。只有當那些英國胚胎學家能將兩個以上完全相同的細胞核移植到兩個以上完全相同的去核卵細胞中,得到兩個以上遺傳背景完全相同的「多利」時才能用克隆這個詞來描述。所以在那篇發表於1997年2月出版在《Nature》雜志上的轟動性論文中,作者並沒有把「多利」說成是一個克隆。
另外,克隆也可以做動詞用,意思是指獲得以上所言DNA、細胞或個體群體的過程。
二、克隆技術
1.DNA克隆
現在進行DNA克隆的方法多種多樣,其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未按比例)
可見,這樣得到的DNA可以應用於生物學研究的很多方面,包括對特異DNA的鹼基順序的分析和處理,以及生物技術工業中有價值蛋白質的大量生產等等。
2.生物個體的克隆
(1)植物個體的克隆
在20世紀50年代,植物學家用胡蘿卜為模型材料,研究了分化的植物細胞中遺傳物質是否丟失問題,他們驚奇地發現,從一個單一已經高度分化的胡蘿卜細胞
可以發育形成一棵完整的植株!由此,他們認為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從一棵胡蘿卜中的兩個以上的體細胞發育而成的胡蘿卜群體的遺傳背景完全一樣,故為一個克隆。如此的植物的克隆過程是一個完全的無性繁殖過程!
(2)動物個體的克隆
① 「多利」的誕生
1997年2月27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維爾莫特科學研究小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綿羊「多利」(Dolly)誕生,這一消息立刻轟動了全世界。
「多莉」的產生與三隻母羊有關。一隻是懷孕三個月的芬蘭多塞特母綿羊,兩只是蘇格蘭黑面母綿羊。芬蘭多塞特母綿羊提供了全套遺傳信息,即提供了細胞核(稱之為供體);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無細胞核的卵細胞;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羊胚胎的發育環境——子宮,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個克隆過程簡述如下:
從芬蘭多塞特母綿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將其放入低濃度的營養培養液中,細胞逐漸停止了分裂,此細胞稱之為供體細胞;給一頭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並立即將其細胞核除去,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此細胞稱之為受體細胞;利用電脈沖的方法,使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發生融合,最後形成了融合細胞,由於電脈沖還可以產生類似於自然受精過程中的一系列反應,使融合細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樣進行細胞分裂、分化,從而形成胚胎細胞;將胚胎細胞轉移到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的子宮內,胚胎細胞進一步分化和發育,最後形成一隻小綿羊。出生的「多莉」小綿羊與多塞特母綿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一年以後,另一組科學家報道了將小鼠卵丘細胞(圍繞在卵母細胞外周的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得到20多隻發育完全的小鼠。如呆「多利」因為只有一隻,還不夠叫做克隆羊的話,這些小鼠
就是名副其實的克隆鼠了。
② 通過細胞核移植克隆小鼠的基本過程
在本實驗中,卵丘細胞是經如下過程得到的:通過連續幾次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雌鼠誘導成高產卵量狀態。然後從雌鼠輸卵管中收集卵丘細胞與卵母細胞的復合體。經透明質酸處理使卵丘細胞散開。選擇直徑為10-12微米的卵丘細胞用作細胞核供體(前期實驗表明,若用直徑更小或更大的卵丘細胞的細胞核,經過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很少發育到8細胞期)。所選擇的卵丘細胞保持在一定的溶液環境中,在3小時內進行細胞核移植(與此不同的是,在獲得「多利」時用作細胞核供體的乳腺細胞先在培養液中傳代了3-6次)
卵母細胞(一般處於減數分裂中期 II )通過與上面描述類似的方法,從不同種的雌鼠中收集。在顯微鏡下小心地用直徑大約7微米的細管取出卵母細胞的細胞核,盡量不取出細胞質。同樣小心取出卵丘細胞的細胞核,也盡量去除所帶的細胞質(通過使取出的細胞核在玻璃管中往復運動數次,以去除所帶的少量的細胞質)。在細胞核被取出後5分鍾之內,直接注射到已經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進行了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先放在一種特製的溶液中1-6小時,然後加入二價的鍶離子(Sr2+)和細胞分裂抑素B。前者使卵母細胞激活,後者抑制極體的形成和染色體的排除。再取出處理過的卵母細胞,放在沒有鍶和細胞分裂抑素B的特製的溶液中使細胞分裂形成胚胎。
不同階段的胚胎(從2細胞期到胚泡期)被分別植入幾天前與已經結扎雄鼠交配過的假孕母鼠的輸卵管或子宮中發育。發育完全的胎兒鼠在大約19天後通過手術取出。
目前胚胎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有小鼠、兔、山羊、綿羊、豬、牛和猴子等。在中國,除猴子以外,其他克隆動物都有,也能連續核移植克隆山羊,該技術比胚胎分割技術更進一步,將克隆出更多的動物。因胚胎分割次數越多,每份細胞越少,發育成的個體的能力越差。體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只有一個,就是「多利」羊。
三、克隆技術的福音
1. 克隆技術與遺傳育種
在農業方面,人們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蟲害的優質高產品種,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在這方面我國已邁入世界最先進的前列。
2. 克隆技術與瀕危生物保護
克隆技術對保護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來講是一個福音,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這也是克隆技術最有價值的地方之一。
3. 克隆技術與醫學
在當代,醫生幾乎能在所有人類器官和組織上施行移植手術。但就科學技術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應仍是最為頭痛的事。排斥反應的原因是組織不配型導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給「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則絕對沒有排斥反應之慮,因為二者基因相配,組織也相配。問題是,利用「克隆人」作為器官供體合不合乎人道?是否合法?經濟是否合算?
克隆技術還可用來大量繁殖有價值的基因,例如,在醫學方面,人們正是通過「克隆」技術生產出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長高的生長激素和能抗多種病毒感染的干撓素,等等。
回答者:chaojie2000904 - 秀才 二級 3-8 16:29
克隆」是從英文「clone」音譯而來,在生物學領域有3個不同層次的含義。
1.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含義是將某一特定DNA片斷通過重組DNA技術插入到一個載體(如質粒和病毒等)中,然後在宿主細胞中進行自我復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該DNA片斷的「群體」。
2.在細胞水平,克隆實質由一個單一的共同祖先細胞分裂所形成的一個細胞群體。其中每個細胞的基因都相同。比如,使一個細胞在體外的培養液中分裂若干代所形成的一個遺傳背景完全相同的細胞集體即為一個細胞克隆。又如,在脊椎動物體內,當有外源物(如細菌或病毒)侵入時,會通過免疫反應產生特異的識別抗體。產生某一特定抗體的所有漿細胞都是由一個B細胞分裂而成,這樣的一個漿細胞群體也是一個細胞克隆。細胞克隆是一種低級的生殖方式-無性繁殖,即不經過兩性結合,子代和親代具有相同的遺傳性。生物進化的層次越低,越有可能採取這種繁殖方式。
3.在個體水平,克隆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兩個或更多的個體組成的一個群體。比如,兩個同卵雙胞胎即為一個克隆!因為他(她)們來自同一個卵細胞,所以遺傳背景完全一樣。按此定義,「多利」並不能說成是一個克隆!因為「多利」只是孤單的一個。只有當那些英國胚胎學家能將兩個以上完全相同的細胞核移植到兩個以上完全相同的去核卵細胞中,得到兩個以上遺傳背景完全相同的「多利」時才能用克隆這個詞來描述。所以在那篇發表於1997年2月出版在《Nature》雜志上的轟動性論文中,作者並沒有把「多利」說成是一個克隆。
另外,克隆也可以做動詞用,意思是指獲得以上所言DNA、細胞或個體群體的過程。
二、克隆技術
1.DNA克隆
現在進行DNA克隆的方法多種多樣,其基本過程如下圖所示(未按比例)
可見,這樣得到的DNA可以應用於生物學研究的很多方面,包括對特異DNA的鹼基順序的分析和處理,以及生物技術工業中有價值蛋白質的大量生產等等。
2.生物個體的克隆
(1)植物個體的克隆
在20世紀50年代,植物學家用胡蘿卜為模型材料,研究了分化的植物細胞中遺傳物質是否丟失問題,他們驚奇地發現,從一個單一已經高度分化的胡蘿卜細胞
可以發育形成一棵完整的植株!由此,他們認為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從一棵胡蘿卜中的兩個以上的體細胞發育而成的胡蘿卜群體的遺傳背景完全一樣,故為一個克隆。如此的植物的克隆過程是一個完全的無性繁殖過程!
(2)動物個體的克隆
① 「多利」的誕生
1997年2月27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維爾莫特科學研究小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綿羊「多利」(Dolly)誕生,這一消息立刻轟動了全世界。
「多莉」的產生與三隻母羊有關。一隻是懷孕三個月的芬蘭多塞特母綿羊,兩只是蘇格蘭黑面母綿羊。芬蘭多塞特母綿羊提供了全套遺傳信息,即提供了細胞核(稱之為供體);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無細胞核的卵細胞;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羊胚胎的發育環境——子宮,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個克隆過程簡述如下:
從芬蘭多塞特母綿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將其放入低濃度的營養培養液中,細胞逐漸停止了分裂,此細胞稱之為供體細胞;給一頭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並立即將其細胞核除去,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此細胞稱之為受體細胞;利用電脈沖的方法,使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發生融合,最後形成了融合細胞,由於電脈沖還可以產生類似於自然受精過程中的一系列反應,使融合細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樣進行細胞分裂、分化,從而形成胚胎細胞;將胚胎細胞轉移到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的子宮內,胚胎細胞進一步分化和發育,最後形成一隻小綿羊。出生的「多莉」小綿羊與多塞特母綿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一年以後,另一組科學家報道了將小鼠卵丘細胞(圍繞在卵母細胞外周的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得到20多隻發育完全的小鼠。如呆「多利」因為只有一隻,還不夠叫做克隆羊的話,這些小鼠
就是名副其實的克隆鼠了。
② 通過細胞核移植克隆小鼠的基本過程
在本實驗中,卵丘細胞是經如下過程得到的:通過連續幾次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雌鼠誘導成高產卵量狀態。然後從雌鼠輸卵管中收集卵丘細胞與卵母細胞的復合體。經透明質酸處理使卵丘細胞散開。選擇直徑為10-12微米的卵丘細胞用作細胞核供體(前期實驗表明,若用直徑更小或更大的卵丘細胞的細胞核,經過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很少發育到8細胞期)。所選擇的卵丘細胞保持在一定的溶液環境中,在3小時內進行細胞核移植(與此不同的是,在獲得「多利」時用作細胞核供體的乳腺細胞先在培養液中傳代了3-6次)
卵母細胞(一般處於減數分裂中期 II )通過與上面描述類似的方法,從不同種的雌鼠中收集。在顯微鏡下小心地用直徑大約7微米的細管取出卵母細胞的細胞核,盡量不取出細胞質。同樣小心取出卵丘細胞的細胞核,也盡量去除所帶的細胞質(通過使取出的細胞核在玻璃管中往復運動數次,以去除所帶的少量的細胞質)。在細胞核被取出後5分鍾之內,直接注射到已經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進行了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先放在一種特製的溶液中1-6小時,然後加入二價的鍶離子(Sr2+)和細胞分裂抑素B。前者使卵母細胞激活,後者抑制極體的形成和染色體的排除。再取出處理過的卵母細胞,放在沒有鍶和細胞分裂抑素B的特製的溶液中使細胞分裂形成胚胎。
不同階段的胚胎(從2細胞期到胚泡期)被分別植入幾天前與已經結扎雄鼠交配過的假孕母鼠的輸卵管或子宮中發育。發育完全的胎兒鼠在大約19天後通過手術取出。
目前胚胎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有小鼠、兔、山羊、綿羊、豬、牛和猴子等。在中國,除猴子以外,其他克隆動物都有,也能連續核移植克隆山羊,該技術比胚胎分割技術更進一步,將克隆出更多的動物。因胚胎分割次數越多,每份細胞越少,發育成的個體的能力越差。體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只有一個,就是「多利」羊。
三、克隆技術的福音
1. 克隆技術與遺傳育種
在農業方面,人們利用「克隆」技術培育出大量具有抗旱、抗倒伏、抗病蟲害的優質高產品種,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在這方面我國已邁入世界最先進的前列。
2. 克隆技術與瀕危生物保護
克隆技術對保護物種特別是珍稀、瀕危物種來講是一個福音,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從生物學的角度看,這也是克隆技術最有價值的地方之一。
3. 克隆技術與醫學
在當代,醫生幾乎能在所有人類器官和組織上施行移植手術。但就科學技術而言,器官移植中的排斥反應仍是最為頭痛的事。排斥反應的原因是組織不配型導致相容性差。如果把「克隆人」的器官提供給「原版人」,作器官移植之用,則絕對沒有排斥反應之慮,因為二者基因相配,組織也相配。問題是,利用「克隆人」作為器官供體合不合乎人道?是否合法?經濟是否合算?
克隆技術還可用來大量繁殖有價值的基因,例如,在醫學方面,人們正是通過「克隆」技術生產出治療糖尿病的胰島素、使侏儒症患者重新長高的生長激素和能抗多種病毒感染的干撓素,等等。
⑵ 你知道全世界現今被克隆的動物除了羊只外,還有哪些
他們的例證為:著名的克隆羊多利是經過300次失敗後才獲得的。遺憾的是,多利並不是一隻健康的小羊,它患有關節炎等疾病,而且出現早衰病徵。另外,在其它所有克隆動物身上都發現了各種發育畸形。包括阿薩諾夫教授在內的俄羅斯科學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克隆人實驗,至少是一種極不負責任的做法。克隆人的一生將是一場噩夢,到30歲時,他們將成為蒼老之人。
什麼東西可以科隆
應該說有生命的都可以克隆
現在已經克隆什麼
蛙: 1962年,未成功
鯉魚: 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DNA插入來自雌性鯉魚的卵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源自:PBS)
綿羊: 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 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 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盡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還是相當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員經歷了276次失敗的嘗試;70隻小牛的出生則是在9000次嘗試後才獲得成功,並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時就死了;Prometea 也是花費了328次嘗試才成功出生。 而對於某些物種,例如貓和猩猩,目前還沒有成功克隆的報道。而狗的克隆實驗,也是經過數百次反覆試驗再得來的成果。
多利出生後的年齡檢測表明其出生的時候就上了年紀。她6歲的時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時才得的關節炎。這樣的衰老被認為是端粒的磨損造成的。端粒是染色體位於末端的。隨著細胞分裂,端粒在復制過程中不斷磨損,這通常認為是衰老的一個原因。然而,研究人員在克隆成功牛後卻發現它們實際上更年輕。分析它們的端粒表明它們不僅是回到了出生的長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時候的端粒更長。這意味著它們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長的壽命,但是由於過度生長,它們中的很多都過早夭折了。研究人員相信相關的研究最終可以用來改變人類的壽命。
克隆人
由於倫理和現實上可能的後果,克隆人一直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許多人認為克隆人的嘗試是不道德的,但有些科學家公開宣稱嘗試克隆人。一些團體聲稱他們正在進行克隆人研究或者已經克隆出了人,但是沒有獨立的消息來源證實
綿羊: 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 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 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動物個體的克隆
① 「多利」的誕生
1997年2月27日英國愛丁堡羅斯林(Roslin)研究所的伊恩·維爾莫特科學研究小組向世界宣布,世界上第一頭克隆綿羊「多利」(Dolly)誕生,這一消息立刻轟動了全世界。
「多莉」的產生與三隻母羊有關。一隻是懷孕三個月的芬蘭多塞特母綿羊,兩只是蘇格蘭黑面母綿羊。芬蘭多塞特母綿羊提供了全套遺傳信息,即提供了細胞核(稱之為供體);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無細胞核的卵細胞;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提供羊胚胎的發育環境——子宮,是「多莉」羊的「生」母。其整個克隆過程簡述如下:
從芬蘭多塞特母綿羊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細胞,將其放入低濃度的營養培養液中,細胞逐漸停止了分裂,此細胞稱之為供體細胞;給一頭蘇格蘭黑面母綿羊注射促性腺素,促使它排卵,取出未受精的卵細胞,並立即將其細胞核除去,留下一個無核的卵細胞,此細胞稱之為受體細胞;利用電脈沖的方法,使供體細胞和受體細胞發生融合,最後形成了融合細胞,由於電脈沖還可以產生類似於自然受精過程中的一系列反應,使融合細胞也能象受精卵一樣進行細胞分裂、分化,從而形成胚胎細胞;將胚胎細胞轉移到另一隻蘇格蘭黑面母綿羊的子宮內,胚胎細胞進一步分化和發育,最後形成一隻小綿羊。出生的「多莉」小綿羊與多塞特母綿羊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貌。
一年以後,另一組科學家報道了將小鼠卵丘細胞(圍繞在卵母細胞外周的高度分化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得到20多隻發育完全的小鼠。如呆「多利」因為只有一隻,還不夠叫做克隆羊的話,這些小鼠
就是名副其實的克隆鼠了。
通過細胞核移植克隆小鼠的基本過程
在本實驗中,卵丘細胞是經如下過程得到的:通過連續幾次注射絨毛膜促性腺激素,使雌鼠誘導成高產卵量狀態。然後從雌鼠輸卵管中收集卵丘細胞與卵母細胞的復合體。經透明質酸處理使卵丘細胞散開。選擇直徑為10-12微米的卵丘細胞用作細胞核供體(前期實驗表明,若用直徑更小或更大的卵丘細胞的細胞核,經過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很少發育到8細胞期)。所選擇的卵丘細胞保持在一定的溶液環境中,在3小時內進行細胞核移植(與此不同的是,在獲得「多利」時用作細胞核供體的乳腺細胞先在培養液中傳代了3-6次)
卵母細胞(一般處於減數分裂中期 II )通過與上面描述類似的方法,從不同種的雌鼠中收集。在顯微鏡下小心地用直徑大約7微米的細管取出卵母細胞的細胞核,盡量不取出細胞質。同樣小心取出卵丘細胞的細胞核,也盡量去除所帶的細胞質(通過使取出的細胞核在玻璃管中往復運動數次,以去除所帶的少量的細胞質)。在細胞核被取出後5分鍾之內,直接注射到已經去除了細胞核的卵母細胞中。進行了細胞核移植的卵母細胞先放在一種特製的溶液中1-6小時,然後加入二價的鍶離子(Sr2+)和細胞分裂抑素B。前者使卵母細胞激活,後者抑制極體的形成和染色體的排除。再取出處理過的卵母細胞,放在沒有鍶和細胞分裂抑素B的特製的溶液中使細胞分裂形成胚胎。
不同階段的胚胎(從2細胞期到胚泡期)被分別植入幾天前與已經結扎雄鼠交配過的假孕母鼠的輸卵管或子宮中發育。發育完全的胎兒鼠在大約19天後通過手術取出。
目前胚胎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有小鼠、兔、山羊、綿羊、豬、牛和猴子等。在中國,除猴子以外,其他克隆動物都有,也能連續核移植克隆山羊,該技術比胚胎分割技術更進一步,將克隆出更多的動物。因胚胎分割次數越多,每份細胞越少,發育成的個體的能力越差。體細胞核移植克隆的動物只有一個,就是「多利」羊。
⑶ 除了克隆羊外還有什麼克隆動物
蛙: 1962年,未成功
鯉魚: 1963年,中國科學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過將一隻雄性鯉魚DNA插入來自雌性鯉魚的卵成功克隆了一隻雌性鯉魚,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於相關論文是發表在一本中文科學期刊,並沒有翻譯成英文,所以並不為國際上所知曉。(源自:PBS)
綿羊: 1996年,多利(Dolly)
獼猴: 2000年1月,Tetra,雌性
豬: 2000年3月,5隻蘇格蘭PPL小豬;8月,Xena,雌性
牛: 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貓: 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小鼠: 2002年
兔: 2003年3-4月分別在法國和朝鮮獨立地實現;
騾: 2003年5月,愛達荷Gem,雄性;6月,猶他先鋒,雄性
鹿: 2003年,Dewey
馬: 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 2005年,韓國首爾大學實驗隊,史納比
⑷ 已經被克隆成功的動物有哪些
獼猴特拉 2000年,實驗室首次成功克隆了一隻叫做特拉的獼猴,後來科學家們陸續克隆了多隻。
2.克隆豬 美國實驗室引入基因改良豬,使這些克隆豬能夠生長出適合人類的器官和細胞組織。
3.鯉魚 1963年,一條亞洲鯉魚被成功克隆;十年之後,科學家童第周又克隆了一條歐洲鯉魚。
4.多利綿羊 1996年,一隻名叫多利的綿羊被成功克隆誕生,這只雌性綿羊一直存活了6年
⑸ 克隆技術除了克隆羊以外還克隆什麼動物
人是不允許克隆的,牛猴豬狗鼠也沒有被克隆過,除羊以外,有魚、中華鱘。而在另一個領域--植物克隆,已廣泛應用於農作物、果樹、蔬菜、花卉、葯材、林木等,正悄悄地走入工廠化生產,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要記住,克隆人是聯合國不允許的,美國已經克隆出人的坯胎,但在孕婦懷孕期間,被聯合國組織規定美國要中止這項活動。胚胎被取出。
⑹ 除了克隆羊還有其他的克隆動物嗎
克隆豬。。。好多的。。最多的就是老鼠了
⑺ 有什麼在克隆羊「多利」,之前的克隆成果
同一克隆的所有成員的遺傳構成是完全相同的,例外僅見於有突變發生時。自然界早已存在天然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的克隆,例如:同卵雙胞胎實際上就是一種克隆。然而,天然的哺乳動物克隆的發生率極低,成員數目太少(一般為兩個),且缺乏目的性,所以很少能夠被用來為人類造福,因此,人們開始探索用人工的方法來生產高等動物克隆。這樣,克隆一詞就開始被用作動詞,指人工培育克隆動物這一動作。
目前,生產哺乳動物克隆的方法主要有胚胎分割和細胞核移植兩種。克隆羊「多莉」,以及其後各國科學家培育的各種克隆動物,採用的都是細胞核移植技術。所謂細胞核移植,是指將不同發育時期的胚胎或成體動物的細胞核,經顯微手術和細胞融合方法移植到去核卵母細胞中,重新組成胚胎並使之發育成熟的過程。與胚胎分割技術不同,細胞核移植技術,特別是細胞核連續移植技術可以產生無限個遺傳相同的個體。由於細胞核移植是產生克隆動物的有效方法,故人們往往把它稱為動物克隆技術。
採用細胞核移植技術克隆動物的設想,最初由漢斯·施佩曼在1938年提出,他稱之為「奇異的實驗」,即從發育到後期的胚胎(成熟或未成熟的胚胎均可)中取出細胞核,將其移植到一個卵子中。這一設想是現在克隆動物的基本途徑。
從1952年起,科學家們首先採用青蛙開展細胞核移植克隆實驗,先後獲得了蝌蚪和成體蛙。1963年,我國童第周教授領導的科研組,首先以金魚等為材料,研究了魚類胚胎細胞核移植技術,獲得成功。 1964年,英國科學家格登(J.Gurdon)將非洲爪蟾未受精的卵用紫外線照射,破壞其細胞核,然後從蝌蚪的體細胞——場上皮細胞中吸取細胞核,並將該核注入核被破壞的卵中,結果發現有1.5%這種移核卵分化發育成為正常的成蛙。格登的試驗第一次證明了動物的體細胞核具有全面性。
哺乳動物胚胎細胞核移植研究的最初成果在1981年取得——卡爾·伊爾門澤和彼得·霍佩用鼠胚胎細胞培育出發育正常的小鼠。1984年,施特恩·維拉德森用取自羊的未成熟胚胎細胞克隆出一隻活產羊,其他人後來利用牛、豬、山羊、兔和獼猴等各種動物對他採用的實驗方法進行了重復實驗。1989年,維拉德森獲得連續移核二代的克隆牛。1994年,尼爾·菲爾斯特用發育到至少有120個細胞的晚期胚胎克隆牛。到1995年,在主要的哺乳動物中,胚胎細胞核移植都獲得成功,包括冷凍和體外生產的胚胎;對胚胎幹細胞或成體幹細胞的核移植實驗,也都做了嘗試。但到1995年為止,成體動物已分化細胞核移植一直未能取得成功。
克隆羊「多利」的意義和引起的反響
以上事實說明,在1997年2月英國羅斯林研究所維爾穆特博士科研組公布體細胞克隆羊「多利」培育成功之前,胚胎細胞核移植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實際上,「多利」的克隆在核移植技術上沿襲了胚胎細胞核移植的全部過程,但這並不能減低「多利」的重大意義,因為它是世界上第一例經體細胞核移植出生的動物,是克隆技術領域研究的巨大突破。這一巨大進展意味著:在理論上證明了,同植物細胞一樣,分化了的動物細胞核也具有全能性,在分化過程中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沒有不可逆變化;在實踐上證明了,利用體細胞進行動物克隆的技術是可行的,將有無數相同的細胞可用來作為供體進行核移植,並且在與卵細胞相融合前可對這些供體細胞進行一系列復雜的遺傳操作,從而為大規模復制動物優良品種和生產轉基因動物提供了有效方法。
在理論上,利用同樣方法,人可以復制「克隆人」,這意味著以往科幻小說中的獨裁狂人克隆自己的想法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此,「多利」的誕生在世界各國科學界、政界乃至宗教界都引起了強烈反響,並引發了一場由克隆人所衍生的道德問題的討論。各國政府有關人士、民間紛紛作出反應:克隆人類有悖於倫理道德。盡管如此,克隆技術的巨大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促使科學家們加快了研究的步伐,從而使動物克隆技術的研究與開發進入一個高潮。
⑻ 人類克隆過什麼動物
最早是克隆羊多莉,之後鼠,牛,豬等很多用於實驗的動物都被克隆過,但是基於倫理道德等考慮,禁止克隆人
⑼ 除了克隆羊,還什麼動物是克隆
科學家把人工遺傳操作動物繁殖的過程叫克隆,這門生物技術叫克隆技術,其本身的含義是無性繁殖,即由同一個祖先細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純細胞系,該細胞系中每個細胞的基因彼此相同。
克隆也可以理解為復制、拷貝,就是從原型中產生出同樣的復製品,它的外表及遺傳基因與原型完全相同。 時至今日,「克隆」的含義已不僅僅是「無性繁殖」,凡是來自同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群個體,也叫「克隆」。這種來自同一個祖先的無性繁殖的後代群體也叫「無性繁殖系」,簡稱無性系。簡單講就是一種人工誘導的無性繁殖方式。但克隆與無性繁殖是不同的。無性繁殖是指不經過雌雄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只由一個生物體產生後代的生殖方式,常見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莖、葉等經過壓條、扦插或嫁接等方式產生新個體也叫無性繁殖。綿羊、猴子和牛等動物沒有人工操作是不能進行無性繁殖的。克隆羊多利也是克隆的產物。關於克隆的設想,中國明代的大作家吳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孫悟空經常在緊要關頭拔一把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這當然是神話,但用今天的科學名詞來講就是孫悟空能迅速的克隆自己。從理論上講,猴子毛含有的蛋白質是指導該部分毛發合成的DNA的部分表達(與其內含子和外顯子有關),可以進行逆轉錄,也就是可以克隆,但是事實上,我們的技術沒有先進到這樣的地步。
另外一種克隆方法是提取兩個或多個人的基因細胞進行組合形成胚胎,出生後的克隆人將有提供基因的幾個人的特徵.
由於克隆技術是無性生殖所以它並不是根據基因重組、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等原理而發明的技術。
神奇的克隆正向人類展示它誘人的前景!
⑽ 2000~2006中國克隆出哪些動物
1、不久前,在河北農業大學與山東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聯合攻關下,中國的科技人員通過名為「家畜原始生殖細胞胚胎幹細胞分離與克隆的研究」實驗課題,成功克隆出兩只小白兔——「魯星」和「魯月」。這項實驗表明中國已經成功地掌握了胚胎克隆,雖然在技術上還沒有達到體細胞克隆羊「多利」的水平,但它為中國的克隆技術進步奠定了基礎。
之後,中國廣西大學動物繁殖研究所成功繁殖體形比普通的兔子大的克隆兔。因為兔子與人類的生理更加接近,克隆兔的成功誕生,有助於人類醫學研究。
2、2002年5月27日,中國農業大學與北京基因達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北蘆台農場合作,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成功克隆了國內第一頭優質黃牛——紅系冀南牛。這頭名為「波娃」的體細胞克隆黃牛經權威部門鑒定,部分克隆技術指標達到國際水平。冀南牛是我國特有的優良地方黃牛品種,分布在我國河北,主要特點是耐寒、肉多脂少。但目前數量急劇減少,已瀕臨滅絕。此次成功克隆,對保護我國瀕危物種具有深遠影響。
3、2002年10月16日中午,中國第一頭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體細胞克隆牛在山東省梁山縣誕生。
這頭克隆牛的核供體來自於一頭年產鮮奶10噸以上的優質黑白花奶牛的耳皮膚成纖維細胞。克隆胚胎經過玻璃化冷凍後移植到一頭魯西黃牛體內,經過281天後於2002年10月16日11點52分產出一頭健康的黑白花奶牛。這頭克隆牛誕生時體重40公斤,身高80厘米,體長72厘米,胸圍80厘米,管圍11.5厘米。當天14點20分初乳,14點30分開始站立,當晚能叫、能卧、能蹦,與正常出生的奶牛體征無異。這是中國首例利用玻璃化冷凍技術培育出的第一頭體細胞克隆牛。在此之前,中國一直沿用的是鮮胚移植技術,尚未有利用冷凍技術克隆成功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