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昆蟲如何演變動物

昆蟲如何演變動物

發布時間:2022-02-26 01:35:29

『壹』 昆蟲是什麼演變而來的

昆蟲是從古生代(地球的存在至今分為無生代、始生代、原生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6個世代)的泥盆紀開始出現的,距今已有3.5億年,在地球上的出現比鳥類還要早近2億年,因此昆蟲可稱得上是地球上的老住戶了。

雖然昆蟲的體軀是那樣的渺小,在地球上出現得又是那麼早,所遺留下來的佐證——化石又是那麼稀小但歷代科學家們還是憑著極為豐富的想像力和地殼中保存下來的化石,將其與現存於大自然中的相似活體(活化石)進行對照比較,提供了使人們可以相信的昆蟲起源線索。昆蟲在地球上的發展史是隨著萬物的變化、時間的延續和不斷的演化、發展才被揭開的。

昆蟲最早的祖先是在水中生活的,它的樣子像蠕蟲,也似蚯蚓,身體分為好多可活動的環節,前端環節上生有剛毛,運動時不斷地向周圍觸摸著,起著感覺作用。在頭和第一環節間的下方,有著像是用來取食的小孔。這種身軀構造簡單的蠕蟲形狀的動物,便被認為是環形動物、鉤足動物和節肢動物的共同祖先,而且更是昆蟲的始祖了。

隨著時間的延伸,昆蟲肢體功能演化,逐漸登上陸地舞台。為了適應陸地生活,它們的身體構造發生著巨大變化,由原來的較多環形體節及附肢,演變成為具有頭、胸、腹三大段的體態。這個演化過程大約經歷了2億至3億年的漫長歲月,而且還以緩慢的步伐不停的繼續演變下去。

早期的昆蟲從小長到大都是一個模樣,所不同的只是身體的節數在變化,性發育由不成熟到成熟。那時它們在體軀上沒有明顯的可用來飛翔的翅,原來的多條腹足也沒有完全退化。後來有些種類的腹足演化成用來跳躍的器官;有些種類還保持著原來的體態,如現今被列為無翅亞綱中的彈尾目、原尾目及雙尾目昆蟲。隨著時間的流逝,大約在泥盆紀末期,有些昆蟲才由無翅演化到有翅。

在以後億萬年的漫長歷史變遷中,有些種類的昆蟲,由於不能適應冰川、洪水、乾旱以及地殼移動等外界環境的劇烈變化,就在演變過程中被大自然所淘汰;也有些種類的昆蟲,逐漸適應了環境,這就是延續到現在的昆蟲。例如天空中飛翔的蜻蜓,倉庫及廚房中常見的蟑螂,它們的模樣就與數萬年前的化石標本沒有區別。

大約在2.9億年前,這是昆蟲演變最快時期。在這段時間內,許多不同形狀的昆蟲相繼出現,但大多數種類多屬於漸進變態的不完全變態類型。在以後的世代中,又有些種昆蟲從幼期發育到成蟲,無論從身體形狀到發育過程都有明顯的變化,成為一生中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完全變態類群。

為什麼石炭紀成為昆蟲的發軔期?這與當時的自然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在多種復雜的關系中,與植物的關系最為密切,因為當時大多數種類的昆蟲主要以植物為食。

石炭紀時期,大自然中的森林樹木已是枝繁葉茂,鬱郁蔥蔥,而且為植物提供水分的沼澤、湖泊又是那麼星羅棋布,這就為植食性的昆蟲提供了生存和加速繁衍的良機。但是這優越的生存環境並不十分平靜,植食昆蟲與植食性的大動物之間,以及以昆蟲為食的其他動物之間,展開了一場生與死的激烈競爭,即使是體型小,貌不驚人的昆蟲之間也不例外。

在這場求生的殊死搏鬥中,並非體大、性猛的種類獲勝,反而是許多體形小、食量少、繁殖力強,尤其是以植物為食的昆蟲,獲得了飛速發展的良機。

昆蟲在地球上的生存與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也曾經歷過幾次大的起伏。其中比較突出的一次大的毀滅性災難,發生在距今2.
3億年至1.9億年前的中生代。那時地球上的氣候發生了突如其來的變化,生機勃勃的陸地由於乾旱而變成不毛之地,森林綠洲只局限於湖泊岸邊和沿海地區的小范圍內,這就使植食性昆蟲失去了賴以生存的食源。在此階段的突變中,原來生活於水域中的部分爬行動物,由於水域的縮小而改變著水中的生活習性及身體結構,演變成了會飛的而且由植食性轉變成以捕食昆蟲為主的始祖鳥,這就使在森林、綠地間飛翔的部分有翅昆蟲,失去了生存的領空。但是也有適應性極強的昆蟲種類它們仍然藉助於自身的種種優勢,頑強地延續著自己的種群。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間(大約在1.3億年至0.65億年前的白堊紀)地球上的近代植物群落的形成,特別是顯花植物種類的增加,各種依靠花蜜生活的昆蟲種類(如鱗翅目昆蟲)以及捕食性昆蟲(如螳螂目等昆蟲)便與日俱增;隨著哺乳動物及鳥類家庭的興旺,靠營體外寄生生活的食毛目、虱目、蚤目等昆蟲也隨之而生,這樣便逐漸形成了五彩繽紛的昆蟲世界

『貳』 昆蟲的名字是怎麼來歷的

對於動物名字的來由,通常有幾種情況:
根據它發出的聲音:如紡織娘,知了;
根據它的外形:如天牛、瓢蟲,金龜子;
根據發現者的名字和分布地:如北京大蜓,拉氏蠟蟬;
根據顏色:如綠草蟬,黑脈金斑蝶;
根據其他尚不清楚的原因,這佔到絕大部分,如螳螂,蟑螂等。

『叄』 昆蟲是如何進化的

昆蟲種類繁多,它們在大自然界中扮演著多種角色。但是你知道昆蟲是怎樣進化的嗎?昆蟲經歷了一個什麼樣的歷史演變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昆蟲的超級進化。

昆蟲最早是出現在古生代的泥盆紀。在進入中生代之前,昆蟲種類開始增多,而且大部分都已具備了現有的體形。因此,進入新生代後,盡管哺乳類等脊椎動物有著明顯的進化、演變,但是昆蟲的身體結構已經定型,所以不會再發生明顯的變化。昆蟲家族能夠在四億年的進化過程中得以繁榮昌盛,經歷了幾個大的階段。

昆蟲所經歷的第一個巨大轉變就是獲得翅膀。原始昆蟲的祖先彈尾目是沒有翅膀的,到了石炭紀初期,昆蟲界中帶有翅膀的蜻蜓、蜉蝣開始出現。雖然當時的翅膀很原始,構造也很簡單,但在翼龍、鳥類還未出現的古生代,昆蟲可以在沒有任何競爭者的空中得以自由自在地飛翔。

接下來昆蟲所經歷的就是第二個階段,就是「新翅類」的出現。這種新翅類昆蟲的翅膀就比原先的高級多了,其構造也復雜了。這一時期出現的代表是蟑螂以及後來出現的蟬、椿象之類,除蜻蜓、蜉蝣以外,所有的有翅昆蟲都屬於新翅類。

昆蟲的完善階段就是其所經歷的第三階段,完全變態類昆蟲的出現。這一階段使得前兩階段的「不完全變態類」轉為「完全變態類」。也就是說昆蟲的成長蛻變都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最早出現的完全變態類昆蟲,是草蛉、姬蛉等脈翅目昆蟲,之後又出現了甲蟲、蝶、蟻、蜂、蠅等昆蟲。完全變態類的昆蟲,幼蟲時期的身體構造適合於取食,到了蛹期又能完全自如地改變身體外觀及內部構造,變成適合繁殖活動的身體。如此巧妙的功能上的改變,使得昆蟲能更好地適應環境,提高生育能力,更好地繁衍後代,從而建立一個繁榮昌盛的大家族。

這三個階段使昆蟲堅定了生活基礎,並在自然界這個大環境中站穩了腳跟。因此,當別的脊椎動物還在中生代及新生代努力發生變化,改造自己的時候,昆蟲們早已逍遙自在了。

『肆』 昆蟲和動物的關系

昆蟲是無脊椎動物的一種,昆蟲是自然界中種類最多的動物有上千萬種,我們已經發現的還不到十分之一。

『伍』 昆蟲是怎麼進化出來的,跟其它動物有什麼關系

「單細胞生物-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並不是動物的演化進程。
你所描述的都是脊椎動物,而昆蟲是無脊椎動物,它和脊椎動物並列,又相對獨立。
昆蟲以後的進化歷程仍然遵循由低等到高等的規律,但只要環境不發生大的變化,基本上還是維持現狀。

『陸』 動物或昆蟲的演變過程

演變過程為:1.卵,2.幼蟲,3.成蟲,4.蛹,5.蝴蝶或飛蛾,接著再產卵,最後死亡.
昆蟲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成蟲通常有2對翅和6條腿,翅和足都位於胸部,身體由一系列體節構成,進一步集合成3個體段(頭、胸和腹)。
一對觸角頭上生,骨骼包在體外部,一生形態多變化,遍布全球旺家族。是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一種。
昆蟲的構造有異於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並沒有內骨骼的支持,外裹一層由幾丁質(英文
Chitin)構成的殼。這層殼會分節以利於運動,猶如騎士的甲胄。
昆蟲在生物圈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蟲媒花需要得到昆蟲的幫助,才能傳播花粉。而蜜蜂採集的蜂蜜,也是人們喜歡的食品之一。
在非洲、東南亞和南美的一些地方,昆蟲本身就是當地人的食品。
但昆蟲也可能對人類產生威脅,如蝗蟲和白蟻,而有一些昆蟲,還是疾病的傳播者。

『柒』 昆蟲怎麼來的

昆蟲最早的祖先是在水中生活的,它的樣子像蠕蟲,也似蚯蚓,身體分為好多可活動的環節,前端環節上生有剛毛,運動時不斷地向周圍觸摸著,起著感覺作用。在頭和第一環節間的下方,有著像是用來取食的小孔。這種身軀構造簡單的蠕蟲形狀的動物,便被認為是環形動物、鉤足動物和節肢動物的共同祖先,而且更是昆蟲的始祖了。

隨著時間的延伸,昆蟲肢體功能演化,逐漸登上陸地舞台。為了適應陸地生活,它們的身體構造發生著巨大變化,由原來的較多環形體節及附肢,演變成為具有頭、胸、腹三大段的體態。這個演化過程大約經歷了2億至3億年的漫長歲月,而且還以緩慢的步伐不停的繼續演變下去。

早期的昆蟲從小長到大都是一個模樣,所不同的只是身體的節數在變化,性發育由不成熟到成熟。那時它們在體軀上沒有明顯的可用來飛翔的翅,原來的多條腹足也沒有完全退化。後來有些種類的腹足演化成用來跳躍的器官;有些種類還保持著原來的體態,如現今被列為無翅亞綱中的彈尾目、原尾目及雙尾目昆蟲。隨著時間的流逝,大約在泥盆紀末期,有些昆蟲才由無翅演化到有翅。

在以後億萬年的漫長歷史變遷中,有些種類的昆蟲,由於不能適應冰川、洪水、乾旱以及地殼移動等外界環境的劇烈變化,就在演變過程中被大自然所淘汰;也有些種類的昆蟲,逐漸適應了環境,這就是延續到現在的昆蟲。例如天空中飛翔的蜻蜓,倉庫及廚房中常見的蟑螂,它們的模樣就與數萬年前的化石標本沒有區別。

大約在2.9億年前,這是昆蟲演變最快時期。在這段時間內,許多不同形狀的昆蟲相繼出現,但大多數種類多屬於漸進變態的不完全變態類型。在以後的世代中,又有些種昆蟲從幼期發育到成蟲,無論從身體形狀到發育過程都有明顯的變化,成為一生中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不同發育階段的完全變態類群。

『捌』 昆蟲的起源與發展

昆蟲的起源和演化
昆蟲最早出現於三億五千四百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比鳥類的出現早近兩億年,是第一批出現在陸地上的動物,稱得上是一個古老的動物家族。它們的生存與發展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坎坷,在漫長的生物進化歷程中經歷了地球史上幾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災難,尤其是二疊紀災變和白堊紀晚期災變。許多古老的生物類群不能適應變化的環境而被淘汰了,然而昆蟲卻在生存競爭中生生不息,繁衍至今,成為最興旺發達的大家族。
最早的昆蟲起源於近似蜈蚣和馬陸的水生節肢動物的多足綱的綜合類初期幼蟲,是寡節的六足型式。後來經過漫長的演化,通過了各個地質時期特定環境的影響,由水生至陸生,使得它們的新陳代謝類型,相應功能和身體構造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形成了各種變態類型,從低級演變進化至高級階段,逐漸分化成為現生的各種各樣的昆蟲類群。
原始昆蟲與現代昆蟲不同,身體的形態從小到大並沒有多少改變。它們從卵孵化後的幼蟲期到成蟲期,只是身體的節數一節節增加,同時性發育逐步完善成熟。它們還沒有明顯的翅膀,腹足尚未完全退化,腹部眾多的足隱約可見,有的則特化為跳器,而這些3億年前的原始特徵在現在低等的無翅亞綱昆蟲(彈尾目、原尾目和雙尾目)中仍然可見到,如增節的發育方式在原尾目中仍然保留;外口式口器和齊全的腹部附器在纓尾目中繼承了下來。它們的生命發育變化均屬於不完全變態。

『玖』 昆蟲綱的演變歷史

昆蟲在地球上約出現於3.5億年前,經歷了漫長的演化歷程。節肢動物起源於類似環節動物的蠕蟲,經歷下列演進階段:
①各節腹側生出附肢,以便行走;
②頭部發生觸角、眼和口器,成為感覺和取食中心;
③翅和足集中在胸部成為行動中心;腹部是內臟和生殖中心。
昆蟲的起源有多種學說,一類學說認為系由水棲祖先演化而來,例如,三葉蟲起源說和甲殼類起源說;另一類學說認為由陸棲祖先起源,如多足綱、唇足綱、綜合綱是昆蟲的近緣。

『拾』 千腳蟲是什麼昆蟲演變過來

千腳蟲也叫「千足蟲」,也就是「蜈蚣」。

蜈蚣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蜈蚣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

蜈蚣屬於節肢動物門、多足亞門、唇足綱、蜈蚣目、蜈蚣科,全世界有2000多種,種類不同,體節數目與足的數目也不同,最小的蜈蚣只有15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對、45對,最多的達到750對。

蜈蚣不是昆蟲,與昆蟲完全是兩類動物。蜈蚣也不是由昆蟲演化來的。

蜈蚣起源於古生代、志留紀,距今已有4億多年的歷史。

蜈蚣屬於陸生節肢動物。所有的陸生節肢動物都起源於海洋節肢動物。節肢動物出現於5.4億年前的早寒武紀,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中,節肢動物進化出許許多多的種類,如三葉蟲、奇蝦等,其中許多種類外形上看就像是生活在遠古海洋中的蜈蚣。

節肢動物是最早登陸並適應陸地生活的動物。化石記錄顯示,最早的陸生節肢動物在古生代、奧陶紀(約開始於5億年前,結束於4.4億年前)就出現了,這類動物與現在的蜈蚣非常相似,只是要比現在的蜈蚣大得多。而最早的昆蟲則要比蜈蚣的出現晚得多。可以說,蜈蚣代表了最古老物陸生節肢動物類型。

遠古蜈蚣生活在3億多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身長可達到2.59米,體型巨大,外形與現代蜈蚣類似,模樣十分可怕。在距今3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滅絕。

遠古蜈蚣

閱讀全文

與昆蟲如何演變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1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9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3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8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2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1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