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骨骼的介紹
骨骼 (bone,skeleton):人或動物體內或體表堅硬的組織。分兩種,人和高等動物的骨骼在體內,由許多塊骨頭組成,叫內骨骼;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體外的硬殼以及某些脊椎動物(如魚、龜等)體表的鱗、甲等叫外骨骼。通常說的骨骼指內骨骼。1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球和白血球;儲藏礦物質。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復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其內部是堅硬的蜂巢狀立體結構;其他組織還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人體的骨骼起著支撐身體的作用,是人體運動系統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塊骨。骨與骨之間一般用關節和韌帶連接起來。
㈡ 骨骼是由什麼和什麼組成的
你好,還有關節和肌肉,也可以說是骨骼肌(肌肉)。骨是構成脊椎動物骨骼的硬器官。它起到鍛煉,支撐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細胞和白細胞以及儲存礦物質的作用。骨骼由多種形狀組成,具有復雜的內部和外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保持堅硬。骨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礦化骨組織,其內部具有堅硬的蜂窩狀結構,並且其他組織包括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
㈢ 人和動物形成骨的物質成份有差別嗎
人和大多數脊椎動物的骨骼成分是相同的。
人類和陸生脊椎動物的骨骼都是硬骨,是鈣化的,成分都是羥基磷酸鈣,還有少量碳酸鈣。這是因為所有的陸生脊椎動物有共同的祖先,都是由最初的陸生脊椎動物(某種四足行走的動物)進化來的。
但在魚類中有一類叫軟骨魚類,如鯊魚、鰩魚、鱘魚等,它們的骨骼是軟骨,不是鈣化的硬骨。這些魚類的骨骼成分是軟骨粘蛋白,主幹是長鏈的透明質酸分子,其上結合了許多蛋白質鏈,蛋白質鏈上又結合了許多硫酸軟骨素和硫酸角質蛋白鏈。膠原約占軟骨有機成分的40%,軟骨囊含膠原少卻含有較多的硫酸軟骨素。
另外,節肢動物沒有內骨骼,只有外骨骼,骨骼成分與人和脊椎動物的也不同。
節肢動物外骨骼的主要成分是幾丁質,也叫甲殼素或殼多糖,是N-氨基乙醯化的多聚化合物,主要是N-乙醯葡萄糖胺。就是說,蝦、蟹、昆蟲等的外骨骼是由含氮的多糖類物質構成的。
還有,烏賊骨的成分也與人類不同。烏賊是烏賊的內骨骼,只是一個片狀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另有蛋白質。而人類和大多數脊椎動物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磷酸鈣。
㈣ 哺乳動物的骨骼是怎麼回事
哺乳動物的骨骼系統發達,支持、保護和運動的功能完善,其主要由中軸骨骼和附肢骨骼兩大部分組成。
哺乳動物骨骼在結構和功能上主要的特點是:頭骨有較大的分化,具有兩個枕骨踝,下頜由單一齒骨構成,牙齒異型;脊柱分區明顯,結構堅實而靈活,頸椎7枚;四肢下移至腹面,出現肘和膝,可將軀體撐起以適應陸上的快速運動。
哺乳動物的骨骼包括顱骨、脊柱、胸骨及肋骨。
顱骨:由於哺乳動物的腦、感官的發達以及口腔咀嚼的產生,因而哺乳動物的顱骨相當大。顱腔由額骨、頂骨、枕骨、蝶骨、篩骨、鱗骨、鼓骨等構成,其中枕骨、蝶骨、篩骨等均由多個骨塊癒合而成,骨塊的減少和癒合使頭骨堅而輕。
脊柱:由一系列椎骨組成,可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五部分。頸椎骨通常為7枚,只有少數種類為6枚(如海牛)或8~10枚(如三趾樹獺),絕大多數的哺乳動物不論頸的長短都是7枚頸椎。
附肢骨骼:包括肩帶、腰帶、前肢骨、後肢骨。哺乳動物鎖骨多趨於退化,有的無鎖骨,如奇蹄類和偶蹄類。而在適於攀緣、掘土和飛翔生活的類群中鎖骨則發達。可見鎖骨發達程度與前肢活動方式關系密切,凡前肢從事前後活動的種類其鎖骨退化,前肢從事左右活動的種類其鎖骨發達。腰帶:由骼骨、坐骨和恥骨構成。骼骨與薦骨相關節,左右坐骨與恥骨在腹中線癒合成一塊髓骨,構成關閉式骨盤。哺乳動物的腰帶癒合,加強了對後肢支持的牢固性。前肢骨及後肢骨:其結構與一般陸生脊椎動物的模式類似,但前後腳掌(跖)、指(趾)骨,隨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大有變化,如蝙蝠為翼狀肢,鯨為鰭狀肢,奇蹄類、偶蹄類為捷行肢。
㈤ 節肢動物外骨骼組成成分
節肢動物的體表覆蓋著堅硬的體壁。體壁由三部分組成:表皮細胞層,基膜和角質層。表皮細胞層由一層活細胞組成,它向內分泌形成一層薄膜,叫做基膜,向外分泌形成厚的角質層。
角質膜主要由幾丁質(甲殼質)和蛋白質組成,前者為含氮的多糖類化合物,是外骨骼的主要成分,而後者大部分為節肢蛋白。甲殼動物的外骨骼還含有大量鈣質,昆蟲的卻幾乎無鈣質。
詳情可參考:http://ke..com/view/738973.htm 望採納
㈥ 節肢動物的外骨骼是怎麼構成的
節肢動物門身體附肢分節具有幾丁質外骨骼的動物。節肢動物的骨骼長在身體外面,叫做外骨骼。它是由幾丁——蛋白質構成的,是皮細胞層的分泌物,一旦形成後,便不能再生長。因此,節肢動物都有蛻皮現象。在蛻皮過程中,身體才能生長。節肢動物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動物,大約有100萬種。僅就其呼吸系統的特點而言,它們之中有鰓呼吸的蝦、蟹類,也有用書鰓和書肺呼吸的鱟蛛類,還有用氣管呼吸的蜈蚣和昆蟲類。
㈦ 動物的骨骼是怎麼進化形成的
古生物學家熟知的、首次發現於澳大利亞的伊迪卡拉動物化石距今5.7億年前,它們都是沒有硬骨骼的軟軀體動物。已知最早的具有硬的外骨骼(外殼)的動物化石是寒武系最底部的所謂「小殼化石」,它們是一些小到只有幾毫米長的錐形的或異形的小管,其礦物成分是碳酸鹽或磷酸鹽,這可以說是動物最早的骨骼化。
令人驚奇的是,寒武紀初始藍菌和其他一些藻類也出現了鈣化現象。動物與植物幾乎同時骨骼化(鈣化)這一現象引起古生物學和沉積學家們的興趣,並引起一場關於骨骼化原因的討論與爭論。多數古生物學和沉積學家都認為,新元古代海水化學的變化促進了骨骼的進化產生。例如英國沉積學家Riding認為,在元古宙末到寒武紀之初,海水中鎂-鈣比值m(Mg)/m(Ca)下降,碳酸鹽岩中白雲石減少、方解石增多,這種變化與鈣化的藍菌出現相關。同時元古宙末海水中磷酸鹽豐富,這和一些磷酸鹽的小殼動物化石的出現有關。但俄國學者分析了元古宙末(文德期)到早古生代的碳酸鹽時發現,鎂與鈣的比值並沒有大的變化。另一方面,美國學者Grotzinger(1989)認為元古宙末海水鈣的含量下降,海水的鈣離子從早元古代的飽和或過飽和狀態逐漸下降到新元古代晚期和寒武紀初期的低於飽和點的狀態。因此,骨骼化的原因可能不在海水化學環境,而與生物本身有關。
㈧ (生物)動物的骨骼是由細胞構成還是由細胞的產物構成
是由細胞構成。
一開始,動物只是一個胚胎細胞,後來經過分裂分化,產生不同的細胞,組織,器官。分化產生的骨細胞構成了骨骼
㈨ 骨骼是由哪些物質構成的
骨俗稱骨頭,是人體組織中人們非常熟悉的結構。人類自身的骨骼通常是可摸而不可及的。普通人最常接觸骨的場合是在餐桌上。除了豬、牛、羊、蛇、魚等常見的內骨骼外,蝦、蟹、蟶、龜等的殼則屬於外骨骼。餐桌上大部分會卡牙齒或梗喉嚨的硬東西都是骨。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外骨骼的出現要遠遠早於內骨骼,許多無脊椎的動物,如昆蟲類,它們體外具有關節的甲殼質殼就屬於外骨骼,烏龜的殼是由皮膚骨化而來的,屬於皮化骨。外骨骼也好,內骨骼也好,它們最基本的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保護功能,二是運動功能。低等動物外骨骼的保護功能是明顯的,其運動功能是則有骨骼內附著的肌肉來完成,鮮美的螃蟹腳其實都是它的肌肉。
與其他脊椎動物一樣,人類的骨骼也是位於肌肉內進化來的,屬於內骨骼。但是,人類骨骼的來源是非常復雜的,例如,頭顱骨的淺表位置反映了它的進化根源,與烏龜的殼一樣,人類的上頜骨、下頜骨、鎖骨和牙齒的牙質也與皮膚同源,都屬於皮化骨。還有一些骨頭,如聽小骨、舌骨、喉軟骨,以及鼻腔的骨和軟骨,則與魚類鰓部骨骼的起源相同。另一些骨頭,如髕骨以及很多的籽骨,是由肌肉或肌腱的骨化而產生的。人類內骨骼的許多特點也有保護功能,有時甚至掩蓋了其運動功能。例如,顱骨和椎柱骨就有非常突出的保護功能,使大腦和脊髓能夠經得起各種運動的震盪和沖擊。
人類的骨骼復雜而饒有趣味,就讓我們離開餐桌,來認識一下支撐我們整個身體的骨架吧。
骨骼由骨與關節組成,全身各骨藉助關節相連形成骨骼,構成骨支架,使我們有了人的基本樣子,同時也構成了運動系統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骨骼支持體重,保護心、腦、肺等器官。骨骼上有肌肉附著,在神經系統支配下,以關節為樞紐通過骨骼肌的協調動作而進行活動。
要進一步認識人類骨骼,就不能不先看一看骨的基本結構。
• 骨密質與骨松質 從組織學上來說,骨是一種器官。完整的骨包括外層的骨膜、骨質、內含的骨髓、血管、淋巴管和神經等。如圖所示,骨質包括骨密質和骨松質。骨密質質地堅硬,分布於骨質的表面,耐壓性很強,平時最常說的骨頭其實就是指這一層煮不爛的骨密質,它由大量的骨細胞組成。由骨密質圍成的腔被稱為髓腔,裡面就是呈海綿狀的骨松質,由交織的骨小梁構成。因為骨小梁的排列與骨承受的壓力和張力相一致,所以骨松質也同時承受較大的力量。骨髓充填於髓腔和骨松質的間隙里,其中具有豐富的血管、淋巴和神經,使骨進行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的場所,能夠對骨進行修復、再生和改建。另外,骨髓還具有造血的功能。
• 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 緊貼骨密質外麵包著的一層膜就是骨外膜,髓腔內還有一層薄的骨內膜。在骨外膜和骨內膜中含有一種能夠生成骨的細胞,稱為成骨細胞,這種細胞具有使骨骼生長的功能。有趣的是,在骨外膜中還有另外一種專門破壞骨細胞的細胞,稱為破骨細胞。這兩種細胞作用相反又相互依據。成骨細胞像建築工人,不停地生成新的骨組織,破骨細胞則像維修工人,不停地清除老化、死亡、破碎的骨結構,並且還負責拆除「違章建築」,就是除去不需要的多餘的骨組織,從而使骨的整體結構更符合生物力學的需要。正常情況下,兩種細胞之間處於動態的平衡之中,完成骨的生長發育的新陳代謝。骨折之後,成骨細胞首先啟動,從而促使新骨痂的生成,即骨折的癒合。但是,股痂只是恢復了骨的連續性,往往不符合生物力學的需要,改建塑形的過程則必須有破骨細胞的參與才能完成。
• 骨外膜 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是骨折之後骨癒合和塑形的主要力量。所以,在骨折的治療中,不能隨意地損傷骨膜。骨外膜由纖維結蒂組織構成,含有豐富的神經、血管,對骨的營養、再生和感覺具有重要作用。骨折時會感到劇烈的疼痛,並不是骨的折斷本身引起的,而是骨外膜中豐富的神經受到損傷刺激所致。
• 骨基質 骨質中除了骨細胞以外的物質就是骨基質,其中含有大量的鈣和磷,參與人體的代謝調節。骨基質由骨細胞生成,基質成分的改變其實仍然是成骨細胞與破骨細胞之間動態平衡變化的結果。老年人中常見的骨質疏鬆症最基本的改變,就是骨基質中鈣含量的下降。
• 骨的化學成分 主要是有機質和無機質。有機質有膠原纖維和糖蛋白,賦予骨彈性和韌性。無機質主要是鹼性磷酸鈣,使骨堅硬。幼兒骨的有機質、無機質各佔一半,因而骨骼柔軟,容易變形,不容易骨折,即使發生骨折也常常折而不斷,稱為青枝骨折。成年人有機質與無機質之比為 3 ∶ 7 既柔韌又堅硬,最為合適。老年人骨的無機質變多,而有機質變少,因而較脆,容易發生骨折。鍛煉可以促進骨的發育和改建,長期不活動會導致骨質疏鬆。
• 骨的外形 骨的外形可謂千姿百態,在解剖學上一般把它們分為四類:第一類是長骨,呈長管狀,分布於四肢,如股骨、尺骨、橈骨等,是骨折最常發生的部位;第二類是短骨,主要分布於碗部和足部,數量較多;第三類是扁骨,如肋骨、顱骨等;第四類是不規則骨,如椎骨和髖骨等,這也是骨折經常發生的部位。
• 骨的數量 正常成年人全身共有 206 塊骨,按照它們各自所處的不同部位和功能,可以分為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顱骨保護著腦,當頭部受傷時,腦部的損傷往往比顱骨本身的受損要重得多。在本書中,主要介紹軀干骨和四肢骨骨折的情況。
• 軀干骨 包括胸骨、肋骨和椎骨。其中,肋骨有 121 對, 24 根,大家比較熟悉,胸口正前方比較平坦的那塊骨就是胸骨,胸骨、肋骨和後方的椎骨共同圍成胸廓,保護裡面的心和肺等臟器。胸骨和肋骨的骨折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呼吸功能,肋骨骨折的段端有時還會刺傷它們所包容的臟器,如肺、肝、脾等。
• 椎骨 就是平常所說的背脊骨,共有 33 塊,包括 7 塊頸椎、 12 塊胸椎、 5 塊腰椎、5 塊骶椎和 4 塊尾椎。其中, 5 塊骶椎融合成一塊骶骨, 4 塊尾椎融合成一塊尾骨。從上到下的各節椎骨在外形上有一定的變化,從中可以知道,我們在背後摸到的所謂背脊骨,其實只是椎骨的棘突部分。椎骨的外形奇特,但它們依靠關節和韌帶的連接形成椎管,裡面所容納的脊髓和馬尾神經都屬於中樞神經的一部分。脊髓沿路發出很多脊神經,從椎骨之間的間隙和骶孔中穿出,分布於各處。所以,椎骨的骨折,如果骨折塊有移位,就容易對神經根或脊髓造成壓迫,導致相應的症狀,如截癱等,有時甚至會發生生命危險。
• 四肢骨 又分為上肢骨和下肢骨。其中,上肢的肱骨、尺骨、橈骨,下肢的股骨、脛骨、腓骨及組成手、腳的各個骨又被稱為自由肢骨。肩胛骨、鎖骨和髖骨則被稱為肢帶骨,它們將自由肢骨與軀干骨相連接。四肢骨是勞動和運動時主要的活動部分,也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骨折也最為多見。
• 關節 把骨與骨之間相連接的結構就是關節,骨折時也可能同時累及關節,稱為關節內骨折,治療上比較困難,而且治療要求也比較高。有時外傷還會引起骨與骨之間的關系不在正常位置,就是所謂的「脫骱」,也就是關節脫位。
㈩ 外骨骼的主要組成
節肢動物的體表覆蓋著堅硬的體壁。體壁由三部分組成:表皮細胞層,基膜和角質層。表皮細胞層由一層活細胞組成,它向內分泌形成一層薄膜,叫做基膜,向外分泌形成厚的角質層。
角質膜主要由幾丁質(甲殼質)和蛋白質組成,前者為含氮的多糖類化合物,是外骨骼的主要成分,而後者大部分為節肢蛋白。甲殼動物的外骨骼還含有大量鈣質,昆蟲的卻幾乎無鈣質。
角質層除了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和保護內部構造外,還能與內壁所附著的肌肉共同完成各種運動,跟脊椎動物體內的骨骼有相似的作用,因此被叫做外骨骼。
外骨骼,在自然狀態,是指以硬殼或'皮'的昆蟲(如甲蟲,蟑螂)和甲殼類動物(蝦,蟹) 。
這是不同於鳥類和其它動物(包括人類)的。凡具有骸骨屬於內部 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