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哺乳動物:蝙蝠、刺蝟、熊、地松鼠、睡鼠、土撥鼠等。爬行動物:蝸牛、蛇、烏龜等。昆蟲:蝴蝶、飛蛾、瓢蟲、大黃蜂等。鳥類:北美小夜鷹、鴟鵂、燕子、白胸秧雞等。以北美小夜鷹為例,冬季來臨時,它們會找個岩石縫隙或腐木洞穴躲起來,進行長達5個月的冬眠。
一、哺乳動物
1、蝙蝠
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據不完全統計,棲息在列寧格勒附近的大耳蝠和北棕蝠在一生中其活動的時間僅佔1/15-1/20,其餘的時間都是在睡眠,當環境溫度達到16-28℃時,蝙蝠即處於深睡狀態,睡眠的蝙蝠新陳代謝降低,生理機能減慢,致使某些蝙蝠壽命較長。
2、刺蝟
是屬於蝟亞科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通常是在夜間活動,以昆蟲和蠕蟲為主要食物,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蟲子,刺蝟在巢穴中冬眠時,體溫下降到6℃,這種情況下,刺蝟是世界上體溫最低的動物,呼吸1-10次每分鍾。冬眠中的刺蝟會偶爾醒來,但不吃東西,很快又入睡了,其如果過早地醒來會被餓死的,出眠溫度約大於6-9℃(2-15℃)。
3、熊
是食肉目熊科動物的通稱,生活於北方寒冷地區的熊有冬眠現象,而位於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的黑熊往往不冬眠,熊冬眠時間可持續4-5個月,冬眠的過程中如果被驚動它會立即蘇醒,偶然也會出洞活動,除冬眠期外,熊沒有固定的棲息場所,冬眠的洞穴一般會選在向陽的避風山坡或枯樹洞內。
4、地松鼠
南非地松鼠通常生活在非洲乾旱地帶,屬於群居動物,一個族群中有30隻地松鼠,在冬天到來之前,松鼠會往洞里儲存大量的過冬食物,在天冷時在深的洞里進行冬眠,天氣稍微暖和時再出門活動和覓食。
5、睡鼠
屬嚙齒目,睡鼠科,因有冬眠習性而得名,它們以果實和堅果為食,是一種夜行性動物,晚間在樹上靈活地竄來竄去,並尋覓橡樹果、小昆蟲等為食,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約9個月時間里,睡鼠都處於冬眠的狀態。
6、土撥鼠
是嚙齒目其中一種,旱獺屬,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與鼠類相似,是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棲息於平原、山地的各種草原和高山草甸,集群穴居,挖掘能力甚強,洞道深而復雜,多挖在岩石坡和溝谷灌叢下。當氣溫長時間低於10℃以下時,就會進行自然冬眠,時間可以長達3-6個月,當氣溫轉暖後會自然蘇醒。
二、爬行動物
1、蝸牛
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是一種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當溫度低於15℃,高於33℃時會進行休眠,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但各種蝸牛各不相同,蝸牛喜歡鑽入疏鬆的腐殖土中棲息、產卵、調節體內濕度和吸取部分養料,時間可長達12小時之久。
2、蛇
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體細長,分為頭、軀乾和尾三部分,無四肢或在低等蛇類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後肢遺跡。一般從春末夏初到冬初,由於氣溫均在10-35℃,適於蛇的活動,當冬天氣溫開始下降變冷時,蛇的體溫則隨之下降,蛇體的功能減退,當氣溫下降至10℃時,蛇停止一切活動,開始進入冬眠。
3、烏龜
是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主要棲息於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為變溫動物,水溫在10℃以下時,即靜卧水底淤泥或有覆蓋物的鬆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從11月到次年4月,當水溫上升到15℃時,出穴活動,水溫18-20℃開始攝食,20℃以上怕熱,躲在深水淤泥中。
三、昆蟲
1、蝴蝶
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一般色彩鮮艷,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蝴蝶的種類、形態不同,過冬方式不同,有的蝴蝶以幼蟲過冬,冬天停止進食,直接鑽到土裡;有的蝴蝶以卵過冬,比如灰蝶、線灰蝶,它們會將卵產在休眠芽的基部;有的蝴蝶以蛹過冬,比如鳳蝶,化蛹了就可以忍受嚴寒。
2、飛蛾
飛蛾類,昆蟲綱鱗翅目昆蟲,多在夜間活動,喜歡在光亮處聚集,飛蛾在冬季來臨時會在洞穴里層層冬眠。在昆蟲中,飛蛾是蝴蝶的姊妹,屬鱗翅目,異脈亞目。飛蛾雖則沒有蝴蝶漂亮,但它們的繁殖方式卻差不多。
3、瓢蟲
是鞘翅目瓢蟲科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體色鮮艷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的斑點。在冬天來臨時,瓢蟲會依靠集體的力量抵抗嚴寒,它們在樹樁或岩石下等乾燥安全的地方聚集起來冬眠,共同渡過嚴冬。
4、大黃蜂
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細腰亞目,螞蟻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長螫針,在遇到攻擊或不友善干擾時,會群起攻擊,可以致人出現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在冬天來臨之際黃蜂會報團取暖,受精雌蜂紛紛離巢尋覓牆縫、草垛等避風場所抱團越冬,氣溫越低抱團越緊,氣溫稍高則抱團鬆散,溫度高於7℃時便開始散團。
四、鳥類
1、北美小夜鷹
是夜鷹科、小夜鷹屬的一種鳥類動物,生活在北美地區,冬季來臨時,它們會找個岩石縫隙或腐木洞穴躲起來,進行長達5個月的冬眠,冬眠時能量消耗只有正常狀態下的7%,處於深度蟄伏狀態長達100天。冬眠結束後,它們要恢復正常行動能力則需要7個小時之久。
2、鴟鵂
俗名貓頭鷹,上體包括兩翼和尾的表面大多灰褐色,布滿蟲毒狀黑褐色細紋。它在冬眠時,體溫由平時的40℃降到20℃左右,用聽筒也聽不到心臟的跳動聲。可是,春天一到,它的體溫便會自行升高。
3、燕子
生活在歐洲北部的一些燕子,每當冬季遇到寒潮襲擊時,會成群結隊地聚在一起,進入休眠狀態,而雨燕的成鳥會向溫暖的南方飛去,而鳥巢中剛孵化出來的小鳥,便進入休眠狀態,等待親鳥回來餵食。
4、白胸秧雞
又叫苦惡鳥,根據它的叫聲而得名,廣泛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上體黑色,面部及下體白色,初冬季節時,秧雞會選擇乾燥的石洞或泥洞,鑽到裡面冬眠,在洞里不吃不動,或很少活動,呼吸次數減少,血液循環減慢,新陳代謝減弱,憑借貯存的脂肪來維持生命。
B. 冬眠的小動物有哪些
冬眠的小動物有:蛇、蛙、松鼠、熊、極地松鼠、栗鼠、歐洲睡鼠、金倉鼠、蝙蝠、刺蝟、烏龜等。
冬眠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種極端的但被調節的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是作為對減少能量消耗的適應。這種定義不包括變溫有機體對環境溫度下降而發生被動反應時的季節性或晝夜的蟄伏。因而,真正的冬眠限於鳥類和哺乳類動物。
冬眠可分為入眠、深眠和出眠3個階段。
1、入眠:一般認為,體重迅速增加直到較穩定地停留在較高水平,則是動物已具備入眠的內部條件。否則環境溫度雖低但動物仍不入眠。待體溫調定到接近環境溫度後,便進入深眠。
2、深眠:此階段長短不定,一般可達數月之久。這時的生理狀態發生極大變化。呼吸明顯減少,如刺蝟的呼吸運動,從常溫的每分鍾6~18次,降到每分鍾1~3次(28~18℃)。
3、出眠:激醒初期,呼吸由節律性轉變為間歇性。經過幾次陣發性呼吸之後,又變成節律性呼吸,而且頻率越來越快,如刺蝟可達每分鍾60次,待蘇醒後又趨向平靜,變成每分鍾36~40次。
C.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冬眠動物的種類分為以下三種:
1、第一種為蛇及蛙等兩棲爬蟲類的冬眠,其體溫與周圍環境配合,如環境溫度下降則體溫跟著下降而進入冬眠狀態,己無法進行調節。
2、第二種為松鼠等動物其體溫於平時保持恆溫性,在進行冬眠時,可將自己體溫下降到接近環境周圍之溫度,但為了避免體液在0℃以下結凍,其體溫維持在5℃上下。
3、第三種為熊類,熊在冬眠時其體溫只下降幾度,但能長時間不進食而呈睡眠狀態,在嚴謹的分類下應該是近於睡眠和冬眠之間。
在天氣溫暖的地區,動物的冬眠時間應該很短暫,尤其是動物園內屬於可冬眠性的動物在保溫及避寒的設施下於冬天還是能活動自如的。
冬眠行為:
在秋季冬眠動物機會尋找冬眠的地方:中空的樹乾和地穴等,並在裡面鋪上草、秸稈、葉子和毛等作墊。在這么一個布置好的棲身之處它們會成群的蜷縮著身子,耷拉著眼皮,以這種低耗能的形式度過冬天。
它們的體溫會降至1到9℃。所有身體機能會大幅下降。呼吸很弱,心跳變慢,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如果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冬眠的蝙蝠,會看到蝙蝠的身體呈暗藍色。例如土撥鼠在冬眠狀態下,體溫會從39降至7℃。心跳從原來的每分鍾100下跌至2到3下。
呼吸頻率可以延至一小時一次。腸和肝的代謝產物會收集在腸的下部,並且在蘇醒的時候被排出。動物在冬眠時會停止進食,或者是在短暫的蘇醒狀態中進行攝食。冬眠動物靠的是它們自身的脂肪度日,特別是肩胛骨間棕色脂肪組織(IBAT)。
這種組織位於肩膀和頸部,是非常重要的能量來源,特別是在外界溫度升高動物從冬眠狀態中蘇醒過來的時候,這個過程長達數小時。蘇醒過程的後半段,動物通過身體顫抖,(屈肌和伸肌同時收縮,一種高放能動作)可將體溫提升到正常水平。溫度越高,動物呼吸得越快。
網路--冬眠
D. 鳥類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冬眠指的是溫血動物、某些哺乳類動物和少部分的鳥類在寒冷的季節,會通過降低體溫的方式而進入的類似昏睡的生理狀態。人們研究動物冬眠,主要是針對溫血動物。因為它們能精確地和有目的地控制自己的體溫。
冬休棕熊在其巢穴里的冬休(德文:Winterruhe)與冬眠不一樣,在冬休過程中,棕熊的體溫並不如真正的冬眠動物那樣大降。這種沒有大規模降溫的冬休也會在獾,松鼠和浣熊身上看到。這些動物在這種冬休狀態中會經常醒過來,換一下睡的姿勢。棕熊會在自己的窩里這樣半睡半醒的度過7個月,期中不吃不喝,也不排便,只靠自己的脂肪度日。美國科學家發現,這種半睡狀態是由一種名為冬眠誘導觸發子 (Hibernation Inction Trigger,縮寫作HIT)的荷爾蒙引起的。這些物質能夠使棕熊既能度過冬天,又不至於喪失其肌力。一個人會在相似的狀態,如在病床上,喪失其90%的肌力。
[編輯] 鹿的冬天靜息狀態最近發現,土生的鹿也會在冬季降體溫降至15攝氏度進入靜息狀態。通過將其新陳代謝率降至晚間水平,可以使得鹿度過這嚴寒的季節。 維也納大學獸醫研究發現,食物的豐足會影響這種對體溫和新陳代謝的調節機制。蛋白質豐富的食物,這在冬季並不常見,可能會不必要地提高動物的新陳代謝率。因此,在冬天不恰當的喂飼會導致春季飢荒的發生,因為冬季時鹿的新陳代謝並沒有下降,在森林裡對草料的消耗過大,導致春季的草料短缺。
維也納大學獸醫學研究者相信,冬眠和冬休的界限不再清晰。很多動物都能通過相似的調節機制降低新陳代謝和體溫,海豹和鯨在長時間的潛泳中也可能會運用到相同的機制。
[編輯] 變溫動物的僵冷狀態與冬眠形成對比的還有僵冷狀態,這可在很多在一些特定氣候區域生活的變溫動物中可見–蝸牛,一些昆蟲,大部分的爬行動物(蛇,龜,蜥蜴)和兩棲動物(蟾蜍,蛙。蠑螈會有3到4個月,慢缺肢蜥和龍紋蝰蛇有4到5個月,雨蛙和沙蜥蜴則有5到6個月的僵冷狀態期。
E.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盤點世界上15種冬眠的動物
冬眠一般指的是冷血動物、某些哺乳類動物和少部分的鳥類在寒冷的季節,會通過降低體溫的方式而進入的類似昏睡的生理狀態。冬天食物匱乏,許多動物不得不冬眠,以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那麼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呢?下面為你介紹世界上15種冬眠的動物。
青蛙、蟾蜍、蛇、蚯蚓、亞洲黑熊、北極熊、鱷魚、刺蝟、烏龜、松鼠、蝙蝠、黃蜂、蜥蜴、蝸牛,睡鼠
一、青蛙
青蛙是兩棲動物,兩棲動物又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隨著氣溫的變冷,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下降。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溫升高後再出來活動,它們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冬眠的動物。
二、蟾蜍
蟾蜍雖然在陸地生活,但冬季在泥底冬眠的動物。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束冬眠。
三、蛇
蛇是最為典型也是最為常見的冬眠的動物,蛇冬眠時千萬別去招惹他,由於冬眠,蛇毒一直積存在體內,這個時候的蛇毒最為厲害。每當冬季到來,氣溫降到7-8℃時,蛇就開始選擇高燥地帶的洞穴、樹洞和岩石縫隙作為蔽身之地,進入冬眠。
四、蚯蚓
蚯蚓在冬天會鑽到地層深處,那有適合它們的溫度,但畢竟是冬天,蚯蚓在溫度低於20度左右時,它就會停止生長,開始冬眠。來年春天暖和了,它們又會活動起來.,根蚯蚓本身低於零度就會死亡,0-----5度處於冬眠,最佳的溫度18-----27度之間,所以這就是你在冬天挖不到蚯蚓的原因。
五、亞洲黑熊
黑熊這是我們最常在電視中看到的冬眠的動物。它們是典型的林棲動物,雜食性,春天以山毛櫸等的新芽為食,夏天主要以螞蟻、蜜蜂等昆蟲為食,秋天主要橡樹、栗子等果實為食。秋天會大量進食,以准備冬眠。冬季在大樹的樹洞、岩洞或地洞等冬眠。冬眠的動物有哪些?上面已經介紹了五種,點擊下一頁查看更多冬眠動物。 上一頁 0 /3 下一頁
F. 全世界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全世界冬眠的動物有:刺蝟、蝙蝠、蛇、青蛙、烏龜、螞蟻、蝸牛、熊、蟾蜍、蚯蚓、鱷魚、松鼠、黃蜂、蜥蜴、北極熊等等。
1.刺蝟
刺蝟屬於異溫動物(Heterothermic),是蝟亞科(Erinaceinae)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它體肥矮、爪銳利、眼小、毛短,渾身布滿短而密的刺,體背和體側滿布棘刺,頭、尾和腹面被毛;嘴尖而長,尾短;前後足均具5趾,蹠行,少數種類前足4趾;齒36~44枚,均具尖銳齒尖。
蝟屬(Erinaceus)的刺蝟分布最普遍,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適於食蟲;受驚時,全身棘刺豎立,捲成如刺球狀,頭和4足均不可見中國最常見的有黑龍江刺蝟(Erinaceusamurensis)等。
2.蛇
蛇屬於爬行綱有鱗目蛇亞目。又有蛇、虺、螣、蚺、蜧、蜦等別稱,根據品種也會有蝮、蚺、蟒、蝰等近義稱呼,屬於有鱗目。身體細長,四肢退化,身體表面覆蓋鱗片,蛇雖細長卻是脊椎動物。大部分是陸生,也有半樹棲、半水棲和水棲的,分布在除南極洲以及紐西蘭、愛爾蘭等島嶼之外的世界各地。以鼠、蛙、昆蟲等為食。
3.蝸牛
蝸牛並不是生物學上一個分類的名稱,一般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蝸牛是一種包括許多不同科、屬的動物。取食植物,產卵於土中或者樹上。
在熱帶島嶼比較常見,但有的也生存在寒冷地區。樹棲種類的色澤鮮艷,而地棲的通常幾種接近的顏色,一般有條紋。非洲的水晶螺屬體型最大,多超過20公分。歐洲的大蝸牛屬的幾個種常作佳餚,尤其在法國。蝸牛是陸地上最常見的軟體動物,其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葯用價值。
4..北極熊
北極熊(拉丁學名:Ursus maritimus(Phipps, 1774),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皮膚為黑色,由於毛發透明故外觀上通常為白色,也有黃色等顏色,體型巨大,兇猛。
北極熊的視力和聽力與人類相當,但它們的嗅覺極為靈敏,是犬類的7倍;奔跑時最快速度可達60km/h,是世界百米冠軍的1.5倍。由於全球氣溫的升高,北極的浮冰逐漸開始融化,北極熊昔日的家園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在未來的不久很可能滅絕,需要人類的保護。
5.鱷魚
鱷魚(Crocodile)一種變溫動物,卵生動物。鱷魚是珍貴的爬行動物。除了現存的鱷魚,曾經在地球上出現過普魯斯鱷、帝鱷、恐鱷、巴里納斯鱷這樣的遠古巨型頂級掠食者。鱷魚顯然不是魚類,而是一種爬行動物,鱷魚之名,或是由於其像魚一樣在水中嬉戲,故而得名「鱷魚」。
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之一。它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性情兇猛的脊椎類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屬肉食性動物。公認鱷魚的品種共23種。
中國國內馴養繁殖的鱷魚種類有:揚子鱷,暹羅鱷,灣鱷,尼羅鱷;其中國家允許經營利用的鱷魚種類有三種:暹羅鱷,灣鱷,尼羅鱷。其中暹羅鱷(又俗稱泰鱷)是在我國北方廣泛被人工馴養鱷魚。頒發鱷魚馴養繁殖證的單位為:國家林業局。
參考資料網路-鱷魚
網路-蝸牛
網路-蛇
網路-刺蝟
網路-北極熊
G. 15種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15種冬眠的動物有青蛙、蛇、黃蜂、刺蝟、蟾蜍、蜥蜴、鱷魚、冬眠鳥、烏龜、松鼠、蝸牛、亞洲黑熊、蝙蝠、北極熊、蚯蚓。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蛇: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
15種冬眠的動物有青蛙、蛇、黃蜂、刺蝟、蟾蜍、蜥蜴、鱷魚、冬眠鳥、烏龜、松鼠、蝸牛、亞洲黑熊、蝙蝠、北極熊、蚯蚓。
1、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2、蛇: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體細長,分為頭、軀乾和尾三部分,無四肢或在低等蛇類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後肢遺跡。
3、黃蜂:學名「胡蜂」、又名「螞蜂」或「馬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細腰亞目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
4、刺蝟:是屬於蝟亞科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共有5個屬;其中蝟屬的刺蝟分布最普遍,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
5、蟾蜍: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猴子、癩刺、癩疙寶。
6、蜥蜴: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於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我國已知的有150餘種。
7、鱷魚:為肉食性卵生脊椎類爬行動物,是兩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最古老爬行動物,也是迄今生存著的最原始動物之一。
8、鳥類:是恆溫動物,一般冬天不會進入休眠狀態。可是1916年12月,人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深山峽谷里,居然發現了正在冬眠的鳥。
9、烏龜:是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
10、松鼠:隸屬嚙齒目松鼠科,泛指一大類尾巴上披有蓬鬆長毛的嚙齒類動物,現存約有58屬285種,分布遍及南極以外的各大洲(在大洋洲為引入種)。
11、蝸牛: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12、亞洲黑熊:共有7個亞種。雌性體長110-150厘米,雄性體長120-189厘米;尾長小於12厘米;肩高70-100厘米。
13、蝙蝠: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
14、北極熊: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
15、蚯蚓:又名地龍,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陸棲無脊椎動物。
H.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揭秘二十種動物冬眠的方式
寒風凜冽,當我們還在糾結南方到底該不該供暖的時候,地球上某些動物已經開始進入冬眠狀態。如狗熊、青蛙等。冬眠的動物指的是冷血動物和某些哺乳動物,部分鳥類也會進入冬眠狀態。
如今冬眠已經成為了科學界研究的熱門領域,如果人類也能冬眠,會怎樣?這個本文不做討論,將為您揭秘二十種動物冬眠的方式,帶您看看冬眠的動物有哪些?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吧。另外,動物為何會冬眠請看末尾的解答。
主要分為三大類介紹,分別是冷血動物、哺乳動物、鳥類
冷血冬眠動物: 烏龜、青蛙、蝸牛、蛇、蜥蜴、東亞鉗蠍、蠑螈、揚子鱷
冬眠的哺乳動物: 棕熊、北極熊、北極地松鼠、納氏鼠耳蝠、脂尾倭狐猴
冬眠的鳥類: 小鴟鵂、弱夜鷹、燕子、白胸秧雞
冬眠的昆蟲: 瓢蟲、九香蟲、枯葉蝶
冬眠的冷血動物:烏龜
烏龜是變溫動物,而當外界環境持續呈現低溫時,許多烏龜都會進入冬眠狀態。 尤其是歐系陸龜這類塬生於中、高緯的品種,因當地冬季氣候嚴寒,所以大都有冬眠的習慣。 當烏龜冬眠時,體內所有的新陳代謝會變得緩慢,只有心臟仍跳動,腎臟、肝臟有少許作用,至於其他如腸胃等器官,幾乎都會呈現"休眠"的狀.
擴展閱讀:世界上最大的烏龜
十大烏龜的世界之最,龜中博爾特打破短跑紀錄
世界上跑的最慢的烏龜:海龜每小時移動70米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烏龜:巴西龜,能辨別主人
青蛙
青蛙是兩棲動物,兩棲動物又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隨著氣溫的變冷,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下降。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溫升高後再出來活動。另外,蟾蜍的習性一致。
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漂亮的青蛙
世界上最小的青蛙;沒有一美分硬幣大
世界上敢吃蛇的青蛙,食蛇蛙最愛吃響尾蛇(絕對不會中毒)
蝸牛
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
蝸牛喜歡在陰暗潮濕、疏鬆多腐殖質的環境中生活,晝伏夜出,最怕陽光直射,對環境反應敏感,最適環境:溫度16~30℃(23~30℃時,生長發育最快);空氣濕度60%~90%;飼養土濕度40%左右;pH為5~7。當溫度低於15℃(冬眠)大概3~4個多月。從12月初開始,到明年三月中旬。高於33℃(夏眠)大概也是3個多月,從6月初到9月中下旬。低於5℃或高於40℃,則可能被凍死或熱死。
擴展閱讀:
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蝸牛——白玉蝸牛
世界上牙齒最多的動物,蝸牛長有25600顆牙齒(相當於人類的800倍)
世界上最奇怪的蛇排行榜
蛇
蛇一般在人蟄前後進入冬眠,驚蟄前後冬眠結束。但不同種類的蛇、不同的地區以及不同年齡和性別的蛇冬眠的時間也不同,如在浙江烙鐵頭蛇冬眠期是11月下旬至翌年4月,而五步蛇的冬眠期則是12月初到翌年3月初;又如銀環蛇在廣西南寧於4月初開始出洞,而在浙江杭州要到5月初才開始活動。一般情況下,蛇冬眠有一定的規律,雌蛇最早,雄蛇居中,幼蛇最晚。
擴展閱讀:
蛇的壽命有多長,世界上壽命最長的蛇(20萬歲)
世界上最丑的蛇:巴西盲蛇形似男性生殖器(圖片惡心慎入)
世界上最毒的蛇,細鱗太攀蛇(分泌一次毒液可殺死100名成年人)
蜥蜴
蜥蜴的品種范圍大的很,生活環境也大不同,不特指哪個品種的話就無從說起了
部分蜥蜴生活在熱帶和次熱帶,如果環境溫度低於20度,基本上就死亡,不存在冬眠
蜥蜴是變溫動物,在溫帶及寒帶生活的蜥蜴於冬季進入休眠狀態,表現出季節活動的變化。冬眠地點並不一致,蜥蜴和蛇類常常潛藏在地穴或樹根下的洞穴里,在熱帶生活的蜥蜴,由於氣候溫暖,可終年進行活動。但在特別炎熱和乾燥的地方,也有夏眠的現象,以度過高溫乾燥和食物缺乏的惡劣環境。可分為白晝活動、夜晚活動與晨昏活動三種類型。不同活動類型的形成,主要取決於食物物件的活動習性及其他一些因素
東亞鉗蠍
東亞鉗蠍是一種變溫動物,其生長、發育、繁殖、行為、分布及其它生命活動都易受外界環境溫度的影響。當室外平均溫度降至10℃以下時,東亞鉗蠍會沿著縫隙逐漸移到離地面25-70厘米的深處冬眠,一直到氣溫上升至16℃以上時才會起蟄。
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大的蠍子非洲帝王蠍(個體最大者達35厘米)
蠑螈
無論是陸棲蠑螈還是水棲蠑螈,它們都喜歡潮濕的生存環境,以便保持皮膚的溫潤,利於水和空氣的流通。蠑螈還具有休眠的習性。在寒冷地區,蠑螈在冬天冬眠;在溫暖地區,如果氣候乾旱燥熱,它們就進行夏眠。在遭遇敵害時,蠑螈和水蜥有好幾種防衛方法。有此種類呈彎曲防衛姿勢,舉起尾巴,直立下頜,顯示出它們色彩艷麗的腹面,以恐嚇敵人;有的蠑螈皮膚有毒,體表呈現警戒色;還有些蠑 螈在遭到攻擊時能自動脫落尾巴迷惑敵人,趁機逃生。
擴展閱讀:
【圖】鬼吹燈霸王蠑螈是什麼?史前霸王蠑螈的來歷(已滅絕)
揚子鱷
揚子鱷魚亦是所有鱷魚品種中唯一會冬眠的一種,每年11月份進入“初冬眠階段”,水溫低過12度就會進入「深冬眠階段」。深冬眠階段,它無攻擊力,人甚至可以摸摸可以抱抱,要到第二年3月底到4月初會醒。.
揚子鱷會在戶外一直生活至11月底,待冬季來臨,再搬回暖房,進入冬眠期。
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大的鱷魚:長6.4米 重1075公斤(圖)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下一頁給您介紹冬眠哺乳動物
冬眠的哺乳動物棕熊
到了快秋末時,棕熊會開始大量攝食漿果以做為冬眠前最後的補充,在冬眠時它們的體溫、心跳甚至是排毒系統都會停止運作,以減少熱量及鈣質的流失,防止失溫及骨質疏鬆,公熊在交配時期會發生沖突,能和母熊交配的公熊通常都是地方的首領,首領在幾十年後換成其它的公熊。母熊會在冬眠的洞穴中產下不超過2隻的小熊,小熊需要依賴母熊兩年才能獨立。棕熊的唯一天敵只有老虎,遇到老虎通常會選擇迴避,但是被逼到絕境,也會大膽反擊,由於棕熊在冬眠6個月時會消耗掉100萬大卡的卡路里,相當於1個美國人1年所需的熱量,因此當它們從冬眠中醒來時會拚命吃草和凍死的動物屍體(所以遇到熊絕對不可以裝死)來恢復體重和體力。
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奇異寵物排行榜棕熊鱷魚隨便養(膽子可不小)
北極熊
北極熊只有懷孕的母熊才會冬眠。由於冬季是獵捕海豹的重要季節,因此公熊和未懷孕的母熊,並不會冬眠
北極地松鼠
冬眠期間,北極地松鼠每過兩三個星期,身體都會顫抖幾下,之後體溫會回復到正常的范圍,大約攝氏36.4度(華氏97.5度),這個溫度會維持12至15個小時。研究人員指出,地松鼠回復正常體溫的時間雖然不長,卻能使它們的腦部受到保護,不致壞死。此外,這種地松鼠在冬眠期間,頭部的溫度看來比身體的其他部分稍高,因為在實驗室的環境中,上文提到的那些北極地松鼠的頸部溫度一直保持在攝氏0.7度(華氏33.3度)以上。
這種地松鼠從冬眠中甦醒過來後,它們的腦部在兩個小時內就會恢復正常的活動能力。一個研究發現,北極地松鼠的腦部在冬眠後的機能甚至比冬眠前更好。這項發現使專家們十分驚訝。他們覺得,那就好像一片森林被燒成焦土後,在幾天內就重新長出來一樣不可思議。
蝙蝠
因為蝙蝠冬眠是逼不得已的情形,又加上冬眠會導致他們很大的副作用,所以會有所不同。例如:棕蝠於每年十月中旬便開始冬眠,到次年四月才蘇醒。
1、並不是所有種類的蝙蝠都會冬眠,在較高緯度地區的蝙蝠,在冬季不能捕捉到足夠的昆蟲而學會的。
2、有時這種狀態會長達六個月。
3、冬天的長短隨緯度、海拔而不同,溫帶地區的冬眠可能會持續四、五個月以上,亞熱帶地區可能只進行兩、三個月。
4、在冬眠期間受到驚擾,會燃燒體內儲存的脂肪來逃難。
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翼展長達1.7米
世界上最小的蝙蝠:泰國豬鼻蝠
脂尾倭狐猴
馬達加斯加島每年6~7月溫度降到全年最低,同時進入旱季。脂尾倭狐猴會在這時開始冬眠,它們要睡長達7個月之久,到翌年1月再蘇醒過來。整個旱季,它就靠它尾巴上的脂肪熬過,冬眠結束後,它們的體重可以下降一半。
冬眠的鳥類西方古代博物學者希臘人亞里斯多德認為有一些鳥類會遷徒,但亦有蟄伏或化生。
小鴟鵂
冬眠時,它的體溫由平時的40℃降到20℃左右,用聽筒也聽不到心臟的跳動聲。可是,春天一到,它的體溫自行升高,一醒過來就展翅高飛了。
弱夜鷹
這種鳥亦稱北美小夜鷹,冬季來臨時,它們會找個岩石縫隙或腐木洞穴躲起來,進行長達5個月的冬眠。冬眠時,它們的能量消耗只有正常狀態下的7%,處於深度蟄伏狀態長達100天。一旦冬眠結束,它們要恢復正常行動能力則需要7個小時之久。
在鳥類中,臨時性的“睡眠”現象並不罕見,但像弱夜鷹那樣的完全冬眠,卻是極少見的。真正進行冬眠的恆溫動物,如冬眠的哺乳動物,必須具備生理上的一些適應機能,比如心跳次數幾乎減少98%,體溫降到只比外界溫度高出1℃,機體停止產生熱量等。但它的神經系統能照樣產生神經沖動,對外界刺激也能作出相應的反應;它還必須具有在沒有肌肉活動的情況下使體溫驟然回升的能力。另外,在它的體內還必須有一個准確的“生物鍾”,用來誘導它年復一年地冬眠與蘇醒等等,而鳥類是不具備這些能力的。
燕子
生活在歐洲北部的一些燕子,每當夏季遇到寒潮襲擊時,也會成群結隊地聚在一起,進入休眠狀態。這時候,雨燕的成鳥會向溫暖的南方飛去;而鳥巢中剛孵化出來的小鳥,便進入休眠狀態,等待親鳥回來餵食。
蜂鳥
在冬天會進入類似一種像冬眠一樣的狀態,稱為“蟄伏”的狀態。這期間它們新陳代謝減緩,呼吸和心跳數率顯著下降,等到天氣轉暖,它們會從“睡夢”中醒來,開始補充一個冬天消耗的能量。
擴展閱讀:
世界上最小的鳥類:體重沒有一毛錢硬幣重
世界上十大最忠貞愛情鳥
世界上最大的鳥,北非鴕鳥(重達155公斤)
史前最危險的十大巨獸,駭鳥以腦髓為食(也叫恐怖鳥)
冬眠的昆蟲:瓢蟲、九香蟲、枯葉蝶昆蟲沒有冬眠這種說法,一般分為休眠和滯育兩種情況,休眠的長短取決於環境變化
瓢蟲
部分品種的瓢蟲都有一年壽命。在冬季,成年的瓢蟲會掩藏在乾燥的地方冬眠。等到大地回春,夢殘乍醒,它們就忙著飛來飛去,東挑西揀,找到了那些有大量蚜蟲滋生的植物後,就進行交配。
九香蟲
九香蟲:是一種會飛的青黑色金龜,指甲般大小,狀如水龜,每年10月至11月上旬,九香蟲陸續進入冬眠。
蝴蝶
冬天的時候蜜源植物不多,寄主植物也凋零,成蟲和幼蟲會因食物不足而難以生存。所以很多蝴蝶都已卵或蛹形態過冬,因為這兩個都是靜止狀態,不需進食。然而,有些斑蝶會已成蟲過冬,在秋季它們會努力吸花蜜,儲存養分,冬季時會集體在山谷中過冬,形成蝴蝶谷的奇觀。
延伸閱讀:為什麼人類不能像動物一樣冬眠?現在你知道冬眠的動物有哪些了嗎?剛介紹完冬眠的20種動物,許多網友一定好奇,為什麼它們會冬眠,而人類不會冬眠?
在人類進化過程中,並沒有像動物一樣,人類的心臟不能夠在寒冷狀態下正常工作,人類的心臟會對鈣產生收縮反應,如果鈣太多的話,最終結果就是心臟驟停。在一定的溫度下,人的心臟不能去除多餘的鈣,因此,當溫度在28攝氏度以下的時候,人類的心臟就會停止工作。
相比之下,冬眠動物的心臟即使在1攝氏度的環境下也能繼續跳動,因為它們的心臟去除多餘的鈣,這是人類所做不到的。
不過,在我們文中介紹到的肥尾鼠狐猴,它是人類的近親之一,和人類共享了97%的基因,它為人類冬眠提供了肯能性。專家們認為,未來人類可能可以或許在它身上找到神奇葯物來進行冬眠。
專家認為,未來人類可能只需要簡單注射一針神奇葯物就能減少99%的新陳代謝,進入到假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