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野生動物醫療方法多種多樣,你還知道動物自我醫療的方法有哪些
用口添傷口,自我找草葯(受傷的肉食動物也會吃植物的),多喝水,會找共生的其他動物(魚類就有這功能)
B. 野生動物怎樣治病短文
在自然界,野生動物和人一樣,也會生病。它們雖然沒有醫生的醫療器械,但它們有自我醫療的本領。它們怎樣給自己治病呢?
野生動物的自我醫療雖然很簡單,但方法卻多種多樣,出人意料。
大熊貓患了胃炎腹瀉不止時,就去尋找一些鮮嫩的青草吃,吃完大吐不止。以吐治瀉是大熊貓治腸胃病的有效療法。
野豬經常在泥坑裡打滾,渾身沾滿了泥巴。看起來臟得可怕,這實際好比人包紮傷口,使傷口與外界隔離,然後靠自身的抵抗能力治療傷口。
獾發現自己的孩子得了皮膚病,就帶著小獾去溫泉洗澡,皮膚病不久便好了。
C. 動物怎樣進行「自我醫療」
動物和人一樣是會生病的,可是它們沒法求醫。如果是家禽家畜,它們可以指望主人幫忙。但萬一主人沒有發覺它們的疾病,它們就坐以待斃嗎?不,它們常常能夠自我「醫療」。譬如病狗或病豬,它們自己到田野去,找某種草或其他植物吃,用來「治」病。我們還看見受了傷的貓和狗長時間地舐傷口,這是它們「治」傷的辦法,因為動物唾液有抗菌的性能。野生動物自我「醫療」的能力就更強了。方法雖然簡單卻也多種多樣,出人意料。野豬常常在泥潭裡打滾,混身裹滿了泥巴,臟得怕人。實際上,這種「泥漿浴」,卻好比人的上葯和包紮,使傷口和受感染的部位與外界隔絕,然後靠身體內在的抵抗力治療傷口。有人觀察到一些生了癬的野牛,跋涉好幾天到一個湖邊,在泥漿中「沐浴」一陣,然後出來,把泥漿晾乾,幾星期之後再重「浴」一次,直到徹底把癬消滅。喜歡「泥漿浴」的還有犀牛。這種「泥漿浴」的作用,除「治」傷「治」病,還可以防病,因為這樣使騷擾安寧的虱子之類無法寄生。野象也能自我「醫療」。有一個探險家在森林裡追蹤過一隻受傷的大象,他遠遠看見它把受傷的部位在岩石上來回磨擦,直到受傷的部位蓋上一層厚厚的灰土和細砂,像是塗了一層葯。有些生病的大象找不到可以治病的草和野果時,就吞下好幾公斤泥灰石。人們化驗一下,發現這種泥灰石中含有氧化鎂、鈉和硅酸鹽等礦物質,有治病的作用。還有些動物生病或受傷後,採用休息療法。它們很難地找一個十分偏僻的、不受打擾的地方「隱居」起來,一動也不動地蟄伏著,盡量節約體內的能量,把僅存的精力集中起來,對付病傷。使人奇怪的是,有些鳥,如山鷸和野雞,能「治療」骨折!一個英國博物學家曾見過這樣的情景:一隻山鷸跌傷後,在水邊取些糊狀的粘土,塗在一隻腿靠膝蓋的部位上,接著,它用另一隻腳一蹦一跳地來到草叢邊,從草叢中啄出細細的草根草莖,和入糊狀粘土中;然後,它又到湖邊把這些粘土塗在骨折的腳上;如此來回於湖邊和草叢之間若干次,直到「上好石膏」。動物怎麼會有「自我醫療」的能力呢?這個有趣的現象,也等待著動物學家們作進一步的研究和解釋。
D. 動物自療的方法有哪些
自然界里的野生動物得了病,受了傷,誰能給它們治療呢?朋友們不要擔心,她們有自己給自己治病的本領。有些動物會用野生植物來給自己治病。
春天來了,當美洲大黑熊剛從冬眠中醒來的時候,身體總是不舒服,精神也不好。它就去找點兒有緩瀉作用的果實吃。這樣一來,便把長期堵在直腸里的硬糞塊排泄出去。從此以後,黑熊的精神振奮了,體質也恢復了常態,開始了冬眠以後的新生活。
在北美洲南部,有一種野生的吐綬雞,也叫火雞。它長著一副稀奇古怪的臉,人們又管它叫「七面鳥」。別看它們的樣子怪,可會給自己的孩子治病。當大雨淋濕了小吐綬雞的時候,它們的父母會逼著它們吞下一種苦味草葯——安息香樹葉,來預防感冒。中醫告訴我們,安息香樹葉是解熱鎮痛的,小吐綬雞吃了它,當然就沒事兒啦!
熱帶森林中的猴子,如果出現了怕冷、戰栗的症狀,就是得了瘧疾,它就會去啃金雞納樹的樹皮。因為這種樹皮中所含的奎寧,是治療瘧疾的良葯。
貪吃的野貓到處流浪,它如果吃了有毒的東西,又吐又瀉,就會急急忙忙去尋找黍蘆草。這種味苦有毒的草含有生物鹼,吃了以後引起嘔吐,野貓的病也就慢慢兒地好了。你看,野貓還知道「以毒攻毒」的治療方法呢。
在美洲,有人捉到了一隻長臂猿,發現它的腰上有一個大疙瘩,還以為它長了什麼腫瘤呢。仔細一看,才發現長臂猿受了傷,那個大疙瘩,是它自己敷的一堆嚼過的香樹葉子。這是印第安人治傷的草葯,長臂猿也知道它的療效。
有一個探險家在森林裡發現,一隻野象受傷了,它就在岩石上來回磨蹭,直到傷口蓋上一層厚厚的灰土和細砂,像是塗了一層葯。有些得病的大象找不到治病的野生植物,就吞下幾千克的泥灰石。原來這種泥灰石中含氧化鎂、鈉、硅酸鹽等礦物質,有治病的作用。
在烏茲別克,獵人們常常遇到一種怪事兒:受了傷的野獸總是朝一個山洞跑。有一個獵人決定弄個水落石出。有一天,一隻受傷的黃羊朝山洞方向跑去,獵人就跟蹤到隱蔽的地方觀察,只見那隻黃羊跑到峭壁跟前,把受傷的身子緊緊貼在上面。沒過多久,這只流血過多、十分虛弱的黃羊,很快恢復了體力,離開峭壁,奔向陡峭的山崖。獵人在峭壁上發現了一種黏稠的液體,像是黑色的野蜂蜜,當地人管它叫「山淚」,野獸就是用它來治療自己的傷口的。科學家們對「山淚」進行了研究,發現裡面含有30種微量元素。這是一種含多種微量元素的山岩,受到陽光強烈照射而產生出來的物質,可以使傷口癒合,使折斷的骨頭復原。用它來治療骨折,比一般的治療方法快得多。在我國的新疆、西藏等地區,也發現了多處「山淚」的蘊藏地。
溫敷是醫學上的一種消炎方法,猩猩也知道用它來治病。猩猩得了牙髓炎以後,就把濕泥塗到臉上或嘴裡,等消了炎,再把病牙拔掉,你看猩猩還是個牙醫呢。
溫泉浴是一種物理療法。有趣的是,熊和獾也會用這種方法治病。美洲熊有個習慣,一到老年,就喜歡跑到含有硫磺的溫泉里洗澡,往裡面一泡,好像是在治療它的老年性關節炎;獾媽媽也常把小獾帶到溫泉中沐浴,一直到把小獾身上的瘡治好為止。
野牛如果長了皮膚癬,就長途跋涉來到一個湖邊,在泥漿里泡上一陣,然後爬上岸,把泥漿晾乾,洗過幾次泥漿浴以後,它的癬就治好了。
更讓人驚奇的是,動物自己還會做截肢手術呢。
1961年,日本一家動物園里的一頭小雄豹左「胳膊」被一頭大豹咬傷,骨頭也折了。獸醫給它做了骨折部位的復位,上了石膏綳帶。沒想到,手術後的第二天,小豹就把石膏綳帶咬碎,把受傷的「胳膊」從關節的地方咬斷了。鮮血馬上流了出來,小豹接著又用舌頭舔傷口,不一會兒,血就凝固了。截肢以後。傷口漸漸地長好了,小豹給自己做了一次成功的「外科截肢手術」。小豹好像知道,骨折以後傷口會化膿,後果是很危險的。經過自我治療,就會保住自己的生命。
人們發現,一隻山鷸的腿被獵人開槍打斷後,它會忍著劇痛走到小河邊,用它的尖嘴啄些河泥抹在那隻斷腿上,再找些柔軟的草混在河泥里,敷在斷腿上。像外科醫生實施「石膏固定法」一樣,把斷腿固定好以後,山鷸又安然地飛走了。它相信,自己的腿會長好的。
昆蟲學家曾經仔細觀察了一場螞蟻激戰:一隻螞蟻向對方猛烈襲擊,另一隻螞蟻只是實行自衛防禦,結果它的一條腿被折斷了。原來這不是一場真正的格鬥,而是螞蟻在給受傷的同伴做截肢手術呢。
除此以外,不少動物還能給自己做「復位治療」呢。
黑熊的肚子被對手抓破了,內臟漏了出來,它能把內臟塞進去,然後再躲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裡,「療養」幾天,等待傷口癒合。
如果青蛙被石塊擊傷了,內臟從口腔里露了出來,它就始終待在原地不動,慢慢吞進內臟,3天以後就身體復原,能跳到池塘里捉蟲子啦。
動物自我醫療的本領,引起了科學家很大的興趣。
它們是怎麼知道這些療法的呢?現在還沒有一個圓滿的解釋。
E. 動物界又沒有動物醫生,那動物們是怎麼治好自己病的
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動物它們並不像我們人類一樣生病了可以看醫生,因此,動物受傷後只能靠自己了。那麼,動物們在受傷後是如何治癒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野生動物如果被病毒感染怎麼辦?
大多數的野生動物身上會攜帶著一些病毒,比如蛇類、蝙蝠身上都攜帶著大量的病毒,但是這些病毒在它們身上並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一定程度上說,病毒和野生動物之間也存在著共生性。
但是,有一些病毒一旦野生動物感染,也是無力回天的。比如炭疽病,炭疽病是河馬最大的「殺手」,也是河馬最大的天敵。而且河馬是群居動物,一旦有河馬感染了炭疽病,那麼整個族群都是很難倖免的,因為炭疽病在河馬之間有著較高的傳播性。
除此之外還有禽流感、非洲豬瘟等等,這些病毒一旦是家禽或者家畜感染,也是有著極高的致死率和傳播性的。
因此,野生動物一旦感染了病毒,基本上是無解的。
總結
由於野生動物相比較人類來說,沒有基礎的保障。所以一旦野生動物受傷只能通過簡單的舔來為傷口消毒,一旦傷得太重就只能死亡了。對於病毒也是一樣的,畢竟它們沒有任何的葯物來輔助治療。
F. 大自然當中是沒有醫生的,野生動物生病是怎麼治好的
自然界的野生動物都會有疾病,但並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會自我治癒。但是有些智商高的動物,生病的時候會採取一些措施來治病。比如猴子、猩猩等高級動物會採取一些急救措施來治病,但僅限於最簡單的治療。其他智商低的動物只有生病了才能順其自然。
人類的知識來源於對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觀察和模仿。動物是人類的老師,但動物只有一項技能。人類把各種單一的技能放在一起實際應用和發展,智慧從肢體語言慢慢提升到有聲語言。並逐漸創造文字。動物吃錯食物後會找到相應的草葯解毒。人類食物的主要來源是動物能吃的東西人能吃,人吃了就能擺脫。
只要一片草原上有嚙齒動物,就證明有可食用的植物。這是一條生機勃勃的生物鏈。
G. 野生動物如何自我治療
動物自己治病
名稱
名稱: 動物自己治病
主題詞或關鍵詞: 動物 生物博覽
內容
內容
人生了病,可以請醫生幫助治療。野生動物患了病,受了傷,不用求助其他動物,它們能給自己治病。
有些野生動物會用野生植物來治病。比如熱帶森林中的獅子,得了怕冷、戰栗的病,就會去啃咬金雞納樹皮。這種樹皮中含有金雞納霜素,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葯。
鹿鬧腹瀉的時候,就常常吃食槲樹的皮和嫩枝。槲樹里含有鞣酸,能夠止瀉。有趣的是,印度的長臂猿受傷後,常常把香樹葉子嚼得很碎,捏成一團,敷在傷口上。山鷸和山雞在自己的腿骨摔傷後,常常飛到河邊,用嘴啄些軟泥塗在骨折的腿上,接著又叨些細草混在泥里,最後,再在外面用泥糊結實,做成「石膏模型」,把受傷的腿固定起來。用不了多久,受傷的腿就長好了。
濕敷是醫學上的一種消炎方法,猩猩也懂得用這種方法來治病。猩猩得了牙髓炎後,就把濕泥塗到臉上或嘴裡,等消炎後,再把牙齒拔掉。
有些動物吃了有毒的食物後,能夠自己尋找催吐的草吃,把腸胃清洗干凈。
貪嘴的野貓吃了有毒的東西,又吐又瀉。它會急急忙忙去尋找一種帶苦味的有毒的藜蘆草,食後引起嘔吐,漸漸地,病就好了。原來,藜蘆草裡面含有一種生物鹼,它有催吐的作用。
吐綬雞被大雨淋濕後,它會吞下苦味的草葯——安息香樹葉來預防感冒。
狼和山犬的胃肌能夠自動收縮。當它們疑心自己吃了有毒的食物的時候,便立即收縮胃肌,把胃裡的東西吐出來,以防毒死。
貓和狗常常用舌頭舔瘡面或傷口,因為唾液中的酶素有殺菌的作用。
溫泉浴是一種物理療法,熊和獾也會用這種辦法來養生和治病。美洲灰熊有種習慣,一到老年就喜歡跑到含有硫磺的濕泉中去洗澡,浸泡在裡面,彷彿在治療老年性關節炎似的。母獾常把長瘡的小獾帶到溫泉中去沐浴,治療瘡疾,一直到病癒為止。
野牛患了皮膚癬,它長途跋涉來到湖邊,它在泥漿中「沐浴」一陣,然後爬上岸,將泥漿晾乾。過不久,它又去湖邊再次「沐浴」,一直把癬治好為止。
喜歡這種泥漿的還有犀牛、河馬等,除了治病,還有防病的作用。這樣,可以使那些寄生在皮膚縫隙中的虱子沒法呆下去。
有不少動物能夠為自己做「復位治療」。肚子被劃破了,內臟漏了出來,它們能將內臟塞進去,然後躲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裡去「療養」,等待傷口癒合。有隻青蛙被石塊擊傷,內臟從口腔露出來。這只青蛙會始終蹲在原地,慢慢地吞回內臟,三天後,它基本復原,又活蹦亂跳了。
H. 自然界哪些動物可以自治自救
美國人類學家通過觀察研究發現,非洲的黑猴、人猿,巴西雨林中的獼猴,以及許多地區的鳥類、爬行動物會利用一種或多種植物作自療葯物。如非洲黑猴在身體不適時食用當地一種向日葵葉子。實驗分析顯示,這種葉片內含有能大量殺死多種真菌和寄生蟲的紅色油狀物。保護色,警戒色,擬態
軟體動物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它們的身體都很柔軟。其中河蚌和蝸牛行動都非常緩慢,容易遭到敵害的侵犯,在長期進化的過程中,形成了保護柔軟身體的貝殼。河蚌有兩片瓣狀的貝殼,蝸牛有一個螺旋形的貝殼。如果將它們解剖開來觀察,會看到它們柔軟的身體外面還有一層肉質膜包裹著,這層膜稱為外套膜。我國鳥類專家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密林中,親眼目睹一隻在「作戰」中受傷折斷腿骨的公雉,跛著腿蹦跳到小河邊,啄起柔軟的白色黏泥敷在傷處;然後又蹦跳到草叢中,銜起一根柔軟結實的草,將黏泥牢牢纏繞住。黏泥乾燥後就能很好地固定斷肢,這跟人類用石膏和紗布帶固定斷肢一模一樣。
海綿 是最原始的多細胞動物,它可是這方面的「高手」。如果把海綿切成許多碎塊拋入大海中,非但不會損傷它們的性命,相反它們中被切碎的每一塊都能獨立生活。並且逐漸長大形成一個新的海綿。即使把海綿搗爛,再混合起來的話,只需幾天的時間就可以重新組合成新的小海綿個體了。食肉的貓狗即使不消化還是要吃草,其實是為了清除腸胃裡的寄生蟲。而以猩猩為首的靈長類動物還能分辨植物有毒和有葯效的部分,靠整片整片吃葉子來對付腸胃裡的寄生蟲,和非洲土著對付瘧疾腹瀉的辦法一樣。
I. 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它們是否會自己治病
生活在野外的動物也是會給自己治病的,否則他們就無法在野外生存那麼多年了,因為野外各種各樣的病毒都會存在,這時候就需要他們能夠懂得治療,否則很有可能危害一代又一代的生命。還有時候他們會吃野外的一些野草,這些野草沒有什麼飽腹感,也不能有任何的營養,但是科學家研究發現,這些野草是可以治療動物體內的病毒的,這些看似平平無奇的草,其實就是人類會採集的葯草,所以動物也是具有分辨哪些草是可以治病的能力的。
野生動物的醫療水平雖然很有限,遠遠不夠人類的水平,但是他們為了生存,依然會用自己的方式挽救自己的生命。在野外生存那麼久,他們也是具有一定的治療能力的。
J. 那些動物有自我醫療的方法
動物自己治病 名稱 名稱: 動物自己治病 主題詞或關鍵詞: 動物 生物博覽 內容 內容 人生了病,可以請醫生幫助治療。野生動物患了病,受了傷,不用求助其他動物,它們能給自己治病。 有些野生動物會用野生植物來治病。比如熱帶森林中的獅子,得了怕冷、戰栗的病,就會去啃咬金雞納樹皮。這種樹皮中含有金雞納霜素,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葯。 鹿鬧腹瀉的時候,就常常吃食槲樹的皮和嫩枝。槲樹里含有鞣酸,能夠止瀉。有趣的是,印度的長臂猿受傷後,常常把香樹葉子嚼得很碎,捏成一團,敷在傷口上。山鷸和山雞在自己的腿骨摔傷後,常常飛到河邊,用嘴啄些軟泥塗在骨折的腿上,接著又叨些細草混在泥里,最後,再在外面用泥糊結實,做成「石膏模型」,把受傷的腿固定起來。用不了多久,受傷的腿就長好了。 濕敷是醫學上的一種消炎方法,猩猩也懂得用這種方法來治病。猩猩得了牙髓炎後,就把濕泥塗到臉上或嘴裡,等消炎後,再把牙齒拔掉。 有些動物吃了有毒的食物後,能夠自己尋找催吐的草吃,把腸胃清洗干凈。 貪嘴的野貓吃了有毒的東西,又吐又瀉。它會急急忙忙去尋找一種帶苦味的有毒的藜蘆草,食後引起嘔吐,漸漸地,病就好了。原來,藜蘆草裡面含有一種生物鹼,它有催吐的作用。 吐綬雞被大雨淋濕後,它會吞下苦味的草葯——安息香樹葉來預防感冒。 狼和山犬的胃肌能夠自動收縮。當它們疑心自己吃了有毒的食物的時候,便立即收縮胃肌,把胃裡的東西吐出來,以防毒死。 貓和狗常常用舌頭舔瘡面或傷口,因為唾液中的酶素有殺菌的作用。 溫泉浴是一種物理療法,熊和獾也會用這種辦法來養生和治病。美洲灰熊有種習慣,一到老年就喜歡跑到含有硫磺的濕泉中去洗澡,浸泡在裡面,彷彿在治療老年性關節炎似的。母獾常把長瘡的小獾帶到溫泉中去沐浴,治療瘡疾,一直到病癒為止。 野牛患了皮膚癬,它長途跋涉來到湖邊,它在泥漿中「沐浴」一陣,然後爬上岸,將泥漿晾乾。過不久,它又去湖邊再次「沐浴」,一直把癬治好為止。 喜歡這種泥漿的還有犀牛、河馬等,除了治病,還有防病的作用。這樣,可以使那些寄生在皮膚縫隙中的虱子沒法呆下去。 有不少動物能夠為自己做「復位治療」。肚子被劃破了,內臟漏了出來,它們能將內臟塞進去,然後躲到一個安靜的角落裡去「療養」,等待傷口癒合。有隻青蛙被石塊擊傷,內臟從口腔露出來。這只青蛙會始終蹲在原地,慢慢地吞回內臟,三天後,它基本復原,又活蹦亂跳了。 回答者: some_thing - 高級經理 七級 3-6 17:28 -------------------------------------------------------------------------------- 大多都是用自己的唾液來添是,達到消嚴的目的 回答者:liugang9811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3-6 17:36 -------------------------------------------------------------------------------- 動物和植物都會自我療傷 目前,盡管基因和遺傳工程的出現把人類治病療傷的基礎建立在了尖端的分子水平上,然而,牛吃黏土補充自身所缺某種礦物;紅疣猴食木炭來檢驗其所吃食物是否有毒;黑猩猩疊折毛茸茸的葉子吞下去清除腸道中的寄生蟲等動物自療疾病的方法,也許對人類自療疾病也有一些啟迪——— ■受動物啟示產生的新學科 在草葯治病中,人們有相當多的經驗是從動物那裡學來的。早在1994年人們在對動物自療的認識基礎上創建了一門年輕的新學科,稱為「動物生葯學」(Zoopharmacognosy),並且在全世界召開了第一次學術會議,以交流對動物自療研究的知識和經驗。 多年來研究人員已經知道,雖然動物自身強大的免疫系統足以抵禦疾病,但它們並不僅僅是靠自身的免疫系統來防病抗病和保持健康。免疫只是一種被動的方法,此外動物還要採取主動的方法來治病。動物生存除了足夠的食物外,還把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放在維護健康上,這就是尋找自然界中的保健醫療葯物。 動物的預防疾病和自我治療是不太好區分的,因為這里沒有明顯的差別或特點。比如,嘔吐是人預防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動物不能嘔吐,比如小鼠,無論何時當它感到自己有病或吃了有毒的食物時,就會找到一種黏土,這種黏土能吸附毒素,並使毒素滅活或減輕。當小鼠稍稍感到惡心時,它會吃下這類黏土,這樣小鼠就能有效地避免中毒。這時就不好區分小鼠是自我預防或保護,還是自我治病。所以從動物那裡獲得的都是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的經驗。 人也有相似的情況。人與動物的自療都是無意識的。比如,盡管沒有確診,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每天會抽多於常人三倍的煙。如果問他為什麼抽如此多的煙,他只是回答喜歡如此。但實際上也許尼古丁能減輕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動物自療與適應環境 應該說,動物的自我保健和醫療是適應環境的一個重要能力,只有這樣它們才能生存。這是動物證明它們適應性強的一個重要表現方式,但很多生物學家卻忽略了這一點。動物不僅僅要生存,而且還要盡可能地健康,只有這樣,他們才有資本來與其他動物競爭。 那麼動物是怎樣發現對它們身體有利和保健的葯物和飲食的呢。由於這些情況目前還研究得比較少,一些例子只能說明表面現象。實際上正如人類早期發現葯物和食物一樣,神農嘗百草是一種最簡單但又是最有效的方法,只不過這種方式有一點危險,是拿自己的生命在冒險。但動物的做法好像比人類祖先神 農嘗百草的方法更科學也更安全。 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對坦尚尼亞的桑給巴爾島的一種紅疣猴進行長期觀察,發現它們有一種獨特的鑒別其所吃食物是否有毒的方法。它們總是吃木炭來檢驗其所吃的植物是否有毒。而且年輕的紅疣猴看它們的母親這么做時也學會了這種方法。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人員還發現黑猩猩會折疊毛茸茸的樹葉,並吞下葉子。原來它們是用這種方法清除腸道中的寄生蟲。但黑猩猩這種吞食樹葉驅蟲的行為也是從經驗中學到的。 較早以前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動物能准確地知道哪種草葯可以治療它們的何種疾病,就像人患病並被確診後可以對症用葯一樣。但是研究發現,動物利用草葯治病並非很精確地用某種葯治某種特定的病,它們用葯有高度的靈活性。比如,類人猿似乎可以吞食任何它們所能找到的表面粗糙的葉子來驅除體內的寄生蟲。經觀察,這樣的樹葉大約有30多種。 這種行為不僅僅是類人猿所特有的,熊和鵝也用這種方法來驅除體內的寄生蟲。同樣,寵物飼養者也發現,狗和貓有時並不吃它們喜歡的食物,而是像牛和羊一樣吃草。對此,研究人員的解釋也是,狗和貓吃草是為了驅除體內的寄生蟲,或是因為體內缺少它們所需的物質,如維生素、纖維素等,其目的也在於防病和保健。 ■家養動物也有自療的本領 其實如果認為只有野生動物才有自我保健和治療的本領就錯了,家養動物照樣有自我治療的本領。例如,牛在一些時候會吃黏土。放牧者或農場工人都熟悉,牛群總是掘土,舔吃泥土。這表明牛知道自己體內缺少某種礦物質,它們在尋找某種礦物質。還有研究人員在英國某群島上發現,當地的綿羊在吃燕鷗的屍骨。綿羊並不吃肉,只是嚼燕鷗的骨頭。分析表明,由於綿羊只吃草,它們體內缺少礦物質,所以要從燕鷗的骨頭中獲得礦物質的補充,以保障它們的健康。 還有人觀察到牛群不僅僅是在尋找礦物質,而且在挖地尋找黏土。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黏土上粘有很多病菌,能夠引起牛腹瀉。在排泄的同時也就把牛肚子里的毒素和寄生蟲排了出去。研究人員計算過這種結果,由於有效排出了寄生蟲,牛把食物的能量和營養轉化為自身肌肉的量提高了20%。根據這種情況,研究人員認為這是養殖業的一個新的方向。如果在牛、羊、豬、雞、鴨等牲畜飼養中減少使用抗生素來治病、殺菌,而是採用動物自我治療的方法,如吃黏土,就可能既生產無毒無害的綠色食品(肉類和蛋類),又能增加產量。 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養馬人都有這樣的「偏方」,如果要驅除馬體內的寄生蟲,可以剪一撮馬尾,在外面裹上蜂蜜,再讓馬吞下去。這個原理與上述動物吞食多毛的樹葉來驅除寄生蟲完全一樣。毛發不會被消化,而且可以刺激和裹挾腸道中的寄生蟲,讓其排出體外。 當然如果要把動物的所有這些方法用到人身上可能是不太容易的。比如,人們總是認為如果吃那些無營養的東西不僅對人無用,而且會中毒。所以許多東西人們不願意吃,也就長期地排除在自己的食譜之外,比如一些苦味的食物和植物。但是這些東西對於人的健康也許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們能排毒。 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肯亞的馬薩伊人60%的蛋白質來自動物食品,這種飲食結構與西方人差不多,是引起心臟病的主要原因。但是馬薩伊人的心臟病發病率卻比西方人少得多。原因在於他們常常吃苦味的草葯,而且成為日常食品。這些苦味的食物本身就是一種抗毒劑,能夠中和或減輕動物脂肪的副作用。 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了植物免疫系統的安全哨SABP2蛋白的基因,這一研究成果為不用農葯控制農作物病蟲害帶來新的希望。 自鴻蒙初辟的遠古,為在物競天擇的大自然中留得一線血脈,地球上所有的動植物都進化出一整套行之有效、進退自如的御敵機制———預防感染,緊急防範外敵入侵的天然免疫系統。植物的免疫系統雖然沒有脊椎動物和昆蟲那麼復雜,但同樣奧妙無窮。 依賴大自然生存的人類,為了遏制病蟲害、提高農作物產量,滿足日益膨脹的龐大人口對食物的需求,越來越急功近利,大量使用殺蟲劑、除草劑,結果是後患無窮,被農葯和化學污染搞得焦頭爛額,反而自食惡果。 於是人們不得不回過頭來,重新以大自然為師,研究植物如何依靠自己的能耐打退外敵,以便藉助各種先進手段,設法讓植物將這種天然本能發揚光大,來它個田自為戰、株自為戰,攆走疾病,和農葯說拜拜,與環境污染道再見。 SABP2———植物的預警雷達 美國康乃爾大學BoyceThompson植物研究所(BTI)最近在植物免疫系統研究領域獲得重大進展,發現了水楊酸結合蛋白2(SABP2)基因。這一發現向實現讓植物天然抵禦病蟲害、減少農葯需求的新戰略邁進了重要一步。 他們發現,這個基因能及早發現敵情,及時通風報信,向植物免疫系統轉導抵禦外敵的信號。它在遇敵時會發出如下信息:來兩片阿斯匹林!我們遭到襲擊了! 該所科學家丹尼爾·克萊希格與D·庫馬在今年12月上旬召開的美國科學院年會上報告說,SABP2蛋白可及時察覺植物分泌的荷爾蒙-水楊酸,並通過一種脂質信號立即向植物免疫系統發出戰斗警報,激活植物的防禦軍械庫。許多植物體內都存在水楊酸,這是一種植物荷爾蒙,當植物遇到微生物病原體侵襲時,它便會在刺激下應急而生。水楊酸還是已應用百年以上的神奇解熱鎮痛葯———阿斯匹林的主要活性物質。 可以說,SABP2是植物安放在田頭的安全哨和消息樹,也是奮戰在最前方的馬前卒,對限制病菌感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SABP2對激活植物尚未遇襲部分的免疫系統,防範下一輪襲擊,以及阻止入侵病原體向縱深地帶擴散蔓延也起著關鍵作用,它甚至可以由此及彼,將防禦范圍盡可能擴大,徹底激活植物自身的天然免疫系統,以對付包括尚未來犯的病原體的所有可能的危險。在植物出現感染時,它會向其他未遭攻擊部分發送遇襲信號,導致整株植物不僅對最初攻入的病原體,也對其他病毒、細菌和真菌的病原體表現出曠日持久的廣譜抵抗力。對於一年生農作物,其免疫系統一次激活所獲得的抗病能力至少能持續大半年。 「丟車保帥」———植物也會這一招 克萊希格他們於1997年在植物體內發現SABP2蛋白,隨後又花了5年時間進行提純,然後著手克隆SABP2蛋白的基因、破譯其遺傳密碼,並在基因水平上對SABP2蛋白抵禦病蟲害的機制和作用進行評定。 他們以番茄為主要研究對象,進行了水楊酸信號轉導實驗。結果發現,當番茄花葉病毒攻擊番茄時,SABP2蛋白會立即出現極其敏感的阻抗反應。他們還觀察到,SABP2蛋白可通過誘導被攻擊地點的植物宿主細胞發生細胞程序性死亡,讓植物以局部獻身換取整株倖存。科學家相信,細胞程序性死亡有助於將病毒感染限制在局部區域,以免擴散到全身。動物免疫系統也有類似的防禦機制———當細胞感染病毒,或者當細胞生長失控可能變為癌細胞時,細胞就會經歷程序性死亡,犧牲個體以保全整體。 科學家知道這種為植物免疫系統轉導信號的關鍵蛋白的基因後,可以著手研究利用植物自身的防範機制來抵禦病蟲害的新技術,增強植物發送御敵信號的能力,幫助植物無需靠殺蟲劑,而是主要靠自己來打退來犯之敵。 未來攻略———提高天然防禦能力 今年5月16日,克萊希格研究小組還在細胞學雜志上公布了他們發現植物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的消息,這種酶可以使植物在遭受感染後迅速產生一氧化氮,這也是植物在遭到病原體侵襲時做出的最初反應之一。 克萊希格小組現在正在藉助植物一氧化氮合成酶、SABP2蛋白和其他已被發現的植物防禦信號轉導物質,尋找行之有效、經濟上可行的殺蟲劑替代品,並提出兩種可能的生物防病戰略:其一,從基因改造入手,提高農作物產生植物荷爾蒙以及轉導防禦信號的化合物的能力;其二,開發製造能夠模擬這些功能的類似化合物,幫助植物預防病蟲害。 克萊希格說,無論採用哪種方法,他們都是在利用和提高植物自身的天然防禦能力。這種防禦手段能避免污染環境,從而使病原體微生物防不勝防,無從產生「抗葯性」。 他指出,病原體的入侵標志著一場持久戰的開始,如果植物能夠馬上發現來犯之敵,並及時激活自身免疫系統來加以對抗,植物通常都是贏家。人類對植物免疫系統知道得越多,就越能夠在不使用農葯的情況下,更好更有效地幫助農作物打贏這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