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行星是哪個國家的動物

行星是哪個國家的動物

發布時間:2022-11-16 14:29:11

㈠ 曾經將恐龍毀滅,撞擊地球的那顆行星,如今在哪個地方

恐龍是生活在距今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曾是地球上的霸主,有人說恐龍的毀滅跟一顆撞擊地球的小行星有關。當然這只是可能性之一,我們假設確實是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恐龍滅絕,現在尋找這顆小行星在哪,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恐龍作為幾千年前地球的霸主,無論從種類和數量上都是非常龐大的,能夠讓恐龍一夜間毀滅的力量必然不容小覷。看過《侏羅紀公園》的朋友都會被這些龐然大物所震撼,難以想像是什麼樣的力量讓這些巨大的生物從地球上滅絕的。

畢竟年代久遠,小行星是否真的撞擊了地球無從考證,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就是小行星的撞擊造成了恐龍的滅絕,但是這確是眾多猜測中最有競爭力的一個。

㈡ 行星是怎樣形成的

星球的形成從形式上來看大致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形成天體的物質相互聚集,不斷發生碰撞摩擦,最終形成星球。
由各種物質組成的巨型球狀天體,叫做星球(Planet)。
星球有一定的形狀,有自己的運行軌道。恆星定義:恆星由熾熱氣體組成的,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其次是半人馬座比鄰星。
行星定義:天體;圍繞恆星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使天體呈圓球狀;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的其它物體。

㈢ 宇宙八大行星的資料

「宇宙到底是什麼樣子?」目前尚無定論。值得一提的是史蒂芬·霍金的觀點比較讓人容易接受:宇宙有限而無界,只不過比地球多了幾維。比如,我們的地球就是有限而無界的。在地球上,無論從南極走到北極,還是從北極走到南極,你始終不可能找到地球的邊界,但你不能由此認為地球是無限的。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有限的。地球如此,宇宙亦是如此。

怎麼理解宇宙比地球多了幾維呢?舉個例子:一個小球沿地面滾動並掉進了一個小洞中,在我們看來,小球是存在的,它還在洞裡面,因為我們人類是「三維」的;而對於一個動物來說,它得出的結論就會是:小球已經不存在了!它消失了。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呢?因為它生活在「二維」世界裡,對「三維」事件是無法清楚理解的。同樣的道理,我們人類生活在「三維」世界裡,對於比我們多幾維的宇宙,也是很難理解清楚的。這也正是對於「宇宙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無法解釋清楚的原因。

1、均勻的宇宙

長期以來,人們相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哥白尼把這個觀點顛倒了過來,他認為太陽才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著太陽轉動,恆星則鑲嵌在天球的最外層上。布魯諾進一步認為,宇宙沒有中心,恆星都是遙遠的太陽。

無論是托勒密的地心說還是哥白尼的日心說,都認為宇宙是有限的。教會支持宇宙有限的論點。但是,布魯諾居然敢說宇宙.是無限的,從而挑起了宇宙究竟有限還是無限的長期論戰。這場論戰並沒有因為教會燒死布魯諾而停止下來。主張宇宙有限的人說:「宇宙怎麼可能是無限的呢?」這個問題確實不容易說清楚。主張宇宙無限的人則反問:「宇宙怎麼可能是有限的呢?」這個問題同樣也不好回答。

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發展,人們看到,確實像布魯諾所說的那樣,恆星是遙遠的太陽。人們還進一步認識到,銀河是由無數個太陽系組成的大星系,我們的太陽系處在銀河系的邊緣,圍繞著銀河系的中心旋轉,轉速大約每秒250千米,圍繞銀心轉一圈約需2.5億年。太陽系的直徑充其量約1光年,而銀河系的直徑則高達10萬光年。銀河系由1000多億顆恆星組成,太陽系在銀河系中的地位,真像一粒砂子處在北京城中。後來又發現,我們的銀河系還與其他銀河系組成更大的星系團,星系團的直徑約為107光年(1000萬光年)。目前,望遠鏡觀測距離已達100億光年以上,在所見的范圍內,有無數的星系團存在,這些星系團不再組成更大的團,而是均勻各向同性地分布著。這就是說,在10的7次方光年的尺度以下,物質是成團分布的。衛星繞著行星轉動,行星、彗星則繞著恆星轉動,形成一個個太陽系。這些太陽系分別由一個、兩個、三個或更多個太陽以及它們的行星組成。有兩個太陽的稱為雙星系,有三個以上太陽的稱為聚星系。成千億個太陽系聚集在一起,形成銀河系,組成銀河系的恆星(太陽系)都圍繞著共同的重心——銀心轉動。無數的銀河系組成星系團,團中的各銀河系同樣也圍繞它們共同的重心轉動。但是,星系團之間,不再有成團結構。各個星系團均勻地分布著,無規則地運動著。從我們地球上往四面八方看,情況都差不多。粗略地說,星系固有點像容器中的氣體分子,均勻分布著,做著無規則運動。這就是說,在10的8次方光年(一億光年)的尺度以上,宇宙中物質的分布不再是成團的,而是均勻分布的。由於光的傳播需要時間,我們看到的距離我們一億光年的星系,實際上是那個星系一億年以前的樣子。所以,我們用望遠鏡看到的,不僅是空間距離遙遠的星系,而且是它們的過去。從望遠鏡看來,不管多遠距離的星系團,都均勻各向同性地分布著。

因而我們可以認為,宇觀尺度上(10的5次方光年以上)物質分布的均勻狀態,不是現在才有的,而是早已如此。

於是,天體物理學家提出一條規律,即所謂宇宙學原理。這條原理說,在宇觀尺度上,三維空間在任何時刻都是均勻各向同性的。現在看來,宇宙學原理是對的。所有的星系都差不多,都有相似的演化歷程。因此我們用望遠鏡看到的遙遠星系,既是它們過去的形象,也是我們星系過去的形象。望遠鏡不僅在看空間,而且在看時間,在看我們的歷史。

2、有限而無邊的宇宙

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後,考慮到萬有引力比電磁力弱得多,不可能在分子、原子、原子核等研究中產生重要的影響,因而他把注意力放在了天體物理上。他認為,宇宙才是廣義相對論大有用武之地的領域。

愛因斯坦1915年發表廣義相對論,1917年就提出一個建立在廣義相對論基礎上的宇宙模型。這是一個人們完全意想不到的模型。在這個模型中,宇宙的三維空間是有限無邊的,而且不隨時間變化。以往人們認為,有限就是有邊,無限就是無邊。愛因斯坦把有限和有邊這兩個概念區分開來。

一個長方形的桌面,有確定的長和寬,也有確定的面積,因而大小是有限的。同時它有明顯的四條邊,因此是有邊的。如果有一個小甲蟲在它上面爬,無論朝哪個方向爬,都會很快到達桌面的邊緣。所以桌面是有限有邊的二維空間。如果桌面向四面八方無限伸展,成為歐氏幾何中的平面,那麼,這個歐氏平面是無限無邊的二維空間。

我們再看一個籃球的表面,如果籃球的半徑為r,那麼球面的面積是4πr的2次方,大小是有限的。但是,這個二維球面是無邊的。假如有一個小甲蟲在它上面爬,永遠也不會走到盡頭。所以,籃球面是一個有限無邊的二維空間。
按照宇宙學原理,在宇觀尺度上,三維空間是均勻各向同性的。愛因斯坦認為,這樣的三維空間必定是常曲率空間,也就是說空間各點的彎曲程度應該相同,即應該有相同的曲率。由於有物質存在,四維時空應該是彎曲的。三維空間也應是彎的而不應是平的。愛因斯坦覺得,這樣的宇宙很可能是三維超球面。三維超球面不是通常的球體,而是二維球面的推廣。通常的球體是有限有邊的,體積是4/3πr的3次方,它的邊就是二維球面。三維超球面是有限無邊的,生活在其中的三維生物(例如我們人類就是有長、寬、高的三維生物),無論朝哪個方向前進均碰不到邊。假如它一直朝北走,最終會從南邊走回來。

宇宙學原理還認為,三維空間的均勻各向同性是在任何時刻都保持的。愛因斯坦覺得其中最簡單階情況就是靜態宇宙,也就是說,不隨時間變化的宇宙。這樣的宇宙只要在某一時刻均勻各向同性,就永遠保持均勻各向同性。

愛因斯坦試圖在三維空間均勻各向同性、且不隨時間變化的假定下,救解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場方程非常復雜,而且需要知道初始條件(宇宙最初的情況)和邊界條件(宇宙邊緣處的情況)才能求解。本來,解這樣的方程是十分困難的事情,但是愛因斯坦非常聰明,他設想宇宙是有限無邊的,沒有邊自然就不需要邊界條件。他又設想宇宙是靜態的,現在和過去都一樣,初始條件也就不需要了。再加上對稱性的限制(要求三維空間均勻各向同性),場方程就變得好解多了。但還是得不出結果。反復思考後,愛因斯坦終於明白了求不出解的原因:廣義相對論可以看作萬有引力定律的推廣,只包含「吸引效應」不包含「排斥效應」。而維持一個不隨時間變化的宇宙,必須有排斥效應與吸引效應相平衡才行。這就是說,從廣義相對論場方程不可能得出「靜態」宇宙。要想得出靜態宇宙,必須修改場方程。於是他在方程中增加了一個「排斥項」,叫做宇宙項。這樣,愛因斯坦終於計算出了一個靜態的、均勻各向同性的、有限無邊的宇宙模型。一時間大家非常興奮,科學終於告訴我們,宇宙是不隨時間變化的、是有限無邊的。看來,關於宇宙有限還是無限的爭論似乎可以畫上一個句號了。

3、膨脹或脈動的宇宙

幾年之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前蘇聯數學家弗利德曼,應用不加宇宙項的場方程,得到一個膨脹的、或脈動的宇宙模型。弗利德曼宇宙在三維空間上也是均勻、各向同性的,但是,它不是靜態的。這個宇宙模型隨時間變化,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三維空間的曲率是負的;第二種情況,三維空間的曲率為零,也就是說,三維空間是平直的;第三種情況,三維空間的曲率是正的。前兩種情況,宇宙不停地膨脹;第三種情況,宇宙先膨脹,達到一個極大值後開始收縮,然後再膨脹,再收縮……因此第三種宇宙是脈動的。弗利德曼的宇宙最初發表在一個不太著名的雜志上。後來,西歐一些數學家物理學家得到類似的宇宙模型。愛因斯坦得知這類膨脹或脈動的宇宙模型後,十分興奮。他認為自己的模型不好,應該放棄,弗利德曼模型才是正確的宇宙模型。

同時,愛因斯坦宣稱,自己在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上加宇宙項是錯誤的,場方程不應該含有宇宙項,而應該是原來的老樣子。但是,宇宙項就像「天方夜譚」中從瓶子里放出的魔鬼,再也收不回去了。後人沒有理睬愛因斯坦的意見,繼續討論宇宙項的意義。今天,廣義相對論的場方程有兩種,一種不含宇宙項,另一種含宇宙項,都在專家們的應用和研究中。

早在1910年前後,天文學家就發現大多數星系的光譜有紅移現象,個別星系的光譜還有紫移現象。這些現象可以用多譜勒效應來解釋。遠離我們而去的光源發出的光,我們收到時會感到其頻率降低,波長變長,並出現光譜線紅移的現象,即光譜線向長波方向移動的現象。反之,向著我們迎面而來的光源,光譜線會向短波方向移動,出現紫移現象。這種現象與聲音的多普勒效應相似。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迎面而來的火車其鳴叫聲特別尖銳刺耳,遠離我們而去的火車其鳴叫聲則明顯遲鈍。這就是聲波的多普勒效應,迎面而來的聲源發出的聲波,我們感到其頻率升高,遠離我們而去的聲源發出的聲波,我們則感到其頻率降低。

如果認為星系的紅移、紫移是多普勒效應,那麼大多數星系都在遠離我們,只有個別星系向我們靠近。隨之進行的研究發現,那些個別向我們靠近的紫移星系,都在我們自己的本星系團中(我們銀河系所在的星系團稱本星系團)。本星系團中的星系,多數紅移,少數紫移;而其他星系團中的星系就全是紅移了。
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總結了當時的一些觀測數據,提出一條經驗規律,河外星系(即我們銀河系之外的其他銀河系)的紅移大小正比於它們離開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距離。由於多普勒效應的紅移量與光源的速度成正比,所以,上述定律又表述為: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與它們離我們的距離成正比:

V=HD

式中V是河外星系的退行速度,D是它們到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距離。這個定律稱為哈勃定律,比例常數H稱為哈勃常數。按照哈勃定律,所有的河外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且,離我們越遠的河外星系,逃離得越快。

哈勃定律反映的規律與宇宙膨脹理論正好相符。個別星系的紫移可以這樣解釋,本星系團內部各星系要圍繞它們的共同重心轉動,因此總會有少數星系在一定時間內向我們的銀河系靠近。這種紫移現象與整體的宇宙膨脹無關。

哈勃定律大大支持了弗利德曼的宇宙模型。不過,如果查看一下當年哈勃得出定律時所用的數據圖,人們會感到驚訝。在距離與紅移量的關系圖中,哈勃標出的點並不集中在一條直線附近,而是比較分散的。哈勃怎麼敢於斷定這些點應該描繪成一條直線呢?一個可能的答案是,哈勃抓住了規律的本質,拋開了細節。另一個可能是,哈勃已經知道當時的宇宙膨脹理論,所以大膽認為自己的觀測與該理論一致。以後的觀測數據越來越精,數據圖中的點也越來越集中在直線附近,哈勃定律終於被大量實驗觀測所確認。

4、宇宙有限還是無限

現在,我們又回到前面的話題,宇宙到底有限還是無限?有邊還是無邊?對此,我們從廣義相對論、大爆炸宇宙模型和天文觀測的角度來探討這一問題。

滿足宇宙學原理(三維空間均勻各向同性)的宇宙,肯定是無邊的。但是否有限,卻要分三種情況來討論。

如果三維空間的曲率是正的,那麼宇宙將是有限無邊的。不過,它不同於愛因斯坦的有限無邊的靜態宇宙,這個宇宙是動態的,將隨時間變化,不斷地脈動,不可能靜止。這個宇宙從空間體積無限小的奇點開始爆炸、膨脹。此奇點的物質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空間曲率無限大、四維時空曲率也無限大。在膨脹過程中宇宙的溫度逐漸降低,物質密度、空間曲率和時空曲率都逐漸減小。體積膨脹到一個最大值後,將轉為收縮。在收縮過程中,溫度重新升高、物質密度、空間曲率和時空曲率逐漸增大,最後到達一個新奇點。許多人認為,這個宇宙在到達新奇點之後將重新開始膨脹。顯然,這個宇宙的體積是有限的,這是一個脈動的、有限無邊的宇宙。

如果三維空間的曲率為零,也就是說,三維空間是平直的(宇宙中有物質存在,四維時空是彎曲的),那麼這個宇宙一開始就具有無限大的三維體積,這個初始的無限大三維體積是奇異的(即「無窮大」的奇點)。大爆炸就從這個「無窮大」奇點開始,爆炸不是發生在初始三維空間中的某一點,而是發生在初始三維空間的每一點。即大爆炸發生在整個「無窮大」奇點上。這個「無窮大」奇點。溫度無限高、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也無限大(三維空間曲率為零)。爆炸發生後,整個「奇點」開始膨脹,成為正常的非奇異時空,溫度、密度和時空曲率都逐漸降低。這個過程將永遠地進行下去。這是一種不大容易理解的圖像:一個無窮大的體積在不斷地膨脹。顯然,這種宇宙是無限的,它是一個無限無邊的宇宙。

三維空間曲率為負的情況與三維空間曲率為零的情況比較相似。宇宙一開始就有無窮大的三維體積,這個初始體積也是奇異的,即三維「無窮大」奇點。它的溫度、密度無限高,三維、四維曲率都無限大。大爆炸發生在整個「奇點」上,爆炸後,無限大的三維體積將永遠膨脹下去,溫度、密度和曲率都將逐漸降下來。這也是一個無限的宇宙,確切地說是無限無邊的宇宙。

那麼,我們的宇宙到底屬於上述三種情況的哪一種呢?我們宇宙的空間曲率到底為正,為負,還是為零呢?這個問題要由觀測來決定。

廣義相對論的研究表明,宇宙中的物質存在一個臨界密度ρc,大約是每立方米三個核子(質子或中子)。如果我們宇宙中物質的密度ρ大於ρc,則三維空間曲率為正,宇宙是有限無邊的;如果ρ小於ρc,則三維空間曲率為負,宇宙也是無限無邊的。因此,觀測宇宙中物質的平均密度,可以判定我們的宇宙究竟屬於哪一種,究競有限還是無限。

此外,還有另一個判據,那就是減速因子。河外星系的紅移,反映的膨脹是減速膨脹,也就是說,河外星系遠離我們的速度在不斷減小。從減速的快慢,也可以判定宇宙的類型。如果減速因子q大於1/2,三維空間曲率將是正的,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將收縮;如果q等於1/2,三維空間曲率為零,宇宙將永遠膨脹下去;如果q小於1/2,三維空間曲率將是負的,宇宙也將永遠膨脹下去。

表3列出了有關的情況:

表3

宇宙中物質密度 紅移的減速因子 三維空間曲率 宇宙類型 膨脹特點

ρ>ρc q>1/2 正 有限無邊 脈動

ρ=ρc q=1/2 零 無限無邊 永遠膨脹

ρ<ρc q<1/2 負 無限無邊 永遠膨脹

我們有了兩個判據,可以決定我們的宇宙究竟屬於哪一種了。觀測結果表明,ρ<ρc,我們宇宙的空間曲率為負,是無限無邊的宇宙,將永遠膨脹下去!不幸的是,減速因子觀測給出了相反的結果,q>1/2,這表明我們宇宙的空間曲率為正,宇宙是有限無邊的,脈動的,膨脹到一定程度會收縮回來。哪一種結論正確呢?有些人傾向於認為減速因子的觀測更可靠,推測宇宙中可能有某些暗物質被忽略了,如果找到這些暗物質,就會發現ρ實際上是大於ρc的。另一些人則持相反的看法。還有一些人認為,兩種觀測方式雖然結論相反,但得到的空間曲率都與零相差不大,可能宇宙的空間曲率就是零。然而,要統一大家的認識,還需要進一步的實驗觀測和理論推敲。今天,我們仍然肯定不了宇宙究竟有限還是無限,只能肯定宇宙無邊,而且現在正在膨脹!此外,還知道膨脹大約開始於100億-200億年以前,這就是說,我們的宇宙大約起源於100億-200億年之前。

5、愛因斯坦宇宙模型

根據物理理論,在一定的假設前提下提出的關於宇宙的設想與推測,稱為宇宙模型。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於1915年建立了廣義相對論的物理理論。這一理論認為,宇宙中沒有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無論是空間和時間都不能與物質隔開來,空間和時間均受物質影響;引力是空間彎曲的效應,而空間彎曲是由物質存在決定的。愛因斯坦將他的理論應用於宇宙研究,1917年發表了《根據廣義相對論的宇宙學考察》的論文,他將廣義相對論的引力場方程用於整個宇宙,建立起一種宇宙模型。
當時科學家普遍認為宇宙是靜止的,不隨時間變化的。雖然在幾年前,美國天文學家斯里弗已發現了河外星系的譜線紅移(顯然這是對靜止宇宙的挑戰),但由於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消息並沒有傳到歐洲。因此,愛因斯坦也和大多數科學家一樣,認為宇宙是靜態的。愛因斯坦想從引力場方程著手,得出一個宇宙是靜態的、均勻的、各向同性的答案。但他得到的解是不穩定的,表明全間和距離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隨時變化的。為了得到一個空間是穩定的解,愛因斯坦人為地在引力場方程中引入一個叫做「宇宙常數」的項,讓它起斥力的作用。愛因斯坦得出一個有限無邊的靜態宇宙模型,稱為愛因斯坦宇宙模型。為了便於理解,可把它比喻為三維空間中的一個二維球面:球面的面積是有限的、但沿著球面沒有邊界,也無中心,球面保持靜態狀態。幾年以後,愛因斯坦得知河外星系退行,宇宙是膨脹的消息後,非常後悔在自己的模型中加了一個宇宙常數項,稱這是他一生中犯的最大錯誤。
最新發現:銀河系奇異恆星的伴星現身

科學家利用NASA的遠紫外譜儀探索衛星首次探測到船底座伊塔星(Eta Carinae)的伴星。船底座伊塔星是銀河系中最重最奇異的星體,座落在離地球7500光年船底座,在南半球用肉眼就可以清楚的看到。科學家認為船底座伊塔星是一個正迅速走向衰亡的不穩定恆星。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就推斷它應該存在著一顆伴星,但是一直得不到直接的證據。間接的證據來自其亮度呈現的規則變化。科學家發現船底座伊塔星在可見光,X-射線,射電波和紅外線波段的亮度都呈現規則的重覆模式,因此推測它可能是一個雙星系統。最有力的證據是每過5年半,船底座伊塔星系統發出的X-射線就會消失約三個月時間。科學家認為船底座伊塔星溫度太低,本身並不能發出X-射線,但是它以每秒300英里的速度向外噴發氣體粒子,這些氣體粒子和伴星發出的粒子相互碰撞後發出X-射線。科學家認為X-射線消失的原因是船底座伊塔星每隔5年半就擋住了這些X-射線。最近一次X-射線消失開始於2003年6月29日。

科學家推斷船底座伊塔星和其伴星的距離是地球到太陽之間的距離的10倍,因為它們距離太近,離地球又太遠,無法用望遠鏡直接將它們區分開。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直接觀測伴星所發出的光。但是船底座伊塔星的伴星比其本身要暗的多,以前科學家曾經試圖用地面望遠鏡和哈勃望遠鏡觀測,但都沒有成功。

美國天主教大學的科學家羅辛納. 而平(Rosina Iping)及其合作者利用遠紫外譜儀衛星來觀測這顆伴星,因為它比哈勃望遠鏡能觀測到波長更短的紫外線。它們在6月10日,17日觀測到了遠紫外線,但是在6月27日,也就是在X-射線消失前的兩天遠紫外線消失了。觀測到的遠紫外線來自船底座伊塔星的伴星,因為船底座伊塔星溫度太低,本身不會發出遠紫外線。這意味著船底座伊塔星擋住了X-射線的同時也擋住了伴星。這是科學家首次觀測到船底座伊塔星的伴星發出的光,從而證實了這顆伴星的存在。

有三個太陽的恆星
據新華社14日電 據14日出版的《自然》雜志報道,美國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49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具有三顆恆星的奇特星系,在這個星系內的行星上,能看到天空中有三個太陽。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天文學家在該雜志上報告說,他們發現天鵝星座中的HD188753星系中有3顆恆星。處於該星系中心的一顆恆星與太陽系中的太陽類似,它旁邊的行星體積至少比木星大14%。該行星與中心恆星的距離大約為800萬公里,是太陽和地球之間距離的二十分之一。而星系的另外兩顆恆星處於外圍,它們彼此相距不遠,也圍繞中心恆星公轉。

銀河系中的星系多為單星系或雙星系,具有三顆以上恆星的星系被稱為聚星系,不太多見。

恆星並不是平均分布在宇宙之中,多數的恆星會受彼此的引力影響,形成聚星系統,如雙星、三恆星,甚至形成星團,及星系等由數以億計的恆星組成的恆星集團。

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生命誕生是普遍的現象

近日美國宇航局尋找地球以外生命物質存在證據的科研小組研究發現,某些在實際生命化學反應中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的有機化學物質,普遍存在於我們地球以外的浩瀚宇宙中。研究結果表明,在宇宙深處存在生命物質、或者有孕育生命物質的化學反應發生,這在浩瀚的宇宙中是一種普遍現象。
上述研究來自「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的一個外空生物科研小組。在該小組工作的科學家道格拉斯-希金斯介紹時稱:「根據科研小組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一類在生物生命化學中起至關重要作用的化合物,在廣袤的宇宙空間中廣泛而且大量地存在著。」 作為該外空生物學研究小組的主要成員之一,道格拉斯-希金斯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將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撰文發表在10月10日出版的《天體物理學》雜志上。
希金斯在描述其研究結果時介紹:「利用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最近的觀測結果,天文學家在我們所居住的銀河系內,到處都發現了一種復雜有機物『多環芳烴』(PAHs)存在的證據。但是這項發現一開始只得到天文學家的重視,並沒有引起對外空生物進行研究的天體生物學家們的興趣。因為對於生物學而言,普通的多環芳烴物質存在並不能說明什麼實質問題。但是,我們的研究小組在最近一項分析結果中卻驚喜的發現,宇宙中看到的這些多環芳烴物質,其分子結構中含有『氮』元素(N)的成分,這一意外發現使我們的研究發生了戲劇性改變。」
該研究小組的另一成員,來自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天體生物學家路易斯-埃蘭曼德拉說:「包括DNA分子在內,對於大多數構成生命的化學物質而言,含氮的有機分子參與是必須的條件。舉一個含氮有機物質在生命物質意義上最典型的例子,象我們所熟悉的葉綠素,其對於植物的光合作用起著關鍵作用,而葉綠素分子中富含這種含氮多環芳烴(PANHs)成分。」
據介紹,在科研小組的研究工作中,除了利用來自斯皮策望遠鏡得到的觀測數據外,科研人員還使用了歐洲宇航局太空紅外天文觀測衛星的觀測數據。在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對這類特殊的多環芳烴,利用紅外光譜化學鑒定技術對其分子結構和化學成分進行了全面分析,找到其中氮元素存在的證據。同時科學家利用計算機技術對這些宇宙中普遍存在的含氮多環芳烴,進行了紅外射線光譜模擬分析。
路易斯-埃蘭曼德拉同時還表示:「除去上述分析結論以外,更加富有戲劇性的發現是,在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觀測中還顯示出,在宇宙中一些即將死亡的恆星天體周圍,環繞其外的眾多星際物質中,都大量蘊藏著這種特殊的含氮多環芳烴成分。這一發現從某種意義上似乎也告訴我們,在浩瀚的宇宙星空中,即使在死亡來臨的時候,同時也孕育著新生命開始的火種。」

本年度最大科學突破:宇宙正膨脹 發現暗能量

通過分析星系團(圖中左側的點),斯隆數字天空觀測計劃天文學家確定,暗能量正在驅動著宇宙不斷地膨脹。

據英國《衛報》報道,證實宇宙正在膨脹是本年度最重大的科學突破。

報道說,近73%的宇宙由神秘的暗能量組成,它是一種反重力。在19日出版的美國《科學》雜志上,暗能量的發現被評為本年度最重大的科學突破。通過望遠鏡,人類在宇宙中已經發現近2000億個星系,每一個星系中又有約2000億顆星球。但所有這些加起來僅占整個宇宙的4%。

現在,在新的太空探索基礎上,以及通過對100萬個星系進行仔細研究,天文學家們至少已經弄清了部分情況。約23%的宇宙物質是「暗物質」。沒有人知道它們究竟是什麼,因為它們無法被檢測到,但它們的質量大大超過了可見宇宙的總和。而近73%的宇宙是最新發現的暗能量。這種奇特的力量似乎正在使宇宙加速膨脹。英國皇家天文學家馬丁·里斯爵士將這一發現稱為「最重要的發現」。

這一發現是繞軌道運行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性探測器(WMAP)和斯隆數字天文台(SDSS)的成果。它解決了關於宇宙的年齡、膨脹的速度及組成宇宙的成分等一系列問題的長期爭論。天文學家現在相信宇宙的年齡是137億年

㈣ 世界上有多少國家和幾個星球和多少顆星星

世界上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主權國家有195個,地區有38個,在亞洲就有48個國家。

天上又有多少顆星星呢?只能說是不計其數多的數不過來,為什麼這么說呢?因為光銀河系就有幾千億顆恆星,也就是我們平時看到的銀河系中的行星,我們目前肉眼能夠看到的星星全部來自銀河系,而我們到南半球的時候才可以看得到兩個河外星系,僅僅是南半球才能看到,北半球是看不到這兩個河外星系的用天文望遠鏡,而且是高位的天文望遠鏡,盯著這兩個星系看,長時間曝光拍照的話可以看到這兩個信息,其實也跟銀河系一樣,也就是說,地球只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普通星球,同樣整個宇宙中。地球上擁有的沙子的蘇聯都沒有,宇宙中擁有了星球的數量多,由此可見宇宙中的星星是不計其數的,而我們能夠看到的星星,由於全部來自銀河系,大約也就是1000多一顆恆星而已。

㈤ 求!宇宙中各星系、星座、恆星、行星的資料

在銀河系180億個行星系中,假如1%的星系有生命的可能,那麼概率是1.8億多;在這1.8億中,假如1%有生物,那麼概率是180多方;在180萬中,假如有1%是有智慧生物,那麼概率是1.8萬。如果算上河外星系,概率會高得嚇人。因此,"人類是宇宙獨苗"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

第一節 地球是宇宙的獨苗嗎

每當繁星燦爛的夜晚,我們仰首蒼穹,一道白練般的銀河橫亘天際,北極星旁的仙女座星雲隱隱向人們訴說著那耳聽不見的故事。此時,牛郎織女的神話、嫦娥奔月的傳說、北極仙翁的故事,早已在心頭環繞,追隨屈原問天的古音,我們斗膽問蒼天:蒼茫浩宇,可有親朋?

宇宙之中除了星辰以外,還有生物嗎?有沒有像人類這樣偉大的智慧生物?宇宙沒有回答!是默認,還是不屑一顧?

這不能怪偉大的宇宙,只能怪渺小的地球人,因為我們在宇宙回答之前,甚至在我們提出問題之前,在我們的心中早已有了一個確定不疑的答案,那就是: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獨苗。

地球是宇宙獨苗的看法自古就有。大家不會忘記,中世紀時候的西方,宗教神學認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為萬能的上帝就居住在地球上。當然,這不僅是西方的問題,幾乎在全世界各民族中都有類似的看法。中國人就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所以才叫"中國"。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明白,我們歌頌地球,並不是真正歌頌地球的偉大,而是變著法子歌頌人類的偉大,"世間萬物,惟人為大",這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地球是宇宙中心","人類是宇宙的獨生子"的觀念早已深深根植於人們的腦海。

如果說以上的觀念產生於認識的落後,尚有情可原,但問題是這同人們的認識似乎沒有關系。事實上,直到今天還有相當多的人抱有同樣的看法,現代科學在打倒迷信的時候,似乎也無意消除地球中心論觀念,相反,許多科學家都在積極尋找證據,來證明地球人類是宇宙獨生子的宗教觀念。因此,關鍵在於人類自高自大的本性。

然而,不論人們如何小心翼翼維護著那易於破碎的自尊心,科學本身的發展正一下又一下,一點又一點,將那本來早已千瘡百孔的自尊心敲得粉碎,人們正被迫接受如下事實:

正如我們今天把世界看成一個整體一樣,實際上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完美的整體,我們地球及太陽系只是這個整體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幾乎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同樣的,正如目前所有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不能脫離世界整體性影響一樣,在宇宙中各星系的存在與演變也存在著相互的作用。當我們的文明正沖破地球引力邁向宇宙文明之際,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在整個字宙中,能夠有意識地影響地球發展的絕非僅有人類(人類影響地球的歷史充其量只有200萬年的時間,僅佔地球時間的1/2500),浩浩的宇宙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人們意想不到的事情,生命的生成與毀滅,乃是宇宙運行中必不可免的日常小事。

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宇宙中存在生命的概率:現代天文學公認,我們所處的銀河系大約有3000億顆恆星,至少有180億個行星系,假如這其中只有1%的行星系可能存在生物,那麼數字依然是龐大的,乃有1.8億之多。再假如,這其中1%的行星繫上有生物,那麼我們得到的數字仍將是180萬。讓我們再進一步假設,每100顆有生命的行星,只有貝顆居住著智力水平與人類相等的生物,那麼我們的銀河系有可能存在高級生命的行星仍有1.8萬之多。這才是僅僅我們一個銀河系,宇宙中間又存在多少個類似銀河系的巨大星系呢?恐怕是一個嚇人的天文數字。

因此,單從概率的角度講,地球人是宇宙間唯一智慧生物的觀點是幼稚可笑的。毫無疑問,宇宙間有數不清的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有類似的混合大氣,有類似的引力,有類似的植物,甚至有類似的動物。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哲學家米特羅德格斯就曾說過:"認為在無邊的宇宙中只有地球才有人居住的想法,就像播種穀子的土地上只長出獨苗一樣可笑。"

1997年,美國生物學家在地球上發現一種太古生物,這種生物能在極冷或極熱的極端環境下生存,並且它具有細菌和包括動植物及人在內的所有真核生物兩種特點,是地地道道的第三種生命形式。此種生物的發現證明,人類對生命所具備的特點了解得相當不夠。請不要忘記,這僅僅是在地球的環境之內,在廣大的宇宙中間,生命的形式更為復雜,用地球生物觀點來品評宇宙生物的存在是最不可取的做法。美國宇航局最近宣布,他們在地球附近的波雷爾利斯恆星周圍發現了一顆繞其公轉的新行星,這顆行星與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的大小差不多。新發現的行星距離恆星3700萬公里,是地球距太陽的1/4,比水星離太陽的距離還要近,其表面溫度估計達到200℃-260℃,在這種溫度下,地球生物是很難生存的,但宇宙中可能存在耐高溫的生物。這顆行星的發現,使人們增強了信心,太空中很可能有大量存在生命的行星。

1969年,在隕落於澳大利亞的碳質球粒隕石中,發現了地球上不能天然形成的右不對稱氨基酸,顯示了地球以外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就在最近,美國宇航局宣布,從哈勃太空望遠鏡中得到的照片顯示,一直被認為不穩定的木星上發現有大氣,還有潮濕的土壤,這說明木星已經具備產生生命的基本條件。1996年,美國宇航局從一塊落在亞利桑納州來自火星的隕石中發現,這塊隕石中存在古代微生物,火星存在生命的古老傳說再一次被人們所重視。

1963年,科學家利用射電天文望遠鏡在人馬座發現了有機分子甲醛分子的光譜,這一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因為,有機甲醛分子可以轉化為氨基酸,而氨基酸乃是生命物質的基本組成形式。有機甲醛分子的發現,再一次證明,地球生命決不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現象,人類也不應該是宇宙的獨生子。

越來越多的發現為我們指示出了一個確定不疑的方向:宇宙中確實存在生命,即使是我們最熟悉的生命形式,也有可能在宇宙的某個角落中產生。現在的問題已經不是證明這些生命的存在,而是要想辦法尋找它們。

本世紀70年代,美國率先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其目的就是在茫茫的宇宙中尋找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並與之對話。此時,兩艘宇宙飛船正以每秒17.2公里的速度向外太空飛去。1986年,當它們穿過冥王星後,即飛離了太陽系,成為一顆真正的宇宙行星。假如不出意外的話,它們分別於14.7萬年和55.5萬年後飛抵太陽系以外的另一個星系。

"旅行者號"帶有錄制著我們地球人特徵、地球風貌及美國前總統卡特向外星文明致意信息的銅制鍍金唱片。這位美國前總統在致文中這樣寫到:"我們向宇宙傳送這一信息。10億年後,當我們的文明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地球的面貌大為改觀時,這一信息可能依然存在。在銀河系3000億顆恆星中,一些(也許有許多)恆星的行星上有人居住,並存在著遙遠的宇宙文明。如果一個這樣的文明截獲了'旅行者號',並能理解它所攜帶的錄制內容,就請接受我們如下的致文……。"很明顯,"旅行者號"是為了尋找地外文明而發射的,換句話說,美國人是以地外文明存在的假設為前提條件的。

第二節 茫茫宇宙覓知音

某一天,一批來自太空以外的生物,突然駕駛著奇形怪狀的宇宙飛船,出現在地球大氣層之內。驚慌失措的地球人用所謂先進的武器向來犯者進攻,為保衛自己的家園而戰。只見一顆顆導彈拖著長長的濃煙,像一把把利劍刺向來犯者;一架架戰機義無反顧地沖向侵略者。然而,這一切都是徒勞的,由於科學技術的懸殊,使地球人的反抗終究化為泡影。高貴的地球人,不得不向長著無數根觸角、像章魚一樣的宇宙生物,低下那高貴的頭顱。地球被奴Yi了,地球人一律變成了奴隸,在章魚般生物的統治下,一批批悲慘地死去。

這是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情景。奇怪的是,這種情緒幾乎統治了人們的思想,好像宇宙以外的生物,不論他們的文明程度如何,都異常地貪婪、殘暴,好像宇宙間根本不可能出現平等的交往。實際上,科幻小說反映的只是一種情緒,是地球人對自己認識的一種情緒。我們對宇宙生物的一切推測,都是從自我認識開始的,因為我們人類正像小說中的地外生物一樣,貪婪、殘暴、自私,因此我們才把這種認識強加給幻想中的地外生物。說穿了,這正是我們對自己本身失去信心的表現,也是對人類文明所走過歷程的反思。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世界科幻的發展正在向我們昭示一個真理,那就是,人類對自己越來越懷疑,越來越恐懼,我們正在擔心有一天,人類會被科學的發展引向死亡地帶。這決不是惡意中傷科學,也決不是笑談。

如果不信。我們來回憶一下。幻想是人類願望的表現,也是對生活前途的展望。在古代時期,人類的幻想都是美好的,充滿了浪漫,表現了人類對未來的信心,它們的格調基本上是明快的。想一想嫦娥奔月的神話,想一想精衛填海的傳說,再想一想盤古開天的壯舉,多麼浪漫,多麼雄壯,根本沒有一點點灰暗的色彩,讀了使人振奮。再讀一讀凡爾納的作品吧!它向我們揭示了怎樣一個奇妙的科學世界,人類真是含著笑容在展望自己的未來。

然而,從這個世紀以來,科幻的格調變了,它變得那麼灰暗、那麼沉重、那麼可怕。讀科幻作品,不再是一種享受,而簡直就是心靈的考驗,你必須有鋼絲一樣的神經系統,必須有久經沙場般的意志,還要有一次能吃下七隻蒼蠅的本事。《星球大戰》讓你心跳加速到每分鍾120次;《異形》和《蒼蠅》讓你三天吃不下飯;《撒旦回歸》讓你真後悔來到這個世界,等等。從這類科幻作品中你讀到了什麼?是恐懼,是失望,是悲哀。浪漫沒有了,雄壯沒有了,自信心也沒有了。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真是對地球以外生物的恐懼?不!決不是。它是對我們人類自己的恐懼,是對科學發展的恐懼。科學正在把我們變成青面獠牙的怪物。如果歷史是一面鏡子的話,每一次照鏡子時都發現,我們一次比一次變得更加丑惡。

用人類的本性,來推知宇宙生物的本性是錯誤的,人類文明走上一條坎坷的道路,這是由人類無限貪婪造成的,是由一種畸形的價值觀造成的。事實上,在人類無法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時,也許我們只能把拯救人類的希望,寄託在地球以外一種更加理性的文明身上。這大約也是我們尋找地外文明的潛動力吧!

事實上,我們根本用不著把地外生物想像得多麼可怕,如果他們果真存在,如果他們能夠跨越遙遠的星系來到地球,那麼他們的出現絕對不是掠奪者,他們不會對地球構成什麼威脅。我們相信,文明一旦達到了星系航行的程度,這樣的文明應該是道德的。如果他們真的需要資源,那也不會來掠奪地球,因為構成地球的物質幾乎是宇宙中最為普遍的物質。想一想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簡直就像一顆沙粒,我們的這種擔心,實際上是高抬了自己。

實際上,連這些討論都是多餘的,目前,最重要的是找到他們。他們在哪裡呢?

不論普通人是否承認有地球以外的文明存在,反正科學家是承認的,雖然目前承認的人數還不多,但畢竟代表了一種趨向。他們不但承認,而且正在積極地尋找。

1960年,美國國家無線電天文觀測站的天文學家弗蘭克·D.德雷克,用25米批物無線電天線展開了首次搜尋外星文明的活動,本活動被稱為"SETL"。參加這一項目的科研人員認為,人們可能能夠接收到兩種來自外星人的無線電訊號:一種是通訊漏泄,這一點很容易理解。比如,地球上的無線電波就時時在向宇宙擴散。另一種是外星人有意發來的無線電訊號。盡管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收到來自宇宙空間有意義的電波,但這並不能否認宇宙中就不存在類人的高級生物。

1974年,安裝在波多黎哥島上的世界著名的阿雷西沃射電望遠鏡,向浩瀚的銀河系中間發射了含義深刻、功率強大的密碼式無線電信號,密碼中蘊含著有關地球及其人類的極其重要的信息。當然,人們也不是將這組無線電訊號漫無邊際地發往整個宇宙,而是將信號對准武仙座中的M13球狀星團發射。據天文學家計算,這個星團中大約有30萬顆恆星,每一顆恆星的年齡都是太陽年齡的2--3倍。天文學家認為,一定會找到比我們年長的宇宙智慧生物。

但是,我們根本不必為科學家的樂觀估計感到高興,因為M13星球團距離地球有2.4萬個光年,即使我們發出的電波能夠達到光速,即使M13星團上果真有比我們文明高出許多的智慧生物,在他們接到我們的信息,再將讀後感連同一句問候語發回來的時候,那也是5萬多年以後的事了。那時,地球人類還是否存在,都是一個特大的疑問。所以,我們最好指望在5萬或10萬年前,那些已經很發達的智慧生物,像今天我們這樣好奇,將他們的信息對著太陽系發送過來。

事實上,人類自從有了無線電技術以來,我們已經收到37種來自外星的無線電信號,可惜,這些信號再也沒有出現過,使人類根本無法破解。1977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科學家,曾收到了來自人馬星座的強烈信號,這一信號十分暫短,在科研人員核對它時,就消失了,而且再也沒有出現。

據法國報界透露,本世紀80年代,人類曾收到一組莫名其妙的電訊信號,經美、蘇、法、英等國科學家的聯合破譯,這則電文的大意是:請引導我們到第四宇宙,這里到處都在爆炸,我們的處境很危險。我們的時間是117.089,位置在第12銀河系。據測定,這組無線電信號是5萬年前發出的。假如這一文明真的存在的話,那也是5萬年前的事了,那時我們地球正處於落後的舊石器時期。他們現在怎樣?我們一點都不知道。我們不得不感嘆宇宙之大,人類之渺小。面對如此浩瀚的宇宙,那些認為地球文明是宇宙中唯一文明的人們,難道不感到臉紅嗎?

現在的問題是,地球以外其他智慧生物建立的文明及其特點是什麼?大家知道,我們這一代文明號稱物質文明,所有科學技術都是建立在物理學基礎之上的。那麼,其他文明是否也向我們一樣,來構建自己的文明體系呢?比如說,目前我們知道,無線電波是信息的良好載體,其他文明是否也用無線電來傳導信息呢?如果他們不用無線電來傳導信息,那麼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能夠用在太空中沒有截獲來自外太空的無線電信號這樣一個事實,來徹底否定宇宙中存在智慧生物的可能性嗎?不,不能!再說,地球已經被無線電信號污染了,在數不清的無線崇信號里,我們是否有能力分辨每一個信號的來源呢?

另一方面,我們目前的技術水平,還不足以有效截獲來自太空的所有信號,科學家曾說:"無線電波並不容易被截獲,因為它需要極其靈敏的儀器,而目前我們剛剛開始考慮這一問題。"

第三節 6000年前的美麗星空

如果以上關於宇宙智能生物的推測是正確的話,那麼他們完全有可能在人類的初期降臨地球,因為6000年以前的宇宙空間比現在要小,這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給我們的啟示,雖然程度微細,但已經足夠使我們的立論成立。"神來自天外"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沒曾想竟然獲得了宇宙大爆炸理論這樣一個強有力的證據。

我們有必要首先追溯一下人類對宇宙起源的認識過程。

天文學家1994年發現迄今宇宙中離地球最遠的星系。

這個星系名叫8C1433+63,距地球大約150億光年。也就是說,這個星系的光信號要歷經150億年才能到達地球。

這一發現使部分科學家認為,宇宙本身至少已有150億年的歷史,從而否定了最近根據宇宙膨脹情況而對宇宙年齡作出的估算:宇宙可能只有120億年或甚至更小年紀。

新發現的星系似乎包含有一些恆星。這些恆星在其光信號到達地球時就已經年邁了。天文學家估計離地球最近的一些恆星的年齡至少有160億年。

㈥ 星座是哪個國家的

西方星座源於古希臘,提及星座的最早文獻,見載於一首公元前270年希臘詩人Aratus所著之詩歌Phaenomena中。詩中可見,還在Aratus之前,星座一詞已為人類所知曉。

Aratus所提及之星座,完全沒有近南天極上空之星體。這大概是因為這些星體,皆位於星座命名人當年所處地域的地平線之下。從這些未經測繒的天域范圍,我們可以推斷,當年為星座命名的人們大概都居住在北緯36°左右,即希臘以南,埃及以北的地方,亦即古巴比倫及Sumer所在。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幫助到你,如有幫助請採納!

㈦ 八大行星分別代表什麼神(在每一個國家裡)

水星 Mercury
在古羅馬神話中水星是商業、旅行和偷竊之神,即古希臘神話中的赫耳墨斯,為眾神傳信的神,或許由於水星在空中移動得快,才使它得到這個名字。

金星 Venus
金星 (希臘語: 阿佛洛狄特;巴比倫語: Ishtar)是美和愛的女神,之所以會如此命名,也許是對古代人來說,它是已知行星中最亮的一顆。(也有一些異議,認為金星的命名是因為金星的表面如同女性的外貌。)

地球 Earth
地球是唯一一個不是從希臘或羅馬神話中得到的名字。Earth一詞來自於古英語及日耳曼語。這里當然有許多其他語言的命名。在羅馬神話中,地球女神叫Tellus-肥沃的土地(希臘語:Gaia, 大地母親)

火星 Mars
火星(希臘語: 阿瑞斯)被稱為戰神。這或許是由於它鮮紅的顏色而得來的;火星有時被稱為「紅色行生」。(趣記:在希臘人之前,古羅馬人曾把火星人微言輕農耕之神來供奉。而好侵略擴張的希臘人卻把火星作為戰爭的象徵)而三月份的名字也是得自於火星。

木星 Jupiter
木星(a.k.a. Jove; 希臘人稱之為 宙斯)是上帝之王,奧林匹斯山的統治者和羅馬國的保護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兒子。

土星 Saturn
土星的名稱來自於羅馬神話中的農業之神薩圖爾努斯(拉丁文:Saturnus),其他的還有希臘神話中的克洛諾斯(泰坦族,宙斯的父親,一說其在羅馬神話中即薩圖爾努斯)、巴比倫神話中的尼努爾塔和印度神話中的沙尼。

天王星 Uranus
它的英文名稱Uranus來自古希臘神話中的天空之神優拉納斯(Οὐρανός),是克洛諾斯的父親,宙斯的祖父。

海王星 Neptune
海王星是繼天王星之後以羅馬神話命名的第二顆行星,因為Neptune是海神,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

冥王星 Pluto (額外贈送給你的,呵呵)
美國的天文學家羅衛爾(PERCIVAL lOWELL)曾預言冥王星的存在,所以冥王星的英文名Pluto
即以羅衛爾名字的開頭字母為字首。冥王星被視為冥府之王的化身。

㈧ 九大行星英文名來歷

地球: Earth
但是對應的神話是Gaeo,該亞
金星: Venus
維納斯,羅馬神話中的愛與美之神
木星: Jupiter
朱庇特,羅馬神話里的天神,也是主神,是一切的主宰.
火星:Mars
馬斯,羅馬神話中的戰神
水星:Mercury
羅馬神話中「商業之神」和「旅行之神」的名字。
土星:Saturn
朱庇特的父親
天王星:Uranus
烏拉諾斯,古希臘神話中的宇宙之神,是最早的至高無上的神
冥王星:Pluto
冥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哈底斯
海王星:Neptune
海王神,相對應於希臘神話的波賽東Posidon,朱庇特的弟弟

第一個行星叫做Mercury水星。Mercury是羅馬神話中「商業之神」和「旅行之神」的名字。水星則是九大行星中運行最快的行星,所以它與羅馬神話中的這個神有相似的地方,因此被命名為Mercury。下一個是Venus 金星。Venus是希臘的「愛與美之神」,但是我不明白人們為什麼用「愛與美之神」的名字給金星取名,因為它看起來並不漂亮,但是它非常明亮,它被稱為「天空中的寶石」,「啟明星」或者「夜星」,但它並不是一顆恆星,而是一個行星。

人們每天都能看到它,它非常明亮。接下來的就是我們熱愛的綠色星球,地球。我們有時用Planet Earth來稱呼我們的地球。對地球我們用不著解釋太多,因為你對它已經了解很多了。

下一個就是「戰爭之神」,也是火星的英文名字 Mars,人們之所以把這個行星稱為Mars,是因為火星是紅色的,而且它很熱,沒錯!木星的名字Jupiter是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神宙斯的羅馬名字,他是所有神的統治者。傳說中,他掌管著一切,有一些像「皇帝」。木星之後是土星Saturn。土星以它的三條光環而聞名,在羅馬神話中Saturn是「農業之神」,他排在「眾神之神」Jupiter之後。在英語中我們把Saturn的一部分用在了單詞Saturday(星期六)中。

下一個是天王星 Uranus。Uranus在羅馬神話中是「天堂之神」或者「天空之神」,有趣的是天王星有很多衛星,人們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開始就發現這些衛星了。有很多的衛星圍繞天王星運行,人們還給這些衛星起了名字,這是很有趣的事情。很多衛星的名字都是來自莎士比亞的戲劇。有一顆衛星就叫做Juliet,來自《羅米歐與朱利葉》;還有《暴風雨》中的Ariel。你知道莎士比亞的這些戲劇嗎?很多衛星的名字都來自這些戲劇,還是一些很有名的名字,這對科學家來說一定挺有意思的。下一個是海王星 Neptune。Neptune是「海洋之神」,他控制著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接下來是最後一顆行星,最後一顆行星是可愛的Pluto 冥王星,Pluto是米老鼠的寵物狗,但是它不僅僅是一個迪士尼的角色。Pluto是在羅馬神話中是「地底世界之神」,有趣的是,這個神可以使自己隱身。事實上冥王星也是隱藏了許多年,直到上個世紀才被發現,我還記得天文學家根據行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認為一定存在一顆這樣的行星,但卻總是找不到這顆行星,最後總算是找到了冥王星,這是一個很偉大的發現。我認為它很可愛。科學家們仍然在發現新的彗星,恆星,所以研究天文學還是很有趣的。

在英語國家裡,小孩子們用這句話來記住太陽系九大行星的名字,以及它們距離太陽遠近的順序。你看太陽在這個位置。這句話是這樣說的:My Very Excellent Mother Just Sent Us Nine Pizzas.如果你仔細看一下這句話中每個單詞打頭的字母,你就會發現,這句話的確可以幫助你來記住九大行星的名字和它們距離太陽遠近的順序。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叫做Mercury 水星,V是Venus 金星,E是Earth 地球,M是Mars 火星,J是Jupiter 木星,S是Saturn 土星,U是Uranus 天王星,N是Neptune 海王星,最後P是Pluto 冥王星,非常可愛的Pluto。

其實月球是我們地球人最熟悉的天體之一了,不過我們來看看moon這個詞本身,它也還有一些很有趣的意思。其實說到「moon」誰不知道呢,就是「月亮 月球」的意思,但是除了這個之外,它還有另外一個意思,就是指行星的衛星或者是人造衛星。(在)這個意義上,就跟我們所熟知的satellite是同樣一個意義。現在我們給大家兩個句子來比較一下。第一個句子是:The moon is the satellite of the Earth.也就是說,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還有另外一個句子,聽好了:Saturn has several moons.翻譯過來應該是,土星有好幾個衛星環繞它運轉,這里的moon可千萬不要解釋成:土星有好幾個月亮,如果這樣的話就會鬧笑話了。

㈨ 開普勒452b上有生命體嗎

星球開普勒452b上沒有生命體。
開普勒452b(Kepler452b),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新發現的外行星,直徑是地球的1.6倍,地球相似指數(ESI)為0.83,位於距離地球1400光年的天鵝座。是2015年為止發現的首個圍繞著與太陽同類型恆星旋轉且與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有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被稱為「地球的表哥」。
開普勒-452b是否是岩質行星尚不清楚,但基於其較小的半徑,開普勒-452b很可能是岩質的。
開普勒-452b是否提供可居住的環境也尚不清楚。它繞著G2V型恆星運行,就像太陽一樣,它的發光質量提高了20%,並且溫度和質量幾乎相同。

㈩ 星座是來自哪個國家

5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牧羊人在晚上看羊時,仰望夜空,將看到的一顆一顆的星星彼此用線連接起來,構成一幅幅人或動物等的圖案,天空由此變得更加生動迷人。 古往今來,不管哪個民族,哪個國家,都對星空無限神往。在遙遠的古代,生產技術極端落後,生活方式極端原始。風掃地,月當燈,生產和生活全靠自然安排。要記事了,在繩子上打個結——結繩記事;要用火了,拿塊木頭鑽鑽——鑽木取火;要記時間,白天抬頭看太陽,夜晚抬頭看星星。早晨太陽出山了,外出狩獵和耕作;傍晚太陽下山了,回去吃飯和休息。「日出而作,日暮而歸」,這是人們的作息時間表。在那時,人們根本不知有季節存在,更不知道天氣冷暖同什麼有關。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人們漸漸地發現氣候的冷暖和耕作的時間同天空中的太陽、月亮和星星的位置有著密切的關系。古埃及人知道,天狼星出現了,尼羅河就要泛濫了;古希臘人知道,「如果大角的光輝在薔薇色的黎明中閃耀,那麼就到了收獲葡萄的季節」。 北斗七星 我國古人更是懂得看星象辨季節。古書里說:「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這里說的「斗柄」是大熊座的尾巴。就是說,在久遠的古代,我國人民已經知道大熊座的方向同季節有一一對應的關系。 在長期的觀察實踐中,人們漸漸懂得,星空並非神秘莫測,人的眼睛能見到的星星是可以數清的。古人扳著手指頭數,後來改用科學方法數,嗨,還真的給人們數出來了!亮度在6等以上的星,眼睛才能看到,這樣的星天空里只有6000顆。古人還發現,天上星看似雜亂無章,其實它們的分布是有規律的,人們也正是根據恆星的分布規律創造了星座。考古發掘證明,人類在7000多年前就已經知道星座。 從河南出土的,6000年前的龍虎蚌塑星象圖 我國河南省濮陽(我就是濮陽的~~)發掘出土了一座7000年前的古墓,人們在古墓中發現了用蚌殼擺成的「龍」和「虎」圖案,還有用骨頭組成的「北斗」圖案。專家初步認為,這些「龍」、「虎」和「北斗」就是星座。在古埃及的金字塔里人們也發現了類似星座的圖案,表明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也知道星座。 不過,有據可查的星座則起源於古巴比倫,巴比倫人在公元前1000年前後已提出30個星座。巴比倫位於今天的中東地區,那裡有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從西北流向東南,注入波斯灣,所以又叫「兩河流域」地區。兩河流域土地肥沃,牧草豐饒,適合人類生存,很早就建立了巴比倫城。公元前1894年,來自敘利亞草原的游牧民族在巴比倫城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這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巴比倫城位於幼發拉底河中游,處在貿易和交通的要道上,因此古巴比倫王國很快繁榮起來,創造了相對而言十分先進的古代文化。在古巴比倫王國的官方文件中,有許多關於天象的記載,有行星、恆星、流星、彗星、日食和月食,星座也在其中。 兩河流域文化傳到古希臘以後,推動了古希臘文化的發展。古希臘天文學家對巴比倫的星座進行了補充和發展,編制出古希臘的星座表。公元2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綜合了當時的天文成就,編制了48個星座。 中世紀以後,歐洲資本主義興起,需要向外擴張,航海事業得到了很大發展。船舶在大海上航行,隨時需要導航,即確定船舶在海上的位置和航向。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星星是最好的指路明燈和航標,因此歐洲人非常重視觀測它們。在觀測星星時,首先要選擇觀測對象。由於星座里的星比較亮,星座的形狀比較特殊,在星座里選擇觀測對象最容易,因而星座受到普遍關注。 16世紀,麥哲倫環球航行時,不僅利用星座導航定向,而且還對星座進行了研究。在麥哲倫環球航行之前,人們只知道北半球天空里有星座,而麥哲倫把天文學家研究星座的視野擴大到了南半球,他在南半球天空中發現了許多星座。由於麥哲倫及其他人的工作,到20世紀初,全天的星座已經基本劃定,統一星座的時機到了。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決定將天空劃分為88個星座,星座名稱基本上依照歷史上的名稱,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正式公布了88個星座的名稱。這88個星座分成3個天區,北半球29個,南半球47個,黃道附近12個。 應當指出,現代的星座已不再是幾顆亮星連起來的圖案,而是代表天空的一定區域,裡面既有亮星,也包含肉眼看不見的暗星。星座大小也不相同,最大的兩個星座是長蛇座和室女座,它們的面積分別是1300平方度和1290平方度(平方度是天球上的面積單位,1平方度等於整個天空面積的1/41253)。最小的兩個星座是小馬座和南十字座,面積只有72平方度和68平方度。星座的面積大小相差達20倍!

閱讀全文

與行星是哪個國家的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5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3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7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1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7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3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8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9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8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