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古代將動物用於戰爭的戰例有哪些
在我國古代戰爭中,人們常依靠動物的幫助進行戰爭。這在當時武器不夠先進的條件下,對於取得戰斗的勝利曾起到過不小的作用。據文獻資料記載,獸戰在我國古代戰爭中有數十起之多,幾乎歷朝各代都有過,現收集一部分戰例供大家參考。
將官先派大軍正面進攻,從早上攻到黃昏,暗中將猴子送上崖頂,到了木欄柵處猴尾燃起火,連卜漏住處都燃燒起來。頓時軍心惶惶,被殺死被燒死以及摔下懸崖死的不計其數。
鴿戰
北宋慶歷元年(公元1041年)二月,西夏元昊率兵向渭州(今甘肅平涼)進軍,宋帥韓琦命任福率兵出擊,進至距離羊牧隆城(今寧夏西吉東南)5里處。宋軍先遣將領桑懌,見道旁有數個銀泥盒,盒中有跳動之聲,心疑莫測。當任福率主力部隊趕到,打開盒蓋,百餘只帶哨軍鴿,自盒中紛紛飛出,盤旋在宋軍上空。干是西夏伏兵得知宋軍陷於埋伏,四面圍攻,宋軍大敗。史稱“好水川之役”,開創了我國古代戰爭史上最早使用軍鴿的先例。
駱駝戰
康熙年間,漠西蒙古厄魯特的准噶爾葛爾丹勾結沙俄發動叛亂,一直向南打到距北京只有900里的烏珠穆沁,清廷震動。康熙二十九年,康熙帝下詔親征,與葛爾丹的軍隊相遇在烏蘭布通。叛軍用氈縛在駱駝背上,把數千頭駱駝組成一座駝城,使清軍進攻受阻。後來,清軍改變戰術,用火炮猛轟駝城中央,駱駝潰散,叛軍陣腳大亂,清軍乘勢追擊,大敗葛爾丹軍。
Ⅱ 古代動物上戰場靠譜嗎
古代動物上戰場是非常靠譜的一件事情,就比如說古代的馬兒就成為了古代戰爭中最常用的一種動物,因為他們的耐力非常的持久,同時他們也有超強的爆發能力,在戰場上能夠幫助將軍們取得更多的勝利,可謂是如虎添翼,因此可以大膽的說,如果將一些動物進行有效的訓練,那麼他們很可能就會成為戰場上一支重要的力量,甚至有著改變戰場局勢的作用力,這也是古人的一種軍事戰略上的智慧吧,他們善於發現為自己的軍事戰爭帶來作用的動物,並且將他們訓練出來。
由此可見,這些動物不僅在古代社會生活中以及古代的戰爭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同時在近代的社會生活中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因為動物他們的隱蔽性特別的好,一般的人也不會對他們進行一種懷疑,加上這些動物他們並不會說話,也就成為了很好的秘密保守人員。
Ⅲ 古代戰爭利用哪些動物沖鋒
大多數都是用馬沖鋒。
戰國時期齊國名將田單用過火牛陣打敗燕國軍隊。夜間用牛千餘頭,牛角上縛上兵刃,尾上縛葦灌油,以火點燃,猛沖燕軍,並以五千勇士隨後沖殺,大敗燕軍。
用大象在中國幾乎沒有(孟獲那個是扯淡不要都相信演義)。國外古羅馬時期迦太基共和國(今突尼西亞)名將漢尼拔就用過數百頭戰象沖擊羅馬軍隊的戰例。不過由於大象數量不多又難以訓練(就當年那個水平)所以用戰象沖鋒的戰役之後就很少了。
Ⅳ 古代除了馬匹,還有哪些動物上過戰場參戰呢
比如說戰場上比較常見的有駱駝、大象、牛、信鴿。
作為古代的郵差,信鴿必須上榜。戰爭時期講究的就是速度,而鴿子,在速度這方面,就擁有先天性的優勢。古代由於交通不發達,來往送信特別慢,而且馬匹帶人的話,還容易被敵方發現,這個時候鴿子就成了主要的信使。鴿子擁有極強的辨別方向能力,很遠的路線,只要走上一兩回,鴿子就能自己原路返回,而且鴿子飛在天空中,安全度也高了很多,所以古代打仗的時候,會把紙條綁在鴿子的腿上,靠鴿子去運送。在冷兵器時代,這些動物為戰爭也是付出了巨大代價。
Ⅳ 參與到古代戰爭中的動物有哪些
馬
漢武帝派百餘人的使團,帶著一具用純金製作的馬前去大宛國,希望以重禮換回大宛馬的種馬。來到大宛國首府貳師城(今土庫曼阿斯哈巴特城)後,大宛國王也許是愛馬心切,也許是從軍事方面考慮(因為在西域用兵以騎兵為主,而良馬是騎兵戰鬥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肯以大宛馬換漢朝的金馬。漢使歸國途中金馬在大宛國境內被劫,漢使被殺害。漢武帝大怒,宣稱"敢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遂作出武力奪取汗血寶馬的決定。
象
戰象,在古代戰爭史上曾出現過的一種特種部隊,它在戰爭中發揮著現代部隊中坦克的作用。經過訓練的戰象,作戰時沖鋒陷陣,勇猛無敵,能破城門、毀營壘、折武器、踏敵軍、陷敵陣,常給敵方造成極大的殺傷。
駱駝兵
駱駝是乾旱、半乾旱地帶重要的坐騎,在這些地區作戰時也因此出現駱駝兵。中世紀的中東、阿拉伯國家更是駱駝兵盛行。駱駝兵對付騎馬的騎兵有明顯的優勢。
信鴿
相傳我國楚漢相爭時,被項羽追擊而藏身廢井中的劉邦,放出一隻鴿子求援而獲救。五代後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開元天寶遺事》著作中辟有「傳書鴿」章節,書中稱:「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可見我國唐代已利用鴿子傳遞書信。另外,張騫、班超出使西域時,也是利用信鴿來傳遞信息。
海豚
美國海軍曾在海灣前線為海豚設立了三個基地,並採取特別措施,防止艦艇漏油對它們的影響。而這些海豚則沒有辜負美軍的厚望,它們至少有3次找到了伊拉克水雷的位置,幫助美艦免觸水雷。有一次,2隻海豚發現一群水雷,而1艘美軍驅逐艦正朝這個海區駛來,海豚就冒著被撞死的危險,在艇前躍出水面,發出警報,使美艦在千鈞一發之際避開了水雷。
這些海豚還能攔擊企圖在美艦下安置炸彈的伊拉克蛙人。美軍在海豚的鼻子上裝配了一種0.45口徑的手槍,使它們碰上敵人時便可射擊。海面上經 常看到伊拉克蛙人的浮屍,就是被海豚所殺。
鷹
二戰初期,盟軍信鴿傳送情報的成功率高達98%。然而,不久以後意外情況發生了。
德軍使出了一套殺手鐧,專門訓練一批鴿子的天然殺手來挑戰盟軍的信鴿。從此,人類導演的一場鳥類間的血腥戰斗爆發了。
這是一場鴿子與自己的天敵進行的空中戰斗。
德軍大量喂養獵鷹,目標直指返回英國的盟軍信鴿。他們從法國、比利時及荷蘭被佔領土的巢穴中放飛獵鷹。
軍犬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聞,德、法、英等國用於戰爭的軍犬達數萬條以上。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蘇聯的一條軍犬破獲了300多個重大案件。
上面看到的都是較為常見的且直接參與到戰爭中去的動物,還有很多如驢、騾子、牛等等動物為戰爭後勤的保證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不可忽視。在上古時期還有很多馴服野獸參與到戰爭當中去,比如熊虎豹等等,但是史書上記載模糊,就不再累述了。
Ⅵ 古代參與作戰的動物有哪些
古代被人類馴服用來參戰的動物種類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傳說黃帝就率領百獸大軍,進攻蚩尤的九黎部落。在真實歷史上,確實參戰過的動物有:
1、馬。這不用說的,人類很早就馴化馬,把馬作為載具,無論在古代中國,還是阿拉伯、歐洲、東南亞、南亞,騎兵都是古代重要兵種。
2、牛。牛通常作為農耕勞動力,當古代爆發戰爭的時候,也會用牛運輸糧草輜重,甚至有時會用牛作戰。相傳戰國後期,齊國名將田單就以火牛陣,大破燕軍,一舉扭轉了齊國行將滅亡的命運。
3、象。中國古代的南漢和元朝,還有印度和東南亞,都曾經大規模使用象兵,大象面對馬匹,有明顯優勢,生物面對比自己大的動物,會本能害怕,而且大象吼叫聲和奔跑的巨大轟鳴聲,會嚇怕馬,導致對方戰馬亂跑,陣型大亂,摔下不少人。瘋狂奔跑的大象,就像一群銳不可當的坦克,氣勢嚇人,象背又高,騎馬的比較難砍到騎象的,而騎象的則比較容易捅到騎馬的,大象還會瘋狂踩踏踩死對方人馬。
4、駱駝。以駱駝為載具和戰具,駱駝騎兵在中亞、阿拉伯、北非沙漠地區特別盛行,駱駝極耐炎熱和乾旱,鼻孔能開閉,足有肉墊厚皮,不怕火熱沙子,眼睫毛厚,能阻擋風沙。駱駝極其耐渴耐餓,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3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一旦遇上水草,就能把水分和營養盡量多存儲於駝峰。雙駝峰駱駝比單駝峰的,更高大,更耐餓,負重更多。一般駱駝的速度 14.5~16公里/小時 。阿拉伯駱駝適應深深的沙土地和酷熱的天氣。它能馱運400磅(180公斤)重的貨物每天走上40英里(64公里)的路程,連續走4天;用於比賽的駱駝速度可達每小時8英里(13公里)。沖刺速度可達40英里/時,長途持續速度可達25英里/時。在發情季節,公駝追趕母駝或追逐騎馬人的速度,遠遠超過平時的速度,每小時可達70~80公里,一般的駿馬根本趕不上它。在沙漠地區,駱駝的優勢遠比馬大。
5、信鴿。鴿子很早就給人類馴化,作為通訊工具,相傳我國楚漢相爭時,被項羽追擊而藏身廢井中的劉邦,放出一隻鴿子求援而獲救。五代後周王仁裕(公元880-956年)在《開元天寶遺事》著作中辟有「傳書鴿」章節,書中稱:「張九齡少年時,家養群鴿,每與親知書信往來,只以書系鴿足上,依所教之處,飛往投之,九齡目為飛奴,時人無不愛訝。」可見我國唐代已利用鴿子傳遞書信。另外,張騫、班超出使西域時,也是利用信鴿來傳遞信息。
6、熊貓。據說五千年前,黃帝就調教出一批大熊貓為之助戰,熊貓的戰鬥力也是相當兇殘的,體型相當大,尖牙利爪,掌力驚人,而且奔跑速度比人還快,進入其五米范圍內,就會受到大熊貓的攻擊。馬匹看到熊貓都會嚇跳跳。據說夏朝商朝都有過專門訓練熊貓作為戰場殺手的官方國防機構。
7、蛇。聽說古代蠻族作戰,會向敵軍拋散大量毒蛇,以樂器指揮毒蛇攻擊敵軍,並在箭頭塗上蛇毒,射殺敵軍。
8、鷹。馴化鷹助戰,以北方游牧民族和狩獵民族比較常見,據說蒙古帝國創始人成吉思汗,就專門飼養了這樣一隻戰鷹,高空飛翔偵察,目遠千里,每每救其於危難之中,有次成吉思汗迷在荒山野嶺,口渴難耐,看到有口泉想去喝,結果戰鷹硬是啄他,不讓他喝水,他一氣之下砍死了鷹,但又奇怪鷹為何這么堅持阻止他喝水,他就往上走,發現那有條死毒蛇和散落鷹毛,才知道剛才發生過激烈搏鬥,泉水有毒。成吉思汗極其後悔,發誓不在生氣的時候,亂做決定。二戰時候,納粹德國就使用鷹來消滅盟軍的信鴿。
9、驢和騾。在崎嶇難行山地,別說古代人,就是現代美軍,依然要使用大量的驢子和騾子來運輸補給,雖然驢和騾子跑得不快,負重也不如馬,當勝在便宜,耐力強。
10、軍犬。古代訓練軍犬,主要用來搜捕和偵察,現代功能就遠遠豐富得多,第一次世界大戰期聞,德、法、英等國用於戰爭的軍犬達數萬條以上。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原蘇聯的一條軍犬破獲了300多個重大案件。
11、犀牛。包括古代中國和印度,都曾經馴化過一小部分犀牛用於作戰。當由於犀牛實在太過野性難馴,又嫌不夠聰明,吃得又多,成本太高,作戰效果也不好,最後基本都是放棄的。中國後來基本是用犀牛皮做皮甲,據說相當厚實,屬於皮甲中高級貨,中等程度護具,可以很好防禦箭矢和刀劍。非洲衣索比亞、空桑帝國的人曾經嘗試過馴服犀牛作戰,但顯然效果很糟糕。古印度也曾經驅趕犀牛作戰,但犀牛遲鈍,又膽小,容易發瘋,很容易反過來沖亂自己陣型,最後都是乾脆放棄的。
12、老虎、豹子等等。《後漢書》第一卷:「時有長人巨無霸,長一丈,大十圍,以為壘尉;又驅諸猛獸虎豹犀像之屬,以助威武。」
13、斑馬。據說古代非洲,還有後來的英國人,都曾經馴化過斑馬為戰騎,但僅有寥寥數只成功,原因很簡單,就是斑馬太野性難馴,經常把人摔下來,還特喜歡死咬住不放。要說速度也不行,時速才40公里,耐力也比不上馬,短時間爆發力還可以,當跑一兩百公里就真不行了。斑馬比較接近驢,體型比較小,前胸較窄,關節也不夠靈活,負重也不夠強。最讓人頭疼的是斑馬還是個話癆,整天叫個不停,睡覺都沒法睡。如果你騎著斑馬去夜襲敵營,你還沒有到,就因為斑馬的拚命叫喊而讓敵人發現了。當驢使也不行,斑馬太難馴化,很難給它上套,它還容易發瘋亂跳,不但摔人,還特喜歡咬人,也毫無家族觀念,一旦有事就各自跑,很難飼養,兩只斑馬放一塊,都會互相撕咬斗爭, 但在野外求生的時候,卻會暫時互相幫助,但一有危機仍會各自跑。
14、羊。羊,偶爾拉個車,但是主要作用是被吃。羊也是游牧民族的主要食物來源,趕著一群羊當軍糧可比專門用運輸隊運軍糧輕松多了。一般涮著吃。
15、羊駝。羊駝,原產南美洲,性情溫順,通人性,被印加人廣泛地用作馱役工具,印加人出征時的羊駝運輸隊聲勢極其壯大。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要拉車的勵志動物。
16、蜂類。包括蜜蜂和胡蜂等等。主要是蜜蜂和胡蜂(馬蜂),被蟄過的人都懂這些昆蟲多可怕。第三次米特里達梯戰爭中,本都王國在通道里釋放蜂群,迫使羅馬工兵全部撤出。甚至直到18世紀,哈布斯堡軍隊還曾使用蜜蜂在貝爾格萊德戰役中對抗土耳其人。美洲的瑪雅人更是有專門的「擲蜂兵」,無孔不入的蜂群讓全副武裝的西班牙士兵也叫苦不迭。
17、蠍子。蠍,大鉗與毒刺,加上一大群蠍子爬行的密集恐懼症效果都可以讓敵方士兵嚇尿了,一隻毒性夠強。羅馬皇帝塞維魯在圍困帕提亞城市哈特拉時就曾被其特殊關照過——他的軍隊遭遇了從天而降的蠍子雨,幾乎全軍覆沒。
18、老鼠。鼠,鼠類天生具有靈敏的嗅覺,經過訓練後,可以精確識別TNT的細微氣味,用於掃雷工作時,僅需20分鍾就可完成人類探雷工5天的工作量,甚至比排雷犬還好使——因為它們很輕,踩到地雷也不會爆炸。
19、海豚,海豚智商極高,易於馴化。自身能發出接受超聲波的海豚是一台活的聲吶,經過訓練後可以准確找到水中的水雷並放置標記,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法奧半島周圍的海水渾濁不清,潛水兵很難發現水雷。但是如果不清理航道中的水雷,人道主義救援船隻就無法通過。最終,美軍依靠海豚部隊完成了這片海域的排雷工作。
20、海獅,跟海豚一樣的幹活,也是美軍用得最多,美軍對海洋生物情有獨鍾?
21、蛞蝓,俗稱鼻涕蟲,早期的芥子氣警示裝置。一戰中,美軍實驗發現,蛞蝓能覺察到空氣中含量為1000~1200萬分之一的芥子氣濃度,並表現出明顯的異常,讓戰士還有足夠的時間穿戴防毒面具(威脅人類生命的界限是400萬分之一)。
22、馴鹿。寒帶特有動物,瑞典國王查爾斯十一世試過組建馴鹿騎兵,但並未投入實戰。蘇聯在20世紀30年代嘗試過使用「戰鹿」,然而也沒有投入實戰。如果真的大規模使用估計會有滿場都是聖誕老人的感覺。
23、蝙蝠。蝙蝠,在二戰時期,美軍將蝙蝠打包在一個箱子里,並在它們身上安裝小型的引爆裝置,投落在日本上空。當箱子打開時,蝙蝠會尋到樹木和谷倉作為棲息地,從而引起爆炸——然而後來美國人發現直接用轟炸機快多了。
24、豬。豬,為了應對迦太基的戰象,機智的羅馬人把豬身上塗上油脂,點燃後放出,全身是火的豬滿場亂跑,對大象會造成極大的刺激,使得大象失控,效果拔群。而且打完後還有烤豬肉吃。
25、螢火蟲,一戰中,螢火蟲被廣泛運用於夜間照明,在紙面上爬行的螢火蟲可以照亮附近的字,方便夜間閱讀,同時也不會被敵方發現。都是西方車胤。
26、火雞,西班牙內戰進行到一半的時候,大約1200名國民衛隊士兵受困於修道院;亟需食物、葯物和彈葯等物資,但只能通過空運實現供給。降落傘不夠用,國民衛隊飛行員想出了一個巧妙的辦法:把物資綁在火雞身上。火雞不斷拍打翅膀,飛行高度逐漸降低,可以運送易碎的物資。此外,實現降落傘的功用後,火雞還是受困人們歡迎的食物。
27、貓,主要負責賣萌取悅士兵。別笑,在戰爭年代,有隻貓作伴可以有效穩定士兵情緒,尤其是常年不著地的海軍,養貓幾乎是傳統之一。另外美國曾經試圖給貓戴耳機培養它做間諜,結果這只貓出門就被車撞死了。
Ⅶ 古代,除了馬用作戰爭外,還有哪些動物被運用過,結果如何
古代最常用語言打仗的動物便是馬,但是除了馬以外還有很多動物都曾經被投入過戰場。比如牛、羊、駱駝,大象等。
一慣被用來農業耕地的牛,在戰國時期也被在戰場上派上了用場。當時的燕國名將樂毅進攻齊國由田單鎮守的即墨城。田單率領軍民玩命死守城池。後來他搞了一支由1000多頭牛組成的部隊,沖向了圍城進攻的燕軍。牛的尾巴上還扎著用油浸泡過的蘆葦燃著熊熊火光。燕軍驚慌失措,由此大敗。田丹乘勝追擊並收復了國土。
古代人民藉助動物的力量來在戰場上使用。也從中可見古代人民的智慧與創意。
Ⅷ 古代打仗使用的動物有哪些
古代戰爭中使用的動物有牛、馬、大象、駱駝、犀牛、豬等。二戰期間又有鴿子、海豚、狗、老鼠等。
Ⅸ 在古代戰爭中,有哪些戰役使用了動物一起作戰
「書上說古代戰爭不是放獅子就是放老虎」恰好,我手頭就有類似的玩意兒。
第五是它的負重。全套裝備騎士可以超過一百千克,加上馬甲更重,能扛著它們沖鋒的,還是得靠馬。
第六是它的適應性強,分布廣泛。馬的足跡遍布歐亞大陸,來到新大陸也活得很好,這使得它不像駱駝那樣限於沙漠,而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坐騎。就連穆斯林的主力騎兵如馬木留克,也是騎著阿拉伯馬(而非駱駝)征討四方的。
而事實上,在托爾金的世界裡,馬也是頭號的坐騎。且不說人類是騎馬好手,洛汗騎兵威名遠揚,精靈也十分喜歡馬匹——電影里的萊戈拉斯展現出了非人的騎乘技巧,書里的萊戈拉斯也能不需馬鞍和韁繩就操控戰馬;電影中在瑞文戴爾邊境拯救佛羅多的是騎馬的艾爾溫,而書中的是騎馬的精靈領主格洛芬戴爾。霍比特人和神秘人物龐巴迪騎的是矮種馬,而九戒靈則騎著黑馬;甘道夫從洛汗王那裡借來了影疾,就連主狩獵的梵拉歐羅米都有自己的專屬坐騎納哈爾。馬的地位,的確實至名歸。
Ⅹ 馬在古代戰場上的作用
馬是人類最早馴化並應用於戰爭的動物之一,在漫長的冷兵器時代,曾在人類戰爭史上扮演過重要的角色。馬是一種有「靈氣」的武器,隨軍移動的「糧倉」。一、古戰車的主要動力傳說殷商的祖先王亥「服牛乘馬」,夏朝的奚仲發明了車。在夏啟征伐有扈氏的甘之戰中,最早出現了馬牽引戰車對陣沖擊的作戰方式。夏代晚期車戰的規模不斷擴大,在商湯攻滅夏桀的鳴條之戰中,車兵已成為突出的先鋒。據殷墟考古發掘,商代的戰車一般以5輛為基本作戰單位,組成25輛、100輛、300輛的各級戰斗編成。每輛戰車配備射手、甲士和御者3人,裝備弓矢、戈、馬及趕馬的「策」。至西周和春秋戰國時期,車戰成為戰場的主要作戰形式。戰車的形制分為獨轅、方廂、兩輪、駕二馬或四馬。交戰場景如《楚辭·國殤》所述,「車錯轂分短兵接」。馬是戰車的動力,強壯的馬匹是獲勝的保證。中國古代用於戰爭的戰車主要有輕車、戎車、雲車、輜車、沖車、馳車、武剛車、指南車等。戰車數量的多少、質量的優劣成為衡量作戰雙方軍力的重要標志之一。至兩漢時期鼎盛於商周時代的傳統車戰作戰方式漸逐衰落,車戰基本完成由單一的作戰向多種作戰功能方向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