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動物脖子最長
脖子最長的動物當然是長頸鹿了。
㈡ 脖子長的動物有哪些 脖子長的動物的介紹
1、非洲鴕鳥:非洲鴕鳥(學名:Struthio camelus)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 .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主要特點是龍骨突不發達,不能飛行,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在它雙腳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長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後肢粗壯有力,適於奔走。生活於非洲的沙漠草地和稀樹草原地帶,因其羽、皮及肉等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有生長快、繁殖力強、易飼養和抗病力強等優點,在許多國家被廣泛馴養。
2、長頸鹿:長頸鹿(學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站立時由頭至腳可達6-8米,體重約700千克,剛出生的幼仔就有1.5米高;皮毛顏色花紋有斑點和網紋型,頭的額部寬,吻部較尖,耳大豎立,頭頂有1對骨質短角,角外包覆皮膚和茸毛;頸特別長(約2米),頸背有1行鬃毛;體較短;四肢高而強健,前肢略長於後肢,蹄闊大;尾短小,尾端為黑色簇毛。牙齒為原始的低冠齒,不能以草為主食,只能以樹葉為主食;舌較長,可以用於取食;具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膚覆蓋。生活於非洲稀樹草原地帶,是草食動物,以樹葉及小樹枝為主食。在野外長頸鹿的壽命為27年左右,動物園里的能活超過29年。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南非、衣索比亞、蘇丹、肯亞、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等國。是南非的國獸。
3、仙鶴:丹頂鶴(學名:Grus japonensis):是鶴類中的一種,大型涉禽,體長120-160厘米。頸、腳較長,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喉和頸黑色,耳至頭枕白色,腳黑色,站立時頸、尾部飛羽和腳黑色,頭頂紅色,其餘全為白色;飛翔時僅次級和三級飛羽以及頸、腳黑色,其餘全白色,特徵極明顯,極易識別。幼鳥頭、頸棕褐色,體羽白色而綴栗色。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常由數個或數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有時集群多達40-50隻,甚至100多隻。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夜間多棲息於四周環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主要以魚、蝦、水生昆蟲、軟體動物、蝌蚪、沙蠶、蛤蜊、釘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莖、葉、塊根、球莖和果實為食。分布於中國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韓國和日本北海道。
4、雷龍:雷龍(屬名:Brontosaurus)是蜥腳下目恐龍的一個屬。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在1879年命名了秀麗雷龍(Brontosaurus excelsus),brontē/βροντη在古希臘文里意為「雷聲」,而sauros/σαυρο?意為「蜥蜴」;但這名稱在1974年正式遭到廢除,由在1877年命名的迷惑龍所取代。但經證實,迷惑龍與雷龍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恐龍。
㈢ 有種動物脖子長長叫什麼
當然是「大眼美人」長頸鹿了,地球人都知道,是世界上最高的動物。但是因為你說的不明確,所以,也有可能是不會飛的鳥——鴕鳥。
鴕鳥產於非洲,是現在鳥類中體型最大的鳥。說它是鳥,其它它是一種善跑而不會飛,屬鴕形目,鴕鳥科,雄性成鳥身高可達2.5米中,不過它的頭頸幾乎點去了一半。體重可達155千克。雌性的體型稍小一些。鴕鳥蛋的直徑有125毫米那麼長,長度達150毫米,重1.35千克。是現在所有的鳥蛋中最大的。雄鴕鳥基本上是黑色,但翅膀和尾巴上的白色的羽毛。雌性幾乎全身褐色,鴕鳥的頭比較小,喙短而寬。頭和大部分頸呈微紅色或藍色。雙腳,包括強壯的大腿上沒有毛。褐色的大眼睛上有濃密的黑睫毛。 鴕鳥成群活動,數量大約有5—50隻。喜歡和在草地上吃草的動物做們。依靠強壯的雙腳,它們可以逃避敵人。主要是人和大型的猛獸。鴕鳥的腳很獨特,只有兩個趾,大的長得像蹄一樣。受驚的鴕鳥逃跑的時候,速度可達到每小時65公里。被逼急了的時候,它會用腳來踢,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威脅。 鴕鳥主要以食植物為主,有時敢捕捉一些動物。可以很長時間不喝水照樣生存。每到繁殖季節,雄鴕鳥和3—5隻此雌鳥同窩。如有外來者窺視,它會發出憤怒的吼聲或嘶嘶聲驅趕來犯者。它們的窩築在地面上,一窩產15—60個白色的亮晶昌的蛋。晚上由雄鳥坐著看守,白天再輪到雌鳥。小鴕鳥 在孵化40天以後出殼。再過一個月,它們就可以和成鳥一起奔跑。為了躲避危險,小鴕鳥會和鳥一樣,躺在地下隱蔽起來,只把頭伸出來。這種習性後來被人誤認為是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在沙土裡。 中世紀時期,騎士的頭盔上都插著一根鴕鳥的羽毛。到了19世紀,它又成了女士們服飾的裝飾品。這種需求促使農民在南非、美國南部和澳大利亞等地建立飼養鴕鳥的農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鴕鳥羽毛的貿易才停止下來。也有人曾訓練鴕鳥來馱物和賽跑,但它們沒有耐力,也不容易訓練好。飼養的鴕鳥可以活到50歲。 由於種的不同,各種鴕鳥的體型、膚色和蛋的有差別。上新世時期(大約500萬年以前),鴕鳥在地球上廣泛分布。在俄羅斯的南方、印度和我國的中部和北部地區,都曾發現過鴕鳥的化石。西非鴕鳥和阿拉伯鴕鳥已屬瀕危動物。也有人認為,產於敘利亞和阿拉伯半島的敘利亞鴕鳥已在1941年滅絕。
長頸鹿是非洲的一種特有動物,長長的脖子,抬起頭來,最高的雄長頸鹿身高可達6米,因此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
長頸鹿通常生一對角,終生不會脫掉,皮膚上的花斑網紋則為一種天然的保護色。長頸鹿喜歡群居,一般十多頭生活在一起,有時多到幾十頭一大群。長頸鹿是膽小善良的動物,每當遇到天敵時,立即逃跑。它能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奔跑。當跑不掉時,它那鐵錘似的巨蹄就是很有力的武器。
㈣ 脖子最長的動物
馬門溪龍。
脖子長度:約11到13米有一種恐龍號稱「亞洲第一龍」,它們主要以鮮嫩多汁的植物為食,是所有恐龍中頸椎數最多、脖子最長的恐龍,它們就是——馬門溪龍。馬門溪龍是一種大致生活在距今 1.4億年的晚侏羅世的蜥腳類恐龍。
馬門溪龍的典型特徵是長長的脖子,根據今天發掘出的化石來看,馬門溪龍的脖子長度大約為12米左右。而今天世界上脖子最長的長頸鹿,脖子長度也不過只有2米左右,僅僅只是馬門溪龍脖子的長度的零頭。
從頸椎的個數上來看,馬門溪龍也遠遠多於長頸鹿,前者的頸椎個數達到了19個,後者的頸椎個數只有7個,而且馬門溪龍的頸椎還更粗更長。
不過,如果綜合馬門溪龍40噸的體重來看,這種恐龍的脖子得算是比較細了,再加上長度也很長。所以為了減輕頸椎的負擔,馬門溪龍的大腦比普通的空更小,尤其是相較於雙足著地的食肉恐龍。故而馬門溪龍的智商更低,在面對危險的時候缺乏基本的應對策略。這也是為什麼同時代像永川龍之類的食肉恐龍能夠輕易獵殺它們的原因。
㈤ 什麼動物的脖子最長
滅絕的是河川馬門溪龍,脖子長12米,現存的是長頸鹿,1.8-2.2米
㈥ 誰的脖子長誰的脖子短誰的脖子最好看動物
長頸鹿的脖子長。 松鼠的脖子短。孔雀的脖子最好看。
頸部的上界為下頜骨下緣、下頜支後緣、乳突和枕外隆突的連線,下界即胸骨上緣、鎖骨、肩峰和第七頸椎棘突間的連線。該局部以斜方肌前緣為界,分為前方的固有頸部和後方的項部,固有頸部以胸鎖乳突肌為界,區分為頸前區,頸外側區及胸鎖乳突肌區。
頸前區亦稱頸前三角,被二腹肌及肩胛舌骨肌分為頦下三角、下頜下三角、頸動脈三角、肌三角。頸外側區亦稱頸後三角,該三角被肩胛舌骨肌分為枕三角和鎖骨上三角。
分區。
頸部以斜方肌前緣為界,前為固有頸部,後為項區。頸部以胸鎖乳突肌前後緣為界分為三區:1、頸前區(頸前三角)其中二腹肌前,後腹和下頜骨下緣圍成下頜下三角,二腹肌前腹,舌骨,頸前正中線圍成頦下三角,二腹肌後腹、胸鎖乳突肌、肩胛舌骨肌上腹圍成頸動脈三角。
胸鎖乳突肌區3、頸外側區(頸後三角),頸後三角又被肩胛舌骨肌後腹分為枕三角和鎖骨上大窩(肩鎖三角)。
位置。
頸部由淺入深(由前向後)層次結構十分明確,分別為:皮膚,淺筋膜,頸深筋膜,肌肉。深筋膜又分為淺,中,深三層,在淺,中層與深層間形成的鞘內,容納通過頸部的氣管,食管及血管。各層間有疏鬆結締組織並形成頸部間隙。
㈦ 長脖子的除了長頸鹿還有它,恐龍中的「大高個」
蜥腳類恐龍興起於侏羅紀中晚期,在白堊紀的時候,蜥腳類恐龍已經完成了多次進化,成為當時成功的陸生食草恐龍。蜥腳類恐龍族群新蜥腳類恐龍又細分為兩個主要的支線,分為梁龍超科和大鼻龍類。在這些恐龍中,只有大鼻龍類有支類存活到早期和晚期白堊紀,這些龍是圓頂形龍和巨龍的成員。大鼻龍因為頭骨上鼻部的開口大過眼部而區別於別的蜥腳類恐龍。和梁龍科相比,大鼻龍基本都更大、更高、更壯。它們往往也比纖細、長尾的梁龍科更為寬壯、沉重。
蜥腳類恐龍的代表——腕龍
腕龍科是蜥腳類恐龍的一個代表,它們的脖子非常長,前肢也長於後肢,這是與別的蜥腳類恐龍都不一樣的身體構造。這種結構讓腕龍有了極高的身高,這類恐龍的一些成員應該是所有恐龍中最高的。只有很少一部分的腕龍科種類是現在已知的。最有名的便是腕龍自身,生存在侏羅紀晚期的坦尚尼亞和美國西部,一些重大的部分在這里被發掘,包括一個拼合起來的骨架,現在正在柏林自然博物館展出。那是全世界最大的恐龍骨。另外兩個近期在美國被發現的腕龍種類來自早期白堊紀。
雪松龍與胃石
雪松龍是腕龍科恐龍,1990年被發現後,它們因為115顆胃石面引人注意。這些圓形的石頭最初在雪松龍體腔內被發現,最早被解釋為是這個有鳥一樣的胃的蜥腳類恐龍的胃磨,這個說法最近被否認了。目前的研究將蜥腳類恐龍與其他四足動物相比較,最大的可能依靠一種簡單的細菌發酵過程和一個緩慢的消化過程來從食物中獲得營養。而雪松龍體內發現的石頭,可能只是它一不小心吞下去的。
波塞冬龍和「超級脖子」
波塞東龍生活在白堊紀早期,在俄克拉荷馬州被發現。最早在2000年,波塞東龍的樣本只有四塊頸骨,但這些骨頭和另一種腕龍科恐龍十分相近,以至於將波塞東龍分類為這一種類是基於一種近乎的確定性。波塞東龍的頸骨不同於腕龍科恐龍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在於,它的頸骨比別的腕龍科恐龍要長四分之一。這預示著最後的腕龍科恐龍依舊延續著進化出越來越長的脖子的趨勢。假設波塞東龍在別的方面與別的腕龍科恐龍相近,那麼波塞東龍應該有18米高。波塞東龍的脖子也是所有恐龍中最長的。大約是12米長,波塞東龍的脖子比所有已知的蜥腳類恐龍都要長。有一些蜥腳類恐龍擁有類似長度的脖子,比如馬門溪龍還有最近命名的巴塔戈尼亞泰坦巨龍富塔隆柯龍和普爾塔龍。
龐大身軀與細長脖子的進化
不是所有的古生物學家認為腕龍科恐龍會將頭抬到那樣的高度。但對於相信這一說法的古生物學家來說,這種推測中的延伸脖子的姿勢和腕龍科恐龍的極端身高引出了問題,比如向抬高的頭部輸送血液的生理學困難。這種姿勢不同於所有的四腳陸生脊椎動物—頭部和心臟幾乎是在同一水平。長預鹿是一個非常具有參考價值的例外,它們的心臟大於大部分哺乳動物心臟的大小,讓它們能夠向抬高的頭部供血。預部特殊的瓣膜開合來防止血液在長頸鹿抬頭和低頭的時候上下涌動。除此之外,科學家通過一系列的研究發現,腕龍科的成員應該和長頸鹿一樣,擁有「超級高血壓」,這樣才能夠把血液經過脖子輸送到頭部。
相較而言,如果腕龍科恐龍有一個相似的循環系統,它們的心臟需要進化得巨大得驚人從而克服壓力問題向腦部供血。英國古生物學家大衛・諾曼深人解讀了這個方面,腕龍科恐龍的心臟可能分為兩個部分,其中一半形成足夠高的血壓向腦部供血,另一半提供低很多的血壓向肺部供血,這項發現是非常驚人的。根據科學家的調查顯示,這樣分為兩部分的心臟也同樣在哺乳動物(包括長頸鹿)和鳥類中存在,但只在現存爬行中動物中不完美的存在。這預示著相較於冷血爬行動物,恐龍的生理結構與哺乳動物和鳥類更為相近。
這些長脖子大身體的恐龍身體里有無窮的秘密,目前科學家對化石的研究讓我們了解了蜥腳類恐龍一部習性和器官組織,但是這些大傢伙還有很多奧秘,隨著出土化石越來越多,我們將解開這些恐龍的秘密。
㈧ 那總動物脖子最長
按動物界中來說,脖子最長的動物就是長頸鹿了,並且它常作為
生物進化
的典型例子來說。
㈨ 什麼動物的脖子最長
如果是現今的,那就是長頸鹿
如果是有史以來的,那就是馬門溪龍,脖子長1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