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青島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是設在青島校區還是萊陽校區啊
學院是在青島校區,不過如果是三本的話,有可能設在萊陽校區。雖然沒有仔細觀察過近幾年的入學分數,但是青島農業大學的錄取分數現在比較高,而且在青農大動科是絕對專業的學科。分數相對也會高一點。如果樓主真有興趣,可以在考後打咨詢電話,老師會給比較中肯的意見,現在逐年的分數線差的比較大。
② 山西農大的動物科學院在本校嗎
如果是信息學院的動科,那就大一大二在榆次分校,大三大四就回本校了;如果是二本的動科,那就一直在太谷本校上課,太谷本校環境很好,食堂谷園的飯菜也不錯。
③ 山東農業大學的生物系在哪個校區環境怎麼樣
LZ,你好,你的校區在山農南校區,具體情況如下:http://www.sdau.e.cn/jidi這是南校區的網站,你可以看一下
山東農業大學南校區位於泰安市城區東南,距北校區7公里,於2003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整個校區由教學園區、科教園區和生活園區三部分組成。校區南鄰京滬、京福高速公路,西靠溫泉大道,畔河大街貫穿東西,道路縱橫交錯,交通便利。可在火車站或老汽車站坐40路公交車、在新汽車站坐31路公交車到達。 校區內百花爭艷,碩果飄香,四季蔥蘢,環境優美。目前,有11個學院在南校區辦學,在校學生近14000名。 另有其他功能教室10個。實驗樓建築面積為28000 m2,設有14個實驗教學中心,建有先進的數碼互動實驗室和多媒體實驗室等,完全滿足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需要。圖書信息樓建築面積為21000m2,電子閱覽室有計算機500台,藏書37萬冊。建有高標準的體育館一座,塑膠田竟場2個,另有網路控制、安全監控室、校園廣播等設施。學生生活區有100000 m2的標准化學生公寓,為學生提供了舒適優美的居住條件。同時,校區與校本部之間建立了高速光纖信息通道,實現了虛擬網聯通和一卡通服務。校園一卡通系統、校園網路系統、安全防範系統、公共廣播及背景音樂系統、LED大屏顯示系統、多媒體雙向教學系統、廳堂擴聲系統、有線電視及實況轉播系統等八大電子信息系統,使南校區成為一所名副其實的數字化校園;鱗次櫛比的高樓,四季常青的校園綠化,寬闊壯麗的廣場,優雅靜謐的樓內庭院展示著園林化校區風采;環繞教學園區、依據學科特點建立的農學實驗站、園藝實驗站、動物科技實驗站、動物保健醫院、蠶學實驗站、林學實驗站、植保實驗站、科技學院實踐基地、資源與環境實驗站、省級花卉苗木科技示範園等高科技示範站園,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平台。 南校區實行「統一領導,職能延伸,條塊結合,以條條為主,一體化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南校區管理委員會代表學校負責南校區的全面管理,領導、協調、督查學校職能部門、教學院部在南校區的工作。南校區管理委員會下設「一辦五部」,即辦公室、教學管理部、學生管理部、後勤管理部、安全保衛部、站園管理部。具體負責行政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生活和後勤服務、校園安全保衛和科教園區的管理。南校區管理委會會始終堅持 「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學生工作為重點,以站園建設為特色,以後勤安保為保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的工作思路,不斷深化教育改革,通過創造性地開展「三位一體」的課堂教學管理模式、「三進三同」的學生教育管理模式、「校地警共建」的平安校園建設管理模式等活動,為南校區的管理搭建了更高的平台。一流的教學科研設施,以學生為本的管理理念,嚴謹的學風校風,濃郁的學術氛圍,優雅的校區環境,為莘莘學子學習、生活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為學生成人成才提供了廣闊的舞台。 南校區的建設和發展與北校區形成了南北並峙、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為在新世紀突出山東農大的辦學特色,提高辦學水平,保持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辦學空間。
④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介紹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 動物醫學院是山東農業大學的二級學院,該院學科也是該校的傳統優勢學科。 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 動物醫學院具有悠久的辦學歷史,其前身畜牧獸醫系始建於 1949 年, 1994 年 1 月撤系建院。 2006 年 10 月成立動物醫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前身是始建於1949年的山東農學院畜牧獸醫系,1994年1月更名為動物科技學院,2006年10月成立動物醫學院(與動物科技學院合署辦公);學院從初創時畜牧獸醫系的7名教師、35名學生,發展到今天的114名教職工,1946名本科生和418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43名)、博士後在站人員18名。多年來,學院為山東省乃至全國培養了大量的畜牧獸醫、水產養殖等專業技術人才,大多數畢業生在各自的崗位取得了卓著成績。
⑤ 山東農業大學有幾個校區分別在哪泰安校區有哪些學院
山東農業大學現在有4個校區,分別為山東農業大學本部、東部校區、南部校區和山東農業大學函授站。
1、山東農業大學本部:泰安市泰山區岱宗大街61號
2、山東農業大學東校區:泰安市泰山區岱宗大街175號
3、山東農業大學南區:泮河大街7號
4、山東農業大學函授站校區: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東岳大街9號天禧科技大廈4樓
山東農業大學設有農學院、植物保護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林學院、動物醫學院和動物科技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農民學院20個學院。
⑥ 山東農業大學2011級新生大一在東校區,大二在校本部的學院有哪些[二本]
大一在東校的有信息學院,水院,機電學院,外國語學院,文法學院(大二去南校),資環學院,化學院。南校有生科學院,生命學院,經管學院,文法學院,動科學院,植保學院,農學院,林學院等動植物類的都在南校。
⑦ 山東農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山東農業大學只有1個校區,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宗大街61號,該校是一所具有百年歷史的名校,是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融農、理、工、管、經、文等於一體的多科性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坐落在雄偉壯麗的泰山腳下,前身是1906年創辦於濟南的山東高等農業學堂。後幾經變遷,1952年經全國院系調整,成立山東農學院。1958年由濟南遷至泰安,1983年更名為山東農業大學。1999年7月,原山東農業大學、山東水利專科學校合並,同時山東省林業學校並入,組建新的山東農業大學。目前,學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業科學為優勢,生命科學為特色,融農、理、工、管、經、文、法、藝術學等於一體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是農業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林業局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教育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是山東省首批五所應用基礎型特色名校之一,是首屆全國文明校園。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初次就業率一直在92%以上,考研率在30%以上,榮獲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50強。
學校現有在校生34394人,其中本科生30821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573人。另有在職攻讀碩士學位356人,繼續教育類學生13363人。現有教職工2677人,教師中有教授、副教授898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10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5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國家1人,國家青年2人,國家*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泰山學者工程專家30人,其中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1個,泰山學者攀登計劃專家3人、泰山學者特聘專家22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4人;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專家8人。
學校擁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99個碩士點,89個本科專業;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農業部重點學科、1個農業部綜合性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部專業性(區域性)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部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1個國家小麥改良分中心、1個農業部穀物品質檢測中心、1個農業部農葯環境毒性研究中心、1個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1個科技部、教育部新農村發展研究院、1個國家小麥育種栽培技術創新基地、1個黃淮海區域玉米技術創新中心、1個國家林業局山東泰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21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個省級國際合作研究中心、1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級新型智庫。學校有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9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全國高校實踐育人暨創新創業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範基地。
學校校園佔地面積5145畝,建築面積11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88億元,圖書館藏書265萬冊,電子圖書616萬冊。
學校設有農學院、植物保護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林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動物醫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水利土木工程學院、體育與藝術學院、國際交流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農民學院等20個學院。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獲得包括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在內的國家級科技成果獎27項,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390多項。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84項。建校以來,培養了以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振聲、印象初、朱兆良,中國工程院院士束懷瑞、山侖、於振文、李玉,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唐克麗,4位「*」、5位國家、青年,12位國家傑青等為傑出代表的各類優秀人才22萬餘人。
在百餘年辦學歷程中,學校不斷傳承和弘揚優良文化傳統和崇高精神品質,提出了「學用結合、學以實為貴,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登高必自」的校訓,凝練了以「樹人、求真、包容、開放」為核心的大學文化,鑄就了「愛國愛校、質樸厚德、求真創新、實干奮進」為核心元素的農大精神。
⑧ 山西農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山西農業大學只有1個校區,位於晉中市太谷縣銘賢南路1號,該校是一所涵蓋了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8個門類。
山西農業大學是我國著名的高等農業學府,建國前山西省兩所本科高校之一,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權、第七批獲得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之一,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省政府與農業部共建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入選高校,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山西省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山西省第二批省級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百年學府,歷史厚重。學校始建於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私立銘賢學堂,後發展為私立銘賢農工專科學校、私立銘賢學院,與山西大學堂一起,開創了山西近代高等教育的先河;1951年改私立為公辦,成立山西農學院;1979年更名為山西農業大學,成為改革開放初全國99所重點大學之一。在111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立足山西,面向全國,服務「三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技創新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推進文化傳承與創新,為山西乃至全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鑄就了「崇學事農、艱苦興校」的辦學精神,積淀了「甘於奉獻、敬業樂教」的教風,培育了「勤奮學習、注重實踐」的學風, 錘煉了「追夢、實干、吃苦、鑽研、堅韌」的大學生創業精神。學校先後培養了13萬余名各類人才,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業。學校培養了一大批革命家、政治家和黨政幹部,如太谷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張維琛,原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趙振鑫、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副主任郝德青、中央黨校副校長侯維煜、外交部紀委副書記朱霖、八路軍129師新編第10旅30團政委馬定夫、吉林省委書記王大任、河南省委書記張樹德、北京農業大學校長安民、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譚紹文、山東省委書記高克亭、交通部部長李清、國家海洋局局長羅鈺如、山西省政協主席鄭社奎、山西省政協主席金銀煥、山西省紀委書記馮芝茂、山西省政協副主席湯祊德、山西省政協副主席聶向庭、山西省人大副主任張銘等;培養了一大批科學家,如2012年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鄭哲敏,中科院院士王志均,中科院院士席承藩,中科院院士郭承基,工程院院士朱尊權,中科院院士庄文穎,中科院院士高福,全國著名大豆育種專家王綬,養豬專家張龍志,養羊專家呂效吾,養牛專家冀一倫,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王韌等。
農科為基,特色鮮明。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學校逐步形成了以農科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近年來,學校用現代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提升改造傳統學科,初步構建了以農科為核心,向上游生物學科和下游食品學科雙向延伸,其他相關學科為支撐的學科體系。現有農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林學院、園藝學院、資源環境學院、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城鄉建設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等16個教學單位。學科專業涵蓋了農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藝術學等8個門類,本科專業63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5個,省級重點扶持學科3個,省級優勢學科1個,省級特色學科4個,「1331」工程優勢學科1個,省優勢學科攀升計劃學科1個,省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2個;成人函授本科專業15個,成人函授專科專業5個;主考的自學考試本科專業4個,主考的自學考試專科專業2個。
人才薈萃,育人為本。學校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造就具有「高尚品德、自信氣質、務實精神、專業本領」的農大風格、農大氣派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4518人,教職員工1700餘人,專任教師1086人,其中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人,「青年三晉學者」6人,省「*」入選者34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5人,省「131」人才項目第一層次柔性引進院士12人,第二層次知名學者和學術帶頭人67人。學校大力實施本科教學質量工程,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農科教人才合作培養基地1個;省級教學名師29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建設點17個,省級精品課程16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4門,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1個,省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個;先後獲省部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00餘項。學校成立了山西省首家創業學院,建成了「互聯網+農業」創新創業園、大學生創業園兩個「省級眾創空間」,打造了「雙創」教育的農大品牌。有博士生導師69人,碩士生導師400餘人,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團隊3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優秀導師8人,省級研究生培養基地1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8個。學校積極推進對外合作交流,與美國歐柏林大學有長達百餘年的合作歷史,與德國安哈爾特應用科技大學合作培養本科生,累計派出1100餘名學生。與紐西蘭梅西大學、奧克蘭理工大學、美國博伊西州立大學等10餘所大學開展交換生項目,先後有來自伊朗、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國家的學生來校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