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輪狀病毒病是什麼犬類傳染病
輪狀病毒病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主要危害幼犬的急性腸道傳染病,臨床上主要以腹瀉為特徵。
成年犬感染後一般呈隱性經過。各種動物和人的輪狀病毒對各自幼齡動物或嬰幼兒呈現明顯的致病性,但在人和動物之間有一定的交互感染。所以,只要該病毒在人或一種動物中持續存在,就有可能造成本病在自然界中長期傳播。我國於1977年首先報道了人的輪狀病毒感染,1981年以來又先後從犢牛、仔豬和幼犬等動物的腹瀉物中分離出了輪狀病毒,並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證明本病對養殖業的發展和人類健康都有較大的危害性。
㈡ 狗狗輪狀病毒感染
流行特點
本病無明顯的季節性,多發於晚冬和早春,主要通過消化道感染。幼犬表現嚴重的臨床症狀,在衛生條件不好或腺病毒混合感染時,可使病情加劇,死亡率高。犬及其他易感動物可交叉感染。患病的人、畜及隱性感染的帶毒者,都是重要的傳染源。
臨床症狀
本病潛伏期一般為1-3天。病犬表現精神沉鬱,食慾減退,不願走動,
一般先吐後瀉,糞便呈黃色、褐色,水樣,有惡臭味,脫水嚴重者常以死亡告終。1周齡以內的仔犬常突發腹瀉,嚴重時糞便中含有黏液或血液,因機體脫水和酸鹼平衡失調,心跳加快(有時每分鍾180-200次),體溫和皮溫均下降,最終常因衰竭而死亡。
病理變化
病變主要見於小腸,特別是後2/3處的空腸和回腸部,小腸絨毛萎縮,柱狀上皮細胞腫脹、壞死、脫落,有的腸段有彌漫性出血,腸內容物呈黃綠色,並混有血液。
鑒別診斷
(1)犬輪狀病毒感染與犬冠狀病毒感染
二者均有嘔吐,腹瀉,精神沉鬱,呼吸困難等臨床症狀。
區別:犬輪狀病毒感染的病變主要集中在小腸,缺少其他器官的病理變化;犬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腹瀉嚴重,糞便呈白、黃、綠色或褐色,有時呈噴射狀。胃黏膜出血、脫落,脾臟、膽囊腫大。
(2)犬輪狀病毒感染與犬細小病毒感染
二者均有嘔吐,腹瀉,精神沉鬱,呼吸困難等臨床症狀。
區別:犬輪狀病毒感染的病變主要集中在小腸,缺少其他器官的病理變化;犬細小病毒感染病例多見於2-4月齡的幼犬,剖檢可見小腸黏膜充血、出血,呈暗紅色,黏膜壞死、脫落,黏膜淋巴結腫大、充血、出血。心肌或心肌內膜有非化膿性壞死,心肌柔軟。
(3)犬輪狀病毒感染與犬傳染性肝炎
二者均有精神沉鬱,厭食,嘔吐,腹瀉,糞便帶血等臨床症狀。
區別:犬輪狀病毒感染以消化道病變為主,犬傳染性肝炎病例體溫升高至41°C以上,第一次升溫後,1-6天降至常溫後可第二次升溫,劍狀軟骨部(肝區)有明顯的壓痛,流膿性鼻液,結膜炎。
(4)犬輪狀病毒感染與犬普通胃腸炎
二者均有嘔吐,腹瀉,糞便中混有血液、惡臭,厭食等臨床症狀。
區別:患犬普通胃腸炎的病例體溫升高至40-41°C,無傳染性,腹痛,口腔黏膜、眼結膜發紺。胃炎為主時有黃染。
(5)犬輪狀病毒感染與犬球蟲病
二者均多發於幼犬,均有嘔吐,腹瀉,糞便中混有黏液和血液、食量減少等臨床症狀。
區別:患犬球蟲病的病例表現進行性消瘦,僅有時嘔吐,黏膜蒼白、微黃。剖檢可見小腸黏膜有白色小結節,結節內有包囊,用飽和鹽水浮聚法,在糞便中可發現卵囊。
(6)犬輪狀病毒感染與犬急性出血性胃腸炎綜合征
二者均有先嘔吐後腹瀉,糞便惡臭,精神沉鬱等臨床症狀。
區別:患犬急性出血性胃腸炎綜合征的病例無傳染性,腹瀉2-3天前突發嘔吐,排果醬樣或膠凍樣糞便。
(7)犬輪狀病毒感染與犬胰腺炎
二者均有嘔吐,腹瀉,糞便惡臭等臨床症狀。
區別:患犬胰腺炎的病例無傳染性,腹部有壓痛。慢性時食慾、飲欲異常增加,排便多、排尿多,糞便中脂肪多和蛋白多。
提示
輪狀病毒發生於冬末、春初的寒冷季節,多侵害幼齡犬、貓,突然發生單純性腹瀉,發病率高而死亡率低,主要病變一般在消化道的小腸,根據這些特點,可以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尚需做實驗室檢查。
防治措施
(1)預防
①本病的預防主要採用犬七聯弱病毒疫苗免疫接種。
②發生本病時,應立即將病犬隔離,並對病犬活動場所及用具進行消毒。
(2)治療
治療原則為抗病毒,防止繼發感染和對症治療。
①抗病毒。
利巴韋林,犬按5-7毫克/千克體重,皮下或肌內注射,每天1次;
阿昔洛韋,犬按5-10毫克/千克體重,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用10天;
干擾素,犬按10-20萬單位/次,皮下或肌內注射,隔2天1次。
②止瀉。
十六角蒙脫石,犬按250-500毫克/千克體重,口服,每天2次,連用2-4天;
維迪康,犬按0.02-0.08克/千克體重,口服,每天2次,連用2-4天。
③胃腸黏膜保護。
硫酸鋁,犬按0.5-1克/25千克體重,口服,每天2-4次。
④補液。
注射乳酸林格液、50%葡萄糖鹽水和5%碳酸氫鈉溶液,以防止脫水、機體酸中毒。
㈢ 輪狀病毒會傳染給狗嗎
會的
輪狀病毒是引起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腸上皮細胞,從而造成細胞損傷,引起腹瀉。輪狀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徑為糞-口途徑,臨床表現為急性胃腸炎,呈滲透性腹瀉病,病程一般為6-7天,發熱持續1-2天,嘔吐2~3天,腹瀉5天,嚴重出現脫水症狀。
輪狀病毒(Rotavirus,簡稱RV)是一種雙鏈核糖核酸病毒,屬於呼腸孤病毒科。它是嬰兒與幼兒腹瀉的單一主因,幾乎世界上每個大約五歲的小孩都曾感染過輪狀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染後人體免疫力會逐漸增強,後續感染的影響就會減輕,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響。輪狀病毒總共有七種,以英文字母編號為A、B、C、D、E、F與G。其中,A種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而人類輪狀病毒感染超過90%的案例也都是該種造成的。
輪狀病毒是藉由糞口途徑傳染的。它會感染與小腸連結的腸黏膜細胞(enterocyte)並且產生腸毒素(enterotoxin),腸毒素會引起腸胃炎,導致嚴重的腹瀉,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脫水而導致死亡。雖然輪狀病毒於1973年就被由澳洲的露絲·畢夏普(Ruth Bishop)所發現,而且造成嬰兒與幼兒總計超過50%以上因為嚴重腹瀉而住院治療的案例,但是在公共衛生社群中它仍然沒有被廣泛地重視,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更是如此。除了對人類健康的影響之外,輪狀病毒也會感染動物,是家畜的病原體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