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沙漠棉尾兔的介紹
沙漠棉尾兔(學名:Sylvilagus auboni)是兔科、林兔屬的嚙齒動物。淡棕色,褐色或灰色;身體的下腹部發白;喉頭經常有一個橙棕色斑紋;尾巴環繞看起來象一個棉花球。是草食動物,吃各種各樣的植物,包括草、灌木葉和仙人掌。棲所是乾燥草原、灌木叢、岸邊區域和杜松子森林地帶。分布於北美洲,從東蒙大拿的平原到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內華達中部和南加利福尼亞。
❷ 一種生活在沙漠的兔子的名稱,急求!
跳鼠,穴居,其中最常見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
它們喜歡在沙丘上挖洞居住,所以又有「沙跳」之稱。體長約 130~140毫米,共同的特點是後肢特長,足底有硬毛墊,適於在沙地上迅速跳躍,在風沙中也能一躍達60~180厘米。前肢極小,僅用於攝食和掘挖,而不用於奔跑。尾巴一般極長,有些種類的跳鼠尾巴末端有扁平的長毛束,就像「舵」一樣,能在跳躍中平衡身體、把握方向。
它們的頭與兔子極其相似,耳朵很長,鼓室泡很大(利於聽覺),眼睛也大。這些特點能夠使它們順利地在夜間作長距離的跳躍。由於沙漠中植物稀疏,並多為灌木而多刺,在這樣的環境中,跳鼠主要以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食物條件的限制,促使跳鼠營非群聚生活,夜間出來活動,長距離地覓找食物,有時一晚可以奔跳10公里之遠。夜間,在沙丘的灌木、半灌木叢中,用燈光照射,就會很容易發現跳鼠的頻繁活動,跳鼠的明亮眼睛在窺視著你,或者在你面前很快地跳過,使人感到沙丘戈壁的確是跳鼠的樂園。漫長的冬季,它們則以蟄眠而渡過。跳鼠是沙漠景觀所產生的具有特殊生物形態的動物,能夠與駱駝媲美。
應該不是兔子,而是像兔子的跳鼠。
❸ 兔子分為哪幾種
.(一)兔科
兔科(Leporidae)在地史上出現較早。最早的化石,發現於我國河南盧氏,距今約46 Ma的中始新世地層中,稱為盧氏兔(Lushieagus)。內蒙古的沙漠兔(Shanolagus)和北美的麥通兔(Mytonolagus)等發現於晚始新世,距今約40 Ma。他們都屬於古兔亞科(Palaeolaginae)。這時的亞洲與北美之間是通過白令海峽相連的。之後,兔科在北美蓬勃發展,有古兔、巨兔、始兔、次兔等。再後有10 Ma多的空白,到30 Ma前,出現了現生的棉尾兔。我國和盧氏兔同時代的還有壯兔、沙漠兔。在漸新世時,中國華北還發現有戈壁兔(Gobiolagus)和鏈兔(Desmatolagus)等。
漸新世後期,由古兔類又進化衍生出始兔亞料(Archaeolaginae),主要分布在北美,至中新世晚期才進入歐亞。中國上新世地層中發現的短腳次兔(Hypolagus brachypus)即屬始兔亞科。現生的兔屬(Lepus)種類,在中國上新世時有聯合翼兔(Alilepus annectens),更新世時有翁氏兔(Lepus wongi)。到第四紀我國僅有野兔一屬,如著名的周口店古人類遺址發現的大量兔化石與現生華北的野兔為同種,我國至今無穴兔化石發現。歐洲的兔科化石出現很晚,到六七百萬年前才在東歐有翼兔發現,以後又發現次兔、三裂齒兔、穴兔等。據考證研究,家兔是由地中海沿岸的野生穴兔馴化而成,然後由歐洲引入中國的。
(二)鼠兔科
鼠兔科(Ochotonidae)在地史上出現略遲,最早的鼠兔化石發現於漸新世晚期(約23 Ma)。歐洲第三紀中期鼠兔化石較多,如兩棲兔(Amphilagus)、雷兔(Titanomys)等。中國漸新世時有中華兔(Sinolagomys),中中新世(約13 Ma)時,內蒙古生活著兩類鼠兔—戈壁跳兔(Alloptox gobiensis)和弗氏跑兔(Bellatona forsythrnajori)。後者可能是鼠兔(Ochotona)類的祖先類型。鼠兔屬最早出現於晚中新世(約8 Ma)。這一時期,中國有西藏吉隆鼠兔(Ochotona guizhongenensis)和華北的拉氏鼠兔(Ochotona lagrelii)化石。鼠兔的現生種,有柯氏鼠兔(Ochotona koslowi)和達烏爾鼠兔(Ochotona dauurica)等。在中更新世時,華北還有一種大型復齒鼠兔(Ochotona complicidens)。
由以上簡述可以看出,兔形類基本是在北方大陸生活的小動物。亞洲發現的時代最早,占據著兔形類起源、演化的關鍵位置。北美的兔科、鼠兔科化石都很豐富,是研究兔形類進化的重要證據。
❹ 誰知道世界上珍稀的兔子種,告訴我
沙龍兔
南非沙漠里特有的一種兔子,叫沙龍兔,非常珍稀.
因為沙漠里雨水稀少.每逢下雨的時候,
都會有一隻領頭的成年沙龍兔不吃不喝地外出尋找水源,
找到後就會晝夜不停地趕回巢穴通知其他的沙龍兔,
然後帶著它們往水源地趕,到達目的地後,
那隻領頭的成年沙龍兔常常會因為精疲力竭而死去.
但是當人類掌握了沙龍兔的這一特性後,就常常製造假水源,
引誘沙龍兔.當大批的沙龍兔趕到所謂的水源地,
發現並沒有水時,
往往會因為焦渴和勞累而死亡,
這樣人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把死的沙龍兔帶回家,
剝下珍貴的皮毛拿去賣錢.
據說一件全部由沙龍兔的皮毛製成的大衣可以賣到8000美圓.
慢慢地,由於人性的貪婪,沙龍兔越來越少,
都快絕跡了。
斑紋兔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5日說,在印度尼西亞拍攝到一種世界上極其珍稀的斑紋兔,這是35年來第3次看到這種兔子。這一組織由此呼籲人們保護熱帶雨林,以拯救瀕危動物。
這種珍稀兔種名為蘇門答臘斑紋兔,僅生長在蘇門答臘地區的熱帶雨林中。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它列入極度瀕危動物名單,意味這一物種面臨棲息地遭到破壞等多種威脅,瀕臨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說,印尼巴里桑山國家公園內安裝的一個攝像頭夜間拍攝到兩張蘇門答臘斑紋兔的照片,圖片中一隻長約0.5米的斑紋兔在灌木叢中啃食食物。上次拍攝到這種斑紋兔是在2000年,而科學家最後一次親眼看到它是在1972年。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亞洲區負責人科林·普爾發表聲明說:「蘇門答臘斑紋兔非常罕見,任何能夠證明它還存在的證據都是好消息。這也證明,保護蘇門答臘地區熱帶雨林非常重要。」
1999年,研究人員曾在寮國和越南交界處的安南山脈發現另一種斑紋兔,與蘇門答臘斑紋兔外形相似。但是基因分析顯示,兩個兔種雖然有關聯,但是完全不同,早在800萬年前就開始趨異。
❺ 世界上瀕臨滅絕的兔子有哪些
琉球兔,是世界上最罕見的兔科動物之一,1994年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被歸入「瀕危」等級。這種兔子現在只生活在日本琉球群島中的兩個小島上。從1963年開始琉球兔被列為保護動物,但野貓仍會對它們的生存構成威脅。目前估計認為還剩下2000~5000隻琉球兔。
琉球兔有著暗褐色的皮毛,在邊緣部分顏色略淺,呈紅棕色。其特點是後腿較短,小眼睛,還有相對較短的耳朵。琉球兔被認為是一種活化石,可能是早期原始兔科動物殘存下來的種群。
南非山兔,是山兔屬下面唯一的種,它們是世界上最瀕危的物種之一,據估計目前的種群數量已經不足200隻。由於對南非卡魯沙漠的乾燥氣候不能很好的適應,這種兔子的種群從未達到過較大的規模。2000年發布的IUCN名錄中將其列為CR,即「極度瀕危」。
藪岩兔,也叫中非兔,分布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的幾處孤立地區,被IUCN紅色名錄歸入未受威脅類別。藪岩兔生活在半乾旱地區,體重可以長到2~3公斤,擁有灰棕色的皮毛。
❻ 兔子的種類
兔子種類有哪些?
1、根據兔子的可利用價值可分為:
①以肉用價值為主的肉兔;
②以皮用價值為主的獺兔;
③以毛用價值為主的長毛兔;
④用於醫學實驗的實驗用兔;
⑤以觀賞價值為主的觀賞兔。
2、根據兔子的體型大小可以分為:
①成年體重超過5公斤的大型兔;
②成年體重3公斤以上,5公斤以下的中型兔;
③成年體重在3公斤以下,1.5公斤以上的小型兔;
④成年體重在1.5公斤以下的微型兔。
❼ 沙漠棉尾兔的形態特徵有哪些
沙漠棉尾兔
沙漠棉尾兔的外觀與普通的野兔極為相似,尤其是被毛的顏色,通常會隨著天氣的變化有一些改變,但是變化並不會很大,沙漠棉尾兔的耳朵寬大直立,稍短。
沙漠棉尾兔身長30~38cm,耳朵長度7cm,雌兔體重1kg,雄兔體重0.85kg。雌性沙漠棉尾兔略大於雄性。成年沙漠棉尾兔是淡色、棕褐色或灰色;身體的下腹部發白;喉頭經常有一個橙棕色斑紋;尾巴環繞看起來象一個棉花球。
沙漠棉尾兔具有兔子的共性,沒有汗腺,所以不會流汗,耳朵可以散熱,兔子的排尿機制屬濃縮性,對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動物來的少,有些野兔只要靠青草上的露水即可,或是從蔬菜攝取足夠的水分,故很少看到兔子到河邊喝水。兔子喝過量的水份會造成肚子不適。
沙漠棉尾兔沙漠棉尾兔廣泛分布於乾旱的地區、森林地和草原,能忍耐酷熱的沙漠和高達2000m的陰涼的森林地。這些棕色兔子最活躍的時候是黎明和黃昏,最熱時在在它們的洞穴里休息。在炎熱的夏天,它們通過避免活動保存濕氣和能量。
❽ 沙漠中有兔子嗎
沙漠里一些小動物都具有耐旱的生理特點。它們不需要喝水,能直接從植物體中取得水分和依靠特殊的代謝方式,獲得所需水分,並在減少水分的消耗方面有一系列的生理—生態適應機制。它們營穴居生活,保護自己避免一切侵害;在洞穴里,可以躲避敵人、避暑和在無飼期間蟄伏不食。 過穴居生活的主要是一些嚙齒類動物,典型的代表為跳鼠,其中最常見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它們喜歡在沙丘上挖洞居住,所以又有「沙跳」之稱。體長約130~140毫米,共同的特點是後肢特長,足底有硬毛墊,適於在沙地上迅速跳躍,在風沙中也能一躍達60~180厘米。前肢極小,僅用於攝食和掘挖,而不用於奔跑。尾巴一般極長,有些種類的跳鼠尾巴末端有扁平的長毛束,就像「舵」一樣,能在跳躍中平衡身體、把握方向。它們的頭與兔子極其相似,耳朵很長,鼓室泡很大(利於聽覺),眼睛也大。這些特點能夠使它們順利地在夜間作長距離的跳躍。由於沙漠中植物稀疏,並多為灌木而多刺,在這樣的環境中,跳鼠主要以植物種子和昆蟲為食。食物條件的限制,促使跳鼠營非群聚生活,夜間出來活動,長距離地覓找食物,有時一晚可以奔跳10公里之遠。夜間,在沙丘的灌木、半灌木叢中,用燈光照射,就會很容易發現跳鼠的頻繁活動,跳鼠的明亮眼睛在窺視著你,或者在你面前很快地跳過,使人感到沙丘戈壁的確是跳鼠的樂園。漫長的冬季,它們則以蟄眠而渡過。跳鼠是沙漠景觀所產生的具有特殊生物形態的動物,能夠與駱駝媲美。 作為沙漠中穴居動物代表的嚙齒類動物,還有多種沙鼠:子午沙鼠、長爪沙鼠、檉柳沙鼠、大沙鼠等,它們均營群居生活,全年活動,但冬季活動減弱,以貯存飼料為生。大沙鼠體長超過150毫米,耳短小,耳長不到後足的一半。後足掌密毛,尾粗大,幾乎接近體長。主要生活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的荒漠和半荒漠的灌木瑣瑣叢生的沙丘和沙土地,食瑣瑣的肉質、多汁的葉子;有驚人的築洞能力,洞群往往連成一片,洞道密集,能貫穿整個沙丘或地面。長爪沙鼠與子午沙鼠棲息范圍較大,亦常見於乾草原地帶的沙地。 上述嚙齒類動物大都具有沙黃的體色,便於在沙漠中掩蔽。即使在夜間活動,它們這種與背景相同的體色也是有利的。水源的缺乏使它們都有依賴植物中汁液維持身體水分代謝的特性。 沙漠里的小動物,除穴居的嚙齒類外,還有一些小的爬行類動物。最多的是沙蜥和麻蜥,特別是在沙丘地帶,甚至每走幾步就可碰見一個。沙丘上的許多小而偏的開口,就是它們的洞穴。它們具有一種特殊的適應沙漠環境的能力。它們的身上沒有汗腺,在各種高溫環境下,都不會出汗;眼睛具有防風的眼簾;遇烈日,它們還會爬上灌叢以躲避沙面難忍的炎熱。這些沙棲蜥蜴(俗名「沙和尚」)在沙地上活動非常敏捷,遇敵可潛沙而遁。
❾ 兔子能在沙漠嗎
兔子能在沙漠。
原因如下:
1、沙漠棉尾兔,是兔科、林兔屬的嚙齒動物,身體的下腹部發白,喉頭經常有一個橙棕色斑紋,是草食動物,吃植物,包括草、灌木葉和仙人掌,棲所是乾燥草原、灌木叢、岸邊區域和沙漠。
2、沙漠棉尾兔具有兔子的共性,沒有汗腺,所以不會流汗,耳朵可以散熱,兔子的排尿機制屬濃縮性,對水分的需求少,故可以在沙漠中生存。
❿ 有沙兔這種動物么
大漠沙兔啟示錄
大漠沙兔總是懷疑敵人會從洞口上沖進來將自己吃掉,每做一個窩,最少也要挖9個以上的出口供自己逃生。冬天一來,洞穴便成了刺骨的風道和沙漠中最冷的冰窖。大風天氣,一夜之間,它便會被凍死在自己的窩里。上蒼對天下的生靈是平等公正的,一直都在懲罰多疑的物種,無論你是哪一種生靈,過分的猜疑和恐懼只會使你過多地失去(參見《動物的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