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鹿有多少品種
鹿大約有52個品種,分為4亞科,分別是鹿亞科、獐亞科、麂亞科、空齒鹿亞科,不同品種的鹿體型大小不一,分布地區也不同,其中的代表品種有梅花鹿、馬鹿、歐亞駝鹿、歐洲狍、馴鹿等,鹿的體長約為0.75-2.9米,體重約9-800千克。
鹿大約有52個品種,分為4亞科,分別是鹿亞科、獐亞科、麂亞科、空齒鹿亞科,不同品種的鹿體型大小不一,分布地區也不同,鹿的體長約為0.75-2.9米左右,體重約9-800千克。
鹿的代表品種有梅花鹿、馬鹿、歐亞駝鹿、歐洲狍、馴鹿等,其中梅花鹿為亞洲東部特產種類,目前野生較少,大部分為家養,馴鹿則是環北極分布的動物,中國只見於大興安嶺東北部林區。
鹿的眼窩凹陷,有顏面腺和足腺,無膽囊,胃4室,反芻,牙齒有32-34枚,腿部細長,善於奔跑,多數品種具角,一般僅雄性有1對角,雌性無角,無角種類則具獠牙狀上犬齒。
鹿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日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北美洲、南美洲的南緯 40°以北地區及西南非洲,它們是典型的草食性動物,吃草、樹皮、嫩枝和幼樹苗,而且善於游泳,現今世界各地將鹿列為保護動物。
㈡ 鹿的種類有哪些
鹿的種類有:
1、馴鹿:
梅花鹿是一種中小型鹿,體長125至145厘米,尾長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體重70至100千克。毛色夏季為栗紅色,有許多白斑,狀似梅花;冬季為煙褐色,白斑不顯著。頸部有鬣毛。雄性角長達30至66厘米。
㈢ 鹿的種類有哪些
我國有鹿科動物9屬16種,它們是
斑鹿屬的斑鹿;鹿屬的梅花鹿。水鹿(黑鹿)、白唇鹿、馬鹿、澤鹿(坡鹿);糜鹿屬的糜鹿;狍屬的狍;駝鹿屬的駝鹿;馴鹿屬的馴鹿;麂屬的黑麂、小麂、赤麂;毛冠鹿屬的毛冠鹿;獐屬的獐(河麂)。
棲息於苔原、林區、荒漠、灌叢和沼澤。分布於歐亞、北美洲以及南美洲的南緯40°以北地區和非洲西南部。
角是雄鹿的第二特徵,同時是爭偶的武器,其生長與脫落受腦下垂體和睾丸激素的影響。
北方的鹿過了繁殖季節,角便自下面毛口處脫落,第二年又從額骨上面的1對梗節上面的毛口處生出,初長出的角叫茸,外麵包著皮膚,有毛,有血管大量供血,分杈;隨著角的長大,供血即逐漸減少,外皮遂乾枯脫落。
1~2歲生出的初角幾乎是直的,以後角的分杈逐年增多,到成年後定型。有角種類的雌鹿如無角亦不具獠牙狀上犬齒。雄鹿大於雌鹿。毛色冬深夏淺,多數幼鹿有白色斑點。
㈣ 鹿的品種有哪些
鹿的品種有:
1、駝鹿:
黇鹿是鹿科的一種反芻動物,頭上的鹿角一般有60厘米長。全身毛黃褐色、有白色條紋,角的上部扁平或呈掌狀,尾略長,性溫順。黇鹿有黑化和白化等多個變種。
㈤ 鹿這種動物的種類有哪些
1、梅花鹿
一種中小型鹿,雄性第二年起生角,雌性無角。梅花鹿群居性不強,雄鹿往往是獨自生活,活動時間集中在早晨和黃昏,生活區域隨季節變化而改變。
春季多在半陰坡,夏秋季遷到陰坡的林緣地帶,冬季喜歡在溫暖的陽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樹芽、樹、農作物為食。
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2、麋鹿
一種大型食草動物,是鹿類動物中較溫順的一種。雌性體形比雄性略小。雌麋鹿沒有角,雄性角多叉似鹿。尾巴長用來驅趕蚊蠅以適應沼澤環境。麋鹿性好合群,善游泳,主要以禾本科、苔類及其它多種嫩草和樹葉為食。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野外絕滅(EW)。
3、斑鹿
樣子與梅花鹿差不多,也長著一些白色的斑點。斑鹿生活在印度和斯里蘭卡的草原及森林中。喜歡群居,一般每群可多達100隻以上。
斑鹿的樣子很漂亮,雄性斑鹿頭上長著可長達1米而且分出三叉的角。所有的鹿科動物都是人們重點保護的動物。
4、馬鹿
馬鹿是僅次於駝鹿的大型鹿類,共有10個亞種,因為體形似駿馬而得名,身體呈深褐色,背部及兩側有一些白色斑點。雄性有角,一般分為6叉,最多8個叉,茸角的第二叉緊靠於眉叉。
5、長頸鹿
長頸鹿是一種生長在非洲的反芻偶蹄動物,拉丁文名字的意思是「長著豹紋的駱駝」。它們是世界上現存最高的陸生動物。
㈥ 鹿的種類有哪些
鹿的種類有:
1、梅花鹿:
馴鹿,又名角鹿。是鹿科馴鹿屬下的唯一一種動物。身長約200厘米,肩高100-120厘米。雌雄皆有角,角的分枝繁復是其外觀上的重要特徵。
㈦ 中國現存的鹿有哪些
中國是世界上產鹿種類最多的國家。屬於鹿科的動物,全世界共有17屬,38種,其中有10屬、18種在中國曾經產或現在仍產。這就是說,中國產的鹿,佔世界鹿屬的一半以上,佔世界鹿種的將近一半。相形之下,前蘇聯的國土比中國大1倍多,但只有5屬、6種;美國和加拿大面積和中國大小相近,各只有4屬、5種;印度的面積固然沒有中國大,但印度素以鳥獸種類「最豐富」著稱,卻只有鹿屬4個、鹿種8個,仍遠不及我國。更應指出,這四個國家,誰都沒有一個特有屬或特有種的鹿科動物,可是在中國產的鹿科動物中,至少有一個麋鹿屬是特有屬,有麋鹿、白唇鹿、毛額黃麂、小黃麂或再加上林麝等四五個種是特有種。另外還有黑麂(毛冠鹿)和河麂(獐子)2屬2種,除緬甸和朝鮮各產少數外,中國分布既廣,數量又多,所以基本上上可視為我國的特產動物。
四不象就是麋鹿。麋鹿是古書上的名稱,四不象則是民間的俗名。《封神演義》里講到過四不象,說這是武王伐紂大軍主帥姜子牙的乘騎。小說把四不象描述成「麟頭豸(Zhi)尾體如龍」,這當然與真實形象相去十萬八千里。但這書中所說並不是純粹出自想像。從化石資料可以知道,武王伐紂的時代,正是麋鹿最為繁盛的時代,長江南北出土的麋鹿化石,以商末周初為最豐富,之後逐漸稀少,周朝以後更急劇減少,到秦漢時代已變得極少了。有人認為,麋鹿作為一種野生動物,可能在漢朝時就已經滅亡了。但也有人考證說,直到明朝,甚至清初,在長江以北的蘇北地區,還有殘余的麋鹿生存,只是數目已微不足道了。
在動物學史上,關於麋鹿的現代敘述是從1865年開始的。一個住在北京城裡的法國神甫通過種種渠道,結識了皇家獵苑北京南海子的守衛人員,幹了一樁盜買盜賣麋鹿標本的勾當,在1866年1月弄走了兩張鹿皮和兩個鹿頭。鹿頭和鹿皮被送到巴黎,很快便引起歐洲各國動物學界和自然愛好者的巨大興趣。各國動物園紛紛找路子,都想得到它。由1866年到1876年的10年間,英、法、德、比等國駐清使節和教會人士,通過明索暗購種種手段,陸續從南海子獵苑搞到幾十隻麋鹿,運回國展覽。從此中國的「四不象」遂名揚四海。我國特產動物中,最聞名於世的,人們都說是大熊貓,殊不知麋鹿揚名海外,還遠在大熊貓之前。
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初,這二三十年間,麋鹿的遭遇是悲慘的。作為當時世界上唯一種群的北京南苑的南海子種群,連遭打擊與浩劫。1894年永定河決口,洪水沖破了獵苑的圍牆,逃出來的麋鹿和其他動物,被災民吃去不少。接著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獵苑裡的獸群全部被殺光。據說還剩下一對,養在一處王府里,以後轉送「萬牲園」,也死掉了。至此,中國特產動物四不象,在國內完全滅絕。
這時歐洲各家動物園里還剩下18隻麋鹿。英國有一位貝福特公爵,素愛豢養動物,他花大價錢,把這18隻全部買回,養在他的庄園里。麋鹿在裡面繁殖順利。結果,本來是中國的特產動物,中國卻一隻也沒有了,中國人想要看它一眼,卻不得不到國外去看。可見即使是一種動物,它的命運也是同祖國的興衰榮辱息息相關的。
在英國的那群麋鹿,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幸運地保存下來,而且逐漸增多,到1948年已增至255頭。1956年春,倫敦動物學會派人將兩對年輕的麋鹿送到北京。於是,時隔50餘年,中國人民重新見到久聞其名但無緣相見的「四不象」。由於飼養環境不適合它們的特殊要求,未能順利繁殖後代。1973年底,英國朋友又送來兩對年輕的麋鹿。1984年春,國內的麋鹿總數是12頭,其中雌雄各6頭,有9頭在北京動物園,其餘3頭分別在上海、廣州和保定的動物園。而外國動物園中所飼養的麋鹿總數,據1982年的調查,已超過1100頭了。所有這些麋鹿,全部是百餘年前弄出國去的那幾十隻的後代。
㈧ 我國的珍稀鹿種有哪些
前面曾提到過,在我國所產的18種鹿中,有四五種是中國的特有種。其中除了麋鹿舉世聞名之外,還有兩種也很著名,就是白唇鹿和毛額黃麂。另外有幾種,雖不是中國的特有種,但確屬珍貴稀有,比如海南島的坡鹿,西藏昌都地區的白鹿,西藏的壽鹿和新疆西部的天山馬鹿等。
白唇鹿:除70年代初,我國送給斯里蘭卡一對(現存一隻)和80年代初送給尼泊爾一對外,其他任何國家都沒有見過這種中國特產的鹿。它的產地只限於青藏高原,包括西藏和青海的大部地區,甘肅中部和東南部,四川西部和北部。它是高山區的動物,一般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以上的山地,夏季甚至能上升到5000米,活動於高山灌叢或高山草甸區。身上有厚密的長毛,不畏風雪嚴寒,以山草和灌木嫩枝葉為食,是非常頑強耐苦的鹿種。
白唇鹿的主要特徵,正如其名所示,就是有一個純白色的下唇,白色且延續到喉上部和吻的兩端,所以亦可稱為白吻鹿。在甘肅、青海等地,俗名叫做黃鹿或草鹿。白唇鹿夏毛棕黃色,與當地俗名叫做青鹿的馬鹿有顯著區別。這兩種鹿的鹿角也有明顯的差異。馬鹿角的眉杈與次杈相距很近,白唇鹿角則相距較遠,且次杈特別長,主枝略呈側扁。這些都不難辨別。
在白唇鹿和馬鹿的產區互相重疊的地方,例如四川西北部和甘肅祁連山北麓,都曾發現過白唇鹿和馬鹿自然雜交,並產生雜種後代的情況。
近年來,在青海、甘肅、四川,已有幾處養鹿場開始馴養白唇鹿,其中以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養鹿場養的最多,達到數百頭。據統計,該場從1958年到1979年,共捕獲幼白唇鹿710隻,馴養成活363隻,成活率為51.13%。另外,集體和個人也有分散飼養的。據報道,現已能實行放牧飼養,這不僅可以減少飼料費,節約勞動力,而且也有助於改變它的野生習性,增加繁殖率。
在國家保護動物名單中,只有3種鹿屬於第一類,即白唇鹿、梅花鹿和海南坡鹿。
梅花鹿:梅花鹿,總的說來還算不上是稀有珍奇動物,因為這種鹿不但在公園、動物園里容易看到,而且在國內有很多養鹿場大批地飼養著。但是仍可以把它歸入珍稀動物的行列。
首先說「珍」。這種鹿的鹿茸是各種鹿茸中價格最高的,在葯材中被稱為「黃茸」。另外,鹿皮、鹿肉、鹿鞭、鹿尾、鹿筋,等等,也都有較高的價值。所以說它是一種珍貴動物。
其次是「稀」。家養的梅花鹿雖多,但野生的卻特別稀少,不僅河北亞種和山西亞種野生的早已絕滅多年,連從前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華南亞種和從前數量也很多的東北亞種,現在也都所剩無幾,前途岌岌可危。至於台灣亞種,野外究竟還有沒有,很成問題,恐怕只有到動物園里還能找到一些。所幸在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先後又在四川最北部的若爾蓋和甘肅南部靠近四川邊界的迭部,發現了一個梅花鹿新亞種,數量估計約有一二百頭。它們經常活動於混交林邊緣或林間草地,有時與牛群同在一片草地吃草,有時與蘇門羚、黑麂一起休息。至今世界上任何一處動物園還未展出過這個新亞種,因此也可以認為是世上最稀有的動物之一。對殘余野生梅花鹿的保護工作,應作為重點看待。江西彭澤縣桃紅嶺是江西省惟一產梅花鹿的地方,估計這里還殘留有100頭左右的華南亞種,現在這里已被劃為梅花鹿自然保護區。
梅花鹿亞種雖多,在形態上差別不大,只是在個體大小毛色深淺、斑點的多少和大小、背中線的長短和明顯程度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區別。台灣亞種最小,肩高只有八九十厘米;東北亞種最大,肩高可超過110厘米,體重超過120公斤。
坡鹿:「坡鹿」是海南島上的俗名,分類學上的名稱叫艾氏鹿,也叫眉杈鹿。共有三四個亞種。在我國惟一的產地是海南島。這里的鹿究竟是不是單獨的一個亞種,至今還有意見分歧。
坡鹿的大小和梅花鹿差不多,屬於中型鹿。肩高在105到110厘米之間,體重在60到100公斤之間,身上也有白斑,背部也有黑色中線。它的最主要特徵是角形特殊,不同於梅花鹿乃至其他各種鹿。坡鹿的角有一個大而彎的眉杈,和後面的彎曲主枝接連起來,形成一個大角度的弧形。主校下面不分杈,看來好像沒有次杈、三杈,其實是分杈位置較高,長到主枝上端來了。由於眉杈特別發達,所以外國著作中大都叫它眉杈鹿。
解放前,坡鹿在海南島上的分布比較廣,似乎除了北部以外,島上至少有9或10個縣的山地上,有相當多的坡鹿生存。據估計,在解放初期還有300多隻。由於濫獵,到1979年,島上只有東方縣的大田和白沙縣的幫溪二地,殘余不過30多隻。經過最近幾年的大力宣傳和保護,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1983年5月間的調查表明,東方縣的總數已增到80隻以上。生活在東方縣大田珍貴動物保護區內的坡鹿,只經過一年多的人工保護,就已逐漸習慣跟人接近,有的走近村旁休息,有的對過往汽車、牛車也不逃避。
國際自然保護組織現在已將眉杈鹿,包括海南島的坡鹿在內的各個亞種都劃為第一級瀕危動物,希望給予最嚴格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