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張家港附近那個動物園好一些
回復 3# 還是去無錫動物園,不是錫惠公園里的哦還有大熊貓,大象的。常州的那個除了大點,別的也沒什麼
❷ 江蘇省野生動物保護區有哪些
雲台山自然保護區,泉山自然保護區,寶華山自然保護區,光福自然保護區,龍池自然保護區,鹽城沿海灘塗珍禽自然保護區,大豐自然保護區
❸ 江蘇的野生動物園有哪些
個人感覺
目前
江蘇省內 常州淹城野生動物園 還是不錯的,在蘇南這一塊還是有名氣的
其他的 如 無錫的 無錫動物園-太湖歡樂園 也還行。
❹ 張家港有動物園嗎
張家港沒有動物園的~~只有人工的公園~~不過景色還可以~~梁豐生態園跟暨陽湖都不錯~~雖然都是人工的
❺ 張家港有什麼景點
香山旅遊風景區位於張家港市西陲南沙鎮境內,西接錫澄高速公路、江陰長江大橋和江陰市區,北靠國際貿易商港張家港港和全國唯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張家港保稅區的張楊路,與長江邊的長山、巫山相對,南傍東橫河,與稷山相望。東距張家港市區15公里,交通便捷,全山佔地面積4.3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為1 36.6米。山體呈菱形狀,由大、小香山組成,為全市之冠。北坡險峻,南坡平緩,頂部開闊,素有江南名山之譽。清康熙《江陰縣志》中贊:「香山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於他山。」山上長有成片的馬尾松、水杉、毛竹,山坡栽有桃、梨果園,品種多樣的野生葯材遍及全山。樹木覆蓋率達87%,山草覆蓋率為100%。 香山,因傳說春秋時吳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自然風光秀麗,人文資源豐富,加上朴朔迷離的傳奇故事,歷來吸引文人墨客來此觀光賞游,宋代詩人蘇東坡游香山時曾為梅花堂題匾額;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多次登上香山,為這里的山、水風光留下了詩詞、賦文,他在《游小香山梅花堂序》中贊嘆曰:「千年跡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夢亦香,可謂不負此山矣!」香山有廣為人知的「十八景」:釣魚台、采香徑、梅花堂、洗硯池、石虎門、聖過潭、觀音殿、荷花茶廳、圓寂塔、聽松吟、桃花澗、聖清池、毗陵井、巫山夜雨、天台石、歸雲洞、烽火墩、藏軍洞。然歲月流逝,滄桑巨變,傳說中的大部分景點已盪然無存。1993年開始經市鎮兩級政府的努力,已有一大批景點建成並對外開放,其中有傲立孤峰,縱覽長江、碼頭、保稅區的望江亭;有怪石叢生、山勢險峻的老虎嘴;有繁花似錦、香草滿坡、相傳吳王夫差偕美人步行上山的采香徑;有徐霞客稱為「九天風雨、三峽波濤、觀斯盡矣」的桃花澗,還有聖過潭、滴血岩、仙牛背、聽松吟等一批天然景區。著名書法家沈鵬、沙曼等20多人為景點題名或書寫詩文。1995年,投資6000萬元、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的大型寺廟——香山寺建成。該寺坐落在香山主峰,由古樸、典雅、富有氣派的廟宇群組成。寺內塑一尊高1.5米、凈重1.5噸的玉佛及由台北佛佗教育基金會會長徐業鴻贈送的《大藏經》一部計1718卷。1999年10月,香山寺素齋館落成開業,成為全市首家素齋館。自古以來,香山就是有名的風景旅遊勝地,「香山十八景」 名聞遐邇,有大禹王、姜尚;吳王夫差、西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元代張士誠、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皇帝乾隆等一批極具價值的人文資源,有藏軍洞、烽火台等軍事文化遺址,有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活動場所。它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景觀,在蘇南眾山中獨領風騷。尤其登高遠眺,長江美景和張家港全景盡攬眼底,極目天舒,令人進入一番別有風味的意境。南沙還擁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一具有八千年歷史的東山村古遺址,是著名的文學、音樂、教育家劉半農、劉天華、劉北茂的誕生地。近年來,隨著不斷加大對香山旅遊風景區基礎建設的投入,交通衛生、通訊、電力等設施配套齊全,逐步形成了以香山旅遊風景區為品牌,商貿、旅遊、服務、房地產聯動發展的新格局。隨著全市工業經濟的迅猛發展,加快旅遊景點建設開發已成為全市三產經濟協調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香山旅遊風景區開發已列入全市旅遊整體規劃重點項目之一。
桃花澗
位於香山北麓。清乾隆《江陰縣志》載:「香山左崗有澗數十丈,夾澗緋桃四植,名桃花澗。」澗從上至下,縱貫青龍崗,全長約800多米。澗水源頭出自山頂泉眼,常年不涸,現為中峰之巔的天然湖泊鹿女湖。從峰巔俯視桃花澗全景,整條山澗蜿蜒曲折,影影綽綽,掩映在濃綠覆蓋之中;澗左右兩側的幾道龍崗逶迤磅礴,向下匯聚到桃花澗山口交匯之處,山隨溪轉,宛如一朵盛開的桃花。當年徐霞客曾三次游覽桃花澗,兩次月下,一次雨中。春雨中的桃花澗,氣勢磅礴,猶如三峽波濤。從桃花澗山口東行數十步,有一山洞,名桃花澗。此洞原是人防工事,現已對遊人開放,洞高約2米,深200餘米,沿壁光滑濕潤,縫隙處有泉珠滴落,鏗然有聲。同桃花澗一崗之隔的香山南麓,也有一條長長的山澗,名叫南桃花澗。此澗緊靠聽松吟,與小香山梅花堂遙遙相對。此澗雖比不上北澗怪石林立、激流飛瀑的壯觀景象,但終年碧泉流淌,潔寒甘美,夾澗草深林密,鳥語松吟,景緻極為幽雅。
采香徑
位於香山東南麓,清乾隆《江陰縣志》載:「由麓而上,曲蹬盤行,攀蘿捫石,足底雲生,相傳吳王嘗遣美人采香其上(山有馬蹄香,杜衡是也),曰采香徑。」全徑沿山由東南向西北曲折蜿蜒長約五華里,幾乎橫貫了整個香山。徑寬一般為三尺左右,兩旁青松挺立,修篁夾道,奇花競艷麗,異草飄香,景色秀麗迷人,令人目不暇接。步行在采香徑上,小石林、聽松吟、香山寺、聖過潭等景點一一欣賞於目,難怪當年西施來到這里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以至流連忘返。采香徑自然就吸引了眾多遊客,並由此留下許多吟詠采香徑的詩文。諸如:「春隨香草千年艷,人與梅花一樣清」、「香徑寒花落,飛泉曲澗分」等。
聽松吟
位於香山南山坡上,放眼望去,百畝山地上滿坡松林,千株萬株,蔚然成海,氣勢極為壯觀。風來時,一枝動百枝搖,莽莽林海松濤涌動,巨浪翻卷,競搖成一個巨大的音樂場。民國年間,中國民族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回故鄉省親,也專門游覽聽松吟,而後激發了創作靈感,其二胡獨奏曲《空山鳥語》情愫一脈,不知傾倒了多少聽眾,成為百世絕唱。聽松吟曾遭受歷史浩劫,解放後,人民政府倡導植樹造林,經過數十年努力,香山重披綠裝,聽松吟又煥發出勃勃生機。
聖過潭
又名舜過潭,傳說古時大禹治水東南途經香山少憩,取泉水解渴,覺泉水清澈味醇,遂解佩劍拓成潭,故名舜過潭。位於香山頂峰中部。潭大體呈圓形,直徑約2米,四周皆由山石圍成,看上去就彷彿是一口大井一般。此潭下有泉眼,所以水甚清澈,常年不涸。潭中長有無屁股螺螄,成為香山一奇。
藏軍洞
位於香山主峰老虎背之巔的東側,有一石板蓋頂的洞口,約80厘米見方,這就是香山著名古跡——藏軍洞。據史料記載,香山藏軍洞最早大約建於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當時,吳王闔閭稱霸於諸候,攻越伐楚,大動干戈,出於攻防戰術需要,即在長江之濱的香山、長山一帶挖建了許多藏軍洞。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香山西北坡的藏軍洞發現大量具有春秋戰國時代特徵的幾何紋陶器和紅陶器,證實了這一歷史記載。據考證,藏軍洞為坑道式A字型結構,上窄下寬,兩壁皆用塊石壘徹而成,內高5—10米,底部南北之間寬4—5米,東西之向呈隧道形,進深25米。香山藏軍洞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一是每3座藏軍洞編成一組,成品字形排列,較為規則,共有9組,且每組佔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這是其它地方藏軍洞所沒有的;二是洞內隧道走向與山勢走向平行,士兵從左右進出,不從前後進出,而其它地方洞內隧道則大都與山勢走向呈垂直狀態;三是別的山上的藏軍洞一般都構築在半山腰,唯有香山藏軍洞高居山峰之巔,成居高臨下之勢;四是香山藏軍洞在「江南長城」中距離長江最近,這可能與香山歷來被視作江海門戶的重要戰略位置有關。香山藏軍洞經適當加工整理後,現已恢復當初建造時的模樣與擺設,並對外開放。
梅花堂
原坐落在小香山竹林深處,初建於宋代。相傳蘇東坡晚年仕途失意,因江陰友人葛氏邀請,曾數度來梅花堂怡情養生,並題書梅花堂匾額。堂後洗硯池,因東坡洗硯而得名。由於緊靠大小香山間的石虎門古戰場,梅花堂一度遭到戰火破壞。明朝末年,愛山成癖的徐應霞(徐霞客之兄)重建梅花堂,並在山上廣植梅竹。清風明月之夜,徐霞客兄弟觴詠為樂,共賞良辰美景。徐霞客沒有忘情於這段有意義的生活經歷,特寫下5首詩歌並1篇長序,以作紀念。隨著時光流逝,到五十年代後期,梅花堂和洗硯池均已湮沒,四周梅花亦漸漸稀少。近年來,市鎮兩級政府採取措施開發香山旅遊資源,梅花堂和洗硯池列入旅遊發展規劃中。新的梅花堂是5間仿古建築,正堂題額集東坡手筆,堂內展有坡翁和徐霞客的書畫詩文,讓旅遊人們從觀光中受到華夏文明的熏陶。
南沙十八景
臨近張家港港口的南沙鄉,由於山多景勝,早在明代前就有「香山八景」之說。清聖祖康熙、高宗乾隆以後,又相繼增補十景,稱「南沙十八景」。這里原有梅花堂一座。從香山灣翻山而上,便是「采香徑」。采香徑從香山西北坡起至東南麓止,長約5里,相傳是春秋吳王夫差偕西施及嬪妃玩樂的地方,建育「采香禪院」作行宮。目前,采香徑下段已被開山採石所截斷,上段路還在。山上雜樹叢生,烏鳴林蔭,峰迴路轉,景色宜人。香山,有大香山與小香山之分。在兩山銜接處,陡似峭壁,形成石門。因遠看似一猛虎張口守隘,故有「石虎門」之稱。這里四面環山,原來兩山接崗不分,後因軍事需要,官府命百姓鑿山開路長達50餘米,形成石門。這里形勢險要,呈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現經人工修築,已可通行汽車。在香山附近,有長山, 鳳凰山、鎮山等山,如眾星拱月,煞是中看,而且山山都育藏軍洞(又名將軍洞)。在這些山上,要數長山頂上藏軍洞最多。最大的藏軍洞可容兵千餘,洞內有灶間、會議室、貯藏室、兵器庫等,向來有「江甫長城」之稱!出江陰東門,可遠遠望見築在鳳凰山最高峰的烽火合。台周圍十丈見方,高百米,烽火台又名烽火墩,最初建於春秋期間。大香山原名桃花山。相傳春秋時期,山上桃樹漫山遍野,如雲霞燦爛。崗西有一大澗,澗頂有一泉口,終年噴水不斷。每當桃花盛開的季節,花瓣飄落溪中,隨水飄流,大有"落英繽紛」的詩情畫意。藏軍洞、烽火台、桃花澗等古跡尚存,被列為張家港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2月以後,甫沙眾多小山坡上,陸續發現4座古墓葬,其中漢墓一座,宋墓三匹。墓葬位於長山東麓,距地面約15米左右。出土漢墓中有神獸銅鏡、陶罐等文物。3座漢辜中有磁州窖彩釉陶壺,兩對雙耳環的越容瓷瓶獸足瓷香爐、瓷碗、雙紐帶柄銅鏡、小方銅鏡、八花形銘文銅鏡等文物。據記載:磁州窖出自河北,越窖出自浙江,銘文銅鏡出自廣東。以上文物的出士充分表明,在`2000多年前,南沙鄉長山一帶,北臨長江,交通方便,居民聚集,商品流通,是南北交通線上的重鎮!這些閃爍著古文化光彩的文物,被埋沒了千年,幾乎被人遺忘,近年來,因張家港對世界開放,南沙十八景又重放光彩,為新興的海港圍上了一串古色古香的「珍珠古項鏈」。
香山寺
坐落於香山東南之巔,約建於東漢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是江南七十二大寺之一,歷史上有「佛門聖地」之稱。歷史的滄桑,原寺早已湮沒。1993年3月,經張家港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原址重建。1995年9月正式登記,並開放佛教活動場所。第一期工程的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於1994年底建成,江南一流名剎已初具規模。山門建在香山老虎背中腰海拔125米的山坡上。山門上方的「香山寺」匾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趙仆初手書。從山門向上攀登,跨過45級花崗岩台階,就進入飛檐斗角、威嚴肅穆的天王殿。再向上拾級登攀,就是規模宏偉、氣勢非凡的大雄寶殿。這是一座雙層樓閣式的大型建築。殿東西長21米,南北寬13.8米,背高15.5米,建築面積282平方米。黃牆、紅窗、雕梁畫棟,造型格式依照蘇州市靈岩寺的大雄寶殿。大殿規模在江南一帶可稱首屈一指。香山寺總體規劃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總投資6000萬元。第一期工程完成後,至2002年繼續建造七級寶塔1座及達摩殿、觀音殿、藏經殿、僧房等配殿。寺內設東、西兩花園,園內建有放生池、假山帶、功德亭等。為方便信徒、遊人和觀光者,還建有佛光山莊、素齋館、宿舍樓等。寺內干凈整潔,綠樹成蔭。天王殿、大雄寶殿前後左右種有各種樹木、草坪,四季鮮花怒放,環境宜人。各殿堂層層疊疊,從各方向看均煞是雄偉。該寺佔地約10畝,小巧玲瓏,燒香拜佛者及旅遊者逐年增加。現有出家僧人7名,負責人是法禪。香山寺以名山名剎之名屹立於祖國江南的寺廟之林,成為鑲嵌在香山之巔的一顆永放光華的明珠。
香山陵
坐落在香山東麓,佔地2.6公頃,1992年清明節前竣工落成。陵園面向正方,三面環山,翠竹抱碑。陵園的正面,豎立著高8.7米、寬15.4米的石碑坊,坊頂刻有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彭沖題寫的「香山陵」匾額。中有1座長20米、寬8米的拱形三孔橋,氣貫長虹,名「貫虹橋」,橋的兩側矗立著兩座群雕,一座是「沙洲農民暴動紀念標志」,一座是烈士群雕。在烈士群雕兩側建有260平方米的革命烈士紀念館,館內陳列著革命烈士名錄、事跡介紹、照片和部分實物。園陵正中是一座高19.28米,寬1.8米,頂呈矩形的烈士紀念碑,碑身正面刻有原中共江蘇省委書記江渭清題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個鎦金大字。碑前有900平方米的弔唁台,由4000多塊金山石鋪築而成。碑後建有烈士墓和忠骨存放室。
❻ 張家港主要資源是什麼
水產資源和灘塗資源吧
❼ 張家港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民風民俗
1)五蓋山國際狩獵場 五蓋山位於郴州市東南面,距市中心45公里。狩獵場總面積8000公頃,海拔400—1619米,森林覆蓋率78%,其中原始次森林1466公頃,年平均氣溫17.8℃,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據專家考證,場內有野生動物130餘種,其中有狩獵價值的36種,如水鹿、小鹿、野豬、獾、果子狸、山雞、野兔等。場內夾山尾、大壟里、天鵝塘、鐵甲坪、麻石坳等處動物密度大。當地瑤族和漢族群眾經常去狩獵,是天然的理想狩獵場所。 獵狩場歷經9年建設,總投資已達2000萬元,已完成通路、通水、通電、通訊四大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80公頃的大型封閉式圍獵場 ,風林人工湖水上游樂場、游泳池、軍事體育射擊場、修復文化古跡「風林寺」,建設風林山莊賓館等配套設施,形成了以狩獵為龍頭,集度假、避暑、休閑、森林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 (2)蘇仙嶺 蘇仙嶺位於郴州市城東1.5公里處,屬騎田嶺山系余脈,海拔526米,自古以來就是一處古雅秀美的風景名勝之地。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對蘇仙嶺有「山作劍攢江瀉鏡」的贊美詩句,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稱。當年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曾幽禁於此。從1976年起,政府撥款先後興建、修繕了十多個風景點,其中以桃花居、白鹿洞、三絕碑、蘇仙嶺等最為著名,並修通了從山麓到山頂的盤山公路和架空索道,使蘇仙嶺的面貌為之一新。 (3)天下第十八泉 泉水從石壁圓孔中流出,在地面匯成一個圓形水潭,故此泉又名圓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那時的圓泉水「一邊暖一邊冷。冷處極清綠……暖處白且濁。」一池之水,迥然不同,確屬罕見。古人雅稱之為「圓泉香雪」,列為郴州八景之一。 圓泉是優質礦泉水,水色晶瑩,水質清醇,水味甘冽。用圓泉水沏茶,芬芳馥郁,妙不可言。據《萬曆郴州志》記載,唐代有個叫張又新的寫了一篇《煎茶記》,說他在僧室得到一本書,裡面寫著唐代「茶神」陸羽同李季卿評論水品時,把天下煎茶之分為二十等,郴州圓泉排列第十八。公元1218年,南宋郴州知軍萬俟侶在泉水左上方的石壁上豎鐫「天下第十八泉」六字,從此,圓泉便以「天下第十八泉」而馳名了。 (4)萬華岩 萬華岩離郴州17公里,從市中心有游覽專車直達。洞長2110米,最寬處40多米,洞頂最高處20多米,總面積27000平方米水面9300平方米,現保存宋碑一塊,立於洞口,刻有南宋郴州郡趙不退《勸農記》南宋著名理學家張南軒題刻在岩頂的「萬華岩」三個大字還隱約可見。萬華岩是我國少見的正在發育的地下河溶洞,具有洞大、景奇、恆溫三大特點,兼有旅遊、探險、科研價值,被美國探險隊譽為「世界洞穴奇觀」。而新近開發的「國寶」水底鈣鏌晶錐,全世界只有二處可見。近期萬華岩還在洞口修築了湖,修建了園林式的游道,整個面貌煥然一新。 (5)仰天湖草原 郴州市仰天湖高山草原,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仰天湖海拔1350米,約20為畝,系第四紀冰川孓遺的一個死火山口,它匯集周邊數股礦泉,象一塊晶瑩的碧玉靜躺在草原上,乘游車上山,可見成片竹海,梯田重重,飛瀑直沖而下,響聲如雷,最高梯級落差近400米。原始生態,雲海奇觀,林立的怪石,千姿百態,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當春夏之交,仰天湖方圓數十公里映山紅環繞山崗,燦若雲霞,7-8月牛羊滿坡,若騎馬持鞭狂奔原野彷彿置身於草原之中。目前,仰天湖已建成東門當風、葦盪大橋、魔鬼沼澤、南國長城、竹樓餐廳、南風山莊、古保殘月等30餘處景點,有接待床位100餘個。 (6)仰天巨佛 新近在仰天湖草原不遠處發現了世所罕見的仰天巨佛,整個山體象一仰卧的巨佛,僅頭部就有300多米,遠超過四川樂山大佛,實為世之罕見。仰天巨佛在離郴州市城區西南方向7.8公里遠的群山之中,巨佛耳朵下方堆積著小山丘般的堅銳石塊。石壁上有硝煙痕跡、放射狀裂紋、弧形石門。同時,仰天湖的「湖」字與「佛」字,在郴州方言中諧音。因此仰天巨佛可能是古代先民的粗加工藝術作品。 (7)飛天山 飛天山郴州市飛天山風景區,距市中心32公里,該風景區屬典型的丹霞地貌,面積約40平方公里。郴江在此匯入東江,兩岸丹峰聳立,形態怪異顯示出大自然的神奇。整個風景區有9寨48巷道,形成了以「寨堡」形態為中心的「丹崖綠水」景觀。此處人文景觀也很豐富,相傳這里曾是黃巢起義軍作戰的地方,太平天國軍隊也在此抗擊清兵,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許多古代練兵習武遺址。
❽ 張家港市校興村的歷史
張家港市地處北緯31°43′12〃~32°02′,東經120°21′57〃~120°52′,位於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東南部,北濱長江,與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與無錫、蘇州相鄰;東連常熟、太倉,距上海98公里;西接江陰、常州,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長江兩大經濟開發帶交匯處的新興港口工業城市。
張家港市歷史久遠,擁有10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時間分布在距今2500年至8000年之間,其中南沙東山村遺址的出土文物是長江下游最早的古文化遺址。商末屬勾吳之地,晉代設暨陽縣,縣治即今楊舍鎮。
1962年,從常熟和江陰各劃出數個公社,建立沙洲縣,1986年9月,國務院批准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現下轄8個鎮和常陰沙管理區。全市總面積998.48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785.55平方公里。西北部有江中小島雙山沙,面積18平方公里。境內有沿江岸線71.78公里,其中不凍不淤的深水岸線有33.7公里;大小河道8073條,總長4074.3公里。依託優越的沿江岸線,建有國際貿易商港張家港港、全國惟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江蘇省張家港保稅區和佔地1.53平方公里的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
至2006年末,張家港市總戶籍人口87.9萬人,外來暫住人口46萬人。地方特產有並譽為「長江三鮮」的鰣魚、刀魚、河豚;始於清咸豐年間鳳凰高庄豆腐乾;曾被列為貢品、馳名大江南北的鹿苑雞以及鳳凰水蜜桃、高峰鹿液茶、弄里芹菜、拖爐餅等。改革開放以來,張家港人民弘揚「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的張家港精神,開拓創新,奮發進取,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
楊舍鎮,是張家港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2004年1月7日,建立悅盛社區。4月5日,晨中村並入晨南村;金沙村並入晨新村;校興村、新南村並入南新村。7月2日,建立悅豐社區。
2004年底,全鎮總面積152.83平方千米,人口254992人。轄5個辦事處、4個街道辦事處,49個社區、51個行政村。
塘橋鎮,位於張家港市東南部。
2004年3月4日,撤銷楊園村,並入鎮中社區;祿盪村、李王村、金巷村並入周巷村;南塘村、十字港村並入何橋村;上相村並入青龍村;水渠村並入韓山村;撤銷妙橋村,並入妙橋社區;橫涇村、薛家村、吹鼓村並入洞涇村;陳庄村並入顧家村;西暘村、立新村並入歐橋村;沙田村、躍進村並入蔣家村;前巷村、勤豐村、塘灣村並入金村村;撤銷西苑村,並入鹿苑社區;鹿東村、奚浦村並入巨橋村;鹿北村、南林村並入灘里村;徐灣村並入花園村;馬嘶村、五廂村並入牛橋村;涇西村並入劉村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 94.42平方千米,人口87523人。轄2個辦事處,9個社區、14個行政村。
金港鎮
2004年2月29日,三節橋村並入灘上村;高峰村、朝陽村並入長山村;港上村、鎮山村並入山北村;三省村、馬橋村並入柏林村;香山村並入東山村;青橋村並入港西村;曹場巷村並入豐庄村;攔門村並入北蔭村;德豐村並入小明沙村;長明村並入朝南村;天妃村並入福民村;晨西村並入長埭村;新村村、高科村並入晨陽村;撤大德村、善政村,合建中德社區;撤銷軍民村、德積社區居委會,合建學前社區;撤銷高東村、中圩村,建立中苑社區、香山社區、元豐社區。4月5日,李家港村並入高橋村。5月17日,韓家港村並入長江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125.98平方千米,人口168672人。轄4個辦事處,22個社區、31個行政村。
錦豐鎮
1995年9月13日,張政發[1995]第24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豐樂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聯興村與豐樂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同時撤銷聯興村的村名和村委會。
1999年7月16日,張政發[1999]第 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南興村、錦西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聯興村與南興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建設村與錦西村合並,建立新的建設村。同時撤銷南興村、錦西村的村名和村民委員會。
2002年7月3日,張政發[2002]第12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麒麟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麒麟村與聯興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同時撤銷麒麟村的村名和村委會。
2003年,由原錦豐、三興、合興三鎮及原東萊鎮部分村合並組建新的錦豐鎮。
2004年2月29日,長紅村並入紅光村;恆豐村並入店岸村;天豐村並入向陽村;撤銷新華村,建立鎮北社區居委會;元興村並入建設村;定豐村並入西港村;雙福村並入協仁村;合豐村並入交通村;鎮南村、民港村並入樂楊村;菁圩村並入西界港村;永圩村並入久生村;務本村、錢葉村並入厚生村;常余村、雁行村並入鼎盛村;本和村並入耕余村;新安村並入新港村;萬亨村、永德村並入登瀛村;福安村、悅豐村並入福利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113.99平方千米,人口112714人。轄2個辦事處,4個社區、28個行政村。
社區、行政村一覽(4個社區、28個行政村) 鎮北社區、濱江社區、三興中心社區、海沙社區、合興中心社區;紅光村、店岸村、向陽村、建設村、西港村、協仁村、交通村、福利村、錦豐村聯興村、郁橋村、厚生村、久生村、新港村、西界港村、登瀛村、鼎盛村、耕余村、樂揚村、星火村、洪橋村、洪福村、悅來村、光明村、南港村、常家村、永盛村、明星村。
樂余鎮
2004年2月29日,扶桑村並入樂余村;文興村並入東興村;鼎興村並入齊心村;團結村並入雙橋村;同豐村並入常豐村;紅旗村並入紅閘村;紅發村並入紅星村;紅明村並入紅聯村;東新村、林場村並入東林村;東進村並入東風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84.88平方千米,人口76701人。轄2個辦事處,3個社區、22個行政村。
鳳凰鎮
2004年2月29日,石龍村並入雙龍村;安庄村、欄桿村並入安慶村;東南村、新莊村並入程墩村;李庄村並入西參村;五聯村並入金谷村;黃新橋村、洪涇村並入魏庄村;太平村並入恬庄村;新橋村、小山村並入雙塘村;庄涇村、張巷村並入清水村;小庄村並入鳳凰村;馬路村並入楊家橋村;珠村村並入鷙山村;奚家村、廣步村並入高庄村;茅庵村並入夏市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78.77平方千米,人口64242人。轄2個辦事處,3個社區、15個行政村。
南豐鎮
2004年2月9日,新傑村並入南豐村;生建村、義和村並入東港村;民生村並入海壩村;新建村、雙德村並入永豐村;繼新村並入新德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47.50平方千米,人口46361人。轄1個社區、14個行政村。
2005年4月16日,張家港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豐鎮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張政發[2005]51號):同意將和平村的第9、10、11、12、13、14、15、16、18、21等10個村民小組,永豐村的第29、38等2個村民小組,東勝村原東華的第8、9、10、14、15和原東勝村的第1、2、8、9、等9個村民小組,共計21個村民小組劃歸永聯村,建立新的永聯村、和平村、永豐村和東勝村。
大新鎮,位於張家港市的北部。
2004年3月6日,頂海岸村、新東村並入大新村;萬年村並入段山村;迎豐村並入朝東圩港村;龍橋村與福善村合並,建立橋頭村;長青村與年豐村合並,建立長豐村;新豐村與東凱村合並,建立新凱村;晨豐村並入中山村;晨北村、施家村並入龍潭村。
2004年底,全鎮面積40.24平方千米,人口36074人。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
常陰沙管理區
2004年3月23日,常陰沙農場劃入張家港市。2004年底,面積37.43平方千米,人口21361人。轄1個社區、13個農業管理區。
2004年底,總人口868640人。其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佔43.49%。全市有外來暫住人口44.5萬人。市人民政府駐楊舍鎮,郵編:215600。代碼:320582。區號:0512。拼音:Zhangjiagang Shi。歷年平均氣溫15.4℃,歷年平均降水量1050.5毫米。張家港市轄8個鎮:楊舍鎮、塘橋鎮、金港鎮、錦豐鎮、樂余鎮、鳳凰鎮、南豐鎮、大新鎮;以及常陰沙農場。
張家港市北濱長江,南近太湖,距上海120公里(2003年高速公路通車後僅 98公里),南京180公里,蘇州80公里(2004年一級公路通車後僅58公里)。市域之內基本構築起"五縱五橫一高一環"的大交通格局。張家港古長江岸線把境內陸地分為南北兩部分, 境內南部和西部屬老長江三角洲的古代沙嘴區,散落著零星山丘;北部屬新長江三角洲,由數十個沙洲積漲連接而成。 成陸年代約在7000年以上。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以前,就有人類活動。
張家港全境地勢平坦,河港縱橫,有大小河道6033條,總長4477.3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陸地有河道5.71公里,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資源眾多,環境優美,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境內天然良港張家港港,不凍不淤,深水貼岸,安全避風。現有萬噸級泊位34個,年吞吐量超4000萬噸,已開通19條國際航線,每月40多個國際航班,與世界150個港口有貨運往來。張家港保稅區是全國15個保稅區中唯一的內河港型保稅區。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主要功能為國際貿易、出口加工和保稅倉儲。是"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境內有"三山一苑"( 雙山、香山、鳳凰山、東渡苑)等主要景區,有蘇東坡與梅花堂、徐霞客三游香山等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傳說典故;景點有世紀廣場、暨陽湖公園、張家港公園、沙洲公園等游樂場,雙山島旅遊度假區建成了全國首家江島型水上高爾夫球場。另外還有徐霞客三次游覽過的香山桃花澗、鑒真東渡啟航處古黃泗浦、南沙東山村遺址等名勝古跡。 這些山、水、島、寺、址,構成了張家港市燦爛的歷史文化和開發風景旅遊資源的優越條件。張家港市歷史悠久,水資源豐富,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砂岩、磚瓦粘土、礦泉水、煤炭、天然氣等,其中石英砂岩儲量6000萬噸,已探明的天然飲用礦泉水資源儲量約為8000萬噸。境內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有百餘科近500個品種。
❾ 張家港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民風民俗
五蓋山國際狩獵場 五蓋山位於郴州市東南面,距市中心45公里。狩獵場總面積8000公頃,海拔400—1619米,森林覆蓋率78%,其中原始次森林1466公頃,年平均氣溫17.8℃,氣候宜人,風光秀麗。據專家考證,場內有野生動物130餘種,其中有狩獵價值的36種,如水鹿、小鹿、野豬、獾、果子狸、山雞、野兔等。場內夾山尾、大壟里、天鵝塘、鐵甲坪、麻石坳等處動物密度大。當地瑤族和漢族群眾經常去狩獵,是天然的理想狩獵場所。 獵狩場歷經9年建設,總投資已達2000萬元,已完成通路、通水、通電、通訊四大基礎設施建設。建成了80公頃的大型封閉式圍獵場 ,風林人工湖水上游樂場、游泳池、軍事體育射擊場、修復文化古跡「風林寺」,建設風林山莊賓館等配套設施,形成了以狩獵為龍頭,集度假、避暑、休閑、森林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旅遊景區。 (2)蘇仙嶺 蘇仙嶺位於郴州市城東1.5公里處,屬騎田嶺山系余脈,海拔526米,自古以來就是一處古雅秀美的風景名勝之地。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對蘇仙嶺有「山作劍攢江瀉鏡」的贊美詩句,享有「天下第十八福地」的美稱。當年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曾幽禁於此。從1976年起,政府撥款先後興建、修繕了十多個風景點,其中以桃花居、白鹿洞、三絕碑、蘇仙嶺等最為著名,並修通了從山麓到山頂的盤山公路和架空索道,使蘇仙嶺的面貌為之一新。 (3)天下第十八泉 泉水從石壁圓孔中流出,在地面匯成一個圓形水潭,故此泉又名圓泉。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記載,那時的圓泉水「一邊暖一邊冷。冷處極清綠……暖處白且濁。」一池之水,迥然不同,確屬罕見。古人雅稱之為「圓泉香雪」,列為郴州八景之一。 圓泉是優質礦泉水,水色晶瑩,水質清醇,水味甘冽。用圓泉水沏茶,芬芳馥郁,妙不可言。據《萬曆郴州志》記載,唐代有個叫張又新的寫了一篇《煎茶記》,說他在僧室得到一本書,裡面寫著唐代「茶神」陸羽同李季卿評論水品時,把天下煎茶之分為二十等,郴州圓泉排列第十八。公元1218年,南宋郴州知軍萬俟侶在泉水左上方的石壁上豎鐫「天下第十八泉」六字,從此,圓泉便以「天下第十八泉」而馳名了。 (4)萬華岩 萬華岩離郴州17公里,從市中心有游覽專車直達。洞長2110米,最寬處40多米,洞頂最高處20多米,總面積27000平方米水面9300平方米,現保存宋碑一塊,立於洞口,刻有南宋郴州郡趙不退《勸農記》南宋著名理學家張南軒題刻在岩頂的「萬華岩」三個大字還隱約可見。萬華岩是我國少見的正在發育的地下河溶洞,具有洞大、景奇、恆溫三大特點,兼有旅遊、探險、科研價值,被美國探險隊譽為「世界洞穴奇觀」。而新近開發的「國寶」水底鈣鏌晶錐,全世界只有二處可見。近期萬華岩還在洞口修築了湖,修建了園林式的游道,整個面貌煥然一新。 (5)仰天湖草原 郴州市仰天湖高山草原,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仰天湖海拔1350米,約20為畝,系第四紀冰川孓遺的一個死火山口,它匯集周邊數股礦泉,象一塊晶瑩的碧玉靜躺在草原上,乘游車上山,可見成片竹海,梯田重重,飛瀑直沖而下,響聲如雷,最高梯級落差近400米。原始生態,雲海奇觀,林立的怪石,千姿百態,令人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當春夏之交,仰天湖方圓數十公里映山紅環繞山崗,燦若雲霞,7-8月牛羊滿坡,若騎馬持鞭狂奔原野彷彿置身於草原之中。目前,仰天湖已建成東門當風、葦盪大橋、魔鬼沼澤、南國長城、竹樓餐廳、南風山莊、古保殘月等30餘處景點,有接待床位100餘個。 (6)仰天巨佛 新近在仰天湖草原不遠處發現了世所罕見的仰天巨佛,整個山體象一仰卧的巨佛,僅頭部就有300多米,遠超過四川樂山大佛,實為世之罕見。仰天巨佛在離郴州市城區西南方向7.8公里遠的群山之中,巨佛耳朵下方堆積著小山丘般的堅銳石塊。石壁上有硝煙痕跡、放射狀裂紋、弧形石門。同時,仰天湖的「湖」字與「佛」字,在郴州方言中諧音。因此仰天巨佛可能是古代先民的粗加工藝術作品。 (7)飛天山 飛天山郴州市飛天山風景區,距市中心32公里,該風景區屬典型的丹霞地貌,面積約40平方公里。郴江在此匯入東江,兩岸丹峰聳立,形態怪異顯示出大自然的神奇。整個風景區有9寨48巷道,形成了以「寨堡」形態為中心的「丹崖綠水」景觀。此處人文景觀也很豐富,相傳這里曾是黃巢起義軍作戰的地方,太平天國軍隊也在此抗擊清兵,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留下了許多古代練兵習武遺址。
❿ 張家港有多少個鎮分別叫什麼」
張家港市有8個鎮,分別叫楊舍鎮,塘橋鎮,金港鎮,錦豐鎮,樂余鎮,鳳凰鎮,南豐鎮,大新鎮。
下面具體介紹其中5個鎮:
楊舍鎮隸屬於江蘇省張家港市,地處於繁榮的長江三角洲腹地,是張家港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楊舍鎮歷史悠久,始建於西晉太康二年,2000年由楊舍、泗港、塘市、乘航4鎮合並成立新的楊舍鎮。目前,區鎮總面積153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人。
塘橋鎮東鄰蘇通長江大橋,南沿沿江高速公路,西接錫通高速,滬通、通蘇嘉城際、沿江城際三條鐵路交匯於此,並設樞紐站點,目前滬通鐵路正在建設中。全鎮總面積94.4平方公里,總人口近2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9萬人,下轄2個辦事處、5個社區居委會、14個村委會。
金港鎮隸屬於蘇州張家港市,位於張家港西郊,是張家港市城市副中心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全鎮總面積135平方公里,下轄31個行政村和12個社區,2017年11月,金港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2018年10月9日,金港鎮入選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前100名。
錦豐鎮隸屬於江蘇省張家港市,地處長江三角洲,2003年由原錦豐、三興、合興三鎮及原東萊鎮三個村合並組建而成,是江蘇省張家港市北部片區中心。
樂余鎮位於江蘇省張家港市的東北部,是江蘇省重點中心鎮之一。樂余鎮由原樂余、兆豐、東沙三鎮合並而成,是「一城四片區」之一。全鎮行政區域面積90.2平方公里,耕地8.2萬畝,長江岸線22.5公里。全鎮總人口9萬人。
(10)張家港哪裡有野生動物擴展閱讀:
張家港市特點:
1、張家港市屬北亞熱帶南部濕潤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
2、張家港臨江達海,以港命名,依港興市,是一座港口工業強市,並加速向港產城融合發展的品質之城。
3、張家港市境內共有野生動物資源13綱292個品種。其中,魚綱類有刀魚、河豚、鯽魚等96種,爬行綱類有龜、鱉、蛇等21種,鳥綱類有野雞、野鴨、鷹、雀等104種,哺乳綱類有野兔、刺蝟、鼠等8種,另有野生無脊椎動物63種。
4、張家港市境內市風景名勝景點豐富,有香山景區,暨陽湖景區,鳳凰山景區,東渡苑景區,永聯小鎮,常陰沙景區等。
5、地方特產有長江三鮮,長江蟹,鹿苑雞,血糯,鳳凰稻,常陰沙大米,鳳凰水蜜桃,鳳凰白茶,高庄豆腐乾,沙洲優黃,拖爐餅,弄里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