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寒武紀到第四紀,地球上都出現了哪些恐怖的生物
地球上曾經生活著巨大的史前生物。它們既兇猛又可怕,甚至比恐龍更大更兇猛。看到他們,我只想慶幸他們沒有和人類一起生活一個世紀,或者順便說一句,他們都可以讓人類滅絕。以下列表,123,為你公布十大史前恐怖生物。
是蜈蚣和千足蟲的祖先物種,體長可超過2.4米。它是一種古老的生物,身體肥胖,是迄今發現的為數不多的無脊椎食肉動物之一。他們生活在大約3億年前的石炭紀到二疊紀早期,生活在北美和蘇格蘭。當時他們幾乎沒有天敵。古蜈蚣也是古代十大鮮為人知的超級生物。
它是已知的原始鯨類動物之一,從陸地動物進化而來,然後進化成兩種現代鯨類動物。雖然是鯨,但是齒鯨的外形和巨型海蛇很像。當它第一次被發現時,古生物學家曾將其視為爬行動物。
B. 寒武紀為何會發生生命大爆發這個時期都出現了哪些生物
說到大爆炸,對生物學不太了解的朋友可能就不太清楚了。事實上,他們經歷了生命史上的一個神秘時期。在此期間,地球上的生物物種無緣無故地突然繁榮起來。很多物種突然出現。到目前為止,他們不知道這些生物物種來自哪裡。直到現在,這個謎題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關於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原因有很多推論。人們普遍認為,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突然增加,比氧氣含量高出近十個百分點。增加的原因可能與海洋中的藍藻有關。充足的氧氣為生物爆炸提供了條件,良好的氣候和生態環境為生物爆炸提供了物質基礎。
另外,有人認為這種生物爆炸與動物有性繁殖的繁榮有關,因為有性繁殖使動物的基因更加全面,更有利於自身的發展和進化,所以催生了物種爆炸。
C.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的時代
寒武紀(Cambrian period)是地質年代劃分中屬顯生宙古生代的第一個紀,距今約5.43億至4.9億年。寒武紀是地球上現代生命開始出現、發展的時代,俗稱為「三葉蟲的時代」,這是因為全球寒武紀岩石中都保存有大量三葉蟲化石,其他門類化石相對很少。從寒武紀起出現了豐富多樣且比較高級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和少量脊椎動物,如近年發現的海口魚化石。大量具硬殼或骨骼化石的保存,使我們有條件研究當時生物界的狀況,並能夠利用生物地層學方法來精確地劃分和對比地層,進而研究生物界比較完整的發展歷史。在寒武紀開始後的短短數百萬年時間里,包括現生動物幾乎所有類群祖先在內的大量多細胞生物突然出現,這一爆發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
寒武紀生命爆發的典型代表是我國雲南的澄江動物群,它是世界上目前所發現的最古老、保存最為完整的帶殼後生動物群。該動物群是我國古生物工作者1984年在雲南澄江縣帽天山首先發現的。這是一個內容十分豐富、保存非常完美,距今約5.4億多年的化石群。其成員包括水母狀生物、三葉蟲、具附肢的非三葉的節肢動物、金臂蟲、蠕形動物、海綿動物、內肛動物、環節動物、無絞綱腕足動物、軟舌螺類、開腔骨類,以及藻類等,甚至還有屬於低等脊索動物或半索動物、擬脊椎動物等。由於許多動物的軟組織印痕保存完好,為研究早期無脊椎動物的形態結構、生活方式、生態環境等提供了極好的材料,同時也成了探索地球上大殼後生動物爆發事件的重要窗口。雲南澄江動物群的發現,使得我們對前寒武紀晚期到寒武紀早期生命的進化發展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它在生物進化上的意義至少可以概括為兩點:首先,該動物群的發現,再次證實了「生命大爆發」的存在,成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理論的重要支柱。同時,它還是聯系前寒武紀晚期到寒武紀早期生命進化過程的重要環節。
雖然寒武紀出現多門類化石,但三葉蟲占明顯的統治地位,其種類和數量是其他物種不可比擬的。三葉蟲屬於節肢動物門、三葉蟲綱,僅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因蟲體外殼縱分為一個中軸和兩個側葉,由前至後又可分為頭、胸、尾三部分,故名三葉蟲。三葉蟲全屬海生,多數營游移底棲生活,少數鑽入泥沙中或漂游生活。寒武紀早期出現,種屬和數量都很多,到晚寒武世發展到高峰,奧陶紀仍然很繁盛,進入志留紀後開始衰退,至二疊紀末則完全絕滅。民間常把三葉蟲稱為蝙蝠蟲,這是因為最初在華北發現的一些三葉蟲尾部頗似蝙蝠展翅而得名。三葉蟲由於形態美觀、演化迅速,是劃分和確定地層時代的標准化石,在科普文獻及地學、生物學教科書中常與恐龍一同作為古生物的形象代表。保存三葉蟲的優質石料可以製作成硯台、石匾等具有保存和觀賞價值的工藝品。
新疆寒武紀地層分布有限,出露面積是各紀地層中最小的。但寒武系頂底齊全,即整個寒武紀的地質記錄完整,是我國西北研究寒武系及其頂底年代界線的最佳地區之一。目前已知三葉蟲最為豐富的地點包括阿克蘇地區的柯坪塔格山、塔里木東北緣的庫魯克塔格山和伊犁盆地北緣的科古琴山及甘新交界的北山等地。寒武紀這一時期,新疆塔里木為海水較淺的陸棚海,生長大量底棲型三葉蟲;西天山和北山等地為狹長、海水較深的海槽,發育浮游生活的球接子類三葉蟲。新疆其餘各地大多為隆起的古陸。
1.柯坪的三葉蟲
由阿克蘇沿314國道南行數十千米,我們可以看到公路西側塔里木盆地邊緣拔地而起的柯坪塔格山。柯坪縣是一個地處偏僻、名不見經傳的小縣,然而,這里的早古生代地層,特別是寒武紀和奧陶紀地層發育齊全,與下部的震旦系為連續沉積,古生物化石豐富,其中三葉蟲類型與庫魯克塔格和科古琴山有別,屬華北形。化石以底棲類型為主,其普遍表現為個體較大,形態多樣,其不僅對塔里木寒武紀地層劃分具有意義,而且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柯坪三葉蟲化石最初由區域地質調查工作者於20世紀50年代發現,1959年南京古生物研究所進行了一些採集研究工作。1964年,1973年,新疆古生物學者張太榮、喬新東曾兩次赴柯坪進行了系統採集和研究,發現了許多新屬種,成果已在1981年出版的《新疆古生物圖冊》反映。1985年以後,配合石油開發的需要,塔里木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西北石油局等單位又與南京古生物所合作進行了新的研究工作。
2.庫魯克塔格的三葉蟲
庫魯克塔格山位於庫爾勒以西到羅布泊北一帶。這里的三葉蟲是由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於1927~1933年的考察中在卻爾卻克山發現的。化石由E.諾林採集,G.T.楚得生鑒定研究,1937年發表於中國古生物志。庫魯克塔格的三葉蟲與柯坪的類型不同,屬江南型,同我國浙江一帶的三葉蟲相類似,主要為浮游生活的球接子類,個體相對較小,觀賞性差一些。但也有部分屬種個體較大,形態美觀,如諾林卻爾卻克蟲等。G.T.楚得生在研究該地的三葉蟲時建立了赫定蟲、諾林卻爾卻克蟲等許多新屬種,這些新屬種一直為古生物教科書的經典分子,也為後來新疆三葉蟲的研究奠定了扎實基礎。
從新疆的地理和交通條件來說,在當時能夠到達庫魯克塔格這樣荒蕪、缺水、地形困難的地區非一件易事。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團長、著名探險家斯文赫定曾在《亞洲腹地探險八年》一書中對這段艱辛歷程進行了詳細敘述。
3.果子溝的三葉蟲
由賽里木湖南行入伊犁盆地,要穿越風景秀麗的果子溝峽谷。在果子溝附屬的支溝將軍溝、磷礦溝、凱拉克提及其以西的科古琴山等地,寒武紀地層發育良好,產大量三葉蟲化石。這里的三葉蟲類型與北山和庫魯克塔格的三葉蟲相同,同屬江南型。由於該區寒武紀地層厚度很薄,直至上世紀70年代,這些保持完好的三葉蟲才被地質工作者發現,也因此才確定西天山寒武紀地層的存在,這對西天山的地質演化具有重大的意義。1977年至1985年,張太榮等歷時數年完成了該地三葉蟲的採集和描述,出版了《新疆北天山西段寒武紀地層和三葉蟲動物群》一書。書中介紹了84屬182種三葉蟲化石,其中8個新屬,70個新種,證實該區是中國江南型三葉蟲最為豐富的地區。
D. 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 奇蝦頂級掠食者所向披靡
寒武紀距離現在大約五億三千萬年,下一個就是奧陶紀了,之前給大家介紹過奧陶紀十大恐怖生物,那麼寒武紀又將為大家帶來什麼喜呢?本站我帶大家一起看看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吧。
怪誕蟲長度大約3.5厘米,這是一種可以行走的蠕蟲,它擁有7對刺狀的腳爪,頭部是灰色的,沒有其他比較明顯的特徵,它是寒武紀中比較常見的物種,所以是第一個進入寒武紀行列的生物。
歐巴賓海蠍身體長度大約為40至70毫米之間,它有著極其強大的眼睛,勢力范圍可以達到360°無死角。
奇蝦在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是比較龐大的一種,它的長度可以達到60到200厘米長,在那個時代相當於霸主,不過在4.4億多年前就滅絕了。
微瓦霞蟲身體長度大約為5厘米,長相有點像烏龜不過是帶刺的那種,它的身上覆蓋著甲狀的鱗片及成排的刺。
撫仙湖蟲有著的神經系統比較古老,延伸到頭部,這種蟲子是一種古老的節肢動物,在中國雲南被發現了,有可能是現代龍蝦螃蟹等等的祖先。
奧托亞蟲長度大約為2cm-16cm之前,在早期海洋中也算是霸主,它的可怕的長鼻刺是最為強大的武器。
歡呼蟲看起來腿很多,它身上沒有其他外殼的保護,科學家認為它們可能通過某些毒液來防禦和捕食。
這種蟲子生活在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它是地球上第一批擁有裝甲來保護自己的動物,當時在生命大爆發時期,它們通過身體覆蓋的刺來保護自己。
這種蟲子的英文名字叫做Prickly creature,它有點像鼻涕蟲,身體外表覆蓋著尖刺,長相有點恐怖。
這是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中最為古老的動物,這也是一種頂級的捕食者,這種生物的化石保存的十分完好,甚至可以清晰的看到大腦和神經系統。
E. 寒武紀時期都有哪些代表性動物
寒武紀生物進化
寒武紀是現代生物的開始階段,是地球上現代生命開始出現、發展的時期。
寒武紀常被稱為「三葉蟲的時代」,這是因為寒武紀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類群豐富的礦化的三葉蟲硬殼。寒武紀是顯生物的開始,標志著地球生物演化史新的一幕。在寒武紀開始後的短短數百萬年時間里,包括現生動物幾乎所有類群祖先在內的大量多細胞生物突然出現,這一爆發式的生物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帶殼、具骨骼的海洋無脊椎動物趨向繁榮,它們營底棲生活,以微小的海藻和有機質顆粒為食物,其中,最繁盛的是節肢動物三葉蟲,故寒武紀又稱為「三葉蟲時代」,其次是腕足動物、古杯動物、棘皮動物和腹足動物,寒武紀的生物形態奇特,和我們現在地球上所能看見的生物極不相同。比較著名的有早寒武世雲南的澄江動物群、加拿大中寒武世的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寒武紀的生物界以海生無脊椎動物和海生藻類為主。無脊椎動物的許多高級門類如節肢動物、棘皮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筆石動物等都有了代表。其中以節肢動物門中的三葉蟲綱最為重要,其次為腕足動物。此外,古杯類、古介形類、軟舌螺類、牙形刺、鸚鵡螺類等也相當重要。拋開牙形石不說,高等的脊索動物還有許多其他代表,如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中的華夏鰻、雲南魚、海口魚等,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中的皮開蟲,美國上寒武統的鴨鱗魚。
在潮濕的低地,可能分布有苔蘚和地衣類的低等植物,但它們還缺乏真正的根莖組織,難以在乾燥地區生活;無脊椎動物也還沒有演化出適應在空氣中生活的機能。寒武紀沒有真正的陸生生物,大陸上缺乏生氣、荒涼一片。
此外,寒武紀還產生了進化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寒武紀大爆發」,在很短(地質意義上的很短,其實也有數百萬年之久)時間內,生物種類突然豐富起來,呈爆炸式的增加。它意味著,生物進化除了緩慢漸變,還可能以跳躍的方式進行。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Cambrian
Explosion):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大約6億年前,在地質學上稱做寒武紀的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門在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這種幾乎是「同時」地、「突然」地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和環節動物等),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
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爆發」。達爾文在其《物種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這一事實,並大感迷惑。他認為這一事實會被用做反對其進化論的有力證據。但他同時解釋到,寒武紀的動物一定是來自前寒武紀動物的祖先,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於地質記錄的不完全或是由於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的緣故。
F. 寒武紀時期除了三葉蟲以外,還有些什麼生物
今天上午,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員陳均遠宣布:他所領導的研究小組「圓了達爾文的夢」,他們找到了前寒武紀生物演化的有力證據。這一成果刊登在了今天出版的《科學》雜志上。據冼鼎昌院士介紹,此項研究獲得成功表明,古生物學和同步輻射應用的結合可以為人們打開一個廣闊的研究新視野。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後,就不斷受到學者的質疑和神學家的猛烈攻擊。其中最令達爾文及追隨者頭疼的是:在地球上沒有發現任何寒武紀之前的生物化石,但到寒武紀卻突然出現了三葉蟲等復雜生命。這里沒有生物的演化過程。神學家據此宣傳上帝在寒武紀創造了生命。達爾文猜想:前寒武紀的生物化石不是沒有,而是還沒有被發現。 據了解,陳均遠聯合我國台灣和美國、歐洲的科學家,使用同步輻射相襯成像方法,對貴州甕安1998年發現的、屬前寒武紀地質時代的、具極葉結構的磷酸鹽岩化胚胎化石,開展了三維無損傷研究,成功獲得了古化石樣品細小的(0.1—0.7毫米)內部空間的高分辨結構,證明所觀察到的頸狀構造的極葉身份。由此不僅為兩側對稱動物在甕安動物群的存在提供新的重要證據,而且也表明兩側對稱動物早在5億8千萬年前就已經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員冼鼎昌院士提出了用同步輻射成像方法對古生物化石進行三維無損傷研究的設想。他與陳均遠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合作,開展了對所選胚胎化石的研究。研究中,同步輻射相位襯度成像方法起了關鍵的作用。陳均遠及合作者在北京和台灣的同步輻射裝置上用這個方法做過具極葉胚胎的三維成像,最後在歐洲同步輻射裝置上得到了理想的圖像。而如果使用傳統方法根本不可能使古生物化石完好無損。 名詞解釋 寒武紀:寒武紀是距今5億7千萬年前至5億1千萬年前的一個地質時代。在這一時期,大約50個門的大量多細胞生物(包括幾乎所有現生生物的祖先)快速出現,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炸」。 這一時期,最繁榮的生物是節肢動物三葉蟲,其次是腕足動物、古杯動物、棘皮動物和腹足動物。寒武紀的生物形態奇特,和地球上的現生生物極不相同。三葉蟲是無脊椎動物,約占當時寒武紀全部生物的60%,是古生代早期一類比較高級的無脊椎動物。 極葉:動物胚胎在受精後開始進入卵裂及隨後的發育階段。兩側對稱動物(如蜘蛛、蝴蝶、恐龍、人類等都是兩側對稱動物)的胚胎卵裂有兩種類型:輻射狀卵裂和螺旋狀卵裂,而後者又分為蠕形和真螺旋兩類,其中,真螺旋卵裂胚胎中有一類名為「具極葉胚胎」。所謂「極葉」是胚胎在卵裂中形成的一個形似卵裂球的特殊區域,其中沒有細胞核,只有來自植物極的某些細胞質。確認「具極葉胚胎」的存在對進一步證實早在58億年前地球上就出現了兩側對稱動物具有重要意義。
G. 寒武紀代表性的生物種類是
寒武紀的最有代表性的生物是:三葉蟲。
其次是腕足動物、古杯動物、棘皮動物和腹足動物,寒武紀的生物形態奇特,和我們現在地球上所能看見的生物極不相同。比較著名的有早寒武世雲南的澄江生物群、加拿大中寒武世的布爾吉斯頁岩生物群。寒武紀的生物界以海生無脊椎動物和海生藻類為主。無脊椎動物的許多高級門類如節肢動物、棘皮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筆石動物等都有了代表。其中以節肢動物門中的三葉蟲綱最為重要,其次為腕足動物。此外,古杯類、古介形類、軟舌螺類、牙形刺、鸚鵡螺類等也相當重要。拋開牙形石不說,高等的脊索動物還有許多其他代表,如中國雲南澄江生物群中的華夏鰻、雲南魚、海口魚等,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岩中的皮開蟲,美國上寒武紀的鴨鱗魚。
H. 寒武紀生物大爆發中產生了哪幾種著名生物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被稱為古生物學和地質學上的一大懸案——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自達爾文以來就一直困擾著進化論等學術界.「寒武紀」是地質史上的一個年代,因英國的一座小山而得名,期間大約是五億四千萬年前至五億一千萬年前.它的名稱並不含有特殊的意義,但它卻是一個特殊的時代.
地球大約是在46億年前誕生的.在地球誕生後的40億年時間里,地球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和動物,幾乎沒留下任何實質性的痕跡.然而,在此後不超過500萬至1000萬年的這段短短的時間里,即大約6億年前,在地質學上稱做寒武紀的開始,絕大多數無脊椎動物門在這幾百萬年的很短時間內出現了.這種幾乎是「同時」地、「突然」地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門類眾多的無脊椎動物化石(節肢動物、軟體動物、腕足動物和環節動物等),而在寒武紀之前更為古老的地層中長期以來卻找不到動物化石的現象,被古生物學家稱作「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簡稱「寒武爆發」.達爾文在其《物種起源》的著作中提到了這一事實,並大感迷惑.他認為這一事實會被用做反對其進化論的有力證據.但他同時解釋到,寒武紀的動物一定是來自前寒武紀動物的祖先,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進化過程產生的;寒武紀動物化石出現的「突然性」和前寒武紀動物化石的缺乏,是由於地質記錄的不完全或是由於老地層淹沒在海洋中的緣故.
古三葉蟲
1882年,達爾文在生命的最後一封信中談到古三葉蟲.在他看來像三葉蟲這么復雜的動物突然地出現在寒武紀地層中,這是不可思議的.
三葉蟲是生活在五億多年前到兩億多年前的一種已經滅絕的原始節肢動物.它的形體扁寬,背面正中突起、背上有兩道縱溝,把身體縱分為三葉形,因此而得名.
過去,寒武紀通常被稱為「三葉蟲的時代」,因為在寒武紀地層中保存有大量的比其他類群豐富的三葉蟲化石,而在寒武紀地層中,不具礦化的軟軀體動物化石從未被發現.
科學家從寒武紀之前的古老岩層中發現了一些單細胞生物的化石殘骸,但它們都在不久以後銷聲匿跡了.這就好像在生命的史書上劃了一條分界線,之前不過是熱身運動,之後到了寒武紀真正的進化才開始.
一切都突然開始了,生命的形式不知為什麼突然就變得多姿多彩,生機盎然,這一突發性生命創新事件通常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正是在這一時期,生命選擇了其基本的形式,以後也再沒有什麼大的改變.當科學家們檢索寒武紀時代的化石所記載的歷史時,到處可見的是難解的謎和進化過程中的空白階段.當新的生命形式在化石記錄中出現時,人們找不到與之相對的原種,而當它們突然消亡時,又沒留下什麼顯而易見的進化體.
「為什麼我們沒有發現成千上萬的過渡類型化石埋藏於地殼中呢?」 達爾文痛苦地意識到,地層斷層中確實缺少此類化石的存在.這一事實一直困擾著達爾文,以至於他在書中用了一整章來討論「地質記錄的不完整」.
布爾吉斯動物群的發現
1909年8月,美國地質調查所所長維爾卡特帶領全家到加拿大落基山脈的布爾吉斯山去野外地質旅行.回程的路上,一塊石頭絆倒了他夫人的坐騎,維爾卡特撿起這塊作怪的石頭,奇跡出現了,一塊保存有軟體動物的化石顯現在維爾卡特面前.
後來,經過大規模的發掘、採集後,布爾吉斯動物群給當時科學界造成極大震撼.它使科學家第一次清楚地認識到,在寒武紀海洋中具有骨骼化的動物僅僅佔少數,絕大多數是不易保存的軟軀體動物門類,糾正了人們對寒武紀僅存有三葉蟲等少數硬體動物的錯誤認識.
化石記錄了五億一千五百萬年前寒武紀中期無脊椎動物驚人的豐富,被科學界視為生命起源和早期演化的重要依據,為破解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之迷提供了重要線索.
由於地質保存上的缺陷,布爾吉斯動物群化石沒有立體的層面,很多的動物形態只能依靠推測.
1981年,加拿大布爾吉斯動物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為「世界文化遺產遺址」,成為全世界古生物學者關注的聖地.
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代表——雲南澄江動物群
在昆明東南方5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城.境內有著名的撫仙湖,湖水清澈純凈,可直接飲用,小城也由此而得名澄江.但是,誰也料想不到一本破解地球生命的天書,就埋藏在澄江這座不起眼的帽天山下.對古生物學家侯先光教授而言,1984年他在澄江帽天山的那次重大發現,至今還使他無法平靜.
在澄江帽天山的半山腰有一座外形奇特的建築,這是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的野外工作站.它由中國著名建築師齊康設計,其設計靈感來自在帽天山上發現的一種寒武紀生物--灰姑娘蟲.
1984年7月,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侯先光研究員在雲南澄江縣帽天山發現了第一塊早寒武紀動物化石長尾納羅蟲.這次發現可以說是很偶然的事件,侯先光原來的意圖是到澄江來尋找金碧蟲的化石,沒想到無心插柳,意外獲得了這塊長尾納羅蟲的化石.
那年6月,侯先光在導師張文堂的指導下,赴雲南為碩士研究生論文搜集古介形類化石.
1984年7月1日,下午3點鍾左右,侯先光在一大堆石塊中隨手拿起一塊,一錘下去——一個栩栩如生的蟲體出現了.這是一條寒武紀早期的無脊椎動物,屬於知名的古生物學家維爾卡特於1909年在加拿大發現的布爾吉斯動物群的一個重要成員.國外科學家認為納羅蟲是最早出現的硬體生命之一,在亞洲大陸還是首次發現,而且還保存有附肢.這一發現意味著,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證據就在腳下.後來,這一天成了澄江動物化石群的紀念日.世界著名古生物學家、德國的塞拉赫教授稱:「澄江動物群的發現就像是來自天外的信息一樣讓人震驚.」美國《紐約時報》稱:「中國澄江動物群的發現,是本世紀最驚人的發現之一」.
侯先光帶著這一重大成果返回南京,寫出了發掘報告,並與導師張文堂教授撰寫了研究澄江動物化石的論文《納羅蟲在亞洲大陸的發現》,師生倆在文章中把澄江發現的古生物正式命名為「澄江動物化石群」.從此揭開了而後二十年讓世人不斷驚訝的序幕.
一系列的野外發掘和研究工作由此開始.不斷的發現和探索,將五億三千萬年前的生命世界展現了出來.
消息傳出後,一批批國內外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者蜂湧而至,一批又一批形態各異的化石被挖掘出來,人們從未見過保存得如此完整的生物化石:不僅保存了生物的骨骼,還保存了表皮、纖毛、眼睛、腸胃、消化道、口腔、神經等各種軟組織.其中,水母狀化石的觸手、輻管、環肌、中央腔和口部構造清晰可見,蠕蟲化石的體環、吻部構造、消化道和尾刺完整無缺,腕足動物化石則顯示出從外殼向外伸出的粗壯的肉莖.以或捲曲或斜躺或平直姿勢埋藏的納羅蟲化石,完好地保存著它們的軟軀體構造,甚至連腸道中充滿的食物也清晰可見,顯示著其在臨死之前還曾經飽餐一頓.具有網狀骨片的微網蟲,即使活著時保持站立的姿勢就已經很不容易,有的竟然可以在死後仍然保持立姿.這些化石是世界其他地方難得一見的帶軟軀體構造的化石.5億年前生物的軟軀體構造居然能成為化石陳存在岩層中,這是澄江化石最為獨特之處.
專家從澄江古生物化石群發現,現今世界上所有的動物的門都在這一時期同時出現,而且之後再沒有產生新的門.這一時期出現的生命的形狀同今天的生物已很相近,從星形對稱的海星到左右對稱的甲殼綱動物,以及具備脊椎雛形的動物等.在雲南省澄江縣發現的動物化石中,即使不包括現在已經絕滅了的門,所發現的動物的門仍多達20個,而現在地球上熱鬧非凡的上千萬種生物總共才35個門.這說明,在寒武紀早期,動物多樣性的基本體系就已經建立了.
1989年,真正的完整的微網蟲化石在帽天山出現,令科學家大跌眼鏡.原來,困惑了古生物學界幾十年的這些骨片,就長在一個蠕蟲一樣的生物體內,身體兩旁.
微網蟲是絕滅了的多腿緩步類動物.身體長4到6厘米,頭短而小,尾長.其腹部兩側具有成對的腿,不善行走,用帶爪的腿攀附在其它生物體上,是澄江動物群的珍稀化石.
陳均遠教授發現的微網蟲使得帶網孔骨片的化石在分類學上的定位問題得到了解決.美國哈佛大學的古爾德教授撰文寫道:因為微網蟲完整化石的發現和研究,使得人類科學的歷史又向前跨越了一步.
澄江動物化石群的又一重大貢獻,就是發現了完整的奇蝦化石,證實了早寒武紀即存在肉食動物. 「奇蝦」並非真正的蝦,它是寒武紀海洋里最大最兇猛的食肉動物.1992年帽天山北坡修築公路,推土機推出了一個巨大的斷面,最完整的奇蝦化石終於顯形了.
奇蝦的第一塊化石早在1892年發現於加拿大.其實這只是奇蝦的一個前肢,當時卻被錯誤地認為是某種蝦狀動物的身體,但令人困惑的是,總找不見蝦頭.直到在澄江帽天山發掘出三塊最完整的奇蝦化石,才使古生物學上長達一個世紀的誤解終於被澄清.原來,布爾吉斯發現的「奇蝦」只是一種大型食肉動物的一隻「手」而已.在過去的100多年間,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奇蝦是無腿的大怪物,而澄江出土的奇蝦化石腹部都有粗壯成對的腿.
奇蝦是巨型肉食動物,頭背部有一對莖狀眼,口腔前側有一對強壯的用於捕捉獵物的巨形前肢.根據其化石碎片推測,這類動物體長可達2米以上,它的嘴直徑可達25厘米,而當時動物的平均大小卻只有幾毫米到幾厘米.相比之下,奇蝦是所向無敵的巨無霸了.後來,日本科學家根據化石復原模型和研究成果做出了奇蝦的模型.我們看到,科學家模擬出來的這種動物,有長長的觸角和胡須,像蝦一樣的殼和尾翼,軟軟的身體下部有一個方形的口,用來過濾海水,獲得食物.
奇蝦的出現,標志著在寒武紀初期,海洋的生態系統已經有了相當完整的金字塔式的食物鏈系統,而奇蝦就是位於這個金字塔頂端的生物.
1991年,候先光教授在帽天山發現了一種蠕蟲狀動物化石,命名為「雲南蟲」.當初,由於某些特徵難於解釋,它被放在分類位置不定的蠕形動物.四年後,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均遠教授在英國《自然》雜志上首次提出雲南蟲屬最古老的脊索動物,拉開了它們神秘的面紗. 而西北大學舒德干教授,由相同的線索,引出了不同的結論.「它已經超出了非脊索動物的范圍.但是,我覺得因為它沒有肌節,沒有真正的脊索,也就是說不具備真正脊索動物的兩個基本特徵.」 半索動物的論證遭到陳均遠的駁斥,他極力支持雲南蟲是脊索動物. 爭論往往是發現的契機.1999年4月,陳均遠教授等在昆明海口耳材村的山坡上發現了雲南蟲的近親「海口蟲」,把澄江動物群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海口蟲向世人提供了一幅清晰的大爆發早期的、不容置疑的脊索動物的快照. 同年11月,西北大學舒德干教授等又在昆明海口地區發現了保存極為完善的「昆明魚」化石,再次引發科學界的大震憾. 澄江動物群的「海口蟲」、「昆明魚」等珍奇化石的發現,使古生物學界形成了共識.在前寒武紀末期至寒武紀初期,地球上確實發生了一次生物門類大創新事件,而且,現今的動物界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都參與了這次大爆發事件.
在這些動物化石研究中,最令人激動的是被命名為「雲南蟲」的一種動物,它是最古老的脊索動物,它的發現和研究,將包括人類在內的脊椎動物的歷史向前推進了1000多萬年.地質時代中生代的脊索動物恐龍,地質時代新生代的脊索動物哺乳類動物以及後來的人類,它們的共同祖先是"雲南蟲".
根據科學家推斷,「雲南蟲」當時為了獲得在海中游泳的能力,在各體節內發展了肌肉,利用肌肉收縮來使身體呈現波浪運動.它的體內有一條貫穿前後的軟管,作為椎骨,還有一對很小的側折,後來演化成哺乳類的四肢,以及我們人類的臂和腿
2002年1月15日,雲南省古生物學家羅惠麟、陳良忠、胡世學在昆明地區早寒武世澄江動物群化石中發現了海口華夏魚、中新魚兩種新物種化石,此發現填補了從頭索動物進化到脊椎動物的空白,一個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壯觀圖景、一個生命演化的完整鏈條已經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圖為最新發現的中新魚化石,從這塊古老的化石上,能清晰地分辨出「魚」的頭部及背鰭、嘴和眼睛等器官.其實,這條化石「魚」屬原口動物綱,是最原始的軟體脊椎動物.
I. 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都是什麼
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怪誕蟲、奇蝦、歐巴賓海蠍、微瓦霞蟲、奧托亞蟲、撫仙湖蟲、歡呼蟲、Prickly creature、多毛的柯林斯怪物、Lyrarapax unguispinus
1、怪誕蟲:
微瓦霞蟲這種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之一的生物一般成熟後的身長最長約5公分,這個動物像是一個帶著刺的王八殼,有點像一隻帶刺的龜殼。它的身體有甲狀鱗片以及刺,這種生物與現存任何生物沒有關系。
J. 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奇蝦成地球霸主 恐龍是它晚輩
寒武紀距今約五億三千萬年,是顯生宙最早的地質時代,下一個是便是奧陶紀。在這個時期地球上出現了一次大規模的演化事件,空曠無垠的海洋里突然出現種類繁多的生物,不僅如此生物還演化出了能夠形成化石的堅硬軀體或外殼。
這些生物涵蓋了所有現生動物的門類,其中以節肢動物的數量與種類最多,科學家表示不論是昆蟲或是人類,現生的所有動物,都可以在遙遠的寒武紀找到它們的祖先。
下面在千萬個生物中梳理了寒武紀十大 恐怖生物 ,其中奇蝦、怪誕蟲等等外邊奇特的如同外星生物。
這種身長3.5厘米(合1.5英寸)的可行走蠕蟲有7對刺狀的腳爪,在背上有一排柔軟的觸角,灰色的頭部則無任何明顯特徵,它顯然是它所生存的那個年代裡最常見的物種之一。加拿大、中國以及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都發現了相應的例子。
寒武紀動物大多數只有毫米到十幾厘米,而奇蝦(英文全名:anomalocaridids)則體長60~200厘米,可以說是當地地球上所有動物的霸主。不過只在4.4億多年前就全部滅絕了。
奇蝦擁有一對乒乓球大小的眼睛、一雙布滿刺的大螯、一個巨大的尾扇和一張形如碗口的利牙大嘴,是當時海洋食物鏈的頂端捕食者,稱霸指數五顆星,後來出現的地球霸主恐龍在它面前也只能算是晚輩。它就是奇蝦。
奇蝦在寒武紀海洋中分布十分廣泛,世界各地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蹤跡,包括中國、加拿大、美國猶他州與澳大利亞,生存時間從寒武紀早期至中期。奇蝦主要以堅硬外殼的生物為食,包括三葉蟲。奇蝦擁有強壯的嘴部結構,可以穿透貝類的外殼,顯示它們是一種掠食者。古生物學家在一些三葉蟲化石上都能找到圓形或W型的咬痕,後來確認是奇蝦所造成的。
此種生物只有一個種。身體總長度為40至70毫米。它的頭部長有五顆以眼柄支撐並突出的眼睛,視力范圍很可能到達360°。
歐巴賓海蠍是如此怪異,以致科學家推測其也許是蝦類的遠親,也許和現代存活的任何生物都無關。歐巴賓海蠍生活於大約5.3億年前的海洋之中,大概位於現在加拿大所處的位置。它們看起來很像是科幻電影中的怪異動物,長約1.2米。它們利用14對像槳一樣的腮來游泳。最奇怪之處還在於它們的頭部。歐巴賓海蠍頭上頂著5隻帶柄的眼睛,並伸出象鼻狀的嘴巴,在這些眼睛的前端還有一個柔軟的長嘴,而且在嘴的頂端還長有一個爪子,用來捕殺獵物。
身長約5公分,有點像一隻帶刺的龜殼。微瓦霞蟲身上覆蓋著甲狀的鱗片及成排的刺,相信長得像蛞蝓,但是它與任何現存的動物門都沒有明確的關系。
微瓦霞蟲生活在早期的寒武紀和中寒武紀,雖然已知有一系列的幼體,最小的是2毫米
學名是OTTOIA,體長只有2cm~16cm 。這種蟲是在連哺乳動物都沒出現的時代的最早海洋皇者之一。是當時海洋中的獵手,靠著它們可怕的長鼻刺來獵殺其他動物。它們生活在5.08 億年前寒武紀,化石最多的地方在加拿大大西部沉積盆地,從中寒武紀到晚寒武紀,到奧陶紀都有它們的身影。
撫仙湖蟲擁有延伸到頭部的最古老的神經系統。這種蟲類是在中國雲南省發現,被命名為撫仙湖蟲,它們是最古老的節肢動物,有可能是如今龍蝦、螃蟹等軟甲亞綱的祖先。由於化石位於澄江內的低氧環境中,對器官保存尚為良好,因此可以觀察到神經、大腦等部位。
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埃奇庫姆表示,從解剖得知,撫仙湖蟲的神經組織中有眼睛神經束的痕跡,代表它們已發展出高解析度的視覺處理。
另外,它也是一種肉食性動物,科學家還在腸道里發現三葉蟲的殘餘,由此可知,這些蟲子可能真是5億年前、寒武紀時期以視覺捕食的上古邪神。
這個看起來腿很多的毛絨絨的動物就是生活在寒武紀早期的歡呼蟲,但跟當時有著堅硬外殼的動物不一樣,它是“裸體”的,身上沒有任何外殼保護,它由多達20~30個肢體,科學家稱它們可能有著特殊的毒液來作為防禦和捕食。
5億年前的Ovatiovermis cribratus擁有獨特的捕食方式。它可能將身體後半部分的肢體固定在海底,然後揮舞上半部分肢體捕捉微小的東西,比如漂浮在水中的浮游生物。
Prickly creature
在布爾吉斯頁岩中,考古學家還發現一種鼻涕蟲似的生物,體表覆有尖刺。中文名字未知。
英文名Collinsium ciliosum,又稱為多毛的柯林斯怪物,這是一種葉足動物,中文名不詳,生活在大約5.4億年前的寒武紀時期,是地球上首批擁有裝甲保護的動物,在5.18億年前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它們利用體表覆蓋的刺保護自己免遭天敵捕殺。
拉丁文直譯為“多刺的七弦琴形食肉動物”,它是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中史上最古老的肉食動物,也是當時除了奇蝦以外的頂級捕食者,在中國被發現的化石。這種5.2億年前的海洋生物保存得非常完好,甚至可以看清其大腦和神經系統。
寒武紀是一個生物大爆發的地質時期,寒武紀十大恐怖生物只是目前發現的資料較多的一些物種,至於為什麼那個時期會有生物大爆發,其原因有很多種,還再科學家的研究當中。其中也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寒武紀的動物大多是海生生物,但它們卻很少遨遊大海,都是生活在海底。
寒武紀也是帶殼動物的出現時期,現今有許多帶殼動物被認為是它們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