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群居動物有哪些,他們的特點是什麼
群居動物 與獨居相對,指以群體為生活方式,在生活中無論進食、睡覺、遷移等行為都以集體為單位,彼此間相互關照,相互協助的動物。 很多昆蟲是群居動物,比如:蜜蜂、螞蟻、蝗蟲等; 很多海洋動物都是群居,比如:N多種熱帶魚,以及黃魚,金槍魚,梭魚。幾乎所有的海洋哺乳動物也都是群居,比如虎鯨,藍鯨,座頭鯨等各種鯨,但抹香鯨除外,還有海豚呀,海獅呀,海象呀等等; 很多犬科動物都是群居,比如:狼,豺,鬣狗; 貓科動物一般不群居,獅子除外; 一般食草動物都是群居的,用來保護自己,比如:角馬,羚羊,藏野驢,野馬,以及斑馬,犀牛,大象,非洲水牛,羚牛等等。世界上最大的動物群是東非羚羊,通常可以一個群里頭可以超過1億個(在哺乳動物里); 所有的靈長目動物也是群居:如金絲猴,黑猩猩,狒狒,長臂猿等,包括人; 嚙齒目的動物也有很多是群居,比如:老鼠和兔子; 還有很多鳥類,比如:火烈鳥,海鷗,企鵝,鵜鶘,麻雀,以及象天鵝,大雁這樣的候鳥們。
2. 什麼是封閉群動物
動物按遺傳學原理分類實驗動物按遺傳學可分為相同 基因型和不同基因型兩類。相同基 因型又可分為近交系、突變系和雜交F1代,不同基因型又可稱作遠交群或封閉群。一.近交系(Inbreeding strain) 1.同源突變近交系(Coisogenic inbred strain) 2.同源導入近交系(Congenic inbred strain) 3.分離近交系(Segregating inbred strain) 4.重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5.雜交一代二.封閉群(Closed colony)實驗動物的品種品系種:種(species)是生物學分類的最基本單位,在實驗動物學中,種是指有繁殖後代能力的同一種類的動物,而有生殖隔離的動物則是異種動物。 品種:種以下可以進一步分類,品種(stock)一般指具有一些容易識別的特徵,可以穩定遺傳的動物群體。如紐西蘭兔、青紫藍兔、Wistar 大鼠、KM小鼠等。品系(strain): 在實驗動物學中把基因高度純合的動物稱作品系動物。雜交系(hybrid strain):兩個近交品系動物間有計劃地交配,獲得的第一代動物。稱作雜交一代動物F1作為品種品系動物的條件1.相似的外貌特徵(例如毛色特徵) 2.獨特的生物學特性(例如:糖尿病模型,肥胖症、侏儒症、肌萎縮症) 3.穩定的遺傳性能 4.具有共同遺傳來源和遺傳結構 近交系動物 雜種動物經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單線連續繁殖,各條染色體上的基因趨於純合,品系內個體差異趨於零,近交系數大於98.6%。這種動物自然界並不存在是人工專門培育的實驗動物。
3. 什麼是近交系動物近交系動物有哪些特點
要說到近交系就要打開一扇邪惡的大門了。。。近交系動物是為了追求基因上的同質性而培育出來的。只有經過了連續20代以上的近親繁殖,培育出來的才能叫做近交系,20代啊。。。這里的近親繁殖包括同胞兄弟姐妹之間的,以及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這個在學術界叫做回交。。。),都是直系的,跟這一比三代以內旁系什麼的都弱爆了。。。一個近交系品系內所有個體都可追溯到起源於第20代或以後代數的一對共同祖先。醫學研究中使用的近交系動物一般是嚙齒類,其他的動物很難這樣連續地進行近親繁殖。。。近交系動物個體之間基因的差異非常非常小,而且基本都是純合子,後代的性狀也會很一致。因此它們在試驗中的反應性一致,誤差很小,只用比較少的個體就能做出相對可靠的結果,這是近交系動物的優點。而且如果想要保留某種特殊的性狀的話,把它弄成近交系也方便把這種性狀穩定地遺傳下去,不過它也有缺點,近交系小鼠的身體素質比較差,而且比較不能反映整個群體的特點。與近交系對應的是封閉群,這個口味就輕得多了。封閉群與群外的其他個體沒有基因交流,但在群內不需要近親繁殖。封閉群動物也經常用於生物醫學研究。
4. 比較近交系和封閉群動物的特點及應用意義
主要來講近交系是近交程度達20代以上;而封閉群動物則只需4代 我又苦苦整理了一下內容 仔細看:近交系: 基因純合性,在一個近交系內的所有動物的基因位點都應當是純合子,在本品系內任何個體交配的後代也應當是純合子,即基因型一致,遺傳特性相同。從理論上說,這些動物是不應有暗藏的隱性基因的,用近交系動物做實驗時,不會因為隱性基因的暴露而影響實驗結果的一致性。 表現型的一致性,由於上述的特點,近交系動物任何可遺傳的體征都應是一致的,如生理、生化以及組織學、形態學上的特徵(毛色、體重等),甚至行為的類型都趨於一致。如果說,在個體間有時會出現一些差異,也只可能是後天環境不同一而造成的。遺傳穩定性和反應敏感性,近交系是由近親交配 20 代以上育成的,遺傳性是穩定的。近交系被確認後,只要堅持近交,並不斷監測,基因變異的機率是很低的。由於近交系動物的遺傳是高度純合的,對外部各種因素(包括試驗因子)的影響,反應高度敏感。這類動物有如高精密度的天平,外界微小的變化,天平就會擺動。 遺傳特徵的可辯別性,在同一近交系中,不應存在遺傳多態現象。在絕大多數近交系中主要的遺傳位點已有了分型,通過遺傳檢測可以對動物的品系進行辯認,有利於對品系遺傳純合性的維持。意義:由於近交系具有良好的、適合實驗要求的遺傳特性,被用在眾多的實驗領域,而且可減少每批次實驗的動物用量,容易獲得有統計學意義的實驗數據。它們是胚胎學、生理學、遺傳學研究的理想材料,也用於葯效試驗、安全評價等的動物實驗。進行組織或腫瘤移植實驗時,製作某些有遺傳因素的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時,近交系是必不可少的材料。 封閉群動物封閉群動物在遺傳上具有一定的雜合性,因而這類動物繁殖力高,適應能力強,保種及繁殖生產的成本較低,應用范圍廣。與近交系相比,封閉群動物的個體在遺傳上仍存在相當的差異,因此實驗的可重復性,及反應的一致性就不如近交系動物。但是,封閉群動物在實驗中,卻有比近交系更接近自然種群反應的特點。所以在實際中,封閉群動物被廣泛地應用於教學、預實驗、一般的葯物初篩、以及毒性、安全性評價試驗之中。
5. 封閉群的分類
封閉群按其來源和遺傳背景不同,可分為以下兩大類:
1.來源於近交系的繁殖群及其子代,不用兄弟姐妹交配方式保種進行生產的實驗動物。
2.來源於非近交系,不是以培育近交系為目的而生產的實驗動物群。
如系來源於近交系的封閉群,雖然對繁殖群的的大小不作特殊規定,但應採取在群體內不產生隔離狀態的方法繁殖。
如系來源於非近交系的封閉群,應經常保持「群體的有效大小」,一般為50隻以上,同樣應採取群內不產生隔離狀態的方法繁殖。
上述兩種封閉群,除了在選擇時應考慮繁殖力外,均不採用特殊的淘汰方法進行選種。
6. 群體生活的動物有哪些特點
群體生活的動物有哪些特點
特點
1、組織較為龐大,通常數量眾多
2、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和各自的崗位職責
3、集體利益大於個體,個體犧牲意識較強
4、領土意識非常強,對侵入者有戰術有策略
5、絕對擁護當前的領導者,也只有唯一一個領導者
意義
1、快速有效地在群體內部共享情報信息,包括食物來源、敵友信息、領導決策、環境變動等
2、制定有效地戰斗策略並及時灌輸到所有參與者腦中
3、迅速傳達領導意圖,尤其是發布危險信號
7. 比較近交系和封閉群兩種動物的異同點
近交系:由連續20代及以上全同胞兄妹交配得到,所有動物個體均可以追溯到20代及以後的一對共同祖先,近交系數達到98.6%以上,平均每代升高16%。可以認為近交系內個體基因型相同,因而其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能力差;此外其繁殖能力、壽命、生長率、對疾病的感受力、體力和生活力均受到影響。
封閉群:以非近親交配方式繁殖,在不引入外來個體的情況下,連續4代及以上的交配形成,封閉群中個體間的差異取決於其親代的基因組成,每代近交系數升高小於1%。封閉群動物基因庫大,基因的雜合性高,因而對環境變化的適應力較強,繁殖能力、壽命、生長率、對疾病的感受力、體力和生活力均較強。
8. 近交系動物,雜種F1代動物,封閉群動物三種有什麼優缺點,有何應用
近交系動物:近交系是指近交程度相當於20代以上連續全同胞或親子交配,近交系數達98.6%以上、群體基因達到高度純合和穩定的動物群。近交系動物的育成是實驗動物科學的一大進步,近交系動物的應用大大推動了遺傳學、腫瘤學、免疫學等學科的發展。
有意識地從一個動物群體中選用血緣關系比較接近的雌雄個體,即有共同祖先的兄妹、母子、父女進行交配,此種近親交配的方式稱為近交 (inbreding)。經至少連續20代的全同胞兄妹之間或親代與子代之間交配培育而成的動物,稱為近交系(inbred strain)動物。又稱為純系動物。如BALB/c小鼠、C57BL/6J小鼠等。近交系內所有個體都可追溯到起源於第20代或以後代數的一對共同祖先。
特點
基因純合性(homozygosity)
在近親交配時,近交系數可由下式算得:
Fn=1一(1一△F)」
式中,Fn——n代的近交系數;
△F——近交系數的代遞增率,在同胞兄妹交配或回交情況下,△F為0.191:
n——近交代數。
按照國家標准要求,近交系的近交系數應大於99%。在近交系培育過程中,在兄妹交配情況下,從第4代以後,每代近交系數上升19.1%。而交配20代時,近交系婁F20已達98.6%。因而從理論上說,經過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近交系動物的絕大多數基因位點都應為純合子;這樣的個體與同品系內任何一個個體交配所生的後代也是純合子。即同一近交系動物的基因型一致,遺傳組成和遺傳特性亦相同。由於近交系動物具有這樣的特徵,因此採用這種品系動物進行實驗時,因隱性基因暴露而影響實驗結果一致性的可能性很小。
遺傳組成的同源性(isogenicity)
基因型或遺傳型是一切遺傳基礎的總和,是生物的內在遺傳本質。遺傳組成的同源性指某近交系動物群體內所有個體在遺傳上是同源的,即可追溯到一對共同的祖先。由於其基因高度純合,基因型又相當穩定,因而各個個體都極為相似。
表現型的一致性(uniformity)
由於近交系動物的遺傳是均質的,所以在相同環境因素的作用下,其演出型是一致的。因此在實驗中可用較少量的近交系動物,獲得具有統計意義的結果。
對外界因素的敏感性(sensitivivy)
由於高度近交,近交系動物某些生理功能的穩定性降低,因而對外界因素變化的反應更為敏感。該特徵使近交系動物更容易被制備為疾病模型動物,供研究使用。
遺傳特徵的可辨別性(identifiability)
近交系動物群體內幾乎不存在遺傳多態性,即每個位點只有一種基因型,而不會存在其他等位基因。通過對各位點進行遺傳監測,可得知有關位點的基因型。此後採用相同的遺傳監測方法,可以對動物品系進行辨認,以確定其遺傳可靠性。
遺傳組成獨特性(indiviality)
每個近交系從物種的整個基因庫中,只獲得極少部分基因,它們構成了該品系基因的遺傳組成。因而,每個近交系在遺傳組成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因而具有獨特的表現型。各近交系之間的差異或大或小;它們可作為相應模型動物而應用於形態學、生理學和行為學研究。正是由於每個近交系動物只代表種屬的某些特質,因此,採用某近交系所作實驗的結果往往不直接代表整個種屬的反應,而須在多個近交系作動物實驗,以增加其代表性。
背景資料可查性(accessibility)
目前,小鼠、大鼠、豚鼠等實驗動物的近交系均有詳細資料可查。這對實驗設計和結果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國際分布廣泛性(extensity)
由於近交系具有以上特性,因此各國實驗室都可繁殖遺傳特性幾乎相同的近交系,以利於研究結果的交流。
應用:
近交系動物的來源清楚,取材方便,是胚胎學、生理學研究及基因連鎖分析的理想實驗材料。而且,近交系動物個體間的均一性高,能消除雜合遺傳背景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對刺激的反應一致,重復性好,因此,研究對照組和實驗組所需的動物數目都較少。
近交系動物尚可應用於如下研究:
(1)組織移植:由於近交系動物個體間的組織相容性高,因此便於組織細胞或腫瘤移植研究。
(2)製作疾病動物模型:近交使隱性基因純合性狀得以暴露,可用於復制先天性畸形和先天性疾病的動物模型,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某些近交系自發或誘發腫瘤的發病率較高。許多腫瘤細胞株尚可在某些近交系活體動物上傳代。因而,這些品系是腫瘤病因學、腫瘤葯理學研究的重要模型。
(3)比較遺傳學研究:同時以多個近交系作對比研究時,可表明某實驗結果具有普遍意義,或顯示不同遺傳組成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
封閉群動物
英文名稱:
closed colony animal
定義:
即一個種群動物位於固定地點,5年以上不從外部引進任何新種,僅在群內隨機交配繁殖。該動物可來源於近交系或非近交系,能保持群體一般特性,且易大量繁殖。目前常用者為昆明系小鼠、Wistar大鼠、青紫藍兔等。
應用學科:
免疫學(一級學科);畜牧免疫(二級學科)
————————————————
雜交動物:指兩個不同近交系之間進行有計劃的交配,雜交所產生的第一代動物,具有兩親本遺傳特性或產生新的遺傳特性的動物。在農業上,雜交的動物例子很常見,常用於改良家畜品質。
9. 封閉群的定義
封閉群是指動物的一個種群在五年以上不從外部引進新種,僅在固定場所的一定群體中保持繁殖的動物群。
10. 實驗動物學的圖書信息
書名:實驗動物學(附光碟高等院校生物教材)
ISBN:781066983
作者:何誠
出版社: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定價:30
頁數:337
出版日期:2006-3-1
版次:1
開本:23cm
包裝:平裝
簡介:本書內容涉及實驗動物法規、政策和規章制度;實驗動物遺傳學命名和遺傳學檢測方法、標准;實驗動物品種、飼養、設施和管理;實驗動物模型、疾病、微生物檢測標准;動物實驗技術和動物實驗基本要求;實驗動物相關網上學習資料。語言力求表達通俗易懂、內容詳盡豐富,拓展思維空間,旨在為讀者打開了解實驗動物科學的窗口,開闊讀者的視野和滿足對知識的渴望,提高科學工作者使用合格動物的意識,倡導善待動物和提高實驗動物福利,獲得科學的實驗結論。希望本書作為實驗動物科學教科書貢獻給愛好實驗動物的科學工作者、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也可以作為培訓教材奉獻給從事動物實驗的研究人員、實驗動物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士和獸醫人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實驗動物科學的概念
一、實驗動物的定義
二、實驗動物科學研究的范圍
第二節 實驗動物與生命科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一、實驗動物對過去生命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
二、實驗動物對現代生物醫學的推動作用
三、實驗動物對未來生命科學發展的影響
四、生命科學對實驗動物發展的支持
第三節 實驗動物科學發展概況
一、國外實驗動物發展概況
二、我國實驗動物發展概況
第四節 動物替代試驗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和發展
一、人性化的概念
二、3R的基本內涵
三、3R研究的意義
四、國外動物替代研究進展
五、我國實驗動物3R研究進展
第二章 國內外實驗動物管理機構及法規簡介
第一節 國外實驗動物管理與法規
一、國際實驗動物科學協會
二、歐共體實驗動物法規
三、北美洲實驗動物法規
四、澳洲實驗動物法規
五、亞洲國家實驗動物法規
六、國外有關法規分析
第二節 國內實驗動物管理與法規
一、國家管理法規
二、地方管理法規
三、我國實驗動物管理法規體系的特點
第三節 中國實驗動物培訓和教育
一、法律基礎
二、培訓和教育內容
三、培訓和教育的實施
第三章 實驗動物遺傳學及質量控制
第一節 實驗動物遺傳學發展歷史
一、遺傳學研究的經典時代
二、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遺傳學領域的發展
第二節 實驗動物遺傳學分類
一、實驗動物品種、品系概念
二、遺傳學分類
第三節 近交系動物的特點和應用
一、基本概念
二、近交系的命名
三、近交系動物的特點及其應用
四、特殊類型的近交系及應用
五、近交系動物的繁殖方法
第四節 封閉群動物的特點和應用
一、基本概念
二、封閉群動物的分類
三、封閉群動物命名
四、封閉群動物特點及其應用
五、封閉群動物繁殖方法
第五節 雜交群動物的特點與應用
一、基本概念
二、命名
三、雜交群的特點
四、雜交群動物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五、雜交群動物繁殖方法
第六節 實驗動物遺傳質量控制
一、遺傳監測目的
二、遺傳監測的主要方法
三、遺傳質量標准
第四章 常用實驗動物
第一節 小鼠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生物學特性
二、小鼠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三、小鼠主要品種和品系
四、小鼠飼養管理
第二節 大鼠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大鼠生物學特性
二、大鼠主要品種和品系
三、大鼠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四、大鼠繁殖和飼養管理
五、大鼠飼養管理
第三節 豚鼠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豚鼠生物學特性
二、豚鼠常用品種和品系
三、豚鼠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四、豚鼠飼養管理
第四節 地鼠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地鼠生物學特性
二、地鼠主要品種和品系
三、地鼠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四、地鼠飼養管理
第五節 兔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兔生物學特性
二、兔主要品種和品系
三、兔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四、兔飼養管理
第六節 犬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犬生物學特性
二、犬的主要品種和品系
三、犬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四、犬飼養管理
第七節 貓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貓生物學特性
二、貓主要品種和品系
三、貓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四、貓飼養管理
第八節 非人靈長類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非人靈長類生物學特性
二、非人靈長類主要品種和品系
三、獼猴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
四、獼猴飼養管理
第九節 雞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雞生物學特性
二、雞主要品種和品系
三、雞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四、雞飼養管理
第十節 小型豬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小型豬生物學特性
二、小型豬主要品系、種群
三、小型豬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四、小型豬飼養管理
第十一節 實驗用魚的生物學特性、選擇應用及飼養管理
一、實驗用魚生物學特性
二、實驗用魚主要品種和品系
三、實驗用魚在生物醫學中的選擇應用
四、實驗用魚飼養管理
第五章 實驗動物設施與設備
第一節 實驗動物的設施分類
一、實驗動物設施的概念
二、實驗動物設施分類
第二節 實驗動物設施的建築要求
一、選址
二、設施面積的分配和布局原則
三、實驗動物設施的布局
四、實驗動物設施的建築要求
第三節 實驗動物與動物實驗環境國家標准
一、國家標準的制定
二、2001年版國家標准
第四節 動物設施中的主要設備
一、空氣凈化系統設備
二、電源、照明、通訊設備
三、安全和報警系統
四、消毒與滅菌設備
五、微生物控制設備與飼養設備
第五節 生物危害特殊實驗動物設施
一、感染實驗微生物危害的分級
二、生物安全實驗室的設施和使用要求
三、特殊動物實驗設施的建築要求
第六節 放(輻)射污染動物實驗設施
一、放(輻)射性污染動物實驗設施的設計
二、放(輻)射污染防護實驗設施的安全監測
第六章 實驗動物營養與飼料的質量控制
第一節 實驗動物飼料的分類及其營養特性
一、飼料的分類
二、常用飼料的營養特性
第二節 實驗動物營養需要
一、小鼠的營養需要
二、大鼠的營養需要
三、地鼠的營養需要
四、豚鼠的營養需要
五、兔的營養需要
六、犬的營養需要
七、貓的營養需要
八、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的營養需要
第三節 實驗動物配合飼料的設計
一、配合飼料的種類
二、飼料配方的設計
第四節 飼料的加工、消毒和貯存
一、飼料的采購
二、飼料的保管
三、飼料的加工調制
四、飼料的消毒
第五節 實驗動物飼料的營養監測
一、營養監測的目的
二、飼料營養監測方法
三、飼料的質量控制
第七章 人類疾病的動物模型
第一節 動物模型概述
一、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意義
二、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復制原則
三、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的分類
四、影響動物模型質量的因素
第二節 常用動物模型的復制
一、腫瘤動物模型
二、消化系統疾病動物模型
三、呼吸系統疾病動物模型
四、心血管系統疾病動物模型
五、內分泌及營養代謝性疾病動物模型
六、傳染性疾病動物模型
七、生殖醫學動物模型
第三節 免疫缺陷動物模型
一、免疫缺陷動物的分類
二、免疫缺陷動物的特徵及其應用
第四節 轉基因動物疾病模型
一、轉基因動物的命名
二、轉基因動物疾病模型
第八章 實驗動物常見疾病和微生物學質量控制
第一節 實驗動物等級和傳染病分類
一、實驗動物等級劃分
二、實驗動物的傳染病分類
第二節 實驗動物疾病的危害性
一、傳染病暴發流行直接造成巨大損失
二、污染生物制劑
三、干擾動物實驗結果
四、威脅人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節 實驗動物的健康觀察
一、健康觀察的內容與方法
二、實驗動物健康觀察注意事項
第四節 實驗動物傳染病的傳播途徑及其防疫措施
一、實驗動物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
二、實驗動物的衛生防疫制度
第五節 實驗動物病毒性疾病
一、鼠痘
二、流行性出血熱
三、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
四、仙台病毒感染
五、鼠肝炎
六、兔出血症
七、狂犬病
八、犬瘟熱
九、犬細小病毒感染
十、犬病毒性肝炎
十一、猴B病毒感染
第六節 實驗動物的細菌性疾病
一、沙門氏桿菌病
二、泰澤氏病
三、支原體感染
第七節 實驗動物的寄生蟲病
一、弓形體病
二、球蟲病
三、蟎病
第八節 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寄生蟲學質量監測
一、實驗動物微生物學監測要求及標准
二、實驗動物寄生蟲學監測要求及標准
三、SPF雞病原微生物監測要求及標准
第九章 影響實驗動物和動物實驗的因素
第一節 環境因素對動物實驗結果的影響
一、溫度
二、濕度
三、氣流、氣流速度及換氣次數
四、雜訊
五、照明
六、空氣潔凈度
七、有害氣體
八、動物設施建築
九、動物設施設備
十、籠具和鋪墊物
十一、飼養密度
十二、社會因素和勢力范圍
第二節 實驗動物因素對動物實驗的影響
一、種屬
二、品系
三、性別
四、年齡和體重
五、生理狀態
六、健康狀況
第三節 營養因素對動物實驗結果的影響
一、進行非營養研究時的影響
二、進行營養研究時的影響
第四節 病原微生物感染對動物實驗的影響
一、病毒感染對動物實驗的影響
二、細菌感染對動物實驗的影響
三、寄生蟲感染對動物實驗的影響
第五節 技術因素對動物實驗的影響
一、實驗動物選擇
二、實驗季節
三、晝夜過程
四、麻醉
五、手術技巧
六、實驗葯物
七、對照問題
第十章 動物實驗基本技術
第一節 動物實驗前的准備
一、實驗動物的編號與標記
二、實驗動物的分組
三、實驗動物被毛的去除
四、實驗動物的抓取和固定
第二節 實驗動物的麻醉
一、麻醉前的准備
二、常用麻醉葯
三、常用的麻醉方法
四、麻醉監測和麻醉意外的搶救
五、麻醉對動物實驗的影響
第三節 實驗動物給葯途徑與方法
一、經口給葯
二、注射法給葯
三、實驗動物給葯量及計算方法
四、實驗動物一次給葯的耐受量
第四節 實驗動物的采血和體液的採集
一、采血方法
二、體液的採集
第五節 實驗動物的處死方法
一、化學葯物致死法
二、斷髓法
三、空氣栓塞法
四、急性失血法
五、斷頭法
第六節 屍體檢查及臟器標本採集及檢查方法
一、屍體的外部檢查方法
二、屍體內臟器官採集方法
三、屍體內臟臟器檢查方法
四、屍體剖檢記錄與剖檢報告的書寫
第七節 動物實驗手術基本操作技術
一、動物實驗手術前的准備
二、外科手術的無菌操作技術
三、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技術
四、動物實驗術後動物的護理與觀察
第八節 動物實驗後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
一、廢棄物處理的管理工作
二、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三、污物的無害化處理
四、動物屍體無害化處理
第十一章 動物實驗的管理
第一節 動物實驗的質量管理
一、動物實驗質量管理的標准
二、質量管理的基本內容和職責
三、質量管理的組織實施
四、實驗動物質量管理具體要求
五、動物實驗室文件、資料的管理
第二節 實驗動物選擇的原則
一、實驗動物選擇的重要性
二、實驗動物選擇的原則
第三節 動物實驗設計和實施
一、實驗人員的素質要求
二、動物實驗設計
附錄一 中英文專業對照
附錄二 國內外實驗動物網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