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自然界動植物相依相存的例子
寄居蟹與海葵: 海葵固著在寄居蟹所寄居的螺殼上,通過寄居蟹的運動而擴大其取食范圍,反過來寄居蟹可以海葵的刺細胞來防禦敵害。
白蟻與鞭毛蟲:白蟻的腸道為鞭毛蟲提供了生活場所,而鞭毛蟲可以幫助白蟻消化其所賴以生存的纖維。
爬行動物中的「綠毛龜」與絲狀藻類:絲狀藻借龜甲表面,作為附生的基底,從龜甲表層分泌物中吸取養料而滋生;當整個龜甲被絲狀藻覆蓋後,形似龜甲長滿綠毛從而可逃避敵害。
燕千鳥和鱷魚:鱷魚一吃東西,牙縫里就嵌進了肉屑殘質,慢慢地腐敗生蛆。燕千鳥在鱷魚的稀稀落落的牙齒中間走來走去,剔牙齒,捉蛆蟲,侍候得鱷魚舒舒服服。同時,它自己也飽餐了一頓。
世界上還有一種小鳥,和老虎是好朋友,它總是跟隨在老虎的左右飛來飛去。當老虎張開大嘴休息時,這些「小傢伙」就肆無忌憚地飛進老虎口,也同樣啄食牙縫中的肉屑,成了猛虎的「朋友」。 老虎對這種小鳥非常友好,從不吞吃它。這種小鳥名叫虎雀。
動物之間相互依賴生存的現象叫共生,共生是兩種動物的個體發生互相合作關系,雙方獲得益處;共生現象作為二者的互利關系,為物種的生存和繁衍打下了基礎。而寄生則是一種動物個體寄宿在另一種動物身上,以吸取宿主身上營養物質求得生存。這些物種只有通過共生或寄生的方式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因此動物的共生或寄生是它們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獲得的適應自然環境的生存方式。
等等還有好多,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有很多有趣和特別的故事等著我們去發現和探索。
Ⅱ 哪些動物和植物相依而生
人和人腸道中的大腸桿菌菌根、根瘤(固氮菌和豆科植物等根系的共生)都是互利共生的例子.地衣是藻類和真菌的共生體,藻類進行光合作用,菌絲吸收水分和無機鹽,兩者結合、相互補充,共同形成統一的整體生活在耐旱的環境中.菌根是真菌和高等植物根系的共生體.菌根有內生菌根和外生菌根兩類,內生菌根是真菌菌絲穿入到高等植物的根部細胞里進行共生,很多高等植物(如蘭科、石楠科的帚石楠等)都是內生菌根;外生菌根是真菌菌絲不伸入根部細胞里,而只是緊緊地包圍在根外進行共生.外生菌根能增加根系的吸收面積,大多數喬、灌木樹種(如松樹、雲杉、橡樹、山楊、榛樹等)都具有外生菌根.真菌從高等植物根中吸收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有機物,或利用其根系分泌物,而又供給高等植物氮素和礦物質,二者互利共生.很多菌根植物在沒有根菌時就不能正常生長或發芽,例如,松樹在沒有與它共生的真菌土壤里,吸收養分很少,以致生長緩慢乃至死亡.在缺乏相應真菌的土壤上造林或種植菌根植物時,可以在土壤內接種真菌,或使種子事先感染真菌,便能獲得顯著的效果.同樣,某些真菌如不與一定種類的高等植物根系共生,也將不能存活. 許多種苔類植物、菠蘿科植物、胡椒科植物,以及蘭科植物,都常藉樹干及樹枝作為立足之地.在熱帶雨林中,這種互相藉助的共生現象,真是多不勝數(這些附生在樹幹上的植物可以藉樹干而支持在空中,而附生植物的根,附著在樹皮上可以積存腐殖質,並可保持一部分水分).更有一些植物能與螞蟻的聚落互相依存,也屬於第三類共生——互利共生. 食蜱鳥會從疣豬厚皮的褶紋中覓食蜱,可以使疣豬減輕蜱寄生的痛苦,而食蜱鳥又能獲得食物——這就是一個由互利共生取代片利共生(寄生)的一個實例. 有許多被子植物與各種傳粉動物(像昆蟲、鳥類、蝙蝠,甚或偶爾有些猴子及老鼠等)之間,也常具有互利的共生關系.植物的花朵常用醉人的香氣與艷麗的色彩,引誘動物幫助傳粉.而且這些蟲媒花中,大多都能分泌帶有甜味的食物——花蜜.動物為要採食蜜液,也就順便傳遞了花粉.食與色(食物與生殖)的關系就這么直截了當的完成了生命的最大目的.不過,傳粉的故事中還有比這更為復雜、也更為有趣的實例. 在中南美洲各地出產的兩千多種蘭科植物的花,都沒有蜜腺,但是仍能由大黃蜂照常幫助傳粉.這些蘭花也都必須要依靠這種金光閃閃的大黃蜂傳粉才能完成生殖的功能.然而,既然沒有花蜜,大黃蜂又為何而來幫助傳粉的呢?原來大黃蜂只是受了蘭花香味的引誘而來,它可以從花瓣上採取到有香味的物質.
Ⅲ 在自然界中,都有什麼動植物是相互依存的
1、地衣,真菌和苔蘚植物的共生體
地衣靠真菌的菌絲吸收養料,靠苔蘚植物的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
2、白蟻和腸內鞭毛蟲
白蟻以木材為食,但是它本身不能消化纖維素,必須要依靠腸內鞭毛蟲分泌的消化纖維素的酶,才能將纖維素分解,分解後的產物供雙方利用。
3、大豆,與根瘤菌
根瘤菌被包圍在寄主質膜所形成的侵入線中,在寄主內合成固氮酶。豆血紅蛋白則系共生作用產物,具體講,植物產生球蛋白,而血紅素則由細菌合成。豆血紅蛋白存在於植物細胞的液泡中,對氧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因此對創造固氮作用所必須的厭氧條件是有利的。
就這樣細菌開始固氮。在植物體內細菌有賴於植物提供能量,而類菌體只能固氮而不能利用所固定的氮。所以豆科植物供給根瘤菌碳水化合物,根瘤菌供給植物氮素養料,從而形成互利共生關系。
(3)有哪些植物和動物在一起擴展閱讀
互利共生的意義
互利共生是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種間關系,生態系統無法離開互利共生關系存在:組成巨大的珊瑚礁的珊瑚綱動物和特殊的動物性綠藻動物性黃藻,共生,珊瑚蟲提供營養素, 藻類則提供各種復雜的光合作用產物,藻類分布在珊瑚蟲的組織內很難分辨藻類個體。
這種共生的結果是在淺海處的珊瑚靠光合作用的幫助產生了巨大的珊瑚礁,礁體是珊瑚蟲分泌的巨大碳酸鈣岩石,石灰石,熱帶海邊的白色沙石,甚至石灰質的山峰和島嶼都是他們的傑作。
但是分布在深海的珊瑚蟲失去了藻類光合作用的幫助,也同時失去了地球上最偉大的生物創造力。共生關系是珊瑚礁,這種擁有驚人的多樣性的生態系統的核心。
Ⅳ 在自然界中,都有什麼動植物是相互依存的
分類: 電腦/網路 >> 操作系統/系統故障
解析:
動植物的相互依存,專業名稱是「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兩種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類種間關系,是生物之間相互關系的高度發展。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換生命活動的產物,在組織上形成了新的結構。地衣是眾所周知的共生實例,它是藻類和菌類的共生體。除了地衣以外,在生物界的很多門類可以舉出許多共生的例子來。昆蟲綱等翅目的昆蟲和其腸道中的鞭毛蟲或細菌之間的關系就是共生關系。等翅目昆蟲的腸道是鞭毛蟲或細菌的棲身之所,它們幫助等翅目昆蟲消化纖維素,而等翅目昆蟲不僅為它們提供藏身之所,還給它們提供養料。若互相分離,兩者都不能生存。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又一個共生的的實例。根瘤菌存在於土壤中,是有鞭毛的桿菌。根瘤菌與豆科植物之間有一定的寄主特異性,但不十分嚴格,例如豌豆根瘤菌能與豌豆共生,也能與蠶豆共生,但不能與大豆共生。在整個共生階段,根瘤菌被包圍在寄主質膜所形成的侵入線中,在寄主內合成固氮酶。豆血紅蛋白則系共生作用產物,具體講,植物產生球蛋白,而血紅素則由細菌合成。豆血紅蛋白存在於植物細胞的液泡中,對氧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因此對創造固氮作用所必須的厭氧條件是有利的。就這樣細菌開始固氮。在植物體內細菌有賴於植物提供能量,而類菌體只能固氮而不能利用所固定的氮。所以豆科植物供給根瘤菌碳水化合物,根瘤菌供給植物氮素養料,從而形成互利共生關系。
動物與微生物之間共生現象的例子也很多。牛、羊等反芻動物與瘤胃微生物共生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反芻動物的瘤胃的溫度恆定、pH保持在5.8—6.8之間,瘤胃中的CO2、CH44等氣體造成無氧環境,大量的草料經過口腔後與唾液混合進入瘤胃中,為其中的微生物提供了豐富的營養物質。瘤胃微生物分解纖維素,為反芻動物提供糖類、氨基酸和維生素等營養。兩者相互依賴,互惠共生。
人和人體腸道的正常菌群之間也是共生關系。人體腸道的正常菌群在一般情況下,它們的巨大數量足以排阻和抑制外來腸道致病菌的入侵,還為人提供維生素B1、B2、B12、K、葉酸等營養物質。而人體腸道為這些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場所。當人長期服用廣譜抗生素致使腸道中正常菌群失調後,就會出現維生素缺乏症。
海洋生物群落 *** 生現象也十分普遍,如小丑魚和海葵之間;某些小蝦和海葵之間;珊瑚鱒和隆頭魚之類擔任「清潔工作」的魚之間的關系。太平洋中有一種大珊瑚——石芝,呈美麗的翠綠色,非常漂亮,這是因為其組織 *** 生著一種微小的海藻的緣故。
共生關系有非常重要的生態作用,據估計根瘤菌固定的氮約占生物固氮的40%。具有能夠固定氮的塊根的木本樹種,通常是最先佔領貧瘠的土壤。例如在阿拉斯加,赤楊由於塊根中有共生固氮菌,故能很快占滿整個冰磧土。
tsinsect
Ⅳ 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動植物之間互相依存的事例
典型的動植物相互依存就是蜜蜂和蜜源植物,蜜源植物為蜜蜂提供花粉和花蜜,而蜜蜂為蜜源植物傳粉繁衍後代。至於食物鏈通常不算在互相依存的范疇之內。
動植物的相互依存,專業名稱是「共生」,又叫互利共生,是兩種生物彼此互利地生存在一起,缺此失彼都不能生存的一類種間關系,是生物之間相互關系的高度發展.共生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分工,互換生命活動的產物,在組織上形成了新的結構.地衣是眾所周知的共生實例,它是藻類和菌類的共生體.除了地衣以外,在生物界的很多門類可以舉出許多共生的例子來.昆蟲綱等翅目的昆蟲和其腸道中的鞭毛蟲或細菌之間的關系就是共生關系.等翅目昆蟲的腸道是鞭毛蟲或細菌的棲身之所,它們幫助等翅目昆蟲消化纖維素,而等翅目昆蟲不僅為它們提供藏身之所,還給它們提供養料.若互相分離,兩者都不能生存!
Ⅵ 哪種植物和動物合作得最好
與動物合作得最好的植物,要算是蟻棲樹。這種樹比較高大,莖上有節,葉柄很長,葉片象手掌,全形象蓖麻。
巴西樹林中,有一種嚙葉蟻,專門吃樹葉子,只有蟻棲樹不怕吃。原來,蟻棲樹有許多"警衛員"——益蟻。蟻棲樹的莖中空,上面有孔,象一根笛子,益蟻就在這中空的莖里生活。當嚙葉蟻爬上來吃葉子時,益蟻就群起而攻之。因此,蟻棲樹能正常生長。
蟻棲樹的葉柄基部有一叢毛。毛里有一些蛋白質和脂肪的小蛋,益蟻常常把小蛋搬走當作食物。奇怪的是,這些小蛋被搬走以後,不久又生出新的來,使益蟻長期有東西吃。
益蟻保護蟻棲樹,而蟻棲樹供給益蟻食物和住房,它們真是合作的典範。奇異的值物
出汗——瓣鱗花瓣鱗花出汗是為了避免體內鹽分過多而傷害自身。它就像人一樣,汗中含有鹽分。當"汗滴"從葉片表面蒸發掉時,葉片上留下一層潔白的鹽霜,大風一刮,全部抖落地上。
放炮——馬勃菌當不小心觸動這種菌時,它便爆炸開來,響聲過後,便是"硝煙彌漫"。馬勃菌的爆炸有利於其灰塵狀孢子的散發。
旅行——蘇醒樹乾旱時,蘇醒樹自己將根從土壤中拔起,捲成小球狀,隨風滾動。遇到有水的地方,它又馬上伸出根來,重新"安家落戶"。如果居住地又變得乾旱起來,它又會"捲起鋪蓋"開始新的旅行。
放火——"看林人""看林人"不護林,卻是縱火犯。它的花朵和莖葉內有一種極易引起火災的芳香油脂,森林中空氣乾燥時,"看林人"就會自燃,造成森林大火。
不怕刀砍斧剁的樹——芒果樹一般的樹木在生長過程中最怕的就是被刀斧砍傷。然而,樹中也有不怕刀砍斧剁的"硬骨頭",被刀斧砍過反而花繁果豐,芒果樹便是樹木中的這種"硬骨頭"。
芒果樹主要生長在南方,樹木高大粗壯,一般可以長到10~20米高。樹皮很厚,為暗灰色。壽命也很長,可達幾百年。據說,芒果原產於印度。在印度,栽種芒果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
善良的"母親"樹——蓬迪卡薩里尼特摩洛哥西部平原上,有一種叫"蓬迪卡薩里尼特"的樹,樹名的意思是"善良的母親"。這種樹高3~4米,全身呈赤褐色,葉片長而厚實,花球潔白美麗。奇特的是,每當花球凋落時,在花球的蒂托處會結出一個橢圓形的奶苞,在苞頭的頂端生長了一種像椰條狀的奶管。奶苞成熟後,便會淌出黃褐色的汁液來,所以這種樹又稱"奶樹"。
更為有趣的是,這種樹的繁殖不是通過種子,而是從樹根上萌生出來的,許多幼樹叢生在大樹的周圍,就像小孩依偎在母親的身旁。大樹分泌出的奶汁,由奶管向下滴出,站在下面等待的"孩子"紛紛用自己狹長的葉片吸吮奶汁,並把它輸送到樹體內各個組織,促使自己生長發育。等小樹長成後,大樹會自然地從根部發生裂變,給小樹"斷奶",並使小樹脫離。這時,大樹分離出小樹後的部分樹冠,也隨即開始凋零,以便小樹充分接受陽光和雨露。為了撫育後代,母樹不惜犧牲自己,真不愧為"善良的母親"啊!
Ⅶ 共存的動植物有哪些
植物與動物之間,有的是你死我活的斗爭,如動物吃植物,人們能看到的例子很多,這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有的植物為了抵禦動物的攻擊,生長著銳利的刺或毛,有的溢放出怪味、臭味甚至有毒。有的植物還敢於「捕食小動物」,如毛氈苔和狸藻等植物。
可是,植物與動物之間還存在著一種「友誼」關系,如大象給大王花植物傳播種子,鳥給槲寄生樹去種皮播種,蜜蜂給無花果傳粉,這只是「友誼」的一個方面。還有一種共存互益和更為親密的「友誼」呢。
法國植物學家埃爾馬諾·來翁1931年在古巴發現了一種棕樹,並定名叫蝙蝠棕。它樹高15米左右,莖桿直立高聳,樹頂集生著許多能蔽蔭的形狀又長又大的復葉,形成下垂瀟灑的傘狀樹冠。由於它枝葉繁茂,白天枝葉間藏匿著成千上萬的蝙蝠,夜幕降臨,蝙蝠紛紛出窩找食,第二天早晨又重新回棕樹棲息。就這樣長年累月地往返,樹下周圍已覆蓋了9寸左右厚的蝙蝠糞便,成為蝙蝠棕樹生長的最好肥料。蝙蝠和棕樹之間,它們結成長期共存友好的「感情」,彼此理解,相得益彰。
更有趣的是,生長在巴西森林中的一種蟻棲樹,它與我國桑樹是同一個「家族」,都屬於桑樹科。
蟻棲樹能「邀請」一種益蟻,並讓它住在自己中心空的莖桿里,莖桿上有笛眼大小的孔,益蟻正好從這里出入。在當地,有一種專愛嚙食各種樹葉子的螞蟻,當它們來到蟻棲樹時,益蟻就會群起而攻之,直至把這些害蟲全部趕跑為止。益蟻為什麼甘當蟻棲樹的「衛士」呢?它不是為了討好,是蟻棲樹的葉柄基部長著一叢毛,毛中生長著一種蛋白質和脂肪構成的小球,益蟻把這些小球搬回當作自己的糧食。奇怪的是,益蟻搬走不久又可長出新的小球。這樣,益蟻既有「房子」住,又有吃不完的糧食。為此,益蟻願成為蟻棲樹的「終身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