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白鷺屬多少級保護動物

白鷺屬多少級保護動物

發布時間:2022-12-29 16:32:19

㈠ 白鷺是幾級保護動物

白鷺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嘴白鷺已被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列入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中,中國將其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黃嘴白鷺曾經是中國南部沿海常見的夏候鳥,特別是在廣東汕頭到福建福州一帶的海岸較為普遍,60年代在東北的鴨綠江和吉林東部的琿春也曾見到,80年代初在遼東半島及沿海島嶼發現的營巢種群多達200~300對以上,時常可以在海邊見到多達數十隻的大群在海岸附近的水域覓食。

但是,由於環境的破壞和人為干擾,特別是由於它的純白色毛狀羽和蓑羽是極為貴重的裝飾品,每年獵取的數量都很多,所以近來種群數量有明顯下降。致使它的種群數量日趨減少,已經變得非常難得一見了。

白鷺生活習性

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邊、鹽田或水田地中邊走邊啄食,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於捕食水中的動物顯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時候,它輕輕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水裡活動的小動物,然後突然地用長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准確地啄到嘴裡。有時也常佇立於水邊,伺機捕食過往的魚類。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白鷺

㈡ 白鷺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白鷺,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享有"環保鳥"的美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鷺屬鶴形目,大多數白鷺有魄的羽毛,到了繁殖季節,還會長出很長的漂亮羽毛。它們的習性和其他鷺鳥相似。

白鷺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濕的森林裡,屬涉鳥類。主要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它們把大而不太講究的窩築在樹木、灌木叢或白鷺又稱鷺鷥是一種非常美麗的水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古人對它的贊美早讓其中國人心中詩情畫意的一部分。白鷺天生麗質,身體修長,它們有很細長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長,腳趾也是如此,他們全身批著潔白如雪的羽毛,猶如一位高貴的白雪公主。

鸛形目(Ciconiiformes)鷺科(Ardeidae)鳥類,尤指白鷺屬(Egretta)的種類。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英語中egret(或aigrette)一詞亦指白鷺的羽毛,白鷺羽在東方的禮服上用作貴重的飾物,以前亦用於西方的女帽業。白鷺的羽毛價值高。白鷺成大群營巢,又無防禦能力,結果因人類的濫捕而瀕於絕滅。後來因服飾的改變,加之人們採取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的數量又有所增加。白鷺是涉禽,常去沼澤地,湖泊,潮濕的森林和其他濕地環境,捕食淺水中的小魚,兩棲類,爬蟲類、哺乳動物和甲殼動物。在喬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築起凌亂的大巢。

大白鷺(Egretta alba, 有時作Casmerodius alba)見於兩半球,體長約90公分(35吋),僅背部有羽毛。其美洲的種群有時稱為美洲白鷺或普通白鷺。牛背鷺(Bubulcus ibis, 有時作Ardeola ibis)大部分時間棲於陸地上,與家養或野生的食草動物為伍,吃這些動物驚起的昆蟲,有時也啄食它們皮上的蜱類。體壯實,長50公分(20吋);羽衣白色,婚羽短而蓬鬆;腳和喙淡黃色;分布范圍已從歐洲、非洲和亞洲擴展到澳大利亞和南、北美洲。小白鷺(E. garzetta)分布於舊大陸;體長約55公分(22吋);羽衣白色,頭部的羽毛堅挺,而背部的羽毛呈花邊狀。淡紅鷺(Hydranassa rufescens, 或Dichromanassa rufescens)見於北美溫暖的沿海地區,有白色和深色兩種色型。雪鷺(E. thula, 或Leucophoyx thula)為白色;體長約60公分(24吋);背部和頭部的羽毛輕薄透明而向後彎曲;分布范圍自美國到智利和阿根廷。

白鷺在分類學上的位置為:鳥綱-鸛形目-鷺科-白鷺屬,是珍稀物種。白鷺屬又分五個種: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岩鷺。

大白鷺:體大羽長,體長約90cm,是白鷺屬中體型較大者,夏羽的成鳥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頭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間著生成叢的長蓑羽,一直向後伸展,通常超過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時不超過;蓑羽羽干基部強硬,至羽端漸小,羽支纖細分散;冬羽的成鳥背無蓑羽,頭無羽冠,虹膜淡黃色。此鷺棲息於海濱、水田、湖泊、紅樹林及其他濕地。常見與其他鷺類及鸕鶿等混在一起。大白鷺只在白天活動,步行時頸勁收縮成 S形;飛時頸亦如此,腳向後伸直,超過尾部。繁殖時,眼圈的皮膚、眼先裸露部分和嘴黑色,嘴基綠黑色;脛裸露部分淡紅灰色,腳和趾黑色。冬羽時期,嘴黃色,眼先裸露部分黃綠色。

中白鷺:體長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黃色,虹膜淡黃色,腳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頸下部有蓑狀飾羽,頭後有不甚明顯的冠羽,嘴黑色。棲息和活動於河流、湖泊、水稻田、海邊和水塘岸邊淺水處。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亦與其他鷺混群.生性膽小,很遠見人即飛。飛行時頸縮成「S」形,兩腳直伸向後,超出於尾外,兩翅鼓動緩慢,飛行從容不迫,且成直線飛行。主要以小魚、蝦、蛙、蝗蟲、螻蛄等動物為食。中白鷺在我國南方為夏候鳥,亦有部分留下越冬。

小白鷺:體態纖瘦,乳白色:夏羽的成鳥繁殖時枕部著生兩條狹長而軟的矛狀羽,狀若雙辮;肩和胸著生蓑羽,冬羽時蓑羽常全部脫落,虹膜黃色;臉的裸露部分

黃綠色,嘴黑色,嘴裂處及下嘴基部淡角黃色;脛與腳部黑色,趾呈角黃綠色。通常簡稱為白鷺。小白鷺場棲息於稻田、沼澤、池塘間,以及海岸淺灘的紅樹林里。常曲縮一腳於腹下,僅以一腳獨立。白天覓食,好食小魚、蛙、蝦及昆蟲等。繁殖期3——7月。繁殖時成群,常和其他鷺類在一起,雌雄均參加營巢,次年常到舊巢處重新修葺使用。卵藍綠色,殼面滑。雌雄共同抱卵。卵23天出雛。

黃嘴白鷺:

黃嘴白鷺也叫白老、唐白鷺等,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為46—65厘米,體重320—650克,雌鳥略小。它的姿態十分優雅,身體纖瘦而修長,嘴、頸、腳均很長,身體輕盈,有利於飛翔。它披著一身乳白色的羽毛,一塵不染,顯得高傲而文雅。但羽色在夏季和冬季也有很大的變化,夏季嘴為橙黃色,腳為黑色,趾為黃色,眼先為藍色;枕部著生有多枚細長白羽組成的矛狀長形冠羽,最長的2枚長達10多厘米,像一對細柔的辮子,迎風飄揚,美麗動人。背部、肩部和前頸的下部著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狀的長飾羽,形若蓑衣,所以被稱為「蓑羽」,向後延伸超出尾羽端部,前頸基部的蓑羽則垂至下胸,就像絲線一樣。在胸部、腰側和大腿的基部,還生有一種特殊的羽毛,成為粉,能不停地生長,先端不斷地破碎為粉粒狀,就像滑石粉一樣可以將黏附在體羽上的魚類黏液等污物清除掉,起著清潔羽毛的作用。冬季嘴變為暗褐色,下嘴的基部呈黃色,眼先為黃綠色,腳也是黃綠色,背部、肩部和前頸的蓑狀飾羽也統統消失了。

黃嘴白鷺的祖先出現於700萬年前的中新世,現生的種群沒有亞種分化,在國外見於俄羅斯、日本、朝鮮、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地,在我國分布於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山東、河南、廣東、香港、海南等地,其中在遼寧、吉林為夏候鳥,在西沙群島為冬候鳥,其他各地大多為旅鳥。

黃嘴白鷺棲息於沿海島嶼、海岸、海灣、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澤地帶。單獨、成對或集成小群活動的情況都能見到,偶爾也有數十隻在一起的大群。白天多飛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鹽田和水稻田中活動和覓食,晚上則飛到近岸的山林里休息。常一腳站立於水中,另一腳曲縮於腹下,頭縮至背上呈駝背狀,長時間呆立不動,行走時步履輕盈、穩健,顯得從容不迫。飛行時頭往回收縮至肩背處,頸向下曲成袋狀,兩腳向後伸直,遠遠突出於短短的尾羽後面,兩個寬大的翅膀緩慢地鼓動飛翔,動作顯得從容不迫,十分優美。我國古代《毛詩·周頌》中就用「振鷺於飛,於彼西雍。」來形容它的飛翔時的氣勢不凡。每年4月和11月進行春秋兩季的遷徙活動。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邊、鹽田或水田地中邊走邊啄食,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於捕食水中的動物顯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時候,它輕輕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水裡活動的小動物,然後突然地用長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准確地啄到嘴裡。有時也常佇立於水邊,伺機

捕食過往的魚類。

繁殖期為每年的5—7月,營巢於近海岸的島嶼和海岸懸岩處的岩石上或矮小的樹杈之間。喜歡成群地在一起營巢,有人曾經在一塊僅有大約20平方米的懸岩的岩頂上,竟發現了14個巢,而且在相鄰的一塊僅有10多平方米的懸岩的岩頂上,還有11個巢,每個巢之間的距離僅為14—76厘米。從前在台灣,也曾有黃嘴白鷺和白鷺、牛背鷺、夜鷺和蒼鷺等混群營巢的現象。它的巢的形狀為淺碟形,結構較為簡單,主要以枯草莖和草葉構成。巢築於矮樹上,距地面的高度最高的也不超過1米,也有在矮樹下的草叢間築巢的。每窩產卵2—4枚,卵的形狀為卵圓形,顏色為淡藍色。孵化期為24—26天。

黃嘴白鷺曾經是我國南部沿海常見的夏候鳥,特別是在廣東汕頭到福建福州一帶的海岸較為普遍,60年代在東北的鴨綠江和吉林東部的琿春也曾見到,80年代初在遼東半島及沿海島嶼發現的營巢種群多達200—300對以上,時常可以在海邊見到多達數十隻的大群在海岸附近的水域覓食。但是,由於環境的破壞和人為干擾,特別是由於它的純白色毛狀羽和蓑羽是極為貴重的裝飾品,每年獵取的數量都很多,所以近來種群數量有明顯下降。致使它的種群數量日趨減少,已經變得非常難得一見了。據1990年和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1992年在我國僅見到143隻,此外還在東南亞見到448隻。目前黃嘴白鷺已被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列入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中,我國將其列為國家II級保護動物。

岩鷺:全身黑色,故在台灣又稱為黑鷺。有羽冠,胸部與背部有細長之蓑羽,腮白色,嘴黃色,前端暗褐色。腳暗綠色。嘴長約85毫米。本種南方產的為白色。在廈門東海岸(隔海與台灣的金門、澎湖島相望)一帶,近幾年來所發現的岩鷺為灰黑羽色,與我國大陸其他地方及港台所見的岩鷺羽色相同,具有亞熱帶地區的代表性.過去在前埔的海邊曾發現岩鷺的覓食活動。岩鷺習慣在岩石上棲立,在岩縫里繁殖。飛行時速度緩慢,常在海上及岩礁上低空飛翔。

自然保護情況

大白鷺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並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中白鷺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小白鷺是鷺類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句簡稱為白鷺,屬於《濱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黃嘴白鷺、岩鷺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是國際瀕危物種。岩鷺是中國11種高度瀕危鳥類之一,在我國已難得一見,處於瀕危狀態。岩鷺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澳大利亞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附表名單,黃嘴白鷺是Robert Swinhoe(英)1860年在廈門採集到的新物種。

白鷺分布情況

我國擁有鷺科鳥禽20種,其中以白鷺屬的最為珍貴。重慶九龍坡區白市驛鎮三多橋村,有全國第一個白鷺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各種鷺類2萬多隻。廈門有 10類鷺類,占我國鷺科鳥類總種數的50%。其中白鷺屬的5個種齊全,反映了廈門的地理位置和濕地環境在鷺類資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來,每年廈門的鷺科鳥類數量高達3萬只,按照國際標准,表明廈門海域潮間帶及圍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國內、國際上有關鷺科鳥類的重要濕地。

郭沫若 1949年8月出生,原名汪撥如,上海市人,美術家,創作研究員,大學文化,曾任上海西苑視覺藝術社經理,現任上海世紀夢藝術中心總策劃、21世紀國際文化藝術沙龍理事長、上海白鷺藝術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新連環畫畫會會長、中國基尼斯總部理事會理事、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高級榮譽顧問、香港《世界名人錄》特約顧問編委,瓷影浮雕藝術創始人。長期從事繪畫創作,出版《鄭和下西洋》、《王昭君》、《李陵與蘇武》等作品30餘部,畫14000餘幅,80年代後期潛心《世界名詩意象畫系列》創作與研究,巧妙將世界各國名詩中佳句,取其意化詩為畫。代表作有《獨占藝術的人類》、《雪花》等,1993年起至1997年止,用五年時間成功地創立了一門獨特奇絕的新藝術—一瓷影浮雕,因「首創」第一,並達到最新最奇最美藝術境界,榮獲「中國基尼斯之最」證書,《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幾十家新聞媒體均作專門報道。代表作有《二十世紀世界名人》、《華夏始祖》、《觀音百相》等八大人物專題系列。1998年榮獲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美國海外藝術家協會等單位聯合頒發的「世界名人」證書,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各類美術作品展覽共獲獎,所有作品深受贊賞,被各國收藏家視為難得之珍品,除此之外,還創作了大型中國畫系劇《觀音百姿圖》、《湮滅》等。傳略和作品輯人《世界美術家傳》、《世界名人錄》、《世界文化名人辭海》、《世界美術集》、《當代書畫家名入圖錄》、《中國專家大辭典》等各種名人典籍。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地面上。

大白鷺比較常見,它們的身長約90厘米,只有背上長羽毛。

牛背白鷺產於非洲和亞洲,南美洲北部和美國偶爾也能看到,是一種小的白身黃足鷺,身長大約50厘米。它們喜歡棲息在地面上,愛和吃草的家畜及野生動物做伴,喜歡吃昆蟲。

白鷺的羽毛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古代人喜歡用它們來裝飾衣服,西方人則喜歡用它們來點綴女帽。由於羽毛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加上白鷺喜歡群居,因此它們曾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數量銳減,幾乎陷入滅絕的境地。幸虧後來人們穿戴和打扮的方式起了變化,加上採取了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才倖免於絕種。

產於我國的黃嘴白鷺分布在吉林、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的還有岩石鷺、白琵鷺、黑臉琵鷺。

㈢ 白鷺是幾級保護動物

它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白鷺

㈣ 白鷺是幾級保護動物

㈤ 白鷺是幾級保護動物

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鷺,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檢測鳥」,享有「環保鳥」的美譽,常棲息活動於河流、湖泊、水稻田和水塘岸邊淺水處,生性膽小,見人即飛。

白鷺的羽毛價值高,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

成大群營巢,又無防禦能力,結果因人類的濫捕而瀕於滅絕。是涉禽,捕食淺水中的小魚,兩棲類,爬蟲類、哺乳動物和甲殼動物。在喬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築起凌亂的大巢。

保護現狀:

大白鷺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

並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中白鷺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小白鷺是鷺類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句簡稱為白鷺,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

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是國際瀕危物種。

㈥ 白鷺幾級保護動物 判幾年

白鷺鳥是國家的二級保護野生保護動物。涉嫌殺死白鷺鳥如果構成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的,是要坐牢的,一般要對其行為人判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
白鷺是鳥綱鷺科白鷺屬4種鳥類的通稱,它們全身的羽毛都是白色的,是非常美麗的水鳥,分別為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黃嘴白鷺四種,受到了國家的重點保護。
中國擁有20種鷺科鳥禽,有兩萬多隻,其中白鷺屬的最為珍貴,有自然保護區。白鷺曾經是中國南部沿海地區常見的夏候鳥,尤其是廣東一帶較為普遍,時常可以見到它們在附近的水域覓食活動,但是由於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和人為捕殺等干擾,白鷺種群數量明顯下降,現如今已經難得一見了。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我國僅剩一百餘只,已經成為瀕危物種。白鷺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已經被國家列入重點二級野生保護動物。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
非法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的,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區、禁獵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進行狩獵,破壞野生動物資源,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罰金。違反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法規,以食用為目的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第一款規定以外的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情節嚴重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㈦ 白鷺是幾級保護動物

白鷺是幾級保護動物


白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鷺又稱鷺鷥是一種非常美麗的水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古人對它的贊美早讓其中國人心中詩情畫意的一部分。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關於白鷺的相關知識吧。


白鷺又稱鷺鷥是一種非常美麗的水鳥,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鷺天生麗質,身體修長,它們有很細長的腿及脖子,嘴也很長,腳趾也是如此,他們全身批著潔白如雪的羽毛。白鷺在分類學上的位置為:鳥綱-鶴形目-鷺科-白鷺屬,是珍稀物種。白鷺屬又分五個種: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黃嘴白鷺和岩鷺。


㈧ 白鷺是國家幾級保護動物

白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譽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享有「環保鳥」的美譽。它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濕的森林裡,主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魚類是白鷺食物鏈的重要一環。

習性

喜集群,常呈3~5隻或10餘只的小群活動於水邊淺水處。晚上在棲息地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白天則分散成小群活動。常一腳站立於水中,另一腳曲縮於腹下,頭縮至背上呈駝背狀,長時間呆立不動。

行走時步履輕盈、穩健,顯得從容不迫。飛行時頭往回縮至肩背處,頸向下曲成袋狀,兩腳向後伸直,遠遠突出於尾後,兩翅緩慢地鼓動飛翔。

㈨ 白鷺是幾級保護動物

白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此外黃嘴白鷺、岩鷺都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是國際瀕危物種。岩鷺是中國11種高度瀕危鳥類之一,在中國已難得一見,處於瀕危狀態。

我國有鷺科鳥類20種,其中白鷺的價值最高。重慶市九龍坡區白石一鎮三多橋村是中國第一個白鷺自然保護區。這里有2萬多種白鷺。廈門有10種蒼鷺,約佔中國鳥類種類的一半。其中白鷺5種較為完整,這也反映了廈門的地理位置和濕地環境在白鷺資源分布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9)白鷺屬多少級保護動物擴展閱讀:

生活習性:

白鷺喜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進食,常與其他種類混群。有時飛越沿海淺水追捕獵物。夜晚飛回棲處時呈V字隊形。與其他水鳥一道集群營巢。常成單只或10餘只的小群活動,有時在繁殖期間亦見有多達300多隻的大群,偶爾亦見和其他鷺混群。白天活動,行動極為謹慎小心,遇人即飛走。

剛飛行時兩翅扇動較笨拙,腳懸垂於下,達到一定高度後,飛行則極為靈活,兩腳亦向後伸直,遠遠超出於尾後,頭縮到背上,頸向下突出成囊狀,兩翅鼓動緩慢。站立時頭亦縮於背肩部,呈駝背狀。步行時亦常縮著脖,緩慢地一步一步地前進。

㈩ 白鷺屬於幾級保護動物

白鷺,被稱為"大氣和水質狀況的監測鳥",享有"環保鳥"的美譽,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白鷺屬鶴形目,大多數白鷺有魄的羽毛,到了繁殖季節,還會長出很長的漂亮羽毛。它們的習性和其他鷺鳥相似。

白鷺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地和潮濕的森林裡,屬涉鳥類。主要食小的魚類、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兩棲動物和淺水中的甲殼類動物。它們把大而不太講究的窩築在樹木、灌木叢或地面上。

大白鷺比較常見,它們的身長約90厘米,只有背上長羽毛。

牛背白鷺產於非洲和亞洲,南美洲北部和美國偶爾也能看到,是一種小的白身黃足鷺,身長大約50厘米。它們喜歡棲息在地面上,愛和吃草的家畜及野生動物做伴,喜歡吃昆蟲。

白鷺的羽毛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古代人喜歡用它們來裝飾衣服,西方人則喜歡用它們來點綴女帽。由於羽毛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加上白鷺喜歡群居,因此它們曾被人大量捕捉,造成數量銳減,幾乎陷入滅絕的境地。幸虧後來人們穿戴和打扮的方式起了變化,加上採取了嚴格的保護措施,白鷺才倖免於絕種。

產於我國的黃嘴白鷺分布在吉林、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我國二級保護動物的還有岩石鷺、白琵鷺、黑臉琵鷺。

閱讀全文

與白鷺屬多少級保護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9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0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41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22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0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59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7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7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7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4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8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8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9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