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檢查血脂
病情分析:你好;檢查血脂是要空腹的,血脂檢測受飲食的影響較大,如果進食了油脂類食物,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會明顯增高,可維持6-8小時,一直要到12小時以上才慢慢恢復到原來空腹的水平。抽血檢查一定要空腹12小時以上。意見建議:建議檢查血脂最好空腹12小時以上,早晨空腹抽血較好
『貳』 血脂如何測量參考值是多少
血漿中的脂類物質稱為血脂,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膽固醇、膽固醇酯和非酯化脂肪酸等。血漿脂類含 量雖只佔全身脂類總量的極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內源性脂類物質都 需經進血液運轉於各組織之間。因此,血脂含 量可以反映體內脂類代謝的情況。食用高脂肪膳食後,血漿脂類含量大幅度上升,但暈只是暫時的,通常在3 ̄6小時後可逐漸趨於正常。枚測定血脂時,常在飯後12 ̄14小時采血,這樣才能較為可靠地反映血脂水平的真實情況。由於血漿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水平的升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關,因此這兩項成為血脂測定是的重點項目。
短期飢餓也可因儲存脂肪的大量動員,而使血脂含量暫時升高。這就不難理解您到醫院檢查血脂時,醫生要求您在進完晚餐後,不要再吃其它東西,空腹12小時後再抽血了。
正確認識血脂
所謂高脂血症就是一般人常說的「高血脂」,醫學上的定義是指由於脂肪代謝異常使血漿中一種或多種脂質高於正常的疾病。脂質不溶或微溶於水,必須與蛋白質結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中循環,因此「高血脂」是通過高脂蛋白血症表現出來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是血漿中主要血脂成分。
雖然大量醫學研究已經證明高血脂是心、腦血管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但是至今為止,對於高血脂的標准尤其是適合於中國的標准尚存在激烈爭論。美國國家膽固醇宣教計劃和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會提出以下列標准作為高血脂的標准:血漿總膽固醇(TC)≥220mg/dl,血漿總甘油三脂(TG)≥200mg/dl,高密度脂蛋白≤40mg/dl。國內一些醫生將上述標准用於國人,顯然沒有考慮到我國與西方在飲食習慣、遺傳因素、社會背景等方面的不同,有偏高、偏寬松的缺點。甚至西方國家一些醫生也認為上面的標准過於寬松。諾貝爾醫學和生理學獎獲得者、美國著名醫學家布朗就明確提出血漿總膽固醇的正常上限應為150mg/dl。我國的一項大規模調查表明血漿總膽固醇≥180mg/dl其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危險就大大增加,並據此作為中國人的正常血脂上限。
既然高血脂是重要的發病因素,那麼血脂是否越低越好呢?答案亦是否定的。國外的一些調查發現,血漿總膽固醇太低,死於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就增加。我國的調查顯示當血漿總膽固醇≤140mg/dl後,老年人預期壽命並沒有增長。雖然血脂低於一定程度死亡率不降反升的原因至今不明,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即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都是機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這與「水至清則無魚」是同樣道理。
另外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脂與血液中的蛋白質分別結合成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其中高密度脂蛋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而低密度脂蛋白則是促使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一個「罪魁禍首」。如血中膽固醇增多僅是由於高密度脂蛋白較多引起的,就不一定是壞事情,無需採取什麼治療。相反,即使血清總膽固醇不是很高而低密度脂蛋白過多,就應積極地治療。
許多人一旦被查出血脂過高,往往十分緊張又不知所措,急於服用一些降脂葯物,結果效果並不理想,甚至出現副作用,其實高脂血症在一定意義上屬於「生活方式病」或「現代文明病」。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調整生活方式才是治療高脂血症的基礎。調整生活方式的關鍵在改變飲食習慣和適度鍛煉兩個方面。 適當節制飲食首先要使熱量代謝達到負平衡。20-40歲成人每日需攝取三千卡熱量,隨後每增加10歲,分別遞減5%-30%。每日飲食所含的熱量應以接近或略低於此標准為宜,同時注意科學地選擇食品種類。少食高糖食品,多選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膳食中的膽固醇幾乎全部來自動物源性食物,其中以禽卵、動物腦髓、內臟中膽固醇最豐富,炸雞腿、三明治等含膽固醇也較多,應少吃或不吃。而一些蔬菜象洋蔥、竹筍,以及諸如柚子、酸棗、刺梨、香蕉、柑桔、山楂等種類的水果具有調整血脂代謝、延緩動脈硬化的保健作用,經常食用益處多多。 節制飲食只有一種相對消極的方法。如果能夠經常參加體育鍛煉,降血脂的效果會更好。據測定,較長時間的有氧鍛煉(如慢跑、長距離步行)比較適於降低血脂。
高血症在臨床上可分為兩類:(1)原發性,屬遺傳性代謝紊亂,相對後者少見。(2)繼發性,常見於控制不良的糖尿病、飲酒、甲狀腺機能減退症、腎病綜合征、膽道阻塞、口服避孕葯等。對於前一類,一般認為應該在調整飲食、鍛煉的基礎上比較積極地使用葯物治療。而對於後一類,通常應該以調整生活方式、治療基礎為主,但在上述方法效果不顯著時,也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葯物。(健康報)
血脂包括哪些成份,在血漿中以什麼形式存在?
血脂系指血漿或血清中所含的脂類物質,有外源和內源之不同。外源來自食物,特別是動物性食物;內源主要由肝臟、小腸粘膜等組織合成。血脂僅佔全身脂質的一小部分,血脂水平的變化極大,一般在餐後3~6h漸趨穩定。測定血脂水平應於餐後12~14h為宜。血脂主要包括:
(1)膽固醇(簡寫為Ch),約占血漿總脂的1/3,有游離膽固醇和膽固醇酯兩種形式,其中游離膽固醇約佔1/3,其餘的2/3與長鏈脂肪酸酯化為膽固醇酯。
(2)甘油三酯,又稱中性脂肪(簡寫為TG),約占血漿總脂的1/4。
(3)磷脂(簡寫為PL),約占血漿總脂的1/3,主要有卵磷脂、腦磷脂、絲氨酸磷脂、神經磷脂等,其中70%~80%是卵磷脂。
(4)游離脂肪酸(簡寫FFA),又稱非酯化脂肪酸,約占血漿總脂的5%~10%,它是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
脂類本身不溶於水,它們必須與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於血漿中,並隨血流到達全身各處。在正常情況下,超速離心法可將血漿脂蛋白分為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4種。區帶電泳法也可相應地把血漿脂蛋白分為CM、前β(Preβ)、β及α脂蛋白4種。血漿各種脂蛋白中蛋白質與脂質含量(重量%)
電泳法CMPreββα超速離心法CMVLDLLDLHDL蛋白質0 2~0 55~102545~50甘油三酯80~9550~70105膽固醇2~710~154530磷脂6~710~152030游離脂肪酸0002
如何控制血脂
1、飲食均衡:宜食用一些低脂肪低蛋固醇的食物,如豬瘦肉﹑雞肉﹑魚肉等,少食動物內臟﹑動物脂肪及甜食。
2、經常運動:提倡經常性的運動。工作越緊張忙碌,越要抽出時間運動,如散步﹑慢跑等。時間可長可短。
3、科學的選擇一些保健食品如含有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的食物。營養學家發現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是血管內的清道夫,能把血管內多餘的蛋固醇及其它毒素清掃出去,卵磷脂是一種很好的脂肪酸乳化劑,它可提高人體對ω-3不飽和脂肪酸的吸收利用率。
研究還發現:ω-3多不飽和脂肪酸還有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稠度,預防血栓形成和中風,改善血液循環;提高記憶力;抗疲勞;防止老年痴呆症。卵磷脂還具有降低甘油三酯、降低膽固醇、提高肌體免疫力、抗衰老的作用;促進神經傳導,提高大腦機能,提高腦細胞活性,預防老年痴呆症。
日常食物中含有這些營養物質的食物很多,但是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等均不易吸收,必須具有生物活性的ω-3多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才能被人體完全吸收。因此選擇保健食品時注意是否含有這些營養成分,是否具有生物活性。
血脂正常值:
1、總膽固醇(TC):200ml/dl以下或3-5.2mmol/L左右
2、甘油三酯(TG):150mg/dl以下或1.7mmol/L左右
3、低密度脂蛋白(LDL-C):120mg/dl或3.12mmol/L以下
4、高密度脂蛋白(HDL-C):40mg/dl或1.04mmol/L以上
提倡多吃粗糧、雜糧、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瘦肉、魚、雞等食物,提倡植物油,少吃豬油、油膩食品及白糖、辛辣、濃茶、咖啡…戒煙戒酒
控制鈉鹽攝入量有利於降低和穩定血壓
1)飲食宜清淡,限制動物脂肪,適當增加植物油。
(2)體重超重或肥胖者,應通過限制主食攝入的辦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
(3)多吃含纖維的膳食,如粗糧、蔬菜等,有利於降血脂和增加飽腹感。
(4)適當增加一些具有降血脂、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山楂、洋蔥、靈芝等。
體重正常,無任何並發症者,從事重體力勞動,每日主食可適當放寬到300克(乾的,指的是未煮熟的)以上。
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和營養不良者,主食250~300克。肉蛋類可增加至200~300克,烹調油40克,每日雞蛋一個,牛奶250毫升或更多些。
肥胖伴有輕度並發症者或老年者,日主食限定在200~250克以內,蔬菜400~500克,肉蛋105克,烹調油30克。
經常吃點粗糧,最好是燕麥、蕎麥、麩皮.多食用苦瓜。葷菜每餐100克(帶骨)。保證每天的攝入營養夠就行,適當多吃點蔬菜可充飢。
吃蔬菜吃闊葉類比小葉類好,小葉類的蔬菜比莖塊類的蔬菜好,薯類(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話要適當減少主食。
吃葷菜吃兩條腿(雞)比四條腿(豬)的好,含脂肪少,沒有腿的(魚)比兩條腿的(雞)好。
加餐的話,在兩餐之間,上午9點左右,下午4點左右。可用黃瓜、蕃茄,(可當水果吃)無糖餅干或不加糖餅干。
因為你的分數高,所以我覺得一定要認真回答一下下,網上還有其他很多的,你對一下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