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5種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15種冬眠的動物有青蛙、蛇、黃蜂、刺蝟、蟾蜍、蜥蜴、鱷魚、冬眠鳥、烏龜、松鼠、蝸牛、亞洲黑熊、蝙蝠、北極熊、蚯蚓。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蛇: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
15種冬眠的動物有青蛙、蛇、黃蜂、刺蝟、蟾蜍、蜥蜴、鱷魚、冬眠鳥、烏龜、松鼠、蝸牛、亞洲黑熊、蝙蝠、北極熊、蚯蚓。
1、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2、蛇:是脊索動物門、爬行綱下的一類動物。體細長,分為頭、軀乾和尾三部分,無四肢或在低等蛇類橫裂的泄殖孔兩側有爪狀的後肢遺跡。
3、黃蜂:學名「胡蜂」、又名「螞蜂」或「馬蜂」。體大身長毒性也大,膜翅目細腰亞目內除蜜蜂類及螞蟻類之外的能螫刺的昆蟲。
4、刺蝟:是屬於蝟亞科的一類蝟形目哺乳動物的統稱,共有5個屬;其中蝟屬的刺蝟分布最普遍,廣泛分布在歐洲、亞洲北部,在中國的北方和長江流域也分布很廣。
5、蟾蜍:兩棲動物,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俗稱癩蛤蟆、癩猴子、癩刺、癩疙寶。
6、蜥蜴: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於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我國已知的有150餘種。
7、鱷魚:為肉食性卵生脊椎類爬行動物,是兩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最古老爬行動物,也是迄今生存著的最原始動物之一。
8、鳥類:是恆溫動物,一般冬天不會進入休眠狀態。可是1916年12月,人們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深山峽谷里,居然發現了正在冬眠的鳥。
9、烏龜:是龜科、擬水龜屬爬行動物。
10、松鼠:隸屬嚙齒目松鼠科,泛指一大類尾巴上披有蓬鬆長毛的嚙齒類動物,現存約有58屬285種,分布遍及南極以外的各大洲(在大洋洲為引入種)。
11、蝸牛:是指腹足綱的陸生所有種類。一般西方語言中不區分水生的螺類和陸生的蝸牛,漢語中蝸牛隻指陸生種類,而廣義的蝸牛還包括巨盾蛞蝓。
12、亞洲黑熊:共有7個亞種。雌性體長110-150厘米,雄性體長120-189厘米;尾長小於12厘米;肩高70-100厘米。
13、蝙蝠:是脊索動物門、哺乳綱下的一類動物,是唯一能夠真正飛翔的哺乳動物。
14、北極熊:是熊科熊屬的一種動物,是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又名白熊。
15、蚯蚓:又名地龍,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陸棲無脊椎動物。
『貳』 冬眠的動物都有哪些
需要冬眠的動物有青蛙、蛇、黃蜂、刺蝟、烏龜、松鼠、蝸牛、蝙蝠、北極熊、蚯蚓、睡鼠等。
1、青蛙:青蛙是兩棲動物,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會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
青蛙之所以要冬眠,是因為青蛙無法調節自己的體溫。當天氣冷的時候,體溫過低,青蛙的行動就會變得遲緩。而且冬天昆蟲是無法生存的,青蛙獲得不了足夠的食物來源。於是它們通過冬眠的方式減少消耗,安全的度過嚴酷的冬季。
2、蛇:蛇的冬眠期一般從11月至翌年4月,但也有12月初才開始冬眠,次年3月初就出蟄的。
冬眠期的長短取決於寒冷季節的長短和嚴酷程度,隨著地理緯度的升高,蛇冬眠期延長。蛇的冬眠時間依不同種類而不同,如浙江烙鐵頭冬眠期為11月下旬至第2年4月初,而銀環蛇冬眠期為12月至第2年3月初。
3、刺蝟:刺蝟在溫度下降到7℃時會進入冬眠,一般在11~12月份左右開始,冬眠時的刺蝟體溫會逐漸下降,並且還會將新陳代謝降到最低,冬眠期間一般不會進食。同時,刺蝟的呼吸和心跳也會降低,甚至有時候會出現短暫停止的現象,因此不能過早出眠。
會冬眠的動物,按照體溫調節主要被分為3種:
1、兩棲爬蟲類,比如蛇,青蛙等,無法自主調節體溫。
2、小型哺乳動物,嚙齒目或翼手目等,比如刺蝟,蝙蝠,栗鼠,睡鼠等,能夠保持5度的體溫。
3、熊類,只降低幾度體溫。
『叄』 10種冬眠的動物是什麼
冬眠的動物一般還是比較多的,如刺蝟、蛇、蝙蝠、烏龜、青蛙、螞蟻、蝸牛、熊、蟾蜍、蚯蚓、鱷魚、松鼠、黃蜂、蜥蜴、北極熊等等。下面講講這些動物。
列舉
1:刺蝟:刺蝟在巢穴中冬眠時,體溫下降到6℃,在這種情況下,刺蝟是世界上體溫最低的動物,呼吸1-10次/分鍾。枯枝和落葉堆是刺蝟最喜歡的冬眠場所。氣溫降到12℃,刺蝟都不肯「冬眠」,為了驅逐嚴寒仍靠多吃東西來保持體溫。在氣溫降到7℃時,刺蝟才進入冬眠狀態。刺蝟冬眠長達四五個月的時間,進入冬眠後,體溫下降,其它生理機能也一同減弱。
拓展資料
冬眠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種極端的但被調節的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作為對減少能量消耗的適應。冬眠的物種大致可分成兩類即主動式冬眠動物和被動式冬眠動物,後者如倉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溫度對這種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時起主要作用。
『肆』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圖片,小動物冬眠的圖片
蛇、蛙、松鼠、熊、極地松鼠、栗鼠、歐洲睡鼠、金倉鼠、蝙蝠、刺蝟、烏龜等。
1、冬眠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種極端的但被調節的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作為對減少能量消耗的適應。這種定義已不包括變溫有機體對環境溫度下降而發生被動反應時的季節性或晝夜的蟄伏。
2、真正的冬眠限於鳥類和哺乳類動物。冬眠的物種大致可分成兩類即主動式冬眠動物和被動式冬眠動物,後者如倉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溫度對這種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時起主要作用。
3、某些動物在冬季時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是動物對冬季外界不良環境條件(如食物缺少種適應。蝙蝠、刺蝟、極地松鼠等都有冬眠習慣。冬眠,是一些異溫動物(一些冬眠哺乳類與鳥類)和變溫動物在寒冷冬季時其體溫可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幾乎到0℃),全身呈麻痹狀態,在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體溫可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
『伍』 哪些動物是冬眠的簡筆畫
常見的會冬眠的動物有:青蛙、蟾蜍、蛇、蚯蚓、黑熊、北極熊、鱷魚、刺蝟、烏龜、松鼠、蝙蝠、黃蜂、蜥蜴、蝸牛等。以蛇為例,簡筆畫如下:
1、准備三支彩筆和一張紙。
『陸』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圖片
常見冬眠的動物有蛇、青蛙、烏龜、松鼠和蝙蝠等等,下圖是松鼠冬眠的時候:
1、青蛙:青蛙是兩棲動物,兩棲動物又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隨著氣溫的變冷,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下降。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等到第二年春天地溫升高後再出來活動,它們也是我們最常見的冬眠的動物;
2、蛇:蛇是最為典型也是最為常見的冬眠的動物,蛇冬眠時千萬別去招惹他,由於冬眠,蛇毒一直積存在體內,這個時候的蛇毒最為厲害。每當冬季到來,氣溫降到7-8℃時,蛇就開始選擇高燥地帶的洞穴、樹洞和岩石縫隙作為蔽身之地,進入冬眠;
3、松鼠:松鼠因生活的地域不同,其生活習慣也不一樣。阿拉斯加北極地區的松鼠冬眠時間長達九個月。有的地區的松鼠雖然不冬眠,『但是也會為過冬預先做好准備。它用羽毛 柔軟草葉等填滿經常出人的洞穴,並在森林中到處儲藏有時連它自己也找不到的松果等過冬的食物。
『柒』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冬眠動物的種類分為以下三種:
1、第一種為蛇及蛙等兩棲爬蟲類的冬眠,其體溫與周圍環境配合,如環境溫度下降則體溫跟著下降而進入冬眠狀態,己無法進行調節。
2、第二種為松鼠等動物其體溫於平時保持恆溫性,在進行冬眠時,可將自己體溫下降到接近環境周圍之溫度,但為了避免體液在0℃以下結凍,其體溫維持在5℃上下。
3、第三種為熊類,熊在冬眠時其體溫只下降幾度,但能長時間不進食而呈睡眠狀態,在嚴謹的分類下應該是近於睡眠和冬眠之間。
在天氣溫暖的地區,動物的冬眠時間應該很短暫,尤其是動物園內屬於可冬眠性的動物在保溫及避寒的設施下於冬天還是能活動自如的。
冬眠行為:
在秋季冬眠動物機會尋找冬眠的地方:中空的樹乾和地穴等,並在裡面鋪上草、秸稈、葉子和毛等作墊。在這么一個布置好的棲身之處它們會成群的蜷縮著身子,耷拉著眼皮,以這種低耗能的形式度過冬天。
它們的體溫會降至1到9℃。所有身體機能會大幅下降。呼吸很弱,心跳變慢,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如果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冬眠的蝙蝠,會看到蝙蝠的身體呈暗藍色。例如土撥鼠在冬眠狀態下,體溫會從39降至7℃。心跳從原來的每分鍾100下跌至2到3下。
呼吸頻率可以延至一小時一次。腸和肝的代謝產物會收集在腸的下部,並且在蘇醒的時候被排出。動物在冬眠時會停止進食,或者是在短暫的蘇醒狀態中進行攝食。冬眠動物靠的是它們自身的脂肪度日,特別是肩胛骨間棕色脂肪組織(IBAT)。
這種組織位於肩膀和頸部,是非常重要的能量來源,特別是在外界溫度升高動物從冬眠狀態中蘇醒過來的時候,這個過程長達數小時。蘇醒過程的後半段,動物通過身體顫抖,(屈肌和伸肌同時收縮,一種高放能動作)可將體溫提升到正常水平。溫度越高,動物呼吸得越快。
網路--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