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蟬的種類有哪些
蟬種類有蚱蟬、蟪蛄、草蟬、斑蟬、薄翅蟬等。
1、蚱蟬:別稱鳴蜩、馬蜩、鳴蟬、秋蟬、蜘蟟、蚱蟟等,雄蟲體長而寬大,長4.4-4.8厘米,翅展12.5厘米,雌蟲稍短,黑色,有光澤。
2、蟪蛄:一種比較小型的蟬,體長約2.5厘米,有黑紋,後翅除邊緣為黑色,分布廣泛,5-6月鳴,從早到晚。
3、草蟬:低海拔與平地草叢間常見的種類,成蟲出現於春、夏二季,經常在草叢等綠葉間活動,體長13-15毫米,頭部前緣略呈三角形,體色多變。
4、斑蟬:頭頂復眼內側有一對斑紋,中胸背板有4個斑紋,前後翅端部的斑點灰白色,界限不明顯,基半部有5個黃褐色斑點。
5、薄翅蟬:體長20-23毫米,頭部的寬長於胸長寬,頭部略呈三角形狀,兩眼間有三顆紅色寶石般的單眼,頭部前緣有一條明顯的黑色邊線。
⑵ 《昆蟲記》中20種動物的簡介
《昆蟲記》中20種動物如下:
1、石蠶 2、蜣螂 3、蟬 4、泥水匠蜂 5、螳螂 6、蜜蜂、貓和紅螞蟻 7、礦蜂 8、螢 9、被管蟲 10、樵葉蜂11、采棉蜂和采脂蜂 12、西班牙犀頭13、蚱蜢 14、黃蜂15、蠐螬 16、蟋蟀17、赤條蜂 18、捕蠅蜂 19、寄生蟲20、松毛蟲。
一、石蠶:屬石蠶蛾科。外形特點:頭部及前胸背板黑色,翅膀褐色,停棲時呈屋脊狀,各腳細長。生活習性:幼蟲為水棲性,會吐絲將溪流水中的石塊 、細砂、枯枝等黏結成巢,每一個種類都有特定的巢型,成蟲生活於溪流附近,棲息量很多。
二、蜣螂俗稱屎殼郎,屬鞘翅目金龜子科。外形特點:體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蟲。生活習性: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
三、蟬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半翅目,蟬科的一類生物。外形特點:蟬有兩對膜翅,形狀基本相同,頭部寬而短,具有明顯突出的額唇基;視力相當良好,復眼不大,位於頭部兩側且分得很開,有3個單眼。觸角短,呈須狀。
生活習性:蟬的幼蟲生活在土中,有一對強壯的開掘前足。利用刺吸式口器刺吸植物根部汁液,削弱樹勢,使枝梢枯死,影響樹木生長。
四、舍腰蜂也稱為金腰蜂(泥水匠蜂)外形特點:頭部有兩只觸角,觸角末端向外彎曲,胸部圓柱狀,尾部細長末端有膨脹,後四腳偏長。
生活習性:屋子旁邊,主要會選擇一個能夠暴露在夏日裡的炎熱之下的地點。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能夠有一隻大一點兒的火爐,還要有一些能夠燃燒使用的柴火。已經變得烏黑的天花板、木縫、煙筒等。比如說,在養花房裡,在廚房裡等。
五、螳螂外形特點:體長一般55到105毫米,非洲的螳螂是世界最大的,身體流線型,以綠色,褐色為主,也具有花斑的種類;標志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大刀鉤末端長有攀爬的吸盤。
生活習性:肉食性,獵捕各類昆蟲和小動物,在田間和林區能消滅不少害蟲,因而是益蟲。性殘暴好鬥,缺食時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現象。
(2)有哪些蟬屬於三有動物擴展閱讀:
《昆蟲記》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節每章節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同時收入一些講述經歷、回憶往事的傳記性文章。在該書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蟲恪守自然規則,為了生存和繁衍進行著不懈的努力。
作者依據其畢生從事昆蟲研究的經歷和成果,以人性化觀照蟲性,以蟲性反映社會人生,其重點介紹了他所觀察和研究的昆蟲的外部形態、生物習性,真實地記錄了幾種常見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死亡等。
⑶ 三級保護動物有哪些
我國有一級保護動物、二級保護動物,沒有三級保護動物的說法,但有「三有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
三有保護動物分為五大類型:哺乳綱、鳥綱、兩棲綱、爬行綱和昆蟲綱。
哺乳綱有刺蝟、狼、赤狐、藏狐、鼬、狗獾、果子狸、野豬、馴鹿、松鼠、豪豬中華竹鼠等。
鳥綱有蒼鷺、白鷺、灰雁、綠頭鴨、松雞、鵪鶉、畫眉、大擬啄木鳥、雲雀、八哥等
兩棲綱有版納魚螈、中華蟾蜍、中亞林蛙等。
爬行綱有烏龜、鱉、中國壁虎、長棘蜥、眼鏡王蛇、海蝰等。
昆蟲綱有琥珀蟬屬(所有種)、冬青大蠶蛾、喙鳳蝶屬(所有種)、中國突眼蠅、中華蜜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