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昆蟲為什麼是變溫動物

昆蟲為什麼是變溫動物

發布時間:2023-01-15 10:18:57

『壹』 昆蟲為什麼要冬眠

昆蟲是一種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和活動狀態是隨外界的氣溫變化而變化。春暖花開的季節,是它們蘇醒活動的時候;驕陽似火的夏季,是它們大量生兒育女的時期;秋高氣爽的時節,則是它們忙著准備過冬的日子;滴水成冰的冬季,昆蟲的呼吸代謝、運動能力、取食能力和生殖能力等都受到很大的影響,於是它們便施展各種本領,以度過寒風凜冽的冬天。
各種昆蟲過冬的蟲態是不相同的。
蝗蟲、稻飛虱等是以卵越冬的。蝗蟲在產越冬卵前,先找到田埂、路邊等比較堅硬的地方,然後用腹部末端的產卵器在地上打一個小洞,再把卵產在洞里。同時,蝗蟲還排出膠液,把卵包嚴,以利越冬。
玉米螟、天牛等是以幼蟲越冬的。玉米螟幼蟲鑽入玉米、高粱、穀子等秸桿內越冬。在樹干里挖「隧道」的天牛,它的幼蟲則在樹干里過冬。
以成蟲的方式越冬的昆蟲比較多,主要是體形很小的種類。例如有些蚜蟲常在土丘向陽背風坡的刺兒菜、蒲公英等菊科植物幼芽上過冬。
蚊子、蒼蠅等昆蟲,則是以多蟲態越過冬天的。就拿拿蚊子來說吧,有的蚊子體內貯存豐富的脂肪,靜靜地趴在菜窖、室內角落、草堆、樹洞的陰暗溫暖的地里過冬;也有的是以孑孓和卵過冬的。
凡以成蟲、幼蟲越冬的昆蟲,冬季一來,就貪得無厭地取食,總是把肚子吃得飽飽的,盡力在體內多貯存些營養物質,以備漫長的冬季消耗。從蟲體本身看,冬季來臨,也要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如體內脂肪、糖類等營養物質積累顯著提高,水分含量大大下降,呼吸緩慢,新陳代謝降低。這些生理變化都有助於減少體內消耗,不致在低溫下被凍成冰,因此,雖然經過四五個月的冬天,也不會把它們凍死。
但當我們調查昆蟲越冬死亡情況時,又往往在越冬場地發現大量昆蟲屍體,這又是怎麼回事呢?這並不是在嚴寒的冬天凍死的,而是在早春復甦時遇到突然低溫或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的。因為經過漫長的冬季,昆蟲體內積累的營養物質基本被消耗掉,這時它們抵禦低溫的能力相當差,急待補充營養。根據這一道理,我們在昆蟲復甦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對益蟲加以保護,對害蟲加以防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們在異色瓢蟲越冬場地附近適當多種些小麥等早春作物,當異色瓢蟲開始活動時,可及時地找到蚜蟲作食物,它們便可以平平安安地取食產卵,繁育後代了。

『貳』 為什麼有些昆蟲在寒冷的冬天凍不死

昆蟲體內的水分,可分為游離水和結合水兩種。結合水在零下若干攝氏度都不會結冰,加上由於游離水的減少,體細胞原生質內的鹽類、糖類和其他物質的濃度大大增髙,使細胞內液體的結冰點也下降了。昆蟲由於體內的生理變化,它們即使經過漫長的寒冬也不會被凍死。

冬去春來,氣溫漸漸升高,昆蟲紛紛出來活動。有的咬食莊稼,有的偷盜食物,有的叮咬人畜……這時,很多人的腦子里會不約而同地冒出一個問題:為什麼這些昆蟲在寒冷的冬天凍不死?
01
昆蟲有一套過冬的特殊本領。昆蟲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氣溫的升降而變化,當天氣漸漸變冷,光照時間相對減少時,它們的體溫就會變低,生長發育也就緩慢了。冷到一定程度,它們便停止生長,失去活動能力,不吃不動,准備度過寒冷的冬天。
02
昆蟲在冬天除了身體內部的生理變化以外,還在生活行為上有較大改變。在北方,昆蟲經歷的過冬時間長達5〜7個月。它們在冬眠以前,便貪婪地大量取食,使體內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多,其中脂肪的增加量最為顯著。另一方面,由於昆蟲在過冬階段不活動,新陳代謝過程就很緩慢,所以消耗的營養物質也就很少。這樣,它們便能長期忍耐飢餓而不死。
03
昆蟲體內的水分,可分為游離水和結合水兩種。游離水和一般的自來水一樣,當氣溫下降到零攝氏度以下時,就容易結冰。昆蟲體內的游離水不排出,它們便熬不過寒冷的冬天而被凍死。游離水的排出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取食停止以後到轉入過冬階段以前,這時昆蟲將體內的大部分游離水隨糞便排出體外,同時藉助呼吸作用再排出一部分。此時,昆蟲體內的水分失去20%〜25%。第二階段是在氣溫下降到8〜9°C時進行的,這時昆蟲已經進入過冬場所躲藏起來,可是還沒有進入真正的過冬狀態。在這個過程中,由於作繭等身體活動的消耗,又失去了1%〜4%的水分。這樣,昆蟲體內的水分就以結合水為主了。結合水在零下若干攝氏度都不會結冰,加上由於游離水的減少,體細胞原生質內的鹽類、糖類和其他物質的濃度大大增髙,使細胞內液體的結冰點也下降了。
04
昆蟲由於體內的生理變化,加上過冬前找到個比較暖和的適合過冬地點,所以它們即使經過漫長的寒冬也不會被凍死。

『叄』 昆蟲與環境的關系是越詳細越好,主要說說2者的相互關系,

(一)氣候因子
氣候因子
溫度
濕度和降水


1,溫度 是對昆蟲因素中影響最顯著的一個因子.昆蟲是變溫動物.其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動.
昆蟲的生命活動是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進行的,這個范圍稱為昆蟲的適宜溫區或有效溫區.
致死低溫區
停育低溫區
發育起點
低適溫區
最適溫區
高適溫區
停育高溫區
致死高溫區
高溫臨界
適宜溫區
22~30 ℃
15 ℃
35~40 ℃
(有效溫區)
(1)溫區的劃分
適宜溫區一般在8~40℃之間.
其中最適合昆蟲生長,發育和繁殖的溫度范圍稱為昆蟲最適溫區,一般在22~30 ℃之間.
有效溫區的下限是昆蟲開始生長的發育溫度稱為起點溫度.一般為8~15 ℃.
昆蟲在最適宜溫區范圍內,昆蟲的發育與度呈直線正相關.
(2)有效積溫法則
昆蟲完成一定發育階段,需要一定的溫度積累,即發
育所需天數與同期內的有效溫度的 乘 積是一常數,這一常數稱為有效積溫,而這一規律則稱為有效積溫法則.
K=N(T-C)或
N=K/(T-C)
C為發育起點溫度,
T為環境溫度,
N為完成某蟲期發育所需天數,
K為該蟲期發育間的有效積溫,單位是(度.日).
有效積溫法則應用
N=K/(T-C)
1.推測昆蟲的發生期
2.控制昆蟲(天敵)的發育進度
2,濕度和降水
(1)濕度:
孵化,蛻皮,化蛹,羽化等
(2)降水:
小雨有利於昆蟲發育和活動
關鍵期需高濕度多數昆蟲一般在溫度適應范圍內
4,光 光是對昆蟲具有信號作用,主要是影響昆蟲的活動,行為和滯育.光因素中包括光的性質(波長),光照強度和光周期等.
(1)光的波長
主要影響昆蟲的趨光性等行為.不同波長的光顯示不同的顏色.
日出性的蚜蟲,粉虱等對黃綠色光反應敏感.
夜出性的昆蟲採用黑光燈等誘集和防治害蟲.
(2)光照強度能影響昆蟲的晝夜節律,產卵,取食,棲息,遷飛等行為.
如蝶類,蠅類,蚜類等為日出性昆蟲;多數蛾類和金龜子等為夜出性昆蟲;
(3)光周期是指光照與黑暗的交節律.一年中每日光照時間的長短的周期性變化稱為光周期的年變化,其是決定昆蟲何時開始滯育的最重要的信號.
5,風
風直接影響昆蟲的遷飛與擴散.
如粘蟲等借大氣環流遠距離遷飛;
小齡幼蟲與紅蜘蛛等借風擴散與轉移.但大風,尤其暴雨,常給弱小昆蟲或初齡幼蟲以致命打擊.
6,小氣候
小氣候是指地面上1.5-2.0M氣層內的小范圍氣候.有時大氣候雖不適合,但由於栽培條件,肥水管理,植被狀況的影響,局部小氣候卻非常適合,也會使害蟲局部嚴重發生.應引起注意.
(二)土壤因子
1.土壤溫度
2.土壤濕度
3.土壤化學結構和特性
是一個特殊的生態環境.
1,土壤溫度
影響地下害蟲上下移動.
2,土壤濕度
土壤含水量影響較大.一般土棲昆蟲要求濕潤而通氣良好的土壤條件,土壤過干或淹水都會直接影響它們的分布,生存,發育和活動.
3,土壤的理化性質
土壤酸鹼度及含鹽量,對土棲昆蟲或半土棲昆蟲的活動與分布有很大的影響.如華北螻蛄喜歡在砂質土壤中活動繁殖,粘土中少等.
(三)生物因子
1.寄主植物
抗蟲性
2.天敵
3.昆蟲病原微生物
.
主要是昆蟲的食物和天敵.
1,食物 是昆蟲生存的必需條件.各種昆蟲都有自已一定的取食范圍.
2,天敵因素 天敵是害蟲一切生物敵害的統稱,主要有以下3類:
(1)天敵昆蟲
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兩大類.螳螂和赤眼蜂等.
(2)致病微生物 常見的昆蟲病原微生物有細菌,真菌,病毒和其他病原生物如線蟲等.
目前研究和應用較多的昆蟲病原菌為芽孢桿菌中的蘇雲金桿菌.病原真菌中比較重要的是白僵菌;昆蟲病毒最常見的是核型多角體病毒.
(3)其他食蟲動物 包括蜘蛛,食蟲蟎,青蛙,鳥類及 家禽等,它們多為捕食性,能取食大量害蟲.
捕食性天敵
寄生性天敵
病原微生物
病毒
白僵菌
(四)人類活動的影響
1,改變昆蟲的生長的環境
2,改變一個地區的昆蟲種類組成
大量撲滅害蟲,引進或移植天敵抑制害蟲;
而濫用農葯又可能引起害蟲產生抗葯性和天敵的凋落,導致害蟲再猖獗;
此外種子,苗木和農產品的遠距離的調運,還可能有助於害蟲遠距離傳播,帶進一些危險性害蟲.
3,直接控制害蟲
作業:1,環境條件對昆蟲的主要影響有哪些
2,已知小地老虎卵的發育起點溫度為11.64 ℃,有效積溫為46.64日度,5月8號卵產下時的平均溫度為20 ℃,計算發育天數.

『肆』 昆蟲是冷血動物還是熱血動物

冷血動物:是指變溫動物,體溫隨著周圍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從而減低新陳代謝,以減低用於抗寒所損失的能量.所有的冷血動物都是爬行綱,兩棲類,魚類,還有一些蟲子也是.具體的例子很多,比如烏龜,鱷魚,娃娃魚,某些蛇

因為冷血動物不需要用自己的能量來取暖或降溫,相比溫血動物,同樣重量的冷血動物只需要 1/10-1/3 的能量過活,因此也只需要相對少的食物。因為它們比較容易積儲足夠的能量,冷血動物繁殖期也比較短。

盡管同樣的環境可以有十倍於溫血動物的冷血動物存活,可是溫血動物大多時候可以把冷血動物逼到絕滅,因為溫血動物可以找食物的時間比較多。
冷血動物是沒有體內調溫系統的動物,自身體內不能恆溫(不能恆定體溫)要通過照射太陽等方式來保持體溫的,或者以行動來調節體溫。所以冷血動物一般不在夜間活動。以脊椎動物門爬行綱和兩棲綱的動物為主,如蛇、鱷魚等較大的冷血動物早上需要曬太陽以使體溫升高,這樣他們才能活動,因此它們幾乎都是白天活動,夜間休息。調溫的方法包括:

蛇在石頭上曬太陽

魚在水中換到不同的深度

沙漠動物白天埋在沙里

昆蟲顫動翅膀,溫暖它們的飛行用的肌肉

因為冷血動物不需要用自己的能量來取暖或降溫,相比溫血動物,同樣重量的冷血動物只需要 1/10-1/3 的能量過活,因此也只需要相對少的食物。因為它們比較容易積儲足夠的能量,冷血動物繁殖期也比較短。冷血的優勢:可以在外界環境或食物供給情況變化較大的條件下存活。因為它們只需要較少的能量來維持體溫和生理機能。食物中得來的能量可以更多的用於生長。因此冷血動物把食物轉化為身體生長的效率比熱血動物高

熱血的優勢:熱血動物生長成熟比冷血動物快。熱血動物將體溫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使體內的酶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並使身體的生長對於外界環境相對獨立。雖然冷血動物把食物轉化成生長的效率比熱血動物高,但熱血動物可以連續生長(冷血動物的生長會在食物極其短缺或溫度很低的情況下停止)直至達到成年大小。熱血動物高效活動可以維持身體對食物的高需求。熱血動物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尋找食物和交配對象,並在較早的年齡達到性成熟。

『伍』 昆蟲到了冬天是怎麼保暖的它是恆溫動物還是變溫

昆蟲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種,幾億年的進化,它們的足跡幾乎遍布世界的每個角落。據統計,在所有的生物種類中,昆蟲佔比超過50%。很多人都很好奇,昆蟲是變溫動物還是恆溫動物。每當冬天來臨,許多哺乳動物都能通過皮毛保暖,我們這次就通過這個問題簡單探討一下昆蟲的歸屬。


總而言之,不同於恆溫動物與變溫動物,昆蟲的溫度機制更加復雜,其中翅膀則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昆蟲能夠清晰地感知周圍環境溫度的變化,但卻不像人類這樣的哺乳動物太過在意它的變化。因為它的體型太小,自身的機制足以夠用~

『陸』 昆蟲屬於恆溫動物嗎

昆蟲是變溫動物。一些昆蟲也有恆溫的趨向,例如蜂能夠在外界寒冷的情況下通過肌肉顫抖保持蜂巢的溫度大致恆定。但這種恆溫不是個體的,而是整個蜂群的。
蜂鳥,鴨嘴獸,大型的昆蟲和魚則被稱為變溫動物,它們的體溫不恆定,但某種程度上卻是受新陳代謝調節的。

『柒』 昆蟲為什麼有像其他動物一樣在寒冬時期進化出耐冬的功能,反而是以繁殖卵的形式,這種另類方式進行延續

昆蟲必然是變溫動物,這是在其選擇適應其體型的機械強度最優解的過程中就確定了(也就是外骨骼,對應不斷蛻皮)
所以昆蟲最好的結果就是和魚,青蛙之類一樣陷入冬眠或者躲藏在較為溫暖的地方,而不可能弄出直接面對低溫---在突發低溫狀態下首先是表層的細胞液和組織液結冰放熱,勉強保住體內恆定,繼續氣溫下降他就可能掛了,這就幾乎已經是昆蟲抗低溫的極限。
而不幸的是,昆蟲不但選擇了外骨骼,還為了生存學會了飛,這玩意也是耗能量大戶但是為了生存又不得不選擇。

更要命的是,二疊紀開始,昆蟲徹底退出了陸地霸主的競爭,所以其生存戰略變成多生,短命,確保後代數量足夠龐大。
正因為其生存戰略改變,也間接使得其面對冬季低溫,成蟲交尾後直接死亡,讓能量消耗最少的卵或者蛹來越冬成為上選。
如果沒有進一步特殊自然選擇,目前這條策略切實可行。昆蟲不耐寒的狀態會繼續進行下去。

『捌』 昆蟲發育溫區是什麼

(temperature range of insect development)

(吳次彬)

按環境溫度對昆蟲發育和存活的影響所劃分的溫度范圍。昆蟲屬於變溫動物,體溫的高低隨環境溫度而變化。其生長、發育的速度明顯受制於環境溫度。根據溫度對昆蟲的影響.一般分致死高溫區、停育高溫區、適溫區、停育低溫區、致死低溫區等五個溫區。①致死高溫區:在此溫區內,昆蟲先表現興奮,繼而昏迷,蟲體內酶系受到破壞,部分蛋白質凝固,不久便死亡。在溫帶地區一般為45~60℃。②停育高溫區:在此溫區內昆蟲的生長、發育因高溫而停滯。如不適宜的高溫持續出現,可導致昆蟲熱昏迷或死亡;如高溫出現後不久溫度恢復到適溫范圍,則昆蟲仍可恢復正常生活狀態。死亡的出現取決於高溫的強度及持續時間。在溫帶地區一般為40~45℃。③適溫區:是適宜於昆蟲生長、發育和繁殖的溫度范圍。溫帶地區一般為8~40℃。在此溫區內還有對昆蟲最適合的溫度范圍,稱最適溫區,在溫帶地區一般為20~30℃。最適溫區上下一定范圍分別為高適溫區(30~40℃)和低適溫區(20~8℃)。高適溫區的上限稱高溫臨界點,是昆蟲因高溫而停育的溫度極限。低適溫區的下限稱發育起點,是昆蟲可以開始生長、發育的起點溫度。④停育低溫區:在此溫區內昆蟲由於低溫而停止生長、發育,並呈現冷昏迷狀態。如經過短時間後溫度回復正常,昆蟲仍能恢復活動,但如持續時間過長則可使昆蟲死亡。在溫帶地區一般在8~-10℃。⑤致死低溫區:在此溫區內昆蟲由於溫度過低,體液大量結冰,原生質遭到破壞而死亡。在溫帶地區一般為-10~-40℃。

『玖』 昆蟲的體溫會不會不斷變化

昆蟲屬於冷血動物,體溫一般取決於它所處的環境。所以會不斷變化。
變溫動物又稱冷血動物,是除了哺乳類和鳥類的動物,地球上的動物大部分都是變溫動物。變溫動物並不是需要寒冷,只是因為動物的體內沒有自身調節體溫的機制,僅能靠自身行為來調節體熱的散發或從外界環境中吸收熱量來提高自身的體溫。當外界環境的溫度升高時,動物的代謝率隨之升高,體溫也逐漸上升,它們便被動地離開不利的環境;當外界環境的溫度降低時,動物的代謝率也隨之降低,體溫也逐漸下降。所以它們或是移向日光下取暖來提高體溫,或是鑽進地下、洞穴中進行冬眠,或是游向溫暖水域,或是進行夏眠。

『拾』 為什麼有些昆蟲在寒冷的冬天凍不死

引言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雪,全國的很多地方都在下著大雪。不管你在的地方有沒有下雪,你也一定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冰天雪地這么寒冷,為什麼總有一些討厭的、害人的昆蟲不會被凍死呢?

原來,昆蟲有一套過冬的特殊本領。昆蟲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氣溫的升降而變化,當天氣漸漸變冷,光照時間相對減少時,它們的體溫就會變低,生長發育也就緩慢了。冷到一定程度,它們便停止生長,失去活動能力,不吃不動,准備度過寒冷的冬天。

昆蟲在冬天除了身體內部的生理變化以外,還在生活行為上有較大改變。在北方,昆蟲經歷的過冬時間長達5?7個月。它們在冬眠以前,便貪婪地大量取食,使體內的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多,其中脂肪的增加量最為顯著。另一方面,由於昆蟲在過冬階段不活動,新陳代謝過程就很緩慢,所以消耗的營養物質也就很少。這樣,它們便能長期忍耐飢餓而不死。

與昆蟲為什麼是變溫動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8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8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6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2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2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1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6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0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7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
© Arrange www.lianjie114.net 2012-2022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