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玉豬龍是什麼哪個年代
漢代玉豬
漢以前,新石器時代諸多古文化中幾乎沒有寫實性的玉豬發現。曾侯乙墓是我國藏玉最豐富、最精美的戰國大墓之一。龍鳳紋十六節玉佩、玉劍等,都是國之瑰寶。圓雕豬形玉琀的出現,當然是我國早期寫實玉豬的珍品,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它僅僅是置於墓主口中牛、羊、豬、狗、鴨、魚等21件微型玉琀之一。青白色,微黃;腹、足部雜有黑色;並灰白沁色。通體拋光,琢磨精細。玉豬的長吻前凸,肥頭大耳,貼地大肚,圓臀矮腳,比例准確,造型生動,活脫一頭家豬的形象。長約2厘米。
同樣是戰國玉豬,在湖北棗陽九連墩2號墓疊人踏豕玉佩上,一頭大豬被三個人「眾」字形疊壓在腳下。三個人均大圓盤臉,五官幾乎撐滿臉龐,衣裙整齊,袖手而立,神態木然,其寓意難以捉摸。玉人腳下這只玉豬的造型輪廓是張口、甩尾、向前狂奔的姿態,但細部的刻畫比較抽象。耳、腿用雲渦紋表達,身上的色斑用斜格紋填刻。動態如此強烈的玉豬造型十分罕見。
如前所述,漢代的玉豬是最豐富的,數量之大、用料之優、工藝之精,都是中國歷史上的玉豬之最。
江蘇海州網疃庄西漢玉豬。黃玉,質地細純,光亮滋潤。桃形耳,斜向一刀示耳渦,用纖細的游絲毛雕勾勒出雙眼皮,尾部穿一小孔。山西太原尖草坪西漢玉豬。青玉,雜褐紅斑點。很特別,腿腳未加刻琢表示。尾部穿一小孔。江蘇揚州楊壽寶女墩新莽玉豬。青白玉,質地細膩,光澤明亮。桃形耳,吻下尾部穿小孔。陝西西安紅廟坡東漢玉豬。青玉,溫潤晶瑩。單眼皮特別細長,吻下尾部穿小孔。陝西西安北郊東漢玉豬。灰白玉,光潔純凈。用直線劃出三角形眼,吻下尾部穿小孔。漢代的玉豬形式略有變化的,如山東濟南王陵西漢玉豬。「漢八刀」工藝仍然沿用,但明顯不佔主導地位,只在顎腳、腹腳的分界線上。許多地方如腿腹、肩脊等處的結構變化,採用細刻線條勾勒表示,耳朵呈隱起狀,耳渦仔細磨出,整頭豬的輪廓線變得圓渾飽滿,更趨寫實風格。玉豬受沁嚴重,鼻損處鈣化為雞骨白,原玉本色幾乎看不到。玉豬變化較大的如山西朔州西漢玉豬。小耳、小腳,幾成甲殼蟲狀。沒見慣用的「漢八刀」工藝。灰白玉,受沁嚴重。漢代玉豬形式上變化最大的,如陝西長安茅坡西漢片狀玉豬。青玉,部分土沁。完全沒有「漢八刀」的工藝痕跡。用毛糙的線條,十分具象地勾勒出一頭長吻、獠牙、菱形目、細長耳、回卷短尾、倒沖剛鬃的、狂奔亂竄的野豬形象。
很奇怪,玉豬在漢代盛極一時之後,突然變成了稀有品種。轉自:國家文化藝術品網
2. 中國玉器的四個時期,分別經歷了哪些朝代
中國玉器的四個時期包括:史前時代、先秦時代、西漢時期以及北宋時期。
中國古玉不但歷史悠久,而且影響深遠,玉和中,國,民,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藝,術的產生和發展存在著密切關系,它影響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人們的觀念和習俗,影響著中國歷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響著一大批文學、歷史著作。
中國玉器源遠流長,已有七千年的輝煌歷史。七千年前南方河姆渡文化的先民們,在選石制器過程中,有意識地把揀到的美石製成裝飾品,打扮自己,美化生活,揭開了中國玉文化的序幕。
在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遼河流域,黃河上下,長江南北,中國玉文化的曙光到處閃耀,以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遼河流域紅山文化的出土玉器,最為引人注目。
傳說中的夏代,是中國第一個階級社會。夏代玉器的風格,應是良渚文化、龍山文化、紅山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過渡形態,這可從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出土玉器窺其一斑。
二里頭出土的七孔玉刀,造型源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多孔石刀,而刻紋又帶有商代玉器雙線勾勒的濫觴,應是夏代玉器。
公元960至1234年的274年間,是中國歷史上宋、遼、金的對峙分裂時期。宋代承五代大亂之餘,雖不是一個強盛的王朝,而在中國文化史上卻是一個重要時期。宋、遼、金既互相撻伐又互通貿易,經濟、文化交往十分密切,玉器藝術共同繁榮。
明清時期是中國玉器的鼎盛時期,其玉質之美,琢工之精,器形之豐,作品之多,使用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明清皇室都愛玉成風,乾隆皇帝更是不遺餘力地加以提倡,並試圖從理論上為他愛玉如命尋找依據。
定陵出土的明代玉璽、清代的菊瓣形玉盤、桐蔭仕女圖玉雕,都是皇室用玉。其時民間玉肆十分興隆,蘇州專諸巷是明代的琢玉中心,"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
(2)圓雕小動物玉件哪個朝代做的多擴展閱讀:
玉器往往表現出「天公之美」(質地)加「人工之美」(工藝)的社會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藝的融合。玉質感溫潤細膩,佩之則倍感體貼;它色感純潔無暇,賞之則凈化心靈;它音感清脆悅耳,聽之則滌盪胸懷。
而這些美學要素結合起來,不禁會使人感嘆玉石乃天地之精華,進而在崇敬、景仰之餘產生神秘的美感,這種神秘的美感與宗教等相互聯系,更加深了人們對玉的既愛又敬、不平凡中又蘊涵神秘的獨特審美趨向。
「玉器時代」的玉器是中華民族自己的藝術,是由遠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歷史、社會風貌最為全面和深刻,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藝術的奇葩。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玉器作為一種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物在中華文明史上形成了經久不衰的玉文化傳統。玉器的研究、鑒賞、辨偽和收藏是相輔相成的,它是一種高雅的、學術氣氛濃厚的文化活動,正是這種活動的經久不衰,將我國的玉器、玉文化研究不斷推向更高級的階段。
開發玉文化旅遊資源有利於弘揚中國玉文化。玉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創造的以玉器為主要內容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玉器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經過理學家的詮釋美化,成為高尚人格的象徵、美麗形象的代表,融合在傳統文化與禮儀之中,能比較系統地、完整地反映出地方風貌、生活習俗等,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弘揚玉文化是傳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
3. 春秋戰國時期的玉鹿是什麼
鹿是古人心目中的一種瑞獸,有祥瑞之兆。《符瑞志》載:「鹿為純善祿獸,王者孝則白鹿見,王者明,惠及下,亦見。」因此古代玉器中鹿紋圖案較多,造型亦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它們或卧,或立,或奔跑於山間綠野,或漫步於林間樹下,皆秀美生動、典雅可愛。尤其是唐宋以後,古人借鹿與祿之諧音,以象徵福祿常在,官運亨通,應用更加廣泛。隨著朝代的更替,人們審美意識的不斷變化,以及琢玉工藝的進步、提高,玉器上鹿的形象日漸豐滿完美,畫面內涵也更加豐富,充分表達了人們嚮往美好、吉祥之意趣。對歷代鹿紋圖案進行探討和研究,既可以使我們了解鹿紋的發展、演變過程,也可以為包括古玉在內的鑒定、斷代提供一個依據。
玉器中最早出現鹿紋是在商代,以後各代屢有發展變化,各具時代特徵,其造型豐富多彩,寓意吉祥,應用廣泛,既是深受國人喜愛的裝飾紋樣,更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本文簡要介紹了歷代玉器中鹿紋的造型特點及其演變。
從目前考古資料看,史前玉器中動物紋較為少見,僅在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發現了一些形制簡單的動物形象,如龜、魚等。直至商代晚期,玉器上的動物造型才逐漸豐富起來,張口露齒的虎,縮頭縮尾的龜,溫靜可愛的鹿,雖然形象拙樸,但線條簡潔生動,反映了當時的琢玉技術已經能夠在堅硬的玉器上雕琢出復雜的動物形象。
造型模式化是商代玉器上鹿紋的重要特點。這一時期的玉鹿造型簡單,以片狀體居多,圓雕器物少,最大的8厘米左右,一般在3~4厘米,常呈短腿直立回首狀。琢玉工匠刻意突出鹿角、耳以及眼睛,其它部位則一帶而過,僅具其形。如鹿角主要有以下幾種:一種沒有角,一種為三歧形角,另有一種是雙角對分,或對稱或不對稱。眼睛可分為小圓眼、臣字眼、菱形眼、橄欖形眼等,而且大都是由陰線刻畫而成。軀體上多無紋飾,有的只有幾條陰刻線作為分界線,把軀體和四肢分開。穿孔多在頸部、臀部,可供佩戴。1991年山東滕縣前掌大商代墓葬出土的玉鹿,高5.4厘米,寬4.3厘米,厚0.5厘米。兩面平雕,紋飾相同,兩角枝杈突出,作回首狀,翹首圓眼,上下頜、鼻、嘴分明,頸間有渦紋,圓臀小尾,後腿略彎,頸間有一穿孔,兼具寫實、誇張之美。
周代玉鹿也多為片狀,光素無紋,僅有幾條簡潔的輪廓線,一般比商代的略大。有回首、前視、伏卧、站立等各種造型,氣宇昂然,姿態優美,刀鋒爽健,磨工細膩。鹿大耳、大眼,角的分杈像小樹一樣直立頭頂,有對稱、不對稱兩種,其中不對稱的長角相對較多。足粗蹄大,大多是半蹄狀,整個軀體顯得較肥壯。但其身體與樹形長角相比,常有頭重腳輕的感覺。穿孔也多在頸部、臀部。1974年陝西省寶雞市茹家莊出土兩只玉鹿,一昂首前視,一回首顧盼,皆紋飾簡潔,形態逼真,栩栩如生。同時有很多周代的玉鹿表面光潔度非常強,像水銀一樣,被稱為「水銀光」。
春秋、戰國是中國古代玉器發展的高峰時期,玉雕藝術光輝燦爛,鏤空、浮雕等手法已普遍應用。帶有政治、道德與迷信色彩的成組配列玉器在當時極為盛行,稱為組玉,玉璧、玉環、玉龍、玉璜、玉管等皆成為組玉的一部分。由於「君子比德於玉」之說,當時的佩玉特別發達,最能體現時代精神的是大量的龍、鳳、虎形玉佩,造型呈富有動態美的S形,具有濃厚的中國氣派和民族特色。
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繼續和發展,獨特的雙陰線工藝及"形中有形"的裝飾手法,在春秋早期玉器中極為流行,可謂春秋早期玉器的一大特色。而戰國玉器較之春秋玉器品種則更加豐富,它突破了春秋時期多以小件為主的裝飾玉、葬玉等,出現了大型的玉磺、出廓玉壁、龍形佩、帶鉤等;工藝也更加精細,玲嚨剔透,並多以樓空、淺浮雕的技法、巧妙的構思和獨特的造型見長;裝飾更加多變,不但有谷紋、雲紋等幾何紋,還出現了螺璃紋、花葉紋及描寫自然生活的圖紋。同時,戰國玉器作品中的神獸造型,均飽含著一種緊張的氣勢,大大增強了內在的精神韻律,充分顯示了戰國時期各路諸侯躇躊滿志、意欲爭霸的凌雲氣概。其中舉世矚目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多節龍鳳紋佩,更是戰國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可以說戰國玉器工藝的精細程度,在中國玉器史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峰。
戰國時期的玉鹿可以分為立式、跪式兩種,其中立式較多,造型簡練逼真。與西周的玉鹿相比,有以下特點:1、以單角者多見,出現了分杈大獨角,枝杈後彎到臀部,角枝比西周粗壯。2、足部結構明顯,特別是蹄尖近似牛蹄。3、眼形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種眼梢向上挑的圓眼,是採用斜挖壓磨的技法雕刻的,這種方法使眼珠凸出,很有神采,為戰國時期獨有的典型特點。4、頸部細長,常用短細的陰線表現細毛,身體較前代稍瘦,顯得瘦長而苗條,軀體上出現了小的圓圈紋,紋飾較前代更加寫意化。戰國晚期出現了新的造型——奔鹿,這是鹿紋演變的一個轉折點。這種經過刻意美化的奔鹿,姿態生動,清新活潑,一改前代呆板的程式化造型,為後來的玉鹿裝飾奠定了基礎。
春秋戰國玉器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中佔有極為重要的位置。它一改商周王作那種簡單古樸的風貌,創制了一大批造型、圖紋及工藝風格都為之一新的藝術珍品,為我國玉文化譜寫了光輝燦爛的一頁。然而長期以來,在古玉的鑒定和研究領域,人們總是習慣地把春秋與戰國時期的玉器,統稱為春秋戰國玉器,將其藝術風格,合並稱為春秋戰國玉作風格。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深入,新資料的不斷豐富,從而使我們對春秋與戰國時期的玉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通過認真觀察對比,我們不難發現,春秋與戰國玉器在工藝和裝飾等方面,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差異。
一、春秋玉器:
由考古資料可知,春秋玉器是西周玉器的繼續和發展。早期仍善用雙陰線來刻劃圖紋,在裝飾上則進一步強化了西周晚期出現的在某一造型內雕琢單一的或相互交纏同體的龍紋圖樣,從而使細小變形且糾集在一起的眾多龍紋,經常出現在主體造型內,同時布局繁密,幾乎不留餘地。如河南光山縣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玉虎,其造型為扁平體的虎形,低首拱背,曲肢卷尾。雖說此虎神態有些呆板,無有太強的動感,但虎身上的裝飾卻格外引人注目。它除了在腹部、腮部、雙肢列有少許幾何紋外,通體滿飾變形的龍紋,上下交錯,左右呼應。這種獨特的雙陰線工藝及"形中有形"的裝飾手法,在春秋早期玉器中極為流行,可謂春秋早期玉器的一大特色。
春秋中期以後,這種繁密的陰刻裝飾線紋逐漸變得稀疏,並多以較寬的斜刀進行雕琢。到了晚期,線刻工藝逐漸減少,代之而興的是去地隱起的淺浮雕技法的盛行。如山西太原金勝村晉卿趙氏墓出土的玉磺、玉佩等,不但工藝精細,琢磨光潤,而且由於採用了淺浮雕的工藝技法和更加抽象簡化的龍紋圖案,所以使繁密的畫面,通過高低起伏和有序的布局,更富有一種寓意深遠的立體效果,增加了一定的神秘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在春秋時期流行的寄生於造型內的繁密且抽象的龍紋裝飾,隨著人們審美意識和文化觀念的改變,逐漸消失。正如吳棠海先生在《認識古玉》中所說: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盛行的膽龍紋眼睛退化,解體成雲、谷相雜紋,並逐漸發展為谷紋、蒲紋、乳釘紋等工整規律的幾何紋樣。這里我們暫不討論戰國玉器中常見的雲紋、谷紋是否是由春秋時的龍紋演變而來,只是可以肯定地說,春秋玉器畫面上盛行裝飾的繁密細小的龍紋圖樣,在戰國時已不可出現(特別是在戰國中期以後)。盡管目前戰國墓中仍有類似玉器出土,筆者認為,它應是春秋時期(或戰國早期)的遺物。因為藝術是一定時期社會現實的反映和縮寫,所以,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審美情趣、意識觀念的改變,其風格也必定會推陳出新。也就是說,不同的社會時尚,必定會產生造就不同的藝術風格。玉器如此,其它工藝美術品亦如此。
二、戰國玉器:
由於戰國時期社會的變革、生產力的發展以及儒家賦予玉的種種道德文化內涵,所以使得戰國時期的王公貴族,皆以佩玉為時尚。從目前考古資料可知,戰國玉器較之春秋玉器品種更加豐富,它突破了春秋時期多以小件為主的裝飾玉、葬玉等,出現了大型的玉磺、出廓玉壁、龍形佩、帶鉤等;工藝更加精細,玲嚨剔透,並多以樓空、淺浮雕的技法、巧妙的構思和獨特的造型見長;裝飾更加多變,不但有谷紋、雲紋等幾何紋,還出現了螺璃紋、花葉紋及描寫自然生活的圖紋。同時戰國玉器作品中的神獸造型,均飽含著一種緊張的氣勢,大大增強了內在的精神韻律,充分顯示了戰國時期各路諸侯躇躊滿志、意欲爭霸的凌雲氣概。
戰國早期玉器以山東魯國故城和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玉器為代表。其工藝較前復雜,造型亦漸舒展,器體邊角尖銳利落,特別是回首挺胸的龍鳳形象也開始展示出了一定的動感。裝飾圖紋則多為較密集的去地隱起的谷紋、卷雲紋等。有的谷紋周緣還刻劃出一條陰線,甚至使之勾連。此時淺浮雕玉器去地並不徹底,多沿圖紋而碾磨,因此產生了一種時隱時現、變化多佯的藝術效果。其中舉世矚目的曾侯乙墓出土的多節龍鳳紋佩,更是戰國早期玉器中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該佩玉料細潤,工藝精湛,通體長達48厘米,用5塊玉料琢制而成。器面分別雕琢有龍、鳳、璃等,並間飾幾何紋。同時集陰刻、浮雕、鏤空、接榫、碾磨於一器,工藝復雜,難度極大,體現了戰國早期高度的治玉水平。
戰國中晚期,玉器工藝經過不斷地發展,越發呈現出一派輝煌的景象。此時玉料選擇更加嚴格,潔白溫潤的和田玉比供較前增多。治玉工藝更加成熟,而且由於普近採用了金屬類工具,所以戰國玉器較之早期造型規矩整潔,器物邊角犀利見鋒,紋飾線條干凈利落,決無拖泥帶水之處。無論是淺浮雕、透雕,還是陰線刻劃,均琢製得精益求精。特別是那張口挺胸、大幅度地扭動軀體的龍鳳造型,明顯地表現出一種剛健遭勁、勇往直前的氣勢和力度。如我們常見的鏤空龍形佩、出廓玉壁和各式玉佩等,那細潤的質地、新穎的造型設計、滴水不漏細致入微的雕工以及巧妙靈透的鏤空、充滿活力的線條和通體生輝的光澤,無不讓人拍手叫絕,嘆為觀止。可以說戰國玉器工藝的精細程度,在中國玉器史上達到了空前的高峰。
三、春秋戰國玉器的區別:
春秋戰國玉器在500多年的發展變化中日益進步,並呈現出了不同的藝術風貌。當然這種藝術風貌決不會是隨著歷史年代的劃分而斷然隔開的,比如戰國早期的玉器依然遺留有春秋晚期玉器的風格,甚至有些作品十分相似,難以區別。但是當新的藝術風格和審美時尚一旦穩定之後,在整個藝術創作上便會出現一種潮流、一種趨勢。這種潮流和趨勢所造就的藝術特色,就是我們在鑒定中一定要掌握的最基本的東西。下面我們試從三個方面談談春秋與戰國玉器的區別。
1、工藝:在製作工藝上,春秋玉器無論是造型、線條還是碾磨均顯得較為渾圓。戰國玉器則稜角剛勁明確,線條清晰利落,同時鏤空技法的使用較春秋更加普遍,並且技藝格外精湛細致,就連樓空之外的內壁也琢磨的光潔明亮,一絲不苟。
2、裝飾:春秋玉器善用眾多的抽象變形、肢解整體的龍紋充填器物畫面,從而顯得繁密不透氣,粗看似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模糊感。戰國玉器裝飾圖紋較為稀疏,常見的谷紋、雲紋、勾連雲紋、"S"形紋、絞絲紋等,線條舒展流暢,工藝精細入微,主紋、地紋均清晰可見,觀後使人賞心悅目。
3、神韻:鑒定古代玉器,除了要掌握它的時代風格特徵、工藝及裝飾手法外,更重要的還應當細心體會其內在的神韻。就整體而言,春秋玉器在造型、構圖、動態變化等方面較之戰國玉器則顯得神氣不足,平靜而呆板。戰國玉器無論器面、邊角或是布局,設計得當,通體皆靈,充滿了強烈的動感和勃勃的生機。其實這種奮發的氣勢和藝術的活力,也是戰國時代的精神所在,戰國人的氣質、思想、文化使然。
4. 哪個朝代出現金龜子玉石擺飾
清代出現金龜子玉石擺飾。
玉擺飾出現大體自宋以降而盛於明清兩朝。這主要得益於玉礦石的來源拓廣了,而且手工業加工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可以對堅硬的玉礦石作更加精細、快捷的加工。明代的玉擺飾較為細小,多以文人玩物為主,如秋山圖、玉山子、人物雕像、小動物等。所用玉料多為青玉、青白玉及黃王,也有使用其他雜玉料的,如南玉,漢白玉等,其藝術性及價值不及上述好玉料。
清代出現了大型的玉擺飾,其做工也更加復雜精細。民間用玉器以兩江產量最多也最精。清朝最負盛名的碾玉中心是蘇州專諸巷,蘇州玉器精緻秀媚,內廷玉匠也多來自該地。揚州玉作豪放勁健,特別善於碾琢幾千斤甚至上萬斤重的特大件玉器。此時的玉器多以傳流故事為題材進行藝術加工,如人們熟悉的八仙過海、群仙祝壽、攜琴仿友、十八學士登瀛洲等等。其至出現了以整塊石料雕刻的巨型擺件,如龍船、秋山行旅圖等等。《大禹治水圖玉山》是這一時期特大玉擺飾的代表作。清代玉工善於借鑒繪畫、雕刻、工藝美術的成就,集陰線、陽線、平凸、隱起、鏤空、俏色等多種傳統做工及歷代的藝術風格之大成,又吸收了外來藝術影響並加以揉合變通,創造與發展了工藝性、裝飾性極強的玉器工藝,有著鮮明的時代特點和較高的藝術造詣。小型玉擺飾大多獨出心裁,以留皮巧雕取勝。清代重白玉,尤尚羊脂白玉,黃玉極少。
在業內,很多時候玉擺飾也稱為玉擺件。
5. 玉說之大漢朝輝煌的玉器工藝
漢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國力強盛、疆域遼闊、經濟繁榮的時代。
在學術與文藝方面上承先秦,不同地區的文化兼收並蓄,並開時代之新風,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巨大影響的漢代文明。所以說, 漢代也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時代。
從西漢到東漢,先秦諸子的學說思想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視。雖然出現過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階段,但事實上在漢代人的觀念意識中決非僅儒一家而已,而是多種觀念錯綜交織。儒家的人倫道德與道家之荒忽之談並行不悖,經學緯學並治,陰陽之學盛行,並由陰陽家而發展為讖緯迷信。
因此,我們在漢代的藝術中看到的是現實世界與冥界、仙界交雜並陳,生人、死者共置一處,或許這正是所謂「通天地人為儒」(《法言·楊子》)思想的體現吧。
與此同時.漢代手工業技術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為玉器製作工藝的進步提供了重要的條件。
所以 在漢代玉器的製作中,鏤空技藝的應用更加普遍,透雕、圓雕及高浮雕的玉器作品明顯比前代增多 。東漢時的琢刻技術更是精益求精!正如明代高濂《燕閑清賞箋》中所說:「 漢人琢磨,妙在雙鉤,碾法宛轉流動,細入秋毫,更無疏密不勻交接斷續,儼若游絲白描,毫無滯跡。 "隨著近現代考古發掘工作的開展,目前已出土了相當數量的漢代玉器,這就為漢代文化的研究以及漢代玉器藝術的鑒賞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自先秦以來,禮儀用玉一直是玉器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據《周禮》記載,先秦時代的玉禮器主要有璧、琮、圭、璋、琥、璜等六種。但是到了西漢時期,玉禮器的種類發生了變化;在原來的六種玉禮器中,除了圭和璧兩種仍然用於禮儀活動外,其餘四種均不再用作為禮器了,有的甚至不再製作了。
當時玉璧的用途也分兩種,一種是天子用於祭祀的玉璧,這類玉璧的裝飾比較簡單,以線刻紋為主,較多見的有蒲紋、谷紋和渦紋,也有的飾以龍鳳紋等(圖5-1);另一類玉璧的功用已發生轉變,主要用於佩掛,是成組玉佩中的一件,這類玉璧的製作很講究裝飾的華美且多用透雕手法,在玉璧的好(玉璧中間的孔洞謂「好」)中飾以透雕裝飾以及將雕飾附加到璧緣外的現象比戰國時更為普遍且豐富,從而使玉璧的形態變得異彩紛呈。這已經屬於裝飾用玉的范疇了。
裝飾用玉器歷來是玉器藝術中品類最為豐富,造型和紋飾最為多樣的一類,漢代的裝飾用玉也是如此。尤其是用作佩飾的玉器,漢代在繼承先秦風習的基礎上發展出了自己的特色。西漢前期的佩玉多講究組合,從考古出土的情況看,有的佩玉組合數量較多,這當屬先秦風尚的延續。白西漢中期以後,成組的玉佩逐漸減少,組合的形式也趨簡化。至東漢時,佩玉的品種也所剩無幾了。
漢代佩玉的品種主要有各種透雕裝飾的玉璧、玉璜、玉珠、玉人、玉環、玉管、玉觿等。特別是在藝術風格上,漢代玉佩已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圖5-2~5)。如1983年廣州市象崗南越王墓出土的一件「龍鳳透雕玉璧」(圖5-6),中間好內飾一透雕龍紋,以充滿張力的「S」形結構創造出一昂首挺胸、穩健有力的龍的形象。不難看出,龍的四肢及尾部的經營位置與構成處理並非僅以所表現對象為法度,同時也是以適合圓形的外框為條件的,故而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件布局合理、虛實得當、結體有力的藝術品。這樣的作品在漢代藝術的許多門類中都能看到,如漢代的瓦當裝飾、漆器裝飾等。
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它為後世的裝飾藝術樹立了典範,把它看做是中國傳統裝飾藝術的經典風格也是不為過的,因為能夠堪當經典之名的作品必須是無懈可擊的,漢代藝術家確確實實地做到了。這件玉璧內飾以谷丁勾連雲紋,排列規則有序,與充滿動感的中央龍紋形成對比,主次分明:璧的兩側各飾一透雕鳳紋,對稱布局,回首屈體作攀附之狀。龍鳳內部均以陰線刻勒,簡潔明了,並無任何多餘的贅飾,整件作品凸現出漢代粗獷豪邁的時代風貌。像這樣的玉璧已非傳統意義上的禮儀用器了,而是作為組玉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出土時的排列關系看,與其相組合的玉佩飾件還有一件玉璧、玉璜、玉人和珠飾等32件不同材質的飾物,組成一長度約600厘米的組佩飾。(圖5-7、8)。
該組玉佩中的一件「玉犀形璜」(圖5-9)也是前代所未有的,其形誇張有力,背部向內彎曲,首尾處理成大致對稱的視覺效果,前後肢作蹲曲蓄勢之狀,這種團肢前沖的姿態又能恰到好處地表現出犀牛威猛有力的特徵,其藝術處理的手法及其達到的效果與前面介紹的透雕龍鳳紋璧可謂異曲同工。可以看出,設計者在對形體作裝飾性誇張處理時完全是在把握動物之結構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才會產生弧線飽滿緊扣形體而不漂浮的有力效果。從形式構成的角度看,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給人以充滿力度的視覺感受,關鍵在於飽滿的外輪廓弧線與各種大小不同、長短不一的弧線的諧調配合。這種令後人贊嘆不已的藝術表現力,對於當時的藝術家來說似乎已是駕輕就熟的本領了。
漢代佩玉中工藝最精者當數玉環。玉環是當時組玉佩中的重要部分,雕鏤琢磨技術高超,藝術設計處理別具匠心是其他朝代難以比匹的。在廣東省廣州市象崗南越王墓中就出土多件工藝精湛、藝術風格獨特的玉環,圖5-10是該墓出土的「玉龍螭紋環」,玉工採用透雕的手法雕刻了兩龍和兩螭相互穿插纏繞為一環,彼此穿插交集,顯得非常自如,渾然一體。同墓出土的另一件「龍紋玉環」(圖5-11)將龍與卷雲紋飾穿插組合為一環形,龍體作連續不斷的絞索形式,值得注意的是,這里已經出現了如意雲頭的卷雲形式。整件玉器的直徑雖然只有7.4厘米,卻顯現著宏大的氣勢和得心應手的形式處理技巧。
該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雙龍聯體佩」也是一件形式新穎、工藝精湛的佳作。該玉呈黃白色,外形呈橢圓形,雙龍首部環人圈內作對視狀;中問有一樹狀形飾,上有線刻獸面紋飾;龍身上滿飾均勻排列的渦卷紋並用陰線相勾連,整件器物在規整中蘊含著一種非凡的氣度,這是漢代藝術所共有的時代特徵。(圖5-12、13)
玉舞人題材的玉佩雖然早在戰國時代就已出現,但是數量極少,而漢代舞蹈人物題材的玉佩卻十分流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漢代的樂舞藝術十分發達,不僅官方設有專門的音樂管理機構,作為一種藝術活動的歌舞也相當流行.甚至皇帝的寵妃愛姬也常常是能歌善舞,這在文獻上多有記載。如《西京雜記》上謂漢高祖的寵姬戚夫人「善為翹袖折腰之舞,歌出塞人塞望歸曲」;《漢書》上也記有武帝寵愛的李夫人「妙麗善舞」,成帝的趙皇後「學歌舞,號日飛燕」等。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之下,以歌舞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題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從出土的玉舞人實物看,造型特徵與文獻上的描述是相一致的,可見這些玉舞人作品是從現實中提煉而來的。漢代「玉舞人」大多為組佩玉中的一件,其形式多以平面透雕為主.並用陰線刻出五官和衣紋等,也有浮雕形式甚至做成圓雕的。
1986年出土於河南省永城縣漢墓的一件「玉舞人」(圖5-14)佩飾,該玉呈乳白色,雙面透雕,並以陰線刻出五官表情和服飾結構。姿態婀娜優美的舞女身著開衿長袖衣裙,一袖高揚於頭頂,另一袖下垂,手置於腰間,長裙曳地。作者通過對舞者頸和腰肢作微微扭動的處理,便將一體態輕盈而飄逸的女子生動地刻畫了出來,這不正是文獻上所描寫的「翹袖折腰」、「輕如飛燕」之態的真實寫照嗎?
1983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的一對「玉舞人」(圖5-15),其動態的設計與上面所介紹的玉舞人是一致的,一臂舉起過頭頂,長袖下垂;另一手下垂作叉腰之態,然而,我們看到這種叉腰的動作是意象性的,因為玉工將整個手臂設計為一反向翻卷狀的裝飾、,使舞者柔美的身姿增添了幾分優雅之感。
綜觀漢代玉舞人的形象設計,舞者雖有站和蹲之別,但一袖揚起過頭頂,一手置於腰間卻是其普遍的特徵。如廣州南越王墓中出土的「玉舞人」(圖5-16),身體作「S」形的扭動,揚起之袖和另一置於腹前之袖作隨風飄動狀,加強了舞者的運動感。同墓出土的另一件「玉舞人」則是圓雕形式的,雙膝跪地,長袖飄舞,也是一手高舉過頭的姿態,表演者的神情非常專注。這種圓雕形式的玉舞人在漢代還是相當少見的。(圖5-17)
重視喪葬的社會風氣是漢代人觀念意識的又一體現。玉器在喪葬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在喪葬中的玉器除了一部分為死者生前所用之物外.還有一部分是專門用於喪葬的。這與當時的長生思想有很大的關聯。道家認為玉是「天地之精」,是「陽精之純」,故而當時有吞食玉屑能致長壽之說。《周禮·典瑞》中也有「大喪共飯玉含玉」的說法。
漢代的葬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竅塞、玉琀、玉握和玉面飾等。玉衣是漢代皇帝和貴族的殮服,由金銀絲等材料編綴玉片成人形並著於死者身上,即所謂「金縷玉衣」。九竅塞是用來堵塞屍體九竅的玉器.以此防止屍體的腐朽,晉時葛洪《抱朴子》載:「金玉九竅,則死人為不朽」。玉琀是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基本上都做成蟬形,其制通常二寸左右,全身作五角形,造型一般比較簡潔寫實。如1974年出土於江蘇盱眙的這件「玉蟬」(圖5-18)由羊脂白玉琢成,玉質溫潤光亮。造型簡朴卻相當逼真。蟬作為一種裝飾母題早在三代的青銅器上就已習見,漢代以此為琀當與其特有的生長規律有關,漢人以蟬的退脫復能成蟲的生長特性.比喻「轉生」和「再生」之義,因而蟬也就成了一種吉祥物了。玉握為死者手中所握的玉器,許多被雕刻成細長條狀的豬形,玉面飾則為綴玉而成的遮面物,有的玉片也被製成一定的象形形狀,但一般較少紋飾或無紋飾。
作為日常用器的玉製品的數量相對較少,這恐怕與玉材的特性有關。漢代的日用玉器主要有杯、盒、枕、印、帶鉤和玉硯滴等。從近年來的考古發掘材料來看,日常用玉中也不乏構思奇巧的精彩之作。如1983年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玉角形杯」(圖5-19),杯身作角狀造型,底部束尾成索形回纏於器身下部,使本來可能顯得單調的造型產生出其不意的變化,可謂是匠心獨運的創意。器外飾一淺浮雕的夔龍,盤繞於杯身,並在外壁飾以線刻勾連渦紋,使全器集圓雕、浮雕和線刻於一體,層次分明,氣度不凡。
同墓還出土了一件「高足玉杯」(圖5-20),並有銅制承盤和托架等配套器具。該玉杯為圓筒形,由杯身和杯足兩部分組成;杯身上部近杯口處飾有兩組雲紋,中部飾勾連谷紋,下部飾五組花瓣紋:杯足部也飾有花瓣紋。與銅盤相連的杯托為一花瓣形玉片,並以三條金頭銀身之龍為支架與銅盤相銜接。這不僅是一件玉器工藝品,同時也體現了漢代設計師高明的設計才能和精妙的製作技藝,其中也蘊含著當時的設計觀念和理想,對於我們今天的設計來說也是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的。
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多件形式不同的帶鉤也是當時重要的日用器物。帶鉤有純玉制的和以玉為主附以其他金屬而製成的兩種,常見帶鉤多以龍為母題進行構思設計,有的非常簡潔雅緻,有的則鏤雕得相當華麗繁縟,製作工藝精良。「金鉤玉龍帶鉤」(圖5-21)由透雕的玉龍與金質彎鉤所組成,玉龍的形式呈「S」形,龍首回顧作張口驚恐之狀,尾部向內翻卷;金鉤套於龍的尾部,與龍相銜接部分設計為一虎頭形,猶如猛虎噬龍一般,再加上驚恐回首之龍的神情恰好與虎形成呼應的關系,可謂是設計者的一種巧思。將龍與虎相合體構成一帶鉤,該玉呈青白色,有深褐色浸斑。整件帶鉤有八節組成,鉤首部分為一龍形,鉤尾為虎形,整件器物裝飾比較繁縟華麗,是一件難得的玉帶鉤藝術品。
漢代玉器中純粹用作欣賞的藝術品的數量並不多,但卻體現了很高的藝術性和工藝製作水平。漢元帝陵附近出土的幾件西漢玉雕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像玉鷹、玉熊、玉辟邪和玉仙人奔馬等作品不僅都由珍貴的和田玉製成,而且造型優美而生動。雕琢精細。「玉仙人奔馬」(圖5-22),一仙人騎在一匹奔騰的神馬上,在中國傳統造型藝術中,往往以羽翅來表示人或動物的神性,在漢代藝術中尤為多見。這里的仙人和神馬上都加有羽翼,作者還在奔馬的蹄下置一象徵天界的雲板,其所要表達的意境隨著這幾個簡單的象徵物而展開,給欣賞者以無限廣闊的想像空間,這也是漢代藝術的魅力所在。
同墓還出土了多件玉雕作品,設計製作得非常傳神有趣,如「玉熊」(圖5-23),玉質溫潤,雕琢精細,豐滿凝練的外形逼真地將行動緩慢、憨態可掬的熊的特性表現了出來。再如「玉辟邪」(圖5-24)也是該墓出土的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玉呈青白色並伴有天然紫紅色斑,造型極為生動,設計者將其設計成作匍匐爬行之狀,張口露齒,彷彿正悄悄地向獵物靠近,其神情的刻畫真可謂是惟妙惟肖。頭上有一角,背上有羽翅,這兩者都是象徵非同尋常之靈物的符號,這在漢代仙道題材的作品中是很普遍的。
另外,漢代玉器中還有一類專用於辟邪的玉器。.確切地說,目前發現的漢代專門的辟邪玉器就是「玉剛卯」。所謂剛卯,就是指正月卯日所制的一種護身符,作長方柱狀,由玉、金或桃核等材料製成,四面刻有銘文,中有貫孔供穿系。
就藝術的整體而言,玉器只是漢代藝術大樹上的一個小分枝而已,但它卻能從一個角度折射出漢代藝術的基本風貌,傳遞著漢代人的思想觀念,為後人開啟了一扇通向博大精深的漢文化之門。
———南陽-古雅月整理
6. 中國玉器的四個時期,包括哪些朝代
中國玉器的四個時期包括:史前時代、先秦時代、西漢時期以及北宋時期。
1、史前時代
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表明,我國若干新石器文化圈內,都或多或少地出土有玉器。而在國外,早期玉器的出土地點卻屈指可數,只有亞洲的貝加爾湖、大洋洲的紐西蘭及南北美洲等幾處,而且出現的時何較晚,延續時間也不長。
新石器時期玉器的演變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各地區文化之間存在著相互傳承的關系。代表性的有興隆窪文化、松澤文化、含山文化、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龍山文化。
2、先秦時期
商周時代,玉器的數量、品種及製作工藝有明顯的提高。禮器類的玉器,已出現了「琮、璧、圭、璋、璜、琥」六種「瑞玉」,此外還有生產工具和戈、矛、斧等武器類玉器,出土時,均無使用痕跡,並不是實用之物。實用器皿有臼、杯、梳、耳勺、帶鉤等。
有的青銅器配件上還裝有玉質部件,成為珍貴的復合器。河南殷墟「婦好」墓出土了700多件玉器,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圓雕或浮雕的人像和各種動物,在造型上既有寫實性,又有豐富的想像力,是這一時期玉器中的珍品。
3、西漢時期
從發掘出土的漢代玉器看,西漢前期,由於經過秦末的戰亂,玉器手工業沒有什麼發展和創新,當時的玉器造型和紋飾,主要是承襲了戰國以來的傳統;漢代中期以後,新的品種和器形陸續出現,玉器製作工藝上逐漸形成新的藝術風格。
在雕琢工藝方面,西漢時期透雕、圓雕、高浮雕的玉器增多;在造型、紋飾的風格上,西漢時期也有較大的變化,一些富有現實感和生命力的像生類玉器,把形與神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藝術水平大大超過了先秦的玉器。這一時期在中國玉器發展史上,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4、北宋時期
北宋的統一帶來了文化經濟的繁榮,特別是宋徽宗趙佶的嗜玉成癮,更加促進金石學的興起,城市經濟的繁榮,都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宋、遼、金玉器的空前發展。宋徽宗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卻是個出色的藝術家,愛好金石藝術,這對工藝美術的發展給予巨大的影響。
(6)圓雕小動物玉件哪個朝代做的多擴展閱讀
玉器往往表現出「天公之美」(質地)加「人工之美」(工藝)的社會美,它是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藝的融合。玉質感溫潤細膩,佩之則倍感體貼;它色感純潔無暇,賞之則凈化心靈;它音感清脆悅耳,聽之則滌盪胸懷。
而這些美學要素結合起來,不禁會使人感嘆玉石乃天地之精華,進而在崇敬、景仰之餘產生神秘的美感,這種神秘的美感與宗教等相互聯系,更加深了人們對玉的既愛又敬、不平凡中又蘊涵神秘的獨特審美趨向。
「玉器時代」的玉器是中華民族自己的藝術,是由遠古先民心目中完美品格的作用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玉文化,其文化品位最高,反映歷史、社會風貌最為全面和深刻,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石和世界文化藝術的奇葩。
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玉器作為一種重要的物質文化遺物在中華文明史上形成了經久不衰的玉文化傳統。玉器的研究、鑒賞、辨偽和收藏是相輔相成的,它是一種高雅的、學術氣氛濃厚的文化活動,正是這種活動的經久不衰,將我國的玉器、玉文化研究不斷推向更高級的階段。
開發玉文化旅遊資源有利於弘揚中國玉文化。玉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社會實踐中創造的以玉器為主要內容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玉器經過無數能工巧匠的精雕細刻,經過理學家的詮釋美化,成為高尚人格的象徵、美麗形象的代表,融合在傳統文化與禮儀之中,能比較系統地、完整地反映出地方風貌、生活習俗等,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弘揚玉文化是傳承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需要,也是助推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
7. 中國哪個朝代最盛產玉器
應該是漢朝和唐朝和清朝吧,中國的玉多產於西域地區,誰控制著西域,誰就能夠拿到多的玉器。我以前看了一個關於古董的節目,裡面提到說,明朝的玉器其成分和質量都不能與漢、唐及青朝相比,就是因為明朝當時對西域地區控制力小,高質量的玉,中原地區的人采不到導致,但是即使這樣,明朝的玉器的工藝手法很高,依然有很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