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陶瓷動物是怎麼做成的

陶瓷動物是怎麼做成的

發布時間:2023-02-10 05:21:42

❶ 陶瓷是怎麼做成的

傳統的制陶工序並不是簡單的捏泥巴過程。在選定陶土以後還得對其進行加工,即根據陶土的粘性人為地加進羼和料,改進陶土的成型性能,保證陶坯在高溫焙燒時不開裂,不變形,提高陶器製作的成品率。配製好的陶原料還要經過粉碎,這樣有利於在坯體在受熱過程中各種物理化學反應的進行,以便燒成並獲得緻密的結構,減少坯體的氣孔率,增強胎體燒成後的強度、硬度和比重。捏練和陳腐是原料加工的最後一道工序。古代捏練坯泥的方法,或者用人工足踩,手搓;或者用牲畜踩踏、石碾爛。經過捏練的泥制,為增加粘性,提高可塑性,還要進行陳腐,據陶工介紹陳腐的時間越長越好。仰韶文化的彩陶和龍山文化的黑陶,胎質細膩,就是經過長時間的陳腐處理過的。

制陶原料選定配製後,這就進入制陶工藝的最關鍵的一個環節——成型。我國古代成型方法包括人工成形、輪制等。手工成形可分為(一)是捏塑法,一般適用於小件陶器;(二)模製法,就是將泥料放入有形狀的模子里,待半干時取出而製成陶坯的過程,是一種較原始的制陶方法,適用於特殊器物來採用局部模製法,如龍山文化中的圓錐形陶模作為袋形足的內模,現在台灣高山族至今還保留有這一種成形方法;(三)泥條盤築法也叫泥條圈注法、泥條盤築法或泥條泥成法等,這是一種原始的陶器成形方法,先將泥拉長成條狀,按器型大小將泥條圈起來,一層一層地疊上去,然後用拍子拍打,使之成形。用這種方法製成的器物,內部往往留有泥條盤築的痕跡,給人以古拙感。這種方法在新石器時代都已在使用。

輪制是古代較為進步的一種制陶工藝。它是將原料放在轉動的陶輪上,利用其快速旋轉的力量,用提拉的方式使之成形。它的特點是器形規整,厚薄均勻,陶壁表裡普遍有平行密集的輪紋,器底往往有線割的偏心紋。這種工藝大體出現於大汶口文化晚期,興盛於山東龍山文化時期。

陶器坯體成形以後,還要進行修飾:首先,濕手抹平;從作坯體開始,就蘸水往上抹,使坯面不致過早因乾燥而裂,同時可使坯表面平整並且可接合縫條,填補毛坯空隙。但不宜蘸水太多,否則會使泥坯軟塌;其次是拍印,這樣使坯體整體結實有紋飾,分段用的器物也在這一過程加以粘接修飾的,用拍子打光,使高低不平的坯體表面填平補齊,並使泥料中的片狀礦物平行於坯體表面,增加光線的平行反射,減少散射,進而出現光澤。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彩繪進行坯體裝飾。

在制陶過程中,完成坯體成形和修飾之後,還不算成品,還得進行焙燒。陶器燒制水平的高低,取決於人們對火候的掌握,陶窯的發明是人能在較高的技術水平上控制火候的表現,但考古資料來看,最原始的焙燒方式可能是露天架火焙燒,目前所見的陶器大多是在陶窯內燒成的。

❷ 陶瓷是什麼材料製作的

傳統陶瓷材料常見的陶瓷材料原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較高,但可塑性較差。在歷史的演變中,陶瓷器的製作技巧成為各個國家的重要科技發展,除了在食器、裝飾的使用上,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上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資源黏土經過粹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質可謂神秘而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其用法之彈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種創意的應用。
新型陶瓷材料是比傳統陶瓷更加優異的新一代陶瓷材料。主要以高純、超細人工合成的無機化合物為原料,採用精密控制工藝燒結而製成。其成分主要為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閱讀全文

與陶瓷動物是怎麼做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7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5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6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1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1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7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6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5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0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5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6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