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還有哪些有趣的動物冬眠把它講出來
動物的冬眠,完全是一項對付不利環境的保護性行動。引起動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環境溫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
黑熊到了嚴冬季節,都躲進了樹洞里睡大覺,餓了就用舌頭舔舔那富有營養的熊掌;蛇和蟾蜍都鑽迸洞穴里,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呆在裡面。它們直到來年驚蟄以後,天氣暖和了才出洞活動。
鳥類中的個別種類也有冬眠現象,例如苦惡鳥,也叫白胸秧雞。初冬季節就要到了,天氣逐漸變冷,胖乎乎的秧雞個個急於選擇乾燥的石洞或泥洞,鑽到裡面冬眠了。秧雞在洞里不吃不動,或很少活動,呼吸次數減少,血液循環減慢,新陳代謝減弱,盡可能減少消耗體內的營養物質,憑借貯存的脂肪來維持生命。開始過3個月的冬眠。
在加拿大,有些山鼠,冬眠長達半年。冬天一來,它們便掘好地道,鑽進穴內,將身體蜷縮一團。它們的呼吸,由逐漸緩慢到幾乎停止,脈博也相應變得極為微弱,體溫更直線下降。這時,即使用腳踢它,也不會有任何反應,簡直像死去一樣。
刺蝟冬眠的時候,簡直連呼吸也停止了。原來,它的喉頭有一塊軟骨,可將口腔和咽喉隔開,並掩緊氣管的人口。生物學家曾把冬眠中的刺蝟提來,放入溫水中,浸上半小時,才見它蘇醒。蝸牛是用自身的粘液把殼密封起來。絕大多數的昆蟲,在冬季到來時不是"咸蟲"或"幼蟲",而是以"蛹"或"卵"的形式進行冬眠。
B.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需要冬眠的動物有蛇、青蛙、烏龜、松鼠、黃蜂、刺蝟、北極熊、蚯蚓、蝸牛、蝙蝠、睡鼠等。
冬眠(Hibernatio)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能有效減少能量消耗。冬眠的物種大致可分成兩類即主動式冬眠動物和被動式冬眠動物。需要冬眠的動物有蛇、青蛙、烏龜、松鼠、黃蜂、刺蝟、北極熊、蚯蚓、蝸牛、蝙蝠、睡鼠等。
「冬眠」的種類分為3種:
第一種為蛇及蛙等兩棲爬蟲類的冬眠,其體溫與周圍環境配合,如環境溫度下降則體溫跟著下降而進入冬眠狀態,己無法進行調節。 第二種為松鼠等動物其體溫於平時保持恆溫性,在進行冬眠時,可將自己體溫下降到接近環境周圍之溫度,但為了避免體液在0℃以下結凍,其體溫維持在5℃之間。 第三種為熊類,熊在冬眠時其體溫只下降幾度,但能長時間不進食而呈睡眠狀態,在嚴謹的分類下應該是近於睡眠和冬眠之間。
C.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冬眠動物的種類分為以下三種:
1、第一種為蛇及蛙等兩棲爬蟲類的冬眠,其體溫與周圍環境配合,如環境溫度下降則體溫跟著下降而進入冬眠狀態,己無法進行調節。
2、第二種為松鼠等動物其體溫於平時保持恆溫性,在進行冬眠時,可將自己體溫下降到接近環境周圍之溫度,但為了避免體液在0℃以下結凍,其體溫維持在5℃上下。
3、第三種為熊類,熊在冬眠時其體溫只下降幾度,但能長時間不進食而呈睡眠狀態,在嚴謹的分類下應該是近於睡眠和冬眠之間。
在天氣溫暖的地區,動物的冬眠時間應該很短暫,尤其是動物園內屬於可冬眠性的動物在保溫及避寒的設施下於冬天還是能活動自如的。
冬眠行為:
在秋季冬眠動物機會尋找冬眠的地方:中空的樹乾和地穴等,並在裡面鋪上草、秸稈、葉子和毛等作墊。在這么一個布置好的棲身之處它們會成群的蜷縮著身子,耷拉著眼皮,以這種低耗能的形式度過冬天。
它們的體溫會降至1到9℃。所有身體機能會大幅下降。呼吸很弱,心跳變慢,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如果用紅外線攝影機拍攝冬眠的蝙蝠,會看到蝙蝠的身體呈暗藍色。例如土撥鼠在冬眠狀態下,體溫會從39降至7℃。心跳從原來的每分鍾100下跌至2到3下。
呼吸頻率可以延至一小時一次。腸和肝的代謝產物會收集在腸的下部,並且在蘇醒的時候被排出。動物在冬眠時會停止進食,或者是在短暫的蘇醒狀態中進行攝食。冬眠動物靠的是它們自身的脂肪度日,特別是肩胛骨間棕色脂肪組織(IBAT)。
這種組織位於肩膀和頸部,是非常重要的能量來源,特別是在外界溫度升高動物從冬眠狀態中蘇醒過來的時候,這個過程長達數小時。蘇醒過程的後半段,動物通過身體顫抖,(屈肌和伸肌同時收縮,一種高放能動作)可將體溫提升到正常水平。溫度越高,動物呼吸得越快。
網路--冬眠
D.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冬眠的動物有蛇、黑熊、北極熊、青蛙、刺蝟、烏龜、松鼠。
1、蛇
松鼠因生活的地域不同,其生活習慣也不一樣。阿拉斯加北極地區的松鼠冬眠時間長達九個月。有的地區的松鼠雖然不冬眠,但是也會為過冬預先做好准備。它用羽毛、草葉等填滿經常出入的洞穴,並在森林中到處儲藏有時連它自己也找不到的松果等過冬的食物。
冬眠的意義
1、冬眠可以讓兩棲類動物不暴露在冬季酷寒的天氣里,保持合適的體溫,以免被凍死。
2、冬眠可以讓它們節省體力,保存一些能量,在冬季食物源比較缺少的情況下,這樣能度過一個漫長的冬季。
3、冬季植被較少,大地被冰雪覆蓋,這樣就沒法給它們提供隱蔽的地點和保護色,冬眠可以逃避獵食者的捕殺。
E. 10種冬眠的動物是什麼
冬眠的動物一般還是比較多的,如刺蝟、蛇、蝙蝠、烏龜、青蛙、螞蟻、蝸牛、熊、蟾蜍、蚯蚓、鱷魚、松鼠、黃蜂、蜥蜴、北極熊等等。下面講講這些動物。
列舉
1:刺蝟:刺蝟在巢穴中冬眠時,體溫下降到6℃,在這種情況下,刺蝟是世界上體溫最低的動物,呼吸1-10次/分鍾。枯枝和落葉堆是刺蝟最喜歡的冬眠場所。氣溫降到12℃,刺蝟都不肯「冬眠」,為了驅逐嚴寒仍靠多吃東西來保持體溫。在氣溫降到7℃時,刺蝟才進入冬眠狀態。刺蝟冬眠長達四五個月的時間,進入冬眠後,體溫下降,其它生理機能也一同減弱。
拓展資料
冬眠是一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一種極端的但被調節的體溫、代謝和其它生理活動的下降,作為對減少能量消耗的適應。冬眠的物種大致可分成兩類即主動式冬眠動物和被動式冬眠動物,後者如倉鼠,外部因素,包括光周期,食物和外界溫度對這種冬眠周期事件的定時起主要作用。
F. 需要冬眠的小動物都有哪些
G. 十二種冬眠的動物
松鼠,蛇,青蛙,蟾蜍,蜥蜴,蚯蚓,蝸牛,鱷魚,刺蝟,烏龜,蝙蝠,睡鼠。
冬眠是一些動物在冬季時對外界環境的一種適應,讓自己的生命活動處於極度降低的狀態。
動物是怎麼冬眠的:1、松鼠到了冬天就會備好食物,用乾草把洞封起來,抱著毛茸茸的長尾取暖,開始冬眠,等到天氣暖和後再出來。
2、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就會進入冬眠狀態。以這個溫度來看,蛇在秋天就開始了冬眠。
3、青蛙是兩棲動物,也是冷血動物,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
4、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並且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等到第二天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會結束冬眠。
5、少部分溫帶原生的蜥蜴可以冬眠,可以多鋪點沙石和乾草枯葉,放在室內溫度較穩定,環境較安靜的地方即可。
6、蚯蚓在溫度低於20度左右時,就會停止生長,開始冬眠。
7、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
8、絕大多數鱷都是不冬眠的,少數生活在亞熱帶的鱷魚,比如中國長江流域的揚子鱷,長江流域最冷月平均溫度4度左右。揚子鱷從10月到次年4月是冬眠期。
9、刺蝟是異溫動物,因為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蝟在冬天時有冬眠現象。
10、烏龜是變溫動物,生活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較大。11月至翌年3月,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烏龜就會停止進食,靜卧於池底的淤泥中或卧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進行冬眠進入冬眠期。
11、蝙蝠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鍾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泄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
12、睡鼠是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冬眠中不吃不動,呼吸幾乎停止,身體變得僵硬,外界的任何聲音都不能吵醒它們。一般的壽命通常在5年左右,其中3/4的時間都在睡覺。
H. 冬眠的動物都有哪些
需要冬眠的動物有青蛙、蛇、黃蜂、刺蝟、烏龜、松鼠、蝸牛、蝙蝠、北極熊、蚯蚓、睡鼠等。
1、青蛙:青蛙是兩棲動物,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會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
青蛙之所以要冬眠,是因為青蛙無法調節自己的體溫。當天氣冷的時候,體溫過低,青蛙的行動就會變得遲緩。而且冬天昆蟲是無法生存的,青蛙獲得不了足夠的食物來源。於是它們通過冬眠的方式減少消耗,安全的度過嚴酷的冬季。
2、蛇:蛇的冬眠期一般從11月至翌年4月,但也有12月初才開始冬眠,次年3月初就出蟄的。
冬眠期的長短取決於寒冷季節的長短和嚴酷程度,隨著地理緯度的升高,蛇冬眠期延長。蛇的冬眠時間依不同種類而不同,如浙江烙鐵頭冬眠期為11月下旬至第2年4月初,而銀環蛇冬眠期為12月至第2年3月初。
3、刺蝟:刺蝟在溫度下降到7℃時會進入冬眠,一般在11~12月份左右開始,冬眠時的刺蝟體溫會逐漸下降,並且還會將新陳代謝降到最低,冬眠期間一般不會進食。同時,刺蝟的呼吸和心跳也會降低,甚至有時候會出現短暫停止的現象,因此不能過早出眠。
會冬眠的動物,按照體溫調節主要被分為3種:
1、兩棲爬蟲類,比如蛇,青蛙等,無法自主調節體溫。
2、小型哺乳動物,嚙齒目或翼手目等,比如刺蝟,蝙蝠,栗鼠,睡鼠等,能夠保持5度的體溫。
3、熊類,只降低幾度體溫。
I.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15種冬眠的動物盤點
1、松鼠:說到需要冬眠的動物有哪些,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松鼠。我們從小就在課本上看過,松鼠到了冬天就會備好食物,用乾草把洞封起來,抱著毛茸茸的長尾取暖,開始冬眠,等到天氣暖和後再出來。其實並不是所有松鼠都會冬眠,有些種類的松鼠在冬天依然照常活動,例如蝦夷松鼠、北美紅松鼠,如果是寵物松鼠,也會因為室內溫暖而不會冬眠。而金花鼠蝦夷松鼠、草原犬鼠就會在冬天冬眠,它們在冬眠時像死了一樣,身體僵硬冰涼,呼吸和心跳微弱幾乎感覺不到,並且有的松鼠長時間冬眠還會真的死去。
2、蛇:蛇也是需要冬眠的動物,而且所有種類的蛇都會冬眠,當環境溫度低於15℃時,蛇就會進入冬眠狀態。以這個溫度來看,蛇一般在秋天就開始了冬眠。到了冬眠的時候,蛇會盤踞在洞中睡覺,一睡就是幾個月,不吃不喝,一動不動地保持體力。但蛇在冬眠也不是完全沉睡,風和日麗的天氣,偶爾也會出來曬太陽,有時也會進食。等到春天真正到了的時候,蛇就醒來了,開始外出覓食,並且脫掉蛻皮,新年換新衣。
3、青蛙:青蛙是兩棲動物,也是冷血動物,它們的體溫會受到氣溫的影響,隨著氣溫的變冷,它們的體溫也會逐漸下降。當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時,青蛙就鑽進泥土裡,不吃不動,處於睡眠狀態,以此來躲避嚴寒青蛙冬眠的時間和蛇差不多,在秋末天氣變冷時,青蛙帶蟄伏在水底或洞穴之中開始冬眠,翌年春季天氣變暖時再回到水中繁殖。
4、蟾蜍:蟾蜍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癩蛤蟆,相比青蛙體型更大,而且體表有許多疙瘩,內有毒腺。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並且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等到第二天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會結束冬眠,是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之一。
5、亞洲黑熊:亞洲黑熊共有7個亞種,其中生活與北方的黑熊有冬眠的習性,在冬天來臨前它們會在大樹的樹洞、岩洞和地洞、圓木或石下、河堤邊、暗溝和淺窪地建立巢穴。並且在秋天大量進食,以准備冬眠會吃大量食物將脂肪儲存起來,整個冬季蟄伏洞中,不吃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體溫、心率都會降低,到第二年的3-4月份才會開始活動。
6、蜥蜴:生活於寒冷地區的蜥蜴會冬眠,大部分的蜥蜴生活在熱帶和次熱帶,如果環境溫度低於20度,基本上就死亡了,不存在冬眠。少部分溫帶原生的蜥蜴可以冬眠,可以多鋪點沙石和乾草枯葉,放在室內溫度較穩定(不能放在經常開空調或暖氣的溫度劇烈變化的地方),環境較安靜的地方即可。
7、蚯蚓:蚯蚓在溫度低於20度左右時,就會停止生長,開始冬眠,因為低於零度蚯蚓就會死亡。蚯蚓在冬天會鑽到地層深處,那有適合它們的溫度。蚯蚓在0-5℃處於冬眠,最佳的生存溫度18-27℃之間。來年春天暖和了,它們又會活動起來。
8、北極熊:北極熊在冬天外出活動大大減少,可以長時間不吃東西,此時它們尋找避風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頻率降低進入局部冬眠。不同蛇等動物的冬眠,北極熊的局部冬眠是似睡非睡,一旦遇到緊急情況便可立即驚醒,應付變故。並且北極熊只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里不吃不喝,而不是整個冬季。
9、蝸牛:蝸牛一般生活在比較潮濕,有植物叢中躲避太陽直曬,並且沒有人會干擾的地方。在寒冷地區生活的蝸牛會冬眠,在熱帶生活的種類旱季也會休眠,休眠時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一層鈣質薄膜封閉殼口,全身藏在殼中,當氣溫和濕度合適時就會出來活動。
10、鱷魚:絕大多數鱷都是不冬眠的,實際上冬眠的只有揚子鱷跟密西西比鱷。因為絕大多數鱷魚生活在熱帶,那裡沒有冬季,因此也談不上什麼冬眠。但是也有少數生活在亞熱帶的鱷魚,比如中國長江流域的揚子鱷,長江流域最冷月平均溫度4度左右。揚子鱷從10月到次年4月是冬眠期。
11、刺蝟:刺蝟是異溫動物,因為它們不能穩定地調節自己的體溫,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蝟在冬天時有冬眠現象。刺蝟在秋末開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氣溫會暖到一定程度才醒來。而且刺蝟喜歡打呼嚕,和人相似。
12、烏龜:烏龜是變溫動物,生活受環境氣溫的影響較大。11月至翌年3月,當氣溫降到10攝氏度以下時,烏龜就會停止進食,靜卧於池底的淤泥中或卧於覆蓋有稻草的鬆土中,進行冬眠進入冬眠期。
13、蝙蝠:蝙蝠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時新陳代謝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鍾僅有幾次,血流減慢,體溫降低到與環境溫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時還會排泄和進食,驚醒後能立即恢復正常。它們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遲受精」的現象,即冬眠前交配時並不發生受精,精子在雌獸生殖道里過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後,經交配的雌獸才開始排卵和受精,然後懷孕、產仔。
14、黃蜂:黃蜂,又稱為胡蜂或螞蜂。胡蜂為半冬眠昆蟲,氣溫降至5℃開始抱團冬眠,氣溫越低,抱團越緊;氣溫稍高,則抱團鬆散;溫度高於7℃時,便開始散團。而黃蜂越冬後成活率的高低主要與抱團好壞有關。
15、睡鼠:睡鼠是冬眠時間最長的動物,一年中的春季、深秋以及冬季大約9個月時間里,睡鼠都處於冬眠的狀態。冬眠中不吃不動,呼吸幾乎停止,身體變得僵硬,外界的任何聲音都不能吵醒它們。它們一般的壽命通常在5年左右,其中3/4的時間都在睡覺。即使不是在冬眠的夏天裡,它們也是終日呼呼大睡,直到夜間,才出來到處活動。
J. 冬眠的動物有哪些
冬眠的動物有青蛙、蟾蜍、蛇、蚯蚓、熊、鱷魚、刺蝟、烏龜、松鼠、蝙蝠、螞蟻、黃蜂、蜥蜴、蝸牛。
在動物中,兩棲類動物大多需要冬眠,類似於蛇、蜥蜴、烏龜等,一旦到了冬天就會自己找窩爬進去冬眠。但有些動物,例如熊,並不是真正的冬眠。它們在冬日的睡眠確實比夏日多,但並非冬眠那樣的沉睡。
在溫暖晴好的冬日,熊、松鼠和花栗鼠會醒來,到戶外活動。真正的冬眠動物的睡眠近似於死亡,所有的生命活動幾乎都停止了。體溫下降到僅比洞穴中的空氣溫度稍高一點。正因為如此,動物消耗體內儲存的食物的速度才非常慢。
冬眠的長短隨動物而異。歐洲刺蝟3到4個月。冬眠鼠可睡上6到7個月。但不能簡單認為,冬眠是一個長達數月不間斷的過程,相反,更常見的冬眠是間歇性的,長的休止狀態,低的新陳代謝中插有短暫的覺醒狀態。
但動物不能經常回復到醒的狀態,因為每次醒來都是要耗能的,醒的次數太多會導致脂肪貯存過早耗盡,以致在來年春天的真正覺醒時無「脂」可用。
環境溫度的升高和代謝產物的積聚可能都是覺醒信號。冬眠動物在覺醒時慢慢升高自己的體溫。荷爾蒙會導致褐色脂肪組織的分解,為體溫初步升高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