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鷺屬於什麼科什麼屬
白鷺(英文名稱:Little Egret):白鷺屬共有13種鳥類,其中有大白鷺、中白鷺、小白鷺和黃嘴白鷺四種體羽皆是全白,均習稱為「白鷺」。這4種白鷺均是中等體型(45-90厘米)的白色鷺。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純白,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狀羽。大白鷺體型大,既無羽冠,也無胸飾羽,中白鷺體型中等,無羽冠但有胸飾羽;白鷺和黃嘴白鷺體型小,羽冠及胸飾羽全有。
中文名
白鷺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鳥綱
精品薦讀
古人筆下的飛禽,白鷺的歷史
作者:物種學
快速
導航
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范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
形態特徵
精選片單 白鷺的種類有哪些?
00:57
【秒懂網路】原來大白鷺長這樣
2.6萬次播放 | 4個視頻
這4種白鷺均是中等體型(45-90厘米)的白色鷺。與牛背鷺的區別在體型較大而纖瘦,嘴及腿黑色,趾黃色,繁殖羽純白,頸背具細長飾羽,背及胸具蓑狀羽。[1]
大白鷺
體大羽長,體長約90cm,是白鷺屬中體型較大者,夏羽的成鳥全身乳白色;嘴巴黑色;頭有短小羽冠;肩及肩間著生成叢的長蓑羽,一直向後伸展,通常超過尾羽尖端10多厘米,有時不超過;蓑羽羽干基部強硬,至羽端漸小,羽支纖細分散;冬羽的成鳥背無蓑羽,頭無羽冠,虹膜淡黃色。此鷺棲息於海濱、水田、湖泊、紅樹林及其他濕地。常見與其他鷺類及鸕鶿等混在一起。大白鷺只在白天活動,步行時頸勁收縮成 S形;飛時頸亦如此,腳向後伸直,超過尾部。繁殖時,眼圈的皮膚、眼先裸露部分和嘴黑色,嘴基綠黑色;脛裸露部分淡紅灰色,腳和趾黑色。冬羽時期,嘴黃色,眼先裸露部分黃綠色。[2]
中白鷺
體長60~70厘米;全身白色,眼先黃色,虹膜淡黃色,腳和址黑色;繁殖羽背部和前頸下部有蓑狀飾羽,頭後有不甚明顯的冠羽,嘴黑色。棲息和活動於河流、湖泊、水稻田、海邊和水塘岸邊淺水處。常單獨、成對或成小群活動,有時亦與其他鷺混群.生性膽小,很遠見人即飛。飛行時頸縮成「S」形,兩腳直伸向後,超出於尾外,兩翅鼓動緩慢,飛行從容不迫,且成直線飛行。主要以小魚、蝦、蛙、蝗蟲、螻蛄等動物為食。中白鷺在我國南方為夏候鳥,亦有部分留下越冬。[3]
小白鷺
體態纖瘦,乳白色:夏羽的成鳥繁殖時枕部著生兩條狹長而軟的矛狀羽,狀若雙辮;肩和胸著生蓑羽,冬羽時蓑羽常全部脫落,虹膜黃色;臉的裸露部分黃綠色,嘴黑色,嘴裂處及下嘴基部淡角黃色;脛與腳部黑色,趾呈角黃綠色。通常簡稱為白鷺。小白鷺場棲息於稻田、沼澤、池塘間,以及海岸淺灘的紅樹林里。常曲縮一腳於腹下,僅以一腳獨立。白天覓食,好食小魚、蛙、蝦及昆蟲等。繁殖期3~7月。繁殖時成群,常和其他鷺類在一起,雌雄均參加營巢,次年常到舊巢處重新修葺使用。卵藍綠色,殼面滑。雌雄共同抱卵。卵23天出雛。[1]
黃嘴白鷺
也叫白鷺或唐白鷺等,是一種中型涉禽,體長為46-65厘米,體重320-650克,雌鳥略小。它的姿態十分優雅,身體纖瘦而修長,嘴、頸、腳均很長,身體輕盈,有利於飛翔。它披著一身白色的羽毛,一塵不染,顯得高傲。但羽色在夏季和冬季也有很大的變化,夏季嘴為橙黃色,腳為黑色,趾為黃色,眼先為藍色;枕部著生有多枚細長白羽組成的矛狀長形冠羽,最長的2枚長達10多厘米,像一對細柔的辮子,迎風飄揚,美麗動人。背部、肩部和前頸的下部著生有羽枝分散的蓑狀的長飾羽,所以被稱為「蓑羽」,向後延伸超出尾羽端部,前頸基部的蓑羽則垂至下胸,就像絲線一樣。在胸部、腰側和大腿的基部,還生有一種特殊的羽毛,成為粉,能不停地生長,先端不斷地破碎為粉粒狀,就像滑石粉一樣可以將黏附在體羽上的魚類黏液等污物清除掉,起著清潔羽毛的作用。冬季嘴變為暗褐色,下嘴的基部呈黃色,眼先為黃綠色,腳也是黃綠色,背部、肩部和前頸的蓑狀飾羽也統統消失了。
棲息環境
精選片單 網紅大白鷺的幸福生活,上帝的造物,詩人情懷的象徵
+
關注04:59
白鷺生活視頻
6584次播放 | 5個視頻
棲息於沿海島嶼、海岸、海灣、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澤地帶。單獨、成對或集成小群活動的情況都能見到,偶爾也有數十隻在一起的大群。白天多飛到海岸附近的溪流、江河、鹽田和水稻田中活動和覓食。
欣賞「鷺」文化的魅力
寵物說
贊27
閱讀2156
生活習性
白鷺的羽毛價值高,羽衣多為白色,繁殖季節有頎長的裝飾性婚羽。習性與其他鷺類大致相似,但有些種類有求偶表演,包括炫示其羽毛。成大群營巢,又無防禦能力,結果因人類的濫捕而瀕於絕滅。是涉禽,捕食淺水中的小魚,兩棲類,爬蟲類、哺乳動物和甲殼動物。在喬木或灌木上,或者在地面築起凌亂的大巢。
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也吃蝦、蟹、蝌蚪和水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通常漫步在河邊、鹽田或水田地中邊走邊啄食,它的長嘴、長頸和長腿對於捕食水中的動物顯得非常方便。捕食的時候,它輕輕地涉水漫步向前,眼睛一刻不停地望著水裡活動的小動物,然後突然地用長嘴向水中猛地一啄,將食物准確地啄到嘴裡。有時也常佇立於水邊,伺機捕食過往的魚類。[1][2]
我國稀有保護動物:白鷺那些事
寵物說
贊28
閱讀3099
分布范圍
中國擁有鷺科鳥禽20種,其中以白鷺屬的最為珍貴。重慶九龍坡區白市驛鎮三多橋村,有全國第一個白鷺自然保護區。區內有各種鷺類2萬多隻。廈門有10類鷺類,佔中國鷺科鳥類總種數的50%。其中白鷺屬的5個種齊全,反映了廈門的地理位置和濕地環境在鷺類資源分布上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近年來,每年廈門的鷺科鳥類數量高達3萬只,按照國際標准,表明廈門海域潮間帶及圍海成湖的湖面的生境,是中國、國際上有關鷺科鳥類的重要濕地。在江蘇儀征市棗林灣也分布有白鷺。三峽大壩蓄水後成為水鳥白鷺的重要棲息地,這使白鷺在中國的分布發生重大變化。使這里成為觀鳥勝地之一。[1][3]
三峽蓄水後的白鷺棲息地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每年的5~7月,營巢於近海岸的島嶼和海岸懸岩處的岩石上或矮小的樹杈之間。喜歡成群地在一起營巢,有人曾經在一塊僅有大約20平方米的懸岩的岩頂上,竟發現了14個巢,而且在相鄰的一塊僅有10多平方米的懸岩的岩頂上,還有11個巢,每個巢之間的距離僅為14-76厘米。巢的形狀為淺碟形,結構較為簡單,主要以枯草莖和草葉構成。巢築於矮樹上,距地面的高度最高的也不超過1米,也有在矮樹下的草叢間築巢的。每窩產卵2-4枚,卵的形狀為卵圓形,顏色為淡藍色。孵化期為24-26天。
保護現狀
大白鷺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並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中白鷺已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日本國政府保護候鳥和棲息環境的協定》小白鷺是鷺類中最常見的一種,通常句簡稱為白鷺,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名單上的物種。黃嘴白鷺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黃嘴白鷺是國際瀕危物種。
黃嘴白鷺曾經是中國南部沿海常見的夏候鳥,特別是在廣東汕頭到福建福州一帶的海岸較為普遍,60年代在東北的鴨綠江和吉林東部的琿春也曾見到,80年代初在遼東半島及沿海島嶼發現的營巢種群多達200~300對以上,時常可以在海邊見到多達數十隻的大群在海岸附近的水域覓食。但是,由於環境的破壞和人為干擾,特別是由於它的純白色毛狀羽和蓑羽是極為貴重的裝飾品,每年獵取的數量都很多,所以近來種群數量有明顯下降。致使它的種群數量日趨減少,已經變得非常難得一見了。據1990年和1992年國際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1992年在我國僅見到143隻,此外還在東南亞見到448隻。目前黃嘴白鷺已被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ICBP)列入世界瀕危鳥類紅皮書中,中國將其列為國家II級保護動物。[4]
古人筆下的飛禽,白鷺的歷史
物種學
贊39
閱讀5299
糾錯
參考資料
[1] 小白鷺.中國數字科技館 [引用日期2020-08-17]
[2] 大白鷺.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引用日期2020-08-17]
[3] 中白鷺.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 [引用日期2020-08-17]
猜你關注
初一上冊語文書人教版相關重點 簡單學習網同步視頻課精講
vip.jd100.com廣告
大型高性能旗艦SUV,全新探險者,30.98萬元起。
ford.com.cn廣告
上汽大眾「朗逸」2021款上市 心動增配 煥然升級
svw-volkswagen.com廣告
網路星圖發現萬物之間的聯系
中國珍稀野生動物(鳥類)
全部
紅胸角雉
黑頭角雉
白尾海雕
海南山鷓鴣
四川山鷓鴣
孔雀雉屬
雉鶉
斑尾榛雞
黑嘴松雞
擬兀鷲
玉帶海雕
白肩雕
中華秋沙鴨
白腹軍艦鳥
短尾信天翁
查看
更多
搜索發現
宜興王國望紫砂壺
豐田漢蘭達
解讀詞條背後的故事
物種說寵物網路全書
3099閱讀
我國稀有保護動物:白鷺那些事
金絲猴也是珍稀國家保護動物,根據國際野生動物組織的調查顯示,目前金絲猴僅分布在中國、緬甸和越南這三個國家,它尤其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但和國寶大熊貓比起來它的名氣似乎稍微弱一些。不過,它的名氣雖然低於國寶,卻不輸於白鷺。而白鷺,也是國家保護動物之一。
物種學非著名自然學者
5301閱讀
古人筆下的飛禽,白鷺的歷史
不過,白鷺的棲息地卻並不在贛州,而是在位於沐川縣沐溪鎮石橋村和幸福鄉松林村的交界,有一湖泊名為「解結湖」,那裡景色怡人,生態環境極佳,放眼望去,湖面上波光粼粼,湖水清澈見底,干凈得像一面銅鏡,就在如此美麗的地方棲息著一群可愛的精靈,那就是白鷺。
物種說寵物網路全書
2156閱讀
欣賞「鷺」文化的魅力
白鷺是當今十分珍惜的鳥類之一,它們不僅高貴美麗,而且有著非「梧桐」不棲息的品格,只有那些沒有被污染的綠色生態圈才有可能成為它們的家園。因此,不少文人墨客爭相鎖定白鷺最為吟詠的對象,「一行白鷺上青天」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佳句。
動物的影像聲色優質創作者
3.4萬閱讀
大個子涉禽白鷺,這大概是世界上最擅長捉泥鰍的動物了
泥鰍這種動物滑不留手非常難抓,相信兒時抓過泥鰍的小夥伴應該深有體會。但是這世上有一種鳥偏偏就最擅長抓泥鰍,而且它們的身體構造先天就具有抓泥鰍的優勢,幾乎可以說是一抓一個准,百發百中。這種鳥類就是中型涉禽——白鷺。
hot
科普大調查 邀你參加!
詞條貢獻統計
本詞條由網友名字可以多長啊創建,zwuli98、不二小姐的信箱、東籬小菊、椿兮如霖等參與編輯。 查看全部
詞條有幫助,感謝貢獻者
意見反饋權威合作網路協議
內容均由網友貢獻,編輯、創建、修改和認證均免費 | 詳情
『貳』 中華鱘可以放生到鴨綠江嗎
中華鱘是硬骨魚綱、鱘科的魚類。常見個體體長0.4~1.3米,體重50~300千克,最大個體體長5米,體重可達600千克,是中國長江最大的魚。中華鱘是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所以說中華鱘可以放生到鴨綠江。
『叄』 四川男子水塘釣起「尖嘴魚」,擔心是中華鱘,野生中華鱘是幾級保護動物
今天我們來一起聊一下野生中華鱘是幾級保護動物?
中華鱘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鱘也有著“活化石”之稱,中華鱘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在被葛洲壩截流以後,貝祖格在上游的中華鱘沒有返回大海的機會,這對於他們來說就是面臨著死亡,而成年中華鱘主要是在大海中以高蛋白低層魚蝦為食物,等進入了長江以後就開啟了進食模式,他們剛進入長江的時候,中華鱘的體重有四五十斤,當他們往返數千公里產卵,回歸大海以後,體重就剩下20斤左右。
目前我國已經成立了三個中華鱘保護區,湖北省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江蘇省東台市中華鱘自然保護區和上海市長江口中華鱘自然保護區。
『肆』 中華鱘是什麼動物
中華鱘,鱘科鱘屬動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極危物種,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和朝鮮。 中華鱘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體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鱗,背面一行,體側和腹側各兩行;尾鰭為歪尾型,偶鰭具寬闊基部,背鰭與臀鰭相對;腹鰭位於背鰭前方,鰭及尾鰭的基部具棘狀鱗。
物種起源
中華鱘所屬的鱘魚類都是在距今約1.4億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堊紀出現的,中國曾在遼寧北票晚侏羅紀(距今1億4千萬年前)地層中發現過鱘類化石,名北票鱘。這種鱘只在兩體側有一行側線鱗,其它體表裸露,與中華鱘體披五行鱗者不同。鱘魚是魚類中最瀕危的類群之一,63%的種類處於極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狀態,另外有3個種可能已經絕滅,其餘的30%也受到威脅或處於易危或瀕危狀態,因此,現生的鱘魚類均被列入紅色名錄[1]。
遠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中國人就把中華鱘稱為王鮪魚。中華鱘屬硬骨魚類鱘形目。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億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2]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後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中華鱘由於它們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徵,表現出它們既是介於軟骨魚類(鯊魚等)與硬骨魚類之間的類群,又是硬骨魚類中較原始的類群,在魚類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中華鱘在分類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魚類演化的重要參照物,在研究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變遷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和難以估量的生態、社會價值。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珍稀動物已瀕於滅絕。保護和拯救這一珍稀瀕危的「活化石」對發展和合理開發利用野生動物資源、維護生態平衡,都有深遠意義。從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進化的某些痕跡,所以被稱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3]
據1834年的有關文獻記載,中華鱘的模式產地是中國。盡管它不是中國特產,但卻由於模式產地在中國而出名。後來有人根據當時的中國歷史和後人的工作推測是廣州。該物種歷史記錄在韓國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以及中國的黃河,長江,梨,明江和青塘河中,但除了長江中下段以外,已經從所有這些地區中消失。
中華鱘的分布較廣,在中國的渤海的大連沿岸、旅順、遼東灣、遼河;黃河北部遼寧省海洋島及中朝界河鴨綠江;山東石島、黃河、長江、錢塘江、寧波、閩江、台灣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長江可達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開,北江達乳源,甚至達廣西潯江、鬱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產。也見於朝鮮漢江口及麗江和日本九州西側。[4]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物種。野外生活在中國長江葛洲壩下方。該物種歷史上被過度捕撈。在20世紀70年代,該物種的總產卵數量估計為10000個,但在2005-2007年間,中華鱘的總產卵量估計為203-257個。該數據表明,在37年期間,產卵總數減少了97.5%。1981年葛洲壩大壩的建設阻止了該物種的遷徙路線,使其無法到達河流上游的產卵場。只剩下一個產卵場(4公里長的河流),位於葛洲壩水壩下方。此外,2003年,三峽大壩建在葛洲壩大壩上游40公里處。這改變了水文狀況(降低了河流在秋季和冬季的水位)並影響了水溫。1983年至2007年期間,超過900萬尾半成年魚(包括幼魚)被釋放到長江以增加數種數量,但對野生種群的貢獻被認為不到10%。因此,該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被評估為極度瀕危物種。
『伍』 鱸魚是淡水魚還是海魚
鱸魚體長而側扁,一般體長為30~40厘米,體重400~1200克,眼間隔微凹。其間有4條隆起線。口大,下頜長於上頜。吻尖,牙細小,在兩頜、犁骨及齶骨上排列成絨毛狀牙帶。前鰓蓋骨後緣有細鋸齒,隅角及下緣有鈍棘。
側線完全與體背緣平行、體被細小櫛鱗,皮層粗糙,鱗片不易脫落、體背側為青灰色。腹側為灰白色,體側及背鰭鰭棘部散布著黑色斑點。隨年齡增長,斑點逐漸不明顯。
背鰭2個稍分離。第一背鰭發達並有12根硬棘。第二背鰭由13根鰭條組成;腹鰭位於胸鰭始點稍後方。第二背鰭基部淺黃色,胸鰭黃綠色,尾鱔叉形呈淺褐色。
『陸』 長江流域有什麼瀕危動物
1、中華鱘
中華鱘是底棲魚類,食性非常狹窄,屬肉食性魚類,主要以一些小型的或行動遲緩的底棲動物為食,在海洋主要魚類為食,甲殼類次之,軟體動物較少。中華鱘幼魚主食底棲魚類蛇鯤屬和蛹屬及鱗蝦和蜆類等,產卵期一般停食。
2、揚子鱷
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 (Fauvel,1879),或稱作鼉(tuó),是短吻鱷科短吻鱷屬的一種鱷魚。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
3、江豚
江豚屬(學名:Neophocaena):該屬動物共有三個物種,多分布於沿海地區,有些可以進入河流。體型較小。頭部鈍圓,額部隆起稍向前凸起;吻部短而闊,上下頜幾乎一樣長,吻較短闊。牙齒短小,左右側扁呈鏟形。眼睛較小,很不明顯。身體的中部最粗,橫剖面近似圓形。
4、麋鹿
原產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沼澤地帶,以青草和水草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歡以嫩草和水生植物為食。求偶發情始於6月底,持續6周左右。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游獵,殘余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
5、白暨豚
白暨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英文名:Yangtze River Dolphin)是哺乳綱鯨目動物,身體呈紡錘形,體長1.5-2.5m,重約230kg,主要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喜歡群居,以魚蝦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