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武漢哪裡有專賣異類寵物(如烏龜,蜥蜴,蛇…)的商店
烏龜,蜥蜴,蛇等但凡花鳥市場都有,蟒蛇真的沒見過。江灘武漢港花鳥市場是武漢市最大的花鳥市場,從沒在那裡見過蟒蛇。現在漲水市場暫時關閉了,等秋天洪水過後花鳥市場就會恢復,你可以找到賣蜥蜴和蛇的老闆訂購一條蟒蛇,價格面議,交定金之後,等著電話就是了。
有人用這種方式買到過稀奇古怪的動物。不過,很貴的。
② 帶孩子去看野生動物的話,可以去哪些地方呢
可以去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上海野生動物園、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杭州野生動物世界等地。
帶孩子去看野生動物適合去野生動物園,國內的野生動物園有很多個,不過規模大,動物種類多,風景好的卻不太多,其中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它是一個5a級的風景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生物主題公園,那裡的動物犬種很多,這個園區里不斷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還有大片的原始熱帶雨林能觀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遊人可以自駕車進入園區觀賞野生動物。
三、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
帶孩子去看野生動物,選擇去北京大興野生動物園,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它是一個自然生態公園建立在濃密的森林中,園區分為步行游覽和自駕游,以及猛獸體驗等多個不同的區域,能讓遊人帶著孩子感受最豐富的自然景象,這個野生動物園中的野生動物都沒有經過人工馴養,能讓孩子看到野生動物最原始的樣貌。
③ 揚子鱷不是生活在長江中下游嗎怎麼我在武漢看不見啊它們是生活在長江邊嗎湖北有揚子鱷嗎
揚子鱷或稱作鼉,學名Alligator sinensis,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因此,揚子鱷對於人們研究古代爬行動物的興衰和研究古地質學和生物的進化,都有重要意義。我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為了使這種珍貴動物的種族能夠延續下去,我國還在安徽、浙江等地建立了揚子鱷的自然保護區和人工養殖場。
揚子鱷與同屬的密河鱷相似,但是體型要小許多。成年揚子鱷體長很少超過2.1米,一般只有1.5米長。不如非洲鱷和泰國鱷的體型那麼巨大。揚子鱷的吻短鈍,屬短吻鱷的一種。因為揚子鱷的外貌非常像「龍」,所以俗稱「土龍」或「豬婆龍」。體重約為36公斤。它們的頭部相對較大,鱗片上具有更多顆粒狀和帶狀紋路。 全身有明顯的分部,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和尾。全身皮膚革制化,覆蓋著革制甲片,腹部的甲片較高。背部呈暗褐色或墨黃色,腹部為灰色,尾部長而側扁,有灰黑或灰黃相間手術紋。它的尾是自衛和攻擊敵人的武器,在水中還起到推動身體前進的作用。四肢較短而有力,它的一對前肢和一對後肢有明顯的區別:前肢有五指,指間無蹼;後肢有四趾,趾間有蹼。這些結構特點適於它既可在水中也可在陸地生活。 尾長與身長相近。頭扁,吻長,外鼻孔位於吻端,具活瓣。身體外被革質甲片,腹甲較軟;甲片近長方形,排列整齊;有兩列甲片突起形成兩條嵴縱貫全身。四肢短粗,趾間具蹼,趾端有爪。身體背面為灰褐色,腹部前面為灰色,自肛門向後灰黃相間。尾側扁。初生小鱷為黑色,帶黃色橫紋。 揚子鱷的吻短而純圓,吻的前端生有鼻孔一對。有意思的是,它的鼻孔有瓣膜可開可閉。眼為全黑色,且有眼瞼和膜,所以揚子鱷的眼睛可張開可合閉。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主要分布在中國安徽、浙江、江西局部地區等長江中下游地區。其中,安徽宣城建有世界上唯一的揚子鱷保護區——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野生揚子鱷主要生活在安徽宣城地區和蕪湖縣地區。
編輯本段生活環境
揚子鱷
揚子鱷生活在淡水裡,喜歡棲息在湖泊、沼澤的灘地或丘陵山澗長滿亂草蓬蒿的潮濕地帶。它具有高超的挖洞打穴的本領,頭、尾和銳利的趾爪都是它的打洞打穴工具。俗話說「狡兔三窟」,而揚子鱷的洞穴還超過三窟。它的洞穴常有幾個洞口,有的在岸邊灘地蘆葦、竹林叢生之處,有的在池沼底部,地面上有出入口、通氣口,而且還有適應各種水位高度的側洞口。洞穴內曲徑通幽,縱橫交錯,恰似一座地下迷宮。也許正是這種地下迷宮幫助它們渡過了嚴寒的大冰期和寒冷的冬天,同時也幫助它們逃避了敵害而倖存下來。以魚、蛙、田螺和河蚌等作為食物。但有時會襲擊家禽和壓壞莊稼,加上它長相醜陋,長期以來被認為是有害動物而被捕殺,所以數量稀少。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揚子鱷
等到6月上旬。揚子鱷在水中交配,體內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鱷開始用雜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適的地方建築圓形的巢穴以供產卵使用。7~8月份產卵,每窩可產卵10~30枚之間。卵為灰白色,比雞蛋略大。卵產於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鱷則守護在一旁,此時已是夏季最炎熱的季節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熱的陽光照射下腐爛發酵,並散發出熱量,鱷卵正是利用這種熱量和陽光的熱能來進行孵化。在孵化期內母鱷經常來到巢旁守衛,孵化期約為60天,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母鱷在巢邊聽到仔鱷的叫聲後,會馬上扒開蓋在仔鱷身體上面的覆草等,幫助仔鱷爬出巢穴,並把它們引到水池內。仔鱷體表有桔紅色的橫紋,色澤非常鮮艷,與成鱷體色有明顯的不同。幼鱷9月出殼。具冬眠習性。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較難繁殖。在種良好的環境中和精心飼養條件下,揚子鱷於1980 年產下了中國第一批幼鱷,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鱷魚一家安靜舒適地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繁殖後代,其種群數量日益壯大。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揚子鱷
有人把揚子鱷稱為鱷魚,把它看作是魚一類的水生動物。其實揚子鱷沒有鰓,也不是水生動物,只不過揚子鱷又回到水中,形成了一些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具有水陸兩棲的本領而已。這樣,揚子鱷就擴大了生活的領域,使它們容易在生存斗爭中成為優勝者。 揚子鱷在江湖和水塘邊掘穴而棲,性情兇猛,以各種獸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和甲殼類為食。6月份交配,7~8月份產卵,每窩可產卵10-20枚。卵產於草叢中,上覆雜草,母鱷則守護在一旁,靠自然溫度孵化,孵化期約為60天。具冬眠習性,每年10月就鑽進洞穴中冬眠,到第二年四五月才出來活動。 揚子鱷喜靜,白天常隱居在洞穴中,夜間外出覓食。不過它也在白天出來活動,尤其是喜歡在洞穴附近的岸邊、沙灘上曬太陽。它常緊閉雙眼,爬伏不動,處於半睡眠狀態,給人們以行動遲鈍的假象,可是,當它一旦遇到敵害或發現食物時,就會立即將粗大的尾巴用力左右甩動,迅速沉入水底逃避敵害或追逐食物。它最愛吃的食物是田螺、河蚌、小魚、小蝦、水鳥、野兔、水蛇等動物。揚子鱷的食量很大,能把吸收的營養物質大量地貯存在體內,因而它就有很強的耐飢能力,可以渡過漫長的冬眠期。
編輯本段捕食方法
揚子鱷在陸地上遇到敵害或獵捕食物時,能縱跳抓捕,縱捕不到時,它那巨大的尾巴還可以猛烈橫掃。遺憾的是,揚子鱷雖長有看似尖銳鋒利的牙齒,可卻是槽生齒,這種牙齒不能撕咬和咀嚼食物,只能像鉗子一樣把食物「夾住」然後囫圇吞咬下去。所以當揚子鱷捕到較大的陸生動物時,不能把它們咬死,而是把它們拖入水中淹死;相反,當揚子鱷捕到較大水生動物時,又把它們拋上陸地,使獵物因缺氧而死。在遇到大塊食物不能吞咽的時候,揚子鱷往往用大嘴「夾」著食物在石頭或樹幹上猛烈摔打,直到把它摔軟或摔碎後再張口吞下,如還不行,它乾脆把獵物丟在一旁,任其自然腐爛,等爛到可以吞食了,再吞下去。揚子鱷還有一個特殊的胃。這只胃不僅胃酸多而且酸度高,因此它的消化功能特別好。
編輯本段種群現狀
揚子鱷
19世紀,揚子鱷出沒在長江下游,湖北、安徽、江西和江蘇境內,喜在丘陵溪壑和湖河的淺灘上挖洞築穴,不過這種爬行動物卻離不開水。它在陸地上動作笨拙遲緩,一旦到水裡,卻如魚得水。而這種水陸兩棲的特點,導致了揚子鱷的悲慘命運。揚子鱷築穴的淺灘多被開墾為農田,丘陵植被被大量破壞,丘陵地帶的蓄水能力大大降低,乾旱和水澇頻繁發生,使揚子鱷不得不離開其洞穴,四處尋找適宜的棲息地。這種遷移過程又為自然死亡和人為捕殺創造了機會。揚子鱷多年來遭到大量的捕殺,洞穴被人為破壞,蛋被搗壞或被掏走。而化肥農葯的使用也大大減少了揚子鱷的主要食物--水生動物的數量。目前揚子鱷分布范圍縮減到江西、安徽和浙江三省交界的狹小地區。 70年代開始了大量的保護工作。1979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1980年建立了揚子鱷自然保護區。與此同時中國人民也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保護行動,使揚子鱷的數量有所上升。1983年的普查,發現野生揚子鱷數量僅有500條。1992年的普查發現,野生揚子鱷的數量增加到900條。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更是取得突出成績,近幾年先後孵出幼鱷7000條。這是十分可喜的,人工繁殖的極大成功,為揚子鱷數量的恢復創造了條件。 如今中國大約圈養了10,000頭以上的揚子鱷,主要在位於安徽宣城市的中國揚子鱷繁殖中心,以及許多動物園里。 從70年代起,中國的科學工作者邁上了充滿坎坷的人工繁殖揚子鱷的征途,現在中國人工孵化鱷卵、人工繁殖鱷群技術已走在世界前列。在他們不懈的努力下,揚子鱷的數量已從建場初期的170條增加到4000多條,現在每年的繁殖數量都在1000條以上,揚子鱷已成為被國際貿易公約批準的第一種可以進行商品化開發利用的受脅動物。 中外專家聯手促揚子鱷重生 總數已過萬條 在美國布朗克斯動物園人工環境中出生和長大的揚子鱷(土龍),被引入崇明東灘野外棲息地後,首次成功繁育出下一代。 2009年7月14日,正在北京出席「第23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的國際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執行總裁JohnRobinson表示,「這為拯救極度瀕危的揚子鱷提供了新的希望」。 據介紹,該項目是在中國國家林業局和上海市林業局的領導下,由華東師范大學、WCS所屬的布朗克斯動物園、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濕地公園、浙江長興揚子鱷自然保護區四家通力合作、共同實施的,香港海洋公園提供了部分經費支持。 這次在野外發現了15個揚子鱷幼體是從美國引入的揚子鱷和中國長興揚子鱷的後代。這些幼鱷的誕生是一個里程碑,標志著WCS與華東師范大學等多家合作夥伴10幾年的努力終於獲得成功。 「對我們所有的人來說,這都是激動人心的消息。」項目參與者、世界著名鱷魚專家JohnThorbjarnarson博士說,「這個小種群的成功,證明了把揚子鱷帶回他們原有的分布區是有希望的。」 引入揚子鱷的計劃始於1999年,當時WCS和安徽省林業廳、華東師范大學合作,在皖南開展了一個野生揚子鱷調查。皖南是中國僅存的野生揚子鱷分布區,但僅僅是揚子鱷曾經的廣闊分布區中的一小塊地方。調查發現,野生揚子鱷種群數量在不斷下降中,現有數量估計不足130隻。 在2001年召開了一次揚子鱷國際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建議將人工繁育揚子鱷引入其棲息地。第一次引入是在2003年,安徽揚子鱷研究繁育中心將3隻人工繁育揚子鱷釋放到了宣城紅星水庫,當時那裡還有野生揚子鱷分布。 為了提高野外揚子鱷的遺傳多樣性,WCS從北美引進了12隻揚子鱷,其中布朗克斯動物園6隻,迪斯尼動物王國和聖奧古斯丁鱷魚養殖園各3隻。在這些揚子鱷中,研究人員們挑選了3隻,與浙江長興揚子鱷自然保護區提供的3隻揚子鱷一起,於2007年6月,釋放到了崇明東灘濕地。釋放之前,WCS和上海野生動物園的獸醫對它們進行了仔細的健康檢查,並為他們安裝了無線電追蹤裝置。 華東師范大學和崇明東灘濕地的監測人員發現,這些引入的揚子鱷成功地進入了冬眠,並且在第二年交配成功,在野外第一次產下16枚卵。 曾經在華東濕地廣泛分布的揚子鱷(土龍)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也是世界上體型最細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紅色名錄中的極度瀕危動物,是世界上現存23種鱷魚中最瀕危的一種。中國已經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揚子鱷也是現存兩種鈍吻鱷之一,另外一種是生存狀況非常好的美國鈍吻鱷。 揚子鱷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較難繁殖。1980年中國曾繁育出第一幼鱷,成為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目前,浙江長興縣的揚子鱷省級自然保護區是集生態、科研、教育等於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保護區,是中國目前唯一的揚子鱷自然繁育基地。 揚子鱷多年來遭到大量的捕殺,洞穴被人為破壞,蛋被搗壞或被掏走。而化肥農葯的使用也大大減少了揚子鱷的主要食物——水生動物的數量。建國初期,浙江長興縣及周邊地區曾出現大批野生揚子鱷,由於人類繁衍和大量濕地被耕種,導致揚子鱷棲居環境惡化,其自然種群數量日趨減少。 據《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介紹,目前揚子鱷等瀕危物種放歸自然的工作穩步推進。揚子鱷物種得到有效保護,數量總體呈上升態勢,全國揚子鱷總數已經達到1萬多條。
編輯本段保護級別
揚子鱷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列入CITES附錄I,IUCN則列為極危。 1979年在宣州夏家度建立揚子鱷養殖場,開展人工飼養繁殖研究,1982年6月建立揚子鱷自然保護區,1983年 在保護區內設立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先後投資170萬元,建成小型飼養庫塘8座,分年飼養池10個,繁殖區1處,孵化、飼養、越冬系統1座。經過幾年試驗,基本成功,人工孵化成活率達 95.4%,共已殖幼鱷2000餘條,榮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1983年5月24日,為了宣傳保護珍稀動物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揚子鱷》特種郵票,全套2枚。 揚子鱷特種郵票
相關資料揚子鱷又名鼉,將揚子鱷稱為鼉,早在商殷的甲骨文里就有記載了。古人常認為鼉是龍的一種。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一書就將揚子鱷稱為鼉龍。老百姓則將它稱為土龍、豬婆龍。總之古代人們將揚子鱷視為「龍」。 揚子鱷是水陸兩棲的爬行動物,喜歡棲息在人煙稀少的河流、湖泊、水塘之中,它大多在夜間活動、覓食,主要吃一些小動物,如魚、蝦、鼠類、河蚌和小鳥等。它忍受飢餓的能力很強,能連續幾個月不進食。 人們常常用「鱷魚的眼淚」來比喻那些假惺惺的人。因為人們看到揚子鱷在進食的時候常常是流著眼淚在吃一些小動物,好像是它不忍心把這些小動物吃掉似的。那麼揚子鱷流眼淚是怎麼回事呢?它的眼淚並不是出於憐憫,而是由於它體內多餘的鹽分主要是通過一個特殊的腺體來排泄的,而這個腺體恰好位於它的眼睛旁邊,使人們誤認為這個腺體分泌的帶有鹽分的液體就是它的眼淚,當它進食的時候,腺體恰好在分泌帶鹽分的液體,所以人們常常認為它是在假惺惺憐憫這些小動物了。 揚子鱷有冬眠的習性,因為它所在的棲息地冬季較寒冷,氣溫到0℃以下,這樣的溫度使得它只好躲到洞中冬眠。據觀察,它冬眠的時間從10月下旬開始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左右結束,算來揚子鱷冬眠的時間有半年之久。它用以冬眠的洞有些不一般,洞穴距地面兩米深,洞內構造復雜,有洞口、洞道、卧室、卧台、水潭、氣筒等。卧台是揚子鱷躺著的地方,在最寒冷的季節,卧台上的溫度也有10℃左右,揚子鱷在這樣高級的洞內冬眠,肯定是非常舒適的。它在冬眠的初始和即將結束的這兩段期間內,入眠的程度不深,受到刺激能夠有反應。中間這段時間較長,且入眠的程度很深沉,就好像死了似的,看不到它的呼吸現象。 剛剛從冬眠中蘇醒過來的揚子鱷,首先要全力以赴去覓食,這時洞外已經是暮春時節了。過不多久,體力充分恢復後的揚子鱷們,雌雄之間開始發出不同的求偶叫聲和雌雄一呼一應,在百米之外可聽到雄鱷洪亮的叫聲,雌鱷較為低沉的叫聲。它們以呼叫聲做為信號,逐漸靠攏,聚合到一起。這時大約已經到了6月上旬。揚子鱷在水中交配,體內受精。到了7月初左右,雌鱷開始用雜草、枯枝和泥土在合適的地方建築圓形的巢穴供產卵,每巢約產卵10~30枝之間。卵為灰白色,比雞蛋略大。卵上面覆蓋著厚草,此時已是夏季最炎熱的季節了,很快,部分巢材和厚草在炎熱的陽光照射下腐爛發酵,並散發出熱量,鱷卵正是利用這種熱量和陽光的熱能來進行孵化。在孵化期內母鱷經常來到巢旁守衛,大約兩個多月的時間,母鱷在巢邊聽到仔鱷的叫聲後,會馬上扒開蓋在仔鱷身體上面的覆草等,幫助仔鱷爬出巢穴,並把它們引到水池內。仔鱷體表有桔紅色的橫紋,色澤非常鮮艷,與成鱷體色有明顯的不同。 需要說明的是,在揚子鱷的群體中,雄性為少數,雌性為絕對多數,雌雄性的比例約為5∶1。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這是一種有趣的自然規律。動物學家們經過研究才發現:鼉科動物的受精卵在受精的時候並沒有固定的性別。在它的受精卵形成的兩周以後,其性別是由當時的孵化溫度來決定的。孵化溫度在30℃以下孵出來的全是雌性幼鱷,孵化溫度在34℃以上孵出來的全是雄性幼鱷,而在31~33℃度之間孵出來的,雌性為多數雄性為少數,如果孵化溫度低於26℃或高於36℃,則孵化不出揚子鱷來,揚子鱷的受精卵在孵化時大多在適宜孵化雌性的氣溫條件下,這就造成了雌多於雄的情況。
編輯本段自然保護區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宣城地區,面積44300公頃,1975年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揚子鱷及其生態環境。 本保護區地處江南古陸與金陵凹陷的過渡地帶,全境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地形錯綜復雜、溝塘、渠、壩星羅棋布,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池溏、溝沖、山窪和水庫中,分布有中國特有的,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爬行動物---有「活化石」之稱的揚子鱷。揚子鱷與美洲密西西比河鱷為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兩種淡水鱷,數量極其稀少,被國家的列為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保護區建立以來,通過採取就地保護和人工繁殖相結合的措施,使揚子鱷的種群得到較大幅度的增長,初步解除了該種瀕臨滅絕的危險。
編輯本段研究進展
早在3 000年前,中國的甲骨文字就有關於揚子鱷的記載,但直到1879年才由福韋爾(Fauvel)命名為 Alligator sinensis而公諸於世。有關揚於鱷的研究,開始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先後在揚子鱷生態學、組織學、胚胎學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績。整個研究歷程粗略地可分為2個時期。 1.拯救揚子鱷物種的研究(1982~1992年) 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揚子鱷種群數量急劇下降。1973年國際保護野生動物大會將其列為臨危種和禁運種。1981年中美科學工作者聯合調查結果為:野生揚子鱷僅存數300~500條。為了拯救揚子鱷,中國政府於 1982年在安徽宣城投資興建了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同時一些學者圍繞著揚子鱷的種群分布和數量、棲息地、食性、繁殖、冬眠、洞穴、活動規律等廣泛開展研究。陳壁輝和他的同事們對揚子鱷種群數量和分布、揚子鱷的形態學和生態學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研究,並於1985年出版了專著《揚子鱷》。雖然早在1976年人工孵化揚子鱷就獲得成功,但人工飼養幼鱷過程中出現卵黃硬結而導致大量幼鱷死亡的問題(仍未解決)。陳壁輝等(1989)分析了幼鱷出生後的野外生態條件,測定了幼鱷的能量代謝,計算出幼鱷將體內卵黃全部消化完所需時間後發現,幼鱷孵出後餵食過早是導致幼鱷卵黃消化困難並形成硬結的原因。據此採取的措施為:一是將幼鱷孵化溫度升高至31~32℃,以加速幼鱷卵黃吸收速率;二是推遲餵食時間至幼鱷孵出後18~20天,以使卵黃完全被吸收。同時發現,孵化的前20天,濕度為95%以上,20天後降為90%左右,能提高孵化率,消滅孵化卵出現膨脹現象。1987年揚子鱷的孵化率達95%以上,而幼鱷的死亡率僅為2.1%(1982年幼鱷死亡率為40%)。揚子鱷蛋殼外粘稠物質對防止卵脫水和外界水分過多地進入卵內,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若粘稠物質遭到破壞,就將降低孵化率。潘繼紅等(1988)發現,一些幼鱷的死亡是由變形桿菌引起的肝病致死或是由構櫞酸桿菌、假單胞桿菌和變形桿菌合並感染肺而致死的。最近,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的王仁平等在死亡幼鱷的胃腸中發現有大量的線蟲,因此,線蟲感染可能也是導致幼鱷死亡的原因之一。 經過10多年研究和多方努力,揚子鱷孵化率和幼鱷成活率均保持在95%以上,種群數量有了很大增加,不僅拯救了揚子鱷這一物種,而且為揚子鱷的開發利用創造了條件。1992年在日本京都召開的「國際瀕危動植物貿易會議」上,批准了揚子鱷可以進行商業養殖和商業開發。據李成元等調查,至 1994年底,在83 000多hm2揚子鱷保護區內野生鱷為667~740條左右;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內的人工飼養鱷為4 376條,1997年底已達7 000餘條。 2.揚子鱷組織胚胎學及生理學等基礎理論的研究(80年代末~現在) 揚子鱷鱗甲本質上與真皮鱗類似,而形成方式與鳥類羽毛的發生有相似之處。皮膚腺有3種;背腺、泄殖腔麝腺和下頜腺。背腺僅在胚胎或幼鱷背中線左右兩側第2行鱗片下呈對稱分布,以後出現不對稱的退化,至成體時則呈不對稱分布,因此是一種退化器官。泄殖腔麝腺和下頜腺均屬全泌腺,其功能與交配和繁殖有關。揚子鱷舌腺有簡單的單管腺和復雜的復管泡狀腺2種類型,主要分布於舌尖及舌背中線兩側的固有層內,具滑潤食物和排泄氯化鈉的功能。連續低溫孵化將抑制舌腺的發育或阻止舌腺的形成。成年揚子鱷味蕾集中分布於舌中部,而胚胎期,於孵化第48天才開始發生,除舌尖最前部外,其餘舌表面都有不同發育階段的味蕾,這可能也是一種退化現象。揚子鱷食管上皮為復層柱狀纖毛上皮,上皮表層細胞由柱狀纖毛細胞和杯狀細胞組成,其發生與鳥類有類似之處。揚子鱷胃上皮,在胚胎期曾一度出現過杯狀細胞,隨之凋亡。胃腺有2類,賁門腺及幽門腺為單管腺(少數也有分枝),胃底腺為分枝管狀腺,它們均由胚胎時期的胃上皮向固有膜內陷形成。組織化學研究表明,賁門腺和幽門腺主要由粘液細胞組成,但在腺管底部也可能具有壁細胞和主細胞;胃底腺細胞組成與哺乳類相似。揚子鱷小腸與哺乳動物比較,腸壁缺少粘膜肌層,絨毛由固有膜向腸腔突入或由上皮向固有膜內直接凹陷形成,小腸腺主要分布於十二指腸的前段,孵化第52天,小腸絨毛上皮和大腸皺襞上皮中才出現明顯的杯狀細胞。揚子鱷肝和胰細胞超微結構及其形成方式與鳥類雞基本一致。揚子鱷呼吸系統中氣管和支氣管的粘膜層含有纖毛細胞、粘液細胞和基細胞3種細胞,而在胚胎期,氣管和支氣管上皮中只能區分為亮細胞和暗細胞2種,其纖毛細胞和粘液細胞可能是在孵出後形成的。但肺上皮中纖毛細胞在孵化第46天時已明顯形成。其肺上皮Ⅰ、Ⅱ兩型細胞、喉的組織結構及形成過程與哺乳類較相似。作者最近對揚子鱷胚胎外周血液研究發現,血細胞的類型和形態可明顯地分為2個時期,孵化第40天之前各型血細胞幼稚細胞所佔比例大,而第40天後則幼稚細胞所佔比例很小,這與其骨髓在孵化第40天之前形成相符合。揚子鱷腎臟結構與其它爬行類相似,但其近曲小管和收集管上皮細胞中不具有質膜內褶,遠曲小管上皮細胞有少量質膜內褶,這與其淡水生活相吻合。揚子鱷的嗅覺較發達,其鼻腔大,鼻甲等結構比其它爬行動物復雜,嗅覺細胞的數量也相應增多。揚子鱷內耳結構與鳥類很相似,3個半規管的發育具一定的次序;視覺器官的結構與其它鱷類相比,其虹膜內的括約肌、睫狀體內的睫狀肌均屬橫紋肌,視細胞橢圓體內線粒體嵴突與線粒體長軸相平行。揚子鱷胚胎視網膜分層規律、視錐與視桿細胞的分化進程與爬行動物蜥蜴、石龍子相似。揚子鱷血糖值通常保持在108.75±23.5mg/100ml的基準水平附近,但也有明顯的季節性變化,這種變化與溫度的季節變化有一定聯系。 綜上所述,揚子鱷的組織結構特點和生理變化規律與生活習性及生活環境相適應。如發達的嗅覺、視覺和聽覺與陸上捕食、營巢等行為相適應;特殊的肺小腔結構及味蕾構造又具有適應水生生活的特點;血糖濃度的季節變化與揚子鱷的冬眠期、活動期或繁殖期的周期性交替相適應。揚子鱷胚胎學研究對於探討揚子鱷的系統進化,確認其分類地位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證據。如揚子鱷胚胎早期的胃上皮出現過杯狀細胞,說明揚子鱷與較低等的兩棲類動物親緣關系甚遠;鱗甲及喉腔的形成方式等又提示我們,揚子鱷與鳥類和哺乳類均有相類似之處;背腺的發生及退化過程進一步證實了揚子鱷與密河鱷具有相當近的親緣關系,二者具有共同的祖先,但成年密河鱷仍具有兩側對稱的背腺,據此推測,揚子鱷比密河鱷可能具有更高層次的分類地位,或者說密河鱷是一種比揚子鱷更為古老的鱷類。 當然,揚子鱷的研究還急需拓寬和加深。盡管揚子鱷的肉已成粗產品「揚子鱷肉鬆」,第一雙揚子鱷皮革特製的皮鞋亦已悄然問世,但這僅是揚子鱷開發利用的一個開端。要進行深度開發利用,還需解決揚子鱷大批量繁殖和養殖等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揚子鱷具有特殊的進化地位。如何分類歸屬,目前爭論不一,揚子鱷的性別決定機制也引人矚目,諸如此類問題,單從組織學水平似乎難以確定,深入開展組織化學、分子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已迫在眉睫。
④ 武漢一小區現多隻貉,這些貂是什麼品種
近日,在武漢一小區內出現了很多“奇怪”的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有點像浣熊,又有點像狗,而且看起來很溫柔,看到居民也不會亂叫喚,更不會亂跑,導致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圍觀,經過專家們的觀察,得知這其實不是浣熊,而是一種很古老的犬科動物,也就是古人說的“貉”,而不是“貂”。
最後,這些貉都是性格內向且膽小的動物,它們只會捕食鳥類或者小型哺乳動物,根本不會攻擊人類,所以好多小區的居民,都是放任貉在小區里居住,畢竟貉也不會出來亂跑。
⑤ 在武漢哪兒可以買到小動物
1、漢口武勝路花鳥市場(新世界這邊到武漢新華書店之間)。
2、武漢江灘花鳥市場搬到上海路教堂的正對面,那。你可以在武漢關,看到有個「永和大王」旁邊的巷子進去200多米就到了,很大的郵局對面。
3、武昌徐東平價對面的銷品茂後面的古玩花鳥市場。
4、漢陽 腰路堤,中百那裡有一個。
5、武昌武昌卓刀泉。
6、武昌雄楚大道元寶山。
⑥ 武漢賣小動物的地方
)武漢港花鳥市場
位於武漢市江岸區,在武漢港的背後臨江地帶。是武漢幾個花鳥市場中地理位置最優越的一個,交通極為便利。武漢港的水族商有不少是做批發生意的,武漢周邊城市的花鳥市場經常從這里拿貨。因為花鳥市場緊挨著武漢市民常去休閑娛樂的江灘公園,因此帶動這里零售生意也非常紅火。目前武漢港花鳥市場正在進行擴建,水族的店面大有增多,總數不下幾十家。(2)武勝路花鳥市場在武漢市硚口區,位於武勝路新華書店和泰合廣場之間的一段路上。前幾年該花鳥市場也被分開為水族寵物和植物古玩兩個互不相鄰的區域。但是今年有政協委員動議,整合擴建該市場,跟上武漢市其它城區花鳥市場發展的腳步。
武勝路花鳥市場雖然規模遠不及武漢港,但是跟武漢港水族只佔半壁江山不同,這里水族佔去了絕大部分門面,總數也有20餘家。而且到武勝路來的買家,整體來說比較懂行。不過近幾年,隨著網路的普及,魚友得到信息比較容易。不少魚友都直接向武漢的魚場或者外地,如廣州花地灣進行團購。(3)球場路花鳥市場在江岸區,市六中附近。就其規模也比較大,但是位置比較隱蔽。市場內花鳥魚蟲、古玩字畫齊全,但是基本上不賣寵物狗。球場路花鳥市場的金魚街和熱帶魚街是各自分開的,門面數和武勝路差不多,但是球場路的一些門面做得很大,賣的東西也比較上檔次。(4)二橋江灘花鳥市場位於江岸區長江二橋旁,分金街一帶。這里的魚店大約不超過10家。
不過有時還有點東西,不怕狗的話,可以去淘淘魚。喜歡狗的話,可就去對地方了,那裡玩狗的規模比較大的。(5)徐東花鳥市場位於武昌區長江二橋旁,徐東路上。這個市場規模不小,但是主要賣古玩。(6)歸元寺花鳥市場、
其實名字叫武漢市漢陽花鳥市場,地址位於漢陽區翠薇路歸元寺旁邊。是漢陽區最重要的一個花鳥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