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南野生保護動物的種類有哪些
1、坡鹿,印度澤鹿的同屬,外形與梅花鹿相似,但體形較小,花斑較少。毛被黃棕、紅棕或棕褐色,背中線黑褐色。背脊兩側各有一列白色斑點,分布於海南島西南部的東方、白沙。
2、黑長臂猿,頭上有一簇毛。雌性的毛色從黃灰色到淡棕色,在頭的頂部和腹部有一黑斑,此外手指和四肢可能部分是黑棕色的。
3、灰孔雀雉,雄鳥全身羽毛黑褐色,密布幾乎純白色的細點和橫斑;上背、翅膀和尾羽端部具紫色或翠綠色金屬光澤的絢麗的眼狀斑,雌鳥體型較小,尾羽稍短,體色與雄鳥相似而較暗,眼狀斑不明顯。
4、山鷓鴣,腹羽棕白色。雌鳥與雄鳥極相似,唯上胸絲狀:羽橙紅色稍淡;腹羽微染淡紅色。嘴黑色,腿、腳赭色。
5、雲豹,夜間活動,善爬樹,常從樹上躍下捕食猴、鳥、鼠、野兔、小鹿等小型哺乳動物,偶爾偷吃雞、鴨等家禽。
② 海南有哪些野生獸類動物
海南有15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海南有648種陸棲脊椎動物,其中兩棲類44種,佔全國的18.8%;爬行類108種,佔全國的33%;鳥類420種,佔全國的36.1%;獸類76種,佔全國的18.6%,其中21種為海南所特有,海南省列入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有102種,其中一級保護動物有海南坡鹿、海南長臂猿、雲豹、巨蜥、海南山鷓鴣等15種,二級保護動物87種。省級保護野生動物有206種。 自然保護區情況:全省現有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的自然保護區24個,總面積為236909.3公頃,正在擬建的有毛瑞、卡伐、白馬嶺、南高嶺、俄賢嶺等6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十一五期間,我省森林與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將達到30個,總面積將佔全省陸地總面積的8%左右。 除了國家級、省級自然保護區外,在一些珍貴野生動植物物種零星分布的地方,還建立了18個自然保護小區,通過鄉規民約這種管理方式建立了1250多個民間自然保護小區,如瓊中的古月山莊、文昌的名人山區、儋州的白鷺天堂等。 蝙蝠 海南島有蝙蝠25種,其中2種是食果蝙蝠,其餘的都是食蟲蝠。 海南島有舉世罕見的彩蝠。 海南島蝙蝠種密度是全國最高的,在全世界也屬最高區域之一。我們可以稱海南島是蝙蝠島 蝴蝶 海南已發現11個科609種蝴蝶,佔全國蝴蝶種類三分之一。 海南有惟一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蝴蝶-金斑喙鳳蝶,還有海南特有珍稀蝴蝶品種-森下交脈環蝶、中國蝶王-裳鳳蝶與金裳鳳蝶、「紅色天使」- 紅翅尖粉蝶、「活化石」-紫喙蝶、三尾鳳蝶、多尾鳳蝶、阿波羅絹蝶等眾多世界名蝶。 以蝴蝶製作的工藝美術品成為國際市場上十分暢銷的藝術品。在海南,藝術家和能工巧匠合理開發本地豐富的蝴蝶資源,將蝴蝶深加工精製成藝術標本和工藝美術品。用珍貴稀有的蝴蝶製作的標本和工藝品售價可高達數千美元。 活蝶放飛是繼蝴蝶畫後的又一產業模式。有些人大量蝴蝶用於放飛。 海南長臂猿 世界瀕危25種靈長類物種之最 2007.10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IUCN/SSC)靈長類專家組、國際靈長類學會與保護國際稱,猿、猴子、狐猴等世界上與人類最為親緣的物種,有29%瀕危。 在世界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物種中,海南長臂猿排榜首。保護長臂猿比保護大熊貓還要迫切。 海南全島只有19隻長臂猿。棲息地僅限霸王嶺保護區。 上個世紀50年代,海南島上分屬12個縣面積為866000公頃的森林中,估計有約2000隻海南長臂猿。目前海南長臂猿是19隻。 霸王嶺保護區海拔700米以下的地區僅殘存少量原始林塊,而超過1200米的高海拔原始山地雨林卻不適合長臂猿生活,所以海南長臂猿只能局限分布於海拔700-1200米間的溝穀雨林內。保護區內有限的生存空間對長臂猿種群的發展非常不利。而攝食路線既漫長且局限,也可能使長臂猿較易遭獵殺、被捕食,或面臨其它威脅。 社區干擾是長臂猿面臨的最大威脅,保護區周邊居住的居住3個鄉鎮屬全省重點扶貧鄉鎮,九成農戶生活比較貧困,生活方式主要是種植水稻、番薯、玉米和極少數果樹、橡膠等熱帶經濟作物。村民生活方式比較落後,刀耕火種現象依然存在,偶爾上山採集林副產品、獵捕野生動物。 海南長臂猿因沒有足夠的空間建立新的領域,造成種群內 「一夫多妻」現象越來越明顯,導致近親繁殖而影響到種群的遺傳多樣性,進而影響到種群的生存力。種群數量與環境的變異、近親繁殖及遺傳多樣性低導致有害的隱性基因出現率增加、數量性狀變異令適應性下降、世代間積聚輕微的有害突變基因、以及社群結構崩潰等,都會把細小的長臂猿種群進一步逼近滅絕的邊緣。 霸王嶺保護區已經從2005年4月份開始啟動海南長臂猿野外監測項目,培訓並資助8名保護區員工長期跟蹤兩群長臂猿,獲得了不少有用的生態數據。 海南孔雀雉 灰孔雀雉是我國I級保護動物。分布在海南的灰孔雀雉經過長期獨立進化,在分類學上的地位已從特有亞種提升為獨立種,其命名也從灰孔雉變更為海南孔雀雉。 灰孔雀雉屬雞形目,雉科,是珍稀雉類之一,全世界共有12個種和亞種,在我國僅分布於雲南和我省。我省主要分布地區是霸王嶺、尖峰嶺、吊羅山和黎母山等保護較好的原始林區。此外,本島東南部的加新,中北部的澄邁、屯昌的南味嶺以及六連嶺等地區也記錄到海南孔雀雉的蹤跡。過去,鳥類學專家認為分布在海南的灰孔雀雉是中國特有亞種。 然而,據國際動物學權威雜志《Zoological Science》(《動物科學》)今年第一期刊登的一篇論文提出,經過長期獨立進化,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遺傳距離在過去數百萬年間差距越來越大,大約於440萬-600萬年前分化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種。 2004年,省林業局、海南師范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合作,通過DNA測序和分子遺傳標記等科學手段研究,發現海南孔雀雉和灰孔雀雉的遺傳距離為3.1%,超過了鳥類種與種水平間的遺傳距離的范圍,應為獨立的物種。 海蛙 海蛙(Rana cancrivora拉丁名),由於它主要以蟹類為食,亦名食蟹蛙。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將其列為「易危」,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等級,2006年被確立為海南省級保護動物。 在國外海蛙主要分布於越南、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等地,我國主要分布於海南省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海蛙的主要棲息環境為沿海紅樹林下半鹹水或鹹水地區,活動范圍一般不超出鹹水環境50-100m之外,故稱「海蛙」。白天多隱蔽於紅樹林根系之間或洞穴中,傍晚到海灘上覓食小蟹。因棲息環境中動物不同,海蛙也吃蝦、軟體動物、魚及昆蟲,產卵於近岸臨時性水窪中。 海蛙憑借其皮膚抗性和滲透調節機制才能棲息於紅樹林潮間帶半咸半淡水環境中,它還是兩棲類動物中非常特殊的類群,海蛙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海岸紅樹林生態系統的食物平衡,控制蟹類的種群數量,也為鳥類提供食物資源。 主要分布於海口東寨港、文昌市清瀾港、儋州市新英港、三亞市河東河西區域、澄邁的老城、臨高的後水灣等紅樹林下半鹹水或鹹水地區。紅樹林為海蛙的主要棲息環境,種群密度大約每平方米0.045隻。海蛙在繁殖季節,常常因地制宜地在海水窪塘里產卵,直曬的陽光會使海水窪塘溫度升高到40℃以上。然而,海蛙的卵和蝌蚪都能忍受高溫照曬,在蛙類王國中絕無僅有。 海口演豐鎮、文昌、萬寧、三亞、臨高等部分海蛙分布地區存在捕捉、販賣、食用海蛙的現象,並且在局部地區海蛙被沿海居民當成「美味佳餚」,海南海蛙種群的生存面臨挑戰。 海蛙種群數量減少的原因:海南部分地區的居民大面積開發紅樹林發展養殖業,沿海家禽養殖業惡性發展,使海蛙的產卵及蝌蚪發育的適宜生境減少,海蛙的成活率大大降低(紅樹林周邊的家禽養殖威脅了海蛙蝌蚪及幼體的生存)。海水養殖侵佔了海蛙的生存環境,一些地區還在發展旅遊業的同時忽視了對海蛙的保護,「人類的不當開發破壞了海蛙賴以生存的生存環境,結果導致海蛙的數量正急劇減少」,王力軍博士對海蛙的減少深表憂慮。另外,紅樹林周邊地區的河流和海水污染,使海蛙卵、蝌蚪和幼體發育受到嚴重影響。 蠟皮蜥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在海南省沿海木麻黃林等環境中棲息的穴居蜥蜴類動物,曾被列入國家「三有保護名錄」中,2006年被海南省列入省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其數量以驚人的速度遞減,僅海口每天將有近千條蠟皮蜥「葬身人腹」。 中國鱟 生活在深海,雌雄鱟幾乎是海底最親密的情侶,成雙成對地游弋。 屬於節肢動物門,肢口綱,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是節肢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種類,其體形酷似馬蹄,行動像蜘蛛,有人稱它馬蹄蟹或鱟珠,因其外形奇特,海南人喜歡稱之為「海怪」。「鱟幾乎都是成雙成對的,是名副其實的『海底鴛鴦』。雌鱟的前4條腿上,長著4把鉗子,而雄鱟卻是4把鉤子,雄鱟喜歡把鉤子搭在雌鯊的背上,讓『愛人』背著它四處旅行謀生。」 鱟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了3億年之久,與化石三葉蟲一樣古老,被稱為「活化石」。鱟的血液中富含銅離子而成藍色,它的血液可以製成「鱟試劑」,具有廣泛的應用,於用檢測食品的毒素。 每到春深水暖時,成群的鱟乘大潮從海底游到海灘生兒育女。部分海南漁民熟悉鱟的行動路線,會在半路上布下漁網,鱟一旦遭到埋伏,就只好束手就擒。這些「海底鴛鴦」不論是從深海旅行到淺灘,還是被捕入「獄」,從來都是患難與共,「永結同心」,很多時候都是一塊兒被提出水面。
③ 海南東山嶺有幾種野生動物
一千等種。
980種和8類物種中,686種為陸生野生動物,294種和8類則為水生野生動物。海南有161種陸生野生動物物種被納入保護范圍,佔全國的23.5%。海南161種陸生野生動物上榜作為一個邊界清晰的地理單元,海南島這塊被海水環抱的陸地,擁有極為豐富的生物多樣性,29種一級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和132種二級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其中,哺乳綱15種,鳥綱121種,爬行綱13種,兩棲綱2種,昆蟲綱9種,蛛形綱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