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毛足綱寡毛目類動物有哪些

毛足綱寡毛目類動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4-03 09:13:08

1. 什麼是環節動物

問題一:環節動物有哪些? 螞蟥、水蛭、魚蛭、山蛭 沙蠶、沙蠍,海生

問題二:什麼是環節動物 皮膚都能分泌黏液 ,像螞蟥等那些水生寄生生物應該是無氧呼吸,而且大多數是厭氧的 ,多數環節動物無專門的呼吸器官,由於循環系統的產生,皮膚內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依靠體表進行皮膚呼吸。

問題三:常見的環節動物都有什麼? 環節動物門(Annelida)。體長圓柱形或長而扁平,左右對稱,由前後相連的許多環節合成。有的有不分節的附肢,即疣足;有的無附肢,而只有剛毛,以佐運動。體腔多數明顯。分布於海水、淡水和土壤中,少數寄生。可分原環蟲綱(例如角蟲)、毛足綱(例如沙蠶、蚯蚓)和蛭綱(例如螞蟥)三綱。
原環蟲綱(Archiannelida)體制比較簡單,體表無明顯的環節,也沒有疣足或剛毛。發生時有顯著的擔輪幼蟲。例如角蟲(Polygordius),體細而長,棲息退潮線附近的沙泥中。
毛足綱(Chaetopoda)體呈圓筒狀,或背腹稍扁平。體表環節顯明,有幾丁質變成的剛毛。可分多毛目和寡毛目,前者如沙蠶、沙蠍,海生;後者如蚯蚓、仙女蟲,陸生或淡水生。
多毛類(Polychaeta)毛足綱的一目。體長,由多數環節組成,每一環節上有疣足一對,上生很多剛毛。各節有鰓,用以呼吸。大多為雌雄異體。海生。發生時有變態現象。如沙蠶、沙等。
沙蠶(Nercis)毛足綱,沙蠶科。身體分節明顯,體節兩側突出成具有剛毛的疣足,用以行動。長10厘米左右。棲息泥沙中,生殖季節或夜出覓食時,能游泳。我國黃海和渤海沿岸很多。可為魚類、蝦、蟹等動物的食餌。同屬有多種,分布於長江口的日本沙蠶(N.japonica),俗稱「水百腳」』秋季常由海上溯河口或至稻田中生殖。廣東人所食的「禾蟲」,來自稻田,是同科的疣吻沙蠶(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a)。
寡毛類(Oligochaeta)毛足綱的一目。體長圓筒形,由多數環節構成。體表被無色的角質膜;各環節無疣足,剛毛環生、簇生或對生。雌雄同體。陸生或水棲。如蚯蚓、合胃蚓、白線蚓、仙女蟲、水絲蚓等。
仙女蟲(Nais variabilis)仙女蟲科。體透明,長3-10毫米。有眼點一對,背剛毛自第六節開始。通常營裂體生殖,或營有性生殖。生活於淡水中。為淡水魚類的食料。
水絲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顫蚓科。體細長,長5-6厘米。紅褐色,後端黃綠色,末端每側有血管四條,形成血管網,營呼吸作用。通常每節有剛毛四束。棲息溝渠等淺水處,前端埋沒污泥中,尾部在水中搖曳。分布於我國各地。可作魚類的食餌。在水田中可危害秧苗。
白線蚓(Fridericia bulbosa)線蚓科。體細小,長4-15毫米,一般呈灰白色或透明狀。生活於草根或樹根附近。可在室內培養,用作魚餌。
台胃蚓(De *** ogaster sinensis)也稱「中華合胃蚓」,鏈胃蚓科。體長而大,長達54厘米。體壁光滑,略透明,近於白色,前端微呈淡黃。除前三節外,每個環節都劃分為四個體環。環帶不顯著。產於我國蘇州、無錫和南京一帶,是一種稀有動物。蚯蚓,通稱「地龍」,俗稱「曲擅」。寡毛目。種類很多。
常見的如巨蚓科的直隸環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體呈長圓柱形,長達40厘米,每一節環生剛毛數十至百餘條不等。背面黑褐,腹麵灰白色。生殖帶環狀,在第14-16節間。受精囊孔3對。以帶有機物的土壤為食。卵1-3個,產在「蚓繭」中,經一月左右孵出。分布甚廣,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對於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可作家禽或魚類的食餌。中醫學上以全蟲入葯,性寒、味咸,功能清熱、定驚、利尿。據研究報道,蚯蚓及其提出成分能鬆弛平滑肌和降低血壓。
蛭綱(Hirudinea)環節動物門的一綱。體一般長而扁平,二十七節,環節表面有體環,無剛毛,前後各有一個吸盤。生活於淡水或濕潤處,大多營半寄生生活。如螞蟥、水蛭、魚蛭、山蛭等。......>>

問題四:環節動物有哪些? 螞蟥、水蛭、魚蛭、山蛭 沙蠶、沙蠍,海生

問題五:環節動物的循環系統是什麼? 環節動物的循環系統是閉管式循環系統,由縱血管、環血管及微血管組成,血液始終在血管中流動。

問題六:什麼是環節動物 皮膚都能分泌黏液 ,像螞蟥等那些水生寄生生物應該是無氧呼吸,而且大多數是厭氧的 ,多數環節動物無專門的呼吸器官,由於循環系統的產生,皮膚內分布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依靠體表進行皮膚呼吸。

問題七:環節動物有哪些? 螞蟥、水蛭、魚蛭、山蛭 沙蠶、沙蠍,海生

問題八:環節動物的循環系統是什麼? 環節動物的循環系統是閉管式循環系統,由縱血管、環血管及微血管組成,血液始終在血管中流動。

2. 蚯蚓生活在什麼地方

蚯蚓適合在潮濕、疏鬆而富於有機物的泥土中,特別是肥沃的庭園、菜園、耕地、溝、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邊、垃圾堆、水缸下等處。

運動方式為蠕動收縮,幾個體節成為一組,一組內縱肌收縮,環肌舒張,體節則縮短,同時體腔內壓力增高,剛毛伸出以附著。而相鄰的體節組環肌收縮,縱肌舒張,體節延長,體腔內壓力降低,縮回剛毛。

每個體節組與相鄰的體節組交替收縮縱肌與環肌,使身體呈波浪狀蠕動前進。蚯蚓每收縮一次可前進2-3cm,收縮方向可以反轉,因此可做倒退運動。

(2)毛足綱寡毛目類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蚯蚓以腐爛的植物或其他有機物為食。吞食土壤及砂粒,以獲取其中的有機物質。蚯蚓消化道為一直管,口位於圍口節上,口後為一很小的口腔,口腔後為咽,咽不能伸出。

咽壁具發達的肌肉,形成球狀,有泵的抽吸作用。蚯蚓咽壁上還有大量的肌肉纖維連接到體壁上,以至形成一肌肉質盤,包在咽的周圍,以增強其抽吸作用。

血管系統的結構較復雜,例如環毛蚓在消化道的背面有一條背血管。由於血管管壁的肌肉較發達,管內尚有瓣膜,靠其波狀收縮,迫使血液由後向前流。

3. 蚯蚓生活在什麼地方

蚯蚓屬毛足綱寡毛目環節動物,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濕的泥土裡10-30厘米深的潮濕、疏鬆的,富含有機物的土壤里。特別是肥沃的庭園、菜園、耕地、溝、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邊、垃圾堆、水缸下等處。體表的濕潤還與蚯蚓的呼吸密切相關, 因為它沒有特殊的呼吸器官, 主要是通過濕潤的表皮來進行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的。蚯蚓生活時需良好的通氣,以便補充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對氨、煙氣等特別敏感。當氨超過百萬分之十七時,就會引起蚯蚓粘液分泌增多,集群死亡。雖然潮濕的地方是蚯蚓最好的生活環境,但是下雨時顯然由於地表水下滲,造成土壤表面板結化程度較晴天要高,土壤的透氣性能突然下降,所以它們需要爬出來呼吸。

4. 環節動物有什麼

問題一:世界上有哪些環節動物 環節動物門(Annelida)。體長圓柱形或長而扁平,左右對稱,由前後相連的許多環節合成。有的有不分節的附肢,即疣足;有的無附肢,而只有剛毛,以佐運動。體腔多數明顯。分布於海水、淡水和土壤中,少數寄生。可分原環蟲綱(例如角蟲)、毛足綱(例如沙蠶、蚯蚓)和蛭綱(例如螞蟥)三綱。
原環蟲綱(Archiannelida)體制比較簡單,體表無明顯的環節,也沒有疣足或剛毛。發生時有顯著的擔輪幼蟲。例如角蟲(Polygordius),體細而長,棲息退潮線附近的沙泥中。
毛足綱(Chaetopoda)體呈圓筒狀,或背腹稍扁平。體表環節顯明,有幾丁質變成的剛毛。可分多毛目和寡毛目,前者如沙蠶、沙蠍,海生;後者如蚯蚓、仙女蟲,陸生或淡水生。
多毛類(Polychaeta)毛足綱的一目。體長,由多數環節組成,每一環節上有疣足一對,上生很多剛毛。各節有鰓,用以呼吸。大多為雌雄異體。海生。發生時有變態現象。如沙蠶、沙等。
沙蠶(Nercis)毛足綱,沙蠶科。身體分節明顯,體節兩側突出成具有剛毛的疣足,用以行動。長10厘米左右。棲息泥沙中,生殖季節或夜出覓食時,能游泳。我國黃海和渤海沿岸很多。可為魚類、蝦、蟹等動物的食餌。同屬有多種,分布於長江口的日本沙蠶(N.japonica),俗稱「水百腳」』秋季常由海上溯河口或至稻田中生殖。廣東人所食的「禾蟲」,來自稻田,是同科的疣吻沙蠶(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a)。
寡毛類(Oligochaeta)毛足綱的一目。體長圓筒形,由多數環節構成。體表被無色的角質膜;各環節無疣足,剛毛環生、簇生或對生。雌雄同體。陸生或水棲。如蚯蚓、合胃蚓、白線蚓、仙女蟲、水絲蚓等。
仙女蟲(Nais variabilis)仙女蟲科。體透明,長3-10毫米。有眼點一對,背剛毛自第六節開始。通常營裂體生殖,或營有性生殖。生活於淡水中。為淡水魚類的食料。
水絲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顫蚓科。體細長,長5-6厘米。紅褐色,後端黃綠色,末端每側有血管四條,形成血管網,營呼吸作用。通常每節有剛毛四束。棲息溝渠等淺水處,前端埋沒污泥中,尾部在水中搖曳。分布於我國各地。可作魚類的食餌。在水田中可危害秧苗。
白線蚓(Fridericia bulbosa)線蚓科。體細小,長4-15毫米,一般呈灰白色或透明狀。生活於草根或樹根附近。可在室內培養,用作魚餌。
台胃蚓(De *** ogaster sinensis)也稱「中華合胃蚓」,鏈胃蚓科。體長而大,長達54厘米。體壁光滑,略透明,近於白色,前端微呈淡黃。除前三節外,每個環節都劃分為四個體環。環帶不顯著。產於我國蘇州、無錫和南京一帶,是一種稀有動物。蚯蚓,通稱「地龍」,俗稱「曲擅」。寡毛目。種類很多。
常見的如巨蚓科的直隸環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體呈長圓柱形,長達40厘米,每一節環生剛毛數十至百餘條不等。背面黑褐,腹麵灰白色。生殖帶環狀,在第14-16節間。受精囊孔3對。以帶有機物的土壤為食。卵1-3個,產在「蚓繭」中,經一月左右孵出。分布甚廣,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對於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可作家禽或魚類的食餌。中醫學上以全蟲入葯,性寒、味咸,功能清熱、定驚、利尿。據研究報道,蚯蚓及其提出成分能鬆弛平滑肌和降低血壓。
蛭綱(Hirudinea)環節動物門的一綱。體一般長而扁平,二十七節,環節表面有體環,無剛毛,前後各有一個吸盤。生活於淡水或濕潤處,大多營半寄生生活。如螞蟥、水蛭、魚蛭、山蛭等。
魚蛭(Trachelobd......>>

問題二:常見的環節動物都有什麼? 環節動物門(Annelida)。體長圓柱形或長而扁平,左右對稱,由前後相連的許多環節合成。有的有不分節的附肢,即疣足;有的無附肢,而只有剛毛,以佐運動。體腔多數明顯。分布於海水、淡水和土壤中,少數寄生。可分原環蟲綱(例如角蟲)、毛足綱(例如沙蠶、蚯蚓)和蛭綱(例如螞蟥)三綱。
原環蟲綱(Archiannelida)體制比較簡單,體表無明顯的環節,也沒有疣足或剛毛。發生時有顯著的擔輪幼蟲。例如角蟲(Polygordius),體細而長,棲息退潮線附近的沙泥中。
毛足綱(Chaetopoda)體呈圓筒狀,或背腹稍扁平。體表環節顯明,有幾丁質變成的剛毛。可分多毛目和寡毛目,前者如沙蠶、沙蠍,海生;後者如蚯蚓、仙女蟲,陸生或淡水生。
多毛類(Polychaeta)毛足綱的一目。體長,由多數環節組成,每一環節上有疣足一對,上生很多剛毛。各節有鰓,用以呼吸。大多為雌雄異體。海生。發生時有變態現象。如沙蠶、沙等。
沙蠶(Nercis)毛足綱,沙蠶科。身體分節明顯,體節兩側突出成具有剛毛的疣足,用以行動。長10厘米左右。棲息泥沙中,生殖季節或夜出覓食時,能游泳。我國黃海和渤海沿岸很多。可為魚類、蝦、蟹等動物的食餌。同屬有多種,分布於長江口的日本沙蠶(N.japonica),俗稱「水百腳」』秋季常由海上溯河口或至稻田中生殖。廣東人所食的「禾蟲」,來自稻田,是同科的疣吻沙蠶(Tylorrhynchus heterochaeta)。
寡毛類(Oligochaeta)毛足綱的一目。體長圓筒形,由多數環節構成。體表被無色的角質膜;各環節無疣足,剛毛環生、簇生或對生。雌雄同體。陸生或水棲。如蚯蚓、合胃蚓、白線蚓、仙女蟲、水絲蚓等。
仙女蟲(Nais variabilis)仙女蟲科。體透明,長3-10毫米。有眼點一對,背剛毛自第六節開始。通常營裂體生殖,或營有性生殖。生活於淡水中。為淡水魚類的食料。
水絲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顫蚓科。體細長,長5-6厘米。紅褐色,後端黃綠色,末端每側有血管四條,形成血管網,營呼吸作用。通常每節有剛毛四束。棲息溝渠等淺水處,前端埋沒污泥中,尾部在水中搖曳。分布於我國各地。可作魚類的食餌。在水田中可危害秧苗。
白線蚓(Fridericia bulbosa)線蚓科。體細小,長4-15毫米,一般呈灰白色或透明狀。生活於草根或樹根附近。可在室內培養,用作魚餌。
台胃蚓(De *** ogaster sinensis)也稱「中華合胃蚓」,鏈胃蚓科。體長而大,長達54厘米。體壁光滑,略透明,近於白色,前端微呈淡黃。除前三節外,每個環節都劃分為四個體環。環帶不顯著。產於我國蘇州、無錫和南京一帶,是一種稀有動物。蚯蚓,通稱「地龍」,俗稱「曲擅」。寡毛目。種類很多。
常見的如巨蚓科的直隸環毛蚓(Pheretima tschiliensis)體呈長圓柱形,長達40厘米,每一節環生剛毛數十至百餘條不等。背面黑褐,腹麵灰白色。生殖帶環狀,在第14-16節間。受精囊孔3對。以帶有機物的土壤為食。卵1-3個,產在「蚓繭」中,經一月左右孵出。分布甚廣,我國南北各地都有。對於改良土壤,有重要作用。可作家禽或魚類的食餌。中醫學上以全蟲入葯,性寒、味咸,功能清熱、定驚、利尿。據研究報道,蚯蚓及其提出成分能鬆弛平滑肌和降低血壓。
蛭綱(Hirudinea)環節動物門的一綱。體一般長而扁平,二十七節,環節表面有體環,無剛毛,前後各有一個吸盤。生活於淡水或濕潤處,大多營半寄生生活。如螞蟥、水蛭、魚蛭、山蛭等。......>>

問題三:環節動物有哪些? 螞蟥、水蛭、魚蛭、山蛭 沙蠶、沙蠍,海生

5. 蚯蚓 在哪裡生活 身體有幾部分 怎樣吃東西 躲藏的地方 生活中光的明暗情況

1蚯蚓一般在濕潤的土裡生存.

2身體有兩部分,用頭部的舌頭把泥土和青苔刮進嘴裡
慢慢咀嚼.

3蚯蚓會自己挖一個洞鑽進去

4明和暗的差度很大.明佔5分之1,暗則佔5分之4.
由於蚯蚓品種較多,生活環境和喜食飼料也各不相同,所以它們的生活習性也略有差別,但是喜溫、喜濕、喜暗、喜透氣、怕光、怕鹽、怕震、怕辣食卻是共同的,在此逐一介紹,供養殖者參考。
1、喜溫怕冷熱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中,它怕冷也怕熱。在0℃—5℃休眠,32℃以上停止生長,在40℃以上死亡,適宜溫度為15℃—30℃,最佳溫度是20℃—25℃,我們要想獲得良好的養殖效益,那就要常年保持最佳溫度為20℃—25℃的養殖環境。
2、喜濕怕浸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不能過於乾燥,但也不能過於潮濕,不能浸泡(水蚯蚓除外)。這里所說的喜濕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飼養基土的濕度,二是空氣濕度,一般飼養基土的濕度要求在40%—60%,(手握基土指縫見水而不流下為好),空氣的相對濕度調節到60%—80%為好。
3、喜暗怕光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黑暗處,一般是鑽在土層下覓食或鑽在基料中覓食,黑夜時也有爬出地面覓食的。因怕光所以養成了晝伏夜出的習性。蚯蚓雖然沒有眼睛,看不到光,但全身布滿了感光器官,強光對蚯蚓的生長、繁殖極為不利,所以蚯蚓總在黑暗處活動,養殖環境應選在陰暗處。
4、喜甜怕辣性
蚯蚓喜吃酸、甜、腥食料,如爛西紅柿、西瓜皮、爛水果、洗魚水等。最怕吃辣味食料,如大蔥、大蒜、辣椒等,用城市的生活垃圾喂蚯蚓應把辣味食料挑出再喂。
5、喜靜怕震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安靜的環境中,最怕震動。養殖場應選在安靜的處所。不要震動或經常上下翻動基料土。經常震動將會對蚯蚓的生長繁殖造成不良的影響。
6、喜酸怕鹽性
蚯蚓喜歡生活在偏酸或中性的土壤中,或有水源的環境中,最怕接近鹽、鹼性土壤,或鹽鹼性水源。如遇到鹽鹼性土壤或水源,要調整酸鹼度。過鹼要用磷酸二氫銨調整,還可用2%的石炭水調整,否則蚯蚓不能生存。
蚯蚓屬毛足綱寡毛目環節動物,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濕的泥土裡10-30厘米深的潮濕、疏鬆的,富含有機物的土壤里。特別是肥沃的庭園、菜園、耕地、溝、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邊、垃圾堆、水缸下等處。體表的濕潤還與蚯蚓的呼吸密切相關, 因為它沒有特殊的呼吸器官, 主要是通過濕潤的表皮來進行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的。蚯蚓生活時需良好的通氣,以便補充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對氨、煙氣等特別敏感。當氨超過百萬分之十七時,就會引起蚯蚓粘液分泌增多,集群死亡。雖然潮濕的地方是蚯蚓最好的生活環境,但是下雨時顯然由於地表水下滲,造成土壤表面板結化程度較晴天要高,土壤的透氣性能突然下降,所以它們需要爬出來呼吸。

蚯蚓的形態結構特徵
環毛蚓體圓而長,由許多相似的體節組成,節與節之間有一深槽,稱節間溝,在體節上又有較淺的溝稱體環。頭部因適應土內穴居生活而退化。身體前端有肉質的突起,稱口前葉,由於體腔液壓力的作用,口前葉飽脹時,有攝食、掘土及感觸的功能。口前葉無眼點、觸手和觸條,腹側有口,口後第一節稱圍口節。肛門在身體的末端。除圍口節及最後一、二節外,每節有剛毛一圈,故稱環毛蚓。每條剛毛形狀簡單,微呈S形,大部分藏於體壁內,內端有剛毛囊、牽引肌和縮肌剛毛囊內有毛原細胞或稱形成細胞,能產生新的剛毛。剛毛為運動器官,在穴內或地面爬行時有支撐的作用。性成熟的標本,在第XIV-XVI節之間無節間溝, 狀如指環,是為生殖帶,又稱環帶。在生殖時期它能分泌粘液形成卵繭, 以適宜不良環境。雄性生殖孔一對,位於第XVIII節腹面兩側, 其旁常有乳突數個。雌性生殖孔一個,在第XIV節腹面正中央。受精囊孔三對,在6/7、7/8、8/9三個節間溝的腹面兩側,孔的附近也常有乳突。背孔是位於背中央節與節之間的小孔,約自12/13節間起,直到身體的後端都有背孔,平時緊閉,遇乾燥或刺激時孔張開,射出體腔液,濕潤身體表面,使蚯蚓易於在土壤中鑽洞和保護體表。肛門在身體的末端,成直裂縫狀,兩側略隆起。
亦稱釣魚蟲(angleworm)。陸正蚓(Lumbricusterrestris)JohnMarkham是無脊椎動物
環節動物門(Annelida)寡毛綱(Oligochaeta)陸生動物,1,800餘種,尤指正蚓屬(Lumbricus)的種。在美國有17個本地種及13個從歐洲引進的種,其中陸正蚓(L.terrestris)最為常見。蚯蚓幾乎見於世界各地所有濕度合適並含足夠有機物質的土壤。一種澳大利亞蚯蚓可長達3.3公尺(約11呎)。陸正蚓長約25公分(10吋),淺紅褐色,之所以帶淺紅色,是因為血中含血紅素。某些蚯蚓(如原產英國的淺黃綠並唇蚓〔Allolobophorachlorotica〕)為綠色。
蚯蚓的軀體分為多數體節(陸正蚓多達150節)。某些內臟器官(如排泄器官)見於每一體節。第32∼37節稍粗,無節間溝,色稍淺,在生殖季節能分泌黏稠物質,形成蚓繭,包裹排出的卵。蚯蚓軀體前後兩端漸細,尾端稍鈍。蚯蚓無視覺及聽覺器官,但能感受光線及震動。以土壤中腐爛的生物體為食,進食同時吞下大量土壤、沙及微小的石屑。據估計,蚯蚓每日的進食量及排遺量與其體重相等。
蚯蚓為雌雄同體,陸正蚓(Lumbricus terrestris)但需行異體受精。交配時兩條蚯蚓互抱,並分泌黏液使雙方的腹面黏住,各排出精子輸入對方受精囊內。交配後兩個個體分開,形成蚓繭,蚯蚓自蚓繭向後退出,繭前移至第14體節時成熟的卵落入,經過第9∼10體節時,受精囊內來自對方的精子逸出,使蚓繭中的卵受精。交配後24小時,蚓繭從蚯蚓的頭端脫出,留在土壤中。通常於2∼4周後形似成體後微小的幼體自蚓繭鑽出。60∼90天後性成熟,約一年後發育完成。
蚯蚓一般留在土壤表層,但於氣候乾旱時或冬季可鑽入2公尺(7呎)深處。有一個亞洲種於暴雨後能爬樹以防淹溺。蚯蚓為多種鳥獸的食物,又間接為人類提供食物,疏鬆土壤利於通氣和排水,將有機物質拖入所挖洞穴使加速分解,從而增加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蚯蚓又可作為魚餌,故俗稱釣魚蟲。
蚯蚓為常見的一種陸生環節動物,生活在土壤中,晝伏夜出,以腐敗有機物為食,連同泥土一同吞入。也攝食植物的莖葉等碎片。蚯蚓可使土壤疏鬆、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進農業增產。世界的蚯蚓約有 2500多種,我國已記錄229種。環毛屬(Pheretima),廣種類多,我國有2000多種。

6. 蚯蚓的生存環境和原因

你的第一問:潮濕問題
蚯蚓屬毛足綱寡毛目環節動物,一般生活在陰暗潮濕的泥土裡10-30厘米深的潮濕、疏鬆的,富含有機物的土壤里。特別是肥沃的庭園、菜園、耕地、溝、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邊、垃圾堆、水缸下等處。體表的濕潤還與蚯蚓的呼吸密切相關, 因為它沒有特殊的呼吸器官, 主要是通過濕潤的表皮來進行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的。蚯蚓生活時需良好的通氣,以便補充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對氨、煙氣等特別敏感。當氨超過百萬分之十七時,就會引起蚯蚓粘液分泌增多,集群死亡。雖然潮濕的地方是蚯蚓最好的生活環境,但是下雨時顯然由於地表水下滲,造成土壤表面板結化程度較晴天要高,土壤的透氣性能突然下降,所以它們需要爬出來呼吸。

你的第二問:黑暗問題

蚯蚓屬於環節則鏈動物,沒有足,它們的運動幾乎完全依賴於身體各環節的收縮,以及環節上的剛毛和土壤之間的靜摩擦力。為了克服粗糙砂土顆粒對柔嫩的皮膚的損傷,蚯蚓身體上遍布粘滑的液體(體腔液可以從背孔里射出來,利用這種液體濕潤身體,並防止體表的乾燥 ),但是只要陽光一曬身體就變得乾燥,體壁容易破裂,最後死掉。盡管蚯蚓為負趨光性,尤其是逃避強烈的陽光、藍光和紫外線的照射,但它們不怕紅光, 趨向弱光。因終年在地下生活,蚯蚓並不依靠視覺來尋覓食物,所以在口前葉上不具有視覺功能的眼睛而只有能感受光線強弱或具有視覺的一些細胞,也就是說離開光線不影響它的正常覓食等活動。

【參考資料】

蚯蚓的自然生活習性與規律

(一) 蚯蚓對穴居生活的適宜
蚯蚓由於長期生活在土壤的洞穴里,在它的身體形態結構與生活習性等方面必然會對生活環境產生一定的適應,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首先,頭部因穴居生活而退化,雖然在身體的前端有肉質突起的口前葉, 在口前葉膨脹時能攝取食物,當它縮細變尖時又能擠壓泥土和挖掘洞穴,但因終年在地下生活,並不依靠視覺來尋覓食物,所以在口前葉上不具有視覺功能的眼睛而只有能感受光線強弱或具有視覺的一些細胞。
蚯蚓的運動器官是剛毛,也就是說它是依靠剛毛來活動的。利用剛毛,它能把身體支撐在洞穴里,或在地面上蜿蜒前進或後退。
蚯蚓的身體是由許多的體節組成的,在每個體節與體節之間的背中央有一個小孔,叫背孔。這個小孔和身體里邊相通,所以它的體腔液可以從這個小孔里射出來,利用這種液體濕潤身體,以增加它在土穴中的滑潤, 減少與粗糙砂土顆粒的摩擦,並防止體表的乾燥。此外,體表的濕潤還與蚯蚓的呼吸密切相關, 因為它沒有特殊的呼吸器官, 主要是通過濕潤的表皮來進行氧氣與念慶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的。
蚯蚓的感覺器官也因為穴居生活而不發達, 只有在皮膚上能感受觸覺的小突起,在口腔內能辨別食物的感覺細胞,以及主要分布在身體前端和背面的感光細胞,這種感光細胞僅能用來辨別光線的強弱,並無視覺的功能。
(二) 蚯蚓的"六喜六怕"生活習性
六喜:
喜陰暗: 蚯蚓屬夜行性動物,白晝蟄居泥土洞穴中, 夜間外出活動, 一般夏秋季晚上8點到次日凌晨4點左右出外活動, 它採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況下進行的。
喜潮濕: 自然陸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濕、疏鬆而富於有機物的泥土中, 特別是肥沃的庭園、菜園、耕地、溝、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邊、垃圾堆、水缸下等處。
喜安靜: 蚯蚓喜歡安靜的周圍環境。生活工礦周圍的蚯蚓多生長不好或逃逸。
喜溫: 蚯蚓盡孫高孫管世界性分布,但它喜歡比較高的溫度。低於8℃即停止生長發育。繁殖最適溫度為22-26℃。
喜帶甜、酸味: 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它除了玻璃、塑膠、金屬和橡膠不吃,其餘如腐植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解產物都吃。蚯蚓味覺靈敏,喜甜食和酸味。厭苦味。喜歡熱化細軟的飼料,對動物性食物尤為貪食每月吃食量相當於自身重量。食物通過消化道,約有一半作為糞便排出。
喜同代同居: 蚯蚓具有母子兩代不願同居的習性。尤其高密度情況下,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調、搬家。
六怕:
怕光: 蚯蚓為負趨光性,尤其是逃避強烈的陽光、藍光和紫外線的照射,但不怕紅光, 趨向弱光。如陰濕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動就是這個道理。陽光對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陽光中含有紫外線。具陽光照射試驗,紅色愛勝蚓陽光照射15分鍾66%死亡,20分鍾則100%死亡。
怕震動: 蚯蚓喜歡安靜環境不僅要求噪音低, 而且不能震動。靠近橋梁、公路、飛機場附近不宜建蚯蚓養殖場。受震動後,蚯蚓表現不安,逃逸。
怕水浸泡: 蚯蚓盡管喜歡潮濕環境, 甚至不少陸生蚯蚓能在完全被水浸沒的環境中較長久地生存。但它們從不選擇和棲息於被水淹沒的土壤中。養殖床若被水淹沒後,多數蚯蚓馬上逃走,逃不走的,表現身體水腫狀,生活力下降。
怕悶氣: 蚯蚓生活時需良好的通氣,以便補充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對氨、煙氣等特別敏感。當氨超過百萬分之十七時,就會引起蚯蚓粘液分泌增多,集群死亡。煙氣中主要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甲烷等有害氣體。人工養殖蚯蚓時,為了保溫,舍內生爐,其管道一定不能漏煙氣。
怕農葯: 據調查,使用農葯尤其是劇毒農葯的農田或果園蚯蚓數量少。一般有機磷農葯中的谷硫磷、二嗪農、殺螟松、馬拉松、敵百蟲等, 在正常用量條件下,對蚯蚓沒明顯的毒害作用,但有一些如氯丹、七氯、敵敵畏、甲基溴、氯化苦、西瑪津、西維因、呋喃丹、涕滅威、硫酸銅、三九一一等對蚯蚓毒性很大。大田養殖蚯蚓最好不用這些農葯。有些化肥如硫酸銨、碳酸氫銨、硝酸鉀、氨水等在一定濃度下, 對蚯蚓也有很大的殺傷。如氨水按農業常用方法兌水25倍施用,蚯蚓一旦接觸這種4%氨水溶液水則幾十秒,多則幾分鍾即死亡。所以,養殖蚯蚓的農田,應盡量多施有機肥或尿素。尿素濃度在1%以下, 不僅不毒害蚯蚓,而且可以作為促進蚯蚓生長發育的氮源。
怕酸鹼: 蚯蚓對酸性物質很敏感。當然, 不同種類對環境酸鹼度忍耐限度不同。八毛枝蚓、愛勝雙胸蚓為耐酸種。可在PH 3.7-4.7之間生活。背暗異唇蚓、綠色異唇蚓、紅色愛勝蚓則不耐酸,最適PH為5.0-7.0。鹼性大也不適宜蚯蚓生活,據對環毛蚓在PH1-12溶液中忍耐能力測定表明,在氣溫20-24℃,水溫18-21℃情況下,PH 1-3和12時蚯蚓幾分鍾至十幾分鍾內便死亡。隨著溶液酸鹼度偏於中性,蚯蚓死亡時間逐漸延長。目前人工養殖赤子愛勝蚓和紅正蚓,最好把飼料調至偏弱酸性,這樣有利於蛋白質等物質的消化。
(三) 蚯蚓生活史
蚯蚓在一生中所經歷的生長發育及繁殖的全部過程。生活史包括一個生殖細胞的發生、形成和受精, 到成體的衰老、死亡。人為地一般分為蚓繭形成、胚胎發育和胚後發育三個階段。
1. 蚓繭形成
(1) 生殖細胞的發生: 隨著個體生長,生殖腺逐漸發育,其內也逐步進行著生殖細胞的發生過程,到一定的時期,再排入貯精囊或卵囊內, 進一步發育成精子或卵子。成熟的精子包括頭、中段和尾三部分。全長72微米.有的可長至80-86微米 (為人類精子長度的2倍)。蚯蚓的卵多為園球形、橢圓形或梨形。陸棲蚯蚓的卵較水棲蚯蚓卵小。赤子愛勝蚓卵的直徑只有0.1毫米.由卵細胞膜、卵細胞質、卵細胞核以及最外面一薄層由卵本身分泌的卵黃膜所構成。
(2) 蚯蚓的交配: 異體受精的蚯蚓,性成熟後通過交配,使配偶雙方相互受精。即把卵子輸導到對方的受精囊內暫時貯存。交配時兩條蚯蚓前後倒置, 腹面相貼。一條蚯蚓的環帶區域正對著另一條蚯蚓的受精囊孔區域。環帶區分泌粘液緊緊粘附著配偶。在兩條蚯蚓的環帶之間有兩條細長粘液管將配偶相對應的體節(VIII-XXXIII) 束縛在一起。赤子愛勝蚓兩條蚯蚓相貼體節的腹面比較凹陷,形成兩條縱行精液溝。雄孔排出的精液,由於溝內拱狀肌肉有規律的收縮而向後輸透到自身的環帶區,並進入對方的受精囊內。當相互授精完成後,兩條蚯蚓從相反的方向各自後退, 退出束縛蚓體的粘液管。直至配偶脫離接觸。以上交配過程約2-3小時。野生蚯蚓交配多發生在初夏、秋季的肥堆中.人工養殖蚯蚓,只要條件適宜,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交配。
(3) 排卵與受精: 排卵是指蚯蚓通過雌孔將卵排出體外的過程。處在卵囊或體腔中的卵,由於沒有運動器,主要依靠卵漏斗、輸卵管上纖毛的擺動, 被動地使卵經雌孔排出體外。雌孔往往在第一環帶節腹面正中央(環毛蚓), 故卵 直接排入環帶所形成的蚓繭內。包含有一至多個卵的雛蚓繭,因其後的體壁 肌肉較前的體壁肌肉收縮強烈,雛蚓繭與體壁間又有大量粘液起潤滑作用,加上雛蚓繭外周與地表接觸受阻,蚓體向後倒行,使得蚓體前端逐漸退出雛蚓繭。當受精囊孔途經雛蚓繭時,原來交配所貯存的異體精液就排入 雛蚓繭內。從而完成受精過程。
(4)蚓繭形成。從環帶開始分泌蚓繭膜及其外面細長的粘液管起,經排卵到雛蚓繭從蚓體最前端脫落、前後封口成蚓繭止,是蚯蚓繭形成的全過程.蚓繭內除含有卵子外,還有精子及供胚胎發育用的蛋白液。
蚓繭的生產場所: 正蚓科蚯蚓如紅色愛勝蚓、日本異唇蚓、背暗異唇蚓,一般產蚓繭於潮濕的土壤表層,遇乾旱則產處較深。八毛枝蚓等多產於腐 植層中,赤子愛勝蚓多產於堆肥中。
蚓繭的顏色: 剛生產的蚓繭多為蒼白色、淡黃色, 隨後逐漸變成黃色、淡綠色或淡棕色,最後可能變成暗褐或紫紅色、橄欖綠色。
蚓繭的形成: 多為球形、橢圓形,有的為袋狀、花瓶狀或紡錘狀,少數為細長纖維狀或管狀。蚓繭的端部較突出,有的成簇狀、莖狀、圓錐狀或傘狀。
蚓繭大小: 蚓繭大小與蚓體寬一般成正相關。差別較大。赤子愛勝蚓一般長度3.8-5.0毫米、寬2.5-3.2毫米。
蚓繭的含卵量: 不同種類蚯蚓,蚓繭含卵量不同。有的僅含一個卵,有的則含多個卵,如赤子愛勝蚓,一般含3-7個卵,但有的蚓繭僅1個或20甚至60個卵。
蚓繭的生產量: 蚓繭的年生產量依種類、個體發育狀況、氣候、食物因子等而變化。野生蚯蚓蚓繭生產有明顯的季節性。處不利環境時(乾燥、高溫等)可能在短期內多生產些蚓繭。棲息於土壤表層(如愛勝蚓)的一些蚯蚓其蚓繭生產量往往比穴居土壤深處(如環毛蚓)的要多些。在人工飼養的良好條件下, 蚯蚓可全年生產蚓繭。在20-26℃條件下,每條蚯蚓每天產0.35-0.80個蚓繭。
2 胚胎發育: 蚯蚓的胚胎發育是指從受精卵開始分裂起, 到發育為形態結構特徵基本類似成年蚯蚓的幼蚓,並破繭而出的整個發育過程 (即孵化)。它包括卵裂、胚層發育、器官發生三個階段。蚯蚓胚胎發育的完成即為蚓繭孵化過程的結束。孵化所需時間及每個蚓繭孵出的幼蚓數, 因種類、孵化時的溫度、濕度等生態因子而變。赤子愛勝蚓每個蚓繭一般孵出幼蚓1-7條,孵化時間為2-11周。
3 胚後發育
從幼蚓由蚓繭中孵化出來,經生長發育到達性成熟、生殖,然後逐漸衰老以及死亡。這個過程即為蚯蚓的胚後發育(即壽命)。蚯蚓生長, 一般指蚓體重量和體積的增加。而發育指蚯蚓的構造和機能從簡單到復雜的變化過程。兩者既有區別,又密不可分。
蚯蚓的生長曲線一般呈"S"型。即幼蚓在達到性成熟前,體長、體重都急劇增加,性成熟(環帶出現)到衰老開始(環帶消失)前這一階段,體重增加不多, 但生殖能力很強。一旦環帶消失,體重漸減。蚯蚓的胚後發育時間往往因種而異。赤子愛勝蚓55個周。長異唇蚓50周。自然條件下, 不同發育階段的蚯蚓常處在同一環境中,其組成往往隨季節而變化。秋末產的蚓繭在北方很多來不及孵化,故冬天蚓繭比例大。春天成蚓較多。到6月(夏季)因蚓繭孵化使幼蚓數量激增,到秋天幼蚓數量又逐漸減少,體重較大的成蚓數量漸增。
蚯蚓的壽命,隨種類與生態環境的不同而有差別。一種雙胸蚓在乾旱, 貧瘠條件下,壽命僅為兩個季度,而在較好的環境條件下,壽命可延長至兩年多。環毛蚓為一年生蚯蚓,壽命多為7-8個月。在理想條件下,蚯蚓潛在壽命要更長些。如赤子愛勝蚓壽命可能達到四年半。正蚓六年。長異唇蚓為十年三個月。
據試驗: 赤子愛勝蚓在平均室溫21℃情況下,蚓繭需24-28天孵化成幼蚓,幼蚓需30-45天變成蚓。成蚓交配後5-10天產蚓繭。平均每條蚯蚓的世代 間隔平均在59-83天。

土壤是野生蚯蚓的食物來源, 又是它棲息的場所。土壤包含著蚯蚓生活所必需的環境條件,各種生態因子對蚯蚓有著錯綜復雜的影響。
從全國來看, 蚯蚓的分布、密度隨著地區、土壤類型、季節、溫度和有機質的數量而有較大的差異。
蚯蚓在不同地區和不同土壤類型中的分布數量(自黃福珍等)

(五) 季節對蚯蚓的影響
1. 蚯蚓活動的季節性變化
在溫帶和寒帶,冬季低溫乾旱使蚯蚓進入冬眠狀態,到翌年開春, 隨著溫度的回升、雨季的來臨,蚯蚓蘇醒,開始活動。
在牧場,正蚓。紅色愛勝蚓、綠色異唇蚓、夜異唇蚓、背暗異唇蚓等,每年4-5月及8-12月間最活躍;在草地,秋季特別是10月最為活躍。在北京, 4月底即可看到環毛蚓解除冬眠而活動,6月底至7月初進入雨季,一直到11月初皆為蚯蚓的活動時期。
在熱帶,蚯蚓活動也局限在一定的季節,如我國雲南地區, 蚯蚓多活動在雨季的5月至10月,當土壤含水量降到7%以下時,蚯蚓也出現休眠。
從一年四季常見蚯蚓的垂直分布看,在1-2月土壤溫度大約0℃時,多數蚯蚓在7.5厘米以下,但到了3月份,土溫升到5℃時,蚯蚓就到10厘米深處, 多數的綠色異唇蚓、背暗異唇蚓、紅色愛勝蚓和長異唇蚓、夜異唇蚓、正蚓移至7.5 厘米土層中,較大的蚯蚓仍停留在較深的土壤中。從6月到10月, 除新孵化出的幼蚓外,都開始到7.5厘米以下。11-12月多數蚯蚓又開始到7.5厘米土層中, 促使蚯蚓移向更深的土層的因素是土壤表層的寒冷和乾旱。除正蚓外,其它蚯蚓看來在夏季和冬季都要休眠,在這兩個季節里,它們都停留在比7.5 厘米更深的土層下。在夏季休眠的蚯蚓比冬季的更多,幾乎所有的蚓繭都發現在15厘米頂端的土壤內,而且多數是在7.5厘米的頂部。
季節變化也會影響蚯蚓新陳代謝的強度。正蚓科蚯蚓在5-8月間,由於土壤溫度和濕度不適宜,處於滯育狀態,而在9-12月和2-4月的秋季和春季,由於土壤溫度和濕度比較適宜,蚯蚓代謝活動旺盛,其活動達到高峰。
2. 蚓繭生產的季節性變化
季節變化不僅影響蚯蚓的活動和代謝水平, 還非常明顯地影響著蚯蚓的生殖與生長發育。若在人工養殖條件下,如果一年中始終保持適宜的濕度,那麼,蚯蚓蚓繭的產量,也與土壤的溫度成正相關。蚯蚓在冬季各月生產蚓繭最少,在5-7月間生產蚓繭最多。試驗證明,蚯蚓產蚓繭有一個溫度閾值, 低於這個閾值就不產蚓繭。
3. 種群密度的季節性變化
通過調查發現,草地里蚯蚓種群的最大密度是在8-10的秋季,尤以10月為最大,在冬天則很小。
正蚓、紅色愛勝蚓、背暗異唇蚓、夜異唇蚓也在秋季出現最大的種群密度 而在冬季最小,到次年開春(4-5月)又迅速激增。說明這四種蚯蚓的種群密度大小是隨著季節而變化的。

閱讀全文

與毛足綱寡毛目類動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40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20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8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7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2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