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沙漠里都有什麼動物
昆蟲(如螞蟻)、節肢動物(如蜘蛛)、爬行動物(如響尾蛇、蜥蜴)、哺乳動物(如駱駝、沙鼠、袋鼠、鴕鳥)
以上都有一定前提和地域限制,其實沙漠不是完全無水,只是水量太少
『貳』 北美荒漠有哪些野生動物
北美沙漠的自然資源:
在北美沙漠,濕度是對生命的關鍵因素。在決定沙漠植物群落的特徵及賴之維生的動物方面,當地的環境因素也很重要。大部分的沙漠植物是耐旱的或地下水濕生(靠永久性的水源供應)的,透過其根部系統和抗旱的適應性機制才能生存。在大盆地地區以灌木蒿和濱藜為代表性植物,莫哈維沙漠則以約書亞樹、雜酚油木(三齒拉雷亞木)和一種藜科雜草為典型。索諾蘭沙漠則有荊棘叢生的灌木(牧豆樹、假紫荊屬樹木、鐵木、黃櫨和貓爪樹)和多種靠濕氣維生的肉質植物。亞利桑那高地沙漠以巨仙影掌著稱,在奇瓦瓦沙漠(尤其是東部)則可以看到一大片牧豆樹,一些較大的樹散落各處,其下長有灌木叢,如絲蘭、仙人果,以及各種各樣的仙人掌。隨著溫度和濕度環境的改善,植物以及伴生的藻類、地衣、苔和昆蟲也更為復雜。
北美沙漠有種類豐富的昆蟲,其中蚱蜢有時多到破壞程度。蜥蜴、蛇和其他爬蟲類最為常見,它們靠植物的汁液和吞食動物以取得水分。沙漠中的鳥類也與此類似,它們吞食昆蟲和蜘蛛來獲取水分,因而大多可以不靠水源,在沙漠中到處可見。齧齒類(包括小鼠、大鼠和松鼠)、兔子和蝙蝠是最為眾多的哺乳動物,它們主要在夜間出來活動,白天高溫時則躲在地底下,而且和鳥類、爬蟲類一樣,從食物中獲取水分。在食物鏈上再往上一層的是諸如叢林狼、紅貓、狐狸和北美臭鼬之類食肉動物;沙漠中最大的哺乳動物是海拔較高處的大角羊。保護色(通常極為復雜)是沙漠動物的一大特色。
『叄』 駱駝是什麼樣的動物
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的哺乳動物。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2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駝峰里貯存著脂肪,可在得不到食物時,分解成身體所需養分,供駱駝生存需要。
另外,駱駝的胃裡有許多瓶子形狀的小泡泡,用來貯存水。駱駝可用作騎乘、馱運、拉車、犁地等,是沙漠戈壁地區人民和地質勘探、考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夥伴。單峰駝主要分布於蘇丹,索馬里,印度等國;雙峰駝近一半分布於澳大利亞,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甘肅、內蒙。
(3)北美洲的沙漠里都有哪些哺乳動物擴展閱讀:
駱駝的世界分布
用於家畜的單峰駝主要見於蘇丹、索馬里、印度及附近國家、南非、納米比亞和波札那。 雙峰駝曾經分布廣泛,但是只剩餘約140萬,主要為家畜。估計約有1000隻野生雙峰駝生活在戈壁灘,以及少量生活在伊朗、阿富汗、哈薩克。在中國主要分布於新疆柴達木盆地、甘肅和內蒙古;中亞細亞等地也有分布。
澳大利亞中部有估計多至70萬頭野生化駱駝,它們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被引進作為運輸用途的駱駝後代。這個種群數量以每年約11%的速度增加,由於侵佔了飼養綿羊所需的有限資源,南澳大利亞政府已決定使用空中射殺的方法屠殺這些駱駝。
『肆』 索諾拉沙漠有哪些豐富的生物品種
索諾拉沙漠是世界帶頃襲上生物品種最多的沙漠,是世界蠢兄上最完整、最大的旱地生態系統之一。這個大沙漠里生活著60種哺乳動物,350種鳥,20種兩棲類物種,100種以上爬行動物,30種當地魚類,並有超過2000種當地的植物。和一般沙乎山漠降雨量很小不同,索諾拉沙漠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潮濕的沙漠,一年降雨量為3-15英寸(因在沙漠中的位置不同而有區別)。很多植物在索諾拉沙漠惡劣的環境下生長茂盛。其中很多為了適應沙漠的氣候而發生了物種的變化。索諾拉沙漠的植物包括龍舌蘭科植物、棕櫚科植物、仙人掌科植物、豆科植物等。
『伍』 沙漠哺乳動物有哪些
沙漠的氣候乾燥炎熱,布滿了大片的流沙和戈壁,地面上很難找到水源,植物也很稀少,環境十分惡劣。生活在這里的駱駝、野驢等動物不僅耐渴、耐飢,還必須具有遠距離尋找水源的能力;而鵝喉羚、羚羊和蘆鼠則擅長奔跑;沙鼠與跳鼠的毛色會變化成與沙土一致的顏色,而且它們只在相對涼爽的夜間出來捕食。
沙漠跳鼠的後腿比前腿要長很多,還長了一根很長的尾巴,這些特點使它們一下就能平穩地跳出一米多遠。在遇到危險時,它們能迅速地逃走。跳鼠幾乎終生都不喝水,只依靠食物中的水分維持生存。
蒙古野驢俗稱餓驢子。它們一般生活在海拔1000~3800米的開闊荒漠之中,以雜草為食,一般圍繞水源生活。它們適應環境的能力非常強,不怕風雪嚴寒和烈日暴曬,能以枯草乾料和陌生草料為食,是一種典型的沙漠類動物。
大耳狐生活在撒哈拉沙漠里,它們長了一對奇大無比的耳朵,大小幾乎是它們身體的一半。天氣炎熱時,大耳朵可以散發體內的熱量,來維持身體涼爽;在捕獵時,大耳朵則像雷達一樣,能辨析出獵物細微的聲響。
藪貓生活在非洲,是一種貓科動物。它們很擅長奔跑,可以跨越兩倍身長的距離來捕捉飛鳥。藪貓的聽覺、嗅覺也非常靈敏,能夠先捕捉到獵物的氣味和聲響,然後立即藉助有力的後腿發動攻擊,抓住獵物。
長角羚主要生活在乾燥的平原、沙漠地區、岩石山邊及叢林帶。它們長著或直或稍彎曲的長角,這是它們自衛或戰斗的武器。長角羚的耐渴能力很強,乾旱時可以長期不喝水。
世界上的駱駝分為單峰駝和雙峰駝,它們的適應能力渣滲胡都很強,能喊神在晝熱夜寒、缺少水和食物的沙漠中生活。野駱駝更是練就了一身生存本領,不僅能夠耐飢、耐渴,還能耐熱、耐寒、耐風沙。家駱駝是野駱駝經過人類馴化而成的。由於生活條件優越,它們的四肢比野駱駝要短,駝峰比野駱駝的大,但它們更適合在沙漠中長途旅行如攔、馱運貨物,因此它們有「沙漠之舟」之稱。駝峰是駱駝的營養基地,儲存著大量的脂肪,當食物匱乏的時候,可以提供能量。所以即使在乾旱的沙漠中長途跋涉,駱駝也可以幾天不吃一點兒食物,不飲一口水。單峰駝與雙峰駝的區別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單峰駝的背上只有一個駝峰,雙峰駝背上則有兩個。單峰駝的行進速度要比雙峰駝快,但雙峰駝的耐力要更持久。駱駝的嗅覺和視覺都非常靈敏,它們甚至在一望無垠的荒漠中就能「嗅」出遠距離的水源。駱駝還能預知天氣,每當風暴來臨之前,駱駝就會伏下不動。常年居住在沙漠附近的人見此情景,就會立即採取各種預防措施。駱駝有一個特殊的「節水裝置」。它們的厚毛及體表上少量的汗腺都能防止水分流失,而且它們血液中的紅細胞非常小,但數量很多,能夠防止駱駝在體溫升高時血液變稠,從而有利於它們在乾旱的沙漠地區生活。駱駝的鼻孔裡面長有瓣膜,能隨意開閉;雙重的眼睫毛能將沙子擋在眼睛外面;耳朵小而圓,裡面長著濃密的細毛,也可阻擋風沙;足趾上富有彈性的肉墊,不僅可以隔熱,還可以使蹄子不會陷入沙土中。
『陸』 戈壁灘有什麼動物
動物多種多樣,有諸如野駱駝、蒙古野驢(Equus hemionus)、詹蘭羚羊和捷爾倫羚(dzeren)一類的大哺乳動物。普爾熱瓦爾斯基氏野馬曾分布於荒漠西部地區,在野外可能已經滅絕。齧齒類動物包括旱獺與囊鼠,還有爬蟲類。
1、野生雙峰駝
野生雙峰駝為駱駝科、駱駝屬、雙峰駝下的一個亞種。頭體長3.2-3.5米,肩高1.6-1.8米,尾長50-60厘米,體重450-680千克。巨大的有蹄類,背上有兩個駝峰,頸長而且向上彎曲,體色金黃色到深褐色,以大腿部(股部)為最深。在冬季頸部和駝峰叢生長毛,有雙行長長的眼睫毛和耳內毛抵抗沙塵,而縫隙狀的鼻孔在發生沙塵暴時能夠關閉。
2、蒙古野驢
蒙古野驢外形似騾,體型介於家驢和家馬之間,體長可達260厘米,肩高約120厘米,尾長80厘米左右,體重約250千克。吻部稍細長,耳長而尖。尾細長,尖端毛較長,棕黃色。頸背具短鬃,頸的背側、肩部、背部為淺黃棕色,背中央有一條棕褐色的背線延伸到尾的基部,頸下、胸部、體側、腹部黃白色,與背側毛色無明顯的分界線。
3、旱獺
旱獺為松鼠科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常稱為土撥鼠,含6個亞種。大型嚙齒動物,體長為500毫米,體重4-5千克。尾短為110毫米。在外形和生活方式上都與鼠類相似,體型粗大肥壯,頸粗吻闊,耳小眼細,四肢粗短,利爪堅硬,松尾短扁。
4、囊鼠
活在北美洲和中美洲的囊鼠特別喜歡打洞,它們的身軀矮胖,四肢較短,幾乎沒有脖子,適合在洞中匍匐前進。囊鼠名字的由來全是靠它有一個巨大的頰囊,這個頰囊貯存很多食物後,囊鼠就在它的巢穴內搬來搬去。
5、戈壁熊
戈壁熊為隸屬棕熊亞種的一類動物。它們的飲食一直是:植物根,漿果,其他植被,昆蟲,偶爾也會吃吃鼠類;而當其冬眠時,食物則非常稀少。它與北美灰熊很像,但是它能適應戈壁的乾旱環境現在戈壁熊已經非常少見,並瀕臨滅絕。
『柒』 在沙漠中生活的哺乳動物
許多哺乳動物以其特殊的身體構造、生理行為及生活方式,頑強地生活在沙漠環境中。
生活在沙漠地區的哺乳動物,如野驢、野駱駝等,在失水量為體重的20%—25%時,仍能照常生活和工作,若及時得到飲水,10分鍾後即可恢復原來的體重,這主要是它們有特殊的身體結構和生理功能來防止脫水。有的種類在血液內含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在缺水的時候,能使血液中的水分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使血液循環能夠正常進行;或者在大量飲水後,使水分不儲存在胃內小囊中,而是直接進入血液,然後通過垂體腺分泌的抗利尿渣瞎激素減少,從而能阻止水分回滲至血液中如褲空;或大量分泌醛甾酮,使血液中的鈉離子保持平衡,避免血液因過度飲水而過於稀釋;或者是通過消化道吸收血液中的鹽分,以及使紅血球吸收水分膨脹成圓形,但不會爆破而產生溶血現象等方法,來使血漿純漏濃度基本保持平衡。利用排汗量和通過呼吸來進行空氣的調節,也是維持體溫正常的方法。
另外,生活在熱帶沙漠地區的哺乳動物的腎小管比一般動物的長,增加的表面積有利於增加吸收尿液中的水分,從而減少水分的排出。有的種類,如生活在美洲沙漠上的更格盧鼠,鼻道狹長而彎曲,其作用是當體內呼出的熱氣通過時,被黏膜冷卻成水點,可以重新被身體吸收。非洲跳鼠、小沙鼠、單峰駝等,則採用濃縮尿液、變干糞便等方式來減少水分排出,以適應乾旱的環境。
當地表溫度很高時,嚙齒類動物大多躲進地下洞穴並堵住洞口躲避高溫,生活於乾旱和沙漠地區的黃鼠等還有夏眠的行為。夜行動物,如眼鏡猴、懶猴等則攀在通風陰涼處的樹枝上,等待天黑以後,地面溫度降低,濕度較高時,才到地面或樹木之間進行活動覓食、梳理等,開始夜行生活。很多哺乳動物因為具有發育良好的中樞神經系統,能夠對環境進行精確的選擇。
擴展閱讀-哺乳動物之最
最大的哺乳動物:藍鯨
最大的陸生哺乳動物:非洲象
最高的哺乳動物:長頸鹿
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獵豹
最臭的哺乳動物:美洲臭鼬
『捌』 沙漠裡面有什麼動物
駱駝、蜥蜴、沙鼠、耳廓狐、角響尾蛇。
1、駱駝
駱駝是駱駝科駱駝屬的動物,只有兩種。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類早在公元前3000年已經開始馴養駱駝,作為役畜,以供馱運和騎乘,有許多國家有倚賴駱駝為生的駱駝牧民,甚至有駱駝騎兵。
單峰駱駝毛短,主要生活在北非洲和西亞洲、印度等熱帶地域,生活在沙漠地帶的牧民以駱駝奶甚至駱駝血作為食物,目前全世界只有1400萬頭,全部都是家畜。
駱駝,頭較小,頸粗長,彎曲如鵝頸。軀體高大,體毛褐色。極能忍飢耐渴。駱駝可以在沒有水的條件下生存3周,沒有食物可生存一個月之久。
駱駝由於胃內附生有水俘,作儲水用,故能耐渴。駱駝鼻子構造異常特別,鼻腔內布滿彎曲微小氣道。當駱駝大量消耗水分時,其分泌物變得乾燥,形成硬膜。駱駝呼氣時,這種硬膜能吸收來自肺部的水分。
2、蜥蜴
蜥蜴生境各異,生活於地下、地表或高大的植被中,沙漠及海島中均可見。僅存的海生種為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的海鬣蜥,食海藻。有幾種蜥蜴部分水棲,食淡水生物。對蜥蜴最為重要的環境因素為溫度,許多種有其「最適溫度」,會曬太陽以升高體溫,使之高於氣溫。
生活於寒冷地區的種冬眠。晝長對蜥蜴亦有影響。大部分蜥蜴為卵生,卵產於所挖穴中,樹木、岩石的裂縫中,或落葉層下。
有些蜥蜴(尤其是生活於高海拔、高緯度地區者)為卵胎生或胎生。多無護卵習性,但五線圓筒蜥在孵化期間守在卵邊。
3、沙鼠
沙鼠(Gerbillinae)是一個包含共15屬約110個物種的亞科,廣泛分布於非洲、印度以及亞洲其他地區和歐洲的荒漠、草原、山麓荒漠、戈壁和沙漠。
中國有3屬7種;短耳沙鼠是中國特有種,分布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和甘肅省西部。沙鼠因棲息於乾旱的荒漠地區而得名。
體小型,體長7~20厘米;頭圓、眼大,耳殼較短;毛呈沙黃色;聽泡發達、聽覺靈敏;後肢長為前肢的1~2倍,適於跳躍;尾較長,一般等於或略大於體長,跳躍時起保持身體平衡的作用。
4、耳廓狐
耳廓狐是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動物之一,如小貓一般大小。具有從乳白色至淡黃色的皮毛,白色的腹面和一條未梢呈黑色的尾巴。為了在熱帶柔軟的沙地上行走時對足加以保護,它的足底被有柔毛。巨大的耳朵易於鑒別,耳長15厘米,耳朵與軀體的比例在食肉動物中首屈一指。
耳廓狐的大耳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逐步形成,通過耳朵散熱,以適應沙漠乾燥酷熱的氣候,同時又能對周圍的微小聲音迅速作出反應。
耳廓狐生活在非洲北部和西亞沙漠地帶,其皮毛、耳和腎的功能都適應了高溫缺水的乾燥環境。通常夜間覓食,食性廣泛,包括水果、種子、小型嚙齒類、鳥類、卵、爬行類和昆蟲。
群居性,雙親和後代組成不超過10隻的家族群,每一成員挖掘一數米深的巢穴棲居。耳廓狐在整個繁殖季節都具有攻擊性。交配發生於冬季中、晚期,如果胎仔喪失了,該種一般會再次交配。
5、角響尾蛇
角響尾蛇亦譯側進蛇。亦作horned rattlesnake。蝰蛇科(Viperidae)小型夜出性蛇,學名為Crotalus cerastes。產於墨西哥和美國西南部的沙質荒漠。
體長約45∼75公分(18∼30吋),眼上方各有一角狀鱗。淡黃、粉紅或灰色,背部和身體兩側呈不顯眼的斑點。在沙漠上側向盤繞前進,留下特有的j形痕跡。有毒,咬人後一般不會使人致命。
角響尾蛇在夜幕降臨後不久就開始捕食。它吃嚙齒類動物,例如更格盧鼠和波氏白足鼠。白天它在老鼠洞里休息,或是將自己埋藏在灌木下,與沙面保持同高,很難被發現。
『玖』 沙漠裡面有什麼動物
在沙漠中日常生活的動物有沙鼠、蜥蜴、鴕鳥、響尾蛇、角眼鏡蛇、沙蛇、唾蛇、跳鼠等。
沙漠里一些小動物都具備耐乾旱、的生理特徵,它們不用飲水,能立即從植物細胞中獲得水分和藉助獨特的新陳代謝方法,得到所需水分,並在降低水分的損耗層面有一系列的生理學—綠色生態融入體制。它們營穴居日常生活,保護自己防止一切損害。在洞窟里,可以躲避對手、消夏避暑與在無飼期內蟄伏不食。
過穴居日常生活的主要是一些嚙齒類動物,典型性的意味著為跳鼠,在其中最多見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它們喜愛在沙漠上挖地洞定居,因此又有「沙跳」之稱。
沙漠動物的特徵
沙漠動物是指在沙漠中生活的動物,具有自身保持水分,和抵抗高溫的能力以及適應沙漠生活的形態特徵。可利用有機物分解產物的水、減少皮膚呼吸、高張力尿的形成,夜行性、通過發汗和喘氣的氣化熱發散。此外,對於飢餓的耐受性要比近緣種大得多,同時大都具有移動能力,這些都與獲得密度低且分散分布著的食餌有關聯,也是一種適應現象。
為了躲避高溫和乾旱,大多數沙漠鳥類只在黎明和日落後的幾個小時內活動,大多數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都在黃昏以後才出來活動,蝙蝠、一些嚙齒類動物晚上才出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