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哪些動物也是靠超聲波活動

哪些動物也是靠超聲波活動

發布時間:2023-05-04 04:39:31

1. 自然界有哪些事物產生超聲波

螽斯、蝙蝠、海豚和鯨魚等動物,都是用超聲波進行通信聯系的。

很多人都知道,蝙蝠和海豚都能發出超聲波,但人們最早發現的使用超聲波的動物是螽斯。螽斯中國北方稱其為蟈蟈,是鳴蟲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雄蟲通過發出自己獨特的鳴聲(聲音通訊),藉以尋找配偶,吸引同種雌蟲前來交配,進行生殖活動。

蝙蝠飛行時,喉內能發出人耳聽不到的聲波,頻率在20000Hz以上。由於超聲波的方向性很強,當超聲波遇到昆蟲或障礙物而反射回來時,蝙蝠能夠用耳朵接受,並能判斷探測目標是昆蟲還是障礙物,以及距離它有多遠,每隻蝙蝠,都有其固有頻率,蝙蝠可分清自己的聲音,不至發生擾亂。

自然界中除了蝙蝠,海豚也會發出超聲波。海豚在吃魚的時候,能不斷發出180kHz的超聲波,對附近的海豚群會產生刺激作用,8km以外的海豚會迅速游到狩獵地。海豚還可用這種信號互相聯系,因為在海里可視距離總是有限的,一旦分開來,就靠這種信號進行聯絡。

海豚和蝙蝠對超聲波的反映是很靈敏的,他們能聽到高達數十萬分貝的超聲波,他們雖然一個在水裡,一個在陸地,但都是通過發出超聲波後收聽回波來判斷附近物體的。此外,鯨也是利用超聲波「看」東西的動物之一。

蝙蝠與海豚的超聲波

自然界中有些動物能發出並利用超聲探測周圍的目標或障礙物,比如蝙蝠在飛行時會發出一種超聲波信號,人類無法聽到它。這些超聲波信號若在傳送路線上碰到其他物體,就會立刻反射回來,蝙蝠的耳朵在接收到返回的聲波後進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判斷。

並最終繞開障礙物、捕獵或進行其它行為。因此蝙蝠可以在夜間飛行,因為它不是靠眼睛看的,而是靠發音器官和耳朵飛行的。除了蝙蝠外,海豚也能發出超聲。海豚能發出兩種聲音:一種是我們能聽見的吱吱聲,以實現與同類聯系;另一種是一連串快速的彈撥聲,用來發現和識別目標的。

海豚發出的聲音頻率非常寬,大約在20萬~30萬赫之間。是用來搜索捕獵物和發現障礙物的聲音,主要是高頻聲,特別是超聲。這種現象叫做回聲定位。人類根據蝙蝠飛行識物的原理,製造出了雷達,但蝙蝠身上的精確度比雷達要高得多。

據有記錄以來,人類第一次利用聲波進行空間定位出現在1794年,LazaroSpallanzani(Opus colidifisica)分析了蝙蝠進行空間定位的基本機制,認為蝙蝠採用了的其他的機制來定位而不是採用視覺空間定位。在1880年,Galto創建和生產的設備能夠產生40.000赫茲的頻率的聲波。

2. 飛蛾螢火蟲貓頭鷹他們在夜間活動也是靠超聲波嗎

不是的,飛蛾靠月光、星光和氣味;螢火蟲也是一樣的;貓頭鷹靠視力。

貓頭鷹的視覺敏銳。在漆黑的夜晚,能見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和其他的鳥類不同,貓頭鷹的卵是逐個孵化的,產下第一枚卵後,便開始孵化。貓頭鷹是恆溫動物。

貓頭鷹一旦判斷出獵物的方位,便迅速出擊。貓頭鷹的羽毛非常柔軟,翅膀羽毛上有天鵝絨般密生的羽絨,因而貓頭鷹飛行時產生的聲波頻率小於1千赫,而一般哺乳動物耳朵是感覺不到那麼低的頻率的。這樣無聲的出擊使貓頭鷹的進攻更有「閃電戰」的效果。

據研究,貓頭鷹在撲擊獵物時,聽覺仍起定位作用。能根據獵物移動時產生的響動,不斷調整撲擊方向,最後出爪,一舉奏效。



(2)哪些動物也是靠超聲波活動擴展閱讀:

貓頭鷹是色盲,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顏色的鳥類,除了某些過慣了夜生活的鳥類,如貓頭鷹等,因為視網膜中沒有錐狀細胞,無法辨認色彩以外,許多飛禽都有色彩感覺。

烏鴉在高空飛行需要找到降落的地方,顏色會幫助它們判斷距離和形狀,它們就能夠抓住空中飛的蟲子,在樹枝上輕輕降落。鳥類的辨色能力也有利於它們尋找配偶。

3. 哪些動物有超聲波功能

蝙蝠、海豚可發出超聲波;大象等能發出次聲波,大象之間的交流語言屬於次聲波。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蝙蝠、海豚等可發出。次聲波:頻率低於20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地震、海嘯、台風、火山噴發等可發出。

蝙蝠、海豚等可發出超聲波;大象等能發出次聲波,大象之間的交流語言是屬於次聲波。

補充知識:

1、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 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Supersonic Wave)。(蝙蝠、海豚等可發出)

2、次聲波:頻率低於20 Hz的聲音叫做次聲波(Infrasonic Wave)。(地震、海嘯、台風、火山噴發等可發出)

3、次聲波的應用:

①許多自然災害如地震、火山爆發、龍卷風等在發生前都會發出次聲波,科學家們用次聲波來預測台風、研究大氣結構等。

②在軍事上可以利用次聲來偵察大氣中的核爆炸、跟蹤導彈等等。

③大象用人類聽不到的「聲音」進行交流。

4. 會發出超聲波的有哪些動物

螽斯、蟋蟀、蝗蟲、海豚和鯨魚等動物,是用超聲波進行通信聯系的。
螽斯也就是中國北方的蟈蟈,是鳴蟲中體型較大的一種,體長在40毫米左右,身體多為草綠色、也有的是灰色或深灰色,覆翅膜質,較脆弱,前喙向下方傾斜,一般以左翅覆於右翅之上。後翅多稍長於前翅,也有短翅或無翅種類。雄蟲前翅具發音器。前足脛節基部具一對聽器。這也是人們最早發現的使用超聲波的動物。
蟋蟀是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動物的統稱,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蟋蟀科種類體長大於3cm;體色變化較大,多為黃褐色至黑褐色,或為綠色、黃色等;體色均一者較少,多數為雜色。身體不具鱗片。口式為下口式或前口式。他的聽器是在前腳節上。
蝗蟲是直翅目蝗科動物的統稱,體通常為綠色或黃褐色,常因環境因素影響有所變異。顏面垂直,觸角淡黃色。前胸背板中隆線發達,從側面看散居型略呈弧形,群居型微凹,兩側常有暗色縱條紋。蝗蟲的口器由5部分組成,包括上唇、下唇各1片,上顎、下顎各2片,舌1片。上顎十分堅硬,適於咀嚼,是切斷、嚼碎植物莖葉的主要結構。
海豚是海豚科的一類水生哺乳動物的統稱,為小型或中型齒鯨,廣泛生活於世界各大洋,在內海及江河入海口附近的鹹淡水中也有分布,個別種類見於內陸河流。通常喜歡群居,捕食魚類、烏賊等。多數海豚頭部特徵顯著,由於透鏡狀脂肪的存在,喙前額頭隆起,又稱「額隆」,此類構造有助於聚集回聲定位和覓食發出的聲音。
鯨魚是哺乳綱動物,其擁有敏銳的聲吶系統,能利用回聲定位功能,發出聲波信號覓食和通訊。

5. 有那些動物發出超聲波

蝙蝠、海豚等可發出超聲波;大象等能發出次聲波,大象之間的交流語言是屬於伍友悔次聲波。

超聲波是頻率高至20000Hz以上(每秒振動20000次以上)的聲波,由於它的頻率高,因此具有以下特點:方向性好,幾乎沿直線傳播;穿透能力強,能穿透許多電磁波不能穿透的物質。

在媒質中傳播時能產生巨大的作用力,可以用來為硬質材料做切割、鑿孔等,也可以用來清洗和消毒等對於超聲波的應用。

我們比較熟悉的就是醫院中常用的B超,它是把超聲波射入人體,根據人體組織對超聲波的傳導和反射能力的變化來判斷有無異常,如對人體臟器做病變檢查、結石檢查等,它具有對人體無損傷、簡便迅速的優點。

(5)哪些動物也是靠超聲波活動擴展閱讀:

超聲波與聲波區別:

1、頻率不同

超聲波:當聲波的振動頻率大於20000Hz時,人耳無法聽到。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大約等於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因此,我們把頻率高於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超聲波」。

聲波告悉:聲波的頻率是指波列中質點在單腔正位時間內振動的次數。以赫茲(Hz)為單位測量,描述每秒周期數。人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20000Hz。

2、作用不同

超聲波:超聲檢驗,超聲波的波長比一般聲波要短,具有較好的方向性,而且能透過不透明物質,這一特性已被廣泛用於超聲波探傷、測厚、測距、遙控和超聲成像技術。

超聲處理,利用超聲的機械作用、空化作用、熱效應和化學效應,可進行超聲焊接、鑽孔、固體的粉碎、乳化 、脫氣、除塵、去鍋垢、清洗、滅菌、促進化學反應和進行生物學研究等,在工礦業、農業、醫療等各個部門獲得了廣泛應用。

6. 飛蛾螢火蟲,貓頭鷹,他們夜間活動也是靠超聲波的嗎

不是。
超聲波是一種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波,超聲波因其頻率下限,超過人的聽覺上限而得名,既超過人類聽覺的聲波為超聲波,同理還有低於的為次聲波。常見的動物中蝙蝠和海豚這兩種特殊的哺乳類動物是經常用超聲波去定位的。
飛蛾是昆蟲綱鱗翅目昆蟲,多在夜間活動,喜歡在光亮處聚集,夜晚飛蛾主要靠月光、星光和氣味進行活動。
螢火蟲又名夜光、景天、如熠_、夜照、流螢、宵燭、耀夜等,是鞘翅目螢科,小型甲蟲,因其尾部能發出熒光,故名為螢火蟲。這種尾部能發光的昆蟲,約有近2000種,我國較常見的有黑螢、姬紅螢、窗胸螢等幾種。其發光的生物學意義是成蟲利用物種特有的閃光信號來定位並吸引異性,藉此完成求偶交配及繁殖的使命,少數螢火蟲成蟲利用閃光信號進行捕食,還有一種作用是作為警戒信號,即當螢火蟲受到刺激時會發出亮光。同樣,螢火蟲也是靠著月光、星光、和氣味等進行活動。但其主要是靠光信號來定位和活動的。
貓頭鷹是_形目動物,在除南極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種為夜行性肉食性動物,食物以鼠類為主,其雙目的分布,面盤和耳羽使本目鳥類的頭部與貓極其相似,故俗稱貓頭鷹。貓頭鷹的視覺敏銳,瞳孔大,使光線易於入眼,視網膜能辨明暗的能力非常豐富,對弱光也有良好的敏感性,適合夜間活動。。在漆黑的夜晚,能見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但貓頭鷹是色盲,也是唯一不能分辨顏色的鳥類,因為其視網膜中沒有錐狀細胞,所以無法辨認色彩。
所以飛蛾、螢火蟲和貓頭鷹的夜間活動都不是靠超聲波的。

7. 什麼動物有超聲波

蝙蝠、海豚等可發出超聲波,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做超聲波。海豚會用超聲波捕食,海豚能發超聲波躲避障礙,由於海豚大腦的記憶容量和信息處理能力與靈長類動物不相上下,如果人類能與海豚相互溝通,就可以獲得許多有關海洋動物的寶貴資料,並學習到不同的表達和思維模式。與海豚一起潛水就會發現,海豚是相當「聒噪」的動物。根據錄音調查記錄顯示,海豚使用頻率在200-350千赫以上的超聲波的喊叫聲進行「迴音定位」。

8. 發出超聲波的5種動物

螽斯、蟋蟀、蝗蟲、蛾子、蚯蚓、老鼠和鯨魚等動物,都是用超聲波進行通信聯系的。很多人都知道,蝙蝠和海豚都能發出超聲波,但人們最早發現的使用超聲波的動物是螽斯。

發出超聲波的5種動物

超聲波是一種波長極短的機械波,在空氣中波長一般短於2cm,它必須依靠介質進行傳播,無法存在於真空中。

超聲波在水中傳播距離比空氣中遠,但因其波長短,在空氣中則極易損耗,容易散射,不如可聽聲和次聲波傳得遠,但可用於清洗、碎石、殺菌消毒等。

工業與醫學上常用超聲波進行超聲探測,超聲和次聲以及可聽聲本質上是一致的,它們都是一種機械波,通常以縱波的方式在彈性介質內傳播,是一種能量的傳播形式。

9. 自然界中哪些動物能夠發出超聲波

螽斯、蟋蟀、蝗蟲、蛾子、蚯蚓、老鼠和鯨魚等動物,是用超聲波進行通信聯系的。很多人都知道,蝙蝠和海豚都能發出超聲波,但人們最早發現的使用超聲波的動物,卻是螽斯。螽斯有3種雞聲。「單身漢」螽斯唱的大多是婚曲,它們往往一唱就是好幾個小時。其他「單身漢」聽到後,會此呼彼應地對唱起來。雌螽斯聞樂赴會,並選中歌聲嘹亮者。兩只雄螽斯相遇,就高唱「戰歌」面對面地擺好陣勢,頻頻搖動觸角,大有一觸即發之勢。當周圍出現危險時,螽斯就高奏「報警曲」,聞者便噤若寒蟬,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聲語言是頗為復雜的。它們能交流情況,展開討論,共商大計。1962年,有人曾記錄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礙物時的情景:先是一隻海豚「挺身而出」,偵察了一番;然後,其他海豚聽了偵察報告後,便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半小時後,意見統一了——障礙物中沒有危險,不必擔憂,於是它們就穿遊了過去。
尚未發現有發出次聲波的動物,次聲波對生物是有害的:動物的內臟,有其固有的振動頻率,而這種頻率也在0.01—20赫茲之間,也就是說,它和次聲波的頻率相似。這樣一來,當外來的次聲波不管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為製造的,一旦它的振動頻率與動物內臟的振動頻率相同或接近時,就會引起各種臟器的共振,這一共振便會使人煩躁、耳鳴、頭痛、失眠、惡心、視覺模糊、吞咽困難、肝胃功能失調紊亂;嚴重時,還會使動物四肢麻木、胸部有壓迫感。特別是與動物的腹腔、胸腔和顱腔的固有振動頻率一致時,就會與內臟、大腦等產生共振,甚至危及性命。因此動物不會自我傷害的。
但有很多動物都對次聲波很敏感,因為這往往預示著大地震,大海嘯,風暴等自然災害的來臨。

10.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動物是靠超聲波探路的

首頁

生活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動物可以發出超聲波

拼搏奮斗 2021-10-23

好評回答

除了蝙蝠,還有螽斯、蟋蟀、蝗蟲、老鼠、鯨魚等等的5種動物,它們是用超聲波進行通信聯系的。

1、螽斯:為了吸引遙遠的雌性螽斯,雄性通過翅膀上刮板結構與一排「牙齒」摩擦產生超聲波聲音,有些甚至超過100000赫茲,刮板結構鄰近一個振鼓,相當於揚聲器的作用。Supersonus種屬的前翅和振鼓尺寸較小,但卻產生較高頻率的超聲波聲音。

2、蟋蟀:它的發音頻率大多在2000-8000赫茲。

3、蝗蟲:蝗蟲會發出高頻的聲音信號為6000到9000hz。

4、老鼠:鼠類的聽覺范圍約是在200Hz-90000Hz,所以老鼠能收到部分超聲波;老鼠及其他嚙齒類動物的叫聲范圍大約是3000Hz~7000Hz(活動時:10Hz~200Hz)。

5、鯨魚:正常鯨的聲音信號頻率是15-25Hz。

閱讀全文

與哪些動物也是靠超聲波活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6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6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3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1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4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0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7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55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0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6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4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5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9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4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5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90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5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