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爬行動物有哪些
爬行動物有始鱷目、喙頭目、有鱗目、槽齒目、鱷目、蜥臀目、鳥臀目和翼龍目等。
爬行動物分為四大類:
①無孔亞綱(或缺弓亞綱)。頭骨側面沒有顳顬孔,包括杯龍目和龜鱉目。
②下孔亞綱(或單弓亞綱)。頭骨側面有一個下位的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為其上界。包括盤龍目和獸孔目。
③調孔亞綱(或闊弓亞綱)。頭骨側面有一個上位的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為其下界。主要包括鰭龍目和魚龍目等,通常為水生爬行動物。
④雙孔亞綱(或雙弓亞綱)。頭骨側面有兩個顳顬孔,眶後骨和鱗骨位於兩孔之間,該亞綱為占優勢的爬行動物。
(1)會爬爬的動物有哪些擴展閱讀
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一樣,沒有完善的保溫裝置和體溫調節功能,能量又容易喪失,需要從外界獲得必需的熱,為所謂的「外熱源動物」。
它們通過自己的行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調節自己的體溫。比如,移動到有陽光照射的地方曬太陽取暖,可以使體溫升高;藏到樹蔭下或者躲入洞穴中,可以使體溫降低。
在四季分明的地區,爬行動物一年的活動規律也顯出季節差異:夏季是活動季節,攝食和繁殖多在此期間進行;秋末冬初到次年春季是休眠時期,或稱「冬眠」。
除了氣溫因素外,爬行動物的活動也與食物的豐富程度有關系,如蛇島蝮。蛇島蝮依賴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南來北往經過蛇島停歇的鳥類為主要食物,所以蛇島蝮每年5~6月及9~10月有兩次活動高峰,在兩次活動高峰之間則由於食物缺乏而出現「夏眠」現象。
㈡ 爬行動物主要有哪些
爬行動物有鱷魚、長吻鱷、蛇、蜥蜴、陸龜、海龜、喙頭蜥等,數量多達8000多種,分為鱷目、有鱗目、龜鱉目、喙頭蜥目四目。除了海龜、海蛇、水蛇一類,爬行動物主要生活在陸地上,有晝出活動、夜出活動和晨昏活動三種生活規律,需要依靠外界吸收熱量。
現存爬行動物共有8000多種,主要分為鱷目、有鱗目、龜鱉目、喙頭蜥目這4目。鱷目包含鱷魚、長吻鱷、短吻鱷等23種,有鱗目包含蛇、蜥蜴近7900種,龜鱉目包含陸龜、海龜約300種,喙頭蜥目包含喙頭蜥共2種。
大多數的爬行動物屬於冷血動物,需要生活在溫暖的地方,依靠太陽或地熱來取暖。它們也主要棲居於陸地上,只有少數如海龜、海蛇、水蛇等生活在水中。
爬行類的活動規律有晝出活動、夜出活動和晨昏活動三種,它們起源於兩棲類,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動物,藉由產卵、胎生等方式進行繁衍,胚胎由多層膜來保護。
爬行動物與祖先兩棲類一樣,體內缺少完善的保溫裝置,也沒有體溫調節功能,能量容易流失,因此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在冬季則會進入冬眠狀態。
㈢ 會爬的動物有哪些
你真是、、、 總的來說陸地上的動物剛一出生都是會爬的 舉例: 人們常見的蛇、蜥蜴、龜、鱉、鱷魚等,均屬爬行動物。它們的主要特徵是:卵生,有羊膜卵,變溫,皮膚乾燥,被有鱗片或甲板,骨骼也具有一系列適應陸地生活的特徵。指趾有爪,有利於陸地爬行和攀援。 在1億多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動物曾繁盛一時,是地球上的主宰,人們稱之為「恐龍時代」。大約在6500萬年前,恐龍從地球上滅絕了,現生的爬行動物只是一小部分殘余,盡管如此,生活在地球上的爬行動物仍然是豐富多彩的。 形態各異,豐富多彩的爬行動物在世界上共有5700種。主要分為四大類:龜鱉目、喙頭目、有鱗目(蜥蜴亞目、蛇亞目)、鱷目。龜鱉類是現存於地球上的爬行動物中最古老的一類。它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的爬行動物,它的進化極其緩慢,是陸棲、水棲以及海洋生活的爬行類。在陸地生活的龜類,四肢粗壯,爪鈍而強。海龜則四肢特化為漿狀,適於游泳,它們都具有硬的龜殼來保護內臟。喙頭目,是原始的陸棲種類。體外被覆細鱗,嘴長似鳥喙,因而稱喙頭蜥。本目僅存一種,產於紐西蘭。有鱗目是一群陸棲、水棲、樹棲和穴居生活的類群,是爬行類中數量、種類最多的一群動物。其分布遍及全球。蜥蜴亞目為中、小型爬行動物,在這一類群中,最大的是巨蜥,長可達4米,重25千克,最小的是壁虎僅有3-4毫米,10餘克重,但它們也在自然界中佔有著重要一席。蛇亞目,小到0.1毫米,大到11米,穴居及攀緣,它的特點是:眼高度近視,舌頭卻是非常敏感的化學探測器,可以探測周圍空氣中化學物質的變化。它們的種類繁多,有毒蛇和無毒蛇之分,有水棲的蛇和陸棲、樹棲的蛇,也有陸、樹、水、三棲的蛇。
㈣ 爬行動物有哪些呢
爬行動物有蠑螈、壁虎、變色龍等。
一、蠑螈
蠑螈,隸屬蠑螈亞目、蠑螈科、蠑螈屬。蠑螈科在中國有6屬23種,分別佔世界該科20屬77種的30.3%與29.9%。其分布范圍北起秦嶺以南,南達南海,西自橫斷山區的四川大涼山和雲南騰沖及盈江一帶,東至閩、浙沿海地區和台灣等島嶼,處於我國較濕潤的亞熱帶。
蠑螈屬動物生活在丘陵沼澤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進入冬眠。3~9月多在山邊水草豐盛的水坑或稻田內活動。底棲,爬行緩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覓食蚯蚓、軟體動物、昆蟲幼蟲等。
㈤ 爬的動物有哪些 爬的動物簡單介紹
1、爬行動物有蛇、烏龜、蜥蜴、壁虎、鱷魚等。
2、爬行動物屬於四足總綱的羊信畝膜動物,是對除鳥類及哺乳類以外的蜥形綱及合弓綱所有物種的通稱,它們棲息於除了南極滑陵森洲以外的每個大陸,主要汪首分布於熱帶與副熱帶地區。爬行類動物的特徵是身體表面有鱗片或角質板,運動時採用典型的爬行方式。
㈥ 會爬的動物有那些
會爬的動物有:斯基羅斯壁蜥、灣鱷、犀牛變色龍、玳瑁、伊犁沙虎等。
1、斯基羅斯壁蜥
斯基羅斯壁蜥,是希臘斯基羅斯島的特有物種,全長14厘米左右,重量6-7克。棲息在地中海環境下的灌木叢中,以昆蟲為食,特別是節肢動物。斯基羅斯壁蜥是活躍的爬行動物,可以依靠快速爬行,擺脫天敵,也會主動脫落尾巴來迷惑敵人,借機逃生。
2、灣鱷
灣鱷,Crocodylus porosus(Schneider, 1801),鱷科鱷屬的一種鱷魚。又名河口鱷、鹹水鱷、馬來鱷,因二戰末期的蘭里島之戰而出名,因此又名食人鱷,位於濕地食物鏈的最高層次,為現首乎舉代23種鱷魚品種中最大型的一種,也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爬行動物。由於它是鱷目者碧中唯一頸背沒有大鱗片的鱷魚,所以亦被稱為「裸頸鱷」。
灣鱷具地盤意識,擁有適應高鹽度水質的生理結構。中國已採取行動,爭取讓已在中國絕跡千年的灣鱷重生,灣鱷無亞種分化。
3、犀牛變色龍
犀牛變色龍(學名:Furcifer rhinoceratus),犀牛變色龍,生活在馬達加斯加西部的乾燥落葉林區,是樹棲爬行動物,體長12-27厘米,以昆蟲為食,獨居,擅長變化體表顏色,具備領土意識。雄性犀牛變色龍長達大約27厘米,雌性長度12厘米,雄性鼻孔前端的「角」很長,雌性的較小。在人工飼養下,雌變色龍產卵4-11個,291天後孵化,新生犀牛變色龍重量在0.38克和0.44克之間。
4、玳瑁
玳瑁(學名:Eretmochelys imbricata)屬爬行綱,海龜科的海洋動物。一般長約0.6米,大者可達1.6米。頭頂有兩對前額鱗,吻部側扁,上顎前端鉤曲呈鷹嘴狀;前額鱗2對;背甲盾片呈覆瓦狀排列;背面的角質板覆瓦狀排列,表面光滑,具褐色和淡黃色相間的花紋。四肢呈鰭足狀。前肢具2爪。尾短小,通常不露出甲外。
主要的生活區是淺水礁湖和珊瑚礁區,珊瑚礁中的許多洞穴和深谷給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還生活著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綿。玳瑁是唯一能消化玻璃的海龜。
5、伊犁沙虎
伊犁沙虎,為壁虎科沙虎屬的爬行動物,平均全長15.9厘米。頭大,眶間鱗約30-50列,體背的覆瓦狀大鱗前達枕部。指、趾不擴展兩側具櫛緣。
棲於綠洲邊緣的荒漠草原地帶,穴居。夜間活動,行動迅速。主要捕食昆蟲,兼食一些植物性食物。
㈦ 會爬的動物有那些
1、貓
貓,屬於貓科動物,分家貓、野貓,是全世界家庭中較為廣泛的寵物。家貓的祖先據推測是起源於古埃及的沙漠貓,波斯的波斯貓,已經被人類馴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樣完全地被馴化)。一般的貓:頭圓、顏面部短,前肢五指,後肢四趾,趾端具銳利而彎曲的爪,爪能伸縮。夜行性。
以伏擊的方式獵捕其他動物,大多能攀緣上樹。貓的趾底有脂肪質肉墊,以免在行走時發出聲響,捕獵時也不會驚跑鼠。行進時爪子處於收縮狀態,防止爪被磨鈍,在捕鼠和攀岩時會伸出來。
2、狗
狗(拉丁文Canis lupus familiaris)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食肉目、裂腳亞目、犬科動物。中文亦稱「犬」,狗分布於世界各地。狗與馬、牛、羊、豬、雞並稱「六畜」。
有科學家認為狗是由早期人類從灰狼馴化而來,馴養時間在4萬年前~1.5萬年前,發展至今日。被稱為「人類最忠實的朋友」,現如今是飼養率最高的寵物。其壽命約十多年。
3、獅子
獅子(學名:Panthera leo;襪蠢英文名:Lion):簡稱獅,中國古稱狻猊。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
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
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有「草原之王」的稱號,是非洲頂級的貓科食肉動物。野生非洲雄梁好拆獅平均體重240千克,全長可達3.2米。獅子的毛發短,體色有淺灰、黃色或茶色,雄獅還長有很長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長長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4、老虎
虎(學名:Panthera tigris;英文名:Tiger): 大型貓科動物;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有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四肢健壯有力;尾粗長,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於山脊、矮林灌叢和岩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於捕食。
5、狼
狼(拉丁名:Canis lupusLinnaeus)cites附錄等級:Ⅱ 保護等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共46個亞橡棗種,體型中等、勻稱,四肢修長,趾行性,利於快速奔跑。頭齶尖形,顏面部長,鼻端突出,耳尖且直立,嗅覺靈敏,聽覺發達。
犬齒及裂齒發達;上臼齒具明顯齒尖,下臼齒內側具一小齒尖及後跟尖;臼齒齒冠直徑大於外側門齒高度;齒式為。毛粗而長。前足4~5趾,後足一般4趾 ;爪粗而鈍,不能或略能伸縮。
㈧ 爬行動物有哪些
常見的爬行動物有 :烏龜、鱷魚、蜥蜴、蛇、蚓蜥。從生物學或化石方面的論證,爬行類無疑是起源於兩棲類,特別是迷齒亞綱最接近於爬行綱的祖先。
說到爬行動物很多人第一印象恐怕就是蛇了,看到蛇這種東西都害怕的不得了,不過好在蛇不會主動侵犯人的領地。那麼,除了蛇還有哪些爬行動物呢?
烏龜(Chincmys reevesii )隸屬於龜科、烏龜屬的一種。有時特指 烏龜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是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
鱷魚為肉食性卵生脊椎類爬行動物,是兩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最古老爬行動物,也是迄今生存著的最原始動物之一。 鱷魚因強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
蜥蜴 (Lizard),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於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我國已知的有150餘種。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其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和土中穴居。
蛇是當今自然界最成功的食肉動物群之一,身影遍布全球。它與人類同行的歷史充滿了神秘、超自然的色彩,是藝術、宗教等各種想像和隱喻的靈感之源。蛇的祖先最早可追溯到侏羅紀中期的安氏黎明蛇,到了晚白堊世早期(約1億至9500萬年),蛇類已有了全球性分布。
蚓蜥,又名蠕蜥,是蚓蜥目動物的總稱,與蛇和蜥蜴是近緣物種。很多種蚓蜥擁有深紅色的身體,且外表看起來非常像蚯蚓。
㈨ 會爬的動物有哪些
爬行動物 有四大類:
1、是龜鱉目,包括烏龜、海龜、甲魚等動物;
2、喙頭目的喙頭蜥,是現存最原始的爬行動物;
3、有鱗目,包括蜥蜴和蛇,蜥蜴當中也包括壁虎、避役(變色龍)等;
4、鱷目,也就是各種鱷魚。
古代的爬行動物還有魚龍類、蛇頸龍類、盤龍類、雙孔類,雙孔類包括槽齒類、翼龍類、恐龍類。
㈩ 爬行動物都有哪些
現生的爬行動物共有四大類:蜥蜴類、龜鱉類、鱷類、蛇類。
常見的蜥蜴類有:草蜥、鬣蜥、壁虎、變色龍、巨蜥、沙蜥等。
常見的龜鱉類動物有:烏龜、棱皮龜、巴西龜、長頸龜、鱷龜、玳瑁、海龜、陸龜、中華鱉等。
常見的鱷類有:揚子鱷、灣鱷、尼羅鱷、密西西比鱷、美國短吻鱷、凱門鱷等。
常見的蛇類有:眼鏡蛇、蝰蛇、蝮蛇、竹葉青、眼鏡王蛇、菜花蛇、蟒蛇、森蚺、水蛇、海蛇等。
已經滅絕的恐龍也屬於爬行動物。
各種類型的爬行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