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肖郵票里的動物和現實生活中的動物有什麼不同(從形象、顏色、圖案三個方向考慮)
生肖郵票里的動物是藝術了的、加工了的、因此形象、顏色更動人,更可愛,有的甚至於有卡通的成份,圖案也有因為中國藝術的因素而變化多端,簡言之,郵票里的動物來源於真實的動物,但高於現實的動物,被用各種手法比如剪紙、國畫、素描的方式藝術化了!
❷ 我國最早的動物郵票
新中國發行最早的十二生肖郵票
從1980年至1991年,新中國發行的第一輪十二生肖郵票屬新中國最早的十二生肖郵票;1992年到2003年發行第二輪十二生肖郵票。
猴 T46《庚申年》(紅猴)郵票於1980年2月1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500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邵柏林,雕刻者姜偉傑。 雞 T58《辛酉年》(雞)郵票於1981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931.16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程傳理,雕刻者孫鴻年。同時發行小本票。
狗 T70《壬戍年》(狗)郵票於1982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1411.16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周令劍,雕刻者高品璋。同時發行小本票。
豬 T80《癸亥年》(豬)郵票於1983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1275.96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盧天驕,雕刻者趙順義。同時發行小本票。
鼠 T90《甲子年》(鼠)郵票於1984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2187.68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李印清,雕刻者呼振源、周哲文。同時發行小本票。
牛 T102《乙丑年》(牛)郵票於1985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9555.26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任宇,雕刻者閻炳武。同時發行小本票。
虎 T107《丙寅年》(虎)郵票於1986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12663.26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張國藩,雕刻者呼振源。同時發行小本票。
兔 T112《丁卯年》(兔)郵票於1987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11481.65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李芳芳,雕刻者孫鴻年。同時發行小本票。
龍 T124《戊辰年》(龍)郵票於1988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12391.65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祖天麗,雕刻者群峰。同時發行小本票。
蛇 T133《已巳年》(蛇)郵票於1989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12602.05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呂勝中,雕刻者呼振源。 同時發行小本票。
馬 T146《庚午年》(馬)郵票於1990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8分,印量13117.65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鄒建華,雕刻者呼振源。同時發行小本票。
羊 T159《辛未年》(羊)郵票於1991年1月5日發行,一套1枚,面值20分,印量12481.65萬枚,影雕套印,設計者雷漢林,雕刻者呼振源。同時發行小本票。
新中國第一輪十二生肖郵票的發行,給廣大集郵者帶來了極大的喜悅,也成為集郵愛好者以及各界人士爭相收藏的珍品。尤其是1980年2月15日發行的T46《庚申年》(紅猴)郵票的全新上品不易購得,由於猴票發行時間最早,印量最少,物稀為貴,目前市場價每枚1200——1250元;第一輪十二生肖郵票總面值1.08元,目前市場價1300元左右。
❸ 野生動物郵票有哪些
除了以養殖類動物為圖案的金魚、奔馬、蜜蜂郵票,以及十二生肖、紀念票上的飛雁、企鵝、亞洲象等,作為特種郵票形成發行的野生動物郵票,我國自1949年10月至1996年11月,共出了二十九套,此外還有三枚小型張。
這些野生動物郵票,介紹宣傳了68種野生動物。其中獸類的有13套13種,包括大熊貓、金絲猴、白鰭豚、扭角羚、野駱駝等,不僅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而且為中國所獨有。鳥類的有12套27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為8種,二級的12種。丹頂鶴、大天鵝、禿鷲等動物圖案,皆生動優美,設計精湛。山西省的褐馬雞亦榜上有名(志號為T.134,1989.2.12發行,2枚1種)。昆蟲類有2套24種,金斑喙鳳蝶與三尾褐鳳蝶分屬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爬行類只有一套揚子鱷票(2枚1種),魚類也僅有一套鱘票(4枚4種)三枚小型張的圖案是益鳥、熊貓、白鶴。
以上郵票的發行,對提高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這類郵票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發行的數百套郵票中所佔比還是太小,諸多珍稀瀕危動物,如黑鹿、儒艮、蟒巨蜥、紅腹角雉等尚未入選。現存的若干萬種軟體動物,形態各異,種類繁多,作為郵票圖案也具有觀賞性,應當發行一兩套。至於說到郵票發行對增進國際友誼、擴大對外交流方面的作用,我國除與美國、澳大利亞、泰國聯合發行過野生動物郵票,也不妨與別的國家加強合作。
❹ 郵票動物園的內容簡介
一個民辦的書面的「郵票動物園」因其特殊性和局限性,需作以下幾點說明。
第一,關於郵票動物的分類。為版面的豐滿考慮,對於同一類動物,我攢有5枚以上的郵票才構成《郵票動物園》的一個單元。這樣就有部分動物物種缺失。又由於對部分郵票一時難以准確判定其動物物種,所以我們未註明每枚郵票的具體動物名稱,也未作細致的分類。例如,對於鳥類,除明確認清的幾種外,其餘就根據其主要特徵分別歸人游禽、涉禽、攀禽、鳴禽等幾個大的牛態類型中。這樣,全書共設立了64個單元。各單元從動物類別看有小有大,小如「七星瓢蟲」這樣一個物種,大如「硬骨魚類」這樣一個分類類群;郵票數量也有少有多,像螳螂只有5枚,而鳴禽多達100枚。
第二,關於本書的目錄編排。為體現動物的進化過程,我們按照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從低等脊椎動物到高等脊椎動物的順序排列,也就是從海底無脊椎動物開始,接著是甲殼類、昆蟲類,然後到低等脊椎動物的魚類,再經兩棲類、爬行類、鳥類,最後到哺乳類。在哺乳類中,動物所在的「目」基本上按照當前國際公認的分類系統順序排列:有袋目、翼手目、靈長目、食肉目、鯨目、長鼻目、奇蹄目、偶蹄目、嚙齒目、兔形目。這個順序主要是根據動物化石在地層出現的早晚和分子系統的遠近而定的。靈長類在哺乳動物分類中的位置在20世紀末就已排得比較靠前。
第三,本書收入了一些畫面上有動物也有人的郵票。這樣的郵票,如人騎馬、騎駱駝、跳獅子舞……本不屬於動物園范疇,但是作為科普讀物,把這類郵票放在相關的一類動物郵票之後,既能使人們了解人與動物在歷史上曾經有過的密切聯系,也能促進人們思考:怎樣進一步改善人與動物的相互關系?而這正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一環。
第四,本書包括不少用過的舊票。郵票作為郵資付費方式1840年誕生於英國之後,陸續通行於世界各國(我國開始於1878年)。這是郵票的本職功能或第一功能,蓋了郵戳的郵票(蓋銷票除外)是確認「郵資已付」,證明這枚郵票在人類的通信活動中盡了職、發揮了作用,這一貢獻理應為其第二功能——觀賞功能——增加權重。從品相上比較,用過的舊票當然不如新票好看,但它們具有新票所缺乏的閱歷,猶如老年人額頭上的條條皺紋,這是漂亮帥氣的年輕人所沒有的,但在繪畫、攝影等藝術展覽中,這樣的老年畫像或照片常給人以特別難忘的印象,給人以歷經滄桑歲月的深沉美感。舊票雖然陳舊,卻有其特殊的歷史價值。何況我所收藏的舊票是逃脫了20世紀一次次浩劫而倖存下來的,我願趁此機會將它們展示出來。
第五,本書共收錄了145個國家和地區發行的郵票1700餘枚。在每個單元,同一國家的郵票聯在一起,郵票的國別按照《世界地圖集》的順序排列: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亞洲以中國打頭,其餘同屬於一個洲的各國郵票,大體上依其現代中文譯名的漢語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列。
本書所收郵票的時間跨度從19世紀到21世紀,在這一百多年中,許多國家經歷了曲折的歷史變遷,國名隨之有所更動。我們註明了郵票的當前國名,並在括弧內註明該郵票發行時的曾用國名或所屬地區名。例如,因為紐芬蘭現屬加拿大,1880年紐芬蘭發行的海豹郵票就注為加拿大(紐芬蘭)(見第173頁郵票)。另有一種情況,因難以註明其當代國名,就仍注發行時的國名。
第六,本書在文字和郵票的配合方面尚有一些不足,有些文字中的內容很有意思,雖然並無合適的郵票相對應,但我們沒有舍棄;有些郵票上的動物並沒有對應的文字說明,我們也未對這些郵票都加以「割愛」為了圖片的清晰和片反面的美觀,還對一些郵票作了縮放處理。一些連印郵票和十二生肖郵票,放人附錄中供讀者欣賞。
❺ 人類身邊的「活化石」,它居然可以活那麼久,蟑螂是活
1997年5月,恰逢電影《侏羅紀公園2:失落的世界》在美國首映,美國郵政署發行了15枚恐龍和其他已滅絕爬行動物主題的郵票。這套印製精美的郵票在恐龍愛好者和古生物學家中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愛荷華州州立大學的古生物學家克里斯托弗•布洛初(Christopher Brochu)回憶道:「我們都沖到了郵局去買。」作為研究鱷魚及其祖先(統稱為鱷目動物(crocodilians)和鱷形目動物(crocodyliforms))的專家,布洛初在看到印有角鱗鱷(Goniopholis,一種侏羅紀後期的鱷目動物)的郵票時格外欣喜。但他仔細觀察後,卻發現印在郵票上的角鱗鱷有著些許怪異之處:它尾巴上的格子、鱗的形狀以及牙齒排列都不太對勁。布洛初意識到,郵票上的繪圖並不是根據角鱗鱷的化石所作,而是根據現代尼羅鱷繪制而成的。
布洛初說:「人們認為要想讓一幅景觀顯得富有遠古氣息,只要放一隻鱷魚進去就足夠了,哪怕是現代鱷魚也行。人們認為鱷魚從恐龍時代到現在根本沒有變過,認為它們是所謂的『活化石』。」你常能在雜志上、博物館里還有自然紀錄片中接觸到這種觀點,但它是完全錯誤的。事實上,整個「活化石」的觀念已開始崩潰瓦解。
活化石: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變化過的生物?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在《物種起源》創造了「活化石」這個說法。「活化石」被用於描述地球上一些兼具幾類特徵的生物——比如說肺魚和鴨嘴獸,它們演化出現的時間相對較早,但又「倖存延續至今」。他視這些生物為演化變遷——比如說,海洋生物向兩棲動物轉變——的活證據。達爾文謹慎地指出,這一詞彙是「臆造的」(fanciful),但它同樣十分詩意,而且令人難忘。很快,「活化石」一詞在學術寫作和大眾傳媒中廣泛流傳。最終,這一詞彙被普遍地用於指代那些出現於很久以前,但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沒有發生過變化的生物,這些生物保留著遠古時代的樣貌,而與其他現代物種毫不相似。「活化石」不再僅僅是一個曇花一現的詞彙,作為一種強有力的概念,它塑造了科學家們對於現代物種的態度。按照這種邏輯,如果某些生物在演化過程中沒有發生變化,那麼它們便能成為我們觀察遠古生物的窗口。
從十大不可思議動物到最近最新的科學研究,「活化石」的概念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唯一的問題是:根本就沒有什麼活化石。的確,從早期生物譜系延續到今天的活著的後代,能幫助我們了解它們的祖先,但要是說現存的哪種生物已經停止了演化,那就錯得離譜了。在最近十年裡,科學家已經將許多物種從「活化石」的牢籠中解放出來了,這其中包括腔棘魚、鱟、蘇鐵、喙頭蜥,還有鱟蟲。在這些「活化石」中,重新認識鱷魚的過程恐怕是其中最具戲劇性的。
鱷魚:祖上也曾闊過
早期的古生物學家已經注意到一些古鱷魚與現代鱷魚是極其相似的。但在十九世紀前葉,研究者們也發掘出了一些與現代鱷魚不盡相同的鱷魚化石,它們與現代鱷魚的差異雖然細微,但都十分重要。一些科學家刻意淡化了這些差異的重要性,因為當時的普遍觀點是物種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而這些發現顯然有悖於這一觀念。這些科學家中的許多人都是基督教徒,他們認為,正如聖經中所說的那樣,世上所有的生物都來自神創,而且與上帝創造它們之時別無二致。1836年,神學家、古生物學界的先鋒人物——威廉•巴克蘭(William Buckland)寫道:「鱷目爬行動物的化石與當代鱷魚的差異並沒有大到需要特意對其精心描述的程度。」布克蘭實際上是在說這些鱷類「與現代鱷類並沒有什麼差別,也用不著去研究他們。」布洛初解釋道。
到了十九世紀的後半葉,這種態度與愈發流行的「活化石」概念——一個似乎與鱷魚完美契合的詞語——結合在了一起。直到二十世紀中葉,古生物學家們都仍然認為鱷魚的祖先與現代鱷魚的生物模板是相同的:它們都有鱗屑,都是部分水生、在水中伏擊獵物的捕食者,平均身長3米,吻部扁平,長著沒有鋸齒邊緣的錐狀齒。鱷目動物的化石並沒有被忽視,但也沒有人對它們進行仔細研究。石溪大學研究鱷目動物化石及其祖先的專家艾倫•特納(Alan Turner)解釋道:「人們的習慣是在看到鱷魚化石時說:『看啊,這好像是塊鱷魚化石,那我們就把它塞進抽屜里去吧。」
到了20世紀80年代,事情開始出現了轉變。新化石的出土,化石分類方法的精細化,以及分析現存物種的前沿分子技術的出現,使得鱷目動物的演化歷史又一次成為研究熱點,顛覆了過去長存已久的觀念。布洛初開始細致地檢查來自世界各地的鱷目類動物的化石,在巨型矩陣中分類和比較它們最細微的特徵,以判斷出他們的演化關系。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早期的古生物學家誤判了鱷魚的演化軌跡這一事實便愈發明顯。他發現許多化石僅僅是因為它們與現代鱷魚略有相似之處就被歸為了鱷形目動物——實際上它們與現代鱷魚關系要遠得多。真正的鱷形目家族的差異性遠比過去所知的更大,不管在外表上還是生活習性上。「我開始意識到人們並沒有充分理解它們的多樣性。」布洛初說。
圖片來源:Michael Marsicano
所有的物種,都在改變——也包括我們
我們並不知道為什麼是這些鱷類動物倖存了下來,而其他的走向消亡;也許是因為在這個星球上,潛藏於水中等待獵物靠近是個上好的生存方式,但這個生態位只能容納這么多動物。一副強壯、長著厚厚鱗甲的身軀也沒什麼壞處。無論它們究竟為何如此堅韌,很清楚的是現代鱷類遠比最初的猜想年輕,它們一直在適應環境,而且也是演化故事中一組充滿戲劇性的角色,和其他物種一樣。因此,把鱷類稱作「活化石」暴露了認知上的嚴重缺陷。
特納說:「我認為『活化石』這個詞是時候退出歷史舞台了,它沒派上什麼好用場,因為它幾乎總會過度簡化問題。人們常以形態上的籠統相似來作為『活化石』的判定準則,在鱷魚這件事上,人們就是這么做的。如果你隨眼一瞥,這些種系各異的動物似乎都長得差不多,但它們在細節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這種理論忽視了演化是如何在多個層次上同時發生作用的。我可不會懷念這個詞。」
奧克斯表示贊同:「總的來說,我認為『活化石』這個說法對人們理解演化過程弊大於利。因為某一物種看起來和千百萬年前的化石差不多,就認為它們就沒再演化,這實在是錯得離譜。被稱為『活化石』的類群,其實往往只用較低的多樣性就可以解釋;不能因為一個類群只有一個或幾個種,就認為它們演化停滯了。」
我們總傾向於忽略某些物種演化故事中的內在活力,假裝它們不知怎麼走著走著就卡在路上了——這恰恰說明,我們有多喜歡以自我中心的眼光看待物種演化。我們喜歡將化石記錄視為進步的證據,不斷提高直至達到人類這一物種演化的最高峰;我們覺得在很久以前演化出的生物沒那麼「高級」;我們認為任何與原始的野獸相像的現代動物都劣於我們,而化解它們的樣貌與它們存在於此時此地的事實間的矛盾的方法,就是認為它們已經停止了演化。與此相反的是,我們認為我們是如此的高級,以致於已經擺脫了自然選擇的壓力。對野獸來說,自然的規則是適者生存,但我們人類卻能保證我們中的絕大多數都享有健康與安全。靠著我們先進的大腦——有了它,我們才擁有了科學、技術還有醫學——我們從自然中跳脫出來。甚至是著名的科學傳播者,比如大衛•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也持有這樣的信條。
然而,認為人類已經高級到了停止演化的程度的觀點,就和認為因為腔棘魚或鱷類看起來很原始,所以它們一定已經停止了演化的觀點一樣,是錯誤的。舉幾個最近的例子,在最近的一萬年裡,人類演化出了藍眼睛、乳糖耐受和對瘧疾的抵抗力。不是所有的演化都會產生可見的差異,更多的時候,這些差異都隱藏在物種的基因當中,等待著有人能用正確的工具解讀它們。無論是人類還是鱷魚,無論是否顯而易見,所有的生物都在不斷演化。物種演化的速率隨物種種類和環境而變化,其方式之復雜,科學家們仍然未能徹底解讀,但演化從未停止過。我們看到鱷魚時想像出的原始巨龍形象只是個錯覺。正相反,我們應該承認鱷類是演化過程中最偉大的倖存者之一,是與我們共同棲息在地球之上、與我們同樣現代的同胞。世上沒有什麼「活化石」。化石無法改變,但生命必須變化。
❻ 虎年生肖郵票上的老虎「滿臉愁容」,作者稱做了擬人化處理,對此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張郵票上的老虎並沒有什麼不妥。
這兩枚郵票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光看這兩幅畫的設計,寓意還是很不錯的。從這兩幅油畫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希望我們的國家能發展得更好,更繁榮。總的來說,這張郵票呈現的效果並不理想,很多人總覺得畫風比較奇怪。這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審美和觀點,美麗的東西也有一些瑕疵。但是,在這個世界上,是並不存在任何完美的東西和食物的。因為一個東西不能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和審美,這個新版虎年郵票也是如此,所以大家還是應該對作者多一些包容。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❼ 世界上什麼動物壽命最長,活了多少年
據《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記載,海龜的壽命最長可達152年,是動物中當之無愧的老壽星。 動物的壽命 動物中壽命最長的可能是龜。1737年、科學家們在印度洋的一個島上捕獲了一隻象龜,據鑒定它的年齡當時是100歲左右。這只龜被送到英國,在一個動物園又活了很長的時間, 20世紀20年代還生活在那裡。假如捕獲這只象龜時動物學家的計算是正確的話,這只象龜的壽命大約在300多歲。魚類的壽命都是很長的, 1794年在莫斯科近郊的一個湖裡捉到一條狗魚,它的鰓蓋上穿著一個金環,上面刻著:「沙皇鮑利斯放生」。沙皇鮑利斯生活的年代是1598~1605年,這條狗魚在湖裡生活了200年左右。可是許多現代專家對此表示懷疑,認為狗魚只能活70~80年。現在科學家們已研究出一種從骨胳和魚鱗上的年輪來確定魚的年齡的方法,用這種方法,已測出大白?能活100多年。人工飼養的魚就比較好確定它們的壽命了,如人工飼養下鯰魚能活60歲,鰻魚能活55歲,金魚能活30歲。 兩棲綱動物中的鯢的壽命非常長,在人工飼養下它能活130歲,鳥類中渡鴉比較長壽,在人工飼養下能活70歲,雕也是長壽者,在人工飼養下能活到80歲,鸚鵡也許是由於性情開朗的緣故,能活到100歲左右,家禽中的鵝能活到40歲,雞可活20年,家鴿能活到30歲,無脊推動物中,壽命最長的可能要算是軟體動物巨硨磲,能活80~100年。
採納哦
❽ 長頸鹿大約能活幾年
長頸鹿 Camelopardalis
長頸鹿是非洲的一種特有動物,長長的脖子,抬起頭來,最高的雄長頸鹿身高可達6米,因此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
長頸鹿是世界上身體最高的珍奇動物,主要分布在非洲的衣索比亞、蘇丹、肯亞、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等國。但是,長頸鹿的祖籍卻在亞洲。據古生物學家研究認為,長頸鹿起源於亞洲。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的一些地方,從兩千多萬年至二三百萬年前,曾經生活著長頸鹿的祖先,不過頸和腿沒有現代那麼長。後來,由於地球生態環境和氣候的變化,食物缺乏,脖子短點的長頸鹿因為夠不著高樹上的樹葉而相繼死去,脖子長點的則頑強地生存下來。
分類:
界:動物界 Animalia
門:脊椎動物門 Phylum Chordata
綱:哺乳綱 Mammalia
目: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長頸鹿科 Giraffidae
屬:長頸鹿屬 Giraffa
種:長頸鹿 Camelopardalis
長頸鹿通常生一對角,終生不會脫掉,皮膚上的花斑網紋則為一種天然的保護色。長頸鹿喜歡群居,一般十多頭生活在一起,有時多到幾十頭一大群。長頸鹿是膽小善良的動物,每當遇到天敵時,立即逃跑。它能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奔跑。當跑不掉時,它那鐵錘似的巨蹄就是很有力的武器。
長頸鹿除了一對大眼睛是監視敵人天生的「瞭望哨」外,還會不停地轉動耳朵尋找聲源,直到斷定平安無事,才繼續吃食。長頸鹿喜歡採食大喬木上的樹葉,還吃一些含水分的植物嫩葉。它的舌頭伸長時可達50厘米以上,取食樹葉極為靈巧方便。
長頸鹿懷孕期14個多月,每胎產1仔,生下來的幼仔身高1.8米,出生後20分鍾即能站立,幾天後便能賓士如飛,幼仔4歲後成熟,壽命可達30年。
長頸鹿生活在乾旱而開闊的稀樹草原地帶,群居。它們的食物是各種高樹的葉子和枝椏。 長頸鹿的聽覺和視覺非常敏銳。眼睛可以看到身後的東西,但它們卻沉默的像個啞巴,很少發出聲音。雄性長頸鹿比較「好戰」,交起手來時間相當長,互相圍繞著,象兩個人打架相持不下一樣,誰也不肯首先離去。
長頸鹿是非洲的代表性動物,通常組成小集團群居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熱帶乾草原或樹木稀少的半沙漠地帶。在分類學上,長頸鹿為哺乳綱偶蹄目長頸鹿科(Giraffidae)長頸鹿屬(Giraffa)。
長頸鹿科Giraffidae是偶蹄目中最獨特的一類,牙齒為原始的低冠類型,不能以草為主食,只能以樹葉為主食,舌頭較長,可以用於取食,頭上有短角,角上被有毛的皮膚覆蓋。長頸鹿科現存僅分布於非洲,有2種,而史前分布較廣泛,可以分成古麟亞科(古長頸鹿亞科,古羚亞科)Palaeotraginae、長頸鹿亞科Giraffinae和西窪獸亞科Sivatheriinae。古麟亞科是長頸鹿科的原始類型,體型較小,四肢和頸均較短,生活於森林中,史前時期分布較廣泛,我國也能見到。古麟亞科至今仍有一個代表生存,即霍加狓Okapia johnstoni,分布於非洲剛果東部的熱帶雨林中,保持著很多原始特徵。長頸鹿亞科是生存於稀樹草原地帶的長頸鹿,由於稀樹草原的樹木多為傘型,樹葉集中在上層,長頸鹿進化出較長的頸和四肢,可以吃到樹葉。長頸鹿亞科現存僅長頸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一種,廣布於非洲的稀樹草原地帶,是現存身材最高的動物,也是人們最熟悉的非洲動物之一。西窪獸亞科是比較特化的長頸鹿,體型較粗壯,角大而扁,現在已經全部滅絕。
動物園中常見的長頸鹿屬於分布在東非的亞種,稱為網紋長頸鹿。除此之外還有十一種不同的亞種,這些亞種的棲息地、角的發達狀態及斑紋的形狀等均各異。然而有些學者則指出,剛果長頸鹿和蘇丹長頸鹿、三比亞長頸鹿和安哥拉長頸鹿、克魯格長頸鹿和南非長頸鹿卻無法細加區分。
長頸鹿何時來中國
1985年 7月 11日,原郵電部發行 J. 113《鄭和下西洋五八零周年》紀念郵票一套 4枚,最後一枚「航海史上的壯舉」描繪的是鄭和一行在非洲的場景,其中出現了兩頭長頸鹿,這是中國郵票上首次出現長頸鹿的圖案.為紀念鄭和下西洋 600周年,國家郵政局、香港和澳門特區郵政部門今年 6月 28日聯合發行了同主題紀念郵票一套 3枚及小型張,各自設計了不同的圖案和內容。香港、澳門特區紀念郵票的第二枚不約而同地都用長頸鹿來表明鄭和船隊的非洲之行(圖 2)。
現在世界最高大的動物長頸鹿,是非洲的代表性野生動物。在分類學上,長頸鹿為偶蹄目長頸鹿科,屬哺乳動物。中國自古不出產長頸鹿,但 1979年,在徐州賈旺發現的東漢畫像石上繪有多隻「麒麟」,其中至少三隻具有非洲長頸鹿的典型特徵。 600年前明代的鄭和遠航世界,史有定論的遠達非洲。之所以跑那麼遠,據說就是為尋找中國人心目中的吉祥神獸「麒麟」。中國古代傳說中世有麒麟出,是國泰民安、天下太平的吉兆,可誰也沒見過這種古籍中形容為鹿身、牛尾、獨角神獸的模樣,故一直有人懷疑它是否真的存在。明永樂十二年(公元 1414年)九月二十日,鄭和手下的楊敏帶回榜葛剌國(今孟加拉)新國王賽弗丁進貢的一隻長頸鹿,明朝舉國上下為之喧騰。當時的景象就如同沈度的頌詩所形容的「臣民集觀,欣喜倍萬」,有詩贊曰:「西南之諏,大海之滸,實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馬蹄,肉角黦黦,文采焜耀,紅雲紫霧,趾不踐物,游必擇土,舒舒徐徐,動循矩度,聆其和嗚,音協鍾呂,仁哉茲獸,曠古一遇,照其神靈,登於天府。」因為長頸鹿的形態、習性與中國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過吻合,進一步了解後更發現長頸鹿的原產地在東非一帶,當地的索馬里語稱之為「基林」( G ir i),發音與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國人確信長頸鹿就是麒麟。於是鄭和的船隊第四次下西洋前往西亞後,繞過阿拉伯半島,首航東非,到了長頸鹿的故鄉,時間是永樂十三年。同一年,鄭和的船隊回到了中國,一同前來的各國使者中,包括了東非的麻林國(其所在地,一說是肯亞的馬林迪;一說是坦尚尼亞的基爾瓦·基西瓦尼)使者,他向永樂帝獻上了產自本國的長頸鹿。永樂十四年(公元 1416年),麻林國第二次向明朝進貢「麒麟」。馬歡所撰《瀛涯勝覽》一書中就此瑞獸有如下描述:「麒麟,前二足高九尺余,後兩足約高六尺,頭抬頸長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食粟、豆、面餅。」不難看出,所謂「麒麟」即長頸鹿也。《明史》記載,正統三年(公元 1438年)榜葛剌國又進貢過一次「麒麟」。不產長頸鹿的南亞榜葛剌為何能屢屢進貢?史學研究者認為,這和當時的國際形勢、海上貿易有關。在地理大發現之前,阿拉伯人控制了東西方海上貿易。他們的單桅三角帆帆船除了載運一般貨物,還將阿拉伯半島和索馬里的馬匹輸往印度,甚至將緬甸和斯里蘭卡的大象運往印度。單桅三角帆帆船既然能夠載運馬匹和大象,阿拉伯人把長頸鹿從其部分佔據的東非載運到同樣信奉伊斯蘭教的榜葛剌當然不成問題。
近年海外有媒體稱,在非洲肯亞發現貌似亞洲人的土著,自述系鄭和船隊水手後裔,透露其祖先曾送長頸鹿給中國。
奇特的外貌
長頸鹿是陸地上最高的動物。雌雄都有外包皮膚和茸毛的小角。眼大而突出,位於頭頂上,適宜遠望。遍體具棕黃色網狀斑紋。
出眾的脖子
長頸鹿的長脖子在在物種進化的過程中獨樹一幟,這樣它們在非洲大草原的上,就可以吃到其他動物無法吃到的,在較高地方的新鮮嫩樹葉與樹芽.但長頸鹿和其它動物的脖子椎骨同樣只有7塊,只是它們的椎骨較長,一塊椎骨有兩公尺長.
由於它們要時常咀嚼從樹上摘下的樹葉,這就使得它們的下顎肌肉不停的運動,而臉部的運動缺少運動生長緩慢,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長頸鹿總是一付僵硬的表情.
沉默是金
長頸鹿的的長舌是雪青色的。這是薩克斯管的顏色,一種令人心顫的顏色。然而它們並不是「長舌婦」它們安靜的象修女一般,從不發出聲音。因為它們沒有聲帶。也許沉默是金的該是它們吧。(其實長頸鹿能發出一些聲音)
長頸鹿的高血壓
長頸鹿身高上的優勢要求他們要擁有比普通動物更高的血壓,以便於心臟把血液輸送到大腦。其血壓大約是成年人的3倍。
長腿帶來的不便
由於腿部過長,長頸鹿飲水時十分不便。他們要叉開前腿或跪在地上才能喝到水,而且在喝水時十分容易受到其他動物的攻擊,所以群居的長頸鹿往往不會一起喝水。
生活形態
長頸鹿生活在稀樹草原和森林邊緣地帶。是現存最高的動物。集群,有時和斑馬、鴕鳥、羚羊混群,日行性。嗅、聽覺敏銳,性機警、膽怯,平時走路悠閑,但奔跑迅速(時速可達56千米/小時)。晨昏覓食,主要吃各種樹葉,耐渴。長頸鹿繁殖期不固定,孕期14~15個月,每產1仔,3.5~4.5歲性成熟,壽命約30年。
起源
根據化石記錄,長頸鹿最早由中新世初期的鹿科動物分化而來。最早的長頸鹿科化石是Climacoceras和Canthumeryx。後來演化出古麟(Paleotragus),一種中新世早期長有短角、短脖子的長頸鹿祖先。到中新世晚期古麟進化為薩摩(Samotherium)。在上新世,薩摩獸分化為兩支,一支是霍加狓,另一支是最早的現代長頸鹿。霍加狓是長頸鹿科僅存的兩種動物之一,其相貌基本上反映了中新世長頸鹿類動物的樣子。
長頸鹿類動物進化上還有一支,稱為西窪獸,是一種長有四支角的體態粗壯的動物。現已滅絕。在蘇美爾(Summarian)文化遺址里曾發現了的一些動物的青銅像,酷似西窪獸。這說明西窪獸很可能在中東一直殘存至數千年前。
❾ 十二生肖郵票豬的故事
豬在十二生肖中排行最後的一位,與十二地支配屬「亥」,故一天十二時辰的「亥時」一晚上九點至十一點稱「豬時」,易卦為「豬為材」。
您的生肖——豬,是怎樣來的呢?
豬為六畜之一,中國人與豬的關系非同一般,人們的肉食大部分來自豬。豬的一身是寶,供人採用。作為一個農業國,豬更是與億萬農民有著不解之緣。人們推舉十二種動物為生肖,自然會採用與自己生活最密切的動物來作代表,豬成為生肖當然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
關於豬當上生肖,民間還有一個傳說。
古時有個員外,家財萬貫,良田萬頃,只是膝下無子。誰知年近花甲之時,卻得了一子。合家歡喜,親朋共賀,員外更是大張宴席,慶祝後繼有人。
宴慶之時,一位相士來到孩子面前,見這孩子寬額大臉,耳闊有輪,天庭飽滿,又白又胖,便斷言這孩子必是大福大貴之人。
這肥胖小子福里生、福里小,自小隻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習文武,修農事,只是花天酒地,游手好閑,認為命相已定,福貴無比,不必辛苦操勞。哪知這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父母去世,家道衰落,田產典賣,家僕四散。這胖小子仍然繼續過著揮金如土的生活,直到最後餓死在房中,這胖小子死後陰魂不散,到陰曹地府的閻王那裡告狀,說自己天生富貴這相,不能如此慘淡而亡,閻王將這陰魂帶到天上玉帝面前,請玉帝公斷,玉帝召來人間灶神,問及這位一臉富貴相的人怎麼會餓死房中,灶神便將這胖小子不思學業、不務農事,坐吃空山,揮霍荒淫的行為一一稟告。玉帝一聽大怒,令差官聽旨,要胖小子聽候發落,玉帝道:「你命相雖好,卻懶惰成性,今罰你為豬,去吃粗糠」這段時間恰逢天宮在挑選生肖。這天宮差官把「吃粗糠」聽成了「當生肖」。
當即把這胖小子帶下人間,從此,胖小子成為一頭豬,既吃粗糠,又當上了生肖。
另有一說是豬靠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生肖,在天宮排生肖那天,玉帝規定了必須在某個時辰到達天宮,取首先到達的十二種動物為生肖,豬自知體笨行走慢,便半夜起床趕去排隊當生肖。由於路途遙遠,障礙也多,豬拚死拼活才爬到南天門,但排生肖的時辰已過,但豬苦苦央求,其他六畜也為之求情,最後終於感動了天神,把豬放進南天門,當上了最後一名生肖。這樣,馬、牛、羊、雞、狗、豬「六畜」都成為人間的生肖。
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生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的最厲害,長肉最快,於是亥時屬豬。
上愛藏集市找郵票
❿ 鼠郵票的介紹
在12生肖動物中,鼠是最後一個走進郵票這個「方寸世界」的,比起最先上了郵票的馬整整晚了95年。但郵票上的老鼠卻「繁衍」迅速,而且形象越來越可愛。世界上第一枚帶老鼠圖案的郵票是1947年由列支敦斯登發行的,一套3枚,主圖是阿爾卑斯山的土撥鼠。鼠郵票,通常是指新中國發行的第一套生肖郵票中的1984年「鼠」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