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然界當中,動物的屍體最終都去了哪裡呢
死後遺體組織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腐敗菌的作用下不斷分解為簡單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組織器官逐漸液化崩解,最後軟組織消失而殘留下遺骨,這就是遺體腐敗的全過程。其中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過程。
1 屍臭的產生:死後數小時,腸道內的細菌使蛋白質等有機物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硫醚、氨、甲烷、二氧化碳等腐敗氣體。這種氣體在死後24小時內即可產生。2 屍綠的產生:腸道內的腐敗氣體硫化氫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成硫化血紅蛋白;或與血液中游離的鐵離子結合生成硫化亞鐵,透過皮膚呈現綠色,俗稱屍綠,通常出現在右下腹部,然後擴展到其他部分。(出現位置也會有變化,比如溺死的遺體,屍綠先出現在頸部和肺部。)開始呈現綠色逐漸變深,一直變成灰黑色,有時還帶有淺紅色的陰影。這是遺體腐敗的第一個醒目徵象期。通常在死後24~48小時產生。(也有14~120小時之間)
屍體在不同環境下腐爛速度是不同的,我想你指的是露天放置吧。露天依然會有不同,比如說空氣濕度問題、土壤PH問題,這些都會影響其腐爛速度。「白骨化」:隨著屍體腐敗的繼續發展,各臟器及軟組織逐漸軟化、液化,最後消失,屍體的毛發及指、趾甲脫落,最後只剩骨骼,稱為白胃化。暴露於空氣中的成人屍體,在夏季約需10天到1 個月以上、春秋季需5 ~6 周以上、冬季需數月以上可形成門骨化,埋在泥土中的屍體約需3 —4 年可白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