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從一個動物身上學到了什麼

從一個動物身上學到了什麼

發布時間:2023-07-28 05:32:51

㈠ 從哪些動物身上我們分別能學到了什麼

1、應該學習的12種動物精神

盡職的牧羊犬:新新人類最為人詬病的就是缺乏責任感,作為一個新人,學習建立負責任的觀念,會讓主管、同事覺得孺子可教。抱著多做一點多學一點的心態,你很快就會進入狀態。

團結合作的蜜蜂:新人進到公司,往往不知如何利用團隊的力量完成工作。現在的企業很講究Teamwork,這不但包括藉由團隊、尋求資源,也包含主動幫助別人,以團體為榮。

堅忍執著的鮭魚:新人由於對自己的人生還不確定,常常三心二意的不知自己將來要做什麼。設定目標是首先要做的功課,然後就是堅忍執著地前行。途中當然應該停下來檢視一下成果,但變來變去的人,多半是一事無成。

目標遠大的鴻雁:太多年輕人因為貪圖一時的輕松,而放棄未來可能創造前景的挑戰。要時時鼓勵自己將目標放遠。

目光銳利的老鷹:新人首先要學會分辨是非,懂得細心觀察時勢。一味接受指示、不分對錯,將是事倍功半,得不到贊賞和鼓勵。

腳踏實地的大象:大象走得很慢,卻是一步一個腳印,累積雄厚的實力。新人切忌說得天花亂墜,卻無法一一落實。腳踏實地的人會讓別人有安全感,也願意將更多的責任賦予你。

忍辱負重的駱駝:工作壓力、人際關系,往往是新人無法承受之重。人生的路很漫長,學習駱駝負重的精神,才能安全地抵達終點。

嚴格守時的公雞:很多人沒有時間觀念,上班遲到、無法如期交件等等,都是沒有時間觀念導致的後果。時間就是成本,新人時期養成時間成本的觀念,有助於日後晉升時提升工作效率。

感恩圖報的山羊:你可以像海綿一樣吸取別人的經驗,但是職場不是補習班,沒有人有義務教導你如何完成工作。學習山羊反哺的精神,有感恩圖報的心,工作會更愉快。

勇敢挑戰的獅子:對於大案子、新案子勇於承接,對於新人是最好的磨煉。若有機會應該勇敢挑戰不可能的任務,藉此累積別人得不到的經驗,下一個升職的可能就是你。

機智應變的猴子:工作中的流程有些往往是一成不變的,新人的優勢在於不了解既有的做法,而能創造出新的創意與點子。一味地接受工作的交付,只能學到工作方法的皮毛,能思考應變的人,才會學到方法的精髓。

善解人意的海豚:常常問自己:我是主管該怎麼辦?有助於吸收處理事情的方法。在工作上善解人意,會減輕主管、共事者的負擔,也讓你更具人緣。

2、向螞蟻學管理

著名的企業管理顧問邦納保(EricBonabeau)和梅耶(ChristopherMeyer)最近在《哈佛商業評論》上分析,從螞蟻和蜜蜂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管理學知識。
螞蟻集結的時候能夠自我組織,不需要任何領導人監督,就形成一支很好的團隊。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夠根據環境變動,迅速調整,找出解決問題的答案。兩位學者把這種能力稱為"蜂群智慧"(swarmintelligence),並且把這種智慧運用到工廠排程,人員組織,甚至策略擬定上。
舉例來說,螞蟻總能找出最短的路徑,把食物搬回家。當發現食物時,兩只螞蟻同時離開巢穴,分別走兩條路線到食物處。較快回來的,會在其路線釋放出較多的化學外激素作為記號。因此,其他同伴聞到較重的味道時,自然就會走較短的路線。這個智慧靠的是兩個簡單原則:留下外激素,以及追隨足跡。
運用這個簡單原則,可以解決復雜問題。例如,電信網路從夏威夷到巴黎必須經過很多節點,聰明的系統必須能自動避掉塞車的地方。惠普實驗室發展出一個方法,設計大批軟體使用者不斷流動,在網路間留下資訊,就像螞蟻留下外激素一樣,電話就追隨這些資訊來連接。當一個路線塞車,這條路線的使用者也會塞車,自然發出訊號,這條路線就放棄,電話改走比較順暢的路線,讓塞車迅速緩解。
螞蟻的另一個分工模式是彈性分工。一隻螞蟻搬食物往回走時,碰到下一隻螞蟻,會把食物交給它,自己再回頭,碰到上游的螞蟻時,將食物接過來,再交給下一隻螞蟻。螞蟻要在哪個位置換手不一定,唯一固定的是起始點和目的地。

一家大型零售連鎖店就運用這個模式,來管理其物流倉儲中心。以前該倉儲中心用區域方式來撿貨,除非上一手完成工作,下一手不能接手。以書為例,一個人專門負責裝商業書,另一個人專門負責裝兒童書。問題是,每個人的速度可能差距非常大,訂單對每一種商品的需求差異也有大小,因此總有人在等待別人完成才能接手。

㈡ 人們還從什麼動物身上學到了什麼

蒼蠅的眼睛,發明了蠅眼攝象機。
蒼蠅的靈敏感知,發明了危險探測儀,用在危險工作場所
鷹的滑翔技巧,發明了滑翔機。
鳥類的留線造型,改變了飛機的外型,更符合空氣動力學。
鳥類的骨頭,改進了飛行器的骨架結構,更輕,強度更高。
蝙蝠和海豚的聲波探測,發明了超聲波雷達。
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
仙人掌、螞蟻,這些自然的事物隨處可見,因此它們並不稀奇,但你可別小看它們。
你是否看過一群小小的螞蟻,在牆壁爬動著?它們時時抬著像沙子一般小的食物,成群結隊的走動。那細小的身材,生命十分柔弱,只要被人一壓,它的一生,可能就這樣結束。螞蟻雖然渺小,但非常團結。一隻螞蟻找到食物,由於食物的體積太大,自己無法搬運,它便立刻回巢,通知夥伴,大家一起團結起來,就能成功了。我們也是一樣,如果不能團結,像一盤散沙一樣,一點力量都沒有;如果能合作,在做人處世上就能屹立不搖。
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地區,那裡酷熱無比,還有許多惡毒的猛獸,處境十分危險。但是仙人掌生活在那裡許久,卻不見它絕種,這是因為它為了適應險惡的環境,長出了尖銳的刺,使動物們無可奈何。這似乎告訴我們,必須克服困難,外在艱苦的環境,要靠自己堅強的毅力去解決。俗語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就是這個道理。
大自然中,給我們的啟示實在太多了,只要用心體會,都能讓我們對生命有更深一層的體認.

㈢ 人類從動物身上學到了什麼

1。由令人討厭的蒼蠅,仿製成功一種十分奇特的小型氣體分析儀。已經被安裝在宇宙飛船的座艙里,用來檢測艙內氣體的成分。
2。從螢火蟲到人工冷光;
3。電魚與伏特電池;
4。水母的順風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結構和功能,設計了水母耳風暴預測儀,能提前15小時對風暴作出預報,對航海和漁業的安全都有重要意義。
5。人們根據蛙眼的視覺原理,已研製成功一種電子蛙眼。這種電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樣,准確無誤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物體。把電子蛙眼裝入雷達系統後,雷達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這種雷達系統能快速而准確地識別出特定形狀的飛機、艦船和導彈等。特別是能夠區別真假導彈,防止以假亂真。
電子蛙眼還廣泛應用在機場及交通要道上。在機場,它能監視飛機的起飛與降落,若發現飛機將要發生碰撞,能及時發出警報。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揮車輛的行駛,防止車輛碰撞事故的發生。
6。根據蝙蝠超聲定位器的原理,人們還仿製了盲人用的「探路儀」。這種探路儀內裝一個超聲波發射器,盲人帶著它可以發現電桿、台階、橋上的人等。如今,有類似作用的「超聲眼鏡」也已製成。
7。現代起重機的掛鉤起源於許多動物的爪子。
8.屋頂瓦楞模仿動物的鱗甲。
11。船槳模仿的是魚的鰭。
12。鋸子學的是螳螂臂。
13。嗅覺靈敏的龍蝦為人們製造氣味探測儀提供了思路。
14。壁虎腳趾對製造能反復使用的粘性錄音帶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5.根據松鼠的尾巴發明了降落傘

㈣ 人們從動物身上獲得啟發的例子有哪些

人們從動物身上獲得啟發的例子有:

仿生學是一個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從古至今,有許多發明創造就是從自然界中的動物身上得到了啟發,早在春秋時期,魯班就根據了天空中的鳥兒飛行原理製造了竹木鳥,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後來,1903年12月17日。

萊特兄弟試飛了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根據鳥類的飛行原理製造飛機,這就是仿生學在古代時候的應用。古代先民用智慧與靈巧的雙手製作工具,人們在捕魚的時候發現魚兒可以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

速度還非常的快,於是人們就模仿魚兒的樣子,用木漿代替魚鰭,船尾也放置木漿,正是有了這第一步的發明創造,後來才逐漸復雜起來,發明出了舵和櫓,讓船隻可以航行得更快,轉彎更方便。見飛蓬轉而知為車。

古代人在看到隨風轉動的飛蓬草時,得到了啟發,製造了裝有輪子的車,從此之後,人們在遠行的時候就變得簡單多了,不再需要用雙腳走完千里的路程了。無論是竹木鳥還是木船、木輪車,這些都是從身邊的動植物身上得到的啟發。

當然,這離不開先民們的聰明才智。說到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發,大家肯定會想到這件事,那就是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發然後發明了聲納與雷達,不過,還有另一種說法是這樣的,聽我道來:1917年,羅伯特·沃特森·瓦特成功設計出了雷暴定位裝置。

這個裝置標志著雷達的誕生,不過此時的人們並不確切地知道蝙蝠可以發射超聲波來進行回聲定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雷達技術已經廣泛使用了,被裝在了艦艇、船隻上,還建立了專用的雷達站點,1941年。

閱讀全文

與從一個動物身上學到了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6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77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3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0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7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1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48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