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埋在地下的動物多久才能變成化石

埋在地下的動物多久才能變成化石

發布時間:2023-08-02 19:44:29

❶ 化石形成至少需要多長時間

對許多人來說,「化石」一詞已並不生疏,因自然博物館里常陳列有化石。可若問你化石是怎樣形成的?它的科學意義何在?恐怕就較少有人會說得清楚了。簡單說來,化石是古代生物死後,其遺體遺物或遺跡被埋藏在地層里,經長期的石化作用,變成了像「石頭」狀的東西。比如,一條古代的魚死了,屍體如果沒被別的動物吃掉,也沒被湍急的水流沖毀,而正好遇上沉積環境,被泥沙一層層掩埋起來。一年,十年,百年,千年,至少幾萬年甚至幾億年,軟體部分腐爛了,骨頭,鰭條等堅硬部分,其有機質逐步被無機質(礦物質)所置換,最後變成了化石。化石的外形還和原來骨骼一樣,但內容已是礦物質,所以分量就重多了。
照此說來,只有在沉積岩(或叫水成岩)中才能保存有化石,火成岩、變質岩中一般不會有化石。因為火山爆發時溫度很高,即便有生物遺體,早已會被燒為灰燼。變質岩是在高溫高壓下形成的,也不可能把化石保存下來。不過,火山灰中卻時有發現化石,因為火山灰飄落時業已冷卻。所以,找化石,應到沉積岩地區去。不是經常有人發問,你們怎麼知道哪裡有化石?這是最簡明的回答。
除動、植物的硬體部分如骨骼、牙齒、介殼、樹乾等最易保存為化石外,在特殊的情況下,有時生物的軟體部分也可保存為化石。如山東山旺組硅藻土中的花朵、觸須,西伯利亞凍土中猛獁象的肌肉等。這些,統稱遺體化石,即生物體本身的某部分石化為化石。有時,動物的糞便、蛋也可形成化石,這叫遺物化石;而足印、洞穴等化石,則叫遺跡化石。
並不是所有生物死後都能形成化石。恰恰相反,能形成化石的只佔古代死亡生物的很少很少一部分。而完整保存或部分完整保存的化石,又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化石深埋在岩層中,只有在遇到地層上升的機會,或經風吹雨打,把表面的岩層風化了,化石才被暴露出來。這時如正巧遇上古生物學家去了,才有可能把化石挖出來。若沒遇上有人去,暴露出來的化石,隨同它的圍岩一起,一點點被風化殆盡,化石也就告吹了。你看,採到一件化石有多難,特別是一件完整的化石,更是難上加難。無怪乎古生物學家視化石為珍寶!一隻茶杯打碎了,你馬上可以再去買一隻來,可一件化石損壞了,尤其是珍稀標本,你可能一輩子再也找不到了。珍貴的化石不僅是出產國所有,它也是世界古生物學界的「財富」。德國的始祖鳥化石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制有模型,用以展覽和對比研究。我國中國猿人第一個頭蓋骨標本丟失後,50年來,世界許多古人類學家一直在注意尋找。
廣義來說,凡從地層的岩石中挖出來的,能夠為我們提供關於古代生物的體形或構造方面資料的東西,無論是直接的或比較間接的資料,都可稱為化石。按此,煤無疑也是化石,甚至連古人類製造和使用的工具,也可歸為化石。
古生物學,顧名思義,是研究古代生物的科學。古代生物現已死亡,古生物學的研究是以化石為依據的。化石是埋藏在地層里的,所以古生物學又與地質學有聯系。實際上,它是一門介於生物學和地質學之間的科學。一位有作為的古生物學家,既要具備生物學的知識,也要具備地質學的知識。加之,古代生物是沒有國界的,各大洲可以互通,我們在研究本國出產的標本時,務必了解其它國家出產的同類標本。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定外語基礎,並且多多益善。顯然,培養一位有為的古生物學家多不容易!
經常有人把古生物學和考古學混為一談,認為凡是研究古代東西的學問統叫考古學。其實,它倆各有自己研究的對象和范圍。大體說來,古生物學研究的范圍是從地球上生命開始出現,到人類出現。生命出現之前的研究為天文學范圍,而進入人類社會後則為考古學范圍。不過,有時的確也沒有絕對界線。
據研究,地球迄今大約已有45億年歷史了。為研究、敘述方便,地質學家根據生物發展的不同階段,把地球的歷史劃分為好幾個代,代下分紀,紀下分世。代的名稱從古至今有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太古代歷時最長,約有20億年。當時地球上還沒有生命,可能在該代末期,海洋里才開始出現藻類。元古代除藻類外,還發現有海綿的骨針,水母的印痕,放射蟲的矽質骨骼等。到距今5億年前的古生代開始,生物才在地球上大量出現。古生代早期被稱為「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那時,現代無脊椎動物的各大門類,海洋里幾乎都已有代表。到古生代中期,魚類已大為發展,泥盆紀被稱為「魚類時代」。泥盆紀晚期魚類上岸進化為兩棲動物。

❷ 動植物埋於地下需要經過幾年才能變成化石

很多生物死亡後都會腐爛,即使是身體堅硬的部分,如若暴露在地表,也會很快地被風化。 形成 化石 , 需要 一定的條件。首先,形成 化石 的部分必須是身體堅硬的部分,如殼、骨、牙或者木質組織(脆弱部分或脆弱生物形成 化石 則 需要 更苛刻的條件,如被琥珀包藏或者是在深海);第二,生物死後必須能夠較快速地被埋藏,比如被火山灰覆蓋、深陷於淤泥,所以曾經被火山灰掩蓋的地方或者是曾經的河流、湖泊、海洋都會有比較多的 化石 。有的需要上億年哦。

❸ 動物死後,條件合適的話,多長時間能變成化石呢

化石的形成,主要是生物的骨骼、牙齒、外殼、干莖、葉脈、孢子及花粉等硬體組織被埋在地下之後,被地下水攜帶礦物質替代、填充在硬體組織或硬體組織之間的空隙中,使原來的組織更為緻密、更加堅硬的過程,通常這個過程叫做「化石化作用」。這個過程是極其緩慢的。埋藏的環境不同,化石的形成速度也就不同。比如在洞穴、海洋等碳酸鹽比較豐富的地方,礦物質填充的速度也比較快一點;而在湖水或者黃土中,化石化作用的速度就比較慢一些。精確的說化石的形成時間最少需要多長時間,的確很困難。也許我們可以通過另外一種方法來考察一下這個問題。曾有科學家從化石中提取生物殘留下來的DNA,他們從10萬年前的化石中,仍然發現有殘留的有機質,能夠提取生物DNA的片斷。這說明,至少在那種環境下,10萬年的時間,生物的有機質成分仍然沒有被其他礦物替代徹底。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的一些碳酸鈣含量比較豐富的海岸,經常有一些瓶子、貝殼、骨骼之類的東西被碳酸鈣膠結並逐漸被包進岩石,這個過程通常幾十年就能完成。但是這裡面的骨骼或者貝殼還沒有被石化,所以也就不能算是化石。
滿意請採納

❹ 化石是指存在於過去的物種,一般需要多少年

一萬年以上,生物分界一般以一萬年前為界限,一萬年前的生物為古生物,一萬年前以後的為現生生物。

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跡變成的石頭。在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死亡之後的遺體或是生活時遺留下來的痕跡。

許多都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後的歲月中,這些生物遺體中的有機質分解殆盡,堅硬的部分如外殼、骨骼、枝葉等與包圍在周圍的沉積物一起經過石化變成了石頭。

(4)埋在地下的動物多久才能變成化石擴展閱讀

化石形成條件:

(1)有機物必須擁有堅硬部分,如殼、骨、牙或木質組織。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蟲或水母也能夠變成化石。

(2)生物在死後必須立即避免被毀滅。如果一個生物的身體部分被壓碎、腐爛或嚴重風化,這就可能改變或取消該種生物變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須被某種能阻礙分解的物質迅速地埋藏起來。而這種掩埋物質的類型通常取決於生物生存的環境。海生動物的遺體通常都能變成化石,這是因為海生動物死亡後沉在海底,被軟泥覆蓋。

軟泥在後來的地質時代中則變成頁岩或石灰岩。較細粒的沉積物不易損壞生物的遺體。在德國的侏羅紀的某些細粒沉積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諸如鳥、昆蟲、水母這樣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4)被埋藏的生物屍體還必須經歷長時間的石化作用後才能形成化石。有時生物死後雖然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因沖刷等各種因素暴露出來而遭到破壞,也不能形成化石。有一些保存在較古老岩層中的化石,因岩層的變形和變質作用,使化石遭到破壞。

(5)沉積物在固結成岩的過程中,壓實作用和結晶作用都會影響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

閱讀全文

與埋在地下的動物多久才能變成化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27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29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27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08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35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1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79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944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29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3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198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75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6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86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3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37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46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581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19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