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地殼演變過程中動物經歷哪些階段

地殼演變過程中動物經歷哪些階段

發布時間:2023-08-05 23:14:06

① 地球各個時期的代表生物有哪些

看下面的地球地質年代表,其中有兩欄就是當時的代表性生物。

地質年代表

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根據地層自然形成的先後順序,將地層分為4宙14代12紀。即早期的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以後顯生宙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和二疊紀,共6個紀;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共3個紀;新生代分為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共3個紀。每個地質年代單位為開始於距今多少年前,結束於距今多少年前,這樣便可計算出共延續多少年。例如,中生代始於距今2.3億年前,止於6700萬年前,延續1.2億年。

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地層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動、植物的標准化石。各類動、植物化石出現的早晚是有一定順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現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現得越晚。

地球大約誕生於46億年前,當時地球上沒有生物。

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生物化石是類似於現在細菌的單細胞生物化石,其地質年代大約在距今36億年前。屬於元古代。

此後直到距今約25億年前,才出現了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原始藻類,地球上才出現了游離氧氣。它們是地球上所有植物的祖先。另外的單細胞生物沒有進化出光合作用能力,其中的一部分好氧生物成為現在所有動物的祖先。它們仍都是單細胞生物。

到距今約12億年前地球上出現了多細胞生物,主要是多細胞藻類植物和海洋中的多細胞動物,類似於現在的海綿動物和腔腸動物。

到距今約6億年前,地球進入古生代,在古生代震旦紀,海洋中出現了數量和種類眾多的藻類植物。進入寒武紀後,由於地球上氧氣含量劇增,發生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出現了以三葉蟲為代表的海洋節肢動物,還有鸚鵡螺、菊石、海百合等。這個時代是無脊椎動物的時代。

在距今4億多年前的古生代奧陶紀和志留紀時,藻類植物開始進軍陸地,進化為原始陸生植物,也就是苔蘚類植物。志留紀時原始脊椎動物出現,它們是各種原始魚類,但海洋節肢動物依舊占據優勢,並開始隨著植物向陸地遷移。

在距今4.05億年至3.5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低矮的苔蘚類植物已經進化為高大的蕨類植物,並形成了茂密的森林。動物中出現了大量的陸生節肢動物。海洋中珊瑚、菊石、節肢動物繁盛,魚類大量出現,使泥盆紀成為魚類的時代,並開始嘗試登陸。到泥盆紀後期,最早的兩棲動物出現了。

此後是石炭紀。石炭紀距今3.55億年至2.95億年,延續了6500萬年。石炭紀時陸地面積不斷增加,陸生生物空前發展。當時氣候溫暖、濕潤,沼澤遍布。大陸上出現了大規模的森林,給煤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陸生脊椎動物進一步繁盛,兩棲動物佔到了統治地位。生活在陸上的昆蟲,如蟑螂類和蜻蜓類,是石炭紀突然崛起的一類陸生動物,它們的出現與當時茂盛森林密切相關,其中有些蜻蜓個體巨大,兩翅張開大者可達70cm。巨型馬陸、巨型蜘蛛等也出現在這一時期。

石炭紀之後是二疊紀。二疊紀是古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重要的成煤期。二疊紀開始於距今約2.99億年,延至2.5億年,共經歷了4500萬年。植物中仍以節蕨、石松、真蕨、種子蕨類為主。晚二疊世出現了銀杏、蘇鐵、松柏類等裸子植物,開始呈現中生代的面貌。動物中,魚類繼續發展;兩棲類進一步繁盛。爬行動物在二疊紀有了新發展;出現了似哺乳動物的獸孔類爬行動物。在二疊紀晚期,發生了二疊紀大滅絕事件,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估計地球上有90%的物種滅絕,其中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三葉蟲就是在這時完全滅絕了。由此,地球進入了中生代。

中生代(距今約2.5億年至6500萬年)包括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總體來說,整個中生代是爬行動物橫行的時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海洋中的魚龍、天空中的翼龍,和陸地上各種各樣的恐龍。因此又稱為爬行動物時代。

中生代植物,以真蕨類和裸子植物最繁盛。到中生代末,被子植物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而裸子植物仍占據著重要地位。動物中,除了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的爬行動物外,躲過了二疊紀生物大滅絕的一部分兩棲動物仍然存在;哺乳動物出現;鳥類也進化完成。

到6500萬年前,按照最流行的說法,隨著一顆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地球生態發生巨變,包括恐龍在內的所有大型爬行動物完全滅絕,為哺乳動物的進化騰出了巨大的空間。

新生代(距今6500萬年至今)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隨著恐龍的滅絕,中生代結束,新生代開始。新生代被分為三個紀:古近紀和新近紀和第四紀。總共包括七個世: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中新世、上新世、更新世和全新世。

新生代以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開花植物)的高度繁盛為特徵,由於生物界逐漸呈現了現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現代生物的時代。新生代時地球的面貌逐漸接近現代,植被帶分化日趨明顯,哺乳動物,鳥類,真骨魚和昆蟲一起統治了地球。

新生代中的第四紀(可劃分為更新世和全新世)開始於大約二百萬或三百萬年前,具體時間並未確定,如今仍然是第四紀。第四紀有兩件大事,一件是發生大規模的冰期,一件是人類和現代動物的出現。到全新世時,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

② 地球上生物進化過程都被埋藏在地下,我們來看一下地質年代的變遷

地球上的生物已經繁衍了數十億年,不同時期的生物被埋入地下,逐漸形成一層一層的地質年代。我們找到每一層地質年代的生物,進行放射性同位素檢測便可以知道這種生物生活的年代。讓我們一起走進地球 歷史 的每一個時代,感受一下生命的偉大吧。

1.太古宙(約40億年-25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地球表面很不穩定,地殼變化很劇烈,形成最古的陸地基礎,沉積岩中沒有生物化石。晚期有菌類和低等藻類存在,但因經過多次地殼變動和岩漿活動,可靠的化石記錄不多。最早的生物應當是名為藍藻的類群,它們進化出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特性。它們在海底形成巨大薄層,有時也會形成被稱作疊層石的層狀堆積,它們屬於最早的化石,能夠追溯到大約35億年前。

2.元古宙(約25億年前-5.7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地殼繼續發生強烈變化,某些部分比較穩定已有大量含碳的岩石出現。在元古宙初期,地球上的生命仍局限於海洋之內。藻類和菌類開始繁盛,晚期無脊椎動物偶有出現。由於藻類及部分細菌不斷的光合作用,製造了大量的氧氣,開始出現一些具有真正細胞核的真核生物,例如原始海綿和類水母生物。

海洋植物的大量繁衍造成了氧氣含量的大幅提高,為以呼吸氧氣為生的動物的大量繁衍提供了可能,也導致了溫室氣體含量的急劇降低。大約距今約8億到5.5億年之間,地球表面從兩極到赤道全部結成冰,只有海底殘留了少量液態水,地球進入了「雪球」時代。

3.顯生宙(約5.7億年-今)

顯生宙可分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3.1古生代(約5.7億年-2.5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生物界開始繁盛。動物以海生的無脊椎動物為主,脊椎動物有魚和兩棲動物出現。植物有蕨類和石松等,松柏也在這個時期出現。因此時的動物群顯示古老的面貌而得名。

3.1.1寒武紀(約5.7億年-5.1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陸地下沉,北半球大部被海水淹沒。地球上在2000多萬年時間內突然涌現出各種各樣的動物,節肢、腕足、蠕形、海綿、脊索動物等多種門類動物同時繁榮。在這段時期,生物化石開始變得常見起來,如具甲殼的三葉蟲、巨大的獵食者奇蝦和原始的無頜魚類。被稱為寒武紀生命大爆發。

3.1.2奧陶紀(約5.1億年-4.38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岩石由石灰岩和頁岩構成。生物群以三葉蟲、筆石、腕足類為主,出現板足鯗類,也有珊瑚。藻類繁盛。

奧陶紀末期的200萬年間,地球氣候逐漸變冷,發生了奧陶紀滅絕事件,約85%的物種滅亡,約27%的科與57%的屬滅種。

3.1.3志留紀(約4.38億年-4.1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地殼相當穩定,但末期有強烈的造山運動。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繁榮,三葉蟲和筆石仍繁盛,無頜類發育,到晚期出現原始魚類,末期出現原始陸生植物裸蕨。

3.1.4泥盆紀(約4.1億年-3.55億年前)

這個時期的初期各處海水退去,積聚後層沉積物。後期海水又淹沒陸地並形成含大量有機物質的沉積物,因此岩石多為砂岩、頁岩等。生物群中腕足類和珊瑚發育,除原始菊蟲外,昆蟲和原始兩棲類也有發現,魚類發展,蕨類和原始裸子植物出現。這個時期蕨類植物繁盛,昆蟲和兩棲類動物興起,脊椎動物進入飛躍發展時期,魚形動物數量和種類增多,現代魚類開始出現,所以泥盆紀常被稱為「魚類時代」。

在3.75億年-3.60億年前,泥盆紀至石炭紀過渡時期發生了一次生物大滅絕,持續時間為1500萬年。海洋生物大量滅絕,82%的海洋物種滅絕,陸地生物受到的影響較小。該次滅絕的原因還不清楚。有可能是氣候變冷或小行星撞擊引起的。

3.1.5石炭紀(約3.55億年-2.9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氣候溫暖而濕潤,高大茂密的植物被埋藏在地下經炭化和變質而形成煤層,故名。岩石多為石灰岩、頁岩、砂岩等。動物中出現了兩棲類,植物中出現了羊齒植物和松柏。

3.1.6二疊紀(約2.9億年-2.5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地殼發生強烈的構造運動。動物中的菊石類、原始爬蟲動物,植物中的松柏、蘇鐵等在這個時期發展起來。

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至三疊紀過渡時期,地球上發生了迄今已知最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持續時間僅為6萬年,全球總共約57%的科、83%的屬、約96%海洋生物的種與約70%陸地生物的種滅絕了。頻繁劇烈的火山活動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氣溫由大滅絕初期的25 ,至生物大滅絕結束時的33 ,短短6萬年的時間內升高了8 。全球范圍的高溫導致氣候乾旱,森林不斷排放更造成了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進一步加劇了溫室效應,海洋生物也因缺氧而大批死亡。

3.2中生代(約2.5億年-0.65億年前)

顯生宙的第二個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這時期的主要動物是爬行動物,恐龍繁盛,哺乳類和鳥類開始出現。無脊椎動物主要是菊石類和箭石類。植物主要是銀杏、蘇鐵和松柏。

3.2.1三疊紀(約2.5億年-2.05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地質構造變化比較小,岩石多為砂岩、石灰岩等。因本紀的地層最初在德國劃分時分上、中、下三部分,故名。動物多為頭足類、甲殼類、魚類、兩棲類、爬行動物。植物主要是蘇鐵、松柏、銀杏、木賊和蕨類。

在2.08億年前的三疊紀至侏羅紀過渡時期,一顆直徑為3.3 7.8千米的隕石撞擊了法國,引起了大規模火山爆發,地球上發生了生物大滅絕事件,導致全球約23%的科與48%的屬的生物滅絕。這次滅絕事件也給恐龍提供廣闊的生存空間,使恐龍成為侏羅紀的優勢陸地動物。例如我們所熟知的霸王龍的祖先,只不過是吃昆蟲的體長不足半米的小型恐龍,巨大的生存空間讓他們成長為身高6米的陸上霸主。

3.2.2侏羅紀(約2.05億年-1.35億年前)

侏羅紀由法國、瑞士邊境的侏羅山而得名。在這個時期,有造山運動和劇烈的火山活動。爬行動物非常發達,出現了巨大的恐龍、空中飛龍和始祖鳥,植物中蘇鐵、銀杏最繁盛。

3.2.3白堊紀(約1.35億年-0.65億年前)

白堊紀因歐洲西部本紀的地層主要為白堊岩而得名,白堊就是白石灰的意思。這個時期里,造山運動非常劇烈,我國許多山脈都在這時形成。動物中以恐龍為最盛,但在末期逐漸滅絕。魚類和鳥類很發達,哺乳動物開始出現。被子植物出現。植物中顯花植物很繁盛,也出現了熱帶植物和闊葉樹。

大約6500萬年前。一個隕石撞擊了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形成了巨大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撞擊引發了大規模海嘯、地震與火山爆發,產生的大火、碎片和灰塵形成了全球性的風暴,長時期遮蔽陽光,妨礙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生態系統的瓦解,一系列的災難最終導致全球約17%的科、50%的屬、75%的物種滅絕。

恐龍曾經以其強大的呼吸系統占據了生態位的頂端,將哺乳動物的祖先壓制到地下,類似於老鼠一樣在夾縫中生存。長期的地下生活使哺乳動物喪失了辨別色彩的能力,今天的很多類似於獅子、斑馬、牛羊類的哺乳動物的眼鏡只能看清楚黑白二色。

恐龍的滅絕改變了哺乳動物長期被恐龍壓制的生態位,爬行動物的黃金時代結束,原始哺乳類動物逃過劫難經過漫長歲月存活下來,之後迅速進化,進入了大發展的新生代。

3.3新生代(約0.65億年-今)

在這個時期地殼有強烈的造山運動,中生代的爬行動物絕跡,哺乳動物繁盛,生物達到高度發展階段,和現代接近。新生代後期人類出現。

3.3.1古近紀(約0.65億年-0.23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除陸地生活的以外,還有空中飛的蝙蝠、水裡游的鯨類等。被子植物繁盛。古近紀可分為古新世、始新世和漸新世。

3.3.2新近紀(約0.23億年-0.026億年前)

在這個時期,哺乳動物繼續發展,形體漸趨變大,一些古老類型滅絕,高等植物與現代區別不大,低等植物硅藻較多見。新近紀可分為中新世和上新世。

3.3.3第四紀(約0.026億年-今)

在這個時期,曾發生多次冰川作用,地殼與動植物等已經具有現代的樣子,初期開始出現人類的祖先(如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第四紀可分為更新世(早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更新世)和全新世。

地球的生物在滅絕與繁盛過程中周而復始,不斷進化,造就了紛繁而絢麗多彩的世界。而人類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 歷史 的進程,造成了大量動植物的滅絕。

閱讀全文

與地殼演變過程中動物經歷哪些階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40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41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106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543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50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75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92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80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4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9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91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7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8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72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9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7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715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30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