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動物世界 > 造成動物中毒的常見毒物有哪些

造成動物中毒的常見毒物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3-08-10 00:50:22

Ⅰ 動物性中毒有哪些

食入動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為動物性食物中毒。動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兩種:將天然含有毒成分的動物或動物的某一部分當做食品;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動物性食品。近年發生較多的動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中毒,其次是魚膽中毒、有毒貝類中毒、動物肝臟中毒等。

1.河豚中毒

民間流傳有「冒死吃河豚」,以及「無毒不美味」的說法,意思就是河豚味美雖有毒,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嘗一嘗,更有報道顯示,日本人河豚中毒病死率為61.5%。

河豚是一種海洋魚類,全球共有100多種,我國約有40種,河豚的毒性是由其體內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河豚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和河豚酶為非蛋白質神經性毒素,對中樞神經系統和末梢神經均有麻痹作用。人食用含河豚毒素的魚不僅有胃腸道的刺激作用,毒素被吸收後還可迅速作用於神經末梢和神經元,選擇性阻斷細胞膜對鈉的通透性,阻礙神經傳導,致使神經麻痹。最初是感覺神經麻痹,繼之運動神經發生麻痹,嚴重者腦干麻痹,可導致呼吸衰竭。河豚毒素還能抑制心肌細胞的興奮性,導致心律失常。不同性別、不同魚體部分以及不同季節,河豚所含毒素的量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卵巢和肝臟含毒素量最多,故毒性也最大,其次是腎臟、血液、眼、鰓和魚皮等處。多數品種的新鮮洗凈的魚肉可視為無毒。但魚死後再貯藏一段時間,魚肉可染有毒素。春季為雌魚的卵巢發育期,卵巢毒性最強,再加上肝臟毒性也在春季最強,所以春季最易發生河豚中毒,夏、秋季雌魚產卵後,卵巢即退化而令其毒性減弱。食用河豚後的主要中毒症狀表現為:初期面部潮紅,頭痛,劇烈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繼而感覺神經麻痹,如嘴唇、舌體、手指麻木、刺痛,然後出現運動神經症狀,如手、臂、腿等處肌肉無力,運動艱難,身體搖擺,舌頭麻木,語言不清,甚至因全身麻木而癱瘓。嚴重者可血壓下降、心動過緩、呼吸困難,以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河豚中毒的最好療法是清洗和排除胃腸道中的毒素,並馬上進行人工輔助呼吸,具體的救護措施:①立即引吐或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清水洗胃,若無腹瀉者可予50%硫酸鎂口服,予以導瀉。②靜脈輸液,輔以利尿劑,促進毒物排出,同時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③拮抗毒素的毒性作用,可酌情予以1%鹽酸士的寧2毫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也可選維生素B12肌肉注射,均能拮抗河豚毒素的運動麻痹作用。給予阿托品能拮抗毒素對心臟的毒性作用。④對症治療,應用升壓葯糾正毒素導致的血壓下降、循環衰竭的毒性反應,以強心劑控制心衰竭。⑤早期河豚中毒,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能改善機體的周身狀況。⑥呼吸困難者予以吸氧,酌情應用可拉明或洛貝林等呼吸興奮劑,出現呼吸肌麻痹者需及時採用呼吸機輔助呼吸。

我國的《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規定:「河豚有劇毒,不得流入市場,應剔出集中妥善處理,因特殊情況需進行加工食用的,應在有條件的地方集中加工,在加工處理前必須先去除內臟、頭和皮等含毒部位,洗凈血污,經鹽腌曬干後安全無毒方可出售,其加工廢棄物應妥善銷毀。」如果發現擅自經營、加工以及違法銷售河豚及其製品的,消費者應及時向各級食品監督部門舉報,各地各級食品監督部門也應加強對轄區內水產品經營單位的監督檢查,發現違法銷售河豚行為要依法嚴厲處罰。作為個人,我們都應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著想,拒絕食用河豚。

2.魚膽中毒

誤食魚膽中毒的事例,在日常生活中也並不少見。大眾普遍認為味苦的食物可以起到清熱敗火的作用,動物苦膽也成為大家易得的清熱下火的良葯。然而其中卻存在著一個誤區,苦口的不但並非全是良葯,有時還可能成為「毒葯」,食用魚膽就存在著這樣的健康隱患。草魚、鯉魚、青魚、鱅魚和鰱魚等常見淡水魚的膽均有毒,毒性物質是膽汁毒素,主要的成分是膽鹽、氰化物和組胺。膽鹽和氰化物可破壞細胞膜,使細胞受損傷,氰化物還能影響細胞色素氧化酶的生理功能。組胺物質可引起人體過敏反應。盡管目前魚膽中毒的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一般認為魚膽汁毒素能引起腦、心、腎、肝等臟器的損害,嚴重的魚膽中毒可致中毒者死亡。

魚膽中毒的潛伏期為0.5~12小時,主要症狀表現為:腹痛(以臍周為主),惡心、嘔吐、腹瀉、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樣,無膿血。肝區痛、黃疸、肝大等。可持續1~2個月。輕者出現尿成分變化,重者可出現少尿、水腫、急性腎衰竭。另外可出現末梢型感覺及運動障礙,如唇、舌及四肢遠端麻木、雙下肢周圍神經癱瘓。重者可抽搐、昏迷。伴有心動過速、心臟擴大、心衰及阿斯綜合征。

發現魚膽中毒的情況,應當盡快給魚膽中毒者引吐或徹底洗胃,以利於清除毒物。加強保肝治療,予以保護肝的葯物如肝泰樂、維生素C、復合維生素B族等。盡快進行血液透析,特別是腎功能不全時。做到對症治療,可予以輸液、利尿、鹼化尿液等。若魚膽中毒引起組織器官繼發性損害可表現為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綜合征,除加強綜合治療外,早期應用大劑量腎上腺皮質激素,待病情穩定後減為維持量,有助於改善和保護臟器的功能。

3.有毒的貝類

在一些國家的特定海域,一貫可食的貝類可突然被毒化,食用後即可引起中毒。可食貝類受毒化的原因與「赤潮」有關,「赤潮」即海水中出現變色的紅斑,伴有海洋動物的死亡,是某些單細胞藻類在海水中迅速繁殖,大量集結而成,貝類攝食有毒的藻類,其本身不中毒,而有聚集和蓄積藻類毒素的能力,人們食用後即可引起食物中毒。毒貝類有毒部位主要是肝臟和胰腺。從毒化的貝類中可檢測出的毒素種類可達10餘種,其毒性多以神經麻痹作用為主。

毒貝類中含有的毒素不同,中毒表現也各異,一般有以下幾種類型:

①神經型。即麻痹性貝類中毒,引起中毒的貝類有貽貝、扇貝、蛤仔、東風螺等,它們的含毒成分主要是河蚌毒素。潛伏期5分鍾~4小時,一般為0.5~3小時。早期有唇、舌、手指麻木感,進而四肢末端和頸部麻痹,直至運動麻痹、步態蹣跚,並伴有發音障礙、流涎、頭痛、口渴、惡心、嘔吐等,嚴重者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死亡通常發生在病後的2~12小時內,死前意識清楚。患者如24小時後仍活,一般預後良好。

②肝型。引起中毒的貝類有蛤仔、巨牡蠣等,有毒部分為肝臟。潛伏期12小時~7天,一般24~48小時。初期有胃部不適、惡心、嘔吐、腹痛、疲倦,亦可有微熱,類似輕度感冒。初期還常常有粟粒大小出血斑,紅色或暗紅色,多見於肩胛部、胸部、上臂、下肢等。齒齦、皮下亦可出血。重者可有嘔血、陰道出血、黃疸、肝功能異常,甚至發生急性肝萎縮、意識障礙或昏睡狀態,預後不良,多有死亡發生。

③日光性皮炎型。此型由食泥螺而引起。泥螺俗稱土貼、黃泥螺、麥螺、梅螺等。潛伏期1~14小時,一般3小時。初起面部和四肢的暴露部位出現紅腫,並有灼熱、疼痛、發癢、發脹、麻木等感覺。後期可出現淤血斑、水皰或血皰,破潰後引起感染。可伴有發熱、頭痛、食慾不振。

預防貝類毒素中毒的措施有以下幾種:①嚴控被赤潮污染的貝、螺類海產品上市買賣,避免群體性食後中毒。②絕對不要購買被赤潮污染的貝、螺類等海產品食用。③食用貝類海產品前要浸養於清水中一段時間,並定時更換清水,使貝類自行排出體內的毒素。④每次進食貝類不要過量,並避免進食其內臟、生殖器及卵子。⑤加工時要徹底烹煮達至沸點,以減低微生物污染所造成的風險。⑥進食貝類後若出現中毒症狀,應立即前往臨近醫院就醫,並將剩餘的食物留作調查及化驗之用。在食用6小時內盡快進行催吐、洗胃和導瀉是治療的關鍵,可以大大減少毒素的吸收並減輕中毒的症狀。

4.動物肝臟

2004年11月中旬,家住內蒙古自治區烏蘭浩特市的張某夫婦和孩子及朋友一起食用了狗肝,3~10小時後,陸續出現了頭痛、頭暈、惡心等症狀,張某家人認為是感冒,於是就近到醫院進行治療。兩日後,4人均出現臉部脫皮現象,醫生用葯後不見緩解,並且逐步蔓延到四肢軀干。張某懷疑是食物中毒,遂向市衛生防疫站報告。烏蘭浩特市防疫站立即派出衛生監督人員進行流行病學調查,通過食品檢驗,排除了種種疑點,同時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確定因為過量食用腸肝引起維生素A中毒,及時建議其到醫院進行對症治療。

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A,每克可達數千至上萬單位,大量攝入時,便可發生維生素A中毒,主要是維生素A的代謝產物維A酸或其衍生物在體內堆積所致。成人一次攝入維生素A 50萬單位,即可引起中毒。也有人認為鯊魚肝、鱈魚肝含有多種神經毒素及魚油毒,可損害神經系統,是引起中毒的又一原因。動物肝臟引起的中毒潛伏期0.5~9小時。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口渴、頭痛、頭暈及乏力、皮膚灼熱、潮紅、畏寒、心動過速、眼結膜充血、視物模糊。發病後2~3日,口唇周圍開始出現鱗屑狀脫皮,並向面部、四肢、軀干發展,重者有脫發。如發現中毒情況,必要時催吐、洗胃、口服瀉劑,促進排泄。也可以靜脈補給5%葡萄糖鹽液,並給予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葯物;皮炎重者可酌用糖皮質激素。

在日常飲食中,要「限量食用」狼、狗、海豹、鯊魚等維生素A含量較高的動物肝臟,其他的動物肝臟,一次也不宜食用過多。

5.動物甲狀腺

據新華網北京2007年2月14日報道,衛生部公布「2006年查處的10個食品衛生典型案件」,其中包括河南省查處的周口市育新街西段育新冷庫無證銷售豬喉頭肉導致食物中毒案。周口市育新街西段育新冷庫銷售的含有甲狀腺素的豬喉頭肉引起63人食物中毒。該冷庫未取得衛生許可證非法進行食品經營,周口市衛生局依法對該冷庫處以罰沒款74080元的行政處罰。

動物甲狀腺中毒主要是豬、牛、羊甲狀腺中毒,尤其是豬甲狀腺中毒最為常見。甲狀腺是一種內分泌腺,可以分泌激素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和正常發育,豬的甲狀腺在氣管與喉頭連接處的下方,左右各一小塊,中間相連。中毒是由於吃了未摘除甲狀腺的豬喉頭氣管,或豬血脖肉(頸口肉)所致,也有誤食摘下供製葯用豬的甲狀腺而中毒。一般認為食用甲狀腺3克以上即可引起中毒。

發病多數在食後12~48小時,也有長達3~4天再發病。開始為頭痛、頭昏或眩暈,失眠、無力、四肢酸痛、關節疼痛,中毒輕者只有頭暈、無力、體重減輕,1周左右即可恢復。重者可出現心跳、多汗、惡心、食慾不振、手震顫以及精神症狀,如時哭時笑,也可有狂躁或抑鬱等症狀,重症病人2~3周後才逐漸恢復。如發生中毒,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預防中毒應在牲畜宰殺時,摘除甲狀腺並集中處理作葯用或廢棄。在吃血脖肉時,應仔細檢查氣管兩側的腺體是否已摘除,最好不要將多量血脖肉集中食用,以免中毒。甲狀腺中的甲狀腺素對熱很穩定,要加熱到600℃以上時才破壞,故普通烹調加工方法不能有效地破壞毒素,需要熟煮透後再食,防止中毒。

在購買的時候也應注意識別。在購買個體出售的畜肉時,不要誤買或者誤食帶有甲狀腺體的喉管,即氣管上方,分左右兩側成對腺體。豬甲狀腺體一般長4~5厘米,寬2~3厘米,位於豬氣管上端。

6.蜂蛹及蠶蛹

我國部分地區的居民喜歡將馬蜂蛹或蠶蛹經油炸烹炒後食用,因進食過多或食用變質蛹,可致急性中毒。蛹內含蛋白質豐富,也含有肽類膽鹼及酶類等,但所含有毒成分不詳。急性中毒主要侵犯消化和中樞神經系統,蠶蛹中毒所致中樞損害,尚可能與變態反應相關。

食蜂蛹中毒潛伏期2~4小時,食蠶蛹中毒的潛伏期數小時至1周不等。中毒開始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等症狀,嘔吐物為胃內容物,有時呈咖啡色,腹瀉為稀水便,有時也解血性黏液便或咖啡色稀水便,同時常伴頭昏、頭痛和全身麻木等,其後可突然發生意識障礙及抽搐,並出現眼球震顫,舌肌震顫,步態蹣跚等,抽搐呈陣發性,發作時手足痙攣,面呈苦笑面容,眼球固定,瞳孔縮小,呼吸困難,面色青紫,意識不清,每次歷時15~30分鍾,數小時後可再發作,發作過後呼吸急促、困難或不規則,神志可呈恍惚狀態,大喊大叫,有的持續意識不清,可伴大小便失禁、心律失常及休克。腦電圖檢查呈高度或中度異常。

如發現有食用蜂蛹及蠶蛹的中毒現象的話,數小時至1天內發病者應予催吐、洗胃和導瀉作排毒處理;補液、利尿以利毒素排出,並補充水與電解質,防治失水及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蜂蛹及蠶蛹中毒無特效解毒治療,主要為對症和支持治療,消化道刺激症狀可給阿托品0.5~1毫克作皮下或肌肉注射,必要時重復使用。制止抽搐是對症治療中的關鍵,可參閱中毒性腦病有關內容治療。如發病與變態反應因素相關,則應短程使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治療。知識點

閱讀全文

與造成動物中毒的常見毒物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改變我們哪些生活 瀏覽:1232
創造與魔法沙漠的動物在哪裡 瀏覽:1232
籃球鞋網面為什麼會破 瀏覽:994
怎麼拼升降板籃球 瀏覽:475
小型寵物豬多少錢 瀏覽:841
音樂文化課哪個好 瀏覽:668
到日本旅遊如何報團 瀏覽:984
不在籃球場運球該在哪裡練 瀏覽:1012
台灣哪裡能買到寵物 瀏覽:1036
小動物怎麼畫才最好看 瀏覽:907
中西文化和西方網名有什麼區別 瀏覽:1202
養寵物狗一般養多少年 瀏覽:882
廣州黃埔哪裡有賣寵物兔的 瀏覽:769
小米10怎麼敲擊背部打開相機 瀏覽:692
漁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內容 瀏覽:1066
海洋中發光的動物都有哪些 瀏覽:1141
如何消除美顏相機的標志 瀏覽:1051
籃球罰球為什麼不往上拋 瀏覽:646
天香公園寵物醫院洗澡在哪裡 瀏覽:1123
怎麼提高中國文化自信 瀏覽: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