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自然界的動物活到老的時候,是怎麼死去的
自然的世界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和諧。
通常野生動物沒有老死這一說,不是被其他生物攻擊致死,就是生病致死,或者是餓死;
第一,在野外,無處不在地存在這天敵和其他食肉動物的埋伏,且一般食肉動物的感知能力很強。可以說一個老年的動物在外是危機四伏。
第二,野生動物的飲食過程中,往往食入非常多種類的病菌。隨著動物的年齡增長,抵抗能力下降,發生病變的幾率就增大了,也是動物致死的一個原因。
第三,餓死,這個情況的幾率最大了,動物年老了,捕食能力下降。
⑵ 壽命最長的動物是哪些
燈塔水母、蜥蜴、弓頭鯨、烏龜、太平洋潛泥蛤等。
1、燈塔水母
燈塔水母是一種小型水母,身體呈鍾形,直徑約4-5毫米,身體透明,能夠看見紅色的消化系統,狀如燈塔,因而得名。燈塔水母胃巨大且呈現出鮮艷的紅色,橫斷面為十字型。
多生活在熱帶海域,是肉食性的,以浮游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小的魚類為食。燈塔水母可以從水螅體無性繁殖,是唯一已知的能夠從性成熟階段恢復到幼蟲階段的生物。
在20℃的水溫中達到性成熟階段需要25至30天,主要分布在加勒比地區的海域之中,但因為遠洋船舶排放的壓艙水,使它們逐漸散布至其他鄰近海域,擴散到了西班牙、義大利和日本的近海。
2、蜥蜴
蜥蜴,俗稱「四腳蛇」又稱「蛇舅母」,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屬於冷血爬蟲類,其種類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約有3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的有150餘種。大多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其生活環境多樣,主要是陸棲,也有樹棲、半水棲和土中穴居。多數以昆蟲為食,也有少數種類兼食植物。
蜥蜴是卵生,少數卵胎生。蜥蜴與蛇有密切的親緣關系,二者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周身覆蓋以表皮衍生的角質鱗片,泄殖肛孔都是一橫裂,雄性都有一對交接器,都是卵生(或有部分卵胎生種類),方骨可以活動。
3、弓頭鯨
弓頭鯨,名字得自於巨大而獨特的弓狀頭顱,是一種屬於鯨目的海洋哺乳動物,長成後長度可達21米 (雌性比雄性大),軀體非常沉重。鯨脂厚達70厘米,有助於禦寒。它為自己開鑿呼吸孔,其長長的鯨須類似篩子,用於濾取磷蝦等浮游生物。
弓頭鯨擁有一副洪厚的嗓子,在遷移、進食、和社交時用以互相溝通。其中一些長而重復的鯨歌可能是交配的訊號,部分個體是可以活到150-200歲。
4、烏龜
烏龜隸屬於龜科、烏龜屬的一種。有時特指烏龜別稱金龜、草龜、泥龜和山龜等。在動物分類學上隸屬於爬行綱、龜鱉目、龜科,是常見的龜鱉目動物之一,是現存古老的爬行動物。特徵為身上長有非常堅固的甲殼,受襲擊時龜可以把頭、尾及四肢縮回龜殼內(除海龜和鱷龜)。
大多數龜均為肉食性,以蠕蟲、螺類、蝦及小魚等為食,亦食植物的莖葉。中國各地幾乎均有烏龜分布,但以長江中下游各省的產量較高。廣西,山東各地也都有出產,尤以桂東南、桂南等地數量較多。國外主要分布於日本、巴西和朝鮮。
5、太平洋潛泥蛤
太平洋潛泥蛤,俗名象拔蚌。是已知最大的鑽穴雙殼類,殼長約18-23厘米,水管可伸展1.3米,不能縮入殼內,體重連殼可達3.6千克。因其又大又多肉虹管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象拔蚌」,是蛤屬的大型貝類。
原產於美國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北部及加拿大太平洋沿海,現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均有養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燈塔水母
網路——蜥蜴
網路——弓頭鯨
網路——烏龜
網路——太平洋潛泥蛤
⑶ 魚的壽命有多久魚是不會老死的嗎
魚是很多人喜歡養的寵物,但是在家裡養的魚的壽命不是很長。由於水質和其他原因,很容易被養大致死。很難看出魚是如何老死的。在河流和湖泊中,很少看到魚從老年漂浮起來,但大魚並不少見。
與此同時,魚會在其他動物死後不久被吃掉,所以我們看不到它們。哪裡有河,哪裡就有生命。當魚死了,它們會隨水流漂流,然後在岸上被沖洗和拍打。像蛇和鳥這樣的捕食者看到它們漂浮在水面上或岸上時,會很快吃掉它們。最後,死魚會污染水,所以死魚會被及時清理。這是一個公園里的人工湖或者養殖池塘里的死魚,或者一條被污染的河流,那裡的魚成塊地死去,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所以它們的屍體會及時被移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