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動物急性毒性實驗前應做好哪幾方面的工作
急性毒性試驗是在24小時內給葯1次或2次(間隔6-8小時),觀察動物接受過量的受試葯物所產生的急性中毒反應,為多次反復給葯的毒性試驗設計劑量、分析毒性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分析人體過量時可能出現的毒性反應、I期臨床的劑量選擇和觀察指標的設計提供參考信息等。
根據不同對象及葯品選擇不同的實驗條件和實驗方法。
② 代謝組學研究轉基因食品 實驗動物一般需要喂養多長時間
一,轉基因風波緣起
2009年11月27日,農業部頒發了兩種轉基因水稻、一種轉基因玉米的安全證書,這意味著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轉基因主糧商業化種植的國家。
農業部此舉在社會上掀起了軒然大波。許多學者上書中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提交關於謹慎對待轉基因問題的提案。
轉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基因工程(轉基因)技術在物種基因組中嵌入了(非同種)外源基因的食品。轉基因作為一種新興的生物技術手段,它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性,必然使得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由農業部批準的我國即將推廣種植的轉基因水稻就是將細菌中的有毒基因(下稱Bt),插入到水稻的遺傳物質DNA中,使水稻自己產生Bt抗蟲毒素,殺死以穀物為食的昆蟲。
二,轉基因食品動物實驗危害事件
(1)英國政府資助的研究顯示,食用了轉基因土豆的老鼠出現了肝臟癌症早期症狀、睾丸發育不全、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部分萎縮等異常現象。
(2)德國黑森州北部農民從1997年開始試種Bt-176玉米,並用作奶牛的補充飼料,2000年當農民開始提高該玉米在飼料中的比例後,所有的牛都死亡了。2004年瑞士聯邦技術研究院地球植物學研究所海爾比克教授發現,Bt-176中的用來毒殺歐洲玉米螟的Bt毒素,無法分解,最終毒死了奶牛。
(3)2006年,俄羅斯科學院高級神經生理研究所科學家伊琳娜艾爾馬科娃博士研究發現,食用轉基因大豆食物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後頭三個星期死亡,是沒有食用轉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4)絕育是吃轉基因食物的動物出現的普遍問題,「印度在哈里亞納邦的調查表明,大多數吃了轉基因棉籽的水牛有並發症,如早產,流產,不育,並子宮脫垂。許多小牛死亡。在美國,大約24個農民報告說成千上萬只豬吃了轉基因玉米品種後不能生殖或出現假懷孕現象」。
三,轉基因食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1)轉基因化食品改變了我們所食用食品的自然屬性,它所使用的生物物質不是人類食品安全提供的部份,並未進行較長時間的人體安全性試驗,這會對人體構成極大的健康危害。
(2)轉基因化食品會產生不可預見的生物突變,會在食品中產生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
(3)過敏或變態反應:基因技術會在食品中產生不能預見的和未知的變態反應原。科學家把巴西胡桃的特性移植到黃豆上去,結果卻使一些對胡桃過敏的人在攝取黃豆後有產生過敏性反應的可能。
(4)轉基因食品中減少食品的營養價值或降解食品中重要的成份:美國的研究資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劑基因的大豆中,異黃酮類激素等防癌的成份減少了。基因化食品的虛假新鮮感迷惑消費者,有光澤的紅色蕃茄能貯藏幾周,但營養價值較低。
(5)轉基因技術採用耐抗菌素基因來標識轉基因化的農作物,這就意味著農作物帶有耐抗菌素的基因。這些基因通過細菌而影響我們。英國的研究顯示,轉基因作物中的突變基因可能會進入到生物體內,其結果可能會導致新的疾病。如果類似結果發生在人和動物體內,就可能培養出功效最強的、抗菌素也無法殺死的超級細菌。
(6)副作用能殺害人體:Mayeno,A.N.等(1994)報告,發生一種新的,不明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現為嗜酸性肌痛。臨床表現有麻痹、神經問題、痛性腫脹、皮膚發癢、心臟出現問題,記憶缺乏、頭痛、光敏、消瘦。後查明系日本一公司生產的基因化工程細菌產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個月後發病,導致37人死亡,1500人體部份麻痹,5000多人發生偶爾性無力。
(7)2007年,法國科學家證實:孟山都公司生產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對人體肝臟和腎臟具有毒性。
四,世界各國對轉基因的態度
(1)美國雖是轉基因糧食生產大國,可是國內消費轉基因食品卻極少。其所種植的轉基因大豆、玉米在美國本土主要用於動物飼料和生產酒精燃料,再就是出口發展中國家,包括非洲、中國。近期國際先驅導報於7月6日發表文章:《美國全面反思轉基因技術》,轉基因技術的發明國美國,已經承認了第一代轉基因技術的失敗,並且認為轉基因技術對人類健康和自然環境會構成極大的不確定性危害。
(2)歐盟成員國的政府和民眾對於轉基因作物大部分都採取堅決抵制的態度,2008年至2009年,法國政府、德國、希臘、匈牙利、盧森堡、奧地利下達了禁令,禁止種植轉基因作物。
(3)俄羅斯目前未批准任何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日本只批准了轉基因康乃馨的種植。在印度只有棉花是唯一進行商業化種植的轉基因作物。
(4)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嚴格檢測食品中轉基因成份、有毒有害物質、病原體,保證前來參會的各國人士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同時我國一些轉基因育種專家卻聲稱要在3至5年內將轉基因主糧推上中國人的餐桌。
五,轉基因作物的推廣嚴重威脅中國的糧食主權安全
美國原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轉基因糧食不僅是「生物安全」問題存疑,而且還存在巨大的「糧食安全」和「政權安全」隱患。
傳統農業可以從收成中留種,但轉基因種子必須每年都購買新種子。壟斷企業為了防止農民留種,發明了「自殺種子」, 這樣跨國巨頭便可以保證農民必須每年購買種子,以保證自己巨大的商業利益。將種地留種的權利拱手交給別人,尤其是把遏制中國作為主要戰略的美國的公司,對中國的糧食主權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轉基因糧食的關鍵技術在美國人手裡,這使中國的糧食安全存在巨大隱患! 我國正在申請商業化種植及在研的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中,沒有一種擁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相反,孟山都在轉基因糧食方面申請了533項專利技術,幾乎覆蓋了糧食生產一切環節,這意味著中國一旦在糧食上大面積推廣轉基因糧食後,每年要向美國公司支付昂貴的購買糧種費和交專利費。除專利外,孟山都還迫使農民必須使用轉基因種子專用的除草劑、化肥,農民一旦使用了美國的轉基因種子,就必須不斷向孟山都等美國種子供應商購買新種子和化肥、農葯,從而淪為美國種子公司的新農奴。
中國如果大規模推廣轉基因糧食,我國很快將喪失糧食生產的主動權。這樣跨國公司就會控制中國的糧食生產,國家的命脈受制於美國,國家的主權和安全性將無從談起,糧食將變成美國控制中國的武器。一旦中美關系緊張,美國完全可以停止向中國提供轉基因糧食技術和種子,13億中國人將陷入飢餓和混亂中,「糧食安全」問題就會轉變為「政權安危」,中國將會淪為受美國控制的殖民地。
2009年中國大豆進口4255萬噸,絕大部分是從美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然而中國只生產了 1450萬噸的非轉基因大豆。東北大豆種植和榨油產業受外國進口大豆的沖擊幾乎近於破產,跨國公司控制了我國大豆產業鏈,不僅危害中國人民的身體健康,還掠奪了大量中國人民的財富。
六,轉基因作物對生態環境的危害
轉基因作物的巨大危害還有就是對原始的野生農作物具有滅絕作用,我國一旦大規模推廣轉基因稻米的生產勢必帶來種子污染,當人們發現轉基因稻米的缺陷,希望改用中國原有稻米種子的時候,原有種子已經由於基因漂移等污染而不復存在。轉基因稻米產業化和商業化生產的不可逆性,是各國都不同意貿然在主糧上接納轉基因技術的主要原因,因為一旦踏上了此途,就是走上了不歸路!
此外,依賴上除草劑的轉基因種子還會帶來更惡劣的後果。阿根廷在播種轉基因大豆後,只能用孟山都生產的除草劑,因為這種除草劑可以除掉全部雜草,只有孟山都的大豆種子對其有耐受性,除草劑通過機器噴灑,使得阿根廷的本國作物也會被當成雜草殺死,本土種子絕種、傳統農區受到及其嚴重的影響。
如果轉基因糧食大量佔領市場,中國原有的作物良種一旦消失,中華民族將面臨著走投無路民族滅亡的災難絕境。
七,我國有哪些農作物是轉基因?
中國目前老百姓吃的大豆油絕大部分和大部分大豆製品都是轉基因食品。這些大豆主要來自美國、以及種植美國轉基因大豆的阿根廷和巴西。
中國已經種植過轉基因棉花、番茄、甜椒、木瓜等作物。
大米:雖然農業部2009年才批准安全證書,並且還未批准其大規模商業種植。但是在2005年前後,已經有一些地區非法種植了轉基因稻米,這些轉基因大米被夾雜在普通大米中出售。2010年4月《中國新聞周刊》報道轉基因水稻種子的銷售渠道已經遍布湖北、江西、安徽、江蘇、四川、湖南、河南、浙江等地。
我國目前幾乎涵蓋所有食品的100多個轉基因項目中到底有多少已經非法流入市場,人們根本無從知曉。根據此前轉基因稻種、大米、玉米、蔬菜、瓜果等所有轉基因種子、食品進入市場的過程都是偷偷摸摸的情況看,人民大眾已經陷入了轉基因食品的包圍中,已經喪失了不吃轉基因食品的選擇權
③ 葯品的動物實驗一般需多長時間
這個時間就很不一定了,幾個月、幾年、十幾年都有可能。
動物實驗中主要觀察葯物的兩大方面,即葯物對機體的作用和機體對葯物的作用。
動物實驗的第一階段主要研究葯物對機體的作用。動物實驗將回答葯物在整體上是否有效以及效應規律,觀察毒性和不良反應如何,觀察葯物在不同劑量下的安全性的大小等一系列問題。在葯理學研究中,把這種研究葯物如何對機體(動物和人體)起作用及其作用規律的學科,歸屬於葯物效應動力學的研究范圍。
第二階段必須解決另一個問題,即機體對葯物的作用--機體是如何吸收,轉運,代謝和排泄葯物的。在葯理學研究中歸屬於葯物代謝動力學的研究范圍。專家們需要知道,在何時,何處,機體會對葯物產生什麼樣的作用及其作用規律。例如有多少葯物可以從給葯部位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系統;葯物如何從血液中被運到特定的組織和細胞;發揮療效後的葯物是原封不動地被排出體外或是被機體分解代謝,在哪裡被代謝分解和分解成什麼?代謝分解產物對機體會產生什麼作用或毒性;最後,葯物及其分解代謝產物是如何被機體排出體外的。
根據葯品種類不同,動物實驗所需要的時間也不一樣,很多時候動物實驗還會直接宣布葯物需要重新開發,所以動物實驗是一個很反復的過程。
④ 亞慢性毒性試驗和慢性毒性試驗在選擇實驗動物的原則上有何不同點
(二)毒性試驗分類
毒性試驗可分為急性毒性試驗、亞急性毒性試驗、慢性毒性試驗和終生試驗等。
1.急性毒性試驗
一次(或幾次)投給實驗動物較大劑量的化合物,觀察在短期內(一般24小時到二周以內)中毒反應。
急性毒性試驗由於變化因子少,時間短、經濟以及容易試驗,所以被廣泛採用。
2.亞急性毒性試驗
一般用半致死劑量的1/5—1/20,每天投毒,連續半個月到三個月左右,主要了解該毒性有否積蓄作用和耐受性。
3.慢性毒性試驗
用較低劑量進行三個月到一年的投毒,觀察病理、生理、生化反應以及尋找中毒診斷指標,並為制訂最大允許濃度提供科學依據。
(三)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劑量污染物的毒性作用劑量可用下列方式表示(見
⑤ 請問臨床試驗的同時還需要作動物試驗嗎
一般來說,如果臨床研究批件中沒有要求補充相關動物研究資料,那麼不大會有人去做動物試驗。因為相關臨床前研究應該在批臨床時已經做完善了。樓主,不知道你們批件中是不是明確要求了需要做動物試驗?另外,動物試驗種類很多,比如急毒、長毒、局部刺激性等。不知道你所要的是那種試驗,所以費用問題也沒法解答。
⑥ 什麼叫急性毒性試驗為什麼這是測定化學物質毒性的常用方法
急性毒性試驗是指一次或24小時內多次染毒的試驗,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要求採用嚙齒類或非嚙齒類兩種動物。通常為小鼠或大鼠採用經口、吸入或經皮染毒途徑。急性毒性試驗主要測定半數致死量(濃度),觀察急性中毒表現,經皮膚吸收能力以及對皮膚、粘膜和眼有無局部刺激作用等,以提供受試物質的急性毒性資料,確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應,並為亞急性和慢性毒性試驗的觀察指標及劑量分組提供參考。
一、概念和試驗目的
(一) 急性毒性概念
急性毒性是指機體(人或實驗動物)一次(或24小時內多次)接觸外來化合物之後所引起的中毒效應,甚至引起死亡。
但須指出化合物使實驗動物發生中毒效應的快慢和劇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觸的化合物的質與量不同而異。有的化合物在實驗動物接觸致死劑量的幾分鍾之內,就可發生中毒症狀,甚至死亡。而有的化合物則在幾天後才顯現中毒症狀和死亡,即遲發死亡。此外,實驗動物接觸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徑不同,「一次」的含義也有所不同。凡經口接觸和各種方式的注射接觸,「一次」是指在瞬間將受試化合物輸入實驗動物的體內。而經呼吸道吸入與經皮膚接觸,「一次」是指在一個特定的期間內實驗動物持續地接觸受試化合物的過程,所以「一次」含有時間因素。
(二) 實驗目的
1.求出受試化合物對一種或幾種實驗動物的致死劑量(通常以LD50為主要參數),以初步估計該化合物對人類毒害的危險性。
2.闡明受試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劑量-反應關系與中毒特徵。
3.利用急性毒性試驗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機體內的生物轉運和生物轉化過程及其動力學變化。也可用於研究急救治療措施。
二、實驗動物和染毒方法
(一) 實驗動物選擇
在衛生毒理學領域中,體內試驗以實驗動物為研究對象,最終是為了闡明受試外來化合物對人的急性危害性質和危害強度。所以選擇實驗動物時,要求在其接觸化合物之後的毒性反應,應當與人接觸該化合物的毒性反應基本一致,雖然利用任何一種或幾種實驗動物的急性毒性結果向人外推都必須十分慎重,但這一選擇實驗動物的原則仍非常重要。
1.物種選擇以選擇哺乳動物為主。目前實際應用中以大鼠和小鼠為主,尤以大鼠使用很多。需指出大鼠並非對外來化合物都最敏丅感。家兔常用於研究化合物的皮膚毒性,包括對粘膜的刺激。貓、狗也用於急性毒性試驗,但因價貴不易於大量使用。豬為雜食動物,對一些化合物的生物效應表現與人有相似之處,尤其是皮膚結構與人較近似。但因體大、價貴,不便大量使用。
歸納起來,在進行化合物急性毒性研究中,選擇實驗動物的原則是:盡量選擇對化合物毒性反應與人近似的動物;易於飼養管理,試驗操作方便;易於獲得、品系純化,且價格較低的動物。為了有利於預測化合物對人的危害,要求選擇兩種以上的實驗動物,最好一種為嚙齒類,一種為非嚙齒類,分別求出其急性毒性參數。
一般研究外來化合物急性毒性,需雌雄兩性動物同時分別進行,每個劑量組兩性動物數相等。急性毒性使用小鼠體重以18~25g、大鼠180~240g、豚鼠200~250g、家兔2~2.5kg、貓1.5~2.0kg左右為宜。
(二) 實驗動物喂養環境
實驗動物喂養室室溫應控制在22±3℃,家兔可控制在20±3℃,相對濕度30%~73%,無對流風。每籠動物數以不幹擾動物個體活動及不影響試驗觀察為度,必要時需單籠飼養。飼養室採用人工晝夜為好,早6點至晚6點進行12小時光照,其餘12小時黑暗,一般食用常規試驗室飼料,自由飲水。
(三) 實驗動物染毒方法
1.經口(胃腸道)接觸目的是研究外來化合物能否經胃腸道吸收及求出經口接觸的致死劑量(LD50)等。由於外來化合物可以污染飲水及食物,因此,此種染毒方式在衛生毒理學中佔有重要地位。
(1) 灌胃是將液態受試化合物或固態、氣態化合物溶於某種溶劑中,配製成一定濃度,裝入注射器等定量容器,經過導管注入胃內。
在每一試驗系列中,同物種實驗動物灌胃體積最好一致,即以單位體重計算所給予的毫升數應一致,即ml/kg或ml/g計。這是因為成年實驗動物的胃容量與體重之間有一定的比例。按單位體重計算灌胃液的體積,受試化合物的吸收速度相對較為穩定。小鼠一次灌胃體積在0.2~1.0ml/只或0.1~0.5ml/10g體重較合適,大鼠一次灌胃體積不超過5ml/只(通常用0.5~1.0ml/100g體重),家兔不超過10ml/2kg體重,狗不超過50ml/10kg體重。
⑦ 新葯研發從臨床三期到上市大概要多久
新葯研發從臨床三期到上市大概需要十五年左右,新葯研發從臨床三期到上市需要經歷以下流程:
一、臨床前研究
1、研究開發(一般2-3年)
實驗室研究,尋找治療特定疾病的具有潛力的新化合物
A、葯物靶點的發現及確認
這是所有工作的起點,只有確定了靶點,後續所有的工作才有展開的依據。
B、化合物的篩選與合成
根據靶點的空間結構,從虛擬化合物庫中篩選一系列可匹配的分子結構,合成這些化合物,它們被稱為先導化合物。
C、活性化合物的驗證與優化
不是所有先導化合物都能符合要求,在這個階段需要通過體外細胞試驗驗證,初步篩選出活性高、毒性低的化合物,並根據構效關系進行結構優化,這些化合物稱為葯物候選物。
同時也存在一個化合物對目標A靶點沒有作用,卻有可能對其他的B靶點、C靶點有非常好活性的情況,暫且不表。
2、臨床前實驗(一般2-4年)
這一階段目的,一是評估葯物的葯理和毒理作用,葯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情況(ADME)。二是進行生產工藝、質量控制、穩定性等研究(CMC)。
第一部分的實驗需要在動物層面展開,細胞實驗的結果和活體動物實驗的結果有時候會有很大的差異。這一步的目的是確定葯物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第二部分需要在符合GMP要求的車間完成。
A、葯理學研究
包括:葯效學、葯動學
B、毒理學研究
急毒、長毒、生殖毒性,致癌、致畸、致突變情況
C、制劑的開發
總不能弄點化合物就直接往嘴裡倒吧,制劑開發是葯物應用的一個重要環節。比如有的葯口服吸收很差,就需要開發為注射劑。有的葯在胃酸裡面會失去活性,就需要開發為腸溶制劑。
有的化合物溶解性不好,這也可以通過制劑來部分解決這個問題。還有的需要局部給葯,就需要通過制劑開發成霧化劑、膏劑等。
二、臨床試驗審批InvestigationalNewDrug(IND)
三、臨床試驗(一般3-7年)
人體試驗共分三期:
Ⅰ期臨床20-100例,正常人,主要進行安全性評價。
Ⅱ期臨床100-300例,病人,主要進行有效性評價。
Ⅲ期臨床300-5000例,病人,擴大樣本量,進一步評價。
因為Ⅰ-Ⅲ期臨床在整個葯物研發過程中非常重要,我們重點講一下這部分。
傳統意義上,新葯的臨床研究分為I/II/III期,後來II期有分成IIa和IIb(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腫瘤葯物研究),接著出現了0期研究的概念(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腫瘤葯物的研發)。然後又有人提出,0/I期為早期臨床研究,IIa為中期臨床研究,IIb和III期為晚期臨床研究。
這種分類,其實我覺得在兩個方面對我們進行臨床研究設計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1、分期是和研究目的相關的,不同的目的,可以分到不同時期與階段的。
2、不同時期與階段的臨床研究,往往對應於一定的研究框架設計。
(7)動物實驗急毒大概要多久擴展閱讀:
葯物三期臨床試驗:
葯物臨床試驗分為I、 II、 III、 IV期。III期臨床試驗是治療作用確證階段。其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系,最終為葯物注冊申請的審查提供充分的依據。
試驗一般應為具有足夠樣本量的隨機盲法對照試驗。只有在試驗獲得有統計學意義的結果時,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會批准產品上市。III 期臨床試驗的病例數應當符合統計學要求和最低病例數要求。III 期臨床試驗的最低病例數(試驗組)要求為300例。
I期臨床試驗為初步的臨床葯理學及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觀察人體對於新葯的耐受程度和葯代動力學,為制定給葯方案提供依據。
由於是首次在人體上進行葯物實驗,因此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對葯物的安全性和及在人體的耐受性進行研究,考察葯物副反應與葯物劑量遞增之間的關系,二是考察葯物的人體葯物動力學性質,包括代謝產物的鑒定及葯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途徑。
II期臨床試驗為治療作用初步評價階段。其目的是初步評價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為III期臨床試驗研究設計和給葯劑量方案的確定提供依據。此階段的研究設計可以根據具體的研究目的,採用多種形式,包括隨機盲法對照臨床試驗。
本期臨床研究重點在於葯物的安全性和療效。應用安慰劑或已上市葯物作為對照葯物對新葯的療效進行評價,在此過程中對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對葯物療效的影響進行研究;確定III期臨床試驗的給葯劑量和方案;獲得更多的葯物安全性方面的資料。
III期臨床試驗為治療作用確證階段。其目的是進一步驗證葯物對目標適應症患者的治療作用和安全性,評價利益與風險關系,最終為葯物注冊申請的審查提供充分的依據。試驗一般應為具有足夠樣本量的隨機盲法對照試驗。
本期試驗的樣本量要遠大於比前兩期試驗,更多樣本量有助於獲取更豐富的葯物安全性和療效方面的資料,對葯物的益處/風險進行評估,為產品獲批上市提供支撐。
⑧ 有沒有做過動物實驗的高手,大鼠怎麼處死,給葯後一般多長時間處死這個時間是根絕什麼定的
1,你做的是什麼方面的實驗?行為?毒理?病理?采不採血?如果原始數據在處死之前就能出來實驗,可以隨時處死啊。比如繁殖,有的生下來即被淘汰,直接處死。
2,處死時間是指用葯後的存活時間?那完全看你給的計量了
3,大鼠斷頭處死容易,前提你有專門的閘刀,基本1分鍾一隻,但不符合動物福利。時麻醉的話可以注射也可以吸入,但是耗時比較長,動物用量少的話可以考慮,一般都選注射,戊巴比妥之類的,腹腔注射就行了,幾分鍾就倒了。結果的話要看你做的什麼指標,解剖么?取哪些器官?器官做切片還是研磨?測的是什麼物質?不一定啊。如果有顧慮,腿股動脈放血最佳。